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如何避免英语翻译中的汉腔

合集下载

避免汉英翻译中的CHINGLISH

避免汉英翻译中的CHINGLISH

汉英翻译中的CHINGLISH(上)汉英翻译中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一味追求译文流畅、文辞优美,忽略乃至偏离了原意;另一种是过于拘泥原文字句,机械地从字面上"对号入座",译文不顺而且难懂。

这两种倾向都不符合"信、达、雅"标准。

提高译文质量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对于母语是汉语的译者,最需要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克服"中式英文",即"Chinglish"问题。

"Chinglish"往往导致某些译文生硬晦涩,使讲英语的读者敬而远之。

由于中国与英语国家的历史背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价值观等不同,汉译英容易产生中式英文,就像英译汉容易出现欧式中文一样。

因此,要求译者不仅精通汉语和英语,而且熟悉英语国家人们的生活背景、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时刻关注英语发展动态,多听外电,多读英文原著和原文,逐渐克服"Chinglish",使英译文读起来比较地道。

现就有关"Chinglish"几个问题与同学们探讨一下。

I、产生Chinglish的主要原因及其表现形式一、带有中国特色的词汇不断出现。

改革开放以来,产生了不少新词汇、新提法,它们都是中国特有的,在英文里没有或一时找不到相应的译法,即使译出来也需要一定的磨合的过程。

译文往往是解释性的,解释不了,就字对字译出,因而容易出现Chinglish。

例如:(1)"三讲"(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初译:emphasize the need to study, to have political awareness and to be honest and upright改译:emphasis on three things: study, politics and integrity初译是解释性的,显然没有原文简洁。

如何在英语口语中避免中式英语?

如何在英语口语中避免中式英语?

如何在英语口语中避免中式英语?在英语口语中避免中式英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因为中式英语不仅令人难以理解,还会令人产生误解,甚至让人显得不专业。

因此,如何避免中式英语已经成为许多人关注的话题。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中式英语。

中式英语是指使用中文思维方式来表达英文的语言,通常是受中文语法、用词和表达方式的影响,导致表达不准确、语气过度、措辞不当、容易产生歧义等问题。

那么,如何避免中式英语呢?以下是一些方法和技巧:1. 接受英语文化的熏陶英语语言和文化是紧密相连的,在学习英语口语时,我们也需要了解英语文化背景。

要去听一些地道的英语音频、观看英语节目、阅读英语资讯,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习惯和价值观,从而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英语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

2. 少用中式惯用语和谚语中式惯用语和谚语是中式英语的一个显著标志。

在英语口语中,不要直接翻译中式惯用语和谚语,而是要用英语表达相应的意思。

例如,不要用“一见钟情”(love at first sight)这个中式惯用语,而要用“喜欢上某人”(fall in love with someone)这个英语表达。

3. 注意语气和措辞中式英语的一个常见问题是语气和措辞的过度使用。

在英语中,语气和措辞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过度使用会显得不自然。

我们要学会用适当的语气和措辞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而不是过度修饰,从而避免表达不清晰的情况。

4. 掌握英语语法英语语法是英语口语的基础,我们需要掌握正确的语法规则,才能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在学习英语口语时,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法水平,以避免使用中式英语的语法结构。

5. 大量练习口语最后,要想在英语口语中避免中式英语,就需要大量的练习口语,并不断取得进步。

我们可以多与英语母语者交流,多进行英语口语练习,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提高自己的语感,逐渐摆脱中式英语的影响。

总之,中式英语的使用容易令人产生误解,我们需要通过学习掌握英语语法、了解英语文化、少用中式惯用语和谚语、注意语气和措辞等方法,来避免在英语口语中使用中式英语。

“翻译腔”形成的成因及避免方法

“翻译腔”形成的成因及避免方法

“翻译腔”形成的成因及避免方法摘要:本文着重介绍了什么是“翻译腔”及其产生的原因,并对如何在以后从事翻译工作中避免它作了一定分析,以使译文更贴近本语的习惯表达方式。

关健词:翻译腔成因文化差异一、“翻译腔”的定义“翻译腔”其实就是指翻译出来的译文有洋化现象或不符合汉语的习惯表达方式。

表现为译文不自然、不流畅、生硬、难懂、费解等特点。

《当代翻译理论》中是这样描述翻译体的:“‘翻译体’(translationese)带有贬义。

贬义中的翻译体是机械主义翻译观和方法论的产物。

这种所谓的翻译体的显著特征是不顾双语的差异,将翻译看作语言表层的机械对应式转换,具体表现为:(1)不顾目的语的语言规范(特别是语序规范)和惯用法(特别是词语搭配);(2)不顾目的语的语境,生搬硬套原语的句式、词义和用语习惯(特别是汉语虚词和外语中的代词及形态结构词);(3)不顾目的语的语境,生搬硬套原语在语言文字结构形式及修辞手法上的设计与安排;(4)不顾目地语的文化形态、民族心理、接受者心理,生搬硬套或不求甚解地引进外域文化;(5)不顾社会功能及效果,承袭原语风格。

二、“翻译腔”形成的原因由“翻译腔”的定义可得知“翻译腔”的形成是对原语文化知识的缺失造成了对双语差异的忽略。

“翻译腔”表现在外译汉的翻译作品中。

此类译文缺乏汉语特有的韵律,句子大都冗长,不符合人的呼吸节奏,读来完全没有汉语中的那种自然流畅。

大致是由以下方面原因造成的1.注重字面翻译一般来说,翻译初学者往往比较注重字面翻译。

例.This shift would be caused by, for example, an increase in the cost of imported products and a negative impact on economic planning and investment to the detriment of those products.原译:这种转变可以由多种因素造成,例如,进口产品成本的增加以及对那此产品不良的经济规划与投资的负面影响.评析:如此句中for example可以不用翻译出来,这样也符合汉语的表达形式,不然译文会给人比较生硬的感觉。

如何避免“翻译腔”

如何避免“翻译腔”
2 0 1 6 - # - 第 9 2 箩试 周刊




“ 翻

腔"
许 利 平
( 怀 化 学 院 外 国语 学 院 , 湖南 怀化 4 1 8 0 0 8 )
摘 要: 翻 译 腔 的 问题 由 来 已久 , 十 分 普 遍 。带有 翻 译 腔 的 译 文 屡 见 不 鲜 , 其 貌似 合 理 却 神 离千 里 。因此 , 有 必要 对 翻 译 腔 产 生原 因、 表 现 形 式 及 解 决对 策有 所 了解 和认 识 , 从 而使 译 者 找 到 摆 脱 翻 译腔 的途 径 , 克 服 翻 译 腔 这 一难 题 。 关 键词 : 翻译腔 原 因 形式 对 策
1 . “ 翻译腔” 产 生 的原 因
译文1 : 理 论 上 的反 思 数 量 有 余 , 彼 此 重 复 而 不 大有 成 效 。 而且 , 很 有 可 能 由于 翻 译 作 品数 量 的增 多 就 使 他 们 不再 受到 . 甚 至 超 过 。在 需 求 的迫 切 的情 况 下 很 大 程 度 上 是 翻译 研 究 中
所谓翻译腔( T r a n s l a t i o n e s e ) , 是 指 在 进行 英 汉 互 译 时 译 文 完 全 照 搬 原 文 的 句法 结构 或 词 序 ,而全 然 不 顾 英 语 和 汉 语 的 基 本 差 异 所 带 来 的 两 种语 言截 然不 同 的表 达 方 式 。 因而 读 起 来洋腔洋调 。 索 然 无 味 。更 重 要 的 是 , 这 种 欧 化 句 式 不 但 影 响 了原 文 意 义 的 表 达 , 而 且 破 坏 了汉 语 的美 。 本 文 拟 将译 者 常见
引言
e r a l l y u n p r o d u c t i v e . Be s i d e s , i t i s mo r e t h a n p r o b a b l e t h a t t h e e v — e r - i n c r e a s i n g ma s s o f t r a n s l a t i o n s a c t u a l l y p r o d u c e d i s n o l o n g e r a f e c t e d b y , a n d e x c e e d s i n i t s e x i g e n c i e s , t h e v a s d y a r t i i f c i a l c o n —

翻译时如何避免中式英语?

翻译时如何避免中式英语?

翻译时如何避免中式英语?当你在根据中文翻译成英文时,你是否会觉得你的翻译写的很长,而且会多次出现相同的词。

那是因为翻译的是典型的中式英语。

同样,按照汉语的语言结构来翻译也是中式英语的一大特点。

接下来小编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避免翻译中出现中式英语。

汉语中会出现一些重复的信息,面对这些信息,我们能有以下处理方式:1.对重复信息进行省略,在结构相同的句子中,重复的谓语动词可以将其省略掉。

例如:竹子象征清逸,松柏象征长寿,莲花象征纯洁,兰花象征归隐。

参考译文:Bamboo represents elegance, pine longevity, lotus purity and orchid reclusion.原文中是四个平行句式,谓语动词相同,在译英时可以将后三个分句中重复使用的谓语动词省略。

2.用英语代词来代替汉语中重复出现的信息。

比如可以用the former、the latter、one、it等词来替代上文所提到过的信息。

例如:中国最重要的节日是新年,最热闹的节日也是新年。

参考译文:The most important festival in China is Spring Festival, which is also the most exciting.“新年”在原文中出现了两次,可以采取替代的方式,用关系代词which替代第二个“新年”,同时使用定语句。

“节日”在原文中也重复出现,第二个“节日”可以省略不译。

3.采用合并的方式,将同类项进行概括和信息提取。

例如中国文化认为有些颜色吉利,有些颜色不吉利。

参考译文:In Chinese culture, some colors are considered lucky and some unlucky.注解:“颜色”一词出现两次,汉译英时可省略第二个分句中的“颜色”。

要避免动词的过多使用,在汉语中往往有较多的分句,这就使动词有较高的频率出现。

避免中国式英语的方法

避免中国式英语的方法

避免中国式英语的方法因为英语是我们的第二门语言,我们难免会把母语的思维方式代入进去,那么怎么避免中国式英语呢?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如何避免中国式英语,供大家参阅!如何避免说出中国式英语现实生活中,不少英语学习者发现在交际过程中有时不能很好表达自己的思想或理解别人的情感,会说出闹不少笑话的Chinglish (中国式英语),怎样才能避免这种情况呢?以下几点供你参考。

一、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和风土人情并强调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才能使交际有效如:Jack is a green hand at doing this work. (杰克做这种工作没有经验)这里“green hand”意思是“生手”、“没有经验”,而不是“绿色的手”之意。

England是个岛国,船是重要交通工具,为保养船只,常用与海水一样的绿色油漆来漆船。

一个不熟练的油漆工,工作时常会双手粘满油漆。

了解了这一背景,“green hand”之意就不一言自明。

二、学会在适当的环境中使用适当的语言语言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用词。

要注意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使用适合上下文的词,使思想连贯、内容完整。

如:Of course! 这一常用词组,“同学,今年过年你回家不?”“of course!%26quot;也许你这样回答似乎看来并没有问题,但老外会理解成“你这不是废话吗?我不回家干什么?”因为of course本来就有对方已经知道的意思。

三、学会判断交际时哪些语言形式可接受,哪些不可接受我们常会给对方提建议,提建议的目的是让别人接受我们的建议。

当然,对方是否接受取决于与对方的关系和建议的可行性,但是要避免使用带有命令口气的词语和方式。

如:“You must/should…”等,而用婉转语气,恰当的语言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对方接受建议与否。

如:“Why don't you…?”,“Why not…?”,“You'd better…。

”“Do you think…?”等。

第六章 如何避免翻译中的Chinglish(学生用)

第六章  如何避免翻译中的Chinglish(学生用)

第六章如何避免翻译中的Chinglish定义:翻译时过分拘泥于原文字句,机械地从字面上“对号入座”,译文不顺而且难懂。

原因:由于中国与英语国家的历史背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价值观看不同,汉译英容易产生中式英语。

Ⅰ. 产生中式英语的主要原因及表现形式一、带有中国特有的词汇不断出现,这些词在英语中没有或一时没有相应的译法,译文多半是解释性的,而解释不了的,就容易出现字对字的直译。

如:①三讲(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原译:emphasize the need to study, to have political awareness and to be honest and upright 译文是解释性的改译:emphasis on three things: study, politics and integrity改译简单明了,而且较附合英语多用名词的特点。

②经济全球化原译:international economy / global economy改译:economic globalization二、搭配不当。

由于受汉语字面的影响翻译时不是犯语法错误,而是更深层次的搭配问题。

如:来信写道— the letter writes应改为:the letter reads取得成就—make achievements应改为:score / attain achievements革命接班人—successors to the revolution应改为:revolutionary successors有的词尽管搭配不当,但因长期使用而被英语国家所接受,可谓约定俗成。

如:“把中国建设成为”—to build China into应为:to turn China into但在克林顿欢迎江主席的讲话中就用了build San Francisco into a thriving cosmopolitan city可见英语也在不断吸收外来语,也在不断变化。

英译汉避免“翻译腔”的对策

英译汉避免“翻译腔”的对策
d u b b e d t h e “ Ne w Ec o n o my ”.
例一 : T h i s p a p e r r e p r e s e n t s j u s t o n e o f t h e
h o s t o f c o n t r i b u i t o n s b y t he I n s i t t u t e t o t h e g r e a t e r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o f i n t e r n a t i o n l a e c o n o mi c
从而 自 然 引出 “ 古迹”的地位。汉译二 突出 了汉语 的竹状结 构 , 一节节展开 , 自 然流 畅。
且不 自 然 。给读者的阅读 和理解造成 困难 。 本文通过实例解析 “ 翻译腔 ”产生 的原 因并 提 出相应的对策。

式 ,只是 人们 听得太 多心 中已经默 认接 受 了。汉译 2 的表达是地道汉语 。 同样的意思 当然倾 向选择最地道 的表达 , 避免受控于原 文结构 。同样 的情况还有 s o … h t a t 的翻译等 。
腔” 。
o n h i m S O o te f na nd S O h a r dt ha t t he r eWa s l i t l i e
l e f t .
时译者应该抓住英语原文 的意思 , 抛开原 文
形式的束缚 , 做到 “ 得意忘形 ”才 能以通顺 自然 的汉语进行表达 。
想从很快 被称为 “ 新经济 ”的浪潮 中分一杯
羹。 分析 : 汉译 1 中将原 文的 t a k e a d v a n t a g e 0 f生硬地翻译成 “ 利用 ” ,是受到 了原文 的 束缚 ,没有说 明利用这一局势想得到什么 。 而汉译 2则选择了地道的汉语 表达 “ 从 …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生如何避免英语翻译中的汉腔
我在初学英语时,也经常犯这样的错误,我的解决方法是:在翻译一个句子之后,把这个句子的主要动词找出来,如果是很常用、很熟悉的动词,比如come、go、have、take等,那就算了,如果是不常用、不熟悉的动词,比如nod,我就查一下《英汉词典》,看看nod 在词典例句中的用法,与我自己的用法是否一致,如果一致,说明我的用法是正确的,如果不一致,我就仿照词典例句的用法,将我的句子改正过来。

这种方法,虽然当时要花费一点时间,但对今后正确使用英语,是有很大帮助的。

还有一个网友,将“新郎新娘给他们的父母鞠躬”这句话翻译为下面第一句。

这句译文,如果不仔细琢磨,是看不出毛病的,它的毛病就是:在汉语中,我们习惯先说新郎,后说新娘,但在英语中,顺序正好相反,应当先说bride,后说bridegroom,因此第一句应当改写为第二句。

按照汉语顺序排列英语单词,是另外一种常见的“中国味”,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比如“东西、南北、老少、新旧”等,在英语中应当改成“西东、北南、少老、旧新”等。

①Bridegroomandbridebowedtotheirparents.
②Brideandbridegroombowedtotheirparents.
对于这种小毛病,我没有什么特别好的解决方法,我看只有多读书,特别是读一些介绍英语小常识、小典故的书,以增加自己对英语各方面知识的了解。

高考英语高分获得者谈高二英语学习方法
首先谈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吧。

相对于高一,高二课程的难度提高了不少,知识容量大增。

只有扎实掌握这部分知识才能较为轻松地完成高三总复习。

这就对同学们高二期间的英语学习提出了更高要求。

譬如,高二生词量较大,必须下工夫去记。

只有极少数人能够过目不忘,记忆就是与遗忘抗争的过程。

高频率的重复辅之以灵活的个人记忆技巧便能形成对单词的长效记忆。

高二课文中的知识点非常丰富,囊括了高中英语知识体系的主体。

基本的词组,重要的语法现象,繁复的时态、语态……在文中俯拾即是。

在此我建议同学们选择每篇课文的重要段落或语句牢牢记忆,仅仅是抱着辅导书死记硬背某词组的适用范围和枯燥难懂的语法规则不可能真正掌握语言点。

只有将它们放在具体的英语语境中去记忆,才能融会贯通。

高二同学的各科学习负担都很重,大部分人无暇进行课外英语阅读。

因此,背课文和背例句就成为事半功倍的好方法。

在课下做习题的过程中,希望同学们充分利用词典。

它提供了大量短语、例句,精彩的同义词辨析和习惯用法。

还要注意通过整理习题发现薄弱环节,并对题目中出现的新知识及时总结,同时参照词典加深对它们的认识,长期坚持下来就会积累许多课本以外的知识。

应对考试的心态轻松了,成绩也就会逐渐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