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作文读后感:洞庭湖十年间的转变
被人类活动改变的洞庭湖

军事建 制 ,县长是总指挥长 ,而大的围
垦组织 属于团级建制 ,生 产队长 则是排 长 ,命令要层层落实 ,下 级见 上级 ,要
说敬礼 ,报告 ,请指示; 男女分成两大阵
营 ,露 宿 在 大 堤 上 , 3 月 内不 允 许 回 个
家 ,他搜 集的资料 中,就有一些所谓 的 “ 落后分 子”回家后被斗争 ,然后终 于 被组织挽救 的记录 。而播种则采取男女
画像。
但是 围垦带来 的洪水 问题 ,显然超 出 了他们 的理解范 围——或者说 ,大多
数 湖区人不愿意承认 围垦和洪水有直接
的关 系 。
垦 ,当时就 耗资 10 多万元 ,结果 17 20 96
年夏天 的汛期都 没有挺过去 , “ 当时外 湖 的水位也 不算 高 ,也就3 米多 ,可是 2 仓促 围起来 的堤垸 占据 了水道—— 也就 是说 他 们 在根 本 不 能 围垦 的地 方 围垦 了 ,尽管弄 了1 万名劳动力上堤 防洪 ,还
代 ,面积也达 到了最大— —6 0 平方公 00 里左 右 。 “ 尽管唐朝末 年开始流行洞庭
八 百里的说法 ,但是那 只是一种好 听的 说 辞。”他和谭其骧先生 早年根据古文
献研究 洞庭湖 的变迁 ,得 出了洞庭湖从
无 到 有 ,从 有 到大 ,再从 大 到 衰落 的 结论 ,但 是衰落到今天 的20 多平方公 60 里 ,还是出乎他 的意料 。
7 年 代 围垦 的多数 垸 田都是 这 样 0
的命 运。 “ 地不让水水争地 。”何 培金
说 ,他 印象 中,这种7 年代 围垦而最终 0
被水夺走 的大垸有1余处。 0
“ 实 围垦 的真正 高 潮还 是 1 5 其 98 年 。”张修桂用 15 年来作为 洞庭 湖面 98
洞庭湖治理的调查与思考人给水让路水给人出路

洞庭湖治理的调查与思考人给水让路水给人出路第一篇:洞庭湖治理的调查与思考人给水让路水给人出路洞庭湖地区是指长江荆江河段以南,湘、资、沅、澧四水控制站以下,跨湘鄂两省的广大平原、湖泊水网区,总面积为18780平方公里。
洞庭湖地区土质肥沃,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油、麻、蚕桑、水产基地。
两千年以前,洞庭湖只是岳阳君山附近的一块小水面。
由于长江泥沙的大量涌入,长江以北的云梦泽调蓄能力逐渐消失,洪水南移,致使洞庭湖逐渐扩大,南连青草湖、西吞赤沙湖。
全盛时期,也就是1640年至1825年间,湖面约6000平方公里,号称“八百里洞庭”。
沧海桑田,随着洪水和泥沙的不断淤积,加之人类无节制的开垦,现在的洞庭湖湖面只有2625平方公里了。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永远留在了《岳阳楼记》里。
实现洞庭湖的人水和谐,是千百年来湖区百姓的不懈追求。
洞庭湖安澜,则湖区百姓安。
人给水让路:是尊重自然规律,是实现洞庭湖人水和谐的前提把洞庭湖治理好是祖祖辈辈的心愿,更是当代人的责任。
要实现洞庭湖的人水和谐,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协调的治理方针,坚持山、水、江、湖治理的结合。
治湖与治山相结合。
从洞庭湖的情况来看,多年来我们采取“深挖泥、高筑堤、强排涝”的办法治理洞庭湖,起到了抵御洪水的作用,效益是显著的。
这是对付现有泥沙的有效办法。
但是由于长江上游和湖南省境内“四水”上游水土流失严重,每年有近1亿立方米泥沙淤积在洞庭湖,湖洲面积以每年6万亩的速度增加,并生芦苇,致使湖床不断抬高,湖面不断萎缩。
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底平均每年淤高0.03米,其中西洞庭湖区每年淤高0.07米,澧水尾闾的七里湖已淤高了13米,变成了七里山。
由此看来,治湖必须与治山紧密结合起来。
近年来,湖南省要求25度以上的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并且长期实行封山育林、封山植树,使森林覆盖率由51.4%提高到55%。
治湖与治河相结合。
湘、资、沅、澧四水及汨罗江、新墙河对洞庭湖来说,突出的问题是防洪库容不够。
洞庭湖十年间的转变_五年级作文

洞庭湖十年间的转变
在我出生前十年,洞庭湖黑黑的,上面漂浮着白色的泡漠和一些“不和谐”的垃圾。
听妈妈讲,以前的洞庭湖肮脏不堪,早晨许多人在那里洗衣服,船只上的人们也会不时扔下一些垃圾。
中午许多人在那里抽烟,把抽完的烟头丢进湖里,旁边的工厂排放出的污水把湖面染得脏兮兮的。
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人们把垃圾丢进去,把污水排进去,洞庭湖的环境就这样慢慢地恶化了,湖边的树木都枯萎了。
十年间,人们渐渐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所以政府就号召人民来一步步改善洞庭湖的环境,并且用船只大面积清扫湖面垃圾,洞庭湖就开始慢慢开始变化了。
、最后,洞庭湖变成了家乡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湖水变得清可见底,一眼望去,像一片绿色的大海,鸟语花香,绿树成荫,吸引了成千上万中外游客的眼球。
名师
第1页共1页。
洞庭治理 任重道远——洞庭湖调研有感

存 在局部 堤段 险工 险情 急待处理 , 蓄洪垸 堤防加 固仅 睹 了断流 河道 ,本 次调 研到 了 沱江三 仙湖 水库 的 现 部 分启动 , 一 般垸未 做投资安 排 。本 次调研 南县有 一 场 ,这是河 道整治结合 建立平 原水库 的成功试 点 , 松 线 防 洪大 堤 3 3 7 k m,未达 到二 期 治理 标 准 的有 1 5 3 滋、 藕池本不是 天然河 流 , 是 溃堤 冲散 的水 系 , 两岸筑 k m, 占总 堤长 的 4 5 . 4 %, 堤 身堤 基严 重 渗漏 的 占总 堤 堤 围垸呈河 , 在 口门水 源衰减 的情况下 , 塞支强 干 , 是 长3 0 %, 当冲刷 险堤段 占 1 4 . 4 %, 洪 水威 胁依 然存 在 , 失 巨大 。建议 逐垸逐 段做堤 防调查 、 测量 , 包 括高程 、 断面、 险情 , 真 实 的做 到 心 中有数 , 规划 设计 有据 , 防 洪指挥 有力 。 合理 的。 大 力提倡按 规划 , 在堵支 上下 口建 闸控 制 , 能 现状 的堤 防与经济 区的发展 不相适应 ,一旦 溃垸 , 损 蓄能泄 , 加快洪道 治理 。
卡 口以上 , 洞庭湖 内。1 9 9 8 年 洪水 已过 去近 2 O年 , 已 ( 2 )内湖 的减少 , 是泵 站装 机不足 要求 增容 的因
素之 一 。南 县 1 9 6 9年 内湖湖 泊率 9 . 8 4 %, 现 在 只有
望洞庭读后心得阅读感悟作文

望洞庭读后心得阅读感悟作文洞庭湖的大好湖光景色,让人流连忘返,看了不禁想要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下面是为你的几篇望洞庭的读后感,希望能帮到你哟。
自从我读了“望洞庭”以后,觉得作者刘禹锡写的太好了,尤其是“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描写的洞庭湖的样子真是太好了,太美妙了。
从我8岁的时候,我就开始盼望,盼望有一天可以见到诗人刘禹锡,直到现在两年都过去了,我依然没有见到诗人刘禹锡,我感到很失望。
他的每一首诗每句话都永记在心,一想到“望洞庭”这首诗我就想到我8岁时的一个心愿,如今这心愿我已无法实现了,我只想了解更多地刘禹锡的诗和词,当然还有说过的每一句话。
通过这首诗,我想告诉自己:“诗中告诉人类应该知道什么应该去做什么不应该做,望洞庭的风景和湖光还有秋月都隔为一体,让人类好好地欣赏一番,湖面上海没有磨过的镜子。
远远低看去,洞庭湖山水苍翠,就像银盘子里放着一只青青的田螺。
我虽然没有见过望洞庭的风景和诗上所说的那种美景,但是我可以感受到洞庭湖美丽平静的湖面,我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喜欢刘禹锡的诗,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自己总有一种喜悦,所以我就开始喜欢刘禹锡的诗和词。
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将会学习更多的刘禹锡的诗词。
今天我在课本里读了一首古诗——《望洞庭》。
这首古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七言绝句,描写的是秋夜的景色。
《望洞庭》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这首诗的意思是:秋夜,月光如水,水映月光,那么柔静、和谐;无风的湖面,只有一点细微的水波,就像一面尚未磨平的铜镜。
月色中,这里的水更绿,山更青;最可爱的是山,远远望去,就像一只白银盘里放着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
诗人刘禹锡在秋天转任途中经洞庭湖时所作。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这首诗的意思是:清澈空明的洞庭湖水与皎洁的秋月交相辉映,湖面风平浪静,像一面没有打磨过的铜镜。
远望洞庭湖中的山清水碧,就像一只剔透的白银盘中放着一颗玲珑的青螺。
2024年记游洞庭西山读后感

2024年记游洞庭西山读后感《记游洞庭西山》是一部以洞庭湖为背景的诗篇,是新时代青年诗人李彦宏的心灵独白。
2024年的记游洞庭西山,仿佛是一个时光隧道,我走进其中,与作者一同游历洞庭西山,感受其中的美景和情感。
首先,洞庭湖的壮丽景色让人叹为观止。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境内,占地辽阔,水域宽广。
洞庭湖的湖泊和谐,水面平静,乃是名副其实的“蓝色明珠”。
诗中描绘的“苍茫烟波”、“银河挂夜空”等景象,让人眩目。
洞庭湖的美景,给人以震撼和宁静的感觉,使人沉醉其中。
其次,洞庭西山的奇峰异石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洞庭西山地势险峻,峰峦叠嶂。
诗中描述的“那些峰中长着的冷艳的铁石……”让人魂牵梦萦。
登上洞庭西山,可以俯瞰湖光山色。
诗人以纷繁、轻盈的笔法,将洞庭西山的雄奇峻秀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不禁为之神往。
与此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意。
洞庭湖和洞庭西山,都是湖南省的自然瑰宝,代表着湖南文化的一部分。
诗人以洞庭湖为背景,抒发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通过描绘洞庭湖美景及洞庭西山奇峰异石,诗人将自己对家乡的眷恋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引起了读者共鸣。
诗中也多次出现了“寂寞”的词语,显示出诗人对一种寂寞的热爱。
作为一个读者,我不禁问自己:为什么寂寞令诗人如此着迷?我想,寂寞是一种静谧美丽的感觉。
在寂寞当中,人的思绪会变得清晰,心灵也会变得宁静。
而洞庭湖和洞庭西山,正是寂静之地。
与大自然的对话,诗人的心灵也得到了滋养和抚慰。
这让我感受到了寂寞的美妙之处。
总的来说,《记游洞庭西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通过描绘洞庭湖的美景和洞庭西山的奇峰异石,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寂寞的理解。
诗中的美丽景色与诗人的情感融为一体,让我仿佛亲临洞庭湖之畔,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和深邃。
相信未来的洞庭湖和洞庭西山仍然会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让人们流连忘返。
我真心希望自己能有机会亲身前往洞庭湖和洞庭西山,体验其中的美妙,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共鸣。
洞庭湖环境现状以及反思

洞庭湖环境现状以及反思我家乡的洞庭湖是我国首批加入《国际湿地公约》7块重要湿地之一,也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自古以来环境优美,风景如画。
但是近半个世纪以来人类活动的干扰,导致湖泊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生物多样性明显下降。
上世纪50-70年代的大量围湖造田,以及当前的芦苇、杨树面积增加,这样导致湖泊面积萎缩,湿地减少,生态失调。
同时,鸟类、鱼类的栖息地被侵占、破坏,加之乱杀滥捕,导致许多名贵鱼种和珍稀鸟类大量减少,甚至灭绝。
其中,中华鲟、白鳍豚、中华秋沙鸭、白鹤、白鹳已到了濒临灭绝的边缘,洄游性、半洄游性鱼类的种群数量明显减少。
专家称,由于多年来泥沙淤塞、围垦造田,洞庭湖已被分割为东、南洞庭湖、目平湖和七里湖等几个部分。
专家认为,这些实际是洞庭湖生态环境恶化的结果。
一、现状1、排污对环境的破坏湖区现有工业排污口82个,其中位于湖边污水直接排入湖体的排口27个,日排污水总量达129万立方米局部污染严重的地区和污染源是:东洞庭湖区的纺织化工业,日排污水量占东洞庭湖直接污水量的77.7%;西、南洞庭湖区的造纸业,日排污水量分别占西、南洞庭湖直接排污水量的45%和95%。
2、采砂对环境的破坏湖南东洞庭湖最多时采砂船竟然有百十条!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岳阳县境内的东洞庭湖是该县人民的母亲湖。
近年来,由于对东洞庭湖的无序开采,目前,东洞庭湖已经“千疮百孔,面目全非”。
据保守估计,砂石采挖,日吞吐量不下十五万吨,砂石资源开采的无序、无控,造成资源废弃,江湖淤阻,航船安全隐患增加。
同时,采砂船的密集采砂,使得东洞庭湖一带鱼类的栖息环境受到严重影响甚至破坏,东洞庭湖一带的渔业资源大量减少。
3、洞庭湖鼠患洞庭湖区出现鼠灾,有关人鼠大战的新闻开始充斥各大媒体,人们从新闻画面中看到了令人毛骨悚然成群结队的老鼠景象。
它们四处打洞,啃食庄稼,严重威胁湖南岳阳县、沅江市、益阳市大通湖区等22个县市区沿湖防洪大堤和近800万亩稻田。
洞庭湖为什么越来越小,失去的面积变成了什么?

洞庭湖为什么越来越⼩,失去的⾯积变成了什么?洞庭湖曾经作为云梦泽的⼀部分,位于荆江南岸,湖区来⽔主要由长江“三⼝”(松滋、太平、藕池)和洞庭湖⽔系湘江、资⽔、沅⽔和澧⽔“四⽔”构成,这些⼊流经过洞庭湖调蓄后由城陵矶再次汇⼊长江⼲流。
洞庭湖⾯积⼀度超过6200 km2 (1825年),随后,由于泥沙淤积和垦殖,⾯积减少到1949年的4350 km2。
⽬前湖泊⾯积进⼀步缩减到2625km2。
洞庭湖区⽔系及⾯积演变是什么原因造成建国之后洞庭湖⾯积变化如此之⼤?洞庭湖作为通江过⽔性湖泊,极易淤积来⾃长江巨量的泥沙,使得湖区滩地发育容易,湖盆愈来愈⼩,这是洞庭湖变⼩的主因。
⽽滩地的发育⼜诱发⼈类去开发,如围垦等活动,进⼀步加剧洞庭湖的缩⼩速度。
⽽⼈类把滩地变成了什么呢?我们先看 20世纪50年代末期⾄80年代初期,80年代初期-2001年两个时期,洞庭湖内湖变化情况。
20世纪50年代末期80年代初期,总萎缩⾯积737.6km2,其中转化为鱼塘的107.5km2,其余部分650.5km2转化为农⽥。
⽽80年代初期到2001年,总萎缩⾯积仅37.9km2,其中转化为鱼塘达的37.0km2,其余部分0.9km2转化为农⽥.说明前期主要转化为农⽥,后期则基本转化为鱼塘,换⾔之,前期表现为围湖造⽥,后期表现为湖泊鱼塘化.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80年代以后不再以“以粮为纲'作政策导向;内湖浅⽔区已被围垦,继续向深⽔区围垦难度加⼤。
我们再看90年代初期到21世纪头10年湿地变化情况洞庭湖湿地变化1993⼀2010年,洞庭湖草滩地⾯积增加了2.99km2,芦苇滩地⾯积减少了44.09km2,林滩地⾯积增加了367.88km2,其中绝⼤部分种的是杨树。
其变化⽐例分别为0.40%、-5.80%和1127.51%。
洞庭湖洲滩最显著的变化就是林滩地⾯积的快速增加。
在整个洞庭湖,林滩地⾯积⽐例由1993年的I.17%上升到2010年的14.34%,林滩地⾯积增加最快的区域为西洞庭湖,⾯积⽐例由1993年的1.09%上升到2010年的26.47%,平均每年增加21.64km2.可见跨⼊21世纪之后,⼈类在洞庭湖周边快速的造林,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挤压了滩地⾯积,破环了⽣物多样性和地下⽔环境,减弱了洞庭湖湿地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作文读后感:洞庭湖十年间的转变
在我出生前十年,洞庭湖黑黑的,上面漂浮着白色的泡漠和一些“不和谐”的垃圾。
听妈妈讲,以前的洞庭湖肮脏不堪,早晨许多人在那里洗衣服,船只上的人们也会不时扔下一些垃圾。
中午许多人在那里抽烟,把抽完的烟头丢进湖里,旁边的工厂排放出的污水把湖面染得脏兮兮的。
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人们把垃圾丢进去,把污水排进去,洞庭湖的环境就这样慢慢地恶化了,湖边的树木都枯萎了。
十年间,人们渐渐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所以政府就号召人民来一步步改善洞庭湖的环境,并且用船只大面积清扫湖面垃圾,洞庭湖就开始慢慢开始变化了。
、最后,洞庭湖变成了家乡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湖水变得清可见底,一眼望去,像一片绿色的大海,鸟语花香,绿树成荫,吸引了成千上万中外游客的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