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十几减几(不退位)减法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十几减5、4、3、2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十几减5、4、3、2教案

《十几减5、4、3、2》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是十几减5、4、3、2,这部分内容是20以内退位减法的最后一部分,是在学生经历了十几减9、十几减8、十几减7、6的大量练习基础上进行的教学,这时学生的计算技能基本形成,计算方法基本熟练。

不同的是这部分内容不再出现图示,而是让学生自己想该怎么算,使学生由具体过渡到抽象,由眼观过渡到心想,逐渐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究得出十几减5、4、3、2的各种算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独立探索和合作学习,使学生主动获取十几减5、4、3、2的计算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体会数学的作用,发展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十几减5、4、3、2退位减法的计算过程。

【教学难点】在多样化的计算方法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优方法。

多媒体课件。

《十几减5、4、3、2》1课时)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1.口算15-6= 11-6=14-8= 15-7=12-7=13-9=17-9=14-7=开火车(一人口算说得数,其余生评价)。

谈话:算得真快,你是用什么方法算的?能举例说说吗?小结:我们可以想加算减,也可以用破十的方法,还可以用连减的方法,都可以很快地算出答案。

二、学习新知,自主探究1.出示课本第17页的两组算式。

12-5= 11-4=12-4= 11-3=12-3= 11-2=谈话:先观察,这几道题和我们前面几节课学习的内容有什么不同?(减数都是5、4、3、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中的十几减5、4、3、2(板书课题)2.探究算法。

计算12-5=(1)想加算减:5+7=1212-5=7(2)破十法:10-5=55+2=7(3)连减:12-2=1010-3=7谈话: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12-4和12-3快速计算11-4、11-3和11-2,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2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案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2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案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2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1课时十几减9(1)【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9。

2.注重让学生通过与小组和全班同学的交流合作,体验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交流的能力与合作意识。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

【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十几减9。

难点: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培养学生算法多样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

9十3 9十7 9十4 9十69十9 9十2 9十5 9十8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十( )=12 9十( )=139十( )=14 9十( )=159十( )=16 9十( )=17二、教学新授1.出示教科书P10的图。

引导学生看图,提问: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有15个气球,买了9个,还有几个?)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该怎样列式?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板书: 15—9=提问:如果没有图,要算15减9等于几,该怎样想?(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互相商量。

教师可提示学生联系旧知识进行计算。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1)9加6得15,15减9等于6;(2)15可以分成9和6,15减9等于6;(3)10减9等于1,l加5等于6;(4)15减5等于10,再减4等于6。

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想法,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多思考。

进一步提问:这么多的想法都是对的,那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又对又快呢?(鼓励学生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想9加几得15,15减9得6)同时板书得数“6”。

2.小朋友玩套圈游戏,投了14个圈,有9个没套中,套中了几个?提问:(1)要求套中了几个,该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4—9=)(2)得多少?怎样想的?教师板书得数“5”。

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十几减9)教师板书课题。

该怎样计算这些题目呢?教师指题,引导学生总结出想加算减的方法,同时也鼓励学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进行计算。

人教2022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十几减9【教案】

人教2022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十几减9【教案】

2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单元集体备课20以内的退位减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同等重要,都是最基础的知识。

学习这部分内容时,要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算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

本单元学习内容主要有两个: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是“解决问题”,主要是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计算部分,教科书分三个部分进行编排,即十几减9,十几减8、7、6和十几减5、4、3、2,共安排了4个计算例题,将十几减8和十几减7、6作为独立的例题进行教学,既延长了学生学习20以内退位减法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有比较充分的时间认识、理解和训练,又关注了学生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和实际需求。

4个计算例题的编排中,都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教学理念,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题目的不同,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给学生留出了较大的自主选择空间。

但是“破十法”是多位数减法的重要基础,一定要让学生掌握。

解决问题部分,教科书安排了两个例题,引导学生用所学的计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

在此之前解决的问题,所需要的信息一般都是可以通过数数数出来的,所求的问题也可以通过数数来解决。

本单元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有的没有直观呈现,只通过文字来给出,因此对于需要解决的问题,不能只通过数数来解决,还要能通过分析数量关系,结合加减法的意义来解决。

学生已经会用“凑十法”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十几减几的不退位减法,并能熟练地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这些都是学生学习本单元的重要基础。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很多学生也会计算,但只是习惯性地知道计算结果,不一定理解其算理,算法也不一定很清楚。

这也是教学时的难点:一方面,看起来学生会算,事实上学生不会算,只是背答案;另一方面,学生以为自己会算而不认真学习,事实上也并不会算。

如果不清楚算理,没掌握算法,会直接影响到以后的计算学习。

十几加几(不进位)和十几减几(不退位)

十几加几(不进位)和十几减几(不退位)

十几加几(不进位)和十几减几(不退位)[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80~83页。

[教材分析]十几加几(不进位)和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加减法是在熟练口算10以内加减法和认识11—20各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后面学习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基础.因此,指导学生主动探索,掌握算法算理,从而能熟练进行口算,就非常重要.在计算教学方面,要充分尊重学生,提供多种策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倡导算法多样化。

通过分析比较,沟通优化,促使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

[学情分析]1.知识经验已有:熟练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理解了加法、减法的意义。

2.生活经验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10以上的数,而且大部分学生已经积累了关于11—20各数的认识和20以内加减法计算的生活经验。

3.策略经验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数数能力。

[学习目标]:1.借助学具操作,自主探究“十几加几和十几减几(不退位)”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2.能正确进行十几加几和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口算,知道加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在解决问题中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享受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能正确口算十几加几和十几减几(不退位),并理解算理。

[教学难点]:借助学具,学会计算方法,理清算理。

[突破措施]1.借助学具使学生理解《十几加几(不进位)和十几减几(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2.多给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让学生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3.巡视过程、个别指导,有针对性的辅导。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计数器;小棒;小积木块。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激发兴趣1.看图写数。

()()()()2.说一说:这些数各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学生交流。

师评价并小结:真是聪明的孩子,说得真清楚,一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十几。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大家轻松地完成了这些题,相信海边的数学知识也难不倒大家。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情境图,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信息?(出示图1)根据我们发现的信息,你能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出示图2)师板书:(1)天空中左边有12只海鸥,右边有3只海鸥,天空中一共有多少只海鸥?(2)海里左边有15只海鸥,右边有4只,海里一共有多少只海鸥?(3)一共有17桶饲料,已经喂了4桶,还剩下几桶饲料?师对这些学生的回答进行即时评价。

幼儿园教案《20以内的不退位减法》

幼儿园教案《20以内的不退位减法》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20 以内的不退位减法》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参与学习活动,经历十几减几计算方法的探索与算理的建
构过程。

2.根据11 至20 各数的组成,掌握20 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十几减几(不退位)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10以内的数的组合,11~20各数的组成。

1.碰球游戏导入,复习10的分解组合
2.老师分别出示数字卡片:14、17、12、11。

幼儿说数的组成。

二、新课教学
1.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1)小兔采蘑菇(出示图片:摆一摆,算一算)
(2)根据图意谁能列出相应的算式
教师板书:16-()=()17-()=()18-()=()
(3)为什么这样列算式?说一说你的想法。

教师应鼓励幼儿多说说,也可以同桌之间互说,加深算理。

小结: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个位减个位,十位不变。

三、丰盛的午餐
小动物们都喜欢吃什么?相对应的动物吃的食物,看看它们分别吃了什么?分别吃了多少?列出算式并计算结果。

教师出示图片,请小朋友们上来列出算式,并说一说为什么这么列算式?
老师小结。

四、练一练
1.练一练。

(完成数学练习册第5.6页)
幼儿独立完成,教师指名口算,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五、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怎样计算这样的题目?(可以根据数的组成和数的方法来计算)你还有什么想法?
xx幼儿园
202X年3月。

2023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十几减几教案

2023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十几减几教案

202X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十几减几教案备课是教师在授课前对教课进程、环节、内容所作的必要的准备工作。

而教案就是教师备课的备忘录。

备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是上课成功的条件,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

今天作者在这里整理了一些202X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十几减几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202X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十几减几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熟练地进行十几减几的运算。

2.进程与方法:(1)通过练习,学生能熟练地进行十几减几的运算,明白十几减几的算理;(2)初步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进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视察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交换、讨论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学习爱好,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

教学进程:一、口算。

1l-2=8+6=16-8=9+7=13-7=11-6=14-8=15-5=12-5=12-9=14-6=17-9=教师出示口算卡片,以开火车的情势让学生进行回答。

二、巩固练习1.夺小能手。

(练习三的第1、3题)师:今天,我们先来进行一个闯关游戏,小朋友们愿意接受挑战吗?生:愿意。

师:现在老师先宣布一下闯关规则:必须在老师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有的题目。

每做对一道题,就可以获得一面红旗,最后看看哪位小朋友获得的红旗数目最多,大家听明白了吗?师:请小朋友翻开课本11页,找到第1题和第3题,准备开始!看看谁是夺小能手。

(学生独立做题,后反馈。

)2.小象摘椰子。

(练习三第2题)师:大家刚才的表现让老师很中意,为了嘉奖大家,我们一起去看看小象摘椰子比赛,好吗?生:好。

师:现在我们看到了有4只小象正在比赛摘椰子,看看哪只小象摘得又快又多。

大家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呢?生:我看到了这里有4只小象,并且每只身上都有一个数字和减号。

生:我还看到了每个椰子上都有一个数字。

师:小朋友们视察得很仔细。

一年级数学第2课时 20以内的加减法

一年级数学第2课时 20以内的加减法

第2课时 2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内容教科书P106第2题,完成教科书P107~110“练习二十五”第4、5、6、9、15、17题。

▶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对本学期所学习的20以内加法及20以内不退位减法的相关算式进行整理,对所学计算方法进行回顾,掌握整理和复习的方法。

2.经历整理加法表和减法表的过程,感受数学规律及其价值。

3.在合作与交流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法和20以内的不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根据算式排列规律熟练计算相关加减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回顾整理20以内的加法表师:在这一学期,我们学习了20以内的加法和20以内的不退位减法,今天我们对这一部分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1.课件出示加数为0~5的加法算式表。

师:仔细观察表格中算式,在空格里填上合适的算式,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填写。

【学情预设】学生会发现写算式时是把对应的行与列中的两个数相加。

2.课件出示教科书P106第2题表格。

师:现在我们把表增加了行和列,你还会填吗?小组合作完成填表,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错。

3.观察表格,发现规律。

师:你从你所填写的表中发现哪些有趣的排列?【学情预设】预设1:两条粗线把加法表中的算式分为三类。

预设2:横着看,第一个加数不变,第二个加数依次加1,和也依次加1。

预设3:竖着看,算式的第一个加数依次加1,第二个加数不变,和依次加1。

预设4:斜着看(从左上到右下方向),第一个加数依次加1,第二个加数也依次加1,和就依次加2。

师:你能快速找到得数是10的算式并把它们涂上红色吗?你有什么发现?【学情预设】斜行规律学生不太容易发现,通过找得数是10的算式,涂色练习,学生能感受到斜行中两边算式加数相同,位置却相反,和不变,体会加法表的对称性。

同桌合作,任意指一道算式很快说出得数。

【设计意图】借助表格中所给算式,激活学生已有认知。

回顾整理已学所有加法算式,并通过进一步观察、交流,发现表中算式排列规律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奠定基础。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一、指导思想: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以学生发展为本、愉快的儿童德育为格局,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富有儿童情趣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意识,增强学生的自我激励、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积极探索个性培养的途径,对队员们进行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展示小学生新形象,树立良好的班风,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创建优秀班级而努力!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1)班共有学生45人,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分配能力差,在学习上注意力不集中;生活中,一年级的学生还处在他律阶段,自律性较差。

所以应该注重一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及学习习惯的养成,力争让孩子们尽快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

三、教材分析:本册教材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选取学生熟悉的、新颖的、感兴趣的内容为素材,目的是有计划的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认识家庭、认识学校、认识社会、了解自然。

使学生能观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体会学习数学的现实意义。

密切主题素材之间的联系,构成情景串;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形成“问题串”。

根据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几个主题情境。

主题情境是包含有多个信息的“信息包”,其呈现形式是把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活动,划分为几个情节,编排成“故事串”,从而引出一个个相对独立的问题;也可以把一个现实活动的各个环节完整地反映出来,从而引出一系列有逻辑联系的问题——形成“问题串”。

构建开放的、具有一定思维跨度的板块编排方式,为教与学留有尽可能大的思维空间。

本教材多构建的“板块”编排方式,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在一个单元里,减少例题,强化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作用,扩大教与学的空间,如“20以内的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单元;二是减少栏目设置,构建了简单明了的结构。

教材在综合情境图之后,安排了“你说我讲”板块。

这个板块分两个层次,标有红色圆点的一般是需要学生合作探索、非常规性问题,标有绿色圆点的是让学生独立常识解决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几减几(不退位)减法
情境导入 你说我讲 自主练习 回顾反思
一、情境导入
箱子里有17桶
已经喂了4桶 还剩下多少桶
已经喂了4桶。

。 ?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二、你说我讲。
还剩下多少桶 ?
17-4= 13 (只)数一数来自、你说我讲还剩下多少桶 ?
17-4= 13 (只)
摆一摆。
二、你说我讲
还剩下多少桶 ?
17-4= 13 (只)
拨一拨。



问题:从哪儿拨走4个珠子?为什么?
二、你说我讲
7-4=3 10+3=13



想一想,摆小棒和拨计数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二、你说我讲。
认识加法各部分名称。
17 -
被 减 数
· · ·
4
减 数
· · ·
=
13
· · ·

三、自主练习
4. 10+3= 13 10+ 7 =17 10+2= 12 10 +8=18 10+ 4 =14 10 +6=16 10+ 5 =15 10 +9=19
三、自主练习
5摘苹果。
14+3= 17 16-3= 13 18-6= 12 13+5= 18
16 -2=14
12 +5=17
1.算一算,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6-4= 2
16-4= 12
9-6= 3
19-6= 13
7-3= 4
5-2= 3
17-3= 14 15-2= 13
三、自主练习
2.
17 - 5
12
18 - 3
15
三、自主练习
3.
我们俩一共捉了 17条虫子。
妈妈,我捉了6条。
妈妈捉了多少只虫子?
(条)
三、自主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