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鸭生病了》教案设计表
《小兔生病了》教案设计

《小兔生病了》教案设计教案设计:《小兔生病了》教学目标:1. 能够听懂、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基本词汇和句型。
2. 能够通过角色扮演和讨论,表达对他人的关心和祝福。
3. 能够通过绘画和描述,表达个人的情感和想法。
教学重点:1. 课文中的基本词汇和句型。
2. 通过角色扮演和讨论,表达对他人的关心和祝福。
教学准备:1. 课文《小兔生病了》的复印件。
2. 卡片或纸张,用于角色扮演活动。
3. 彩色笔、彩色纸、彩色笔刀等绘画工具。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创设情境:教室里张贴一张描绘小兔生病的图片,并播放一段小兔生病的视频。
2.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和视频,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小兔怎么了?我们应该怎么做?主体活动:3. 分发课文《小兔生病了》的复印件给学生,让他们阅读课文。
4. 与学生一起讨论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a. 小兔怎么了?b. 小兔的朋友们怎么帮助他?c. 你们觉得小兔的朋友们做得对吗?为什么?角色扮演活动:5.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别扮演小兔和他的朋友们。
6. 给每个小组分发卡片或纸张,上面写有不同的对话内容。
7. 学生根据卡片上的内容进行角色扮演,表达对小兔的关心和祝福。
绘画活动:8. 让学生用彩色笔和纸张,画出小兔生病时的场景。
9. 鼓励学生用彩色笔刀剪出小兔的形状,并在画面中描绘出小兔的朋友们。
10. 学生完成绘画后,让他们描述自己的作品并分享给其他同学。
结束活动:1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对他人的关心和祝福的重要性。
1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心他人,并提醒他们在有需要时,主动伸出援手。
拓展活动:13. 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创作一段关于帮助他人的短剧,并在班级或学校内进行表演。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和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
2. 评估学生绘画作品中是否能够准确表达出小兔生病时的情景和朋友们的形象。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在实践中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基本词汇和句型。
大班科学活动小动物生病了教案

歌唱发声的三个关键点歌唱发声是指唱出优美动听的歌曲所需要的声音技巧。
歌唱技巧的精髓在于深入理解音乐,技术精湛的同时,更要有情感和感性的表达。
歌唱发声技巧可以通过以下三个关键点来掌握。
一、呼吸呼吸是歌唱发声的基础,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技巧之一。
对于歌唱者来说,呼吸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深呼吸:一般深呼吸的话,可以使人的身体更为放松,这个时候会比较容易找到发声的重心。
2.腹式呼吸:在歌唱时需要留意呼吸方式,推荐使用腹式呼吸,这种呼吸方式可以使歌声更为自然、飘逸。
3.吐气有力:需要注意吐气的时候,吐的力度要均匀有力,而且需要鼓励自己多长时间进行一个吐气动作,使得歌声更为有力、有感觉。
二、音准音准是指唱歌时所唱出来的每一个音符都要严格按照音乐曲谱上所规定的音高进行吟唱。
歌唱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较多练习:只有通过练习才能更加无缝地掌握歌曲的执行,歌唱者需要耐心地练习,比较好的是在练习之前可以听一下原始版的作品。
2.技巧:在唱歌的过程中,不仅仅只是要注意音准,更需要注意一些细节技巧,例如语调、抑扬顿挫等方面的调整。
三、情感情感是歌唱发声的灵魂所在,歌唱者需要通过自身的情感状态,谷面地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
对于歌唱者来说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了解歌词和音乐:要想更好的表达歌曲中的情感,需要全面理解歌曲中的意境和情感,同时还要深刻地理解音乐、歌曲的整体节奏结构等。
2.表达情感:歌唱者要注意在唱歌的时候要传递出内心的情感,对于一些情绪较为复杂的歌曲,可以通过朗诵但不唱来帮助自己感受到这些情感。
以上三个关键点是歌唱发声所需要注意的事项,要想成为一位好的歌唱家,需要不断地练习,总结反思,才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技巧水平。
小班健康教案详案《生病了》 (2)

小班健康教案详案《生病了》教案标题:小班健康教案《生病了》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生病的原因和表现。
2. 使学生学会预防和应对常见的疾病。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1. 生病的原因和表现。
2. 常见疾病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教学准备:1. 学生小组的图片和卡片。
2. 教学课件和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病的图片和卡片,让学生猜测这些人为什么生病了。
2. 引导学生讨论生病的常见原因和表现。
二、讲解(10分钟)1. 通过教学课件和多媒体设备,介绍常见的生病原因,如病菌感染、不洁饮食、缺乏锻炼等。
2. 讲解常见疾病的表现,如发烧、头疼、咳嗽、腹痛等。
三、讨论(15分钟)1.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常见疾病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2. 每个小组选择一种疾病,介绍预防和应对措施,并向全班汇报。
四、活动(15分钟)1.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生病的情况。
2. 学生根据角色扮演的情境,提出预防和应对建议。
五、总结(5分钟)1. 让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内容,并和以前的知识进行对比。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持身体健康。
六、作业(5分钟)1. 布置作业:绘制一张海报,提醒大家注意预防疾病和保持身体健康。
2. 教师检查学生的作业并给予评价。
教学延伸:1.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医院等相关场所,了解更多关于疾病和卫生的知识。
2. 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健康食物和运动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学生了解了生病的原因和表现,掌握了一些常见疾病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通过讨论和角色扮演的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
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加入更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小动物生病了小班教案

小动物生病了小班教案2.乐于参与游戏,大胆表现自己,萌发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内容:健康《解救小动物》活动准备:场地设计报纸轮胎拱形门呼啦圈小动物活动音乐活动重点:在间隔20厘米的空隙中持物行走。
活动难点:大胆游戏,攀爬,跳跃活动过程:一、热身活动我们今天要做一件非常厉害的事情,在做这件事情之前,我们得好好活动我们的身体,我们一起来吧!幼儿坐在报纸上,活动身体的四肢、腰腹、膝盖、手脚腕1.双手支撑于地面,抬起腿来跑一跑。
2.交替抬腿。
3.转动腰部4.摸摸小脚、用头碰碰膝盖5.双手抱腿,扭一扭脚腕,十指交叉,活动手腕二、游戏活动1. 情景及规则介绍森林里面发生了一件特别恐怖的事情,小动物们都被怪兽抓起来了,被关在黑黑的山洞里,他们特别害怕,咱们一起去救小动物吧!去往山洞的路上特别危险,有一条很大的没有桥的河,过河的时候要踩着河里的石头要钻过一个山洞,然手爬上一座小山,再跳下去,还可能会遇见怪兽,你们敢不敢去?请个别幼儿示范。
强调规则:每人去救一个小动物回来,保护好他们,沿着旁边的小路走回来,把小动物放在小床上,让他们休息。
救完小动物的小朋友,站在队伍后面休息一会。
2. 游戏开始我们一起开始吧,请你们一个一个来,看到前面小朋友过山洞,你就可以出发了。
再次游戏三、放松活动,游戏结束小动物都被救出来了吗?他们休息了一会,可是还是很害怕,请你去安慰一下他们吧!找一个小动物,抱抱他,拍拍他好累呀,我们也一起放松放松身体吧,深呼吸,拍打四肢,扭一扭脖子,腰,手脚腕。
我们今天做了一件非常厉害的事情,小动物们都被救出来,他们高兴极了,现在,带着你的动物好朋友,一起去玩吧!小班语言活动:《小动物的叫声》活动由来: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喜爱动物是小朋友的天性。
本学期的主题是《可爱的小动物》,小朋友对各种小动物的叫声很感兴趣,并且有了一定的了解《小动物的叫声》是小班上学期领域活动中一首简单的儿歌,幼儿掌握得快,并且很感兴趣。
《小鸭生病了》教案设计表

主題活動 1. 老師回喚前三天的故事內容,並告訴幼兒「小鴨」已痊癒。 2. 圍圈坐。老師拿出一條毛巾,續一傳給所有幼兒觸摸,讓他們感受毛巾的重量
和質感。 3. 老師向幼兒說﹕當小鴨生病時, 你們對牠很照顧;牠很想跟你們說一聲謝謝。
老師請幼兒將它當成是小鴨送給大家嘅禮物,逐一將毛巾傳給下一位幼兒;每 當送給下一位幼兒時,要說﹕「多謝你幫我,我將這個送給你」,而收到的幼 兒則說﹕「不用客氣。」 4. 在我們生病時,爸爸媽媽醫生也很用心照顧我們,我們可以向他們說些什麼 話? 5. 老師把毛巾收起來,引導幼兒建議用不同的方式/肢體動作來表逹「謝謝你」。 6. 老師請幼兒在場裏散步,當聽到一下鼓聲時,停下來用老師/ 幼兒建議的方法 跟身邊的幼兒說「謝謝」。
4-5 歲
適用領域(科目) Subject of teaching 語文、常識、肢體律動、社交、音樂、美勞
教學資源 1. 小鴨手偶
Materials 2. 「搖藍曲」音樂 CD
學 生 起 點 1. 學生已知傷風的特徵,如﹕打噴嚏、流鼻水…
行 為 2. 學生有生病及看醫生的經驗;
Students’ 3. 學生有不懂表達自己及別人不明白自己的經驗
食水果、勤洗手、做運動、早睡早起;食水果、勤洗手、做運動、早睡早 起;食水果、勤洗手、做運動、早睡早起。
靜止活動—小鴨和朋友 1. 老師播出輕音樂—搖籃曲,讓幼兒合上眼睛躺下來,回想今天的課堂。
第四天 暖身活動 在輕快的音樂下, 老師請幼兒在場裏自由走動, 遇其他幼兒打招呼。(老師利用搖 鼓控制活動的開始與結束)
優質教育基金主題學校網絡:戲劇教育 學前組教案成果 2010
《小鴨生病了》教案設計表
教案編號#9
活動主題 小鴨生病了
《小鸭子得救了》教案

口语交际《小鸭子得救了》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清楚讲述救小鸭子的方法,并能比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语句完整,清楚明白。
(2)通过看图、分析图中有关条件,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得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性思维得到启发。
(3)引导学生将观察、分析所得生动有趣地说出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过程与方法:首先以猜谜形式导入课题,激起学生兴趣,然后,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等形式构思故事情节,通过口头将故事讲述出来,从而培养学生的合理想象、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口语交际能力。
最后联系生活实际,讲明道理,使教学融入生活,指导生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生活实际,教育学生当别人有困难时,要积极伸出援助之手。
二、教学重点: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能够想出救小鸭子的办法,并完整、通顺地将故事讲述出来,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难点:能抓住图上主要内容,比较完整、通顺地讲述小故事。
三、教学准备:课件、小鸭子、猴子、大象和小熊的头饰、各种表演道具四、教学过程设计:(一)猜谜导入,激活课堂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个谜语,你们愿意猜一猜吗?嘴象小铲子,脚象小扇子,走路左右摆,不是摆架子。
(猜一种小动物)大家真聪明!谜底就是我们可爱的小鸭子。
(举小鸭子头饰)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关于小鸭子的故事:小鸭子得救了(板书:小鸭子得救了)。
如果想让这个故事更好听,还需要你们这些故事大王的帮助。
你们愿意帮助老师吗?(二)教学新课1、创设情境,讲述故事的起因:(教师戴鸭子头饰将故事情节表演出来):故事发生在一个美丽的早晨。
在幽静的大森林里,小动物们都在做着自己的事情,小鸭子也在森林的路上走着。
正在这时,不远处传来一阵阵叫声:“救命啊!救命啊!快来救救我!”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你们想知道吗?提起学生兴趣后,出示图片:小鸭子掉进坑里学生齐声回答小鸭子掉进了一个大坑里。
2、分析讨论,思考办法:1)听到小鸭子的呼救,谁来了?(出示图片:猴子、大象、小熊)学生齐声回答。
《小兔生病了》教案设计及反思

一、教案设计1.1 主题:《小兔生病了》1.2 学科领域:幼儿园语言领域1.3 教学目标:1.3.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小兔生病的经过,以及小兔是如何恢复健康的。
1.3.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想象力。
1.3.3 情感目标:教育幼儿学会关爱动物,培养幼儿的爱心。
1.4 教学重点与难点:1.4.1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表达,了解小兔生病的经过及恢复健康的经过。
1.4.2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关爱动物,培养幼儿的爱心。
1.5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观察教学法、讨论教学法。
1.6 教学准备:故事课件、小兔玩具、医疗器械(如体温计、药丸等)。
二、教学过程2.1 导入:教师讲述故事《小兔生病了》,引导幼儿关注故事内容。
2.2 讲解:教师通过展示课件、小兔玩具,讲解小兔生病的经过,以及小兔是如何恢复健康的。
2.3 观察与表达:教师组织幼儿观察医疗器械,让幼儿说出医疗器械的名称及用途。
2.4 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关爱动物,培养幼儿的爱心。
三、教学评价3.1 评价方式:观察法、问答法。
3.2 评价内容:3.2.1 幼儿对故事《小兔生病了》的理解程度。
3.2.2 幼儿对医疗器械的认知程度。
3.2.3 幼儿在讨论环节的表现,以及关爱动物的意识的培养。
四、教学反思4.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关注到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
4.2 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幼儿的认知水平。
4.3 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幼儿的兴趣。
4.4 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幼儿的爱心。
4.5 教学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如何改进。
五、课后作业5.1 家长配合:请家长关注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引导幼儿关爱动物。
5.2 幼儿作业:画一幅关于小兔生病了的故事画,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六、教学活动设计6.1 活动名称:《小兔生病了》情景剧6.2 活动目的:通过情景剧的形式,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
6.3 活动准备:情景剧剧本、小兔玩具、医疗器械等。
《小兔生病了》教案设计及反思

《小兔生病了》教案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兔生病的原因和症状,提高学生对动物健康的认识。
2. 培养学生关爱动物、关注生命的情感态度。
3. 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思考、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小兔生病的原因和症状2. 关爱动物的重要性3. 学习简单的护理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小兔生病的原因和症状,学会关爱动物。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思考、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小兔生病的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小兔生病的原因和症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具:小兔玩具、图片、PPT等。
2. 材料:护理小兔的道具(如体温计、药水等)。
3. 环境:安静、舒适的教学环境。
教案设计及反思:一、教案设计: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小兔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小兔的健康状况。
2. 讲解小兔生病的原因和症状:引导学生观察小兔的行为和外观,分析生病的原因和症状。
3. 学习护理方法: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种护理方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5. 实践操作:让学生扮演小兔,体验生病时的感受,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6. 作业布置: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动物,记录它们的健康状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通过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小兔生病原因、症状和护理方法的了解,以及关爱动物的情感态度。
2. 反思教学内容:考虑是否需要增加更多关于动物健康和护理的知识,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反思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小兔生病的原因和症状。
2. 讲解护理方法:详细讲解如何照顾生病的兔子,包括喂养、用药、休息等方面的注意事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5 歲
語文、常識、肢體律動、社交、音樂、美勞
1. 小鴨手偶 2. 「搖藍曲」音樂 CD 1. 2. 3. 4. 學生已知傷風的特徵,如﹕打噴嚏、流鼻水… 學生有生病及看醫生的經驗; 學生有不懂表達自己及別人不明白自己的經驗 流行性感冒和禽流感等疾病,學生有需要學習當生病時的處理常識,與及 日常注意衛生的重要。同時,學生不衛生的行為,亦會令自己不受幼兒歡 迎,影響社交。 1. 幼兒能透過故事扮演學習了解別人及表達感受的重要 2. 幼兒認識到面對生病的處理常識
Teaching & 3. 幼兒明白保持衛生的重要 Learning 4. 幼兒能享受故事扮演的樂趣 Objectives 小鴨每天也到森林裡找朋友玩捉迷藏,各動物手偶(幼兒)可輕快的舞動。 教學大綱 有一天,小鴨又來到森林,一邊行、一邊 Hatchoo!嚇到每一個朋友見到小鴨 Lesson Outline 來到,也快快的跑開。小鴨感到不開心,又不明白為什麼朋友全都跑了… 第一天 暖身活動 老師請幼兒在場裏自己走動, 聽到一聲鼓聲便停下來(反覆練習)。在行走過程 中,請兒童與相遇的同伴微笑或揮手。 主題活動 1. 老師問幼兒喜歡什麼動物? 老師請幼兒想一想及做一做,自己喜歡的動物 教學內容 型態、動作及聲音。 Learning 2. 老師告訴幼兒,森林正開著一個舞會,小動物都在輕快地跳舞。貓在跳舞, Activities & 小狗在跳舞,見到小魚、青蛙、小鴨也在跳舞…森林非常熱鬧。但這個時 Procedures 候,小鴨來到舞會的地點,一邊行、一邊 Hatchoo!嚇到每一個朋友見到小 鴨來到,也快快的跑開。 3. 老師播放音樂,請幼兒扮演動物們在場裏舞動身體。當老師拍打搖鼓/ 發 出 Hatchoo 聲時,幼兒立即停下來,然後慢慢避開老師的手偶(鴨仔),行進
頁 2/3
優質教育基金主題學校網絡:戲劇教育 學前組教案成果 2010
教案編號#9
能有強健的身體,請問幼兒他不時要如何做呢? 3. 老師與幼兒從「食物」「運動」和「個人衛生/家居整潔」幾方面討論。 、 4. 將幼兒分成三至四組,請他們討論﹕要怎樣做才有強健的身體呢? a. 請他們想四種方法,用身體動作去展示。 5. 將整組動作重覆四次,展示方法例﹕食水果、勤洗手、做運動、早睡早起; 食水果、勤洗手、做運動、早睡早起;食水果、勤洗手、做運動、早睡早 起;食水果、勤洗手、做運動、早睡早起。 靜止活動—小鴨和朋友 1. 老師播出輕音樂—搖籃曲,讓幼兒合上眼睛躺下來,回想今天的課堂。 第四天 暖身活動 在輕快的音樂下, 老師請幼兒在場裏自由走動, 遇其他幼兒打招呼。(老師利用搖 鼓控制活動的開始與結束)
優質教育基金主題學校網絡:戲劇教育 學前組教案成果 2010
教案編號#9
《小鴨生病了》教案設計表
活 動 主 題 小鴨生病了 Topic/Story 活動時間 Teaching Duration 適用領域(科目) Subject of teaching 教學資源 Materials 學生起點 行為 Students’ Knowledge and abilit y 預定教學 目標 5 節(每節 20 分鐘) 教案編寫員: Writer of lesson plan: 適用年齡 Age of teaching 楊美蘭
學生反應 紀錄 Students Response Learning Feedback 教學結果 Self Reflection
/
題學校網絡:戲劇教育 學前組教案成果 2010
教案編號#9
呼拉圈裏。 4. 完成活動後,老師與幼兒討論,究竟「小鴨子」發生了什麼事?與幼兒討 論他們患病時的經驗。 靜止活動 老師播放柔和音樂,請幼兒坐在地下,告訴幼兒﹕看來鴨仔病得很犀利,明天 我們再看看有什麼可以幫助他。 第二天 暖身活動 老師請幼兒在場裏自己走動, 聽到一聲鼓聲便停下來,在老師指示下扮演一種 動物。(反覆練習) 主題活動 1. 老師拿出「小鴨」偶,回喚學生昨天的課堂內容。 2. 老師用手偶帶出小鴨的角色,小鴨一來到就打噴嚏(咀巴向著幼兒)。老師一 方面用聲音扮演患感冒的小鴨,用輕鬆入戲的手偶與幼兒對話 a. 小鴨向著幼兒打噴嚏,又將紙巾隨處拋,又將鼻涕亂抺在衫上 b. 老師觀察幼兒的反應 ,並以小鴨的身份發問幼兒 牠有什麼地方做得對。 , c. 請幼兒教導提醒小鴨如何注意衛生,例如﹕不要向著幼兒打噴嚏,不要 將紙巾隨處拋、感冒要看醫生、要多飲水、和多休息…等 d. 請幼兒創作一些關心小鴨的說話,例如﹕祝你早日康復! 3. 老師離開角色,與幼兒重溫小鴨現在的情況(感冒)。表示小鴨倦了,快要回 家了。 靜止活動—小鴨要休息 1. 老師再次播放昨天音樂—搖籃曲 2. 老師用溫柔聲音,表示小鴨病了,倦了,在地上,睡了。 3. 老師請幼兒坐在地下,老師與幼兒坐得很近,營造溫馨開心的回憶,重溫 今天重點。 第三天 暖身活動 身體可以點—圍成圓圈,老師問幼兒「身體部位可以怎樣活動」 ,例如﹕頭可 以如何動?轉圈?點頭?然後再嘗試其他身體部份。(老師邀請其他幼兒一起 模仿,每個動作重覆四次) 主題活動—小鴨不開心 1. 老師回喚昨天的課堂內容,當生病時應該要怎樣做。 2. 老師拿著小鴨子手偶出場,告訴幼兒﹕他的病差不多要好了…但為著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