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充满魅力的中国书画

合集下载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艺术和戏曲艺术导学案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艺术和戏曲艺术导学案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中国书画和戏曲艺术导学案【学习目标】1、说出中国汉字、书画的发展演变脉络2、知道京剧形成发展的原因3、通过观察碑帖、历史比较、欣赏图片、欣赏戏剧等方法,了解中国书画和戏剧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4、汉字书画及京剧都是祖国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我们要珍惜和弘扬古代优秀文化。

【学习重难点】重点: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京剧产生和发展的历程、京剧艺术的特色和成就难点:理解中国书画和戏曲艺术的基本特征【学习内容】(教材自学导引与解读)一、汉字与书法艺术思考与讨论1:汉字的起源怎样?汉字演变的基本脉络如何?汉字演变的总趋势起源:演变脉络:总趋势:书法艺术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魏晋以前基本上是 _______ 阶段。

魏晋时期开始进入 ________ 阶段思考与讨论2:三大书法的特点、发展、主要代表人物及代表作?二、笔墨丹青中国画1.远古时代:彩陶画___是其中的杰作;2.战国时:战国帛画《》《人物驭龙图》。

表明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

4.中国画又称国画,注重,追求“得意忘形”。

秦汉以后的历代画家们,用笔、墨和矿物颜料,在纸、绢等材料上创作出大量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人物画、山水画和。

5.魏晋顾恺之提出了“”的绘画理论,代表作是;6.隋唐吸收、波斯外来美术风格,展子虔、阎立本、吴道子等创作出《游春图》《步辇图》和《》等优秀作品。

这一时期的敦煌莫高窟的壁画盛极一时。

7.两宋:⑴特点:宫廷画院进入最为活跃的阶段,画学兴起,_______是当时画坛的最大亮点。

⑵代表:北宋画家张择端的。

8.元明清时:⑴特点:士大夫的成就最为突出。

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写意画。

⑵代表:元代王冕的《墨梅图》、明代徐渭的《》、清代郑板桥的《墨兰图》,三、京剧1.中国戏曲的发展过程:戏曲是从______发展而来的。

春秋战国时期的艺人,称为_______。

第十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学案

第十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学案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学案(一)课标要求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中国汉字、书画的发展演变脉络2.理解京剧形成发展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碑帖、历史比较、欣赏图片、欣赏戏剧等方法,了解中国书画和戏剧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艺术魅力;珍惜和弘扬古代优秀文化。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京剧产生和发展的历程、京剧艺术的特色和成就难点:理解中国书画和戏曲艺术的基本特征知识结构一、汉字与书法艺术1、汉字的发展:原始社会的文字是可以读出来的图画,称为“”。

象形字后来逐渐符号化,脱离图画,形成汉字。

至,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

此后,汉字按照甲骨文、、、、的脉络演变发展,至今已有大约三千多年的历史,其演变的总趋势是。

2、书法艺术的发展:(1)自发阶段:以前,主要是实用功能。

(2)自觉阶段:魏晋时期开始。

由隶书衍生出来的、、通过众多书法家的努力实践,臻于成熟。

从此,中国书法兼具和,自觉地创造书法美成为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

(3)楷书:特点是,。

具有其他书体不可比拟的实用价值。

魏晋楷书有定鼎之功,、贡献最大。

唐代楷书步人盛世,、、的楷书各具特点,分别被称为欧体、颜体和柳体。

其中,王羲之的代表作是,颜真卿的代表作是。

(4)草书:特点是,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代表是东晋的、,唐朝的、等。

(5)行书:特点是兼具,既有审美价值,又具实用价值,雅俗共赏。

代表是:东晋、唐朝、北宋、元朝、明朝等。

强化训练1、下列书法字体中实用价值最大的是( )A.楷书 B.草书 C.隶书 D.行书2、临沂有着美丽的人文景观,城内的“洗砚池”“晒书台”等遗址。

留下了东晋“书圣”的不朽作品。

他的名作有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等,这位“书圣”是( ) A.杜甫 B.顾恺之 C,王羲之 D.赵孟烦3、下图是东晋王羲之创作的《兰亭序》,“字势雄强.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2.4 充满魅力的中国书画

2.4 充满魅力的中国书画

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第4课充满魅力的中国书画一、课程标准概述汉字的演变和中国书画的发展脉络,了解其特征。

二、教材分析1、知识重点: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2、知识难点:理解“书画同源”。

三、知识结构(一)汉字的起源与演变1、地位:既是世界上的文字之一,又是至今硕果仅存的一种文字。

2、起源:汉字起源可追溯到年前,原始文字大多是,是可以读出来的图画,称为“文字图画”。

象形字越来越脱离图画,形成汉字。

3、演变:到了,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

至今已有大约三千六百年的历史。

汉字的演变总趋势是,可以分为和两大阶段。

在古文字阶段,汉字形体演变,汉字的演变序列是、、、。

在隶楷阶段,是、。

隶书盛行于汉代,魏晋时期向楷书过渡,楷书盛行于隋唐。

隶书、楷书是书体。

此外还出现了书体——草书和行书。

(二)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1、魏晋以前基本上是阶段。

2、魏晋时期开始进入阶段。

魏晋时期,由隶书衍生出来的楷书、行书、草书,通过众多书法家的努力实践,臻于成熟,从此书法的审美功能超过实用功能。

楷书始于东汉,通行至今。

楷书,,具有其他书体不可比拟的价值。

魏晋时期,楷书特征得到完善。

唐代时步入盛世。

欧阳询、柳公权和颜真卿都是那个时期的书法大家。

草书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

它的特点是:,钩连不断;,任情纵性。

虽然实用性不大,却有极高的价值。

魏晋以来,草书盛行不衰,名家辈出。

王羲之、王献之、张旭、怀素等都是草书大家。

行书兼具特点。

行书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______。

经东汉至西晋约两个世纪的演变,书体完全成熟。

王羲之的《》是其典型代表。

(三)中国画的起源、演变及特点1、起源:在时代,绘画就已经出现。

主要是,还有岩画、壁画、地画等。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是彩陶画《》。

2、绘画发展的阶段特点(1)先秦时期:夏商周时期的绘画以为主,画在墙壁上、丝帛上。

是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

画帛《人物龙凤图》等是其代表。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案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案

一、书法艺术发展1、汉字起源和演变:(1) 起源:汉字起源于六千多年前,原始文字大多是象形字,称为"图画文字"。

(2)商代形成完整体系。

(3)演变:此后按照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脉络发展。

总趋势由繁到简2、书法艺术发展(魏晋为界限)第一阶段魏晋前为"自发阶段"(重实用功能)第二阶段魏晋以后"自觉阶段",由隶书衍生出来的楷书、行书、草书,臻于成熟。

(隶楷草行书法艺术化,兼具审美、实用功能)a 楷书艺术:发展情况 ----魏晋时期是隶书向楷书的过渡阶段,代表钟繇、王羲之。

唐朝楷书步入盛世。

代表:初唐: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盛唐:颜真卿的《颜氏家庙碑》、晚唐:柳公权的《玄秘塔碑》特点:笔画详备,结构严整,有实用价值。

《九成宫醴泉铭》《颜氏家庙碑》《玄秘塔碑》b 草书艺术:魏晋以来名家辈出。

特点:笔画简约,勾连不断,流畅,纵性,审美价值高。

代表: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盛唐张旭、怀素c 行书艺术:特点: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兼具审美和实用价值。

代表:王羲之的《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颜真卿《祭至文稿》(天下第二行书)、宋朝苏轼《寒食贴》、元朝赵孟兆页、明朝文征明。

二、中国画的起源、演变及特点1、起源:远古时代,代表作是彩陶画《鹳鱼石斧图》。

2、演变、特点、代表:①战国时期是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

代表作战国帛画《人物驭龙图》和《人物龙凤图》。

②秦汉时期,绘画门类丰富。

代表作:长沙马王堆汉墓帛画和河南洛阳东汉墓《夫妇宴饮图》,是工笔重彩的杰作。

③魏晋时期,士大夫画家总结出绘画理论,推动绘画艺术的发展。

代表: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并提出以形写神,注重表现人的精神气质。

④隋唐时期,是中国绘画的一个高峰。

继承前代基础上,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

代表:隋朝展子虔《游春图》,现存中国最早的山水画。

初唐阎立本《步辇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案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案

教案:第十课教案:第十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一、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识与能力①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初步学习欣赏书画艺术初步学习欣赏书画艺术②通过对京剧艺术的了解,学会欣赏京剧。

②通过对京剧艺术的了解,学会欣赏京剧。

(2)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现代化的视觉媒体、通过现代化的视觉媒体、视听媒体赏析书画京剧作品,视听媒体赏析书画京剧作品,视听媒体赏析书画京剧作品,在比较、在比较、在比较、归纳的基础归纳的基础上,学习这些艺术的发展历程。

上,学习这些艺术的发展历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书画和戏曲艺术作为祖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懂得珍惜和弘扬古代优秀文化,提升人文素养。

秀文化,提升人文素养。

二、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

展的历程。

(2)教学难点: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京剧的艺术成就。

)教学难点: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京剧的艺术成就。

三、 教学过程导入:请同学们来想像一下加入我们现在穿越到一个没有文字的时代,社会将会有何变化?化?过程评价:无法知道过去历史上发生的事情,无法知道过去历史上发生的事情,没有书刊,没有书刊,没有书刊,交流受阻等。

交流受阻等。

交流受阻等。

文字实际上是一套可文字实际上是一套可视符号系统,它将人们的思想、语言、情感、经验等记录下来,并大大突破了口头语言的时空限制,是文化得以传播交流、世代传承。

文字的发明,无疑是人类历史上一件石破天惊的大事。

华夏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想汉字的功劳一定是值得大书特书,大讲特讲的。

一定是值得大书特书,大讲特讲的。

过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十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请大家先浏览一下导言和课文,了解一下本课的主要内容。

言和课文,了解一下本课的主要内容。

魅力多彩的书画教案

魅力多彩的书画教案

魅力多彩的书画教案教案标题:魅力多彩的书画教案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书画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的细致耐心和自我调节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介绍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历史和发展。

2. 学习基本的书法和绘画技法。

3. 创作一幅具有个人特色的书画作品。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介绍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魅力和独特之处。

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书画的认识和感受。

第二步:知识传授(15分钟)1. 介绍中国传统书法的基本知识,如笔画、字体、结构等。

2. 介绍中国传统绘画的基本知识,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3. 示范基本的书法和绘画技法,如横、竖、撇、捺等。

第三步:实践操作(30分钟)1. 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练习基本的书法技法,如写汉字的笔画。

2. 学生尝试绘画基本的线条和形状,如画竹子、花鸟等。

3. 教师逐个指导学生,纠正他们的姿势和技法。

第四步:创作实践(40分钟)1.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象力,选择一个主题进行书法或绘画创作。

2. 学生利用所学的技法和知识,创作一幅具有个人特色的书画作品。

3. 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

第五步: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书画作品,分享创作的过程和心得。

2. 教师和同学们对作品进行评价和讨论,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

四、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介绍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魅力和独特之处。

2. 教师示范的书法和绘画作品。

3. 练习用的毛笔、水彩笔、纸张等工具和材料。

五、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环节的表现,包括姿势、技法和创造力。

2. 评价学生的书画作品,包括主题、构图、线条和色彩运用等方面。

3. 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度和对书画艺术的理解程度。

六、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观书画展览或艺术博物馆,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

2. 组织学生参加书法或绘画比赛,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竞争意识。

第四课充满魅力的中国书画

第四课充满魅力的中国书画

第四课充满魅力的中国书画余云丹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充满魅力的中国古代书画:汉字的起源与演变;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中国画的起源、演变及特点。

中国古代有“书画同源”的说法。

中国书画以它们独特的风采,跻身于世界艺林,充满魅力。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掌握汉字起源时间和演变过程;中国书法艺术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中国画的发展脉络和基本特征;概述汉字绘画的起源、演变过程,能说出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二)过程与方法:问题探究;观察碑帖;历史比较;欣赏图片(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艺术魅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二)教学难点:理解“书画同源”。

四、教学方法:谈话法、阅读法、探究法、讨论法、列表法、情境再现法五、课时安排:1课时七、课堂练习:以选择题为主,加强记忆巩固八、作业:1、汉字起源于何时?它是怎样演变的?(提示:起源于六千多年前,经历了由商周的甲骨文发展到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的脉络演变发展,汉字形体演变的过程可以分为古文字和隶楷两大阶段。

)2、谈谈中国书法和绘画发展的基本脉络。

(提示“书画同源”,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发展大致分为七个阶段。

)九、板书(见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立足于精,而不在于多,着重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在教学中,边教学边板书,让学生及时明确教学内容,从而提高板书的有效性,有助于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完善知识体系。

十、教学后记:汉字、书法、绘画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但毕竟是三门不同的学问;各自都能单独写成一部厚厚的专著。

将这三门学问的基础知识浓缩后组合在一起,讲一课时,难度相当大。

难度大的原因之一,是将这三门学问的基础知识浓缩后组合在一起,如何使它们能够串连起来,不给人以零散的感觉,以利于教学,这是一个大问题。

10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学设计教案.doc

10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学设计教案.doc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阅读教材,识记汉字的起源及发展脉络,书法艺术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中国画的发展脉络及基本特征;京剧的发展历程、京剧艺术特点以及艺术家代表;2.过程与方法依据教材及导学案小的材料,通过生生共议、师生互议、学生质疑,理解书画同源和京剧形成发展的原因;汉字书画的发展历程特点;初步学习欣赏书画艺术;学会欣赏京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碑帖、历史比较、欣赏图片、欣赏戏剧等方法,了解中国书画和戏剧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2.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屮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京剧产生和发展的历程、京剧艺术的特色和成就难点:理解屮国书画和戏曲艺术的基本特征3. 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4. 标签|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问题:北京奥运会会徽《舞动的北京》体现了屮国文字的哪些元素?引入:北京奥运会会徽《舞动的北京》体现了屮国文字、及其书法艺术和的篆刻艺术。

下面,我们一起來学习屮国《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一、汉字的起源与演变1.汉字(1)起源:“图画文字”(2)形成:商朝(3)趋势:由繁到简(4)演变:甲骨文一一大篆一一小篆一一隶书一一楷书二、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1)两个阶段:魏晋以前是自发阶段,就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发展的,更多的是字体自身的美感。

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人们自觉地创造书法美。

(2)总特点:兼具审美和实用功能(3)书体楷书中归中矩,欧体险劲瘦硬,清秀雅致;颜体肥硕丰润,豪迈雄壮;柳体则是清瘦挺拔,骨力遒劲,草书狂放不羁,张扬个性等楷书:笔画详备,结构严整,实用价值高。

草书: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任情放纵,审美价值高。

行书: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兼审美和实用价值。

讨论:汉字为何具有旺盛的生命力?(1) 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保证了汉字使用的畅通无阻(2) 我国民族多、方言多,为汉字的使用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3) 汉字为不同民族、不同方言区的交往提供了便利条件(4) 汉字自身的成熟与完美,也为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中国画1. 发展脉络时代 特 征代表作N 远古时代线条稚拙,色彩图案简 单,是萌芽时期 彩陶画《鹳鱼石斧F战国时期造型准确,线条流畅, 走向成熟 帛|画 《人物龙凤¥《人物驭龙秦汉时期绘画门类丰富, 色彩绚丽典雅西汉马工堆卡 《夫妇宴饮时代特征代表作魏晋时期上大夫isi家总结绘画理论,“以形写神"东晋顾恺之《女史箴1隋唐时期绘画高峰;吸收外来风格隋展了虔《游春图: 唐阎立本《步辇图; 唐吴道子《送了天1 敦煌莫高窟壁画两宋时期宫廷画院最活跃阶段;画学兴起;风俗画突出北宋张择端《清明上元明清士大夫文人画突出(写意画) 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元王冕《墨梅图: 明徐渭《牡丹蕉淸郑板桥《墨兰图:2.突出特征(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3.绘画艺术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何关系?请举例说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第三册[人教版]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第4课充满魅力的中国书画一、汉字的起源和演变1.汉字的起源2.汉字的演变二、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1.书法艺术发展的两个阶段2.楷、草、行书的特点及代表人物三、中国画的起源、演变及特点1.先秦绘画艺术及特点2.秦汉绘画艺术及特点3.魏晋南北朝绘画艺术及特点4.隋唐五代绘画艺术及特点5.两宋绘画艺术及特点6.元明清绘画艺术及特点重点:了解中国书法和绘画的发展脉络和基本特征难点:理解“书画同源”、写意画、文人画等涵义【教学方法】关于对本节充满魅力中国书画的讲述,一方面通过对主要问题提示和重要概念讲解,注意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借助中国书艺术形象化的特点,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究。

在教学过程中可先找一些中国书法和绘画的图片来讲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有条件的学校可上网等多媒体手段查找或者放映一些与教材相关的书法和绘画的图片,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方法,以展现书画艺术本身的魅力,增强学生对书画的了解和认识。

这既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也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

【导入新课】中国文化悠远流长,中国书画也一脉相承,以其独特的魅力艺坛独树一帜。

一提起书画我们马上会想到齐白石、黄宾虹、张大千、傅抱石、李可染等近代知名的绘画大师,但任何一个国家的书画发展都与它的传统特色有关。

中国古代书画,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当我们面对先贤遗下的丹青墨宝时,仿佛正在翻阅一部浩瀚的历史巨册,她将我们带入那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去……中国书画以她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超凡的艺术魅力,使她在世界艺术史上,有着独特的且十分重要的地位。

今天就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充满魅力的中国书画。

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一、汉字的起源和演变1.汉字的起源提问:汉字的起源于何时?让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后进行概括归纳:汉字源远流长。

它既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又是至今硕果仅存的一种方块表意文字。

汉字起源于绘画,早在六千多年前,原始社会晚期,汉民族先民在各种器物上刻画的符号,渐渐演变成为汉字。

汉字起源于图画,原始文字大多是象形字,是可读出来的图画,称为“文字图画”。

象形字越来越符号化,逐渐脱离图画,形成汉字。

文字的使用,是人类文明一大进步。

汉字以象形文字为特征而在人类语林中独树一帜,它在文字、语言上的优点,也正在为使用表音文字的人们所认识和接受。

汉字起源于何时,又是谁创造的,至今并没有一致的说法。

汉字《世本》、《荀子》、《吕氏春秋》、《韩非子》等古文献,都说汉字是在黄帝时代由仓颉、沮诵两人创造的。

许慎《说文解字》试图作出比较圆通的解释,认为伏羲作八卦“以垂宪象”,启发人们根据不同事物去作不同的符号。

神农氏时代“结绳而治”,但庶事繁多,终于不能满足。

在黄帝时代就出现了仓颉,“见鸟兽蹄选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并说仓颉初造书契时,“依类象形”谓之文,后来形声相益谓之字。

2.汉字的演变提问:演变的过程是怎样的?让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后进行概括归纳:汉字的演变总趋势是由繁到简,汉字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

至商代,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

从那时起,汉字按照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的脉络演变发展,至今已有大约三千六百年的历史。

汉字形体演变的过程可以分为古文字和隶楷两大阶段。

在古文字阶段,汉字形体演变的序列是甲骨文、金文、篆书、秦隶。

在隶楷阶段,汉字形体演变的序列是隶书、楷书。

隶书盛行于汉代。

魏晋时期是隶书向楷书的过渡阶段。

楷书盛行于隋唐。

隶书、楷书是正式字体。

在隶楷阶段,还出现了辅助书体──草书和行书。

小篆使每个字的笔画数固定下来;隶书构成了新的笔形系统,字形渐成扁方形;楷书诞生以后,汉字的字形字体就稳定下来了,确定了“横、竖、撇、点、捺、挑、钧、折”的基本笔画,笔形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字形结构日趋平衡对称。

经过长期演迸发展,总结成构成汉字的六种方法,称为“六书”,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二、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1.书法艺术发展的两个阶段自从有了文字,就有了书法。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它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而发展。

书法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中国艺术的基本特征。

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

魏晋时期,由隶书衍生出来的楷书、行书、草书,通过众多书法家的努力实践,臻于成熟。

从此,书法的审美功能超过实用功能,自觉地创造书法美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

2.楷、草、行书的特点及代表人物让让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后,对楷书、行书、草书的特点和主要的代表人物进行概括归纳:楷书的特点:笔画详备,结构严整,是规范化、标准化、楷模化的字体。

(1)楷书始于东汉。

(2)魏晋楷书有定鼎之功,代表作有钟繇的《宣示表》和王羲之的《乐毅论》。

(3)唐代步入盛世,名家群起。

初唐的欧阳询、盛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是这一时期的代表。

(4)唐代以后,渐趋衰弱,但也不乏能手。

如宋代黄庭坚、元代赵孟頫,明代文徵明、清代何绍基等。

草书的特点:笔画简约,钩连不断;线条流畅,任情纵性。

虽实用性不强,但成为诸书体中艺术性最强的一种。

草书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

代表人物有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盛唐的张旭、怀素等。

行书的特点: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是一种最活跃的字体。

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

经过东汉至西晋约两个多世纪的演变,书体完全成熟。

最突出的代表作是王羲之的《兰亭序》。

还有唐代颜真卿、宋代苏轼。

三、中国画的起源、演变及特点1.先秦绘画艺术及特点提问:先秦绘画艺术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让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后进行概括归纳:以生动的气韵,简洁的笔墨,流畅的线条,表达出完美的意境。

有彩陶画、岩画、壁画、地画以及人物肖像为主的绘画。

中国古代绘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其绘画形式、艺术风格、表现技法都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

原始社会的绘画艺术。

早在六七千年以前,黄河流域的祖先就在陶器上绘制图案。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是彩陶画《鹳鱼石斧图》。

除彩陶画外,还有岩画、壁画、地画等。

远古人类还在岩石上刻画或描绘了史前人类的生产方式、民族、战争、宗教等内容,称为岩画。

夏商周三代的绘画以人物肖像为主,画在墙壁上、丝帛上。

《人物御龙图》和《人物龙凤图》是出土的战国楚国帛画,以生动的气韵,简洁的笔墨,流畅的线条,表达出完美的意境,反映出画家高度的艺术概括力。

这种以线条造型民族风格的中国绘画艺术形式,表明战国时期中国绘画艺术正从萌芽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

2.秦汉绘画艺术及特点提问:秦汉绘画艺术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让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后进行概括归纳:线条挺拔流畅,色彩绚丽典雅。

有壁画、帛画、木刻画、木版画、画像石、画像砖等。

秦汉时期,绘画艺术有进一步发展。

绘画门类丰富,有壁画、帛画、木刻画、木版画、画像石、画像砖等。

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彩绘帛画,线条挺拔流畅,色彩绚丽典雅,与中国帛画的传承关系明显。

河南洛阳东汉墓出土的《夫妇宴饮图》,是工笔重彩的杰作。

3.魏晋南北朝绘画艺术及特点提问: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艺术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让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后进行概括归纳:反映士大夫生活,重视人物的风貌、气质。

魏晋南北朝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出现了。

这一时期士族兴起,士大夫画家活跃于画坛。

他们文化修养很高,总结出许多精辟的绘画理论,有力地推动绘画艺术的提高。

此时人物肖像画是主要的创作主题。

顾恺之“传神写照”理论提出,要求绘画作品应重表现人物的风貌、气质,这为中国画重气韵的特点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除人物,宗教题材外,初期山水画也随之出现。

此一时期的代表作有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和杨子华的《北齐校书图》。

4.隋唐五代绘画艺术及特点提问:隋唐绘画艺术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让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后进行概括归纳: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描绘重大事件,同时追求一种“画中有诗”的意境,人物画发展到成熟阶段。

隋唐五代时期的绘画艺术,在继承魏晋以来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产生出许多画家和优秀作品,是中国绘画的一个高峰。

隋朝展子虔的《游春图》,是现存中国最早的山水画,其影响深远。

初唐杰出画家阎立本善于描绘重大事件,传世作品有《步辇图》。

盛唐时期的吴道子在人物(含宗教画)画和山水画领域里都有重大贡献。

他的人物画,尤其是宗教人物,被誉为“六法俱全”,人物衣带如风吹波动,人称“吴带当风”,代表了人物画发展的成熟,其代表作是《送子天王图》《孔子像》等,后人称他为“画圣”。

此外,隋唐时期,敦煌莫高窟壁画盛极一时,形象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气氛。

5.两宋绘画艺术及特点提问:两宋绘画艺术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让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后进行概括归纳:两宋时期,宫廷画院进入最为活跃的阶段,画学兴起,适应民间需要,绘画成为商品,绘画艺术得以全面发展,可谓流派纷呈,名家辈出。

题材愈加广泛,画派并出,各画种全面发展,空前繁荣,盛极一时,其光辉璀璨,照耀百代。

流派纷呈,名家辈出是这一时期绘画艺术的特点。

风俗画是当时画坛的最大亮点。

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最高的风俗画,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创作的《清明上河图》长卷。

它描绘了北宋汴河沿岸风光和繁华的景象,作品充分展示了画家的写实功力,河流、物舍、舟船、城关、人群、虹桥、楼观、店铺、市街、驼队,等等,一切物象都刻画得入微传神。

6.元明清绘画艺术及特点提问:元明清时期绘画艺术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让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后进行概括归纳: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特别是反映文人画风貌的写意画。

人文画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的意趣。

元代带来的审美意识的变异,元代画在重视对古代传统的继承上,创新立意,适合于表现文人画家意识的山水画和枯木竹石、梅、兰以及墨笔花鸟大量涌现,人物故事画的相对减少。

随着文人画的繁荣,绘画作品中诗、书、画进一步密切结合而且成为普遍的风尚。

这加强了中国画的文学趣味,更好地体现了中国画的民族特色。

中国画在明代产生了许多流派,各派又在创作和理论上自成体系。

清代的绘画艺术,继续着元明以来的趋势,文人画日益占据画坛主流,山水画的创作以及水墨写意画盛行。

更多的画家在文人画创作思想影响下,追求笔墨情趣,很多画家钟爱梅、兰、竹、菊等题材和泼墨大写意手法,他们的艺术对近现代花鸟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代表作品有元代王冕的《墨梅》、明代徐渭的《黄甲图》、清代郑板桥的《墨竹图》。

【课后研讨】汉字源远流长。

它既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又是至今硕果仅存的一种方块表意文字。

世界上另外几种最古老的文字,如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尼罗河流域古埃及人创造的圣书字、中美洲印第安族玛雅人创造的象形文字,都已经成为死文字,不再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