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设计《西游记》人物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8设计《西游记》人物 |浙美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8设计《西游记》人物 | 浙美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了解其特点和造型;2.掌握人物造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发扬创新精神,设计出个性鲜明的《西游记》人物形象。
二、教学过程1. 了解《西游记》人物形象通过观看《西游记》相关的影视作品或阅读经典小说,引导学生了解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
让学生感受不同人物之间的差异性,如性格、特征等。
2. 掌握人物造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1.确定人物形象的表情和动作:通过了解每个人物的性格、行为特征,确定人物形象的表情和动作,如孙悟空的搞笑表情、猪八戒的淘气表情等。
2.确定人物的身份和服饰:通过了解故事情节和历史背景,确定人物的身份和服饰。
例如,唐僧佩戴法师帽、衣服上镶嵌有佛珠等。
3.确定人物的比例:确定人物的头、身、手等各部分的比例,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立体。
3. 发扬创新精神,设计出个性鲜明的《西游记》人物形象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通过更改人物的服饰、表情、动作等方面来设计出个性鲜明的《西游记》人物形象。
可以设置小组或个人比赛来激励学生,让他们展现自己的才能。
教师可以选择某个人物形象进行示范教学,向学生展示设计的过程和技巧,如下:1. 确定人物形象的表情和动作以孙悟空为例,由教师带领学生回忆他的性格特点以及曾经的大闹天宫等历史事件,确定孙悟空的表情和动作:狂傲的表情、跳跃的动作。
2. 确定人物的身份和服饰通过阅读小说或相关资料,了解孙悟空的身份为猴子,服饰为金箍棒和悟空头发型。
然后让学生自行设计符合人物身份和服饰的样式。
3. 确定人物的比例学生需要根据前两个步骤确定好的表情和动作,确定孙悟空各部位的比例关系。
例如,头占身体的1/4等比例的标准。
4. 给人物形象添加内容和特色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在孙悟空的基础上添加一些内容和特色,如口袋里放着紫金红葫芦等。
四、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阅读《西游记》相关章节,自行设计一个人物形象,并用图画出来。
《设计西游记人物》教案

《设计西游记人物》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和特点,加深对经典名著的认识。
2. 培养学生运用创意和美术技巧设计人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分析、讨论、实践等方法,让学生掌握设计人物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激发学生对经典名著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善于合作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西游记》简介:介绍《西游记》的作者、背景、故事梗概等。
2. 人物形象分析:分析《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唐僧等。
3. 设计方法讲解:讲解设计人物的基本步骤和技巧,如观察、提炼、创意等。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设计《西游记》中的人物,并进行展示和评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让学生了解《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创意和美术技巧设计人物的能力。
难点:1. 如何把握《西游记》中人物的形象特点进行设计。
2. 如何在设计中展现人物的个性魅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西游记》的背景和故事梗概,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分析《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讨论各个人物的特点。
3. 设计方法讲解:讲解设计人物的基本步骤和技巧,示例演示。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设计《西游记》中的人物,教师巡回指导。
5. 成果展示:各组展示设计成果,进行自评、互评和师评。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西游记》中人物形象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设计人物的创新意识和美术技巧。
3. 学生在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中的表现。
教学资源:1. 《西游记》原著或相关资料。
2. 美术用品(如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建议:1. 提前让学生阅读《西游记》,了解故事背景和人物形象。
2. 在实践操作环节,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充分展现人物个性。
3. 注重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
浙美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8.设计《西游记》人物

8.设计《西游记》人物一教学目标1、运用各种创作形式,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促进学生造型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对祖国经典文学艺术的了解和热爱,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情感。
3、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拓展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造型能力二教材分析本课为“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内容,这是在《电影的始祖——皮影》等课学习的基础上,对于电影人物造型设计的深入学习。
这一课有三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创意性”,创意是现代设计的灵魂。
本课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聚焦《西游记》人物的主要特征,通过造型的动漫化、生活时空的穿越转换等方法,以创意具有民族元素、童趣笔意的新西游人物形象。
第二个特点是“探究性”,会探究才能真正成为美术学习的主人。
本课教学主要通过观察、分析、欣赏等多样探究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和艺术感觉,自主发现《西游记》人物创意设计的有关方法。
第三个特点是“艺术性”,引导学生采用夸张、概括、变形等艺术设计手法进行《西游记》人物设计,发展其人物动漫形象设计的艺术趣味。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欣赏不同表现形式的《西游记》人物艺术作品,学会用夸张、概括、变形等方式对书中人物进行动漫形象设计。
难点:抓住文学作品《西游记》中描写的有关人物特点:个性、童趣地加以动漫设计。
四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讲授新课1、提问:你们了解西游记吗?谁能用最简短的语言给大家介绍一下《西游记》(学生回答)那你知道西游记的作者是谁吗?它是经无数民间艺人和作者付出巨大劳动之后,于明朝中叶,由吴承恩(1510?~1582?)最后完成。
西游记是一部很优秀的名著,不仅中国人喜欢,外国朋友也很喜欢这个作品,成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它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深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之中,在我们的周围随处可见以西游记为题材的各种形式的再创作。
我们一起来看看。
2、老师今天还带来一段根据西游记创作的动画,看看你们看过吗?看的时候要好好观察一下动画片里出现了哪些主要人物?是什么故事?(课件动画) 3.(看完后提问:有几个人物是谁?是什么故事!(学生回答)故事不管大小都有主要人物你们闭上眼睛在脑子中回忆一下刚才孙悟空服饰和外貌特征,请同学来说。
孙悟空教案8篇

孙悟空教案8篇制定完善的教案可以提高教学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优秀的教案设计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以下是作者精心为您推荐的孙悟空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孙悟空教案篇1活动目标:1、对孙悟空感兴趣,在讲述孙悟空的故事中辨别是非与好坏。
2、尝试用“假如……”句式说话,并乐于参加谈话活动。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活动准备:1、活动前请幼儿观看动画片,了解孙悟空的故事。
2、进行谈话经验储备,收集孙悟空的资料。
3、动画片《西游记》光盘、音乐《猴哥猴哥》、地震、火灾、水灾、生病等图片和场景。
4、心愿树。
活动过程:一、听音乐《猴哥猴哥》,感受孙悟空降妖除怪的故事。
1、师:你看过〈西游记〉吗?《西游记》里都有什么人物?(幼儿答)。
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路途遥远,历经磨难。
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再来感受一下孙悟空铲除妖怪地精彩片断呢?(想)。
2、播放动画片《西游记》(三打白骨精)片断。
帮幼儿加深对孙悟空不怕困难,坚强通勇敢的精神的.印象。
二、讨论:1、《西游记》里谁是好人,谁是坏人?2、你喜欢谁?为什么?(如喜欢孙悟空,他能保护师傅。
)师小结(因为唐僧去西天取经是件好事,帮助别人做好事,本身也会是快乐、开心的事。
)3、我们生活中,有没有孙悟空那样的人?三、重点谈话,教师启发幼儿“假如我是孙悟空……”说一段话,表达自己的心情。
(小贴画奖励)1、引导幼儿,闭上眼睛,再次激发幼儿谈话兴趣。
(师变出棵神奇的树,可以帮我们实现愿望。
现在想:假如我是孙悟空……2、师也对心愿树许愿——(卖关子,听说大胆地把自己的愿望说出来,我们会变得更聪明。
)(假如我是孙悟空,我想变成一大片草坪,让幼儿园里到处都有绿地,而且一出教室门,就可以在柔软的草坪上打滚,不怕摔伤。
对了,我还想变出许多好玩的玩具,送给我们大班乖巧、听话的孩子……)3、鼓励每位幼儿用“假如我是孙悟空,我想变成……”说话。
《西游记》作者及人物简介

《西游记》作者及人物简介作者吴承恩(1500年—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居士,又称射阳山人,南直隶淮安府山阳县河下(今江苏淮安)人(一说安徽桐城),祖籍安东,明代文学家。
出生在一个由书香门第而衰落为商人的家庭。
其先世为涟水人,早在五世祖前就迁居淮安;高祖吴鼎,素为白衣;曾祖吴铭,始跻身儒林,做过浙江余姚县学训导;祖父吴贞,由年例入监,当过浙江仁和(今杭州)县学教谕;父吴锐,因家庭败落,同街坊商人之女徐氏结婚,遂袭徐氏家业,成为店铺老板。
吴承恩自幼敏慧,博览群书,但科举失意,直到年近半百才考取了岁贡生,后在好友礼部侍郎李春芳的帮助下,六十一岁时屈就长兴县丞,后因对官场不满,愤然辞职,返归故乡。
七十一岁时,始执笔写《西游记》。
《西游记》:中国古典神话小说,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全书共一百回,分为三部分:一至七回写孙悟空花果山称王和大闹天宫;八至十二回写取经的缘由和唐僧的身世;十三至一百回,写唐僧师徒在取经途中所经历的八十一难。
书中讲述唐朝法师西天取经的故事,表现了惩恶扬善的古老主题。
它成书于16世纪明朝中叶,自问世以来几百年间在中国及世界各地广为流传,久盛不衰。
至今已被翻译成十几种语言。
在中国,乃至亚洲部分地区,西游记已经家喻户晓。
其中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等人物和“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火焰山”等故事更是妇孺皆知,耳熟能详。
几百年来,西游记被改编成了各种地方戏曲、电影、电视剧、动画片、连环画,版本繁多。
在日本等亚洲国家也出现了以孙悟空为主角的文艺作品,样式众多,数量惊人。
唐僧:俗家姓陈,乳名江流,法名玄奘,唐朝第一高僧,所以被人们称为唐僧。
西行取经时,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赐法名三藏。
唐僧十八岁出家皈依佛门,经常青灯夜读,对佛家经典研修不断,而且悟性极高,二十来岁便名冠中国佛教,信受唐朝太宗皇帝厚爱,后来被如来佛祖暗中选中去西天取经,并赐宝物三件,即袈裟、九环锡杖、紧箍咒。
唐借身材高大,举止文雅,性情和善,佛经造诣极高。
浙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8设计《西游记》人物》说课稿1

浙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8 设计《西游记》人物》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西游记》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之一,其中的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富有特色。
本课以《西游记》中的人物为主题,让学生通过设计自己心中的《西游记》人物,感受人物形象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内容安排合理,由浅入深,既注重了学生的基本功训练,又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审美能力,对《西游记》的人物形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会受限于生活经验和想象力,对人物形象的设计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和表现《西游记》人物。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西游记》中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学会通过绘画的方式表现自己心中的《西游记》人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的热爱,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西游记》中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学会通过绘画的方式表现自己心中的《西游记》人物。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具有个性化的《西游记》人物形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分析《西游记》人物形象的特点。
2.采用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采用示范法,教师现场演示人物设计过程,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借鉴。
4.采用评价激励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西游记》的动画片作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回顾《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
2.观察分析:让学生观察《西游记》的人物插图,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如外形、表情、服饰等。
《西游记》的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意义:沙僧的形象意义非常重大。他的忠诚和任劳任怨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 同时,他的形象也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做一个老实本分、认真负责的人,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尊 重和信任。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智能图形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单击此处输入 你的智能图形项正文
慈悲为怀:唐僧是一位具有慈悲心肠的人物,他对待众生都充满了关爱和怜悯,甚至对待妖魔也常常不顾自身安危而给予帮助。
意志坚定:唐僧在取经过程中经历了无数的困难和险阻,但他始终坚定地追求自己的信仰和目标,从未动摇过。他具有顽强的毅力和 坚定的信念,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不惜付出一切代价。
贪吃:猪八戒在《西 游记》中常常因为贪 吃而闹出笑话,他对 于美食的追求和享受 贯穿了整个故事。
单 击 此 处 添 加 副 标 题
汇 报 人 :
XX
壹
贰
叁
肆
伍
角色定位:齐天大圣,美 猴王
性格特点:机智勇敢,桀 骜不驯,敢作敢当
技能特点:72变,筋斗云, 如意金箍棒
人物经历:从傲慢到忠诚, 护送唐僧西天取经
人物形象特点:慈 悲为怀、坚毅不屈、 心地善良
人物身份背景:唐 朝高僧,奉命前往 西天取经
人物形象塑造:在《西游记》中,沙僧的形象被塑造得非常鲜明。他是一个老实本分的人,对待工 作总是认真负责,从不抱怨。同时,他也是一个忠诚的人,对待唐僧和师兄弟们都非常忠诚,从未 有过背叛的行为。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智能图形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单击此处输入 你的智能图形项正文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8设计《西游记》人物 |浙美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8设计《西游记》人物|浙美版一、教学背景本设计针对五年级下册美术课程,主要内容为《西游记》人物设计。
《西游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著作,其中塑造的角色十分丰富多彩,艺术性和人性并存。
本设计旨在通过学生对《西游记》人物形象的设计和绘制,提高学生的审美和创造能力,同时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1.了解《西游记》人物形象的特点和风格;2.学习人物的基本比例和造型构成;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审美意识;4.学生可以用独特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西游记》人物的理解和感受。
三、教学内容和过程1. 教学内容(1)了解《西游记》通过老师简单介绍《西游记》的背景和主要人物、情节,引导学生进入这个神话故事世界。
同时,通过观看画册、视频等形式,给学生展示一些经典的《西游记》人物形象。
(2)学习人物的基本比例和构图介绍人物的基本比例和形体构成,并通过六宫图法理解人物的基本比例。
学生学习如何通过简单的几何形体和基本线条构成人物头部、身体、四肢等部位。
学生还可以借鉴模板,加深对人物比例的理解。
(3)设计《西游记》人物形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西游记》人物的理解,自由发挥,设计自己的《西游记》人物形象。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创意,对人物的表情、服饰、饰品等进行设计,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
同时,学生还需要学习色彩的运用,色彩进行相应的选择,让人物形象更加生动立体,让作品更具艺术性。
(4)展示和分享学生完成作品后,可以进行展示和分享。
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设计,分享自己的创意与灵感,与同学一起学习和交流。
2.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西游记》故事背景1.老师简要介绍《西游记》的背景和主要人物、情节;2.观看画册、视频等形式展示经典的《西游记》人物形象;3.学生简单分组,分配人物形像,简单讨论人物形象特点;4.对人物造型、比例、光影、色彩等进行初步认识。
第二课时:人物比例和构图1.学生通过老师讲解,学习六宫图法对人物比例进行了解;2.通过教材的讲解,学习人物各部位的构造方法;3.学习基本造型并进行练习,提高造型和绘画的基本能力;4.辅以案例展示,理解人物头部、身体、四肢等部位的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教师:楼亚明
课题8设计《西游就》人物设计第教时 1.2 教学
内容设计《西游记》人物设计
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对不同表现形式的《西游记》人物艺术作品的欣赏,感受其多样变化的造型。
2在欣赏、探讨的基础上,学会用夸张、概括、变形等方式设计西游记人物动漫形象。
3产生从本民族经典名著故事出发进行人物造型创作的积极感情,发展有鲜明中国元素的动漫形象创意设计趣味。
教学重点用概括、夸张、变形等方式对书中人
物进行动漫形象设计。
教学
难点
抓住人物的特征,个性、童趣地加以动漫设计。
教学
资源课件,水彩笔,纸
修改意见
教学过程
一、讲授新课
1、提问:你们了解西游记吗?谁能用最简短的语言给大家介绍一下
《西游记》
(学生回答)
那你知道西游记的作者是谁吗?它是经无数民间艺人和作者付出巨大劳动之后,于明朝中叶,由吴承恩(1510?1582?)最后完成。
西游记是一部很优秀的名著,不仅中国人喜欢,外国朋友也很喜欢这个作品,成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它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深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之中,
在我们的周围随处可见以西游记为题材的各种形式的再创作。
我们一起来看看。
2、老师今天还带来一段根据西游记创作的动画,看看你们看过吗?看的时候要好好观察一下动画片里出现了哪些主要人物?是什么故事?(课件动画)
3.(看完后提问:有几个人物是谁?是什么故事!
(学生回答)故事不管大小都有主要人物你们闭上眼睛在脑子中回忆一下刚才孙悟空服饰和外貌特征,请同学来说。
接着分析唐僧四人都穿什么样的衣服,有什么外貌特征呢?出示师徒五人的图片,
看看和你们印象中的一样吗?(再分析一下人物外貌特征)
例:孙悟空活泼好动,他会像我们这样站立,和你说话吗?学生表演一下,要根据你用的人物的性格特点来给他设计动作。
西游记是中国神话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
里面描写了许多有意思的幻想神话人物。
你还知道哪些西游记人物呢)
教学过程(学生回答)
老师这有一些西游记的人物,看看有没有你们刚才没说到的。
用你们刚才分析孙悟空一样,你认识谁可以大声地说出来还要观察他们的外貌和服饰(一边看一边像刚才分析唐僧师徒一样在下面可以小声描述这些人物的服饰和外貌特征)
4、形容一下你们喜欢的人物外貌特征和服饰。
(学生回答)孙悟空西天取经完后又闲不住了,我们听听他说些什么:“老孙来也!自从老孙和师傅西天取完经留在如来身边就职,被封为斗战胜佛过了一阵清闲日子,很是无聊,
听说现在下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师徒四人还想来个西游!
你们帮我们设想一下我们西游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呀!
今天由我们全班一起来帮助孙悟空设想一下现在西游会发生什么事情,谁来说说你打算怎么帮孙悟空?(学生回答)
5、有几位同学也像你们一样喜欢西游记,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怎么帮助孙悟空的。
(课件图片欣赏,学生做好的各种作品图片每看完一个问这些同学用了什么方法进行表现故事的(有绘画、剪贴、扮演、折纸等)这些
同学像导演一样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了一个自己的西游记。
你们能不能也像他们一样设新西游记,并用简单的话语表现出来。
现在老师已经帮助孙悟空了,
(拿出一本空白的书)这里面的内容由你们来丰富,用你喜欢的方式,我们全班共同努力来创作出新西游记。
二、学生制作、老师巡视指导。
制作时放《白龙马》的音乐和西游记图片。
1.欣赏引入,新课学习。
(1)请学生欣赏教师带来的图片和影像资料,进行讨论:你从这些图片中感受到了什么样的画面效果?教师出示课题:《弯弯的小路》。
(2)学生自主欣赏书中的三幅作品《情系故土》、《林中小路》和《在雪中行走》,思考:这些美术作品是如何表现小路通向远方的感觉的?
2.引导发现,感悟活动。
(1)教师带学生来到室外的阳台上,欣赏周边景物。
(花草、建筑物、人群及周围环境等)
教师引导:看了刚才老师带来的图片和录像资料,现在同学们再看看我们眼前近处的景物和远处的景物,对比观察一下,你们发现了什么?
(2)学生们通过观察、思考,得出结论。
教师小结:一样大的物体,近处看起来大,远处就看起来小了。
一样宽的物体,近处看起来宽,远处看起来就窄了。
一样大小的风筝,在地面上看上去很大,飞到半空中就变得很小了,
而且飞得越高,就变得越小。
(3)让学生带着任务再次欣赏课件,讨论:近处的东西可以看到哪些细节?远处的东西又能看到些什么?近处的物体色彩怎样?远处的物体色彩又怎样?
(4)再次发现。
让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进行归纳:怎么在绘画中表现近大远小的规律呢?(近处的景物画细致些,远处的物体表现得模糊些、概括些;近处的色彩明亮些,远处的色彩灰暗些、柔和些)
3.学生进行写生实践。
(1)作业要求:用线描的方法写生校园里一条由近到远的小路。
(2)学生分组进行写生活动,教师进行巡视辅导。
4.展示评价写生作品。
(1)学生自评、互评。
在学生自评时,鼓励学生运用透视一词来描述同学的作品。
(2)教师进行有重点的点评。
评价标准:看作品是否表现出小路的纵深感。
5.课后拓展延伸活动。
教师鼓励学生课后观察上学路上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找找路两边景物的大小和空间的变化。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水粉画工具、白纸等。
(教师)课件、学生写生用画板、夹子、范例等。
教学过程
1.游戏引入,讨论学习。
(1)课件演示:如何改变木桩使画面产生纵深感?学生进行操作游戏。
教师小结:改变木桩的大小和间距,画面就产生了纵深感。
(2)游戏:连一连。
出示一幢花园里的别墅,教师提供三种路面:①两条并排的直线。
②两条呈梯形状排列的直线。
③两条越来越往上面靠拢的曲线。
请学生选择合适的路面并说明理由。
2.欣赏分析,探究学习。
(1)欣赏《林中小路》和《情系故土》,讨论画中在运用透视规律时,除了景物大小上的变化,色彩上有什么变化?是怎样的变化?
(2)教师小结:近处的色彩鲜艳、强烈,远处的色彩灰暗、朦胧。
(3)布置任务: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用色彩写生一条弯弯的小路。
你有什么建议要和同学进行交流吗?
3.分组活动,指导写生。
(1)教师带领学生到学校周边社区,选择适合写生的小路,安排学生分组观察。
(2)教师建议学生在写生时注意以下四点:
①认真观察,用选景框选取景物。
一旦选定,不再移动。
②对照。
选取景框内所看到实景,在纸上标出相应位置。
如地平线、道路的透视线及树木、建筑物的方位、高度、面积。
③重点描绘。
保留有代表性的衬托物,省略过繁景物,使画面简洁,主题突出。
④设色。
依照景物色彩,用相近颜料上色。
依据自己喜爱,用不同色调处理。
(3)学生进行写生,教师巡视辅导。
4.收拾整理,作品展评。
(1)教师指导学生收拾整理工具,归队回教室。
(2)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同学观赏评价。
5.小结活动,欣赏拓展。
教师用课件展示画家列维坦其他的油画作品,鼓励学生课后多观赏著名画家的写实作品,学习体会其中的绘画语言。
板
书设计
课后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