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培优专题复习高无机综合推断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 高无机综合推断 培优练习(含答案)含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 高无机综合推断 培优练习(含答案)含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高无机综合推断培优练习(含答案)含详细答案一、无机综合推断1.某新型无机材料A3M4由两种非金属元素组成,元素M位于第二周期V A族。

D、E、H 均为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化合物C、E均含A元素。

其余物质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

请回答:(1)写出H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

(2)化合物A3M4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答案】AgCl共价键SiO2+2OH- = SiO32-+H2O【解析】根据题中各物质转化关系,D受热得E,E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F,F与过量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D,说明D为弱酸且能受热分解;新型无机材料A3M4由两种非金属元素组成,元素M位于第二周期VA族,应为N元素,A元素为四价元素,C、E均为含A元素,可知A3M4应为Si3N4,可以确定A为Si,E为SiO2,F为Na2SiO3,则D为H2SiO3,G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H,则可知G中有Cl-,H为AgCl,故C为SiCl4,B为Cl2;由SiCl4+3H2═4HCl+H2SiO3,生成G:HCl;(1)H的化学式为AgCl;(2)化合物Si3N4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共价键;(3)SiO2溶解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O2+2OH- = SiO32-+H2O。

2.现有稀硫酸、纯碱、二氧化碳、铜片、食盐、生石灰、铁片和木炭粉8种物质。

(1)在这8种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___(用相应的化学式表示,下同)。

(2)这8种物质中的某5种存在下面的相互关系,选择适当的物质填入①~⑤,使有连线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它们的化学式分别为:①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

②如果连线对应的反应分别用A、B、C、D、E表示。

高考化学高无机综合推断(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

高考化学高无机综合推断(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

高考化学高无机综合推断(大题培优易错难题)一、无机综合推断1.现有H、N、O、Na、S、Cl、Fe、Cu八种常见元素,回答下列问题:(1)Cl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2)Na+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_;(3)能说明非金属性Cl比S强的事实是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物质A~L是由上述八种元素中的一种、二种或三种组成,A的摩尔质量166g·mol-1,其焰色反应呈黄色;B是最常见的液体;C中两元素的质量比为96∶7; D、E都为氢氧化物,E呈红褐色。

F、G、H、I为单质,其中F、G是无色气体,H是紫红色固体,I是黄绿色气体;L是常见的强酸。

它们有如下图所示的关系(部分反应条件及产物已略去):①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②D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③L的稀溶液与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④反应(a)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3周期ⅦA族 Cl2+H2S=S↓+2HCl Cu3N 3Cu + 8H++2NO3-=3Cu2++2NO↑+4H2O 4Na2FeO4 +10H2O = 4Fe(OH)3↓+8NaOH + 3O2↑【解析】【分析】前三问考查了元素周期表中“位构性”三者关系,后一问为无机推断大题,其推导思路: B 是最常见的液体则为水;E呈红褐色为氢氧化铁,D、E属同类物质,且D应该也含有钠元素故为氢氧化钠;F、G、H、I为单质,其中F、G是无色气体,H是紫红色固体即为Cu,C 中两元素的质量比为96:7,C分解得到G和H,可知生成Cu和氮气,故C为Cu3N,G为氮气;氮气与氧气放电生成NO,故F为氧气,J为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K为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L是常见的强酸硝酸;I是黄绿色气体则为氯气;A的摩尔质量为166g·mol-1,其焰色反应呈黄色,则含有钠元素,结合D、E、F可推知A为Na2FeO4。

高考化学 高无机综合推断 培优练习(含答案)及答案

高考化学 高无机综合推断 培优练习(含答案)及答案

高考化学高无机综合推断培优练习(含答案)及答案一、无机综合推断1.已知A、B、C、D是元素周期表中的四种短周期元素,A分别与B、C、D结合生成三种化合物:甲、乙、丙。

甲、乙、丙三种化合物的分子中含有相同数目的电子;丙与甲、乙均能发生化学反应,且甲、丙为无色有不同刺激性气味的物质,化合物丁与C的某种单质在常温下反应可生成红棕色气体;B、C、D三种元素的单质与甲、乙、丁三种化合物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略去):(1)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

(2)B、C、D的原子半径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3)丁与C的单质在常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甲、乙、丙分子中的电子数均为________,实验室如何检验丙_______ 。

(5)C的单质+丙→乙+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2周期ⅤA族 N>O>F 2NO+O2===2NO2 10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5O2+4NH36H2O+4NO【解析】【分析】本题有几个重要的突破口:①甲、乙、丙三种化合物的分子中含有相同数目的电子;②丙为无色有不同刺激性气味的物质;③化合物丁与C的某种单质在常温下反应可生成红棕色气体,说明丁为NO,C的某种单质可能为O2。

【详解】A、B、C、D是元素周期表中的四种短周期元素,A分别与B、C、D结合生成三种化合物:甲、乙、丙。

化合物丁与C的某种单质在常温下反应可生成红棕色气体,则丁为NO、C为O元素;丙与甲、乙均能发生化学反应,且甲、丙为无色有不同刺激性气味的物质,由图中信息可知,丙与O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NO,也可以由O的单质与D的单质化合而得,则丙为NH3、D为N元素,乙为H2O;甲、乙、丙三种化合物的分子中含有相同数目的电子,则其都有10个电子,结合图中信息,B的单质可以与H2O反应生成甲和O 元素的单质,故甲为HF、B为F元素。

高考化学高无机综合推断(大题培优)含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高无机综合推断(大题培优)含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高无机综合推断(大题培优)含详细答案一、无机综合推断1.某兴趣活动小组利用物质间的互变,设计成一个平面魔方,如下图所示:已知①A、B、C、D、G含有同种元素。

②纯A(单质)B溶液D固体G溶液颜色银白色黄色红棕色浅绿色③E是通常情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B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也能将一种氧化物氧化为F,F是含有三种元素的化合物,与A反应生成E、G。

依据以上信息填空:(1)写出D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G生成C的过程中所出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A→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F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G与次氯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Fe2O3先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2Fe+3Cl22FeCl3 2Fe3++SO2+2H2O=2Fe2++SO42-+4H+ H++2Fe2++HClO=2Fe3++Cl-+H2O【解析】【分析】结合框图,D固体呈红棕色,则其为Fe2O3;A、B、C、D、G含有同种元素,B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B为FeCl3,G中含有Fe2+,A为Fe。

由“B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也能将一种氧化物氧化为F,F是含有三种元素的化合物,与A反应生成E、G”,则F为H2SO4,G为FeSO4;E是通常情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则E为H2。

由B→C→D的转化可推知,C为Fe(OH)3。

【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D为氧化铁,其化学式:Fe2O3。

答案为:Fe2O3;(2)FeSO4生成Fe(OH)3,可先加碱、后氧化,所出现的现象为先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高考化学备考之高无机综合推断压轴突破训练∶培优 易错 难题篇附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备考之高无机综合推断压轴突破训练∶培优 易错 难题篇附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备考之高无机综合推断压轴突破训练∶培优易错难题篇附答案解析一、无机综合推断1.下列各物质中只有A、B、C三种单质,A的焰色反应为黄色,主要以G形式存在于海水中,F是一种淡黄色的固体,H是一种常见的无色液体,I是造成温室效应的“元凶”,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A是:_____,C是:_____,L是:______,I是:____(填化学式)。

(2)写出反应①②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Na Cl2HCl CO22Na+2H2O=2NaOH+H2↑2Na2O2+2H2O=4NaOH+O2↑2NaHCO3Na2CO3+CO2↑+H2O【解析】【分析】焰色反应为黄色的单质是钠,钠元素在自然界主要以氯化钠的形式存在,淡黄色固体是过氧化钠,常见的无色液体是水,造成温室效应的“元凶”是二氧化碳。

因此,A是钠,B是氧气,C是氯气,D是氢氧化钠,E是氧化钠,F是过氧化钠,G是氯化钠,H是水,I是二氧化碳,J是碳酸氢钠,K是碳酸钠,L是盐酸。

【详解】(1)A是钠,化学式为Na,C是氯气,化学式为Cl2,L是氯化氢,化学式为HCl,I是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2)①是钠与水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②是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③是碳酸氢钠的受热分解,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CO2↑+H2O;【点睛】无机框图推断题要找出题眼,关键点,熟记特殊物质的颜色,特殊的反应,工业生产等等,找出突破口,一一突破。

2.I.化合物X含有三种元素,其中两种为非金属元素,且原子个数比为1:1,X不溶于水,能溶于强酸。

高考化学高无机综合推断(大题培优)及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高无机综合推断(大题培优)及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高无机综合推断(大题培优)及详细答案一、无机综合推断1.中学化学中的一些常见物质有如图转化关系。

其中A、H为空气中的主要成分,气体B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气体D遇到A很快变成红棕色E,C是黑色金属氧化物,I 是紫红色金属单质。

X为常见液体(部分反应条件及生成物没有全部列出)。

回答下列问题:(1)B的化学式为________ 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2)B的实验室制法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NH3 CuO NO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4NH3+5O24NO+6H2O 3Cu+8H++2NO3—=3Cu2++NO↑+4H2O【解析】【分析】A、H为空气中主要成分,分别为N2、O2中的一种,气体B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B为NH3,A能与氨气反应生成D与X,X为常见液体,气体D遇到A很快变成红棕色E,可推知A为O2,H为N2,D为NO,X为H2O,E为NO2,E与X反应生成F,I是紫红色金属单质,应为Cu,F与Cu反应得到G、X(水)、D(NO),故为HNO3,G为Cu(NO3)2.C属于氧化物,与B(NH3)反应得到X(水)、H(氮气)、I(Cu),根据元素守恒可知C 为CuO,据此解答。

【详解】A、H为空气中主要成分,分别为N2、O2中的一种,气体B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B为NH3,A能与氨气反应生成D与X,X为常见液体,气体D遇到A很快变成红棕色E,可推知A为O2,H为N2,D为NO,X为H2O,E为NO2,E与X反应生成F,I是紫红色金属单质,应为Cu,F与Cu反应得到G、X(水)、D(NO),故为HNO3,G为Cu(NO3)2.C属于氧化物,与B(NH3)反应得到X(水)、H(氮气)、I(Cu),根据元素守恒可知C 为CuO;(1)由上述分析可知,B的化学式为NH3;C的化学式为CuO;D的化学式为NO;(2)实验室利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制NH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3)反应①为氨的催化氧化,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4)反应②为Cu溶于稀硝酸生成NO,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

高考化学高无机综合推断综合题汇编含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高无机综合推断综合题汇编含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高无机综合推断综合题汇编含详细答案一、无机综合推断1.某强酸性溶液X,含有Ba2+、Al3+、SiO32-、NH4+、Fe2+、Fe3+、CO32-、SO42-、NO3-中的一种或几种离子,取溶液进行连续实验,能实现如下转化:依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离子中,溶液X中肯定含有的是:________________;不能肯定的是:_______________。

对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可以另取X溶液于一支试管中,选择下列试剂中的一种加入X溶液中,根据现象就可判断,则该试剂是:_________。

(选填:①NaOH溶液,②酚酞试剂,③石蕊试剂,④pH试纸,⑤KSCN溶液,⑥KMnO4溶液)(2)气体F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反应②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步骤①所有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SO42-、Al3+、Fe2+、NH4+ Fe3+⑤气体由无色变成红棕色 Ba2++SO42-=BaSO4↓ 3Fe2++NO3-+4H+=3Fe3++NO↑+2H2O【解析】【详解】(1)在强酸性溶液中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硅酸根离子和氢离子反应生成硅酸沉淀,所以一定不会存在CO32-和SiO32-离子;加入过量硝酸钡生成沉淀,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说明一定含有SO42-,含有SO42-离子就一定不含Ba2+离子;气体A连续氧化生成D和E,则A为NO,D为NO2,E为HNO3,说明溶液中含有还原性离子,一定为Fe2+,一定不含NO3-离子;溶液B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生成气体F,则F为NH3,说明溶液中含有NH4+;溶液H中溶于CO2气体,生成沉淀K,则K为Al (OH)3,L为NaOH和NaAlO2,说明溶液中含有Al3+;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离子Fe3+,检验用硫氰化钾溶液,取少量X溶液放在试管中,加入几滴KSCN,溶液变红色说明有Fe3+,反之无Fe3+;(2)溶液B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生成气体F:NH4++OH-=NH3↑+H2O,氨气电子式为;一氧化氮易被氧化为二氧化氮,则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反应②的现象是无色一氧化氮变为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3)步骤①在强酸性溶液中加入过量硝酸钡,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Ba2++SO42-=BaSO4↓,二价铁离子具有还原性,硝酸具有氧化性,二价铁离子被硝酸氧化生成三价铁离子,硝酸被还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在空气中被氧化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离子反应方程式为3Fe2++NO3-+4H+=3Fe3++NO↑+2H2O。

高考化学培优专题复习高无机综合推断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培优专题复习高无机综合推断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培优专题复习高无机综合推断练习题含答案解析一、无机综合推断1.A、B、C、W均为中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他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反应可以在水溶液中进行)。

(1)若A、B、C三种物质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A俗称苛性钠,W为无色无味气体,C受热分解可转化为B。

①向B溶液中通入W生成C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A溶液与C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B、C三种物质都含有一种金属元素,且B为两性物质,W俗称苛性钠。

①A、B、C三种物质中所含有的金属元素单质与W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②A溶液一步转化为C溶液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B、C、W四种物质均为气体,其中A、W为单质,C的摩尔质量为46g·mol-1。

①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室制取B时,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B。

③一定条件下B与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A为淡黄色固体单质,W为气体单质,B、C均为酸性氧化物。

则C溶于水形成化合物D,在加热的情况下,D的浓溶液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O32-+H2O+CO2=2HCO3- NaOH+NaHCO3=Na2CO3+H2O 2Al+2NaOH+2H2O =2NaAlO2 +3H2↑ Al3-+ 4OH- =AlO2- + 2H2O NO 不能 2NO+2CO2CO2+N2S+2H2SO4(浓)3SO2↑+2H2O【解析】【分析】(1) 若A、B、C 三种物质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均含Na元素,A俗称苛性钠,则A为NaOH,W为无色无味气体,C受热分解可转化为B,则W为CO2、B为Na2CO3,C为NaHCO3;(2)若A、B、C三种物质都含有一种金属元素,且B为两性物质,W俗称苛性钠,则B为Al(OH)3,A为AlCl3、C为NaAlO2;(3) 若A、B、C、W四种物质均为气体,其中A、W为单质,C的摩尔质量为46g•mol-1,则A为N2、W为O2、B为NO、C为NO2;(4) 若A 为淡黄色固体单质,W 为气体单质,B、C均为酸性氧化物,则A为S,W为O2、B为SO2、C为SO3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化学培优专题复习高无机综合推断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一、无机综合推断1.X、Y、Z三种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序数小于10,它们的单质在常温下都是常见的无色气体,在适当条件下,三者之间可以两两发生反应生成分别是双原子、三原子和四原子的甲、乙、丙三种分子,且乙、丙分子中含有X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3。

请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X的名称是______,丙分子的电子式为______。

(2)若甲与Y单质在常温下混合就有明显现象,则甲的化学式为________。

丙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甲和乙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合物丁含X、Y、Z三种元素,丁是一种常见的强酸,将丁与丙按物质的量之比1∶1混合后所得物质戊的晶体结构中含有的化学键为________(选填序号)。

a.只含共价键 b.只含离子键 c.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答案】氢 NO 4NH3+5O24NO+6H2O C【解析】【分析】由X、Y、Z三种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序数小于10,它们的单质在常温下都是常见的无色气体可知,三种气体单质为氢气、氮气、氧气,X为H元素、Y为N元素、Z 为O元素,由在适当条件下,三者之间可以两两发生反应生成分别是双原子、三原子和四原子的甲、乙、丙三种分子,且乙、丙分子中含有X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3可知,甲为NO、乙为H2O、丙为NH3。

【详解】(1)元素X为H元素,名称为氢;丙为共价化合物NH3,电子式为,故答案为氢;;(2)甲为无色气体NO,NO与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氨气与氧气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 4NO+6H2O,故答案为4NH3+5O24NO+6H2O;(3)由化合物丁是一种含H、O、N三种元素的强酸可知,丁为HNO3,HNO3与NH3按物质的量之比1:1混合反应生成NH4NO3,NH4NO3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故答案为C。

【点睛】短周期元素中,单质为气体的有氢气、氮气、氧气、氟气和氯气,是无色气体的只有氢气、氮气、氧气,则它们的单质在常温下都是常见的无色气体是解题的突破口。

2.固体X由四种元素组成,为探究其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1)固体X中含有H、O、______和______元素。

(2)写出固体X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取少量固体B溶于稀硫酸,加入适量的KI溶液,反应后溶液显棕黄色,同时产生一种白色的碘化物沉淀,写出产生该现象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答案】C Cu Cu3(OH)2(CO3)23CuO+H2O+2CO2↑ 2Cu2++4I-=2CuI↓+I2【解析】【分析】由固体隔绝空气加热生成1.8g水可知,含H原子的物质的量n=1.8g/18g∙mol-1×2=0.2mol,质量为0.2g;气体A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为碳酸钙,其物质的量n=20.0g/100g∙mol-1=0.2mol,所以碳原子的物质的质量为m=0.2mol×12g/mol=2.4g;固体B与CO反应生成紫红色固体为Cu,则B为CuO,其物质的量为24.0g/80g∙mol-1=0.3mol,所以铜的质量为m=0.3mol×64g/mol=19.6g;剩余质量为34.6g-0.2g-2.4g-19.6g=12.4g,所以X中含O为n=12.4g/16g∙mol-1=0.8mol,则n(Cu):n(C):n (H):n(O)=3:2:2:8,X为Cu3(OH)2(CO3)2,以此来解答。

【详解】(1)由上述分析可知,固体X中含有H、O、C、Cu元素,故答案为:C;Cu;(2)固体X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3(OH)2(CO3)23CuO+H2O+2CO2↑,故答案为:Cu3(OH)2(CO3)23CuO+H2O+2CO2↑;(3)取少量固体B溶于稀硫酸,生成硫酸铜,加入适量的KI溶液,反应后溶液显棕黄色,同时产生一种白色的碘化物沉淀,可知生成碘和CuI,产生该现象的离子方程式为2Cu2++4I-=2CuI↓+I2,故答案为:2Cu2++4I-=2CuI↓+I2。

3.无机化合物X与Y均由三种相同短周期的非金属元素组成(X比Y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常温下均为无色液体,易水解,均产生酸性白雾。

取1.35gX与足量水完全反应,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1.00mol·L-1的NaOH溶液40.0mL恰好反应,溶液呈中性,继续滴加BaCl2溶液至过量,产生不溶于稀盐酸的2.33g白色沉淀。

Y水解得到两种产物,其物质的量之比1:2,且产物之一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请回答:(1)X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

白色沉淀属于_____________ (填“强”、“弱”或“非”)电解质。

(2)Y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3)二元化合物Z能与X化合生成Y。

一定条件下,0.030mol Z与足量氨反应生成0.92gA(原子个数之比1:1,其相对分子量为184)和淡黄色单质B及离子化合物M,且M 的水溶液的pH<7。

将0.92gA隔绝空气加强热可得到0.64gB和气体单质C。

①写出Z与足量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②亚硝酸钠和M固体在加热条件下_____________(填“可能”或“不能”)发生反应,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③请设计检验离子化合物M中阳离子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

【答案】SO2Cl2或SCl2O2强 SOCl2+H2O=2HC1+SO2↑ 6SCl2+ 16NH3=S4N4+2S+ 12NH4Cl 可能 NaNO2中N元素化合价为+3价,NH4C1中N元素化合价为-3价,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2取少量M固体加水溶解,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若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证明有NH4+【解析】【分析】X、Y常温下为无色液体,且水解产生白雾,证明产生氯化氢,1.35gX的水解产物能与0.04mol的NaOH,恰好完全反应,滴加氯化钡能产生难溶于酸的沉淀,则产生0.01mol的硫酸钡沉淀,Y的水解产物能使品红褪色,有二氧化硫产生,1.35gX中含有S:0.01mol,Cl:0.02mol,则氧元素的物质的量是(1.35g-0.32g-0.71g)÷16g/mol=0.02mol,故X为SO2Cl2;Y水解得到两种产物,其物质的量之比1:2,且产物之一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因此Y为SOCl2;二元化合物Z能与X化合生成Y。

一定条件下,0.030mol Z与足量氨反应生成0.92gA(物质的量是0.005mol)和淡黄色单质B及离子化合物M,且M的水溶液的pH<7,所以淡黄色固体B为S,M为氯化铵,0.92gA(原子个数之比1:1,其相对分子量为184)隔绝空气加强热可得到0.64gB和气体单质C,可知气体C为氮气,0.64g单质硫的物质的量是0.02mol,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氮气的质量是0.92g-0.64g=0.28g,则氮原子的物质的量是0.02mol,所以由元素守恒可知Z为S4N4。

据此解答。

【详解】(1)由分析可知X为SO2Cl2;白色沉淀为硫酸钡,为强电解质,故答案为:SO2Cl2,强;(2)Y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OCl2+H2O=2HC1+SO2↑;(3)①Z与足量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SCl2+ 16NH3=S4N4+2S+ 12NH4Cl;②亚硝酸钠和M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可能发生反应,NaNO2中N元素化合价为+3价,NH4C1中N元素化合价为-3价,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2;③检验M中的阳离子即检验铵根离子,方法为:取少量M固体加水溶解,加入浓NaOH 溶液加热,若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证明有NH4+。

4.氢能源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

现有两种可产生H2的化合物甲和乙。

将6.00g甲加热至完全分解,只得到一种短周期元素的金属单质和6.72LH2(已折算成标准状况),甲与水反应也能产生H2,同时还产生一种白色沉淀物,该白色沉淀可溶于NaOH溶液。

化合物乙在催化剂存在下可分解得到H2和另一种单质气体丙,丙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为1.25g/L。

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乙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

(2)甲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3)气体丙与金属镁反应的产物是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4)乙在加热条件下与CuO反应可生成Cu和气体丙,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有人提出产物Cu中可能还含有Cu2O,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之__________(已知Cu2O+2H+=Cu+Cu2++H2O)。

【答案】AlH3 AlH3+3H2O=Al(OH)3↓+3H2↑ Mg3N2 2NH3+3CuO3Cu+N2+3H2O 将固体溶于稀硫酸中,如果溶液变蓝,说明产物中含有Cu2O,反之则无Cu2O【解析】【分析】将6.00g甲加热至完全分解,只得到一种短周期元素的金属单质和6.72L的H2(已折算成标准状况),甲与水反应也能产生H2,同时还产生一种白色沉淀物,该白色沉淀可溶于NaOH溶液,因此白色沉淀是Al(OH)3,则金属单质是铝,因此甲是AlH3。

化合物乙在催化剂存在下可分解得到H2和另一种单质气体丙,丙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g·L-1,则丙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5×22.4=28,因此丙是氮气,则乙是氨气NH3,据此解答。

【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甲的化学式是AlH3。

乙是氨气,含有共价键的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2)甲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lH3+3H2O=Al(OH)3↓+3H2↑。

(3)氮气与金属镁反应的产物是Mg3N2。

(4)氨气在加热条件下与CuO反应可生成Cu和氮气,根据原子守恒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3CuO3Cu+N2+3H2O。

铜与稀硫酸不反应,则根据Cu2O+2H+=Cu+Cu2++H2O可知,要检验产物Cu中可能还混有Cu2O可以将固体溶于稀硫酸中,如果溶液变蓝,说明产物中含有Cu2O,反之则无Cu2O。

5.M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

已知C可在D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

M与其他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1)若A是地売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将A的氯化物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的沉淀物中A元素与溶液中A元素的质量相等,则A的该氯化物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