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对策探析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对策研究

重要内容,也是加强国有企业基层党 对策
学习型基层党组 织
首先 , 要 “以人 为本 ”解 决实 际
组 织建 设 ,就 丧 失 了党 在 国有企 业 所 建 设 问题 。国有 企 业 应采 取 一 系 列 的措 施 有 工 作 的基 础 ,就 不 能完 成 党 下 达 的 首先 ,要坚 持 民主集 中原 则 。 民 增 强 学 习服 务体 系 ,从而 提 高 员 工 的 艰 巨任 务 ,也会 对 党 的伟 大 事 业产 生 主 集 中贯 彻 得好 不 好 ,是 国有 企业 基 自主 学 习能 力 。 国有 企业 可 成 立 思想 不 利 影 响 。健 全 的、 朝气 蓬 勃 的 党组 层 党 组织 建 设 兴衰 成 败 的关 键 。坚 持 政 治 教育 指 导 中心 ,在 中心 内 由优 秀 织才 具 有 良好 的执 政 能力 ,东 欧剧 变 、 科 学 决策 、 民主 决 策 ,决 策 前 要认 真 党 员职 工 担 当 ,让 他成 为职 工 们共 同 苏 联解 体 这 些 铁铮 铮 的 事 实摆 在 我们 广 泛地 听 取 各方 意见 ,决 策 中要充 分 学 习 的 目标 ,还 可 以邀 请 他 们 进行 演 面 前 ,世 界 上 没有 一 个 党 组织 能 够在 发 扬 民主 精 神 ,采 纳 多 数 人 的意 见 。 讲 , 让职 I . i ' ' l J 感 觉 到 榜 样就 在 他 们 身 不 劳 而 获 中长 久 发展 下 去 。 改革 开放 实 践 证 明 ,只有 认 真 贯 彻 民主 集 中 原 边 。注 意 挖 掘 努力 工 作 、甘 于 奉 献 的 以来 , 国有 企 业基 层 党 组 织发 挥 了战 则 ,才 能提 高党 的凝 聚 力和 战斗 力 , 典 型 ,为 国有 企业 营 造 良好 的思 想环 斗堡 垒 的作 用 ,但 我 们 更应 该 看 到在 才 能 使党 的领 导核 心 作 用得 以充 分 发 境 。其 次 , 坚持 现 代 思 想政 治 教 育理
浅谈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浅谈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和建议一、抓基础1.加强村级班子队伍建设。
村级班子是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是开展工作的核心力量。
可以说,抓住了村级班子建设,就是抓住了农村工作的根本。
要因村制宜,按照“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用人理念,选好配强村级班子,对存在“两张皮”现象的班子,推行“一肩挑”;对软弱涣散、服务意识不强的班子及时进行调整,把政治素质好、“双带”能力强的干部选入村级党组织班子。
2.加强农村发展党员工作。
强化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注重发现和培养苗子,及时把那些政治素质较好,有培养前途的复员军人、致富能人、大中专毕业生、外出务工经商者等作为培养对象,确保每村至少保持10名左右的入党积极分子,并按照“双培双带”的教育理念,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培训,努力把党员培养成为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为党员。
3.加强村级活动场所的建设和使用。
村级活动场所作为党员干部开展工作、发挥作用的“根据地”,要根据形势变化和基层需要,逐步加大投入,不断在规范管理,完善设施,提高村级活动场所服务功能,把村级活动场所真正建设成为党员活动、村民议事、文化娱乐和学习培训阵地。
二、抓关键1.发动全社会共同努力。
随着形势发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丰富,要保证工作成效,单纯依靠村级自身的力量远远不够,关键还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努力。
2.配强“具体责任人”。
“班子强不强、关键在班长”。
村党组织书记素质高低、能力强弱对一个村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村级党组织班子建设中,结合我县实际,应采取“公推直选”的办法,打破地域、身份界限,把党性强、作风正、有能力、群众拥护的党员干部选配为村党组织书记,同时,加大从县乡机关推选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村任党支部书记或副书记的力度,切实发挥好他们在农村工作中的“领头羊”作用。
3.健全齐抓共管机制。
以“三级联创”为抓手,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建立领导干部联系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制度、部门包村制度,切实落实县、乡、村三级责任,构建起上下联动、左右互动、整体推动的工作格局。
浅谈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浅谈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摘要: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关系到农村基层人心向背的一项大工程,是关系到农村基层各项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是关系到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宏伟目标能否实现的重要前提。
基层党组织能否健康、稳步成长,牵引着农村建设能否有起色。
一个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一个战斗力强的基层党组织,是带领农村开拓创新、继往开来的组织保障和政治基础。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困境,对策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处在农村工作的最前沿,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团结和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斗堡垒。
党的农村基层组织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形象,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落实,关系到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党的建设,源泉在基层,活力在基层,重点也在基层。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要“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
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对于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保持农村稳定、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农村稳,则全局稳;农业丰,则人心定;农民富,则小康成。
而这一切,从根本上说,则取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农村建设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1、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农村政治发展的“动力源”。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历届中央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也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任务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六十多次提到“民主”的字眼,这足见中央对加强人民民主建设的高度关注。
近些年来,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这渐渐成为农村建设的重大政治课题。
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关键在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只有一个强有力的党组织,才能够带领广大的党员和农民群众沿着正确的方向,为推进我国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深化农村政治体制改革、完善农村政治制度提供强有力的动力支持。
关于如何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如何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日益成为当前关注的重点。
本文通过对于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进行调研,总结出了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要途径和建议。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目前,尽管一些地区的农村党组织建设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一些地区的基层党组织数量庞大、工作难度大,许多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形同虚设,党员参与度低,并且不能有效地组织农村居民参与到建设中来。
其次,由于某些干部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缺乏有效的引导和指导,许多党组织存在盲目性、重复性等问题。
此外,农村党组织的信息化建设还有待提高,信息化手段对于党员和居民的思想引导和教育具有深远意义。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要途径和建议(一)开展党员教育活动基层党组织应该加强党员教育活动,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
具体而言,应该注重培训党组织书记、组织委员等岗位的党员,增强他们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和推动力。
同时,还应该开展以党员大课堂、座谈交流会等形式的教育活动,帮助党员跟进党的政策、方针和路线,增强党员的认识和自信心。
(二)强化党组织的管理基层党组织应该强化组织管理,开展全员组织谈话,清理虚假党员,对党员的参与度、工作效果进行考核,并且定制相应的奖惩制度。
党组织书记应该成为基层组织的灵魂人物,充分发挥其作用,把党员的工作过程充分引导到了组织领域。
(三)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基层党组织应该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提升工作效率,充分利用网络、软件等开展党员教育和组织工作。
党员之间可以通过手机短信、企业微信等互联网平台进行沟通交流,可以大幅度提高党员和党代表的组织能力和成效。
(四)加强与农村居民的互动基层党组织应该积极联系农村居民,组织社区志愿者、帮扶团队等活动,在广泛地宣传基层党组织的责任和作用,营造良好的党员和群众组织环境。
诚如以上所述,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正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调查与几点对策

. I . 总
农村基层党组织处在农村工作 的最前沿 , 的对立情绪所致。二是部分“ 两委” 成员素质不 当” 转变到“ 能力高、 本领强 , 能带领村民致富” 上 是 党团结和带领农 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高, 对村民 自 治的内涵缺乏全面正确的理解 。三 来 ; 二是在选人的范围上, 党员和在职村干部 由“ 的战斗堡垒。如何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 是一些村的“ 两委” 班子之间对彼此应 该履 行的 的小 圈子 中” 转变 到“ 多层 次、 多渠道 的大 视野 力 ,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 工作职责不很清楚 , “ 两委” 工作有待于进一步规 中” ; 来 三是在选人的方式上由“ 委派、 等额选举” 是新形式下推动科学发展、 带领农 民致富、 护 范。 维 转变到“ 两推一选 ” “ 、公平竞争” 上来 ; 四是在班 农村稳定的关键所在。 1 农村党员队伍结构不尽合理 , . 4 素质偏低 子结构上由“ 只注重个体素质 , 整齐化一” 转变到 l 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工作 中存在 的 目 , 前 全县农村党员队伍状况不容乐观。 一 “ 年龄结构 、 知识结构、 业务专长合理搭配” 上来。 问题及原因 是党员年龄老化。在全县农村党员中,5岁以上 5 2_ .2以选好村书记为重点 ,建立一支高素 2 党 的十六大以来 ,通过不断加强和改进党 的党员有 9 6 , 0 名 占总数 的 4 、%, 07 由于党员年 质的村干部队伍。 针对选拔高素质村 干部比较难 的基层组织建设 , 我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 队 龄偏大 , 造成一些村书记难选 , 班子难配 , 直接影 的问题 , 级党组织要冲破身份 、 各 地域等传统观 伍的总体状况是好 的。但随着形势 的发展 , 新任 响了村党组织的战斗力和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 二 念的束缚 , 拓展选人视野 和渠道 , 积极推行机关 务 的不断出现 , 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如何 是党员素质偏低 。全县农村党员 中, 中以下文 干部下村 任职 、 初 大中专毕业生到村挂职、 村干部 在建设新农村的伟大征途 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 还 化 程度 的有 1 0名 , 6 4 占总数 的 7 、%, 3 6 这些 党 就地任职 , 致富能人择优任职 、 用市场机制配置 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 员文化程度较低 , 对先进农业科技知识和实用技 人才资源等做法, 从高素质群体 中培养选拔村干 1 部分农村基层干部 的工作责任心不强 , 术接受能力差, . 1 致富本领不强 。三是一些党员的 部。 思想和工作作风亟待改进 “ 党员意识” 先进意识” 和“ 有所淡化 。 的老党员 有 2 .切实抓好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各 .3 2 主要表现有 : 有些村干部不思进取 , 整天不 认为年龄大 了, 有退坡思想 ; 的党员不重视理 级党组织要着眼于村级组织建设的长远需要 , 有 切 想事不干事, 存在混 日子的思想 , 经常不 到村里 论学 习, 对政治不大关心, 理想信念淡化; 的将 实加大对村级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力度 , 有 努力建 上班 , 群众办事找不到人 ; 有些村 干部作风不 民 自己混同于普通群众 , 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 甚 设一支数量充足 、素质优 良的村级后备干部队 主, 工作方法简单粗暴 , 造成群众上访 , 影响了本 至热衷于参与群众集体上访活动 。 造成上述问题 伍 , 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优 秀村干部后继乏人的问 地区的社会稳定; 有些村 干部没有将主要精力放 的原因是 : 请入党的青年农 民少。 . 团组织 题 , 申 b 对 逐步形成适合我县实际的村级后备 干部队伍 在带领群众致富 , 为群众谋利益上 , 而是忙于搞 “ 推优” 工作抓得不紧。 . c 部分村党组织发展党员 建设 的长效机制。 关 系, 拉选票 , 为的是在村党组织换届时能站住 工作不经常、 不正常。 2 切实理顺村“ . 3 两委” 系, 关 建立健全村党 脚; 还有些村干部没有长远打算 , 总考虑眼前利 1 缺乏有效激励措施 ,村干部 的工作积极 组织领导下的村 民自治运行机制 . 5 益 , 的甚至卖掉了村部 , 有 用于给村干部 开工资 性不高 , 2 .加强教育, .1 3 提高认识。 要继续抓好全县 和兑现对群众进行的无原则的承诺。 这些问题虽 目 ,全县多数乡镇对村干部的激励机制 村级“ 前 两委” 班子对《 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 然出现在个别干部身上 , 但影响很坏。 还不够完善 ,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干部的工作 作条例》 村 民委员会组 织法》 和《 的学习贯彻 , 提 1 优秀村 干部后继乏人 , . 2 选拔高素质的村 积极性。 造成村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 高他们对加强党的领导 , 充分发扬 民主 , 严格依 书记比较难 有三个方 面:工作难度大 。. a b 工作任务重 以干部 法办事的重要性和一致性 的认识。 从我县来看 , 全县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 待遇差。 2 .进一步改进村 干部的选拔任用方式 。 .2 3 设 工作中先后树立的一些典 型示范村 , : 如 卧风 2 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 组织建设思路 与对 提倡村党组织书记通过依法选举兼任村委员会 沟乡的公官村、 十家子镇海山岱村和扎兰营子乡 策 主任和符合条件的村委会成员按照规定 的选举 各个村之所 以能够成 为先进 , 成为典型 , 而且能 针对全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中存在 的 程序交叉任职, 以有利于村“ 两委” 会成员 目 标同 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 经久不衰 , 关键是这些 村 突出问题 , 我们要以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十七届 四 向、 同担、 同抓 , 责任 工作 形成合力 。 都有—个团结进取的两委班子, 并且有一套好的 中全会精神为指导 , 认真加 以 研究和解决这些问 2 . 强化制度建设 。要建立村委会定期向 .3 3 管理制度长期坚持 , 更主要的是都有一个好的村 题 , 努力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深入贯彻落 村党组织 报告工作制度和村党组织保障村委会 书记。而有些后进村 , 就是选不出来一个好的村 实科 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组 依法行使 自治权力制度, 确保村 “ 两委” 工作协调 书记 , 甚至连村 “ 两委” 班子都经 常配备不齐 , 原 织 者、 推动者和实践者 , 为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 配合 ; 要依照工作条例 和组织法 , 制定和完善有 因是这些村党员素质普遍不高 , 村干部队伍青黄 康社会的奋斗 目 、 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 关村“ 两委” 会职责、 议事规则 、 决策程序 等工作 不接 , 又不重视对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结果导 强 的组织保证。 规范运作的制度 , 逐步建立健全在村党组织 ̄- q , - 致这些村党组织长期没有一个好 的带头人 , 村班 2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 . 1 继续巩 固和扩大先 下 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 。 子软弱、 涣散 , 村里工作也始终不见起 色。 进性教育活动成果 2 采取有效措施 , . 4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l 个别村“ _ 3 两委 ” 关系不协调 , 村班子不团 党的先进性建设是一个永恒 的课题 ,是一 2 _加强对农民的教育 ,积极培养发展青 .1 4 结 项长期 的历史任务。今后一个时期 , 我们要进一 年农民加入党组织。 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 以来 , 全县大多数基 步巩 固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 , 按照有利 于提 2 .做好团组织向党组织的“ ” 。 .2 4 推优 工作 层党组织的凝聚力、 战斗力明显增强。但还有 一 高党员素质 、 纯洁党员 队伍 , 激发党员活力的原 2 .建立发展农村党员工作的责任制。 .3 4 部分后进村的党组织软弱涣散 , 其主要原因之一 则, 建立健全符合新农村建设要求的先进性教育 2 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充分调动村干部的 . 5 就是“ 两委” 关系不协调 , 班子不团结 。村“ 两委 ” 长效机制, 努力把基层党员干部队伍打造成社会 工作积极性 班子主要成员经常闹矛盾 , 既影响了村里工作 的 主义新农村建设 的先锋 队, 把基层党组织打造成 2 .进一步完善对村干部 的奖惩制度。 .1 5 正常开展 ,又损害了村党组织和村委会的形象 。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堡垒。 25 .. 2实施村财乡管 ,建立村干部退休保 障 有些村“ 两委” 成员职责不明 , 议事规则和决策程 2 创新选拔任用机制 , . 2 进一步加强村级干 制度 。 序不健全 , 工作随意性大 , 好事做到底 , 困难事、 部队伍建设 2 .积极 支持村干部开展工作 。 .3 5 麻烦事推诿扯皮 。究其原 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 一 2 . 在村 干部 的选用上 耍实 现 “ .1 2 四个转 是个别 “ 两委” 成员多年 的积怨和换届选举产 生 变” 一是在选人 的标 准上 , 老实听话 , 。 由“ 工作稳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差距的缩小,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
然而,虽然我们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本文将重点探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缺乏有效的组织机制。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有很多党员不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导致组织失衡,组织形式陈旧,缺乏活力和创新精神。
2.党组织与农民群众缺乏有效联系。
许多农村基层党组织缺乏与农民群众的沟通和交流,使党组织与农民群众之间的联系变得非常薄弱。
3.党员干部素质不高。
许多党员干部在进入农村工作之前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导致工作质量不高,无法有效地为农民服务。
二、对策1.建立有效的组织机制。
农村基层党组织应该采取新的组织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党员履行职责和组织活动的参与度。
2.加强党组织与农民群众之间的联系。
党组织应该注重与农民群众的沟通和交流,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发挥好党组织的桥梁作用,引导农民发扬民主、依法执政。
3.提高党员干部素质。
党员干部应该加强自身能力的提升,努力学习农业技术、农村管理、政策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增强工作能力和水平,为农民服务更加有效。
综上所述,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还比较突出,需要我们进一步关注和解决。
只有加强组织机制、改进联系方式和提高党员干部素质,才能更好地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引领农村实现更好、更快、更可持续的发展。
四、加强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支持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需要得到各级领导和组织部门的支持。
一方面,各级党委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加强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指导和帮助。
另一方面,组织部门应该加强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干部的培训,提高其工作能力和素质。
五、发挥好党员服务群众的作用党员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中坚力量,他们应该立足群众,积极开展各项服务和教育工作,为农民送去关爱和帮助,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创业致富。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罗文近期,我们深入到全南县龙下乡等地的农村,通过召开党员座谈会、村民座谈会、乡镇机关干部座谈会和走访农户等形式,就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现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如下:一、有些村级班子尤其是村党支部书记能力较弱1、号召力不大。
在座谈会中,有些群众认为村干部无多大作用,可有可无,号召不了群众。
分析其原因,一是村干部待遇低。
有的乡镇村干部每月只领到二百多元的工资,待遇太低,容易被村民瞧不起,很多人都不愿当村干部,要选一个好的村干部就更难了。
二是少数班子成员不团结。
班子成员之间不相互补台,而是相互拆台,各唱各的调,互不买账。
三是有的村干部私心重。
表现为没有为民办实事的思想,总想从公家中捞一把,影响了党在基层的形象。
目前,龙下乡现在就还有2个村的支部书记没确定,还有一个村的支部书记正在接受纪检部门的经济审查。
2、为民办事的能力不强。
在农村,水利、道路是群众最关心的事。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几乎每个村的群众都说到水、路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又常年得不到较彻底的解决。
如龙下乡上湖村群众说,村里总是没钱修陂圳,经常种已下,水没来,常年如此,许多群众对干部失去了信心。
3、“领头人”的威信不高。
作为村级班子的“领头人”——村支部书记的能力不强、没有威信,是造成班子战斗力、号召力不强的关键所在。
绝大多数党员、群众认为,一个村班子的好坏与支部书记的能力强弱有很大关系。
在龙下乡,家庭年纯收入达到4万元以上的村党支部书记屈指可数,而且子女出外打工的收入占了80%以上。
年富力强,有本领、能力强的人绝大多数已外出,对村级班子的建设造成了很大影响,这也是班子威信不高、战斗力不强的根本原因所在。
二、相当部分农村党员的先进性呈弱化趋势调研中很多群众反映,现在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有的甚至不如一般老百姓,有的党员甚至不参加如修路、修陂圳等公益活动。
分析其原因,一是农村党员老龄化严重。
关于如何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如何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一、引言介绍该调研报告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方法和范围。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分析1.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数量和结构分布2. 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群众中的作用和地位3. 农村基层党组织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三、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建议1. 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制度建设2. 开展基层党组织干部培训和学习工作3. 加强对基层党组织的指导和监督4. 积极推动基层党组织的自我改革和创新5. 拓宽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路径四、结论和展望1. 总结本调研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成果2. 展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五、参考文献第一章节: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分析农村基层党组织是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地区开展群众工作的重要组织形式,是服务农村群众、维护农村稳定、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力量。
然而,在当前的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仍然存在相应的问题。
本章将针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数量和结构、地位和作用以及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
首先,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数量和结构分布问题值得关注。
尽管近年来,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和政策,鼓励和支持基层党组织建设,同时也有一些村级组织试图通过党建工作来巩固自身的地位。
但是,现实情况仍然显示出农村基层党组织中党员人数较少、组织不规范等问题,部分党组织的领导班子设置欠缺,缺乏责任心和创新能力。
从结构分布上看,有些地方基层党组织设置不合理或管理混乱,导致一些党员不知道应该向谁反映自己的诉求。
其次,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群众中的作用和地位亟待提高。
作为基层政权的组织形式,应该在农村基层社会生产、生活和公共服务等方面起到更大的作用。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党组织缺乏吸引力,基层党员缺乏活力、敬业精神不强等问题都存在,从而导致一些基层群众缺乏对党组织的信心,这让党组织的支持度大幅降低。
最后,农村基层党组织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也值得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对策探析
摘要:党的基层组织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夯实有利于发挥作用的主体基础、思想基础、能力基础、制度基础,形成农村基层党组织良好的工作局面。
关键词:农村;党的建设;对策
Abstract: The party’s grassroots organizations fighting for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arty’s line, principles and policies and the work of the task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must reinforce the main foundation conducive to play a role, the ideological basis of ability based on institutional basis, the formation of rural good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work situation.
Keywords: rural; party building; countermeasures
党的基层组织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对于更好地做好“三农”工作,巩固党的执政之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好作用,必须夯实有利于发挥作用的主体基础、思想基础、能力基础、制度基础,形成农村基层党组织良好的工作局面。
一、配强组织,建设队伍,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主体基础
一是创新选人用人理念,选好配强村党组织领导班子。
要把选好村支部书记作为首要环节,采取“两推一选”、“公推直选”、“公推公选”、组织选派等多种形式,选拔那些“有干劲、有道德、有能力、有威望”的党员担任村支部书记。
要拓宽选人视野,从农村致富带头人、复员退伍军人、务工返乡党员、大学毕业生中,选拔那些政治素质好、群众观念强、公道正派的优秀党员充实到班子中来,进一步增强班子的活力。
特别要按照“双强”(个人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标准,把那些有经济头脑、能热心带领群众致富、能打开工作局面的优秀干部选拔为村党支部书记。
同时,要抓好农村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农村优秀人才库。
二是创新组织设置方式,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基层行政区划调整较多;基层党组织建设也由农村逐步延伸到城市社区;基层党员从业结构的变化导致党员流动性加大。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按地域设置的传统的党组织设置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基层党建的现实要求,必须及时对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进行创新,积极探索和完善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
一要跨村建立党组织,即“村村联建”模式。
不少地方村与村之间发展很不平衡,每个镇上基本上都有好、中、差村。
随着合村并居这一工作进程的加快,村与村之间的地域限制被打破,在坚持“地域相邻、强弱联合”原则的基础上,拆并一些人口稀少、位置偏远的村落,把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