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金矿的地质找矿

合集下载

金矿地质勘查现状及找矿方向分析

金矿地质勘查现状及找矿方向分析

金矿地质勘查现状及找矿方向分析金矿是一种重要的贵金属矿产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战略意义。

金矿地质勘查作为确认金矿资源储量和矿产资源储量的基础工作,对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矿产资源勘查技术的进步和金矿地质勘查工作的深入开展,金矿资源储量表现出了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特点,需要更加精细化和系统化的勘查工作。

本文将分析金矿地质勘查的现状,并对未来的找矿方向进行分析。

一、金矿地质勘查现状1.技术手段不断提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金矿地质勘查技术手段也在不断提升。

传统的地质勘查方法主要包括地质地球化学方法、地球物理方法和遥感方法,这些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金矿资源进行初步探测。

而近年来,随着遥感技术、地球化学技术和地球物理技术的不断发展,金矿地质勘查的技术手段也在不断提升。

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多频段遥感技术和高精度地球物理技术等的应用,使得金矿地质勘查工作更加精细化和系统化。

2.勘查深度不断加深金矿地质勘查在近年来的发展中,勘查深度也不断加深。

以前的金矿地质勘查主要集中在浅层和近地表层,而对于深部金矿资源的勘查较少。

随着勘查技术的不断提升,金矿地质勘查的勘查深度也在不断加深。

三维电磁勘查技术、三维地震勘查技术和岩石地球化学勘查技术的应用,为深部金矿资源的勘查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3.勘查成本不断增加金矿地质勘查的勘查成本不断增加,这成为制约金矿地质勘查工作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勘查成本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勘查深度的加深、技术手段的不断提升和勘查范围的扩大等因素所致。

尤其是在对深部金矿资源的勘查工作中,勘查成本更是大幅增加。

这就要求金矿地质勘查的工作需要在保证勘查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勘查成本。

4.勘查效率不断提高尽管金矿地质勘查的成本不断增加,但在勘查效率方面却有了明显的提高。

随着勘查技术和勘查手段的不断提升,金矿地质勘查的勘查效率也在不断提高。

遥感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幅提高勘查工作的效率,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勘查进度,这些技术手段的应用使得金矿地质勘查的效率得以提高。

金矿地质勘查现状及找矿方向分析

金矿地质勘查现状及找矿方向分析

金矿地质勘查现状及找矿方向分析金矿是一种具有极高价值的贵重金属矿物,是人类社会历史上重要的物质财富之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金矿资源的勘探与开发。

然而,金矿地质勘查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程,涉及多学科、多环节、多技术的应用。

本文将从金矿地质勘查的现状和找矿方向分析两方面进行探讨。

1.观念与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由于金矿EXPLORATION涉及面广、难度大,存在着趋近深层、盆地、火山活动区等复杂矿化成因、寻找微弱异常等技术难点,因此,金矿勘查需具有交叉学科应用和多技术融合的特征。

但目前国内金矿勘查中普遍存在的困难是,勘探人员大多缺乏专业化知识和对矿山地质的全面认识,以及在现代化仪器装备及全球定位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

2.现代技术应用状况尚有瓶颈金矿勘探中利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土地利用、遥感技术等方法开展地表对地下穿透式勘查已成为一种常规技术路线,但现代技术在许多方面也存在瓶颈。

例如,矿区周边区域过于开发且建筑物密集,不仅影响勘探设备的展开,遗漏信息和变形出现的概率也增加;区域内地形复杂,多雨和山体滑坡高发,给矿区勘探带来了很大困难。

3.不易获取翻译成英语和其他外语的技术资料金矿勘探不仅受到中国社会与外界的关注,还为各国投资方所关注,随着国际市场的开放,国际标准资料将容易获取。

但现实情况是,目前也没有大量的中文资料翻译成英语或其他外语,因此不能得到国际市场的广泛认可与应用。

二、找矿方向1.地表对地下穿透式勘探地表对地下穿透式勘探是矿产勘探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其优势在于快速、高效、准确。

近年来,随着各种综合物探技术的不断发展,如多参数综合法、静态弹性波分析法等高科技勘探手段的出现,地表对地下穿透式勘探的分辨率和深度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2.三维模型勘探三维模型勘探是一种划时代的勘探方法,其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对勘探区域的数据进行数字化、可视化建模,可以让勘探人员根据模型对勘探区域内的矿区情况进行更加准确的判断。

浅谈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地质找矿勘查布局

浅谈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地质找矿勘查布局

2023年 6月下 世界有色金属69找矿技术P rospecting technology浅谈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地质找矿勘查布局李 强,刘 春*,李仕俊,申红涛,李 新(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0三地质队,四川 峨眉山 614200)摘 要:我国有色金属资源短缺形式日益严峻,到2003年,我国有色金属储量呈负增长,有色金属资源是关系到国家的生存发展大计,与民生息息相关。

我国有色金属需求量连年增长,供需矛盾尤为突出,为了解决矛盾,必须从源头上做到合理规划开采有色金属矿藏,避免资源的枯竭和浪费,合理布局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开采工作,研究新的勘查技术方法和设备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需求的增长速度以及避免金属矿区受到二次污染和伤害。

本文从我国有色金属资源的特点及矿产资源区域地质特征切入,分析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找矿方向、勘查布局的类型、具体内容及技术方法,接着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逐一提出解决办法,为矿产资源开采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有色金属;勘查布局;矿产资源;地质找矿中图分类号:P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3)12-0069-3Discussion on Geological Prospecting and Exploration Layout of Non ferrous Metal Mineral ResourcesLI Qiang, LIU Chun*, LI Shi-jun, SHEN Hong-tao, LI Xin(403 geological team of Sichuan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Emeishan 614200,China)Abstract: The shortage of non-ferrous metal resources in China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severe. By 2003, the reserves of non-ferrous metals in China had shown negative growth, and non-ferrous metal resource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and people's livelihoods. The demand for non-ferrous metals in China has been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and the supply-demand contradiction is particularly prominent. In order to solve the contradiction, it is necessary to achieve reasonable planning and mining of non-ferrous metal deposits from the source, avoid resource depletion and waste, reasonably layout the mining work of non-ferrous metal mineral resources, research new exploration technology methods and equipment to adapt to the growth rate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development demand, and avoid secondary pollution and harm to metal mining areas. 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non-ferrous met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ineral resources, analyzes the direction of mineral exploration, types of survey layout, specific content and technical methods of non-ferrous metal mineral resources, and then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roposes solutions one by one,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mineral resource mining work.Keywords: non-ferrous metals; Survey layout; Mineral resources; Geological prospecting收稿日期:2023-04作者简介:李强,男,生于1987年,汉族,四川乐山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查。

金矿特征及找矿方向

金矿特征及找矿方向

金矿特征及找矿方向一、概述金矿是指含金量在矿体或矿石中达到一定的量的矿石或矿床。

金矿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经济价值。

为了发掘金矿并进行有效的开采,在找矿过程中需要了解金矿的特征和找矿方向,以确定寻找目标和开采策略。

二、金矿特征1、金矿的物理和化学特性金元素的原子序数为79,金是一种黄色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是一种较为稳定的元素。

在常温下,金不会与氧气反应,不会腐蚀或氧化,因此常用于珠宝和货币的制造。

化学上,金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而且在高温下易于溶解。

这些特性为金矿的寻找和开采提供了重要依据。

2、富含金元素的矿石类型金矿通常与石英脉、硫化物、石英砂岩、变质岩、火山岩等矿石类型有关。

其中以硫化物矿物为主要承载矿体,如黄铁矿、黄铜矿、黄铅矿等。

同时,也有部分金矿是以银、铜、锡等代替金元素,或伴生在压铸矿、重沉积物、腐殖质等有机质含量较高的环境中。

3、控制金矿形成的地质背景金矿主要形成于燕山期和晚古生代至中生代构造期间,与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热液作用等相关。

矿区地质构造特性也是控制金矿形成的重要因素,包括断层、褶皱、岩浆侵入等。

金矿还与沉积环境、氧化还原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等有密切关系。

三、找矿方向1、地球物理方法地球物理方法是找寻金矿的主要手段之一,其中包括地震勘探、电磁勘探、非正交磁法勘探等。

这些方法主要依靠不同的物理特性,如密度、电磁、磁性等,来确定矿体位置和特征。

2、地球化学方法地球化学方法通过分析矿石和土壤、岩石化学元素的含量和分布等信息,确定矿区位置和开采价值。

其中,地球化学物探是最常见的地球化学方法之一,它是一种以陆地表层地球化学物质为目标开展的地球物理勘查方法。

3、卫星遥感技术卫星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光学和微波等方法,捕捉矿区更广阔的空间信息、地形或植被等,进一步分析和找出金矿存在的可能性。

4、地质勘探方法地质勘探方法是一种以地层学、构造地质学和岩石学等自然科学为基础的勘探技术,它包含大量的现场地质勘探、钻探和采集数据等。

对小秦岭金矿田地质找矿的思考及对策分析

对小秦岭金矿田地质找矿的思考及对策分析

对小秦岭金矿田地质找矿的思考及对策分析摘要:小秦岭金矿田处于复杂的地质背景下,同时也是我国著名的金矿成矿区带。

因此,我们可以对小秦岭金矿田地质找矿进行全面的思考,并且要对其对策进行全面的分析。

关键词:小秦岭;金矿田地质找矿;思考及对策小秦岭金矿田地质具有非常大的找矿潜力,但是在经过几十年的大规模的勘查和开发后,小秦岭主矿区地表和近地表的矿产资源差不多已经枯竭,同时又由于着落后的勘查工作,使得许多矿山企业陷入了倒闭危机中。

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我们必须要对小秦岭金矿田地质找矿进行全面的思考并分析其对策。

一、对小秦岭金矿田地质找矿的思考1、对太华群的下延深度分析太华群位于东秦岭北坡,是小秦岭的主体部,是秦岭地区最古老的变质基底,以中压相系角闪岩相为主,原岩为一套海相火山-沉积建造。

火山岩主要为富铁拉班玄武岩,它与世界上广泛分布的太古代绿岩带玄武岩有相似的地球化学性质,是金矿田的矿源层。

因此,太华群是否有向下延深的能力,是决定了能否成矿的重要条件。

根据一些专家学者研究,小秦岭太华群变质杂岩核体是一个有根的地体,是华北地台结晶基底的一部分,肯定是会有向下延深的可能性的,并且已经得到了有关的资料证明,太华群下延的深度有可能是在4.7到13.5千米,而太华群的厚度是7.8到13.6千米。

从中,我们之上可以看出在4.7千米深度的地方还是存在有太华群的,也就是说可以找到金矿。

2、小秦岭矿脉规模以及矿化深度小秦岭金矿都受到构造带的控制,这些构造带也可以称为矿脉,属于可型剪切带。

其具有的特征是:它的延伸长度大,陡坡倾斜穿切到地壳延深到地壳和上地幔的部分;具备着长时间的活动,具备着一定的石穿性。

在金矿区内最大的长度是5千米,其次是q12和q161,长度都不小于1.5千米。

在估计一般长与斜深等,金矿区的较大矿脉和斜深应该是在1.5到4.4千米。

与当初早已控制的500到1200米做比较,是具备着深部找矿构造条件的。

3、估计小秦岭地区剥蚀深度根据一些地质专家计算,形成小秦岭金矿形成有关的花岗岩的侵位深度是7千米,成矿的深度是4.6千米,所以矿化的深度范围是2.4千米。

金矿地质勘查现状及找矿方向分析

金矿地质勘查现状及找矿方向分析

金矿地质勘查现状及找矿方向分析金矿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贵金属,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然而,金矿地质勘查一直是矿产开发的一个关键问题,直接影响着金矿开发的成败。

本文旨在分析金矿地质勘查的现状及找矿方向。

1.固有方法单一。

金矿地质勘查的方式多样,但实际上,多数勘查仍然局限于传统的、固有的勘查方法中,如矿物和岩石学、重矿物分离、地球物理方法,这些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

2.勘探技术相对滞后。

勘探技术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并不匹配,很少有新型技术被应用到金矿勘探中。

例如,当代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在矿产勘察领域的应用还相对较少。

3.勘探成本高。

难以控制勘探成本,特别是在一些遥远、人力、物力、财力成本都较高的地区,资金短缺仍然是阻碍公司继续进行勘探的主要问题之一。

二、找矿方向分析1.多种方法结合。

由于传统的勘探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互联网经济时代的要求,因此必须采用多种勘探方法的结合,同时还应加强勘探技术的更新和开发,多元化勘探方法的使用可大大提高金矿勘探的准确性和效率。

2.利用大数据进行分析。

应用现代互联网技术,通过大数据分析来优化勘探方案,在找寻优质金矿的同时,降低勘探成本,提高金矿勘探的效果和效率。

3.加强勘探重心转移。

在现有金矿勘探成果的基础上,加强区域型、地段型资源潜力评价,提高勘探效率和成果,增加新发现的金矿,将勘探重心逐渐转移到深层、复杂地区和新的潜在区域。

4.深入研究矿藏形成规律。

矿床有其特征,矿床的形成规律是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

需要从经济地质学角度深入研究矿床形成机理和特征,正确认识矿床分布规律,才能更加精准地找到新金矿。

三、结论金矿地质勘查是矿产开发的前提,应对金矿地质勘查的现状和难题进行全面的思考和研究,结合现代互联网技术和矿产勘察的信息化手段多方位接触找寻,将现代技术和方法应用于金矿地质勘查工作中,提高金矿勘探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降低勘探成本,增加新金矿的发现,为矿产资源的开发做出积极的贡献。

浅谈高松山金矿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

浅谈高松山金矿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

浅谈高松山金矿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摘要:该文是针对高松山金矿地址特征以及寻找矿体标志的探讨。

高松山金矿床是一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本文中笔者将对矿区内的地质特征如矿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及活动特点,以及目前开采出矿体周围的岩体、水系、土壤等特征进行分析,得出寻找矿体的标志,为今后矿产资源的理性勘测提供依据。

关键词:高松山金矿地质特征1 高松山矿区地质背景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成矿成矿带北段金矿资源非常丰富,是我国北部地区重要的黄金产区之一,目前已发现的如东安、平顶山、高松山、富强、新立等多个金矿床,被列入我国首批金矿整装勘查区。

高松山金矿床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及优越的地质、成矿条件,由我国著名的黄金矿产勘查队伍开采出来,目前已经探获金资源量已高达22 t之多。

高松山金矿位于松嫩与佳木斯之间的伊春地块——延寿地槽褶皱系北段中生代乌云盆地中部,出露地层主要有白垩系结烈河组流纹质熔结凝灰岩,二叠系五道岭组流纹岩及凝灰熔岩,以及板子房组安山岩和宁远村组流纹岩。

区域构造以断裂为主,包括近EW、NE、SN和NW向4组。

其中EW向为内基底构造断裂区,中、新生代复活,影响着新生代、中生代火山盆地和新生代沉积盆地的分布。

NE则为向永青五七干校——高松山、雪水温——沾河张性断裂从矿区东西两侧穿过,提供了成矿时所需的热液运移。

矿区内的岩浆岩如燕山早期黑云母花岗岩,与地区金矿的形成有着密切的生生关系,此外还有华力西晚期花岗岩,主要以此二种为主。

岩浆以脉状形态侵入在火山碎岩屑和凝灰岩中,且活动频繁,为矿液的形成、迁移以及沉淀都提供了热源和动源。

2 高松山矿区地质特征2.1 地层高松山矿区内露地层的结构主要由宁远村组地层、第四系地层和白垩统板子房组三块构成。

这其中以中性、基性火山岩为主的板子房组多在美丰林场——阿廷河流域附近分布。

板子房组是高松山矿区内1#脉矿的主要围岩,包括玄武岩、橄榄玄武岩、安山岩以及凝灰岩等,颜色和形状都各不相同,表面多由数量分布不均的气孔,局部地段为杏仁构造,如蛋白石、绿泥石及玛瑙等,玛瑙含量尤多。

如何寻找金矿

如何寻找金矿

如何寻找金矿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SANYHUASANYUA8Q8-一、金矿地质概述金的原子序数 79,元素符号 Au,它源自拉丁文 Aurnm,意为曙光,喻意灿烂的太阳。

金只有一个天然稳定同位素 197,常温下为等轴晶系晶体,立方面心晶格。

天然良好晶形极为罕见,常呈不规则粒状、团块状、片状、网状、树枝状、纤维状及海绵状集合体。

纯金为金黄色,含杂质时,颜色发生系列变化,含银或铂时颜色变淡,含铜时颜色变深。

试金板上金的条痕为赤黄色时,成色高;含 10%的银时条痕为悦目的金黄色;含银 20~30%时为草黄色;银含量超过 30%则具有黄中带绿的色调;含银超过 50%则显银白色。

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性,从常温到高温一般均不氧化。

金不溶于一般的酸和碱,但可溶于王水、碱金属、氰化物、酸性的硫脲溶液、溴溶液、沸腾的氯化铁溶液、有氧存在的钾、钠、钙、镁的硫代硫酸盐溶液等。

碱金属的硫化物会腐蚀金,生成可溶性的硫化金。

土壤中的腐殖酸和某些细菌的代谢物也能溶解微量金。

金具有亲硫性,常与硫化物如黄铁矿、毒砂、方铅矿、辉锑矿等密切共生;易与亲硫的银、钯、铂、铜、镍、汞、铋、锑、铑、铱形成金属互化物。

金具有亲铁性,陨铁中含金比一般岩石高 3 个数量级。

铜、银多富集于硫化物相内;而金铂多集中于金属相。

金在地核中的丰度为 2.6ppm,地幔为 5ppb,地壳为 1.8ppb。

地球上 99%以上的金进入地核。

故地球发展早期阶段形成的地壳其金的丰度较高,因而太古宙绿岩带,尤其是镁铁质和超镁铁质火山岩组合,金的丰度高于地壳各类岩石。

由于金在地壳中丰度很低,又具有亲硫性、亲铜性,亲铁性、高熔点等特性,而要形成工业矿床需要成千上万倍的富集才可,规模巨大的金矿一般要经历相当长的地质时期,多次成矿作用叠加才可能形成。

金在自然界中可呈 0、 1 和 3 三种价态存在,可以独立矿物、类质同像及胶体吸附形式产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金矿的地质找矿
本文通过对福建省某金矿的分析,浅谈了金矿找矿首先要了解金有别于别的矿石的特征以及金矿的成矿特点,然后勘查并分析当地地质因素,尤其是地质地貌,利用金的找矿标志,运用各种方法包括传统的找金经验进行金矿的找矿。

标签:地质找矿金矿福建建阳
随着黄金工业的不断发展,对金矿资源量需求的日趋增加,金矿地质勘查工作已进入寻找深部矿、难识别矿和综合信息找矿时代。

地质金矿的寻找可利用金本身具有的特殊的地球化学性质、特有的矿物组合、围岩蚀变、载金矿物标型特征及成矿富集规律判断金矿化的存在,从而指导找矿。

金的原子序数7 9,元素符号Au。

金只有一个天然稳定同位素1 9 7,常温下为等轴晶系晶体,立方面心晶格。

天然良好晶形极为罕见,常呈不规则粒状、团块状、片状、网状、树枝状、纤维状及海绵状集合体。

纯金为金黄色,含杂质时,颜色发生系列变化。

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性,从常温到高温一般均不氧化。

金不溶于一般的酸和碱,但可溶于王水、碱金属或有氧存在的钾、钠、钙、镁的硫代硫酸盐溶液等。

碱金属的硫化物会腐蚀金,生成可溶性的硫化金。

土壤中的腐殖酸和某些细菌的代谢物也能溶解微量金。

金具有亲硫性,常与硫化物如黄铁矿、毒砂、方铅矿、辉锑矿等密切共生。

金具有亲铁性,陨铁中含金比一般岩石高3个数量级。

金矿床几乎可产于任何岩石类型及任何时代的地层中,但以前寒武纪绿岩带最为重要。

上述这些金所具有的特殊特征都可被视为找矿标志。

金矿与地质因素、地质地貌均有关系,所以在金矿的探查中不妨综合分析这些因素,判断金矿的存在地带。

确定是否有金矿成矿首先应该关注硅化带、石英脉、次生石英岩。

因为金矿化均与硅化关系密切,虽然不是所有的硅质体都产金,但含金的硅质体大多为烟灰色,水色好。

因为含金的硅质体均含有或多或少的硫化物,因硫化物极细,故使石英呈烟灰色。

特别是页片状石英脉含金性好。

即便是少硫化物的明金型石英脉,在出现金矿包时,往往都有硫化物如辉锑矿、辉铋矿、车轮矿、毒砂、鱼子状铅锌矿等存在。

其次应该关注断裂构造带,特别是韧性剪切带。

金矿化无一不与断裂有关,虽然巨型至大型断裂带本身含金性往往不佳,但其旁侧的次级断裂带往往是金矿体产出部位。

所以要关注超糜棱岩、微砂糖状似石英岩、滑石菱镁片岩,它们往往是富金矿体所在。

第三要注意铁帽、褐红色、褐黄色残坡积物及碳酸盐的溶沟溶槽堆积物的含金性查定。

第四要注意在锑矿、汞矿、砷矿(特别是雄黄矿、雌黄矿)区找金。

还可以根据找金的指示元素找金,如汞、锑、铋、砷、铊、硒、
铅、锌、铜、银的元素组合异常找金。

以物探方法查明断裂构造及硫化物分布规律也可间接寻找金矿。

物探测量技术在深部和厚层覆盖区的应用及效果物探测量是金矿地质勘查工作中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特别是在厚层覆盖区的深部勘查应用。

但传统的物探设备在工作环境、工作效率和成果解译上受到种种局限,成果的多解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找矿效果。

根据地质地貌调查也是找矿的基本方法,主要用于砂金成矿条件分析和成矿有利地段的预测上。

开展河流重砂、沟系次生晕及各种化探方法工作是目前最主要的找金方法。

在找矿阶段,先对河谷路线开展地质调查,可采用自然露头法,河流碎屑观察法,用区内已知的产金沟的岩石作对照类比,同时采一些自然重砂样,了解含金性。

或者间接或直接地确定有否砂金补给以及补给的贫富程度。

下面笔者将以福建省某矿为例浅谈金矿的地质找矿。

福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火山岩分布面积约占全省三分之一。

火山岩型金矿是指与火山岩、次火山岩(斑岩)和小侵入体有关的金矿床,这类金矿床在空间上与火山岩、火山侵入体、火山中心和破火山口有关,它不包括太古代和元古代等古老火山-变质岩系中的金矿床,是一种重要的矿床类型,约占全球各类金矿总储量的11%。

福建省建阳市—邵武市书坊矿区金矿地处闽西北隆起带的浦城—顺昌隆起中部,崇安—石城断裂带南东侧,位于福建省北部政和—泰宁北东东向三个金矿化集中区之一的大金山—书坊金矿化集中区,是福建省重要的金成矿远景区。

矿区位于崇安-石城构造带中,该构造带北起崇安县,经邵武、泰宁到江西石城县,呈北东方向延伸,长度达三百多公里。

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构造带经历多期次构造变动,褶皱、断裂构造发育,并发生多次构造迭加,形成复杂的构造格局,有褶皱,也有断裂。

区内褶皱主要为区域上北东向的建阳(竹州)—卫闽复式背斜,表现为(竹州)—书坊—太阳山附近出露下元古界麻源群大金山组地层组成复式背斜的核部,两侧地层包括大金山组上部等地层组成背斜的两翼。

区内断裂构造发育,以北东向为主,次为近南北向断裂。

区内侵入岩较为发育,主要有晚侏罗世古竹超单元,其次为志留纪岭兜超单元及其它呈零星分布的中生代的侵入岩及脉岩等。

区内矿产资源丰富,分布广。

其中金矿主要类型有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及砂金矿。

此外,在书坊岭根墙探明—中型晶质石墨矿,在南山下探明一大型萤石矿。

区内出露地层主要有下元古界麻源群大金山(岩)组(Pt1d),侏罗系下统象牙群梨山组(J1la)及侏罗系上统兜岭群下渡组(Jxd)。

矿区围岩蚀变有:绢云母化、硅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方解石化、绿泥石化等。

经过矿体勘查,圈定含金矿化蚀变体4个,金矿体5个,金矿化蚀变体中包含有金矿体。

与金矿形成关系密切的蚀变体产于早元古代变质岩系的构造破碎带中,金矿体均赋存于蚀变体中。

矿石的结构主要有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黄铁矿等),他形粒状结构,碎裂结构。

少见乳浊状结构、包含结构、交代残余结构。

矿石构造主要有浸染状构造、细脉浸染状构造及斑点状或团块状。

通过对该区的地质构造及成矿特点以及控矿因素的分析,可知该区金矿成矿的基本情况,并依据对该区地层、矿带构造及侵入性岩浆岩的分析,对该矿作出了远景评价,认为本区找矿远景较好,有望发现中型金矿床。

通过对福建省该矿的分析,可知金矿找矿,要了解金有别于别的矿石的特征以及金矿的成矿特点,勘查并分析当地地质因素,尤其是地质地貌,利用金的找矿标志,运用各种方法包括传统的找金经验进行金矿的找矿。

参考文献
[1]张维根.原生金矿的若干找矿标志.地质与勘探.1989.01期.
[2]严卸平.闽北地区(次)火山岩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科技创新导报.2009.19期.
[3] 于又华.金矿地质勘探发展现状.黄金地质.1996.04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