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猜它是谁
《猜猜它是谁》PPT课件 (共16张PPT)

课文学习 读小明和爸爸的第三次对话 爸爸告诉小明答案了吗? 请齐读最后一段话。
课文学习
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①这厉害的“小偷”偷走了我们什么“东西” 呢? ②这厉害的“小偷”是谁?
课后到课外书上、网上去找找有关 时间的格言,抄下来背一背。
•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 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 、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 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知缘斋主人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 ,站不稳的样子。
幼儿园小班说课稿《猜猜它是谁》(3)

幼儿园小班说课稿《猜猜它是谁》(3)一、教育目标1.开发幼儿的观察力与联想能力;2.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3.培养幼儿的爱心和关心他人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帮助幼儿认识不同的动物;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联想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热身游戏本节课的热身游戏是“动物跑”,让幼儿们模仿不同的动物进行奔跑,比如跳跃的青蛙、迎风奔跑的马等等。
通过这个游戏,锻炼幼儿的大脑和身体协调能力,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2. 学习新词汇本节课要学习的新词汇是“熊猫”、“老虎”、“袋鼠”、“长颈鹿” 等动物的名称。
在教学时,老师可以先介绍动物图像,并让幼儿根据图像猜测它是何种动物。
3. 玩游戏认识动物接下来,老师可以让幼儿们围成一个大圈,然后拿出一些动物的图片,随机将图片发给圈内的幼儿。
老师会当场说出一个动物的名称,然后拿出一张图片和其他幼儿进行对比。
幼儿们需要根据图片判断它是不是自己手中的那张图片所代表的动物。
如果是,则举起图片并说出该动物的名称。
该环节能够让幼儿进行观察和比较,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和联想能力。
4. 家园联动为了加强家园联系,教师可以在班级公众号发起家园联动活动,让家长拍摄和孩子一起“认识动物”的有趣照片。
比如,孩子和家长一起扮成熊猫和老虎的样子,或者在动物园里与真正的动物拍照等。
这样的互动活动,能够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动物,增强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学习兴趣。
四、教学方法1.游戏教学法;2.视觉教学法;3.亲子互动教学法。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形式,帮助幼儿认识不同的动物,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联想能力。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有些幼儿在区分同类动物时还存在一定困难,需要更多的练习和巩固。
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巩固和拓展幼儿的知识,发挥其潜能和优势。
《猜猜它是谁》优教课件(第一课时)(共8张PPT)

学习 字词
猜猜它是谁
fú yáo shě lì 伏在 摇头 舍不得 厉害
shí jì qí zhēng 知 识 成绩 惊奇 睁 眼
学习 字词
猜猜它是谁
初读 感知
猜猜它是谁
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大 意,跟同桌交流。
布置 作业
猜猜它是谁
1、掌握本课要求会写的8个 生字。 2、练习分角色朗读,为下节 课做准备。
第15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猜猜它是谁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01
02 学习字词 03 初读感知
04
布置作业
学习 目标
猜猜猜猜它它是是谁谁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会 认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 字词
猜猜它是谁
cāi fèi lǎn nǐng 猜猜 浪费 懒 拧耳朵
tōu jǐng chá tān yǐng 小偷 警 察 贪玩 影子
猜猜它是谁作文

猜猜它是谁作文第1篇猜猜它是谁150字你猜猜它是谁。
它圆圆的,头上有个尖,像个小圆球,它还穿着红色加青色的衣服。
哈哈,你猜中了吗?没错,就是桃子。
在水果当中,我最喜欢吃的水果就是桃子了。
这不,姥姥刚给我买了三斤桃子。
桃子的外表有许许多多的小毛毛,洗干净以后,再切开,咬上一口,又酸又甜,还发出清脆的响声,桃子还可以解渴、做水果盘和桃子罐头呢!所以,我最喜欢吃桃子了。
四年级:潘嘉仪第2篇猜猜它是谁1500字它穿着一身黑色皮草衣,胸前带了一个雪白的蝴蝶结,抹着棕灰色的粉底,棕灰色的眼影,连鞋油也打着棕灰色的。
它有一双又大有美丽的眼睛,好像会放光似地,两只大耳朵耷拉在脑袋两旁。
一条扫帚似的大尾巴,走起路来尾巴上的毛左摇右摆的,好看极了。
还有,它好肥,肥的连后背都秃平了。
它走起路来真是太威风,太有范儿了。
想知道它是谁吗?它呀,就是我最爱的宝贝儿狗狗——小虎。
“小虎”的“爸爸”是一只纯种牧羊犬,高大威猛,所有的狗狗见了它都要害怕三分。
可是小虎的“妈妈”只是一只娇小的宠物犬。
所以,小虎的个头不算太大,可是那副盛气凌人的架势紧随它爸。
它那小长相,那叫做一绝,都可以和四大美女相娉美了。
第二:第一,要:不知从何时起,它竟开始拿它的饭钵开刀——人家一吃饭,它就叼着它的饭钵来了。
先往地上一摔,发出“嘭”的声响,见不管用,就用脚踩,踩得“咣当”“咣当”的,吵死人了,逼着你喂它。
是谁教它的?这么一想,想起来了,是我教它的。
哎,真是“自作孽不可活”呀,以后我家将要不得安生了。
它的饭钵此时已经稀里哗啦了,可想而知,它摔得多卖力了。
别看它这么肥,身手可敏捷着呢。
它小时候还没有凳子高,就能把前脚搭在凳檐上。
长大了,就更了不得了。
你扔给它点儿吃的,还没等你看清,它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起跳,把食物吞进腹中。
让我们放慢镜头再来看一遍,它接食物的动作,分为这几步:起跳——腾空——接住食物——落地,然后呢,再把东西吃进肚子里。
看吧,这就是它空中接物的全过程,精彩吧。
幼儿园小班说课稿《猜猜它是谁》(2)

幼儿园小班说课稿《猜猜它是谁》(2)教材分析《猜猜它是谁》是一本适合幼儿园小班的绘本,它主要讲述的是一个小动物,它耳朵大大的,身子圆圆的,是什么动物呢?通过翻动页、观察插图等方式慢慢地揭晓答案。
这本绘本语言简明易懂,节奏轻快,情节简单明了。
它可以培养幼儿对动物的认知和观察能力,同时还可以帮助幼儿学习新的生词和词组。
教学目标1.能够描述小动物的外貌特征;2.能够使用“它是什么动物?”这个问题来引导幼儿思考,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3.能够通过绘本讲述的内容,帮助幼儿认识新的生词和词组。
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幼儿能够描述小动物的外貌特征,通过观察图片来辨认出它是什么动物。
难点在于如何帮助幼儿建立起对动物的认知,并且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1.通过口胡“小动物”的方式来引出新课题。
2.准备两张图片,让幼儿通过观察猜测出图片中的小动物。
讲授主题1.根据绘本内容,让小朋友听故事,了解小动物的外貌特征。
2.带领小朋友一起讨论,猜测小动物的种类,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
3.通过猜测小动物种类,巩固并练习新的生词和词组。
拓展练习1.让幼儿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小动物,展示给同学,让别的同学猜测。
2.制作简单的小动物模型,让幼儿通过观察、摸索,来辨认出模型是什么动物。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主要是让幼儿能够描述小动物的外貌特征,并且通过观察和思考,来猜测小动物的种类。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方式来引导幼儿,如通过故事、图片、讨论等方法来帮助幼儿学习。
在猜测小动物种类的过程中,我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最后,我通过拓展练习来加强知识点的巩固,并且让幼儿们的学习更加生动有趣。
掌握二年语文下册《猜猜它是谁》教案的方法与技巧

《猜猜它是谁》是小学二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这篇文章将帮助大家掌握二年语文下册《猜猜它是谁》教案的方法与技巧。
一、教学目标1.掌握《猜猜它是谁》中单词的拼读、理解和运用能力。
2.能说出动物的特征和习性,增强对动物的认识。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判断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生正确掌握单词的基本读音和含义。
2.发展学生的观察和判断能力,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学生对一些专业词汇和复杂句的理解。
2.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取得良好效果,如: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引导性的问题和情境,刻意营造学习的氛围,鼓励学生进行猜测和思考。
例如强调“猜一猜”、“你会发现”等。
2.对比式教学法将相似或相反的概念和事物进行比较,使学生明白不同之处,丰富学生的观察和思考。
3.游戏式教学法结合生动的故事情节和动画,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4.听说读写结合的教学法通过听、说、读、写四种方式全面开发学生的语言能力,使学生能够较为全面地掌握知识。
1.导入环节引导学生回忆上次学习《猜猜它是谁》的内容,看看谁还有印象。
2.语言知识的讲解向学生逐个介绍生词和句子中的难点,帮助学生掌握生词和句子的正确意思和用法。
3.阅读理解的训练请学生仔细阅读故事情节,分析故事中重要的动物描述信息,通过故事的情节、小动物的形象、特征、动作等方面,理解动物的特征和习性。
4.辅助性教学请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认识不同的动物毛色、外形、特点和性格。
5.听说读写培训的实践环节请学生跟着故事中的内容,做朗读、背诵和书写练习。
6.巩固和拓展环节通过小测验和开放式题目的讨论,加深对故事中重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同时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才能。
六、教学评估1.通过课堂讨论、个人操作和组织活动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常规评估。
2.对学生的语言表达、思维逻辑和论述能力进行评估,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反馈建议。
七、教学效果1.增强了学生对语言知识和动物特征的认识和理解。
二年语文下册《猜猜它是谁》的教案设计

二年语文下册《猜猜它是谁》的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并能熟练运用。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猜字词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猜字词能力和合作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猜猜它是谁》是一篇有趣的字词游戏文章,通过描述动物的特征,让学生猜测动物的名字。
文章内容丰富,语言生动,适合学生进行阅读和猜测。
2.2 学生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词汇量,通过本篇文章的学习,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猜字词能力和合作意识。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生字词和文章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2 互动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提高猜字词的能力。
3.3 游戏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字词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提高学习兴趣。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猜测动物的名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学习生字词教师引导学生读课文,让学生通过上下文理解生字词的意思,并学会正确认读和书写生字词。
4.3 小组合作猜字词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猜测文章中出现的动物名字。
学生可以通过讨论和交流,共同完成任务。
教师对学生的猜测结果进行点评,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活动,如自己设计字词游戏,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学习能力。
第五章:教学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猜测结果,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和互动,评价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教材:《猜猜它是谁》课文文本及配套练习册。
6.2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动物图片、字词卡片、教学PPT等。
6.3 课外资源:相关动物的科普资料、字词游戏资源等。
第七章:教学环境7.1 课堂环境:教室布置温馨、舒适,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小班科学《猜猜它是谁》教案反思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动植物相关的实际问题,如“为什么猫和狗的尾巴形状不同?”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观察实验。通过观察不同动植物的特点,记录它们的相似与不同之处。
3.帮助幼儿建立“相似与不同”的概念,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猜猜它是谁》课程以培养幼儿科学核心素养为目标,结合新教材要求,设定以下核心目标:
1.培养幼儿观察、描述、比较周围环境中动植物的能力,激发他们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与探索欲。
2.培养幼儿运用科学探究方法,学会提出问题、进行猜测、验证结果,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动植物的基本特征、相似与不同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作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和保护我们周围的环境。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小班科学《猜猜它是谁》教案反思
一、教学内容
《猜猜它是谁》为小班科学领域课程,选自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材《快乐发现》第三单元“认识我自己与周围环境”。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
1.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描述、比较,认识周围环境中常见的动物和植物,如猫、狗、兔子、花草等。
2.培养幼儿运用观察、猜测、表达等科学探究方法,对周围事物进行简单的认知和探索。
- “相似与不同”概念:帮助幼儿理解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并能用语言进行简单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