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震监测数据处理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
(完整版)IMS微震监测系统介绍

澳大利亚矿震研究院IMS微震监测系统产品概览IMS提供了数字化,智能化,高分辨率的地震监测和控制系统,具有在线地震信息处理,分析和可视化功能。
该系统易于使用,可在Microsoft Windows或Linux操作系统下运行。
除地震方面,许多非地震岩土工程传感器也可以用于监测。
当信号或某些参数超过阈值时,具有报警、控制和(或)停机功能。
该系统基于模块化设计,易于扩展,可从自记式监测单元扩展成连接数个台站的复杂网络。
并提供全天候24小时技术支持。
硬件概览IMS微震系统的硬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数据通信部分。
●传感器将地面运动(地面速度或加速度)转换成一个可衡量的电子信号。
非地震传感器也可以用于IMS地震网络。
●数据采集器负责将来自传感器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格式。
数据可以被连续记录采集,或采用触发模式,通过特殊算法来确定是否记录微震事件发生的数据。
●地震数据同时被传输到一个中央计算机或本地磁盘以待储存或处理。
系统可以采用多种数据通讯手段,以适应不同的系统环境需要。
微震传感器微震传感器通过将地面运动(地面速度或加速度)转换成一个可衡量的电子信号来衡量微震活动。
由于信号在本质上是模拟信号,传感器必须被连接到一个数据采集装置,将其转换成数字格式以待被计算机读取输出。
所有IMS传感器都包含智能电子元件以提供传感器类型,序列号和方向标识。
此外,智能传感器能够产生内部的振动,以验证传感器的操作和检测安装后电缆布线是否正确。
传感器类型微震传感器的分类取决于所要监测的地面运动类型,即地面速度(检波器)或地面加速度(加速度计和FBA);传感器的传感轴数量和传感器是否部署在岩石钻孔里或岩石表面。
每个传感器类型在幅度范围,频率范围,可靠性和成本方面等有不同的优势。
一个IMS微震监测系统可基于检波器,加速计和力平衡加速计的任意组合,并同时搭配单分量和三分量传感器。
三分量传感器能够提供最精确的信息数据采集单元NETADCIMS的netADC是24位,4 或8通道,低噪声的模拟-数字转换器(ADC),以太网接口。
微地震监测方案

微地震监测方案地震是地球表面因地壳断裂导致的振动现象,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而微地震作为地震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被广泛应用于地震的监测与预警工作中。
本文将介绍一种可行的微地震监测方案。
一、引言地震是一种破坏性极大的自然灾害,而微地震监测则是通过监测和研究微小地震信号,以了解地壳的活动状况,更好地预测和防范大规模地震事件的发生。
因此,制定一套有效的微地震监测方案至关重要。
二、设备和技术1. 声波传感器声波传感器是一种用于检测地震信号的关键设备。
它能够测量地壳中微小地震波的振幅、频率和持续时间,从而判断地壳的活动情况。
2. 数据采集系统数据采集系统是用于收集和记录声波传感器所感知到的地震信号的设备。
采集系统应具备高灵敏度、高采样率和较大存储容量,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数据处理软件数据处理软件用于对采集到的地震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它能够提取出地震信号的关键特征,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有助于判断地震的发生原因和趋势。
三、监测范围与布点微地震监测的范围应根据地震活动频率和地理位置进行合理确定。
选择地震频繁的地区进行监测,可以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布点方面,应充分考虑地震监测站之间的辐射覆盖范围,布设足够数量的监测站点,并确保各监测站点之间的距离适当,以便有效监测地震信号的传播路径。
四、数据分析与处理1. 地震事件识别通过数据处理软件对采集到的地震数据进行分析,识别出地震事件的发生时间、震级和震源位置等关键信息。
这有助于及时了解地震活动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2. 地震波形分析地震波形分析是对地震信号的振幅、频率和持续时间等进行详细分析的过程。
通过对地震波形的分析,可以判断地震的来源、运动性质和可能对周边地区产生的影响。
3. 数据趋势分析通过长期对微地震监测数据的积累和分析,可以发现地震活动的趋势和规律。
这对于预测地震事件的发生概率和可能性有很大的帮助。
五、监测结果的意义与应用微地震监测的结果可以为地震学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有助于科学家们对地震活动机制和震源构造的认识。
IMS微震监测系统介绍

IMS微震监测系统产品概览IMS提供了数字化,智能化,高分辨率的地震监测和控制系统,具有在线地震信息处理,分析和可视化功能。
该系统易于使用,可在Microsoft Windows或Linux操作系统下运行。
除地震方面,许多非地震岩土工程传感器也可以用于监测。
当信号或某些参数超过阈值时,具有报警、控制和(或)停机功能。
该系统基于模块化设计,易于扩展,可从自记式监测单元扩展成连接数个台站的复杂网络。
并提供全天候24小时技术支持。
硬件概览IMS微震系统的硬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数据通信部分。
●传感器将地面运动(地面速度或加速度)转换成一个可衡量的电子信号。
非地震传感器也可以用于IMS地震网络。
●数据采集器负责将来自传感器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格式。
数据可以被连续记录采集,或采用触发模式,通过特殊算法来确定是否记录微震事件发生的数据。
●地震数据同时被传输到一个中央计算机或本地磁盘以待储存或处理。
系统可以采用多种数据通讯手段,以适应不同的系统环境需要。
微震传感器微震传感器通过将地面运动(地面速度或加速度)转换成一个可衡量的电子信号来衡量微震活动。
由于信号在本质上是模拟信号,传感器必须被连接到一个数据采集装置,将其转换成数字格式以待被计算机读取输出。
所有IMS传感器都包含智能电子元件以提供传感器类型,序列号和方向标识。
此外,智能传感器能够产生内部的振动,以验证传感器的操作和检测安装后电缆布线是否正确。
传感器类型微震传感器的分类取决于所要监测的地面运动类型,即地面速度(检波器)或地面加速度(加速度计和FBA);传感器的传感轴数量和传感器是否部署在岩石钻孔里或岩石表面。
每个传感器类型在幅度范围,频率范围,可靠性和成本方面等有不同的优势。
一个IMS微震监测系统可基于检波器,加速计和力平衡加速计的任意组合,并同时搭配单分量和三分量传感器。
三分量传感器能够提供最精确的信息数据采集单元NETADCIMS的netADC是24位,4 或8通道,低噪声的模拟-数字转换器(ADC),以太网接口。
IMS微震系统介绍

详细产品概览IMS提供了数字化,智能化,高分辨率的地震监测和控制系统,具有在线地震信息处理,分析和可视化功能。
该系统易于使用,可在Microsoft Windows或Linux操作系统下运行。
除地震方面,许多非地震岩土工程传感器也可以用于监测。
当信号或某些参数超过阈值时,具有报警、控制和(或)停机功能。
该系统基于模块化设计,易于扩展,可从自记式监测单元扩展成连接数个台站的复杂网络。
并提供全天候24小时技术支持。
硬件概览IMS微震系统的硬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数据通信部分。
∙传感器将地面运动(地面速度或加速度)转换成一个可衡量的电子信号。
非地震传感器也可以用于IMS地震网络。
∙数据采集器负责将来自传感器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格式。
数据可以被连续记录采集,或采用触发模式,通过特殊算法来确定是否记录微震事件发生的数据。
∙地震数据同时被传输到一个中央计算机或本地磁盘以待储存或处理。
系统可以采用多种数据通讯手段,以适应不同的系统环境需要。
微震传感器微震传感器通过将地面运动(地面速度或加速度)转换成一个可衡量的电子信号来衡量微震活动。
由于信号在本质上是模拟信号,传感器必须被连接到一个数据采集装置,将其转换成数字格式以待被计算机读取输出。
所有IMS传感器都包含智能电子元件以提供传感器类型,序列号和方向标识。
此外,智能传感器能够产生内部的振动,以验证传感器的操作和检测安装后电缆布线是否正确。
传感器类型微震传感器的分类取决于所要监测的地面运动类型,即地面速度(检波器)或地面加速度(加速度计和FBA);传感器的传感轴数量和传感器是否部署在岩石钻孔里或岩石表面。
每个传感器类型在幅度范围,频率范围,可靠性和成本方面等有不同的优势。
一个IMS微震监测系统可基于检波器,加速计和力平衡加速计的任意组合,并同时搭配单分量和三分量传感器。
三分量传感器能够提供最精确的信息数据采集单元NETADCIMS的netADC是24位,4 或8通道,低噪声的模拟-数字转换器(ADC),以太网接口。
微振动测试仪设计说明

目录1概述 (1)2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5)2.1压电瓷传感器的等效电路 (5)2.2 电荷放大电路 (6)2.3 测量电路 (8)2.4 振动测量 (10)3 总结 (13)参考资料 (14)1概述振动测试仪是一种能测量机械、物体等振动的测量仪器。
比如测振仪、动平衡仪、振动测试与模态分析仪都算是振动测试仪。
振动是自然界、工程技术和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物理现象。
各种机器、仪器和设备运行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诸如回转件的不平衡、负载的不均匀、结构刚度的各向异性、润滑状况的不良及间隙等原因而引起受力的变动、碰撞和冲击,以及由于使用、运输和外界环境下能量传递、存储和释放都会诱发或激励机械振动。
所以说,任何一台运行着的机器、仪器和设备都存在着振动现象。
在大多数情况下,机械振动是有害的。
振动往往会破坏机器的正常工作和原有性能,振动的动载荷使机器加速失效、缩短使用寿命甚至导致损坏造成事故。
机械振动还直接或间接地产生噪声,恶化环境和劳动条件,危害人类的健康。
因此,要采取适当的措施使机器振动在限定围之,以避免危害人类和其他结构。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除了对各种机械设备提出了低振级和低噪声的要求外,还应随时对生产过程或设备进行监测、诊断,对工作环境进行控制,这些都离不开振动测量。
为了提高机械结构的抗振性能,有必要进行机械结构的振动分析和振动设计,找出其薄弱环节,改善其抗振性能。
另外,对于许多承受复杂载荷或本身性质复杂的机械结构的动力学模型及其动力学参数,如阻尼系数、固有频率和边界条件等,目前尚无法用理论公式正确计算,振动试验和测量便是唯一的求解方法。
因此,振动测试在工程技术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微振动测试仪的设计主要组成部分压电式传感器,用于信息的采集;在本设计方案里选择压电瓷传感器做为压电式传感器。
通过电路连接把所采集的信息传递给电荷放大器,对微弱的电荷信号进行放大,信号的放大通常有两种:电压放大和电荷放大。
这里考虑避免接入电容的影响,所以采用电荷放大。
KJ551微震监测信息系统对大采深工作面侧向支撑压力的数据处理word资料3页

KJ551微震监测信息系统对大采深工作面侧向支撑压力的数据处理1 概况巨野煤田梁宝寺煤矿设计生产能力240万t/a,是巨野煤田首期投产的第一对矿井。
建井时,井筒穿过了当时全国最深厚的高膨胀粘土层,2005年主、副、风三个井筒均被评为部优工程。
2006年副井井筒中煤建协评为“太阳杯”工程。
梁宝寺煤矿3煤煤层厚度平均8m,煤层倾角5~11°,煤层普氏硬度f=0.94~1.89,煤层节理发育。
地面标高+39.0~+41.0m,井下标高-550m~-1200m。
立井多水平分区式开拓,水平标高-708 m、-1020 m。
矿井地质构造复杂,褶曲、断裂构造发育,动力显现明显。
针对其实际情况采用钻孔爆破、钻孔群进行卸压等方法进行动压现象防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梁宝寺煤矿回采工作面施工卸压孔过程中,在施工到12~16m阶段时,出现明显吸钻卡钻现象。
当充分排粉后,达到16m以后阶段吸钻卡钻现象明显减少。
目前梁宝寺煤矿的卸压孔深度为18~22m,能够满足现场卸压的需求。
2 微震监测技术微震监测技术(microseismic monitoring technique,简称MS)是近年来从地震勘查行业演化和发展起来的一项跨学科、跨行业的新技术。
微震监测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岩石在应力作用下发生破坏,并产生微震和声波。
在破裂区周围的空间内布置多组检波器实时采集微震数据,经过数据处理后,应用震动定位原理,可确定破裂发生的位置,并在三维空间上显示出来。
微震系统的软件分成三个部分:1)数据采集软件。
2)定位分析软件。
3)后处理软件。
微震事件分区性是采场应力场不均衡分布的显现形式。
因此,通过微震事件的分布形态,可以划分采场冲击地压危险区范围,实时动态分析采场应力场变化,达到预测预报冲击地压的目的。
分析工作面上下不同高度的岩层中微震事件的数量及能量,不仅可以确定岩层破裂高度、破裂深度,还能得到起控制作用的岩层位置。
结合覆岩空间结构理论,可以预测覆岩空间运动形成的冲击地压危险地点。
微震监测系统介绍

ESG中国合作伙伴微震系统主机Paladin数据采集仪传感器E S G公司简介ESG,全称Engineering Seismology Group (地震工程集团)。
1993 年与以办学历史悠久、科学技术领先而著称的加拿大皇后大学合作,创立企业,致力于矿山微震监测系统的开发和研究。
发展至今企业有煤矿安全、微震等各类专家28 位,有百余位优秀技术工程师遍布全球。
历经17年的发展,ESG 公司研发生产的MMS微震监测系统已发展至第七代产品。
纵观历史,其产品以其设计领先、技术优良、服务周到、分析便捷等优势享誉全球。
其中包含耳熟能详的MP250 Trigger Type(第二代MP250 MMS 微震监测系统)、Hyperion Full Waveform(第五代亥伯龙MMS微震监测系统)和目前代表矿山微震测试系统先进水平的Paladin Seismic Recorder-V2(第七代改进型帕拉丁MMS 微震测试系统)。
目前ESG 公司产品以其良好的信誉、卓越的技术在美国、澳大利亚、亚洲以及欧洲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
ESG中国合作伙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微震监测仪是聆听地音的耳朵,微震可视化软件则是透视地层变化的眼睛。
ESG微震监测系统,是边坡、隧道、矿山、大坝等岩质或混凝土工程结构稳定性监测与分析的理想工具。
泰安鑫淼科技与ESG全面合作,将致力与为中国用户提供最直接的技术支持(设备提供、安装指导、数据分析)。
系统网络由传感器、Paladin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时间同步系统、光纤数据通讯系统和地面数据综合处理分析系统组成。
① 24 位×125MHz 的高精度快速信号采集能力,可同时兼容3~2KHz、15~2KHz 微震传感器和200~5KHz 声发射传感器。
②5G 高速数据缓存空间③ 科研级系统稳定性设计④ 高精度,超高强度传感器设计,可适应各种压力环境⑤ 先进的Hyperion和Paladin系统连接,卓越的分析系统融合ESG中国合作伙伴微震监测系统数据传输网络拓扑图ESG中国合作伙伴微震监测系统介绍【系统概述】微震监测系统(Micro-seismic Monitoring System, MMS),开发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伴随着信息技术、计算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水平的提高而日趋成熟,主要是利用声学、地震学和地球物理学原理和计算机强大的计算功能来实现微震事件的精确定位和级别大小的确定。
微地震监测PPT

应用原理
σ
微震 数量
全应力应变曲线 微震事件数
ε
A
支承压力曲线 岩层破裂
A
B
岩石破裂过程中产生微地震事件的原理
支承 压力
岩层 运动 微震 事件
岩体 破裂
微震监测技术是以岩体破裂的被动监测 作为监测目标,通过定位和能量计算得到岩 体破裂的位置和破裂尺度,为各种应用提供 基础数据。
冲击地压监测的对象:支承压力分布特征
(KZ型)
(伪三分量检波器)
(真三分量检波器) 中频检波器(起始60Hz) (CJ型)
控制冲击地压根本:岩层运动规律
飞机的定位原理
检波器
S波
P波 4#
1#
2#
5#
实体煤
采空区
实体煤
3#
6#
检波器接受岩层破裂产生的声波信号,利用时间差和波速进行定位
S波的速度仅次于P波(最快的地震波)。S波的S也可以 代表剪力波(shear wave),因为S波是一种横波,地球 内部粒子的震动方向与震波能量传递方向是垂直的。
震源坐标
微地震监测定位数学原理
检波器坐标
微地震监测定位数学原理
波速
到时 震时
微地震监测定位数学原理
未知数(4个):x,y,z,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量元素肥料的营销策略分析市场营销页脚内容25软件详细设计说明书学生姓名 王建旭 学号 0808140505 学生姓名 王智杰 学号 0808140512 学生姓名 汤玉杰 学号 0808140119 学生姓名 毕国兴 学号 0808140727 专 业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年级 08级 指导教师 劳彩莲 职称 副教授 学 院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中国农业大学教务处制2011年 7月目录1 目的 (3)2 代码框架描述 (3)2.1 源文件说明 (3)2.2 系统配置文件说明 (3)3 系统结构关系图 (4)4 单文档多视的创建与通讯子模块详细设计说明 (4)4.1 数据结构 (5)4.2 处理流程详细说明 (5)4.3 编码设计 (7)5 OpenGL子模块详细设计说明 (8)5.1 数据结构 (9)5.2 处理流程详细说明 (11)5.3 部分重要编码设计 (11)5.3.1函数 SetGoal(float x,float y,float z,float color) (12)5.3.2函数RenderScene() (13)6 微震列表子模块详细设计说明 (13)6.1 数据结构 (14)6.2 处理流程详细说明 (14)6.3 编码设计 (19)7 SQL Server数据库详细设计说明 (20)7.1 数据结构 (22)7.1.1 数据库信息模型: (22)7.1.2数据库逻辑模型 (22)7.1.3数据库结构的详细设计 (22)7.2 数据库系统的建立 (23)7.2.1 数据库建立 (23)7.2.2表的建立和管理 (23)8 详细微震情报表子模块详细设计说明 (23)8.1 数据结构 (24)8.2 处理流程详细说明 (24)8.3 编码设计 (25)微震监测数据处理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1 目的微震监测数据处理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旨在介绍该系统的详细过程,以及技术要点等内容。
2 代码框架描述2.1 源文件说明2.2 系统配置文件说明3 系统结构关系图4 单文档多视的创建与通讯子模块详细设计说明单文档多视图的创建,我们用的是静态切分窗口的方法。
用到的主要数据结构是CSplitterWnd类,该类是用于实现对窗口的分割。
将窗口切分成为四个子窗口,分别用于显示不同的内容,用到的函数是CSplitterWnd类的构造函数CreateStatic,还用到CSplitterWnd类的另一个函数CreateView为静态窗口填充视图,将窗口与视图联系起来为每一个子窗口关联一个View类用于对该窗口进行操作。
单文档多视图之间的通讯是通过文档中的变量进行实时传输的。
在某一个窗口中,通过文类的指针对文档中的变量进行修改完成窗口向文档的数据传送,并发送UpdateAllView消息对所有的窗口进行刷新,在其他窗口中响应Update消息函数完成文档向窗口的数据传送。
4.1 数据结构在分割窗口时,定义了CSplitterWnd类的三个对象m_splitter1,m_splitter2,m_splitter3用于创建切分窗口。
定义了CRect 类的对象r用于获取当前窗口大小,根据窗口大小为子窗口设定区域。
定义了CSize 类的几个对象 Size, Size1, Size2,Size3,Size4,设定子窗口的大小。
在窗口之间通讯时,在weizhenDoc文件中定义了CString类的对象m_zhenji,m_energy,m_fanwei,m_death,m_hurt,m_economy,m_work,m_jingdu,m_weidu,m_shendu,m_name,m_path用于传输从第一个窗口中向其他窗口传输信息。
4.2 处理流程详细说明(1) 分割窗口(2)窗口通讯4.3 编码设计(1)、分割窗口5 OpenGL子模块详细设计说明OpenGL (即开放性图形库 Open Graphics Library)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个性能卓越的三维图形标准。
OpenGL作为一个性能优越的图形应用程序设计界面(API),具有广泛的可移植性,它独立于硬件系统、操作系统和窗口系统。
由于OpenGL能实现高性能的三维图形功能,这使得科学计算可视化,仿真可视化技术发展迅速。
可视化系统不仅可以帮助技术人员形象直观地查看仿真结果,而且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设计水平,减少错误的发生。
这里用OpenGL进行了三维电子地形图的制作。
因为线划地图和实体地形图虽然具有一定的立体效果,但信息量不租,实用性不强,而三维真实感地形图能较逼真地反映外部真实世界,可它又缺乏动态特性。
通常上述三种地形图的原始数据是提前作为文件存储起来的,这不仅在存储空间的占用方面付出了不小的开销,还要对这些数据再进行大量的采样计算,直接影响了地形生成的实时性。
本文提出的一种动态地形仿真方法首先给出了层次细节简化思想的本质含义,然后利用分形理论静态拼嵌高度场数组,生成逼真程度很高的静态地形。
5.1 数据结构/////////////////////////////////////////////////////////////////////////////// /////////////////////////////////////////////////////////////CFractalTerrainView为基于OpenGL的一个绘图窗口类,执行绘图操作。
/////////////////////////////////////////////////////////////////////////////// /////////////////////////////////////////////////////////////class CFractalTerrainView : public CView//OpenGL画图模块继承了CView类BOOL renderCloudMap ();//// 渲染天空背景纹理BOOL renderTeximageMap ();// 渲染地形纹理BOOL renderFullImage ();//渲染全部图像,包括天空背景,地面纹理void SetGoal(float x,float y,float z,float color);//地震地点定位函数virtual ~CFractalTerrainView();//析构函数void drawSphere(GLfloat xx, GLfloat yy, GLfloat zz, GLfloat radius, GLfloat M, GLfloat N);//画球函数BOOL RenderScene();//场景的绘制和渲染函数BOOL SetupPixelFormat(void);//设置像素格式void SetLogicalPalette(void); // 设置逻辑调色板BOOL InitializeOpenGL(CDC* pDC);// 初始化openGL场景// Overrides// ClassWizard generated virtual function overrides//{{AFX_VIRTUAL(CFractalTerrainView)protected:virtual void OnDraw(CDC* pDC); // overridden to draw this view// Generated message map functionsprotected://{{AFX_MSG(CFractalTerrainView)afx_msg int OnCreate(LPCREATESTRUCT lpCreateStruct);//响应WM_CREATE消息afx_msg void OnSize(UINT nType, int cx, int cy);// 响应WM_SIZE消息afx_msg void OnDestroy();//响应WM_DESTROY消息afx_msg void OnKeyUp(UINT nChar, UINT nRepCnt, UINT nFlags);//响应按键消息WM_KEYUP afx_msg void OnKeyDown(UINT nChar, UINT nRepCnt, UINT nFlags);//响应按键消息WM_KEYDOWNafx_msg void OnCancelMode();afx_msg void OnCaptureChanged(CWnd *pWnd);//}}AFX_MSGDECLARE_MESSAGE_MAP()/////////////////////////////////////////////////////////////////////////////// /////////////////////////////////////////////////////////////CFractTerrainMod为基于Diamond-Square算法的地形模型类,为CFractalTerrainView调用/////////////////////////////////////////////////////////////////////////////// /////////////////////////////////////////////////////////////class CFractTerrainMod{public:CFractTerrainMod();virtual ~CFractTerrainMod();#ifdef DEBUGvoid dump1DFractArray (float *, int);void dump2DFractArray (float *, int);#endif /* DEBUG */void fill1DFractArray (float *, int, int, float, float);void fill2DFractArray (float *, int, int, float, float);float *alloc1DFractArray (int);float *alloc2DFractArray (int);void freeFractArray (float *);void draw1DFractArrayAsLines (float *, int);void draw2DFractArrayAsLines (float *, int);void draw2DFractArrayAsTriangles (float *, int);void draw3DTriangle (float x1, float y1, float z1,float x2, float y2, float z2,float x3, float y3, float z3,float nx, float ny, float nz);void draw3DLine (float x1, float y1, float z1,float x2, float y2, float z2);void draw2DLine (float x1, float y1,float x2, float y2);float randnum (float min, float max);float avgEndpoints (int i, int stride, float *fa);float avgDiamondVals (int i, int j, int stride,int size, int subSize, float *fa);float avgSquareVals (int i, int j, int stride, int size, float *fa);int powerOf2 (int size);void genNormal (float x1, float y1, float z1,float x2, float y2, float z2,float x3, float y3, float z3,float *normal);};5.2 处理流程详细说明5.3 部分重要编码设计Dimand-Square算法的实现类CFractalTerrain:5.3.1函数 SetGoal(float x,float y,float z,float color)【功能】在地形图上定位微震发生的位置,震级,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