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四单元检测卷习题课件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单元整合课件新人教版

专题归纳复习
(3)古代罗马: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又称《十二铜 表法》,《十二铜表法》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 刑法、民法等内容,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 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 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罗马帝国的法学家 们对法律进行了广泛论证,建立了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
关闭
D
答案
1
2
3
中考聚焦体验
2.(2017广东中考)有学者在描述中世纪历史时说:“在城市兴起的过 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历史上写了‘平民的传记’,一个新社会集团 出现了。”这个“新社会集团”指的是( ) A.农民阶级 B.封建贵族阶层 C.市民阶层 D.工业无产阶级
关闭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逐渐形成。故选C项。
地位: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拜占庭帝国灭亡:1453 年,被奥斯曼帝国灭亡
拜占庭文化: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和西亚、北非等地的东 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
专题归纳复习
1.古代东西方的民主法制建设 (1)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 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 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2)雅典的民主政治: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 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也发展到高峰。伯里克利完善了雅典的 民主机制,在他主政时期,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 生,这就使每一位公民都有参政的机会。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为了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伯里克利还建立了津贴制度。
斗争目标: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
2018年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2018年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1. 在某历史活动课上,同学们正在激烈讨论封建等级制、封君与封臣、克洛维皈依___、教皇举行加冕礼、三分帝国等内容。
根据这些内容可以判断,这堂课正在探究的是西欧封建国家。
2. 历史示意图是一种基本方法,可以直观形象地展现历史。
以下示意图所反映的史实共同点是属于中世纪的文明成就。
3. 右图是铸有查理大帝正面像的钱币,与查理大帝有关的事件包括建立法兰克王国、继续实行鼓励___发展的政策、800年时,教皇为其举行了加冕礼、四处征伐。
正确答案为A.①②③④。
4. “城堡、庄园、领主”和“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句规则反映的是西欧封建社会。
5. 如果你是生活在公元10世纪的一座庄园的农奴,那么最不可能遇到的是自己需要的生活物品均可自己生产,如盐和铁。
其他选项都是可能遇到的情景。
6. 西欧封建庄园设有庄园法庭,具有司法权。
关于庄园法庭的描述错误的是 D.庄园法庭只是维护封建领主利益的工具。
7. 中古西欧城市是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代城堡上自然兴起的。
城市中手工业和商业构成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城市里的市民阶层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
可以得到的信息是:中古西欧城市交通便利,市民阶层是资产阶级的前身,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封建制度。
8. 下列关于西欧城市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许多城市取得了某种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
(1) “直领地”是领主直接占有的土地,“份地”是领主分给农奴的土地。
牧场、森林属于直领地,只有领主可以使用。
(2) 农奴定期无偿耕作直领地上的最肥沃的田地。
农奴要向领主交纳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包括家禽、鸡蛋、肉、酒等实物地租,人头税、结婚税等货币地租,以及服兵役和从事劳役的劳役地租。
古代阿拉伯人有句著名的格言:“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
”穆罕默德曾经说过:“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在阿巴斯王朝时期,哈里发在巴格达建立了一所规模宏大的翻译和研究机构,称为智慧之宫。
九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课件

市民 阶层
早期的资产阶级
材料一: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自由
——德国民谚
材料二:西欧中世纪,城市是一种特殊的现象。……政治上,城市不隶属于 任何封建主,有自己独立的司法权,可推选自己的行政官员;从社会关系 上来看,任何人一旦成为市民,就既离了封建关系,成为不受封建关系约 束的自由人。
自治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展的要求
四、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1、拜占庭,后改称君士坦丁堡,成为东罗马帝国的首都,所以把东罗马帝国又称为拜 占庭帝国。 2、527年,查士丁尼继任皇帝后,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历时6年,编成《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典》 《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一起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
产生、城市自治。这堂课正在探究的是
A、上古亚非文明
B、上古欧洲文明
C、亚洲封建国家
D、中世纪的欧洲
3、以下对于封君封臣理解不正确的是 A.封君和封臣相互承担义务和负有责任 B.封君和封臣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C.每个封主不能越级管辖 D.封君封臣之间是一种契约关系
4、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在西欧逐渐流行开来。这
指的是
A、农民阶级
B、封建贵族阶层
C、市民阶层
D、工业无产阶级
1《兴盛与阴谋:拜占庭帝国(公元330—1453)》一书的叙述引人入胜,不
落俗套。每一处细节、每一个形象、每一桩轶事、每一件史实,都会让人耳目
一新,让人感受到那遥远年代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在该书中可能会出现的场景
有:①拜占庭帝国最终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征服;②《查士丁尼法典》受到欢
就是
A、封建庄园
(完整word版)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2018部编) 第三、四单元测试

第三、四单元测试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某历史活动课场景:同学们激烈讨论,畅所欲言,内容涉及封君与封臣、封建等级制、克洛维皈依基督教、教皇举行加冕礼、三分帝国等。
据此判断这堂课正在探究的是()A.史前时期的人类B.亚洲文明古国C.世界三大宗教D.西欧封建国家2.历史示意图可以直观形象地展现历史,是历史学习的一种基本方法。
对下列示意图所反映的史实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A.都确立了神权至上的原则B.都是出现于亚洲的等级制度C.都属于中世纪的文明成就D.都有利于维护统治者的统治3.右图是铸有查理大帝正面像的钱币,以下事件与查理大帝有关的是()①建立法兰克王国②继续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③800年时,教皇为其举行了加冕礼④四处征伐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4.在西欧某时期人们常看到“城堡、庄园、领主”等,听到:“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样一句规则。
以上内容反映的是西欧()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5.如果你是生活在公元10世纪的一座庄园的农奴,那么下列生活场景中,你最不可能遇到的是()A.自己带农具和耕畜在领主的直领地上每周无偿劳动3天B.除了拥有一定耕地的使用权外,还可以到“公用地”放牧C.自己需要的生活物品均可自己生产,如盐和铁D.和庄园领主或其他农奴发生诉讼纠纷,经庄园法庭审理6.西欧封建庄园具有司法权,设有庄园法庭。
下列关于庄园法庭的描述错误的是()A.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B.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基本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C.法庭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D.庄园法庭只是维护封建领主利益的工具7.中古西欧城市是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代城堡上自然兴起的。
城市中手工业和商业构成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城市里的市民阶层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
从这段话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是()①中古西欧城市交通便利②市民阶层是资产阶级的前身③城市通过斗争拥有了自治权④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封建制度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下列关于西欧城市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许多城市取得了某种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B.部分城市取得选举市长、市政官员和设立城市法庭的权力,成为自治城市C.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是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特许状”D.取得自由、自治的城市完全摆脱了国王和领主的控制9.2018年4月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抵达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对土耳其进行工作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