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网络3-2

合集下载

如何设置无线路由器的无线中继模式(二)

如何设置无线路由器的无线中继模式(二)

无线中继模式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功能,可以帮助我们扩大家庭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提供更强的信号和更稳定的连接。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设置无线路由器的无线中继模式,并提供一些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一、了解无线中继模式的作用无线中继模式是指通过设置一个中继节点,将无线信号从路由器传输到无线中继节点,再由中继节点向外延伸传播。

这样可以更好地覆盖较远距离的无线信号,提高网络的可用性和稳定性。

二、选择适合的无线中继设备在设置无线中继模式之前,首先要选择适合的无线中继设备。

常见的无线中继设备有无线信号扩展器和无线接入点,其中无线信号扩展器适合用于扩大无线覆盖范围,而无线接入点则适用于提供更稳定的无线连接。

三、连接无线中继设备将无线中继设备与路由器相连接是设置无线中继模式的重要一步。

通常,我们可以通过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两种方式进行。

1. 有线连接方式:将一根网线连接到路由器的局域网口(LAN)或者网口(WAN),另一端连接到无线中继设备的有线口,确保连接正确无误。

2. 无线连接方式:在无线中继设备中,通过搜索可用的无线网络,并选择要中继的无线网络进行连接。

输入正确的密码后,确认连接成功。

四、设置无线中继设备1. 登录无线中继设备的管理界面。

首先需要确定无线中继设备的管理IP地址,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该IP地址,然后输入设备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

2. 进入管理界面后,根据设备的不同,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设置项。

一般而言,我们需要设置中继模式、SSID名称和密码等。

3. 设置中继模式。

在无线中继设备的管理界面中,找到“工作模式”或类似的选项,选择无线中继模式。

4. 设置SSID名称和密码。

在相应的选项中,设置无线中继设备的网络名称和密码,确保和路由器的网络名称和密码一致。

5. 保存设置。

设置完成后,点击“保存”按钮,将配置保存到无线中继设备中。

五、使用无线中继设备设置完成后,我们可以开始使用无线中继设备了。

1. 将无线中继设备放置在离路由器较远的位置,确保无线信号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扩散。

无线传感器网络课后习题答案

无线传感器网络课后习题答案

1-2、什么就是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就是大量的静止或移动的传感器以自组织与多跳的方式构成的无线网络。

目的就是协作地探测、处理与传输网络覆盖区域内感知对象的监测信息,并报告给用户。

1-4、图示说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系统架构。

1-5、传感器网络的终端探测结点由哪些部分组成?这些组成模块的功能分别就是什么?(1)传感模块(传感器、数模转换)、计算模块、通信模块、存储模块电源模块与嵌入式软件系统(2)传感模块负责探测目标的物理特征与现象,计算模块负责处理数据与系统管理,存储模块负责存放程序与数据,通信模块负责网络管理信息与探测数据两种信息的发送与接收。

另外,电源模块负责结点供电,结点由嵌入式软件系统支撑,运行网络的五层协议。

1-8、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包括哪些部分?各部分的功能分别就是什么?(1)网络通信协议:类似于传统Internet网络中的TCP/IP协议体系。

它由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与应用层组成。

(2)网络管理平台:主要就是对传感器结点自身的管理与用户对传感器网络的管理。

包括拓扑控制、服务质量管理、能量管理、安全管理、移动管理、网络管理等。

(3)应用支撑平台:建立在网络通信协议与网络管理技术的基础之上。

包括一系列基于监测任务的应用层软件,通过应用服务接口与网络管理接口来为终端用户提供各种具体应用的支持。

1-9、传感器网络的结构有哪些类型?分别说明各种网络结构的特征及优缺点。

(1)根据结点数目的多少,传感器网络的结构可以分为平面结构与分级结构。

如果网络的规模较小,一般采用平面结构;如果网络规模很大,则必须采用分级网络结构。

(2)平面结构:特征:平面结构的网络比较简单,所有结点的地位平等,所以又可以称为对等式结构。

优点:源结点与目的结点之间一般存在多条路径,网络负荷由这些路径共同承担。

一般情况下不存在瓶颈,网络比较健壮。

缺点:①影响网络数据的传输速率,甚至造成网络崩溃。

②整个系统宏观上会损耗巨大能量。

无线路由器使用说明书

无线路由器使用说明书

无线路由器使用说明书一、产品概述本产品是一款无线路由器,主要用于将有线网络信号转换为无线信号,提供便捷的无线上网体验。

本使用说明书将详细介绍产品的安装与配置方法,用户可根据说明书进行正确操作,以确保无线路由器的功能正常运行。

二、准备工作在开始使用无线路由器之前,请确保已具备以下条件:1. 一台有线网络连接设备(如ADSL调制解调器);2. 一台支持WIFI功能的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3. 一条网线。

三、硬件连接1. 将无线路由器的电源线插入电源插座,确保电源供应正常;2. 使用网线将有线网络连接设备与无线路由器的WAN口(通常标注为"Internet")相连;3. 将另一端的网线插入有线网络连接设备的网络接口。

四、设置无线网络1. 打开您的终端设备的WIFI功能;2. 在终端设备的WIFI设置页面中,搜索无线路由器的名称(通常以厂商名称开头),并选择进行连接;3. 若需要设置无线网络密码,输入密码后点击确认。

五、登录管理界面1. 打开您的终端设备的浏览器,输入无线路由器的默认管理IP地址(通常为192.168.1.1);2. 在弹出的登录页面中,输入默认的管理员用户名和密码(通常为"admin");3. 成功登录后,即可进入无线路由器的管理界面。

六、设置无线路由器1. 在管理界面中,可以进行如下设置:a. 修改管理员用户名和密码,提升安全性;b. 设置无线网络名称(SSID)和密码,确保网络安全;c. 查看设备连接数和流量使用情况,以便及时管理网络;d. 开启和配置访客网络,方便客人上网使用;e. 设置MAC地址过滤和IP地址过滤,限制特定设备的接入;f. 配置端口映射和虚拟服务器,实现特定应用的远程访问。

七、其他功能除了上述基本设置外,本无线路由器还具备以下功能:1. 支持远程管理,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管理和配置无线路由器;2. 支持QoS流量控制,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网络带宽分配,确保视频、游戏等应用的优先传输;3. 支持WPS一键连接功能,简化无线网络连接过程;4. 支持升级固件,提供更稳定和完善的功能和性能。

路由器的分类

路由器的分类

路由器的分类路由器的分类1.家用路由器1.1 无线路由器1.1.1 单频段无线路由器1.1.2 双频段无线路由器1.1.3 Mesh网络无线路由器 1.2 有线路由器1.2.1 基本有线路由器1.2.2 交换机路由器一体机2.企业级路由器2.1 边界路由器2.1.1 入口路由器2.1.2 出口路由器2.2 核心路由器2.2.1 聚合路由器2.2.2 多协议标签交换路由器(MPLS)3.运营商级路由器3.1 主干路由器3.2 边缘路由器3.2.1 业务路由器3.2.2 维护路由器附件:本文档没有涉及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1.无线路由器:一种可以将网络数据包从一个网络节点转发到另一个网络节点的设备。

2.单频段无线路由器:仅支持2.4GHz频段的无线路由器。

3.双频段无线路由器:同时支持2.4GHz和5GHz频段的无线路由器。

4.Mesh网络无线路由器:利用多个节点之间的自动互连和自组网技术来扩展覆盖范围的无线路由器。

5.有线路由器:通过有线电缆连接到互联网提供商的网络设备。

6.基本有线路由器:仅具备基本路由功能的有线路由器。

7.交换机路由器一体机:集成了交换机和路由器功能的网络设备。

8.边界路由器:位于网络边界,连接内部网络和外部互联网的路由器。

9.入口路由器:负责接收外部互联网流量并将其转发到内部网络的路由器。

10.出口路由器:负责将内部网络中的流量发送到外部互联网的路由器。

11.核心路由器:位于大型企业或者运营商网络中,用于处理大流量和高速数据传输的路由器。

12.聚合路由器:用于聚合多个网络连接的路由器。

13.多协议标签交换路由器(MPLS):通过标签交换路由来优化网络传输和路由选择的路由器。

14.主干路由器:用于处理运营商网络中的主要数据传输和路由功能的路由器。

15.边缘路由器:位于运营商网络边缘,用于接入用户网络的路由器。

16.业务路由器:为用户提供业务服务的边缘路由器。

17.维护路由器:用于网络维护和故障处理的边缘路由器。

公司无线网络方案

公司无线网络方案

公司无线网络方案第1篇公司无线网络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无线网络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为提高公司内部工作效率,保障信息安全,降低运营成本,公司决定对现有有线网络进行升级改造,引入无线网络技术。

本方案旨在为公司提供一个稳定、高效、安全的无线网络环境。

二、项目目标1. 实现公司范围内无线网络信号全覆盖,满足员工移动办公需求。

2. 确保无线网络安全,防范外部攻击,保护公司内部信息安全。

3. 提高网络访问速度,降低网络延迟,提升员工工作效率。

4. 降低网络运维成本,提高网络管理效率。

三、方案设计1. 无线网络架构采用瘦AP(Access Point)架构,通过集中控制器进行统一管理,实现无线信号的覆盖。

瘦AP具有部署简单、管理方便、性能稳定等优点,适合企业级应用。

2. 无线信号覆盖根据公司建筑结构,采用室内外分布式部署方式,确保无线信号全覆盖。

具体如下:(1)室内:在办公区、会议室、休息区等区域部署室内AP,采用天花板吊装或墙壁安装方式,保证无线信号覆盖均匀。

(2)室外:在厂区、园区等区域部署室外AP,采用抱杆或挂墙安装方式,实现无线信号的有效覆盖。

3. 无线网络安全(1)采用WPA2及以上加密标准,保障无线网络安全。

(2)开启无线网络的隔离功能,防止非法设备接入。

(3)定期更新无线网络密码,防止密码泄露。

(4)部署防火墙,对内外部网络进行隔离,防范外部攻击。

(5)配置入侵检测系统,实时监测网络异常,及时应对安全威胁。

4. 网络访问控制(1)采用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策略,实现对员工的精细化权限管理。

(2)限制访客网络访问权限,保障公司内部信息安全。

(3)对内部员工进行网络行为审计,防止滥用网络资源。

5. 网络优化(1)采用智能无线优化技术,自动调整无线信道和功率,降低网络干扰。

(2)引入负载均衡技术,合理分配无线网络资源,提高网络访问速度。

(3)定期进行网络性能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网络参数,提升网络性能。

信息技术必修2课件3-3-2无线网络的设备功能与选型

信息技术必修2课件3-3-2无线网络的设备功能与选型
所以如果想要通过电话线把计算机接入互联网,就必须使用调制解调器来翻译这两种不同的信号。 调制解调器有内置和外置之分,现在常见的是外置式。

常见的网络设备
四、交换机Switch: 交换机是一种在通信系统中完成信息交换的设备,它的作用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将一
些机器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局域网,并未接入交换机的任意两个网络节点提供独享的电信 号通路。

常见的网络设备
一、常见的网络设备

常见的网络设备
一、无线网卡: 无线网卡是采用无线信号进行数据传输的设备,其作用是将计算机或移动终端与计
算机网络建立连接并进行数据传输。
计算机 移动终端
建立连接 数据传输
计算机网络

常见的网络设备
→ 外置天线USB无线网卡
适用范围:
1、笔记本电脑 2、台式计算机 3、含USB接口的移动终端

常见的网络设备
→ PCI接口无线网卡
适用范围:台式计算机

常见的网络设备
→ PCMCIA接口无线网卡
适用范围:笔记本电脑

常见的网络设备
二、路由器: 整个网络的重要节点,负责对报文选择转发路径。路由器是用于不同网络间的连接
设备,它会根据信道的情况自动选择和设定路由,以最佳路径、按前后顺序发送信号。 路由器具有判断网络地址和选择IP路径的作用。

常见的网络设备
1、路由器的分类:

常见的网络设备
→ 无线路由器
适用范围:家庭和小型办公网络
特点:
1、直接与ADSL Modem相连 2、实现自动拨号接入互联网

常见的网络设备
三、调制解调器Modem: 调制解调器是一种可以将数字信号调制转换为模拟信号,又能将模拟信号解调转换数据的目的地址。 一般当局域网中有多台计算机,并且路由器的插口不够用时,就需要交换机了。

家用无线路由器的设置与调试

家用无线路由器的设置与调试

家用无线路由器的设置与调试现代家庭离不开无线路由器的帮助,它不仅能够实现家庭网络的覆盖,还能够连接多个设备,提供快速稳定的网络环境。

然而,对于许多人来说,无线路由器的设置与调试仍然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家用无线路由器的设置与调试步骤,帮助您轻松搭建一个高效可靠的家庭网络。

一、选择合适的无线路由器在开始设置与调试之前,首先需要选择一台合适的无线路由器。

无线路由器的性能,包括传输速度、信号覆盖范围和稳定性等,直接影响到网络的使用体验。

因此,在购买无线路由器时,建议选择品牌知名、信号强、功能齐全的产品,以满足家庭网络需求。

二、连接无线路由器在设置之前,将无线路由器与宽带调制解调器连接是必须的步骤。

首先将宽带调制解调器和无线路由器通过网线连接,确保物理连接的稳定性。

然后,将宽带调制解调器接通电源,并等待其启动。

最后,将无线路由器接通电源,等待其启动并与宽带调制解调器建立连接。

三、访问无线路由器的管理界面为了进行设置与调试,需要访问无线路由器的管理界面。

通常,可以在无线路由器的说明书中找到默认的管理界面地址,例如192.168.1.1。

将计算机或手机连接至无线路由器的局域网中,打开浏览器,输入管理界面地址并回车。

在正确输入用户名和密码之后,即可成功登录无线路由器的管理界面。

四、设置基本的网络参数在成功登录无线路由器的管理界面后,可以开始设置基本的网络参数。

例如,设置路由器的无线网络名称(SSID)和密码,以及管理界面的登录用户名和密码。

在设置网络名称和密码时,建议使用复杂的组合,并定期更换,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五、调整无线信号的覆盖范围无线信号的覆盖范围是无线路由器使用体验的关键之一。

为了实现更好的覆盖效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将无线路由器尽量放置在中心位置,避免障碍物的阻挡。

2. 调整无线路由器的天线方向,使信号覆盖范围最大化。

3. 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可以考虑使用无线信号扩展器或中继器来增强信号覆盖范围。

wifi工作的频段

wifi工作的频段

WiFi工作的频段1. 什么是WiFi频段WiFi是一种无线局域网技术,它使用无线电波来传输数据。

在WiFi中,频段指的是无线电波在无线电频谱中的一段频率范围。

不同的频段具有不同的特性和用途。

WiFi频段通常被分为2.4GHz和5GHz两个主要频段。

2. 2.4GHz频段2.4GHz频段是最早被WiFi采用的频段之一,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频段之一。

它的特点如下:•覆盖范围广:2.4GHz频段的无线信号穿透能力较强,能够穿过墙壁、楼板等障碍物,覆盖范围相对较广。

•信号稳定:2.4GHz频段的信号稳定性较好,能够在干扰较多的环境下保持较好的连接。

•设备兼容性好:由于2.4GHz频段被广泛采用,大部分无线设备都支持该频段,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

然而,2.4GHz频段也存在一些缺点:•信道拥堵:由于2.4GHz频段被广泛使用,很多无线设备都在该频段工作,导致信道拥堵,可能会影响WiFi的速度和稳定性。

•速度较慢:2.4GHz频段的传输速度相对较慢,一般在150Mbps左右,无法满足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

3. 5GHz频段5GHz频段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WiFi频段,它的特点如下:•更高的速度:5GHz频段的传输速度更快,一般可以达到300Mbps甚至更高,能够满足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

•较少的干扰:由于5GHz频段的使用较少,干扰相对较少,能够提供更稳定的连接。

•更多的信道:5GHz频段提供更多的信道,可以减少信道拥堵问题,提高WiFi的性能。

然而,5GHz频段也存在一些限制:•覆盖范围较窄:5GHz频段的无线信号传输能力较弱,穿透能力较差,覆盖范围较窄,障碍物对信号影响较大。

•设备兼容性差:由于5GHz频段的兴起较晚,部分旧的无线设备可能不支持该频段,需要购买新的设备才能使用。

4. 双频段WiFi为了克服2.4GHz和5GHz频段各自的限制,现在市面上的路由器和无线设备通常支持双频段WiFi,即同时支持2.4GHz和5GHz频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连接请求帧(association request frame):如果 一个工作站欲登录到一个AP上,那么就向这个 AP发送连接请求帧。得到许可后,工作站的登 录连接就算完成。 • 连接响应帧(association response frame):AP 收到一个连接请求帧后 返回一个连接响应帧, 指明是否允许和该工作站建立连接。 • 再次连接请求帧(reassociation request frame): 如果一个工作站想和一个AP再次连接,就向 AP发送此帧。当一个工作站离开一个AP的覆 盖区进入另一个AP的覆盖区时,可能发生再次 连接。站需要和新的AP再次连接,以使AP知 道,它要对原来的AP转交过来的数据帧进行处 理。
• 重发:表示该帧是重发的帧。 • 电源管理:表示发送工作站在完成目前的帧 交换序列之后的电源管理模式。如果工作站 进入睡眠模式,该字段为1,为0表示为激活 模式。 • 更多数据:如果工作站还有MSDU要发往处 于节能模式的工作站,那么该字段为1,否 则为0。 • WEP:加密,为1时表示向接收站声明,数 据已经被WEP算法加密了,为0表示数据为 明文的。 • 排序:为1表示采用严格顺序服务级别的帧 , 比如语音类的,必须按顺序接收。
2 帧控制 2 时间 6 DA 6 SA 6 2 0~2312 数据 4 FCS BSSID 序列控制
• 持续时间:在无竞争PCF模式下,管理信息帧 该字段为0X8000即32768,这可以使管理信息 帧在其他站获得媒体访问权之前,有足够的 时间建立通信连接。 • 在无竞争期,如果目的地址是组播或广播, 管理信息帧的持续时间置为0。 • MF字段为0时,且目标地址是单个独立地址 时,持续时间字段的值是发送一个响应ACK 和一个SIFS所需时间。 • MF字段为1时,且目标地址是单个独立地址 时,持续时间字段的值是发送下一个分段、 两个ACK和3个SIFS所需的时间。
帧功能 数据 Data + CF ACK Data + CF Poll Data + CF ACK + Poll 空(无数据) CF ACK CF Poll CF ACK + CF Poll 保留
3、管理帧结构
• 管理帧负责在工作站和AP之间建立初始的通信,提供 连接加入和认证服务,包括信标(beacon)帧、IBSS 通告通信量指标(ATIM)帧、解除关联帧、关联请求 /响应帧、重新关联请求/响应帧、探询请求/响应帧、 链路验证帧、解除链路验证帧。 • 管理帧格式:
4、控制帧结构
• 当工作站和AP之间建立连接和认证之后 控制帧为数据帧的发送提供辅助功能。
发送工作站
RTS CTS DATA ACK 接收工作站
(1)请求发送(RTS):工作站向某接收站发送 RTS帧,以协商数据帧的发送。 • Duration字段的值以微妙为单位,是工作站发 送一个RTS帧、一个CTS帧、一个数据帧和一 个ACK帧和三个SIFS所需时间。
无竞争 竞争
3、分布式协调功能(DCF)
(1)CSMA/CA原理图:

目的
媒体空闲
DIFS PIFS SIFS
发送第1帧
SIFS
时间
有帧要发
ACK
DIFS PIFS SIFS
时间
争用窗口
其他
有帧要发
NAV(媒体忙)
发送下一帧 等待重试时间
时间
推迟发送
• SIFS:Short Inter-Frame Space,短帧间间隔,长度为 28µ s。用来分开属于一次对话的各帧。一个站应当能 够在这段时间从发送方式切换到接收方式。使用SIFS 的帧类型有ACK帧、CTS帧、由过长的MAC帧分片后 的数据帧,以及所有回答AP探询的帧和在PCF中接入 点AP发送的任何帧。 • PIFS:Point Inter-Frame Space,点协调功能帧间间隔, 是为了开始使用PCF方式是优先获得发送权接入到媒 体中。长度是SIFS加上一个时隙长度(50 µ ),即78 s µ 。 s • 时隙长度:在一个基本服务集BSS内,当某个站在一 个时隙开始时接入到媒体时,那么在下一个时隙开始 时,其他站就都能检测到信道已转变为忙态。类似于 以太网中的51.2 µ 。 s • DIFS:Distribute Inter-Frame Space,分布式协调功能 帧间间隔,长度为PIFS再加一个时隙,为128 µ 。 s
RTS
C
A
E
B
D
(1)A欲与B通信,发送一个RTS,包含这次通信 的原地址、目的地址和这次通信持续的时间。
(2) B若空闲,发送一个 相应控制帧CTS,也包 括这次通信所需的持续 时间,从RTS中复制。 (3) C处于A的传输范围内,C 但不再B的传输范围内。 因此,C能够收到A发送的 RTS,经过一小段时间后, C不会收到B发送的CTS。 这样A向B发送数据时,C 也可以发送自己的数据给 其他站而不会干扰B。 A
• 再次连接响应帧(reassociation response frame):AP收到再次连接请求帧后,返回一 个再次连接响应帧,指明是否和发送工作站再 次连接。 • 探询请求帧(probe request frame):工作站通 过发送探询帧,以得到来自另一个工作站或AP 的信息(如是否可用等)。 • 探询响应帧(probe reponse frame):工作站或 AP收到探询请求帧之后,会向发送工作站返回 一个包含自身特定参数的探询响应帧。 • 信标帧(beacon frame):在一个基础结构中, AP定期发送信标帧,保证相同物理网中所有工 作站的同步。信标帧中包含时戳(timestamp), 所有工作站都利用时戳来更新其时间同步功能 (TSF)计时器。
帧类型 管理帧
子字段(7, 6,5,4) 0000 0001 0010 0011
帧功能 连接请求 连接响应 再次连接请求 再次连接响应
0100
0101 0110~0111 1000 1001 1010 1011
探询请求
探询响应 保留 信标 业务声明指示信息 分离 认证
1100
1101~1111
不认证
4、信道预约式CSMA/CA
• RTS/CTS机制原理图
DIFS PIFS SIFS

目的
媒体空闲
RTS
SIFS
数据
SIFS
时间 时间
DIFS PIFS SIFS 争用窗口
有帧要发 CTS SIFS ACK
时间
发送下一帧
其他
NAV(RTS) NAV(CTS)
NAV(DATA)
推迟发送
等待重试时间
RTS
保留
帧类型 控制帧
子字段(7,6,5,4) 0001~1001 1010 1011 1100 1101 1110 1111
帧功能 保留 节能轮询 请求发送(RTS) 清除发送(CTS) 响应(ACK) 无竞争终点 CF End+CF ACK
帧类型 数据帧
子字段(7,6,5,4) 0000 0001 0010 0011 0100 0101 0110 0111 1000~1111
§3.2无线局域网数据链路层的关键技术
MAC协议
• • • • 无线媒体访问控制技术 组帧技术 加入网络连接技术 提供数据验证和保密技术
一、媒体访问控制技术
1、以太网中的CSMA/CD原理
设备发送数据 设备监听网络 没有
停止发送等待 随机时间 有
发送 检测活动 没有 等待继续监听
检测活动 有 等待继续监听
2、无线信道中的媒体访问控制技术 (1)分布式协调功能(DCF)即 CSMA/CA (2)点协调功能(PCF)
点协调功能PCF (Point Coordination Function) MAC层 分布式协调功能DCF (Distributed Coordination Function) 物理层
(1)帧控制:包含协议版本、类型等10多个子字段。 (2)持续时间:表示发送站请求发送持续时间的数值, 其它站点收到该帧在这个时间内都不允许发送数据。
(3)地址1、2、3、4:包含不同类型的地址,有 :基本 服务集标识 (BSS-ID)、源地址、目的地址、发送站 (AP)地址和接收站(AP)地址,具体的地址类型取 决于帧的类型。各地址长度均为48位,且有单播、组 播和广播地址。 (4)序列控制:靠前4位表示分段号,用来标明一个特 定的媒体服务数据单元(MSDU);后面12位表示序 列号,一个特定的MSDU的每一个分段都有相同的序 列号。此字段可以用来判断是否为重复帧。 (5)数据:帧体。长度可变,内容随帧类型不同而不同。 数据帧中包含的是一个LLC数据单元;MAC管理帧和 控制帧包含的就是一些特定的参数;该部分甚至可以 为空。 (6)FCS:帧校验序列,使用CRC-32生成多项式计算。
2、控制字段类型
Ver Type Sub-t TO-DS FR-DS MF Retry Power-M MDWEP Order
2
2
4
1
1
1
1
1
1
1
1示管理帧、01表示数据帧、10表示控制帧、11保留。
子类型:进一步功能划分。 到分布系统:表示该帧发往分布系统。 从分布系统:表示该帧来自分布系统。 更多分段:表示同一个MSDU还有其他分段在后续帧中。
• 业务声明指示信息帧(ATIM:announcement traffic indication message):有的工作站负责缓存发向其他工 作站的帧,前者会向后者发送ATIM帧,接收端立即发 送一个信标帧。随后,负责缓存的工作站将缓存的帧 发网对应的接受者。ATIM帧的发送使工作站从睡眠转 向唤醒,并保持足够长的“清醒”时间来接收各自的 帧。 • 分离帧(diassociation frame):如果一个工作站或AP 想终止一个连接,只需向对方工作站发一个分离帧即 可。当使用广播地址时,一个分离帧可终止与所有工 作站的连接。 • 认证帧(authentication frame):工作站通过发送认证, 可以实现对工作站或AP的认证,认证序列由一个或多 个认证帧组成。 • 解除认证帧(deauthentication frame):当工作站想终 止安全通信时,就向工作站或AP发送一个解除认证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