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近代中国的精神文明答案

合集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下列哪个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A. 自由民主B. 社会公正C. 爱国敬业D. 诚信友善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需要满足以下哪个条件?A. 法治社会B. 公共秩序C. 公民道德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3.以下哪个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则?A. 合理分配B. 社会和谐C. 私有制D. 不偏不倚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是?A. 物质文明先进B. 政治文明发展C. 科技创新D. 精神文明先进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是?A. 学习弘扬B. 社会公德C. 优秀传统文化D. 艺术创造第二部分:问答题1. 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包括几个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和愿景;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强调社会公正和法治社会的重要性;3)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提倡个人行为与国家和社会的利益相统一;4)全民培育和践行,强调全体人民共同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和目标是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1)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加强道德建设,提高社会道德素质;3)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遗产;4)推动文化繁荣,培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精神文明,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体人民共同的思想道德观念,并体现在社会行为和社会制度中。

3. 你认为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教育引导:加强学校教育,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中的传播和树立;2)媒体宣传:充分利用媒体渠道宣传核心价值观,形成深入人心的正能量;3)家庭教育:加强家庭教育,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4)法治建设:加强法治社会建设,强调法律和道德相结合;5)激励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奖励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个人和组织。

高考聚焦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3部分专题4第3讲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高考聚焦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3部分专题4第3讲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考点3: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jiànshè)的主要内容 【3—1】“一诺千金”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增强(zēngqiáng)诚 信意识是( ) A.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 B.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 C.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 D.思想道德建设的着力点
第十九页,共34页。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 (zhǔyào)内容。本题属于识记知识。选A.
第十七页,共34页。
(2)W村群众在革命战争时期的英雄壮举,在新时期 的生活、求学和创业经历是“一碑两谱五星”文化 活动的源泉;他们发展经济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 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他们通过收集(shōují)、整 理、评荐、比学等方式直接创造了思想道德建设方 面的精神财富。
第十八页,共34页。
进。”(明代·陈献章)
④“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
大。”(东汉·王符)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第二十八页,共34页。
【解析】本题考查思想(sīxiǎng)道德修养与科学文 化修养。①③不体现思想(sīxiǎng)道德修养与科学 文化修养的关系。
第二十九页,共34页。
【5—2】下列关于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关 系,表述正确的是( ) A.科学文化修养决定(juédìng)思想道德修养 B.科学文化修养是思想道德修养的中心环节 C.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是思想道德修养的灵魂 D.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第二十三页,共34页。
【解析】本题考查公民道德基本规范。提示语“楼里 楼外”,楼里搞家庭卫生,楼外垃圾满天飞,暴露了 人们(rén men)社会公德的缺失。A与题意无关;C、D 不准确。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三 中国古代精神文明专题训练(含解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三 中国古代精神文明专题训练(含解

2014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三中国古代精神文明专题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3·江西上饶练习)一位先秦思想家这样评论两位政治人物:齐桓公致力联系诸侯,设法合作维系传统封建秩序,是个执守正道的国君。

晋文公虽协助周王定乱,却僭越礼制,想仿行天子的礼仪,是个诈谋的国君。

这位思想家的评论所体现的理念是( ) A.以法治国B.兼爱非攻C.无为而治D.克己复礼解析材料反映的内容是维护封建秩序就是正道的国君,而僭越礼制则是诈谋的国君。

这说明这位先秦思想家主张遵从周礼。

答案 D2.(2013·河北石家庄检测)有学者指出:“智者并不是为智慧而教授智慧的思辨家……其目的是培养能够在政治活动中获得胜利的人。

”下列思想家的主张与该观点相悖的是( )A.孔子B.墨子C.庄子D.韩非子解析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在政治方面主张“无为”,与材料中“在政治活动中获得胜利”直接相悖。

故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3.(2013·江苏南京调研)西汉文景时期的《淮南子》认为:法能诛杀不孝的人,但不能使人人成为孔子曾子;法能处罚窃盗者,但不能使人人拥有伯夷那样高尚的道德。

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秦亡是由于未贯彻法家的思想B.儒家学说成为统治者的正统思想C.法家学说无益于国家的有效治理D.秦朝治国的法家思想受到质疑解析材料中作者认为仅仅运用法律是无法治理好国家的,D项符合题意。

西汉文景时期儒学还不是正统思想,B项错误。

A、C两项说法不符合史实。

答案 D4.(2013·河南六市联考)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前秦和西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

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

”“全新的创造”是指( )A.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B.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C.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哲理化、思辨化D.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解析材料中对“传统的重新发展”即对传统儒学的继承发展,“全新的创造”指的是适应时代的创新,宋代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哲理化、思辨化属于创新。

专题2 第7讲 近代中国精神文明(考点示例)

专题2 第7讲 近代中国精神文明(考点示例)

【专题阶段特征】 召开,确立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日本对沦 陷区进行奴化教育,消磨中国人的民族意识。 7.解放战争(1945~1949年)。 (1)政治:抗战胜利后,中共为建立和平、民主的国 家,与国民政府进行和谈并签订协定。1946年,国民 党撕毁协定,发动内战。中共经过防御、战略反攻、 决战和渡江战役,最终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取得新 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2)经济:由于美国加剧对华经济侵略,官僚资本的
【专题阶段特征】
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19世纪60、70年 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 (1)政治:西方列强向帝国主义过渡后,对华侵略加 剧,八国联军侵华后签订《辛丑条约》标志中国完全 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在这期间,中外反动势力勾 结成为中国人民共同的敌人。民族资产阶级掀起救亡 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农民阶级掀起声势浩大的反帝 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2)经济:地主阶级为了 “自强求富”,创办军事、 民用工业,开始中国近代化进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专题阶段特征】
产生并初步发展。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列强对华经 济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 (3)思想:地主阶级为了自救,提出“中体西用”的 思想;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 主立宪的改良主张。
3.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与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 初~1919年)。 (1)政治: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了 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君主专制制度。但辛亥
【专题阶段特征】 4.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与国民革命运动进行(1919~ 1927年)。 (1)政治: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 共产党的成立标志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国民党一 大召开标志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了国民革命运动。 国民革命动摇了北洋军阀统治基础,1927年南京国民 政府建立。 (2)经济: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卷土重来,中国民 族资本主义经济受到严重阻碍。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必修3第9课考点二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Word版含答案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必修3第9课考点二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Word版含答案

考点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知识精讲1.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发展先进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关系知识拓展(1)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的依据(2)怎样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①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

②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努力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

③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④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⑤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易错纠偏易错点一:混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醒文化事业是指以弘扬主旋律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及其产品,它不以营利为目的。

文化产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及其产品。

[矫正训练1][2015·东城一练]北京首个地铁图书馆——“M地铁·图书馆”正式开馆。

今后,乘坐北京地铁4号线图书地铁专列的乘客,通过扫描车厢内的二维码,可免费阅读国家图书馆开放的优质资源。

地铁图书馆开馆的文化价值在于( )A.增加公共设施的文化内涵打造书香社会B.繁荣活跃城市的文化市场增强文化竞争力C.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D.培育优秀的文化人才推动文化发展和创新答案 A解析乘坐北京地铁4号线图书地铁专列的乘客可免费阅读国家图书馆开放的优质资源。

地铁图书馆开馆的文化价值在于增加公共设施的文化内涵,打造书香社会,A正确;B、D与材料无关;C说法错误,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易错点二:错误认识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提醒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业既有教育人民、引导社会的意识形态属性,也有通过市场交换获取经济利益、实现再生产的商品属性,这两种属性要求我们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正确处理好两种效益的关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课件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课件
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 明建设
课程标准
了解当代中国的法治建 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就
知识体系
知识清单
知识点 1 新中国的法制进程
1.新中国法制化建设的初创时期
时间 20 世纪 50 年代 性质 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国家实施的体现广大人民意志的_法_律__制__度___
制定了《_中__华__人_民__共__和_国__婚__姻_法___》《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等法律、 法令 表现 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宪法》等相关法律 确立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制度、立法制度、司法制度,初步奠定了中 意义 国法治建设的基础
第10课 第10课
当 当代代中中(3国国)的的“法法治治爱与与精精国神神文文、明明敬建建设设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
4.必要性: (1)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基本保证。 (2)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3)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4)是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5.意义: (1)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 的领导。 (2)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保证。 (3)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 (4)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概念阐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 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 核时期我国的法治建设 史料: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 化、法律化,而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 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做“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 就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所以, 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并且加强检察机关和司法机关,做到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018届高考政治复习教案:必修3第9课考点二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含答案

2018届高考政治复习教案:必修3第9课考点二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含答案

济生活角度;题干未涉及实现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排除 D;身为惠州人应该为 文明城市建设提高综合素质,积极参加各种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C 符合题 意。 5.[2016· 宿迁质检]社区文化近年比较盛行,每个社区都建立了文化站,摆 着书、放着琴,还购置了体育器材,舞蹈更是热热闹闹。可是,当你走进有些社 区也会发现:垃圾可以随便扔,汽车可以肆意挡道等。要想改变这一现状需要 ( ) ①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行为中, 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 ②让优秀文化渗透进人们
③加强管理和引导,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
考点二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知识精讲 1.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发展先进文化、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关 系
知识拓展
(1)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的依据
(2)怎样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 ①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 发展文化产业、 鼓励文化创新, 营造有利于出精品、 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 ②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加大 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努力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 ③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繁荣文化市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 业。 ④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⑤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易错纠偏
②文化产业要把社会效益放在 ④文化产业
③这是发展文化的客观需要
答案 解析
A 为了“轰动效应”是追求经济利益,①符合题意;不顾社会效益的现
实启示文化产业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 ②正确; ③④表述错误。 固本随练 1.黑龙江省把教育作为重点发展的十大民生工程之一,通过加大教育投入, 建设基础设施,中小学校的教育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重视教育是因为教育是 ( ) A.立国之本和强国之路 B.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C.影响文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D.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根本途径 答案 解析 B 本题考查教育的有关知识。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B 项

精神文明建设基本知识问答140题带答案

精神文明建设基本知识问答140题带答案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

A. 社会主义、与时俱进B. 爱国主义、改革创新C. 爱国主义、团结奋斗D.艰苦奋斗、与时俱进2. 第五届“ 全国文明城市” 评选将在()年进行。

A.2015年B.2016年C.2017年D.2018年3. 先秦时期就提出了“ 和而不同” 、“ 和合中庸” 、“ 政通人和” 、“ 天人合一” 、“ 协和万邦” 等丰富多彩、意蕴深远的()理念。

A. 重和谐B.重伦理C.重民本D.重爱国4.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

A. 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D.统筹兼顾5. ()是我们党面对多样化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一个基本原则。

A. 听任多样化的无序发展B. 允许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泛滥C. 尊重差异,包容多样D. 兼收并蓄6. 全国文明城市和提名城市每()年进行一次测评,每()年进行一次总复查。

A. 一、三B.二、三C.一、二D.二、四7. 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

A. 爱岗B. 敬业C.奉献社会D.孝敬父母8. ()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

A. 全面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B. 全面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C. 全面提高公民的身体素质D.全面提高人民的综合素质9.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成绩低于()分,不能参评全国文明城市。

A.80 B.85 C.90D.9510. () ,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导向上的定位,是立足社会层面提出的要求。

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富强、和谐、自由、敬业”11. ()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础。

A. 社会公德B.职业道德C.家庭美德D.个人品德12. 已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的,如在后续测评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三年总成绩低于 85分,则()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