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文opac的web2.0应用

合集下载

WEB2.0环境下OPAC功能特色研究

WEB2.0环境下OPAC功能特色研究

WEB2.0环境下OPAC功能特色研究摘要:文章以Iterlib系统的WebOPAC为例,在WEB2.0环境下对WebOPAC功能进行介绍和评价,并对OPAC功能的改进提出展望。

关键词:OPAC Interlib WebOPAC 功能特色展望OPAC(联机公共检索目录)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称为机读目录,检索范围限于纸质文献,是馆藏卡片目录的替代形式。

20世纪90年代后期依托互联网的发展,其检索功能随时代变化而不断增强,服务对象从馆内读者扩大到全球的网络用户,成为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的重要内容。

2005年随着WEB2.0(以用户为中心的新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的出现,以OPAC(有的系统称为WebOPAC)为基础打造图书馆网络信息门户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当前,国内正在使用的图书馆管理系统中不少已经集成OPAC功能,如国产的LIBSYS2000、ILAS 和INTERLIB,进口的LEPH500、HORIZON和UNICORN系统等。

各个系统的OPAC功能虽然大同小异,但是各有不足。

本文以INTERLIB 系统的WebOPAC(以下简称WebOPAC)为例,通过对WebOPAC功能进行介绍和评价,并对OPAC功能的改进进行展望,目的在于推广和促进OPAC。

1 WebOPAC的功能1.1 书目查询功能书目查询是WebOPAC最基本、使用频率最高的模块,所以放在界面的第一个页框。

检索方式可以多个条件组配,并可实现区域图书馆群各分馆的联合检索。

为了适应不同层次读者的需要,书目查询分为书目普通查询和书目高级查询。

书目普通查询提供检索途径、检索词、匹配方式、语言种类、文献类型、每页显示记录数、排序选项、排序方式8个检索点,每个检索点提供2至10个选项供读者选择组配,确定查询范围和结果输出模式。

检索途径选项(下拉列表框):题名、ISBN/ISSN、著者、主题词、分类号、控制号、订购号、出版社、统一刊号、索书号;匹配方式选项:前端匹配、模糊匹配、精确匹配;语言种类选项:中文、西文、全部;文献类型选项:图书、期刊、非书资料、古籍、全部;每页显示记录数选项(下拉列表框):10、15至50;排序选项(下拉列表框):出版日期、主题词、题名、责任者、索书号、题名拼音;排序方式选项:降序排列和升序排列。

opac检索方法

opac检索方法
预约规定:预约天数保留30天 预约到书保留3天 每位读者只能预约一本 一本书能同时被3人预约,按顺序借书 被预约的书不能续借
预约方法:在书目检索的细览页面点击读者 预约、执行预约。
我的虚拟书架
方法:在书目检索细览页面,点击我的虚拟书架,自动添加到书架上
我的虚拟书架可以帮助你管理你关注的图书在馆情况
1.有一些功能 只有在登录 “我的图书 馆”后才能 使用 网上荐购 网上续借 2.使用个性化 服务,要准确 登记电子邮件 或电话,并进 行验证
借阅图书到期提醒、 超期提醒、预约、 查询密码等个性化 服务,均需通过电 子邮件的方式开展, 电子邮箱、联系电 话等信息必须准确 无误。
3.熟记借阅规 则
不同读者借书期限
“我的图书馆”小结
• 1.掌握登录“我的图书馆”的途径和方法 • 2.掌握修改个人密码和联系方式、电子邮箱验证的方 法 • 3.掌握续借、预约、到期提醒、取回密码等个性化服 务的方法和规则 • 4.了解我的虚拟书架的管理方法
培训的主要内容
• OPAC系统功能 • 使用OPAC时的注意事项
使用OPAC时的注意事项与豆瓣、google、图书的相关链接• 读者交流平台

热门借阅、热门评价、热门收藏,相关收藏、相关借
主要内容
• OPAC的登录途径 • OPAC功能介绍
• 使用OPAC时的注意事项
主要内容
• OPAC系统功能
• 使用OPAC时的注意事项
OPAC的登录途径
1.从学校主页登录: --图书馆
检索功能
信息发布功能
个性化服务功能
OPAC系统功能介绍
• • • • • • • • 书目检索 分类浏览 期刊导航 新书通报 虚拟书架 信息发布 读者荐购 我的图书馆

《信息检索》实验报告

《信息检索》实验报告

《信息检索》实验报告一、OPAC检索1.利用“中图分类法”查找自己所在专业的分类号,并记录。

再使用书目查询系统查找该分类下的一本图书,写出该书的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年、索书号、馆藏复本数、ISBN号、馆藏地(写一个即可)。

TU新农村景观设计艺术顾小玲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索引号:TU982/14 2本ISBN号:2011002852 馆藏地:样本二库[4楼西,借期20天]2.查找作者姓“李”、索书号为“H31”的图书,记录下检索的结果数量,再在结果中检索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记录下检索结果的数量,并写下任一检索结果的作者、书名、出版社、索书号、馆藏复本数、可借复本数。

1337 7疯狂英语.听力高级飞跃李俊青中山大学出版社H319.9/1322:3馆藏复本:24 可借复本:223.分类号是“TP311.1”的是关于哪方面内容的图书?写出此类书其中一种图书的书名、作者、出版社和索书号。

程序设计、软件工程中文版Access 2007数据库应用实用教程冯先锋秦小英清华大学出版社TP311.13/13024.自行熟悉OPAC中“我的图书馆”各项功能,并写出已借阅图书数量和今年所借阅的两本书的书名,如果可能请进行续借。

7 小高层住宅设计图集新型住宅平面设计方案二、电子图书检索1.利用“读秀学术搜索”打开并阅读书名包含“竞争情报”,作者为“王知津”的图书,写出该书的书名、出版社、出版日期,并从书中查阅竞争情报的概念。

书名:《竞争情报》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日期:2005.02竞争情报的概念:为达到竞争目标,合法而合乎职业伦理的搜集竞争对手和竞争环境的信息,并转变为情报的连续的系统化过程。

2.利用“读秀学术搜索”检索二本有关美国前总统的图书,写出图书的书名、著者、出版社。

书名:《改变世界历史的七天美国前总统尼克松1972年七天访华揭秘》作者:梁建增,赵微主编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书名:冷战后的美国外交政策从老布什到小布什作者:潘锐出版社:时事出版社3.利用“读秀学术搜索”找出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图书,写出其中2本图书的书名、作者和出版社。

web2.0的典型应用

web2.0的典型应用

Web2.0技术的典型应用①博客(Blog)Blog是Web log的缩写,简单来说就是网络日志。

一种极其简易便捷的网络个人信息发布形式,通过博客使得任何一位网民都可以在几分钟之内拥有自己的个人网站,编辑日志并发布。

关于博客的定义,目前可以说是千姿百态,不同领域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博客就是在网上记录个人生活信息;有人认为,博客就是在网上记录和发布自己内心世界;有人认为博客是继E-mail、BBS、ICQ(IM)之后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有人认为,博客代表着一种新的新闻媒体;有人认为,博客就是“个人出版2.0”;有人认为,博客是用文字进行对话的网上咖啡屋;也有人认为,博客是一种有时间特性,分类的,可通过评论等形式实现作者与读者的交流的,有内容摘要的网站内容管理系统(CMS)。

②播客播客,即英文的Podcast或Podcasting,这个词来源自苹果电脑的iPod 与广播(broadcast)的合成词,其指的是一种在互联网上发布文件并允许用户订阅feed以自动接收新文件的方法,或用此方法来制作的电台节目。

这种新方法在2004年下半年开始在互联网上流行以用于发布音频文件。

播客与其他音频内容传送的区别在于其订阅模式,它使用RSS 2.0文件格式传送信息。

该技术允许个人进行创建与发布,这种新的传播方式使得人人可以说出他们想说的话。

③TagTag(中文叫做“标签”) 是一种新的组织和管理在线信息的方式。

它不同于传统的、针对文件本身的关键字检索,而是一种模糊化、智能化的分类。

Tag是一种更为灵活、有趣的分类方式,您可以为每篇日志、每个帖子或者每张图片等添加一个或多个Tag(标签),你可以看到网站上所有和您使用了相同Tag的内容,由此和他人产生更多的联系。

Tag体现了群体的力量,使得内容之间的相关性和用户之间的交互性大大增强。

④SNSSNS:Social Network Sofwaret,社会性网络软件,依据六度理论,以认识朋友的朋友为基础,扩展自己的人脉。

如何利用Web2.0工具分享信息、交流体验

如何利用Web2.0工具分享信息、交流体验

信息素养教育——读者篇《如何利用Web2.0工具分享信息、交流体验》孙翌 系统发展室 ysun@2009年10月30日如 何 利 用Web2.0提纲n 从Web1.0到Web2.0 n 图书馆提供的服务n RSS n Blog n OURExplore n Maillist n SMS n IM n Toolbar n RSS+IMn 标签、评分、书评等2工 具 分 享 信 息 交 流 经 验/什么是Web1.0?2009年10月30日什么是Web1.0如 何 利 用Web2.0n Web1.0本身是没有的,只是有了Web2.0才有了工 具 分 享 信 息 交 流 经 验Web1.0。

n 那么Web1.0到底是什么呢?n 它是一种以门户网站为主导的服务 n 它是单向、告知型的网站类型 n 它是孤独的、辛苦的信息发布形式 n ……/4什么是Web2.0?2009年10月30日什么是Web2.0如 何 利 用Web2.0n Web2.0是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网络技术与服务,工 具 分 享 信 息 交 流 经 验它追求平等、互动、用户参与、嵌入用户环境的 交流体验,主要代表有Wiki、Blog、Tag、RSS以 及SNS。

n 百度维基、维基百科、互动百科 n 新浪名人博客、搜狐博客 n 定制RSS n 开心网、校内网、Facebook、豆瓣 n 新浪微博、饭否、Twitter n 土豆网、优酷网 n ……/n Web 2.0技术的主要内容是:垂直搜索、社区、专业化、用户行为感受以及用户自己制作内容。

62.0你用过多少?2009年10月30日我们的网络生活已2.0包围了2009年10月30日那么Web3.0呢?2009年10月30日如 何 利 用Web2.0Web3.0什么时候到来?n Web3.0离我们还有多远?n 2008年10月6日,美国知名财经杂志《福布斯》网站刊登工 具 分 享 信 息 交 流 经 验了互联网投资专家斯拉玛娜·米特拉(Sramana Mitra)的分 析文章指出,之所以说Web 3.0技术时代还未到来,是因 为目前互联网的个性化服务尚未成熟;要使Web 3.0技术 得以普及,至少还需等上5~7年的时间。

Web2.0时代的OPAC现状及发展方向

Web2.0时代的OPAC现状及发展方向

第 3 期 O
收稿 日期 :00 0 — 6 2 1— 8 1
We20时代 的 O A b. P C现 状 及 发 展 方 向
仲 红 艳
( 南京 师范大 学图书馆 , 江苏南京 ,10 6 2 04 )

要 : 汇 文 系统 4 以 . 本 为 例 , 析 了 O A 系统 的现 有 功 能 和 不 足 之 处 , 讨 了 0版 分 PC 探
示图书的相关信息资源 ,更好地 帮助渎者选 择到 自己所需要 的
资源。 1 多 样 的 资 源推 荐 方 式 . 3
1 OA P C的现有 功能
汇文 O A 40系统 在 原 有 版 本 的基 础 上 , 有 了 更 多 “ 读 PC. 拥 以
汇文 O A 4 P C . 统可 以根据本馆 馆藏 图书的借 阅比例、 0系 收
作者 、 出版社 、 价格 、 B 分类号 等基本信息 之外 , 1 N、 S 还与 豆瓣 网
全 面 合 作 , 加 了从 豆瓣 网等 获 取 的封 面 图 片 、 增 内容 介 绍 、 者 作
汇文 O A 40系统改 进了“ P C. 读者 荐购” 功能 , 陔贞面输入 在
Dic si n o b a i n’ su e l n u g fe t s u so n Li r ra SCo t m - a g a eEf c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文 章编 号 :0 5 6 3 (0 0 3 — 0 1 0 10 — 0 3 2 1 )0 0 2 — 3
S IT C F R TO E E O M N & E O O Y C— E H I O MA IND V L P E T N CN M
2 年 00 1
第2卷 O

WEB2.0技术及其理念在OPAC中的应用——以汇文图书馆管理系统为例

WEB2.0技术及其理念在OPAC中的应用——以汇文图书馆管理系统为例
第3 3卷 第 6期
河 南 图书馆 学刊
2 0 1 3年 6月
WE B 2 . 0技 术 及 其 理 盖 在 O P A C巾硇 应 用

以 汇文 图书馆 管理 系统 为例
刘松 岭
( 河 南省 图书馆 , 河南 郑州 4 5 0 0 5 2 )
关键 词 : WE B 2 . 0; O P A C; 图书馆 ; 资 源建设 ; 信 息服 务 摘 要: 文章 简单地介绍 了WE B 2 . 0 技 术及其理念 、 O P A C发展历程 , 并对 WE B 2 . 0技术及其理念在 O P A C中 的应 用以及 在 图书馆 集成 系统 I L a s l I中的应 用作 了初 步的探 讨 。 中图分 类号 : G 2 5 0 . 7 2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3—1 5 8 8 ( 2 0 1 3 ) 0 6— 0 1 2 1— 0 2
2 W E B 2 . 0与 O P A C
随着 WE B 2 . 0风 暴 的来 临 , 图 书 馆 人 的 目光 都
聚焦在 W E B 2 . 0技术 对 图书馆信 息服务领域 的影 响, 以及 我 们 如何 在 这 场 WE B 2 . 0风 暴 中迎 接 随 之 而 来 的挑 战 、 影 响和机遇 , 这 是 我 们 必 须 思 考 的 问 题 。同样 , 图书 馆 W E B O P A C也 面 临着 新 的 挑 战 和 发 展契 机 。 因此 , 我 们 有 理 由认 为 WE B 2 . 0技 术 会 逐 步深 入 到现 代 图 书馆 业 务 中 的 每 个核 心 领域 , 而 O P A C恰恰 正 是 WE B 2 . 0技 术深 入 我 们 现 代 图 书馆 每 个核 心 领 域 的 切 人 点 之 一 。 由此 可 见 , WE B 2 . 0 技 术带 来 的影 响是不 言 而喻 的 。

Web2.0的特点及应用

Web2.0的特点及应用

Web2.0的特点及应用Web2.0的特点及应用1.易用性:Web2.0是一个为用户提供内容收集、创建、发布、管理、分享、合作、维护等功能产品服务平台,Web2.0力求服务亲和力,可操作性,用户体验和可用性Web2.0范畴Blog在教育教学易用性方面表现最突出。

Blog友好操作界面,齐全功能设置,这些人性化的设计使师生免去了网页设计、程序开发之苦,操作起来得心应手。

2.便于知识管理:Web2.0范畴的Blog是优秀知识管理平台。

个人或组织可以利用Blog将关注领域信息进行有效分类,特别是利用超链接,把网络上分散的海量信息进行筛选、组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知识的再生产。

Blog为读者提供了非常有价值过滤功能,使读者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更多更有价值信息,而读者又可以对其进行扩展和补充。

Blog对于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都发挥着极其重要作用。

老师通过Blog可以非常方便地汇集组织互联网上分散杂乱教育教学资源,为学生学习提供入门和复习资料,从而为学生更有效学习提供条件。

而学生则避免了漫无目地搜索过程,他们通过Blog将老师提供资料快速内化,并将其作为切入点再有针对性查找资料使其不断扩充,不断增值,形成更大共享资源网络,从而培养他们对知识总结管理能力和自学能力。

可见,Web2.0在教育教学信息的管理上,具有极广阔的可用性。

3.学习主动性:Web2.0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学习交流工具,它可以使其按照人们自己意愿以文本等形式进行组织编辑也可对其外观等界面进行个性化设置,从而更适合自己需求。

在教育教学中,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Web2.0跟踪自己不同时期思想观点,从这种思想的变化中不断修正自己理解偏差。

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通过Web2.0踪记录他们不同时期思想,对学习态度,或对某些事情的看法,或提出对关于学习疑问,获得其他人的评论,从而使自己获得更大提高。

4.学习互动性Web2.0范畴的Blog、WiKi在师生互动学习中能产生积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