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小故事
经典最简短的民间故事【三篇】

【导语】故事不⽤复杂,简单有趣便是极好的。
关于经典最简单的民间故事有哪些呢?下⾯就是⽆忧考给⼤家整理的经典最简短的民间故事,希望⼤家喜欢。
【学好数学能断案】 乾隆年间,鲁中句⽉县有个奇⼈崔九,不管多复杂的账⽬,只要请了他来,都会理得不差分毫,⼈送外号“铁算盘”。
这天,县令林墨轩乘了⼀顶⼩轿来到崔九家,说弥⽔镇发⽣了⼀场⽕灾,汪记棉花店的仓库因灯笼被风吹翻失⽕,把紧邻的瞿家粮店的粮仓也烧了,两家闹得不可开交。
官司打到了县衙,林墨轩难坏了,所以来请崔九帮忙。
当天,崔九就带着盖了县令⼤印的全权委托书和⼏个捕快去了弥⽔镇。
崔九查看了粮仓现场后,把瞿、汪两家掌柜叫到⼀起,让他们说说到底烧毁了多少粮⾷。
瞿家掌柜侯魁说:“五万⽄新麦,只是账本忘在粮仓⾥,被⽕烧了。
”汪家掌柜钱岩说:“起⽕头天中午,阿三、阿四为了掏鸟窝,还借了长梯⼦搭在瞿家仓上,他们说看到只有半仓粮⾷,三万⽄都不到!”不待崔九发话,侯魁说:“我们的账本虽然烧了,可我们收粮⾷时,都给了粮户⼀张优惠券,上⾯注明了卖给我们粮⾷的⽄两,这两天我们发了告⽰,让⼤伙⼉拿出凭据给我们作证。
” 崔九听了点点头,让⼈赶紧把粮户送来的凭据汇总。
他还特意看了看凭据,的确注明了粮户的名字和卖粮⽄两,汇总的结果正是五万⽄⼩麦。
崔九扒拉着算盘,说看来这事基本清楚了,他要回去向县太爷交差了。
临⾛时他跟侯魁商量,说有个亲戚要肥⽥,想买粮灰,侯魁满⼝答应。
崔九摆摆⼿,让捕快们招呼⼈把粮灰打扫了,⼀筐⼀筐过了秤,码放在场院⾥。
然后说他先回去交差,回头让亲戚来交钱拉灰。
第⼆天晌午,崔九陪着林墨轩⼜回到了弥⽔镇就地审案。
场地布置好后,崔九让⼈⽀炉⽣⽕,架上铁锅,放进去三⽄⼩麦,不⼀会⼉,⼩麦全烧成了灰。
众⼈正稀⾥糊涂,有⼈过来打扫锅⾥的灰烬,⽤秤⼀称,报数道:“⼆两!”接着,崔九“噼⾥啪啦”扒拉了⼀阵算盘后⾼声道:“瞿家被烧粮⾷掐头去尾,抹零找整,认定三万⽄!”侯魁不⼲了,嚷道:“你这数如何算出?”崔九说:“三⽄⼩麦烧成了灰只有⼆两,粮仓的灰烬不过两千⽄多⼀点,刨去仓顶的⽵器、苇箔、麦秸等灰烬,⽕灾时烧毁的仓粮不过三万⽄!” 林墨轩⼀拍惊堂⽊,喝道:“侯魁,那两万⽄粮⾷哪去了?还不从实招来!”侯魁吓得腿⼀软,跌坐在地上。
经典短小的十个民间故事

【导语】在中华传统⽂化中,民间故事占据了很⼤的地位。
在许许多多的故事中,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听故事的快乐,更感受到了传统⽂化。
下⾯是⽆忧考分享的经典短⼩的⼗个民间故事。
欢迎阅读参考!1.经典短⼩的⼗个民间故事 相传,妈祖姓林,住在我国闽[mǐn]南地区,家⾥共有兄弟姐妹五个,只有她⼀个⼥孩⼉。
按照当地的习惯,只有男⼈能出海,⼥⼈只能待在家⾥。
所以,即使林姑娘⽔性很好也只能在家⾥帮助母亲⼲活⼉。
⼀天,林家四兄弟出海捕鱼去了。
忽然,海上起了百年不遇的⼤风暴,风将海浪掀起⾜有⼏百尺⾼。
村⾥的⼈都急坏了,⼗分担⼼海上的亲⼈,却⼀点办法都没有。
起初,林姑娘和⽗母⼀起在家⾥等待风暴过去,可是,风暴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过了⼀会⼉,林姑娘忽然双眼紧闭,脸⾊苍⽩,不省⼈事。
这可把林家两位⽼⼈吓坏了!⼉⼦们没有消息,⼥⼉⼜昏迷不醒。
他们颤[chàn]抖着双⼿,⼜推⼜拽,费了好⼤的劲⼉,终于把⼥⼉弄醒了。
两位⽼⼈长舒了⼀⼝⽓。
林姑娘却满眼含泪,⼀⾔不发。
过会⼉风暴停了。
⼜过了⼏天,林家兄弟回来了,却唯独不见⽼四。
三兄弟含泪向⽗母叙述了风暴当天的经历:猛烈的海风把他们的船刮到了⼤海深处,巨⼤的海浪把他们的船掀翻了,他们都落⼊了⽔中。
正在他们“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时候,⼀个姑娘踏浪⽽来,如履平地,将三兄弟⼀个个救了上来,当她还要救⽼四时,却忽然不见了。
于是,⽼四被海浪吞没了。
林家两位⽼⼈这才知道⼥⼉那天为什么晕倒,原来是去救哥哥了。
如果他们没有把⼥⼉叫醒,⽼四就不会死了。
两位⽼⼈为此⾃责不已。
⾃此,林姑娘被允许驾船出海,往返于各个岛屿,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
多年来,林姑娘凭借⾃⼰的⽔性和菩萨⼼肠,搭救了不少渔民和过往商⼈的性命,当地的⼈都称她为神⼥、龙⼥妈祖。
后来,她升天做了神仙,仍然不忘渔船和过往商船的安全。
⼈们为了感谢她,为她修建了“妈祖庙”。
即使到了现在,妈祖庙的⾹⽕还很旺呢!2.经典短⼩的⼗个民间故事 东晋名将陶侃的母亲湛民,是中国古代⼀位有名的伟⼤母亲,她与孟⼦的母亲、欧阳修的母亲、岳飞的母亲⼀起被尊为“四⼤贤母”。
经典民间小故事大全【四篇】

【导语】民间故事是在民间流传,被⼈们所听闻的虚拟事件。
下⾯是整理分享的经典民间⼩故事⼤全,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鲁班造伞的传说】 从前没有伞,出门⾏路不便当,碰到毒太阳,晒得要死;碰到⼤⾬,淋得像落汤鸡。
鲁班师娘看了,⼼⾥难过,对鲁班师说:“⼈⼈都说你⼿艺好,出门⼈⽇晒⾬淋的,你不能想个法⼦吗?” 鲁班师答应想办法,师徒们⼀合计,就在路上造起了歇脚亭,⼗⾥⼀个亭⼦。
亭⼦造好了,请鲁班师娘来看,鲁班说:“这法⼦不错吧,⼜遮太阳,⼜好躲⾬。
” 鲁班师娘看了摇摇头:“歇歇脚是不错,出门的⼈不能⽼登在亭⼦⾥不⾛啊!” 本来,鲁班师⼀团⾼兴,听这么⼀说,倒没主意了。
“你有好主意你去想,难不成要⼀步⼆个亭⼦吗?” “⼀步⼀个亭⼦!”鲁班师娘⼀听,倒真有好主意了,她⼀点也不⽣⽓:“好,我去试试看。
” 鲁班师娘⼜仔细看看亭⼦,回到家⾥,⽤⽵⼦做⾻架,扎成个⼩亭⼦样⼦,再糊上油纸。
这东西轻轻巧巧的,架⼦⼜是活的,要⽤就撑开来,不⽤就收起来,这就是伞,做好了,鲁班师娘撑着伞⾛到鲁班师⾯前:“你看。
这不是⼀步⼀个亭⼦吗!” 鲁班⼀看,⼜惊⼜喜,连说:“佩服,佩服!” ⼈从此就有了伞了。
直到现在,伞的花样多了,但撑开来,还是像个⼩⼩的亭⼦。
【和尚升天】 话说唐朝年间潞洲府有位节度使,名李抱贞。
当他到任时府内是银两空空,就连官员,兵卒的响钱都拿不出。
实在是⽆计可施,于是有⼈给他出了个主意说;当地有⼀位⽼和尚德⾼望重,百姓对他是⾔听计从,何不让他出⾯作法,让⽼百姓捐些钱物。
于是,李⼤⼈就去⾯见⽼和尚,把事由说了⼀同。
别说⽼和尚真就答应了,为了消除⽼和尚的顾虑,李⼤⼈说我们已在法坛下⾯挖⼀个地道,等点⽕后你就顺地道出来,保你平安⽆事。
李⼤⼈⼜带着⽼和尚现场实际⾛了⼀遍。
这才定下良⾠吉⽇,州⾥的百姓听说⽼和尚坐坛讲法,纷纷来捐钱。
到了开坛说法的⽇⼦,周边的百姓也来捐钱。
⼏天的功夫捐钱已达上亿了!这他时⾠已到只见⽼和尚⾼⾼端坐在法坛上,下⾯是⼀群⼩和尚法乐齐鸣。
20个简短的民间传说故事

20个简短的民间传说故事1. 老虎婆婆从前有个老虎婆婆,她喜欢变成老婆婆的模样吓唬人们。
有一天,她遇到了一个善良的小孩,小孩对她友好地笑了笑。
于是老虎婆婆再也不敢伪装了,她和小孩成了好朋友。
2. 鬼屋树在一个村子里,有一棵被称为“鬼屋树”的大树。
据说,每个月的满月之夜,这棵树上会出现幽灵和鬼魂。
但有一位年轻勇敢的男子,决定亲自去看看。
当他接近树时,一只小兔子从树洞里跳出来,原来这只兔子因鬼屋树落单无法找到家。
3. 水中仙女传说有一个美丽的水中仙女经常出现在湖中。
有一位小姑娘乘坐小船寻找她,但是小船翻了,姑娘差点溺水。
正在这时,水中仙女出现了,她救了小姑娘。
从那以后,小姑娘成了水中仙女的好朋友。
4. 狐狸的谎言一只聪明的狐狸发现了一个搁浅的鲸鱼。
他决定欺骗其他动物,说鲸鱼是他杀死的。
所有的动物都害怕了狐狸,却并不真正相信他的谎言。
后来,鲸鱼醒了过来,并告诉其他动物真相。
从那以后,大家都知道了狐狸的谎言。
5. 勇士与龙勇士在一个洞穴里打败了一只凶猛的恶龙,解救了被龙抓走的村民。
勇士返回村庄,村民们向勇士献上感激之情,并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
6. 桃花仙子桃花仙子是一个善良的仙女,她喜欢帮助人类和动物。
有一天,村庄里的农作物被严重的旱灾破坏。
桃花仙子听说后,立刻施展魔法,给大地带来了雨水,使庄稼得以重生。
7. 白山黑水有一座被称为“白山黑水”的神秘山脉。
据说,这里生长着一种能让人们变成永远年轻的灵草。
然而,只有纯洁善良的人们才会找到它,那些心怀恶意的人会迷失在山脉中。
8. 狼和小羊一只狼非常饥饿,看见一只小羊正在河里喝水。
他决定吃掉小羊,于是他跟小羊辩解说他不会伤害它,但小羊知道狼是说谎,最终逃脱了狼的追捕。
9. 猫和老鼠有一只可爱的猫和一只聪明的老鼠住在同一个农场里。
虽然猫一直试图捉住老鼠,但老鼠总能想出聪明的办法躲避猫的追捕。
10. 鹳鸟与婴儿传说中,鹳鸟是把婴儿从天上送到人间的使者。
每当有家庭期待孩子的到来时,鹳鸟就会来把新生婴儿带给他们。
故事会-中国民间小故事_经典的中国民间故事大全

故事会-中国民间小故事_经典的中国民间故事大全中国民间故事。
是中华文明文化的重要产物,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里沉淀流传的一种文化精神的体现。
既然这样,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故事会-中国民间小故事,供大家参考。
更多民间故事相关文章内容推荐(↓↓↓)民间小故事1郑板桥审麻棵郑板桥在山东范县任知县时,有年遇大旱,农民粮食大面积减产,乞讨的穷人随处可见。
这天,在通往县城的大道上来了十几辆马车,拉着成捆的羊皮,旁边有武师骑马护送。
正当他们人困马乏时,忽然听得一声口哨声,接着从路边的高粱地里跳出几十个衣衫破烂的壮汉,他们手持棍棒,把货车围了个水泄不通。
两名武师一见这么多穷汉要拼命的架势,自料猛虎斗不过饿狼,只好下马赔着笑,请他们高抬贵手。
货主早已吓得浑身哆嗦,叩头求饶,乞求放行。
不料,这帮人不吃这一套,人背驴驮不多一会,就把十几车羊皮抢光了。
这时两名武师拉起瘫软在地的货主,骑上马赶到县衙去报案。
知县郑板桥一听击鼓马上升堂问道:“谁是原告?谁是被告?”货主颤巍巍地说:“大人,我们都是原告,状告有人强抢我们十几车羊皮。
”“可有人证物证?”“没有,大人。
”郑板桥一听这是一起“无头案”,料定是本县饥民所为。
他深深体谅穷人疾苦,不管,难以服众;管,又怕刑加于苦难子民,一时还真犯了难。
他沉思片刻问道:“原告,你们吃得肥头大耳,听说话也是识字之人,怎么事到临头就浑了呢?当真没有他人见到你们被劫?当真没有一点物证?”货主答:“当真没有。
”郑板桥一拍惊堂木道:“既然没有人证物证,缘何状告?分明是为难本官,给我每人先打三十大板!”衙役们一拥而上,摁倒武师和货主。
正要开打,货主情急之下大喊:“大人息怒,我想起来了,现场有麻棵可以作为人证物证!”这本是一句搪塞的话,没想到郑大人却吩咐道:“速去带麻棵回来候审!”接着又吩咐师爷,“布告全县,三天后,本官公审麻棵,众人都可旁听。
”布告一出,一传十,十传百,本县、邻县百姓都知道了,虽然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但是都想来看个热闹。
简短的民间故事大全

简短的民间故事大全
1.小乌鸦和小乌龟
从前有一只小乌鸦,它喜欢欺负小动物,尤其是小乌龟。
一天,小乌鸦又找到小乌龟,想要嘲笑他一番。
小乌鸦说:“小乌龟,你为什么走的这么慢呀!”小乌龟沉默了片刻,然后回答道:“因为我不用担心飞得太高,摔得太疼。
”小乌鸦听了以后感到非常羡慕,从此以后再也不去欺负小乌龟了。
2.勤俭的蚂蚁和懒惰的蝗虫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非常勤俭的蚂蚁。
它一直忙于为自己存储食物,为将来的冬天做准备。
与此同时,有一只懒惰的蝗虫整天无所事事,只知道欢乐地歌唱跳舞。
冬天来了,蚂蚁安心地度过了寒冷的日子,而蝗虫却无法找到食物,忍饥挨饿。
蝗虫后悔莫及,明白了勤俭之道。
从此以后,它也开始努力工作,为将来做好准备。
3.公鸡和大米
有一天,公鸡在农田里发现了一粒大米,很高兴地大声宣布:“好消息,好消息!我找到了一颗巨大的珍珠!”所有的动物都聚集过来,看到只是一粒普通的大米后大笑起来。
公鸡感到非常难过和尴尬,但它仍然坚持说:“比起金银珠宝,这个对我来说更有价值,因为它能给我带来食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同的人对于事物的价值可以有不同的看法。
4.蝴蝶的影子
有一只美丽的蝴蝶,它对它自己的影子感到非常满意。
一天,蝴蝶看到一个比它更大、更亮的影子,它感到非常沮丧和不满足。
于是,蝴蝶尝试通过不断飞来飞去,变得更大更亮。
然而,它只是不断地消耗自己的精力,最终无法保持原来的美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珍惜自己的本质和独特之处,不要盲目追求别人的影子。
经典民间故事小学生5篇

经典民间故事学校生5篇〔民间〔故事〕〕,这种文体产生的时代晚于神话和〔传奇〕,故事的内容虽有不同程度的幻想成分。
下面是我整理的经典民间故事学校生5篇,欢送大家阅读共享借鉴,期望对大家有所挂念。
更多民间故事相关内容推举↓↓↓孟姜女的民间故事5篇田螺姑娘民间故事5篇白蛇传简短民间故事6篇中国经典民间故事精选10篇经典民间故事学校生1传奇四川峨眉山上,从前有一座会飞的小山峰。
它一会儿飞到东,一会儿飞西;飞到哪里,就在那里压坍很多房子,压死很多人。
那时,西湖灵隐寺里有一个和尚,由于他成天疯疯癫癫的,不守佛门的清规,所以人们都叫他疯和尚。
有一天,疯和尚得知中午辰光,那座惊异的飞山将飞落到灵隐寺前的村庄上来。
他担忧山落下来会压死很多人,就五更爬起身,奔进村庄,挨家挨户地告知说:“今日中午有座山要飞到这村庄上来了,大家赶快搬场呀,迟了就来不及啦!〞老头儿听了直摇头:“疯和尚,你又来寻快乐了,山是顶重的东西,谁见过会飞的山呀!〞当家人听了叹口气:“我们穷佃户往哪里搬家呀!要是真的有山掉下来,压死也只好怨命啦!〞小伙子听了哼鼻子:“别编谎话吓人啦!山压下来就拿肩膀顶着,我们不怕!〞小伢儿们嘻嘻哈哈地跟在他后面,指手划脚看吵闹。
疯和尚这家进那家出,全村百十户人家都照看过了。
他说得嘴唇破、唾沫干,却没有人信他的话,更没有一家人预备搬场的。
太阳越升越高,中午眼看就要到了,疯和尚急得团团转。
这时,他忽地听到“的的打,的的打〞吹唢呐的声音,抓紧顺着声音奔过去。
一看,好呀,原来有一家结婚,人进人出,吵闹极了。
疯和尚搔搔头皮想一想,就推开众人,钻到堂前,不管三七廿一,把新娘子往肩上一背,抢出大门往村外飞跑。
新娘子头上的红披巾还没有揭掉,突然糊里糊涂地叫人背着飞跑,也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只吓得哇哇叫。
疯和尚抢新娘子,这还了得!人们抓门闩的抓门闩,抡扁担的抡扁担,挥锄头的挥锄头,举钉耙的举钉耙,没命地追赶上来。
一面追,一面喊:“抓住疯和尚!〞“前面快快拦住呀,别放他跑了!〞这一下,把全要都哄动了。
经典的中国民间故事大全(5篇)

【导语】中国民间传说是中国民间⼝头叙事⽂学。
由与历史事件、历史⼈物及地⽅风物有关的故事组成。
下⾯是⽆忧考整理分享的经典的中国民间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1.经典的中国民间故事 很早以前,龙⼭脚下住着⼗⼏户⼈家。
有⼀家姓尤的⽼⼈叫尤伯,他特别喜欢下棋。
他有两个⼥⼉和⼀个⼉⼦,⼉⼦叫尤云,还没有成家。
⼀家⼈勤勤恳恳,⽇⼦过得还算不错。
这⼀年的夏天,尤伯到⼭上修理树⽊。
因天⽓炎热、⼲了不⼤⼀会,就满⾝⼤汗,⼜渴⼜累⼜饿,就想到西南⾯那棵⼤槐树歇会⼉。
到了树下,看见两位⽩发⽼头在那⾥下棋,旁边放着⼀把茶壶和两只菜碗,便⾛向前去看了起来。
因他在家也经常和别⼈下棋,棋路很熟,不由地和两位⽼⼈攀谈起来,有时还指指点点。
两位⽩发⽼⼈对他也挺热⼼,还让尤伯喝了⼀碗茶。
尤伯碗茶下肚,只觉得⼀股清⾹从肚⼦⾥往上升,什么热了,累了,饿了,浑⾝那个轻松⾃在劲就别提啦。
不⼀会⼉,就叭在两个⽼头下棋的⽯台前,迷迷糊糊地感觉到,⼭边的云⼉忽⼉⿊忽⼉⽩,忽⼉浓,忽⼉谈;⼭下地⾥,忽⼉黄,忽⼉绿。
等他⼀觉,两位⽼头棋还没下完。
越看越有些溪跷,最后棋也看不懂了。
⼀想明天⼉⼦尤云要到济宁府去,便和两个⽼⼈打了个招呼,匆匆忙忙下⼭去了。
尤伯刚⾛到⼭脚下,便觉的路越⾛越不对劲,和原先的不⼀个样⼦。
地⾥⼈他⼀个也不认识,也没⼀个⼈认识他。
根据⾃⼰的印象,找到⾃⼰的村⼦,可村⼦⽐昨天⼤多了,⼈⽐昨天多多了。
满村⼦找⾃⼰的家,从南头找到北头,从西头找到东头,也没找到。
这时,⼀位发须雪⽩的⽼头⾛了过来,他忙向⽼⼈打了个招呼,问了⽼汉的姓名、年龄,为什么在这⾥住。
那⽼汉告诉他:他姓尤,祖祖辈辈地住在这个庄上,今天已九⼗三岁了。
尤伯⼜问⽼汉:尤云到什么地⽅去了?那⽼汉告诉他:尤云是他的⽼爷的⽼爷。
⽼汉吃惊的反问尤伯:“您怎么知道我家⽼爷?”尤伯也没有回答,就上⼭去了。
他要找两位下棋的⽼⼈问⼀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尤伯到了⼭上,找遍了整个⼭,也没有找到那两个下棋的⽼⼈和那棵参⼤的⼤槐树,他越想越觉得悲伤:妻⼦没有了,⼉⼦也不在了,世间的⼈,没有他⼀个近⼈,也没有他⼀个认识的⼈,⾝不由⼰地趴在原先下棋的地⽅⼤哭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人有好报这天上午,陈一林办完事开着小轿车急急地往城里赶着去开会,当车行驶到三股村乡间公路上时,突然,他发现前面有个人在路边挥手拦车,走在前面的两辆车长鸣着喇叭呼啸而去,根本不理会拦车人。
当陈一林发现拦车的人是一个七八十岁的驼背老太太时,便放慢车速,停在老太太跟前,摇下车窗问她有什么事情。
老太太边咳嗽边说自己名叫王素兰,就住在山沟里面,想搭个顺车去城里医院看病,可拦了多辆车竟没有一辆肯拉她,她给钱人家也不拉。
陈一林心说这老太太挺有意思,搭个便车又不是调查户口,用不着说得那么详细。
他是个热心肠人,打开车门让王老太太上了车,王老太太十分感激,一个劲儿地说“谢谢”。
可让陈一林没想到的是,老太太刚坐稳,车就熄火了,怎么发动也发动不着,真是越急越出乱。
他跳下车检查线路看看问题出在哪里,可找来找去也没找出什么毛病,他气呼呼地回到车上再次发动,没想到一下子就发动着了,真奇怪!他一看表,整整折腾了5分钟。
车开出没多远,王老太太突然“哇”的一声吐了一车,她十分不好意思地说自己晕车,并不停地用手去清理那些脏物。
陈一林被那些脏物散发出的难闻气味熏得也差点儿吐了,他是个爱干净的人,自己的车买了不到两年,整天擦洗,如今被王老太太弄得不像样子,心里确实很心疼,但他并没有生气,因为他的母亲和王老太太的年纪差不多,孝顺的他一想到自己的母亲,就对王老太太产生了怜悯之情。
他停下车,用车里的水和王老太太一起把脏物处理干净了,再一看表,这下又耽误了5分钟,唉,看来赶到会场得迟到10分钟了。
陈一林的车飞快地驶进了城里,在打算穿过龙母大桥时,前方远远地出现了几个警察挥手拦车,陈一林一看警示牌上写着:前方出现事故,请绕行。
陈一林只好掉头绕行,先把王老太太送到了市中心医院。
下车时,王老太太对陈一林千恩万谢,不停地说:“小伙子,你是个好人,好人一定有好报!”晚上,陈一林看新闻才知道,上午龙母大桥突然坍塌,桥上行驶的几辆车无一幸免,全部掉进了深深的河里,多人丧命……其中包括跑在陈一林前面、王老太太没有拦住的那两辆车。
他吓出一身冷汗,心说要是王老太太不拦自己的车,不耽误那10分钟,那么自己也难逃厄运。
能够躲过这一劫还真得感谢王者太太啊!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王老太太!半个月后的一天,陈一林再次到乡下办事。
当走到三股村时,他把车拐进了王老太太说的那个山沟里,经过打听终于在一片小树林旁找到了王老太太的家。
那是破旧的三间瓦房,孤零零地坐落在山脚下,周围没有一户邻居,院子里坐着一个七八十岁的老汉,正在“巴嗒、巴嗒”地抽旱烟,陈一林走到院子里老汉都没有发现。
“大爷,请问这里是王素兰老人的家吗?”陈一林大声问道。
老汉这才抬起头,瞅了陈一林一会儿,点点头,慢声慢语地问道:“你找俺老伴儿有啥事吗?”陈一林笑笑说:“没啥事,我就是想来看看她老人家。
”“她在屋里,俺带你去见她。
”说着老汉便站起身前头带路。
屋里空荡荡的,连个人影也没有,陈一林疑惑地看着老汉,心说王老太太在哪儿呢?老汉似乎看出了陈一林的心思,用手一指。
说:“她就在那里。
”陈一林顺着老汉指的方向看去,这才发现墙角挂着一张王老太太的遗像。
才几天的工夫,王老太太就去世了?陈一林简直不敢相信这个事实。
老汉抹着眼泪伤心地说:“俺和老伴儿无儿无女,那天晚上老伴儿突然发病,俺背着老伴儿到马路上拦车,可那些过往的司机一看老伴儿气息微弱的样子,怕死在车上,说什么也不肯拉,俺就跪在马路上磕头求那些过往的司机,可还是没人肯拉。
后来,来了一辆小轿车,司机是个闺女,当她得知情况后,二话没说,跳下车和俺一起把老伴儿抬上车,急速送到市中心医院。
好心的闺女帮忙办了手续,直到把老伴儿送进抢救室她才走。
可遗憾的是,老伴儿还是去了,医生说老伴儿得的是胃穿孔,如果再早送10分钟,老伴儿就有救,就差10分钟啊!”说到这里老汉已泣不成声。
停了一会儿,老汉又接着说道:“事后俺才想起那个好心的闺女,可闺女早就走了,俺不知道闺女姓什么、叫什么,只记得闺女的车牌号是2046,俺只好默默地祝福好心的闺女和她的车,人车平安!”陈一林听完老汉的哭述差点儿叫出声来,心里怦怦狂跳,因为自己的车牌号就是2046!他记得7月15日那天,妻子开着他刚买不久的车去乡下办事,晚上很晚才回来,他担心地问妻子为什么回来那么晚,妻子说她半路上遇到一个跪地拦车的老人……说的情况和老汉说的完全一样!可是,那是一年前的事了,如果王老太太一年前就去世了,那他几天前又怎么会遇见她呢?难道认错人了?不可能,大白天的,看得一清二楚,再说了,王老太太还特意告诉自己姓什么,家住哪里,绝对没错。
陈一林越寻思越觉得不可思议,不觉中手心里全是汗,头发都立起来了。
他不相信地问老汉,王老太太到底是什么时候去世的?老汉伤心地说:“去年的7月15日。
”死了一年多的人真的复活了!不知为什么,在弄清王老太太确实是一年前去世的后,陈一林心里反倒觉得平静了,他没有跟老汉提与王老太太几天前相遇的事,更不会把这件事告诉别人,他对着王老太太的遗像连鞠了3个躬,然后悄然离去。
一路上,陈一林耳边一直回荡着王老太太的那句话:“好人一定有好报!”打开坟墓的钥匙江井琛晚饭后出去散步,他走到江中大道上时,无意间发现地上有一串钥匙。
江井琛把它捡起来,“谁丢了钥匙啊?”他大声喊道,可没人理会。
钥匙上的一个铜牌吸引了江井琛的目光,那是一个比一元硬币稍大点的圆形黄色铜牌,铜牌的一面雕刻着一只猴子。
江井琛想,一定是钥匙的主人属猴,巧了,和我一样啊。
再看铜牌的另一面,刻着几个字,借着路边的灯光,江井琛看清楚了,那几个字是:江,一生平安!江井琛觉得事情太蹊跷了,丢钥匙的人不但和自己属相一样,连姓都一样呢。
他在路边等了一会儿。
还是不见有人来认领,江井琛想,等遇到失主再还给他吧。
江井琛捏着钥匙往前走,可是恍惚间他却走到一片陈旧的、将要拆迁的居民楼里了。
他径直走进一个楼道。
一直上到六楼。
一切都是那么熟悉,自然而然地他把钥匙插进锁孔,门“哒”的一声开了。
“你回来啦!”一个女人招呼道。
江井琛刚想解释不知怎么走到这里来的,女人热情地拉他在餐桌边坐下,“累了吧?饭我已经热了好几次了,快吃吧,是你爱吃的葱花面呢。
”江井琛还想说什么,女人已经把一碗冒着热气的面端到了面前,那面的香味钻到了他的鼻子里,诱惑着他的味蕾。
江井琛觉得自己真的饿了,不再说什么,埋下头开始吃面。
多好吃的面啊,一根根面条晶莹、圆润,吃到嘴里是那么的香甜、筋道,江井琛觉得自己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面!看着他一口气吃完了,女人怜爱地说:“吃了多少次了,还是爱吃我给你擀的面条啊。
”江井琛觉得有必要向她解释一下,她一定是认错人了,可是他还没有开口,从卧室里蹦蹦跳跳地走出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爸爸,我今天考试得了双百呢,呶,这是我的卷子。
”小男孩扬一扬手中的试卷,一脸得意的神情。
江井琛更觉得奇怪了,女人认错人了,怎么这孩子也认错了呢?孩子却不顾他的疑虑,拉他在沙发上坐下,“爸爸,你给我的作业签字吧。
平时都是妈妈签得多,今天你也签一次。
”江井琛无可奈何地在作业上写下了“爸爸”两个字,看着孩子幸福的神情,江井琛觉得今天的误会可太大了。
他借口有事出去一下,就匆匆地离开了。
江井琛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家的,第二天醒来,他觉得昨夜做了一场奇怪的梦,可是他咂咂嘴,嘴里分明还有葱花的香味呢。
正在疑惑间,娇小、美丽的妻子方菁菁嗔怪地说:“你昨晚疯到哪里去了?回来一句话也不说,倒头便睡,身上还一身的土。
”江井琛刚想对她讲述自己的梦境,却突然发现手里竟然捏着那串钥匙!他的额头上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昨晚的事到底是梦境还是现实呢?江井琛一天都心神不宁的,差点儿签错了一份至关重要的合同,要不是谨慎的秘书提醒,恐怕他这个江总经理的椅子就坐不稳了。
因为公司的董事长也就是他的老丈人,从来都是个赏罚分明的人。
江井琛当初虽然娶了董事长的女儿,但如果不是他有这份才能,也不会从小职员坐到今天总经理的宝座上。
处理完手头的工作,天已经黑了。
公司离家不远,他没让司机送,而是独自步行回去。
他神情恍惚,不知不觉中,竟然又走到了那个破旧的居民楼,又打开了那家房门。
女主人还是热情地给他盛上饭,小男孩还是欢快地叫他“爸爸”。
他仔细地看那女人,她眼角虽然有了鱼尾纹,但不难看出她年轻时是个漂亮的女人;小男孩长得虎头虎脑的,很可爱。
莫非自己和这家的男主人很像吗?江井琛想。
“你累了就休息吧,床我已经给你铺好了。
”女人说着,就拉他往卧室里走。
他赶紧挣脱她的手,飞也似的逃走了,身后留下她一连串的喊声。
江井琛神色恐慌地回到家,方菁菁问他怎么回来得这么晚,他不敢把刚才的经历告诉她,只是支吾着说,他去散了一会儿步。
江井琛一夜都没有睡好,他觉得自己遇到这么荒唐的事情,都是因为捡了这串钥匙,它似乎是个不祥之物。
现在他需要做的,就是把这个东西交还给失主,或者干脆把它丢掉。
第二天晚饭后,他再次来到江中大道上,询问了很多人,还是一无所获。
江井琛气恼地把钥匙丢在地上,这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那钥匙竟像长了脚,跳着跟在他身后,他跑它也跑,他停下它也停下。
那块小铜牌还不时地发出“叮叮”的声音,似乎在喊他的名字。
江井琛吓出了一身汗,他怔怔地望着它,正在出神之际,那钥匙却“咚”的一声跳到了他的掌心!江井琛吓得随手把它甩掉,它又跳上来;再甩,再跳上来,如此反复几次,江井琛明白了,敢情这东西想跟定他啊!江井琛沉思了良久,觉得只好把钥匙还给那母子俩了,他们才是它真正的主人啊。
于是他又往那个小区里走,同时在心里告诫自己:这是最后一次去那里了。
却说方菁菁在收拾江井琛脱下的衣服时,发现上面沾了很多黑色的泥土,而且还有腐臭的味道。
她不明白,一向衣冠楚楚的丈夫,怎么会连续两次身上沾上泥土呢?所以,当她看到丈夫吃完饭出来散步时。
就悄悄地跟在他身后。
她看到江井琛来到江中大道上,把一串钥匙丢来丢去。
正当她不知他在做什么时,看到他拿着钥匙,神色诡异地向前走。
方菁菁悄悄地跟在后面,想看看他到底去做什么。
江井琛七拐八绕地来到一处地方,径直走了进去。
方菁菁惊呆了:他走进去的竟是一处墓园!方菁菁吓得变了颜色,但好奇心使她不能放松自己的脚步。
她忍着内心的恐慌,尾随着丈夫绕过几座墓碑,然后在墓园的一个角落里停下来。
他靠近那座墓碑。
然后用那串钥匙插进墓碑上的一个小孔,方菁菁张大了嘴巴:墓碑在瞬间打开了!江井琛竟若无其事地走了进去。
在他进去的刹那,墓碑又“哒”的一声合上了!方菁菁连滚带爬地逃回去。
江井琛一夜没有回家。
天亮的时候,缩在床上颤抖了一夜的方菁菁报了警。
警方迅速展开了调查,一连几天,江井琛还是踪影全无,而方菁菁却一口咬定亲眼看见江井琛走入坟墓的。
警方见方菁菁一副惊魂未定的样子,确定她不是在撒谎,于是就让她带着去现场查看。
方菁菁准确地找到了那座墓碑。
墓碑是由一块大石刻成,浑然一体,没有她所说的锁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