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知识 中药二冬帮助你养生

合集下载

立冬养生五种中药材助你温暖过冬

立冬养生五种中药材助你温暖过冬

立冬养生五种中药材助你温暖过冬立冬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气,也是冬季的开始。

在这个季节里,寒冷的天气容易使人感到疲惫和寒冷。

为了保持身体健康,我们可以借助中药材的力量来增强体质、抵抗寒冷。

下面介绍五种适合立冬养生的中药材。

一、人参人参被誉为“药王”,在中药学上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人参有补气活血、壮阳益肾的功效,对于寒冷天气中容易出现的乏力、手脚冰冷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人参可以煮汤、泡茶或炖煮食用,但不宜过量,一次适量即可。

二、黄芪黄芪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它具有补益气血、益阴清热的功效。

在寒冷的季节,黄芪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感冒和其他常见的寒冷疾病。

黄芪也可以用来炖煮汤品,与其他药材搭配食用效果更好。

三、当归当归是中药材中的“女性之王”,它有调理气血、养颜补血的作用。

在寒冷的冬季,女性朋友常常会感到手脚冰冷、经期不调等问题,适量食用当归可以改善这些症状。

当归可以用来煮汤,也可以用来炖燕窝等,具体用法根据个人需要选择。

四、川芎川芎是一种具有特殊药用价值的中药材,它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的作用。

在立冬这个节气,经常食用川芎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身体疲劳和寒冷不适。

川芎可以配合其他药材一起煮汤食用,也可以用来制作理疗贴敷在身上。

五、鹿茸鹿茸被誉为“补品之王”,它有补气养血、强身健体的功效。

寒冷的冬季容易让人感到身体疲劳和乏力,适量食用鹿茸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鹿茸可以用来炖汤、煮粥或酿酒等食用方式。

在食用中药材的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适量为宜: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中药的需求也有所不同,所以在食用中药材时要根据个人情况来确定适量。

2.配伍合理:中药材之间有些药性相互制约,所以在使用中药材时要注重药物的配伍。

3.持续坚持:中药材的疗效需要积累和时间的持续,不能期望一次就解决问题,要坚持食用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效果。

总结起来,立冬时节养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中药材是非常重要的。

人参、黄芪、当归、川芎和鹿茸是五种常用的中药材,它们具有不同的药用功效,可以帮助我们温暖过冬,增强体质。

话说“二冬”

话说“二冬”

话说“二冬”中医大夫开药方时常写"二冬"两字。

"二冬"就是天门冬、麦门冬的简称。

因为这两种药的药效相似,而且经常放在一起使用,所以被简写成"二冬"。

天门冬为百合科多年生攀援状草本植物天门冬的块根。

主产于贵州、广西、浙江、云南等地。

天门冬入药首载于《神农本草经》。

古代医家对它推崇有加,认为可强身健体,益寿延年;还将很多生动案例记载于医书中。

比如,李时珍引晋代葛洪《抱朴子》说,将天门冬做成糕饼状,服用百日后,可使人倍加强壮,其补益作用快于白术和黄精。

若服200天,可强筋髓,使人青春长驻。

若将天门冬与其他补益药相伍,效果更佳。

如将天门冬与茯苓等分研末,每天服用,则不怕寒冷。

若将天门冬与熟地黄共研为末做蜜丸,温酒化服,服10天,身轻目明;服20天,面色红润如桃花;服至百日,可延年益寿。

天门冬味甘苦,性寒。

可清肺润燥,治疗温燥身热、微恶风的燥热咳嗽证,常与桑叶、豆豉、沙参等同用;也可与麦冬合用以增强疗效,或加贝母、阿胶、侧柏叶等。

天门冬单用或加麦门冬还可用于热病后期热退阴伤、咽燥口渴、舌红少苔等热病伤阴证。

若气阴两伤,又当与人参、干地黄为伍。

现代药理证明,天门冬对炭疽杆菌、肺炎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白喉杆菌等有抑制作用,并可增强机体的体液免疫力。

麦门冬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麦门冬的块根,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或栽培。

李时珍对麦门冬的名称是这样解释的:麦须一般称作麦门,而麦门冬似麦又有须,叶子似彗,冬天不凋零,故称为"麦门冬"。

民间还有一种说法,因其常栽于门前阶边,为护阶之草,故有"门"名;又因其叶似麦叶,冬季不凋,故有"麦冬"之称。

宋代范成大有诗曰:"门冬如佳隶,长年护阶保;生儿乃不凡,磊落玻璃珠。

"麦门冬味甘、微苦,性寒,有滋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的功效。

常用于外感燥邪,肺阴被伤而干咳无痰或痰少且黏,甚则痰中带血的燥邪伤肺证,多与桑叶、生石膏、枇杷叶、阿胶等相配或与天门冬、知母、贝母相伍治肺痨咳嗽等证。

冬季中医养生小常识有哪些

冬季中医养生小常识有哪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生活常识分享冬季中医养生小常识有哪些导语:冬季是一年四季中最寒冷的季节。

身体比较虚弱一些的人到了冬季的时候就非常容易有疾病的症状发生。

比如哮喘、咳嗽等。

尤其是以老年人和小孩冬季是一年四季中最寒冷的季节。

身体比较虚弱一些的人到了冬季的时候就非常容易有疾病的症状发生。

比如哮喘、咳嗽等。

尤其是以老年人和小孩子最多。

其实如果能在平常注意保养的话,这样的情况就会比较少的发生,能有效的提高生活质量。

现在我们就来说几个冬季中医养生的小常识。

保暖:在冬季养生小常识中,保暖是保证健康的关键。

首先,要讲究穿衣,适时增加衣服,注意全身保暖其次,要注意双脚的保暖,因为寒从脚底生,外界的寒冷大多从穴位丰富的双脚侵入人体,保暖好双脚十分重要。

节欲:冬与肾水相应。

肾藏精,为封藏之本。

肾精关系着人的生命中生长、发育及生殖的全过程。

肾主骨生髓,通于脑,关系人的大脑功能。

冬日养生要顺应自然,最重要的是藏,即藏精。

对肾精的保藏主要是节欲,减少房事,避免过度的房事。

另外,适宜的气功导引法可以补肾藏精,不妨多多练习。

多晒太阳:冬日里阳气内敛,外在的阳气不旺。

多晒太阳是调摄七情、克服不良情绪的自然疗法。

太阳可以驱散阴霾,沐浴在温暖的阳光里,心情自然会明亮起来,不良情绪随之消除。

在冬天里寻求一种安静的精神状态,可以保精怡神。

现代医学研究结果证明,多晒太阳可以促使钙质吸收,从而强壮骨质,也是藏精的不二法门。

早眠晚起:根据冬日要藏的养生要点,起居方面最宜居处密室,温暖衾服,调其饮食,适其寒温。

早眠晚起,以避霜威。

早眠晚起,一。

冬季养生必备中医草药的神奇功效揭秘

冬季养生必备中医草药的神奇功效揭秘

冬季养生必备中医草药的神奇功效揭秘冬季是寒冷干燥的季节,人们容易感到身体不适。

中医草药在治疗和预防冬季相关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功效。

本文将为您揭示一些冬季养生必备的中医草药,并介绍它们的神奇功效。

1. 防寒草防寒草,又称十全大补汤,是一种常用于补气养血的中草药。

冬季气温低下,人体易受寒气侵袭,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容易出现手脚冰凉、疲倦乏力等症状。

防寒草具有温补脾胃、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增强体内阳气,改善末梢血液循环,有助于缓解寒冷引起的不适感。

2. 人参人参是中医草药中的名贵补品,也是冬季养生的首选草药之一。

人参具有补气、养血、生津止渴、提神醒脑等功效。

冬季,人们容易感到体力不佳,免疫力下降,而人参能够增加机体的免疫力,调节身体机能,提高抵抗力,从而保护身体免受寒冷侵害。

3. 黄芪黄芪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性温和,味甘苦,具有益气活血、养阴润燥的作用。

冬季天气干燥,人们容易出现喉咙痛、皮肤干燥等问题。

黄芪具有滋润喉咙、滋养皮肤的功效,可以增强抵抗力,改善干燥引起的不适。

4. 当归当归是一种常用于妇科疾病的中草药,具有调经止痛、补血养颜的效果。

冬季,女性容易出现月经不调、经痛等问题。

当归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改善女性月经问题,缓解经痛症状,同时还有美容养颜的功效。

5. 人蔘人蔘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温补肺气、益心脾等作用。

冬季天气寒冷潮湿,人们容易患上感冒、咳嗽等呼吸道疾病。

人蔘具有温补肺气、止咳化痰的功效,可以增加体内的阳气,提高身体的抵抗力,预防和缓解呼吸道疾病。

6.淮山药淮山药是一种常用的滋补食材,其有益脾胃、滋养肺阴的作用。

冬季,人们容易出现胸闷、疲劳等问题。

淮山药具有滋养肺阴、益气补中的功效,可以帮助改善这些不适症状,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总结:冬季养生需要特别注意保暖和预防疾病。

中医草药在冬季养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防寒草、人参、黄芪、当归、人蔘和淮山药等草药都具有独特的功效,能够滋补阳气、调理身体机能,增强抵抗力,预防和缓解冬季常见病。

二冬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二冬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二冬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人们对于健康越来越重视,中药方剂吃的人也越来越多了,那么你知道二冬汤是什么吗?是不是很想多了解一些二冬汤的相关知识呢?一起来看一下
人们对于健康越来越重视,中药方剂吃的人也越来越多了,那么你知道二冬汤是什么吗?是不是很想多了解一些二冬汤的相关知识呢?一起来看一下这篇文章吧。

【处方】天冬(去心)6克麦冬(去心)9克花粉3克黄芩3克知母3克甘草1.5克人参1.5克
【功能主治】养阴润肺,生津止渴。

主上消,口渴多饮。

【用法用量】加荷叶3克,水煎服。

【摘录】《医学心悟》卷三
【处方】天冬、麦冬、生地、熟地、款冬花、桔梗、贝母、紫菀、茯苓、甘草、沙参、瓜蒌仁。

【功能主治】咳嗽,火盛水亏,痰涎腥秽,将成痈痿。

【摘录】《不居集》下集卷十三
【处方】天门冬1钱半(去心),麦门冬1钱(去心),款冬花1钱,紫菀茸1钱,桔梗1钱,甘草3分,广陈皮1钱,川贝母1钱,百合1钱,马兜铃1钱,阿胶1钱。

【功能主治】肺火而喘。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古今医彻》卷二
【处方】麦冬1两,天冬4钱,茯苓1钱5分,车前子1钱。

【功能主治】肺消,气喘痰嗽,面红虚浮,口烂咽肿,饮水过多,饮讫即溺者。

生活常识分享。

中医养生学冬季养生知识

中医养生学冬季养生知识

中医养生学冬季养生知识
冬季养生知识与中医养生学密切相关。

冬季寒冷干燥的气候容易导致人们的身体健康问题,而中医养生学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建议。

首先,冬季要注意保暖。

中医认为,寒冷的天气容易导致人体阳气不足,因此要多穿衣服、加强保暖,特别是对腹部、背部和脚部的保暖要格外重视。

其次,冬季饮食要注意。

中医养生学强调冬季饮食要温补,可以适当多吃一些温热的食物,如姜、葱、蒜、辣椒等,以增强体内阳气。

同时,还要适当补充热量,可以选择一些高热量的食物,如坚果、肉类等。

此外,冬季还要注意保持适量的运动。

中医强调冬季运动要适度,不宜过多过激。

可以选择一些轻度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等,以增强身体的阳气,促进血液循环。

最后,冬季还要注意心理调节。

中医认为,人的心情和情绪状态对身体的健康有重要影响。

冬季天气寒冷,容易使人产生压抑、疲倦等情绪,因此要学会调节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

总之,冬季养生是中医养生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注意保暖、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和心理调节,可以有效提升身体的免疫力,预防和缓解许多冬季常见的健康问题。

冬季中医药养生知识

冬季中医药养生知识

冬季中医药养生知识寒冷的冬季让人觉得特别的漫长,冻疮、口干舌燥、手脚冰凉等困然着人们。

下面店铺给大家介绍冬季中医药养生知识,希望对你有用! 冬季养生中草药1、黄芪补气升阳、益精固表、利水退肿,适用于自汗、盗汗、浮肿、内伤劳倦、脾虚、泄泻、脱肛及一切气衰血虚之症。

但有高热、大渴、便秘等实热症者忌用。

民间流传着“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的顺口溜,意思是说经常用黄芪泡水当茶喝,具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

黄芪茶能补中盖气,而且补而不腻,可改善气虚和贫血,增强体质,延年益寿,若熊再加上枸杞、党参、茯芩等药材一起冲泡,效果更好。

2、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火生津,适用于肺虚劳嗽、久咳、喘咳、咯血、失音等症。

激烈活动后疲劳乏力、大汗虚脱者服用不错。

西洋参补气,性凉,所以服用后不会上火,气阴两虚之人尤宜。

气虚之人主要表现为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呼吸短促、动则汗出、声音低微等;而阴虚则会表现出一派虚热之象,如舌质红、口干舌燥、眼干、手心发热等。

这类人服用西洋参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西洋参切成片,或者去药店买些现成的西洋参片,每天拿两片放在嘴里含着,直至参片软化,吐掉或吞服都可以。

3、党参能补中益气、生津养血,常用于气虚不足的乏力、气短、心悸、食少、便溏、气津两伤的口渴;气血两虚的面色萎黄、头晕等症,以及病后体虚、营养不良。

党参、黄芪伍用,出自《脾胃论》补中益气汤。

用于治疗脾胃气虚所引起的身热有汗、口干口渴、喜用热饮、头痛恶寒、少气懒言、饮食无味、四肢乏力、舌嫩色淡、脉虚大,或中气不足、清阳下陷所引起的脱肛、子宫脱垂、久痢、久疟等症。

4、人参大补元气,有补益强身作用,可抗衰老,适用于久病体虚、心悸心慌、肢冷、气短、虚脱、心衰、神经衰弱等症,提高免疫功能,促进疾病的康复。

关于人参的食用方法,《清宫档案》里记载了很多,如“把它切成片,含在嘴里,直到它软化了,再咀嚼咽下去……”这是人参的一个服用方法,即“含服”。

另外,就是泡酒。

拿一两根人参,配一点滋阴的药物,如枸杞子,泡在酒里,每日小剂量饮用一点,既补气又养阴。

冬季养生必备小雪节气的中草药推荐

冬季养生必备小雪节气的中草药推荐

冬季养生必备小雪节气的中草药推荐冬季养生必备小雪节气的中草药推荐冬季是身体容易受寒冷侵袭的季节,而小雪节气正是冬季的开端。

为了保持身体的健康和抵抗寒冷,中草药成为了一种被广泛采用的养生方式。

在小雪节气中,有几种中草药被认为是特别适合冬季养生的,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

1. 防风防风,又称为川防风,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

它具有温和的性能,适用于治疗感冒引起的头痛和关节疼痛。

此外,防风还可以帮助舒缓肌肉和关节的疼痛,促进血液循环。

冬季寒冷的天气往往会导致肌肉和关节的僵硬,适量使用防风可以缓解这种不适。

2. 当归当归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中草药中的植物。

它被认为有温和的性能,并且能够补血。

在冬季,由于气温的下降和寒冷的天气,身体容易感到疲劳和虚弱。

适量摄入当归可以帮助增强体力和抵抗力,恢复体力和提高免疫力。

3. 枸杞子枸杞子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也被广泛用于冬季养生。

它被认为具有温热的性质,常被用来调节人体的免疫系统和提高抵抗力。

此外,枸杞子还有助于保护视力,改善眼睛疲劳。

在冬季,由于寒冷和干燥的天气,眼睛容易感到干涩和疲劳,适量食用枸杞子可以缓解这种不适。

4. 白术白术是一种用于中草药调理的常见成分。

它被认为可以温和舒缓脾胃不适,促进消化和吸收。

在冬季,由于寒冷的天气和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人们往往会出现脾胃不适的问题,如消化不良和胃胀。

使用白术可以缓解这些不适并改善消化功能。

5. 人参人参是一种被广泛认可的中草药。

它被认为具有温热的性质,可以提高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在冬季,人体容易受到寒冷的侵袭,抵抗力下降。

适量使用人参可以帮助增强体力和抵抗寒冷,提高免疫力。

总结:中草药在冬季养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小雪节气中,我们推荐了几种适合冬季养生的中草药,如防风、当归、枸杞子、白术和人参。

它们具有不同的功效,如缓解关节疼痛、补血、增强体力和提高免疫力等。

在使用中草药时,我们应该注意适量使用,并根据个人体质和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草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中医养生知识中药二冬帮助你养生
导语:中医养生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中药就是中医养生的途径。

人体通过吸收中药里面的药物来治疗疾病的,冬季是疾病高发的季节,我们如何通过...
中医养生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中药就是中医养生的途径。

人体通过吸收中药里面的药物来治疗疾病的,冬季是疾病高发的季节,我们如何通过中药来养生呢?今天小编就为你介绍中药“二冬”的养生方法。

中药方常见的“二冬”两字,是天门冬、麦门冬的并称。

这两种药材药效相似,常放在一起使用。

天门冬是百合科草本植物天门冬的块根,古代医家认为它有强身健体,益寿延年的作用。

据晋代葛洪的《抱朴子》记载,若将天门冬做成糕饼,服用百日后可使人倍加强壮;服用200天,可强壮筋髓,使人青春常驻。

天门冬味甘苦,性寒,有清肺润燥的作用。

若将它与其他补益药共用,滋补效果更佳。

“欲不畏寒,取天门冬、茯苓为末服之。

每日顿服,大寒时汗出,单衣。

”可见将天门冬与茯苓等研成粉末后服用有暖身驱寒的效果。

《本草纲目》中还记载了如何用天门冬来美白护肤:“用天门冬十斤,杏仁一斤,捣末,蜜渍。

每服方寸匕。

”将其晒干加蜂蜜后做成药丸,每天用来洗脸,也有嫩肤美白的效果。

麦门冬又名麦冬,和天门冬是“同门兄弟”,也是一种百合科草本植物的块根。

麦门冬有麦须(即麦门)一般的叶子,冬天不会凋零,由此得名。

麦门冬味甘、微苦,性寒,有滋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的功
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