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细浸染型金矿成矿与找矿的几个问题

合集下载

鄂东南某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矿石特征及矿床成因初探

鄂东南某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矿石特征及矿床成因初探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鄂东南某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矿石特征及矿床成因初探王培培,戴进玲,夏 斌(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南局,湖北 武汉 430080)摘 要:利用化学分析、X衍射分析、透反射偏光显微镜分析等测试手段对研究区矿床的矿石性质进行研究。

该矿床是金含量较高的志留系地层在后期构造活动、岩浆活动以及它们所带来的热液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属于层控变质~热液型金矿床。

关键词:鄂东南;微细粒浸染型;结构构造;矿床成因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1)07-0094-2Ore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sis of a fine disseminated gold deposit in Southeastern HubeiWANG Pei-pei, DAI Jin-ling, XIA Bin(Central South Bureau of China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Metallurgical Geology, Wuhan 430080,China)Abstract: By means of chemical analysis,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transmission and reflection polarizing microscope analysis, the ore properties of the deposit in the study area were studied. The deposit is a stratabound metamorphic hydrothermal gold deposit formed by the late tectonic activity, magmatic activity and the combined action of hydrothermal solution.Keywords: Southeastern Hubei; fine grained disseminated type; structure and structure; genesis of deposit1 区域地质背景研究区位于扬子准地台(Ⅰ级)、下扬子台坪区(Ⅱ级)、大冶台褶带(Ⅲ级)东北部的太子庙台褶束(Ⅳ级)。

微细浸染型金矿床及其成矿作用

微细浸染型金矿床及其成矿作用

维普资讯





20 0 2芷
碎 屑 岩建 造 中金 矿 ,含 矿 岩 系 为 变 质 的碎 屑 岩 夹 碳 酸 盐 岩 。 如 产 于 板 溪 群 中 猫岭金矿 ,老岭群 中的荒沟 山金矿 ,白云鄂博 群 中的赛 乌索金矿 ,产于元古宙
的矿床 类 型加 以研 究和勘 查 。本文 综合有 关研 究成 果 ,总结 了微 细浸 染 型金 矿 成矿 地 质 条件 和 矿 床 特征 ,并在 此基 础 上讨论 该 类矿 床 的成矿 作 用 ,提 出层 控地 下热 卤水 成矿 作 用 、层 控 有机
成 矿 流 体 作 用 和 层 控 深 源 成 矿 流 体 成 矿 作 用是 该 类 矿 床 的 三 种 主 要 成 矿 作 用 。 该 类 矿 床 的 成 因 类 型 总体 上 可 以 归 属 于 层 控 热 液 改 造 型 矿 床 。
里 菲 群 含 碳 质 千 枚 岩 系 中 的库 姆 托 尔 金 矿 ( 尔 吉 斯 斯 坦 ) 吉 ,产 于 震 旦 系 变 碎 屑 岩 中 的 河 台 高 村 、云 西 等 金 矿 ;( )古 生 代 浊 积 岩 建 造 、浅 变质 碎 屑 岩 建 造 中金 矿 。 如 产 于 石 炭 系 2 含碳 质 砂 页 岩 建 造 中 的穆 龙 套 金 矿 … 1,产 于 吉 林 东 部 下 二 迭 统 含 碳 质 浊 积 岩 系 中 的 金 谷 山金 矿 等 [] ( )晚 古 生 代 一 三 迭 纪 粉 砂 质 、 泥 质 、碳 酸 盐 质 沉 积 建 造 中 金 矿 ,如 黔 西 2; 3 南 烂 泥 沟 、板 其 金 矿 、川西 北 东 北 寨 金 矿 等 【 构 成 微 细 浸 染 型 金 矿 三 个 主 要 成 矿 时 期 。 3。 3 J

基于赣西北地区金矿矿床构造控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基于赣西北地区金矿矿床构造控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15矿产资源Mineral resources基于赣西北地区金矿矿床构造控矿规律及找矿方向王 勇(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赣西北大队,江西 九江 332000)摘 要:微细浸染型金矿床是赣西北地区新发现的一种矿产来源类型,因此开采工作质量和效率都不高。

为此,进行基于赣西北地区金矿矿床构造控矿规律及找矿方向研究对于顺利开展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矿床构造控矿规律研究包括地质构造分析、矿体特征分析、成金矿流体物理化学特征分析三方面;找矿方向研究包括矿源层、成矿流体、储矿空间、热液动力等四个方面。

通过以上两个方面的分析,以期为赣西北地区金矿开采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继而提高开采效率和开采质量。

关键词:赣西北地区;金矿;矿床构造;控矿规律;找矿方向中图分类号:TP15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0)14-0015-2收稿日期:2020-07作者简介:王勇,男,生于1988年,汉族,江西抚州人,本科,研究方向:固体矿产勘查。

我国幅员辽阔,矿产资源丰富。

其中,黄金作为一种贵金属,在人类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黄金在现代社会,主要起到三大作用:第一作为饰品的形式存在;第二作为各种高端设备制作原材料形式存在;第三种作为国家资本储备资源的形式存在。

在此背景下,全世界各国都在尽全力的进行金矿勘查。

据调查,2019年全球黄金开采量3533.7吨,中国国内原料黄金产量为380.23吨,连续13年位居全球第一,不过与2018年相比,仍然减产20.89吨,同比下降5.21%,在全球黄金产量分布图中,中国占比超10%。

中国在黄金开采方面,表现的很给力,可是意料之外的是,在黄金储量方面,我国表现的很一般,仅有1790多吨,在世界所有国家中,排名第五。

为此,为保证我国的黄金储量,还要继续深入探查黄金矿床构造控矿规律,以便明确找矿方向。

赣西北地区,也就是江西西北地区,包括南昌市的新建,安义,湾里,宜春地区的宜丰,奉新,铜古、靖安,九江市的修水,永修,瑞昌、武宁、德安等县。

微细浸染型金矿找矿案例及其对我国金矿勘查的指示

微细浸染型金矿找矿案例及其对我国金矿勘查的指示
产生 了巨大 的影响 。近年来 , 对 国外一些老矿 区的深部找矿 工作 获得了突破。对 比国内外微 细浸染 型金矿 , 二者具有相似 的成矿 地质背景和 成矿地质条件 , 陕甘川和滇黔桂是我 国两 处找寻该类矿床 的重 点区域。另一方面二 者仍有 很多差异 , 不能将 找矿思路局限于 “ 层控 ” 或“ 沿层
型找矿 模式 于上世 纪 8 0 年代 被引人 国 内 , 随后~批 大
型、 特 大 型金矿 床 ( 烂 泥 沟金矿 1 5 0 t ; 阳山 2 5 8 t ; 格 尔
柯8 4 t ) 在我 国西南 和西北 地区被发现 。从 而使得微 细浸染 型金矿在 国内金矿勘探 中 占据重 要地位 。本 文 在 国外 微细浸染 型金矿 的发 现和 主要成 矿特点 的基础 上, 对 比我 国“ 滇 黔桂 ” 和“ 陕甘 川 ” 地 区的微 细浸染 型 金矿 的成矿 特征 , 结 合 国内 目前 的一些 找矿 新突破 , 重 新 厘 定 了 找 矿标 志 , 以期 为 今 后 金 矿 勘 查 提 供 一 些
质、 地 球化 学 填 图工 作 , 最 后钻 孔 验 证成 功 发 现 了金 国卡林 地 区 和 中 国西 部 。美 国微 细 浸 染 型金 矿 床集 矿体 。这种矿床类型及成 矿模式确定后 , 人们开始 中分 布于 美 国西 部 内华达 州 及犹 他 州 。我 国是 世界 利 用 化探 方 法 , 利用 A s — S b — H g — T i — B a — A u等微 量 元 上 除美 国之 外 的 另 一 个 微 细 浸 染 型 金 矿 集 中产 出 主要分 布于扬子克拉通南西缘 的“ 滇黔桂” 和北 素异常 , 结合有利的构造 、 岩性条件 , 发现了一大批大 区 ,
建议 。
( 2 ) 矿体多赋存在细碎屑岩和碳 酸盐岩类 中, 多

卡林型金矿及其成矿若干问题的探讨

卡林型金矿及其成矿若干问题的探讨
含 不 能完全 被卡 林 热 液 退火 的前 成 矿期 绢 云 母 , 所
制 明显 , 含 矿层 多沿 伴 生 有 断 层 角砾 岩 的高 角 度 断 层分布; 金 的沉 淀与 含砷 黄铁 矿化 、 硅化 及沉 积 围岩 的去碳 酸盐 化 等主 要 矿 化类 型关 系密 切 ; 含 金 矿 物 颗 粒极 细 , 基 本 呈次 显微 金 的形 式存 在 ; 常 与碧玉 岩 及 硅化 岩共 生 ; 原生 矿 床 之 上 常 具有 一层 氧 化 带 并 常 有 明金 出现 ( B e t t l e s , 2 0 0 2 ) ; 缺 乏贱 金 属 共 生 ; 具
( 1 . 西北大学地质学 系, 西安 7 1 0 0 6 9 ; 2 . 大 陆动 力 学 国 家重 点 实验 室 , 西 安 7 1 0 0 6 9 ;
3 . 陕 西 省 铜 川 市 煤 炭 工 业 局 ,铜 川 7 2 7 0 3 1 )
摘 要 卡 林 型 金 矿 床 这 一 概 念 最 早 由美 国地 质 学 家 R a d t k e A S 和 D i c k s o n F W 提出 , 经 过 半 个 多 世 纪 的研 究 , 对
其 众 多 成 矿 特 征 已达 成 共 识 , 但关 于 卡 林 型 金 矿 床 的成 矿 机 制 、 成矿物质 ( 沉 积岩 、 岩浆岩及 深部幔 源 ) 、
矿化流体来源 ( 大气 水 成 因 、 岩浆成 因、 变质 成 因 或 混 合 成 因 ) 、 驱动力( 古地热驱动 、 地 下 水 流体 重 力 驱 动 还是岩浆热液驱动等 ) 及成矿期次 ( 究竟是一次成矿还是多次成矿叠加 ) 尚存 在 很 多 争议 。综 合 前 人 的研 究成果和思考 , 得 出 如下 结论 : 金 的来 源 具 有 深 部 幔 源 的特 征 ; 特定的地 质构造 活动 ( 如 预 成 矿 期 的 区 域 深大断裂 、 沉 积 喷 流作 用 , 成 矿 期 区域 伸 展 背 景 下 的高 角 度 断层 及 挤 压 背 景 下 的 褶 皱 枢 纽 或 剪 切 发 现 的一

西秦岭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形成与分布规律

西秦岭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形成与分布规律

成矿时期具有一定 的相互对应 关系, 金矿床的工业富集成矿时代
为燕山晚期 ~ 喜马拉雅期, 从成矿区域构造演化分析, 中新生代 以 来, 区进入陆 内造山的强烈构造活动时期, 变形 以浅层次 的 该 构造 逆 冲推覆 一剪切 走滑运动为主。 而燕 山晚期 一喜马拉雅期则为成 矿构造体系的活动高峰, 一系列弧形构造体系, 如武都复合型弧形 西秦岭地 区是甘肃最大 的金矿分布 区 ,金 矿床类型类型众 构造体系和大水弧形构造体系形成并发育成熟 。 这些以断裂构造 多 , 以微细粒浸染 型金 矿床最为主要 , 但 其特征是金 的赋存状态 形迹为主 的弧形 构造 体系则控 制了该区一系列具成生 联系的金 以超显微金为主。通过对典型矿床 的成矿 、 控矿地质特征 的研究, 矿床的时、 空分布。 表明该区金矿床的形成 系构造运动 、 岩浆活动和沉积作用 的综合 5 构造 成矿 作用 和成 矿模式探 讨 产物, 它们在成生和分布上一般具有如下规律。 本 区断裂构造发育, 断裂构造与成矿关系颇为密切, 表现为断
2 金矿床 的产 出受特定 地层 一一 矿源层控 制
研究 区内金矿床 的产 出层位主要 为中 一上三叠统 的浊积岩 , 并且 占已发现金矿床总数 的 9 %以上 。 巴西金矿、 0 如 东北寨金矿 、 马脑壳金矿和石鸡坝金矿等, 浊积 岩型金 矿床之称 。其 次是 故有 产于下三叠统碳酸盐岩中, 代表性矿床为大水金 矿。此外还有 少 量分别产于泥盆系和寒武 系中的金矿床, 如坪定 一九 源金矿及 拉 尔玛金矿等。这些金 矿床的产 出表现 出一定 的层控特征, 源 即矿 层控矿作用。
维普资讯
2 7 第3卷) 期 0 年( 6 第3 0
工 业斜 技
西秦岭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形成与分布规律

金矿矿床类型、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的探究

金矿矿床类型、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的探究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 金矿矿床类型、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的探究刘 良,韩 东,秦升强,于 洋摘要:矿产资源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其开发与使用有效性对一个国家的战略规划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金矿,有着极高的收藏与投资价值。

和一般矿产相比,金矿床的开采难度相对要更高,要想对金矿床进行开采,就必须充分研究金矿床的成矿规律,明确找矿方向。

本文将在概述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和金矿床类型的前提下,分析金矿床的成矿规律,进而探讨金矿的找矿方向。

关键词:金矿床;类型划分;成矿规律;找矿方向1 金矿成矿地质环境概述在地理位置上,中国位于欧亚板块的东南部,非稳定型古陆是较为明显的大地构造性质,属于复合型大陆,由诸多小陆块、微陆块和造山带构成的,主体归属于藏滇、塔里木、华北华南和印度板块,另外北部归属于西伯利亚板块,台湾东南部归属于菲律宾板块。

经过漫长的地质发展,华北、塔里木、扬子小陆块等几大陆块和诸多微陆块通过演化、拼接、改造后形成了中国现代大陆。

晚元古代早期之前的发展主要集中在陆核与陆块,从后期开始历经的多个陆核发展阶段,包括早古生代、晚古神代、早中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受到了三大动力学体系控制,分别是古亚洲洋、特提斯古太平洋和印度洋太平洋,并相应的经历了特定活动阶段。

地球动力学的环境有着较高的复杂性,先发生了陆块裂解,后形成了大洋,在此过程中反反复复经历;大洋与陆地、陆地与陆地、大陆边缘增生、各板块碰撞、大陆聚合等多种极为复杂的地球动力学,形成了不同的构造域,大致有喜马拉雅构造域、古生代古亚洲构造域、中生代与新生代太平洋构造域、中生代和新生代特提斯构造域。

中国目前的构造轮廓、环境、资源和地质背景就是多板块之间剧烈碰撞和复杂的体系活动所形成的结果,主要位于华南板块、塔里木华北板块、藏滇板块之间,板块碰撞力量主要集中在塔里木和华北板块、古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

特殊且复杂的地球动力学环境赋予了中国地质构造的复杂化,表现出丰富多样的沉积类型,岩浆活动十分频繁,有非常强的变质作用,这些都属于优越的金矿成矿必备地质条件,特别是喜马拉雅期和燕山期,是中国和相应邻区的地球多层物质相互作用、相对运动剧烈程度最高的时期,因此中国和相应邻区最为重要的构造—岩浆—成矿阶段就锁定在了中生代和新生代。

桂西百逢组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成因探讨

桂西百逢组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成因探讨
桂西 微 细粒浸染 型 金 矿含金层位主要 有

的认 识 争 论


直没 有停 止 过 所 持观 点有七 八 种
, ,
之 多 得 到 认 可 较 多 的 有 两 种 即 :层 控 沉 积 热 液 矿 床

l ( 1 ) 下 石 炭 统 鹿 寨 组 ( C , z )底 部 凝 灰 质 泥 岩 泥 质

和 构 造 动力热液 矿 床


前 者 认 为 :先 是 沉 积 作 用 形 成 金

粉 砂 岩 硅 质 岩 含 钙质薄



中层 粉 砂 细 砂 岩 泥 岩 等
、 、

的矿 源层 或矿 层 后 经 热液改 造成 矿 床

后 者认 为 :矿
( 2 ) 上 二 叠 统底 部 领 好 组 ( P 2弘 ) 薄 层 凝 灰 质 泥 岩
l i 4l,
沉 积 间 断 面 间 因 灰 岩 ( 刚性 ) 和 碎 屑 岩 ( 柔 性 ) 接 触 是 脆 性 部 位 对 矿 体 的形 成 有 重 要 的 控 制 作 用 ;多
, ,
70

方位约

200m
的 地 方 也 找 到 与本 勘 探 线 上

样的
金矿体
次 的 海 进 海 退 风 化 壳 中 的矿 源 层 在 间 断 面 的 沉 积

2
断 裂构 造动 力 热 液矿 床
与 许 多事物


于 金 物质 的沉 淀



任何

种 观 点 都 有 不 同 的看 法



由此 可 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 提出了卡林型金矿 的 J76$:; 和 K>05’% 非岩浆成因模式,认为盆岭省中第三纪地壳
图!
推断的卡林矿石沉淀环境图解(据 !"#$% 和 &’(#,)**+)
伸展释放热,热驱动天水循环,流体在深部 与沉积岩柱作用溶解 F",流体在上升途中 与不同岩性和(或)其他流体相互反应产生 这些矿床特征的蚀变和金属组合。 总之,不管卡林型金矿与岩浆活动的关 系如何,许多研究者都认为 F" 来自相当深 部,而不是来自容矿围岩本身。
万方数据 重砂异常跨越镇安—板岩断裂,该断裂两侧
6?
黄金地质
?**& 年
[&&] 研究得出砷黄铁矿粒度与含 ’(、 !"#$% 等 ’) 量大致呈反消长关系,并认为金在砷黄
[&] (图 &)都注意到内华达 州 金 矿 与 8-:;< 钨、钼矿化的紧密空间关系,提出卡林型金
铁矿 中 既 有 结 构 金 ( ’(! ) ,又 有 自 由 金 (’( ) 。总之,赋存于沉积岩中的金矿床的 金除呈显微、超显微粒外还有粗粒、细粒。
[#]
微细浸染型(卡林型)金矿产于沉积岩 系中,因而赋矿岩系特征及其对金矿化的控 制研究十分重要。多年来“层控” 、 “顺层找 矿”的观点十分流行,它束缚了人们的找矿 思路和对矿床形成的正确认识。最新研究表
[$] 明 ,卡林型金矿的赋矿主岩为纹层状细粒
钙质和(或)白云质粉砂岩,局部为较粗粒 砂岩和透镜状砾状钙质生物碎屑岩夹层,交 叉断裂和可微渗透的生物碎屑层是热液的主
,8
到有利岩层、经过去碳酸盐化和硫化作用形 成的。!"#$%"&
[’]
的金矿成矿应该具有统一性,二者可能是不 同成矿阶段不同构造环境的综合反映。 赋矿岩石的岩性及其性质对矿化也有控 制作用。能干性大的灰岩多为断裂控矿,矿 脉与围岩界线清楚;能干性小的泥质岩具阻 挡矿液流动的作用;能干性中等的粉砂岩由 于兼有钙质、泥质或与灰岩互层产出,则有 较大的孔隙度及连通性,因而顺层或在断 裂、节理附近形成弥散型的蚀变和浸染状的 矿化,使矿体与围岩无明显界线,显示“切 层顺层”的复杂格局,而这正是微细浸染型 金矿的所在。由此推论,存在钙质粉砂岩、 粉砂质页岩的地方均可能产出浸染状矿化, 厚层灰岩中产出脉型矿化。
[8:] 。 8 :::倍,毒 砂 成 为 更 重 要 的 载 金 矿 物
’ 与脉型金矿的关系
卡林型矿化既有整合型矿体,又有断裂
[4] 型矿体 。在滇黔桂三角区除发育浸染型金
矿外,还发育石英、方解石脉型金矿(如叫 曼) 。金龙山金矿带内也发现了大天坑断裂 控制的脉型金矿,镇安—板岩断裂北侧的龙 王沟金矿也属脉状金矿,根据金矿化常集中 产出、与金矿伴生的锑和汞矿化形成辰砂的
*
矿是与岩浆有关的远源产物。 !"77"/$1 认为赋 存于沉积岩中的金矿和接触交代矿化至少在 这些矿带的某些地区是同时形成的,这些地 区以侵入体为中心向外产出斑岩型铜钼金矿 化、铜 金 和 ( 或 ) 钨 钼 夕 卡 岩 到 含 金 和 (或)银锌铅夕卡岩或碳酸盐岩交代矿床, 到最远处为赋存于沉积岩中贫贱金属富砷锑
[,]
,矿石中硅质或砂质( (-.’ 一般
为 /,0112 3 440562 ) 、钙 质( 7%. 变 化 于 、泥 质( !9’ ./ 多 变 化 于 ’0/82 3 150’/2 ) ’0’:2 3 8505’2 、 ;’ . 变 化 于 80::2 3 ,0:82 )均有不同程度的存在,说明赋矿岩 石的复杂性。钙质、砂质、泥质共同组成的 岩石是有利的岩性,如钙质粉砂岩、粉砂质 页岩、含砂灰岩、钙质页岩、泥质灰岩等。 笔者在此特别强调粉砂质的作用,它的粒级 及可渗透性是热液扩散并可能吸附成矿组分 的重要特征,含较高的钙质可能有利于扩大 渗透性,含一定泥质又具有吸附金等物质的 作用。在一个沉积岩地区有上述岩性的层位 并不少见,只要有成矿物质来源(可能是深 大断裂控制的深部来源) ,就可能在有利岩 性中形成浸染状矿化。
[*] 要流入带。 AN33NM26 认为卡林型矿床赋存于
可渗透的沉积岩中,尤其是薄层状粉砂质白 云岩或灰岩并被高角度断裂切割。 H6JD6J 和
[#] 指出最有利岩石是细层纹状含碳粉 HIDBK 砂质碳酸盐岩和含碳酸盐的粉砂岩和页岩。 [’] AM6OD6J 认为 EPNO QJ669 金矿(包括 QLN:O6K 7J669 和 RIBBNM 7J669)是含 ;< 溶液沿断裂达
在分割过压带与静水压带的节压带流体混合,沉淀卡林矿 石,深源富 ,-. 流体可能来自夕卡岩建造、岩浆的去挥发 分或深部变质作用, /01—志留系罗勃茨山组
20’33 等 在 2#56$#77 和 89:% ,0##;( 矿床 厘定出 + 个阶段的金矿化: ! < 与 *+ => 英 安岩脉和花岗闪长岩岩颈相伴的夕卡岩中的 磁黄铁矿?石英?毒砂?黄铜矿?黑云母金矿化; " < 与 *. => -(@’’A 岩株有关的夕卡岩中的 黄铜矿 ? 闪锌矿 ? 方铅矿 ? 毒砂 B 金矿化; #< CD => 的石 英?黄 铁 矿?高 岭 石?金 矿 化; $ < 角砾岩筒基质中 E+ => 形成的低品位石英?黄 铁矿?金矿化; % < 4. => 的辉锑矿?雌黄?黄 铁矿?石英?金 B 雄黄?明矾石矿化。其中 !、 "阶段与火成侵入活动有关的夕卡岩型金矿 化 微 弱, 火 成 侵 入 活 动 与 卡 林 型 金 矿 化 ( #、 % ) 无 成 因 联 系。 2#56$#77 和 89:% ,0##;( 卡林型矿床代表第三阶段(CD =>)石 英?黄铁 矿?高 岭 石?金 矿 化 被 第 五 阶 段( 4. =>)辉锑矿?雌黄?黄铁矿?金矿化叠加形成的 复合矿体。 赵利青
[&] 的金矿。 819:19 和 8-:;< 则认为夕卡岩和 网脉状矿化、远处的早期似碧玉岩形成在
+ 成矿模式
从卡林型矿床发现以来,人们就开始了 火成 活 动 与 卡 林 型 金 矿 成 矿 关 系 的 研 究。 ,-./01 和 2"30)$%(&456)提出火成活动提供 热能使天水对流,天水从沉积岩中淋滤金属 并搬运到近地表有利层位,沉淀石英、黄铁 矿、金 和 有 关 元 素。 !"77"/$1
[+]
先,卡林型交代矿床在后,推断金更有可能 来自侵位于下、中地壳的玄武质岩浆。
[&?] 在 8-//71 =$(%/-"% @(910- 矿 =->19 等
、 819:19 和
图!
卡林型金矿形成的图解模式(据 819:19 和 8-:;<,&44&)
第一阶段:最初矿化包括侵入杂岩附近可能的夕卡岩和网脉状矿化、远离杂岩的早期似碧玉岩;第二阶段:卡林型金矿 形成的图解模式, 金矿化既可在侵入杂岩附近, 也可在远处, 代表性的金矿化与早期成矿前似碧玉岩吻合, 早期似碧玉 岩可在金矿化之上、内部和(或)之下
、;J6LIJM
[!]

对该类型金矿的特征进行了总结。
# 有利岩性的控矿作用
收稿日期:!""# "$ #%。李杰美编辑。 ! ! 作者简介:赵利青(#%&’() ,男,山西兴县人,武警黄金地质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 后,从事金矿地质研究。
万方数据
第1期
赵利青等:微细浸染型金矿成矿与找矿的几个问题
带厘定出 A 次与金矿化有关的岩浆事件:&) 中、晚白垩世(&** B CD =-) ;?)早渐新世 (约 AD =-) ;A)中中新世(约 &D =-) 。在这 一线性区域产出不同时代的矿床,他们认为 每次岩浆活动提供足够热液允许天水广泛循 环,从古生代地层中获得 ’(,某些矿床中 岩浆流体的加入可能至关重要,而其他矿床 不可能有任何岩浆流体。 ’91>-9/
/ 成矿深度及金的赋存状态
[8] 认为卡林型矿床形成 <#"=#" 和 <%=>? [/] 深度可达 / @A;;B#$C 和 DEF# 推断卡林金
矿石 沉 淀 于( /05 G 806 ) @A 深 的 减 压 带; [’] 推断该类矿床形成于 ’ 3 1 @A 的深 !"#$%"& 度。也就是说它不同于热泉型金矿,比我们 一般认为的成矿深度大。美国在 ,:: 3 8 ::: A 深发现了厚大而品位高的卡林型金矿,如 储量达 ’H I 8:1 @= 的 JEF&K<#&L# 金矿有深达 六百多米的矿体,垂向延深最大的矿体超过 4H: A 而没有矿物组合和结构的变化。 赋存于沉积岩中的 M#"NB" 和 +#&N$#99 矿 床含显微可见金,因其矿石品位较高,开发 早 于 卡 林 矿 床。 早 在 864/ 年, O#99F 和 MB99#CF 就检测出 7%"9-C 和 7E"&#L 矿床 的 !B [5] 主要赋存于砷黄铁矿和黄铁矿的含 !F 边 , 这一规律在以后其他矿床的研究中屡见不 鲜,可作为微细浸染型金矿的特征之一。黄 铁矿的含金砷黄铁矿增生边宽可从 ’H ! A到 [6] 显微分辨率极限 。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 纳米级金颗粒屡见不鲜。金龙山金矿载金矿 物黄铁矿颗粒为微米级,大致为金颗粒的
认为天水
循环可能从古生代地层、前寒武系基底获得
万方数据 ’( 和 !。
第4期
赵利青等:微细浸染型金矿成矿与找矿的几个问题
LD
活动形成多阶段矿化,在泥钙质粉砂岩中多 形成受断裂和节理及有利于渗透的岩性控制 的浸染状金、毒砂、黄铁矿化,在灰岩中多 形成明显受断裂控制的脉型金、黄铁矿化。 F"、F(、 /G、H@ 主要是来源于深部或(和) 基底(中下地壳) ,与镇安—板岩断裂及岩 浆活动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