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民间小故事大全
经典最简短的民间故事【三篇】

【导语】故事不⽤复杂,简单有趣便是极好的。
关于经典最简单的民间故事有哪些呢?下⾯就是⽆忧考给⼤家整理的经典最简短的民间故事,希望⼤家喜欢。
【学好数学能断案】 乾隆年间,鲁中句⽉县有个奇⼈崔九,不管多复杂的账⽬,只要请了他来,都会理得不差分毫,⼈送外号“铁算盘”。
这天,县令林墨轩乘了⼀顶⼩轿来到崔九家,说弥⽔镇发⽣了⼀场⽕灾,汪记棉花店的仓库因灯笼被风吹翻失⽕,把紧邻的瞿家粮店的粮仓也烧了,两家闹得不可开交。
官司打到了县衙,林墨轩难坏了,所以来请崔九帮忙。
当天,崔九就带着盖了县令⼤印的全权委托书和⼏个捕快去了弥⽔镇。
崔九查看了粮仓现场后,把瞿、汪两家掌柜叫到⼀起,让他们说说到底烧毁了多少粮⾷。
瞿家掌柜侯魁说:“五万⽄新麦,只是账本忘在粮仓⾥,被⽕烧了。
”汪家掌柜钱岩说:“起⽕头天中午,阿三、阿四为了掏鸟窝,还借了长梯⼦搭在瞿家仓上,他们说看到只有半仓粮⾷,三万⽄都不到!”不待崔九发话,侯魁说:“我们的账本虽然烧了,可我们收粮⾷时,都给了粮户⼀张优惠券,上⾯注明了卖给我们粮⾷的⽄两,这两天我们发了告⽰,让⼤伙⼉拿出凭据给我们作证。
” 崔九听了点点头,让⼈赶紧把粮户送来的凭据汇总。
他还特意看了看凭据,的确注明了粮户的名字和卖粮⽄两,汇总的结果正是五万⽄⼩麦。
崔九扒拉着算盘,说看来这事基本清楚了,他要回去向县太爷交差了。
临⾛时他跟侯魁商量,说有个亲戚要肥⽥,想买粮灰,侯魁满⼝答应。
崔九摆摆⼿,让捕快们招呼⼈把粮灰打扫了,⼀筐⼀筐过了秤,码放在场院⾥。
然后说他先回去交差,回头让亲戚来交钱拉灰。
第⼆天晌午,崔九陪着林墨轩⼜回到了弥⽔镇就地审案。
场地布置好后,崔九让⼈⽀炉⽣⽕,架上铁锅,放进去三⽄⼩麦,不⼀会⼉,⼩麦全烧成了灰。
众⼈正稀⾥糊涂,有⼈过来打扫锅⾥的灰烬,⽤秤⼀称,报数道:“⼆两!”接着,崔九“噼⾥啪啦”扒拉了⼀阵算盘后⾼声道:“瞿家被烧粮⾷掐头去尾,抹零找整,认定三万⽄!”侯魁不⼲了,嚷道:“你这数如何算出?”崔九说:“三⽄⼩麦烧成了灰只有⼆两,粮仓的灰烬不过两千⽄多⼀点,刨去仓顶的⽵器、苇箔、麦秸等灰烬,⽕灾时烧毁的仓粮不过三万⽄!” 林墨轩⼀拍惊堂⽊,喝道:“侯魁,那两万⽄粮⾷哪去了?还不从实招来!”侯魁吓得腿⼀软,跌坐在地上。
经典短小的十个民间故事

【导语】在中华传统⽂化中,民间故事占据了很⼤的地位。
在许许多多的故事中,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听故事的快乐,更感受到了传统⽂化。
下⾯是⽆忧考分享的经典短⼩的⼗个民间故事。
欢迎阅读参考!1.经典短⼩的⼗个民间故事 相传,妈祖姓林,住在我国闽[mǐn]南地区,家⾥共有兄弟姐妹五个,只有她⼀个⼥孩⼉。
按照当地的习惯,只有男⼈能出海,⼥⼈只能待在家⾥。
所以,即使林姑娘⽔性很好也只能在家⾥帮助母亲⼲活⼉。
⼀天,林家四兄弟出海捕鱼去了。
忽然,海上起了百年不遇的⼤风暴,风将海浪掀起⾜有⼏百尺⾼。
村⾥的⼈都急坏了,⼗分担⼼海上的亲⼈,却⼀点办法都没有。
起初,林姑娘和⽗母⼀起在家⾥等待风暴过去,可是,风暴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过了⼀会⼉,林姑娘忽然双眼紧闭,脸⾊苍⽩,不省⼈事。
这可把林家两位⽼⼈吓坏了!⼉⼦们没有消息,⼥⼉⼜昏迷不醒。
他们颤[chàn]抖着双⼿,⼜推⼜拽,费了好⼤的劲⼉,终于把⼥⼉弄醒了。
两位⽼⼈长舒了⼀⼝⽓。
林姑娘却满眼含泪,⼀⾔不发。
过会⼉风暴停了。
⼜过了⼏天,林家兄弟回来了,却唯独不见⽼四。
三兄弟含泪向⽗母叙述了风暴当天的经历:猛烈的海风把他们的船刮到了⼤海深处,巨⼤的海浪把他们的船掀翻了,他们都落⼊了⽔中。
正在他们“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时候,⼀个姑娘踏浪⽽来,如履平地,将三兄弟⼀个个救了上来,当她还要救⽼四时,却忽然不见了。
于是,⽼四被海浪吞没了。
林家两位⽼⼈这才知道⼥⼉那天为什么晕倒,原来是去救哥哥了。
如果他们没有把⼥⼉叫醒,⽼四就不会死了。
两位⽼⼈为此⾃责不已。
⾃此,林姑娘被允许驾船出海,往返于各个岛屿,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
多年来,林姑娘凭借⾃⼰的⽔性和菩萨⼼肠,搭救了不少渔民和过往商⼈的性命,当地的⼈都称她为神⼥、龙⼥妈祖。
后来,她升天做了神仙,仍然不忘渔船和过往商船的安全。
⼈们为了感谢她,为她修建了“妈祖庙”。
即使到了现在,妈祖庙的⾹⽕还很旺呢!2.经典短⼩的⼗个民间故事 东晋名将陶侃的母亲湛民,是中国古代⼀位有名的伟⼤母亲,她与孟⼦的母亲、欧阳修的母亲、岳飞的母亲⼀起被尊为“四⼤贤母”。
经典民间小故事大全【四篇】

【导语】民间故事是在民间流传,被⼈们所听闻的虚拟事件。
下⾯是整理分享的经典民间⼩故事⼤全,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鲁班造伞的传说】 从前没有伞,出门⾏路不便当,碰到毒太阳,晒得要死;碰到⼤⾬,淋得像落汤鸡。
鲁班师娘看了,⼼⾥难过,对鲁班师说:“⼈⼈都说你⼿艺好,出门⼈⽇晒⾬淋的,你不能想个法⼦吗?” 鲁班师答应想办法,师徒们⼀合计,就在路上造起了歇脚亭,⼗⾥⼀个亭⼦。
亭⼦造好了,请鲁班师娘来看,鲁班说:“这法⼦不错吧,⼜遮太阳,⼜好躲⾬。
” 鲁班师娘看了摇摇头:“歇歇脚是不错,出门的⼈不能⽼登在亭⼦⾥不⾛啊!” 本来,鲁班师⼀团⾼兴,听这么⼀说,倒没主意了。
“你有好主意你去想,难不成要⼀步⼆个亭⼦吗?” “⼀步⼀个亭⼦!”鲁班师娘⼀听,倒真有好主意了,她⼀点也不⽣⽓:“好,我去试试看。
” 鲁班师娘⼜仔细看看亭⼦,回到家⾥,⽤⽵⼦做⾻架,扎成个⼩亭⼦样⼦,再糊上油纸。
这东西轻轻巧巧的,架⼦⼜是活的,要⽤就撑开来,不⽤就收起来,这就是伞,做好了,鲁班师娘撑着伞⾛到鲁班师⾯前:“你看。
这不是⼀步⼀个亭⼦吗!” 鲁班⼀看,⼜惊⼜喜,连说:“佩服,佩服!” ⼈从此就有了伞了。
直到现在,伞的花样多了,但撑开来,还是像个⼩⼩的亭⼦。
【和尚升天】 话说唐朝年间潞洲府有位节度使,名李抱贞。
当他到任时府内是银两空空,就连官员,兵卒的响钱都拿不出。
实在是⽆计可施,于是有⼈给他出了个主意说;当地有⼀位⽼和尚德⾼望重,百姓对他是⾔听计从,何不让他出⾯作法,让⽼百姓捐些钱物。
于是,李⼤⼈就去⾯见⽼和尚,把事由说了⼀同。
别说⽼和尚真就答应了,为了消除⽼和尚的顾虑,李⼤⼈说我们已在法坛下⾯挖⼀个地道,等点⽕后你就顺地道出来,保你平安⽆事。
李⼤⼈⼜带着⽼和尚现场实际⾛了⼀遍。
这才定下良⾠吉⽇,州⾥的百姓听说⽼和尚坐坛讲法,纷纷来捐钱。
到了开坛说法的⽇⼦,周边的百姓也来捐钱。
⼏天的功夫捐钱已达上亿了!这他时⾠已到只见⽼和尚⾼⾼端坐在法坛上,下⾯是⼀群⼩和尚法乐齐鸣。
30个有名的民间故事

30个有名的民间故事1.《牛郎织女》:主要讲述了织女下凡洗澡,牛郎拿走她的衣服,让她无法返回天界,两人结婚生子的故事。
后来王母娘娘知道后,把牛郎和织女分隔在银河两边,只能每年七月七日相见。
2.《孟姜女哭长城》:主要讲述了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被迫出发修筑长城,不久因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
孟姜女身背寒衣,历尽艰辛,万里寻夫来到长城边,得到的却是丈夫的噩耗。
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不止,城为之崩裂,露出范喜良尸骸,孟姜女于绝望之中投海而死。
3.《梁山伯与祝英台》:主要讲述了祝英台女扮男装去读书,在书院与梁山伯结拜成兄弟。
同窗共读三年,感情深厚。
但祝英台一直隐瞒身份,直到临别前梁山伯才知晓。
后来祝英台被许配给马文才,因不满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和梁山伯相爱而不能在一起。
最终双双投坟化蝶,其他梁山伯的坟墓都显示出坟墓,唯独梁山伯的坟墓丝毫不反应。
4.《白蛇传》:主要讲述了修炼千年的白蛇与青蛇来到人间,遇到以卖文为生的许仙。
白蛇施展法力,帮助许仙致富。
许仙得知她是妖怪后惊慌失措,小青杀死了许仙。
白蛇被压在雷峰塔下,最后获得法海帮助脱险。
5.《金鸡》:主要讲述的是一位农夫得到一只金鸡的帮助,通过智慧和努力成为富人的故事。
6.《田螺姑娘》:主要讲述了一个贫穷的农夫在田里捡到一只田螺,把它带回家养在水缸里。
每次做饭时农夫都会发现饭已经做好了。
原来田螺是田螺姑娘变的,她帮助农夫干家务活,两人最终相爱结婚。
7.《猎人海力布》:主要讲述了一个叫做海力布的猎人,因为救了龙王的女儿而获得了一个神奇的宝物——只要他把它含在嘴里,就能够听懂各种动物的语言。
然而如果他说出了这个秘密,就会变成石头。
海力布用这个宝物保护了村民很多年,但最终为了救大家而牺牲了自己。
8.《九色鹿》:这是一个讲述九色鹿和其周围动物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宣扬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理。
9.《鲁班造锯》:讲述了木匠祖师鲁班在伐木时受到小草启发,发明了锯的故事。
经典民间故事小学生5篇

经典民间故事学校生5篇〔民间〔故事〕〕,这种文体产生的时代晚于神话和〔传奇〕,故事的内容虽有不同程度的幻想成分。
下面是我整理的经典民间故事学校生5篇,欢送大家阅读共享借鉴,期望对大家有所挂念。
更多民间故事相关内容推举↓↓↓孟姜女的民间故事5篇田螺姑娘民间故事5篇白蛇传简短民间故事6篇中国经典民间故事精选10篇经典民间故事学校生1传奇四川峨眉山上,从前有一座会飞的小山峰。
它一会儿飞到东,一会儿飞西;飞到哪里,就在那里压坍很多房子,压死很多人。
那时,西湖灵隐寺里有一个和尚,由于他成天疯疯癫癫的,不守佛门的清规,所以人们都叫他疯和尚。
有一天,疯和尚得知中午辰光,那座惊异的飞山将飞落到灵隐寺前的村庄上来。
他担忧山落下来会压死很多人,就五更爬起身,奔进村庄,挨家挨户地告知说:“今日中午有座山要飞到这村庄上来了,大家赶快搬场呀,迟了就来不及啦!〞老头儿听了直摇头:“疯和尚,你又来寻快乐了,山是顶重的东西,谁见过会飞的山呀!〞当家人听了叹口气:“我们穷佃户往哪里搬家呀!要是真的有山掉下来,压死也只好怨命啦!〞小伙子听了哼鼻子:“别编谎话吓人啦!山压下来就拿肩膀顶着,我们不怕!〞小伢儿们嘻嘻哈哈地跟在他后面,指手划脚看吵闹。
疯和尚这家进那家出,全村百十户人家都照看过了。
他说得嘴唇破、唾沫干,却没有人信他的话,更没有一家人预备搬场的。
太阳越升越高,中午眼看就要到了,疯和尚急得团团转。
这时,他忽地听到“的的打,的的打〞吹唢呐的声音,抓紧顺着声音奔过去。
一看,好呀,原来有一家结婚,人进人出,吵闹极了。
疯和尚搔搔头皮想一想,就推开众人,钻到堂前,不管三七廿一,把新娘子往肩上一背,抢出大门往村外飞跑。
新娘子头上的红披巾还没有揭掉,突然糊里糊涂地叫人背着飞跑,也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只吓得哇哇叫。
疯和尚抢新娘子,这还了得!人们抓门闩的抓门闩,抡扁担的抡扁担,挥锄头的挥锄头,举钉耙的举钉耙,没命地追赶上来。
一面追,一面喊:“抓住疯和尚!〞“前面快快拦住呀,别放他跑了!〞这一下,把全要都哄动了。
经典的中国民间故事大全(5篇)

【导语】中国民间传说是中国民间⼝头叙事⽂学。
由与历史事件、历史⼈物及地⽅风物有关的故事组成。
下⾯是⽆忧考整理分享的经典的中国民间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1.经典的中国民间故事 很早以前,龙⼭脚下住着⼗⼏户⼈家。
有⼀家姓尤的⽼⼈叫尤伯,他特别喜欢下棋。
他有两个⼥⼉和⼀个⼉⼦,⼉⼦叫尤云,还没有成家。
⼀家⼈勤勤恳恳,⽇⼦过得还算不错。
这⼀年的夏天,尤伯到⼭上修理树⽊。
因天⽓炎热、⼲了不⼤⼀会,就满⾝⼤汗,⼜渴⼜累⼜饿,就想到西南⾯那棵⼤槐树歇会⼉。
到了树下,看见两位⽩发⽼头在那⾥下棋,旁边放着⼀把茶壶和两只菜碗,便⾛向前去看了起来。
因他在家也经常和别⼈下棋,棋路很熟,不由地和两位⽼⼈攀谈起来,有时还指指点点。
两位⽩发⽼⼈对他也挺热⼼,还让尤伯喝了⼀碗茶。
尤伯碗茶下肚,只觉得⼀股清⾹从肚⼦⾥往上升,什么热了,累了,饿了,浑⾝那个轻松⾃在劲就别提啦。
不⼀会⼉,就叭在两个⽼头下棋的⽯台前,迷迷糊糊地感觉到,⼭边的云⼉忽⼉⿊忽⼉⽩,忽⼉浓,忽⼉谈;⼭下地⾥,忽⼉黄,忽⼉绿。
等他⼀觉,两位⽼头棋还没下完。
越看越有些溪跷,最后棋也看不懂了。
⼀想明天⼉⼦尤云要到济宁府去,便和两个⽼⼈打了个招呼,匆匆忙忙下⼭去了。
尤伯刚⾛到⼭脚下,便觉的路越⾛越不对劲,和原先的不⼀个样⼦。
地⾥⼈他⼀个也不认识,也没⼀个⼈认识他。
根据⾃⼰的印象,找到⾃⼰的村⼦,可村⼦⽐昨天⼤多了,⼈⽐昨天多多了。
满村⼦找⾃⼰的家,从南头找到北头,从西头找到东头,也没找到。
这时,⼀位发须雪⽩的⽼头⾛了过来,他忙向⽼⼈打了个招呼,问了⽼汉的姓名、年龄,为什么在这⾥住。
那⽼汉告诉他:他姓尤,祖祖辈辈地住在这个庄上,今天已九⼗三岁了。
尤伯⼜问⽼汉:尤云到什么地⽅去了?那⽼汉告诉他:尤云是他的⽼爷的⽼爷。
⽼汉吃惊的反问尤伯:“您怎么知道我家⽼爷?”尤伯也没有回答,就上⼭去了。
他要找两位下棋的⽼⼈问⼀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尤伯到了⼭上,找遍了整个⼭,也没有找到那两个下棋的⽼⼈和那棵参⼤的⼤槐树,他越想越觉得悲伤:妻⼦没有了,⼉⼦也不在了,世间的⼈,没有他⼀个近⼈,也没有他⼀个认识的⼈,⾝不由⼰地趴在原先下棋的地⽅⼤哭起来。
经典的民间传说故事六篇_经典中国民间故事在线阅读

经典的民间传说故事六篇_经典中国民间故事在线阅读从古⾄今发⽣过很多民间传奇故事,那些或勇敢或悲壮或凄惨的事迹虽已离我们远去,但⼈们会将它们的伟⼤的英雄事迹流传下来。
下⾯给⼤家带来⼀些关于经典的民间传说故事六篇,供⼤家参考。
更多民间故事相关⽂章推荐(↓↓↓)民间传说故事1七⽉七⽇鹊桥会我国民间流传的美丽传说中,⽜郎织⼥的故事可以说家喻户晓。
传说⽜郎⾃⼩⽗母双亡,跟随兄嫂⽣活。
⽽兄嫂对他不好,⽜郎只有和他放牧的⽼⽜为伴。
有⼀天,⽼⽜忽然开⼝说话,告诉他其兄嫂为了独吞家产要谋害他,劝他赶快提出分家,分家时⼀切房产都不要,只要与他朝⼣相伴的⽼⽜。
⽜郎照⽼⽜说的做了。
⼏年后,⽜郎长成了健壮的⼩伙⼦。
⽼⽜对他说:“你该成家了,明天黄昏有⼀群仙⼥在湖⾥洗澡,你把湖边那件粉红⾊的纱⾐拿⾛,来要⾐服的仙⼥就会做你的妻⼦。
”⽜郎也照此做了。
那位仙⼥叫织⼥,她⼼灵⼿巧,能织出天上灿烂的云霞。
⽜郎与织⼥结为夫妻,⽣了⼀⼉⼀⼥,过着幸福美满的⽣活。
不久,此事被王母娘娘知道了,她认为⾃⼰的侍⼥私配凡⼈是犯了天规,命令织⼥⽴刻返回天庭。
织⼥⽆奈,只好向天上飞去。
⽜郎和两个孩⼦见此情景急得没法。
⽼⽜说,你快将我的⽪披在⾝上,敲着⽜⾓追上去。
说完⽼⽜倒地⽽死。
⽜郎披上⽜⽪,敲着⽜⾓,挑起前后装有孩⼦的箩筐,也飞了起来去追赶织⼥。
王母娘娘⼀看不好,急忙拔下头上的⽟簪向下⼀划,⼀条⼜深⼜阔的天河将织⼥和⽜郎隔开了。
他们只能隔河相望⽽不能相会。
后来鸟王神同情他们,在每年农历的七⽉七⽇,派⼤群的喜鹊在天河上搭⼀座桥,让⽜郎与织⼥过桥相会。
传说七⽉七⽇过后喜鹊头上的⽑都秃了,那是搭桥时被踩掉的。
唐代诗⼈杜牧的著名七绝《秋⼣》中的诗句就蕴含着⽜郎与织⼥的故事: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扇扑流萤。
天阶夜⾊凉如⽔,坐看牵⽜织⼥星。
诗中描绘了⼀位活泼可爱的少⼥在初秋之夜乘凉嬉戏的情景,情趣盎然。
想⼀想:唐代诗⼈杜牧的著名七绝《秋⼣》中的诗句蕴含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你能把这个故事再讲⼀遍吗?民间传说故事2七弦琴的传说唐代诗⼈刘长卿有⼀⾸诗叫做《听弹琴》: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简短的民间故事经典版_民间故事简短

简短的民间故事经典版_民间故事简短简短的中国民间⼩故事,⽅便⼩朋友的阅读和理解,也更⽅便⼩朋友对于故事的记忆。
下⾯给⼤家带来⼀些关于简短的民间故事经典版,供⼤家参考。
简短的民间故事1⼋仙过海显神通传说某年三⽉初三,王母娘娘邀请下⼋洞的神仙参加瑶池的蟠桃盛会。
结果铁拐李、汉钟离、吕洞宾、蓝采和、张果⽼、韩湘⼦、曹国舅、荷仙姑⼋位神仙兴⾼采烈,在蟠桃盛会上尽情畅饮,喝得酩酊⼤醉。
盛会结束后,他们⼀个个东倒西歪地来到东海边,只见东海浩瀚⽆涯,波澜壮阔,万顷碧波不断翻滚起滔天的巨浪。
透过碧蓝的海⽔,⼋仙通过法眼隐约看见⾦壁辉煌、⽆⽐灿烂华丽的龙宫,于是喝醉的吕洞宾就提议⼤家乘兴遨游东海。
⽐较清醒的汉钟离连忙阻⽌说:“东海龙王⼀向⽬中⽆⼈,狂傲⾃⼤,⽽且他法⼒⾼强,我们还是不要惹他吧!免得伤了⼤家的和⽓,咱们还是回⼋仙洞吧!”铁拐李⼀听,很不⾼兴,他说:“你怎么能长他⼈志⽓,灭⾃⼰威风呢?⼀个⼩⼩的龙王算得了什么!”汉钟离听出他语⽓中的不满和讽刺,便冷笑⼀声,说:“仙长要若是固执⼰见,不听规劝,闹出事再后悔就来不及了!“铁拐李⼀听,更加⽣⽓,盛怒之下把龙头拐杖狠狠地掷⼊⼤海之中,再轻巧地纵⾝⼀跃登上拐杖,忽然之间,那拐杖就变成了乘风破浪的龙⾈,在东海⾥肆意穿⾏,那情景真是动⼈⼼魄。
其他⼏位仙⼈担⼼铁拐李遇到意外,也连忙跟在铁拐李的⾝后。
汉钟离盘下双腿,稳稳当当坐在乐⿎之上,⼀会⼉飞上浪尖,⼀会沉下浪底。
吕洞宾取出腰间的葫芦,左右摇晃⼏下,葫芦⾥⽴刻就飘出缕缕烟雾,结成⼀朵五彩斑斓的云彩,吕洞宾便脚踏祥云飘然⽽下。
韩湘⼦吹起⽟笛,在悠扬悦⽿的笛声中漫步跟随其后,浪涛在他⾯前分开⼀条路来,浑⾝的⾐服不沾⼀点⽔星。
⽽曹国舅则⽤笏板打着拍⼦哼着歌,踏着龟背破浪⽽⾏。
荷仙姑背着姹紫嫣红的花篮,篮中的奇花异草散发出醉⼈的芳⾹,随着海风飘到天涯海⾓。
张果⽼倒骑着⽑驴,扬起驴鞭,⽑驴便抬头挺胸,如履平地般踏浪⽽⾏。
篮采和慢慢悠悠地把⽵板抛出,霎时间⾦光四射,飞溅起惊涛骇浪,龙宫也被震动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苗族民间】
民间故事是劳动人民创作并在民间流传的以通称的人物,广泛的背景,在完整而又富有趣味的情节中表现人民生活和思想的口头散文作品。
民间故事在苗族民间文学宝库中所占的比例,内容十分丰富,反映生活的范围非常广泛。
在民间故事中,容量、最能反映苗族生产生活和心理状态的作品要数生活故事和爱情故事。
这些故事以人和人的关系为基础,在又有现实又有假想成份的情节中表现人们的社会生活和对人物的评价。
《孤儿当皇帝》讲述一个孤儿有幸娶到天神生老的幺女为妻,皇帝得知后,仰慕幺女的容貌而与孤儿换妻并将皇位让给孤儿。
幺女设计置皇帝于死地后返回天廷并生育一女,又与其女历尽千辛万苦与孤儿团聚后共同治理国家。
这个故事通过孤儿从穷苦孩子到皇帝的描写,展现了苗族人民渴望幸福、进取向上、不畏、英勇斗争的精神风貌。
《扎董丕然》讲的是苗族小伙追杀虎霸解救心上人的故事,情节曲折、首尾呼应、优美动人、结构严谨完整紧凑,在我州苗族人民中广为流传。
《诺施与龙女》通过青年诺施进龙宫娶龙女的曲折经历以及人物感情纠葛的描写,把人们带到了一个扑朔迷离的世界。
《幺豆歹与蒙施彩贡奏》讲述了聪明英俊的苗族青年幺豆歹在花山场上与美貌无双的姑娘蒙施彩贡奏巧妙周旋并在家里三难美人最后终成眷属的故事,歌颂了苗族青年忠贞的爱情,是民间故事中现代特色的一个。
另外,像《癞哈蟆姑爷》、《琛姑娘与瑙姑娘》、《乔妮》、《两兄弟》等也是流传很广的故事。
苗族民间故事中还有不少的动物故事、寓言、童话和笑话,如《狗找主人》、《猴子蚂蚱之战》、《嘀嘀鸟的歌》、《蚂蚱蹬雀蛋》、《梭云的故事》等。
这些故事,以幻想和虚构的情节,寓褒贬于其中,具有浓厚的情趣,为人们喜闻乐道。
苗族民间故事丰富多彩并且有极其宝贵的价值,发掘这些文学宝藏,对繁荣文艺创作,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以及为社会、历史、民族、语言等学科提供珍贵的资料有着重大的意义。
【鲁班造伞的传说】
从前没有伞,出门行路不便当,碰到毒太阳,晒得要死;碰到大雨,淋得像落汤鸡。
鲁班师娘看了,心里难过,对鲁班师说:“人人都说你手艺好,出门人日晒雨淋的,你不能想个法子吗?”
鲁班师答应想办法,师徒们一合计,就在路上造起了歇脚亭,十里一个亭子。
亭子造好了,请鲁班师娘来看,鲁班说:“这法子不错吧,又遮太阳,又好躲雨。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