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电子教案第一单元分解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第一单元《古诗两首-山行》1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上)

小学语文:第一单元《古诗两首-山行》1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上)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古诗两首》(一)教学要求:⒈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⒉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⒊理解诗的意思,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首》,这两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写的。

二、学习第一首古诗《山行》⒈板书课题。

⒉介绍作者。

这首诗诗晚唐诗人杜牧写的,他写的七言绝句,意境清新,最为后人传颂。

⒊解题。

“山行”就是在山上行走。

过渡:诗人在山上行走时,看到了什么景色呢?三、学生自学课文。

⒈轻声读课文,读对字音。

画出生字。

⒉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这是什么季节,作者在山路上看到了什么景色?四、检查自学效果⒈认读生字“径”“飘”⒉读这两个字,应注意什么?⒊指名读课文。

⒋回答问题:深秋季节,作者在山路上看到了枫林美景。

五、理解诗句。

⒈讲读第一句:理解“远山”“石径”“斜”回答问题:⑴为什么称为“寒山”?⑵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行诗的意思。

看图,说说诗人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走着,往远处看到了什么?读第二句。

理解“白云生处”。

说说第二行诗的意思。

指名把一二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⒊读第三行诗。

理解“坐”“爱”诗人为什么要停下来不走呢?看图。

诗人眼前看到的是什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三句话的意思。

⒋读第四行诗。

理解“霜叶”“红于”。

红叶比什么还红?(比春天的花儿还红)说说第四句话的意思。

再把三、四句连起来说说它的意思。

⒌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六、总结全文,体会感情。

七、指导朗读,背诵这首诗。

八、作业: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第二课时一、复习⒈背诵《山行》⒉《山行》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色?二、学习第二首诗《枫桥夜泊》⒈揭题,解题。

⑴板书课题。

⑵指名读题。

⑶解题。

⑷介绍作者。

⒉自学课文。

⑴轻声读课文,读好字音,画出生字词。

⑵自读课文,遇到不理解的字词查词典。

⑶想想每首诗的意思,同座可以讨论。

⒊检查自学情况。

⑴认读生字。

【K12学习】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苏教版)

【K12学习】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苏教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苏教版)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五)教学要求:.认识各种钢笔,懂得用钢笔写字的执笔方法和注意事项2.懂得在稿纸或者练习本上写钢笔字的要求,掌握写字的行款,培养认真写钢笔字的习惯。

3.了解写毛笔字的执笔方法,训练正确的握笔姿势,培养学生认真写毛笔字的良好习惯。

4.初步了解“文房四宝” (笔墨纸砚)的有关知识,懂得如何使用和爱护毛笔,培养正确地使用、爱护毛笔和注意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学好毛笔字和钢笔字的兴趣。

第一课时一、引入新课同学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我们受益终生。

进入三年级第一学期,我们努力培养的第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板书)认真写好钢笔字。

二、认识钢笔,指导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请大家拿出自己的钢笔,我们一起来看看它。

(教师讲解钢笔的组成)教师过渡:认识了钢笔,你们知道怎样使用它么?.观察第一页插图。

怎样写钢笔字呢?钢笔的握笔姿势和坐姿跟我们先前写铅笔字有啥相同和不同?学生观察图上同学们的坐姿,拿笔的样子。

自己模仿握笔坐姿,教师行间巡视。

相机指导纠正。

教师指点:钢笔与铅笔的握笔姿势基本一样,需要注意的是钢笔的笔尖要对着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正中位置,笔尖如果歪了,会导致笔画不流畅并损伤钢笔。

2、看二页插图,欣赏钢笔作品,你觉得哪里写得好?学生学着写写,比较书上作品后,说说自己满意的地方,和自己不满意的地方。

过渡:钢笔从今以后会成为我们学习的好伙伴,会伴随我们走过小学,走到中学、大学,直至社会。

那么,该怎样照顾它呢?3.看第三页六幅小图你对钢笔的保护了解了什么?三、总结我们对这个小伙伴想说点什么吗?四、练习学生拿出钢笔和一张方格纸练习用钢笔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一、指导看第四页图.上图图上是谁,他们在干什么?2.左下图图上都有什么?谁认识这些写毛笔字的工具?教师请同学将自己毛笔上的字读一读,讲解有不同的毛笔。

教师点拨:同学们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利用各种资源,主动识字。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上课学习上课学习教案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上课学习上课学习教案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年级三主备人高达飞备课时间周次第一周课次1授课课题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5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课时认真写钢笔字教学目的和要求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正确书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方法,训练正确的书写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通过指导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知道写钢笔字和毛笔字正确的方法,逐步养成乐于写好钢笔字和毛笔字的习惯。

教学重点及难点了解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基本要求激发学生学好毛笔字和钢笔字的兴趣教学方法及手段讲授法、观察法学法指导听、记、观察练习集体备课个性化修改预习带钢笔墨水教学环节设计(一)引入新课同学们,过去两年的学习中,我们结识了许多学习伙伴,两年中我们有一个伙伴,它总是伴随我们,它就是铅笔。

今年我们要结识一个新的伙伴,它将取代铅笔,时刻伴随我们经历小学、初中、大学……,你们知道它的名字吗?“钢笔”。

大家拿出自己的这个伙伴,我们来看看它。

(教师讲解钢笔的组成。

)(二)引导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教师过渡:认识了钢笔,你们知道怎样使用它么?1、观察第一页插图。

小学生上课时是怎样写钢笔字的?引导学生观察图上同学们的坐姿,拿笔的样子。

学生自己模仿握笔坐姿,教师观察。

以插图为范本指导纠正。

教师过渡:大家姿势都很端正,有信心写好钢笔字吗?我们来看看其他小朋友写的钢笔字。

2、看二页插图,欣赏钢笔作品,你觉得哪写得好?学生学着自己写写,比较书上作品后,说说自己满意的地方,和自己不满意的地方。

过渡:我们这个小伙伴,大家喜欢吗?怎样照顾它呢?3、看第三页六幅小图:你对钢笔的保护了解了什么?(三)总结:我们对这个小伙伴想说点什么吗?(四)练习1、学生拿出钢笔和一张方格纸练习用钢笔写字(舒缓音乐播放)2、教师巡视指导作业设计:学生拿出钢笔和一张方格纸练习用钢笔写字(舒缓音乐播放)板书设计:作业练习写钢笔字板书设计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5执行情况与教学反思年级三主备人高达飞备课时间XX年8月29日周次第一周课次2授课课题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5教学基本内容第二课时认真写毛笔字教学目的和要求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正确书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方法,训练正确的书写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及课时安排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及课时安排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5)》、《让我们荡起双桨》、《学会查“无字词典”》、《古诗两首》、《做一片美的叶子》、习作1、练习1二、单元解读本单元是由《让我们荡起双桨》、《学会查“无字词典”》、《古诗两首》和《做一片美的叶子》四篇课文,一篇习作,一个练习组成,纵观这单元的内容,会发现它们都呈现了一个共同的主题--生活,《让我们荡起双桨》、《山行》流露出了对生活的赞美,《枫桥夜泊》、《学会查“无字词典”》、《做一片美的叶子》则是对生活的所思、所感和所得,每一篇课文都给学生呈现了一幅幅充满奥妙、美丽悠闲的生活情景。

而习作也是要求写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及产生的想法。

意在用文字带领学生去感受生活、品味生活,创造生活。

另外,本单元既有儿童诗歌,亦有现代散文诗,更有我们熟悉的古诗,课文随处充满诗的韵味,语言节奏感强,读起来琅琅上口,富有“音律美”。

因此本单元还重视积累语言、诗文的诵读。

第一课《让我们荡起双桨》1.这是著名词作家乔羽先生创作的一首儿童歌曲的歌词,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一群少先队员课余时间荡舟北海、尽情欢乐的动人情景,通俗易懂,堪称“经典”。

2.全诗语言活泼流畅,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亲切感人。

课文三个小节,每小节结构相似,每节末尾诗句“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三次出现,这在歌词中叫副歌,在写法上叫反复。

三个小节如此反复,产生了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效果,把诗歌的意境一层一层推进,让思想感情得到了升华。

因此,指导朗读并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是本课的重点。

3.文中出现借代的手法:用“红领巾”借代少先队员,这是三年级学生初次接触到的表现手法。

第二课《学会查“无字词典”》1.题目吸引人。

什么是“无字词典”?如何查“无字词典”?本文正是让读者带着这样的好奇心走进课文,随着聪聪和爸爸一起去感受生活、触摸生活的。

2.聪聪和爸爸关于“骄阳似火”和“惊涛拍岸”的对话,实际上介绍了两种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具体方法:一种是先提出词语(骄阳似火),后在生活中找出解释,一种是先感受生活中的现象(惊涛拍岸),再与词语对照。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教案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教案

1《让我们荡起双桨》一、教学要求:1.阅读课文,感受到新中国少年儿童生活的丰富多彩,幸福美满。

2.学会课文中的10个生字,理解"环绕"、"飘荡"、"凉爽"、"尽情"等词义、并区别运用"映"与"应"、"漂"与"飘"等字的形义。

3.读懂诗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中的"红领巾""谁"指什么。

二、教学重点: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并通过想象说出诗歌描绘的情景。

三、教学课时:3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诗,题目是《让我们荡起双桨》作者乔羽(乔羽作词)写的是我们少年儿童在公园划船的欢乐情景。

2.介绍北海:在北京故宫西北侧,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园林之一,是首都北京的游览胜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范读课文,学习课文中的生字。

1、指导看图。

①水面上有哪些人?哪些景物?他们在干什么?西周有哪些美丽的景物?②范读课文。

③学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④学习课文的部分生字。

三、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知识学生读课文,联系句子理解"环绕"、"飘荡"、"凉爽"等词义。

2.想象、看图、画面有些什么?3.出示句子。

"水面上……""小船……""四周……""我们……"4.提问,这一小节主要写了哪些景物。

<小船、白塔、绿树、红墙>从课文中找出来。

四、作业:1.描红:2.根据拼音写出词语:3.将下列的字加上偏旁部首,组成词语:4、熟读课文第一小段。

第二课时一、复习:1、指名背诵第一段:2、默写生字:二、学习课文第二段:1.指名学生朗读第二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课设计年三主人高达周次序一周次1授培育优秀的学5教学基本内容第一真写笔字教课目标和要求1、指学生仔察本插或教课挂,使学生认识正确写笔字和毛笔字的方法,正确的写方法,培育学生养成优秀的写。

2、通指察本插或教课挂,使学生知道写笔字和毛笔字正确的方法,逐渐养成于写好笔字和毛笔字的。

教课要点及点认识写笔字和毛笔字的基本要求激学生学好毛笔字和笔字的趣教课方法及手段授法、察法学法指听、、察集体个性化改正笔墨水教学(一)引入新同学,去两年的学中,我了多学伙伴,两年中我有一个伙伴,它是陪伴我,它就是笔。

今年我要一个新的伙伴,它将代替笔,刻陪伴我小学、初中、大学⋯⋯ ,你知道它的名字?“ 笔”。

大家取出自己的这个伙伴,我们来看看它。

(教师解说钢笔的构成。

)(二)指引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教师过渡:认识了钢笔,你们知道如何使用它么?1、察看第一页插图。

小学生上课时是如何写钢笔字的?指引学生察看图上同学们的坐姿,拿笔的样子。

学生自己模仿握笔坐姿,教师察看。

以插图为范本指导纠正。

教师过渡:大家姿势都很正直,有信心写好钢笔字吗?我们来看看其余小朋友写的钢笔字。

2、看二页插图,赏识钢笔作品,你感觉哪写得好?学生学着自己写写,比较书上作品后,谈谈自己满意的地方,和自己不满意的地方。

过渡:我们这个小伙伴,大家喜爱吗?如何照料它呢?3、看第三页六幅小图:你对钢笔的保护认识了什么?(三)总结:我们对这个小伙伴想说点什么吗?(四)练习1、学生取出钢笔和一张方格纸练惯用钢笔写字(舒缓音乐播放)2、教师巡视指导作业设计:学生取出钢笔和一张方格纸练惯用钢笔写字(舒缓音乐播放)板书设计:作业练习写钢笔字板书设计培育优秀的学习习惯5履行状况与教课反省授课课题培育优秀的学习习惯5教学基本内容第二课时认真写毛笔字教课目标和要求1、指导学生认真察看课本插图或教课挂图,使学生认识正确书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方法,训练正确的书写方法,培育学生养成优秀的书写习惯。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二三四五单元语文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二三四五单元语文教案

培育良好的学习习惯〔5〕教学目标:1、指导同学认真观看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同学了解正确书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方法,训练正确的书写方法,培育同学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通过指导观看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同学知道写钢笔字和毛笔字正确的方法,逐步养成乐于写好钢笔字和毛笔字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根本要求2.激发同学学好毛笔字和钢笔字的爱好。

教学时间:两课时课前预备:教学挂图;买钢笔、毛笔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写钢笔笔字的根本要求,激发学写好钢笔字的爱好。

2.培育良好的书写钢笔字习惯。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同学们,过去两年的学习中,我们结识了很多学习伙伴,两年中我们有一个伙伴,它总是伴随我们,它就是铅笔。

今年我们要结识一个新的伙伴,它将取代铅笔,时刻伴随我们经受学校、学校、高校……,你们知道它的名字吗?“钢笔〞。

大家拿出自己的这个伙伴,我们来看看它。

〔老师讲解钢笔的组成。

〕二、引导写字姿态和握笔姿态老师过渡:熟悉了钢笔,你们知道怎样使用它么?1.观看第一页插图。

学校生上课时是怎样写钢笔字的?引导同学观看图上同学们的坐姿,拿笔的样子。

同学自己仿照,握笔坐姿,老师观看。

以插图为范本指导订正。

老师过渡:大家姿态都很端正,有信念写好钢笔字吗?我们来看看其他小伴侣写的钢笔字。

2、看二页插图,观赏钢笔作品,你觉得哪里写得好?同学学着自己写写,比拟书上作品后,说说自己满足的地方,和自己不满足的地方。

过渡:我们这个小伙伴,大家宠爱吗?怎样照看它呢?你对钢笔的爱护了解了什么?三、总结你们对这个小伙伴想说点什么吗?四、练习1、同学拿出钢笔和一张方格纸练习用钢笔写字。

2、老师巡察指导。

板书设计:培育良好的学习习惯五认真写钢笔字一寸一拳一尺肯专心有恒心其次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写毛笔字的意义和根本要求,激发学写毛笔字的爱好.2.培育良好的书写毛笔字习惯教学过程:一、作品导入,熟悉四宝先出示毛笔书法作品,问:你知道这是用什么写的吗?再熟悉文房四宝。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1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苏教版[1]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1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苏教版[1]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1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苏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1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苏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1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苏教版的全部内容。

让我们荡起双桨一、教学要求:1、按笔顺正确描红.2、认识部首,再找出和部首对应的汉字并连线。

3、按课文内容填空。

4、在田字格正确描红、仿影、描写.5、熟记8条成语。

6、朗读,背诵《新三字经》节选.7、练习在不同场合,用适当的语言劝阻不安全、不文明、不卫生的行为。

8、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难点: 1、按笔顺正确描红。

2、认识部首,再找出和部首对应的汉字并连线.3、按课文内容填空。

4、在田字格正确描红、仿影、描写。

5、熟记8条成语。

二、教学时数:4课时三、教学程序:第一课时一、教学第一题:1、审题指名读题目.教师讲解题目要求.2、指导板书断学生回答一般书写规则(先左后右)练习书空。

指导书空并说出笔画。

3、练习指导学生坐正握好笔,在田字格里描红,要求一笔描成,边写边想笔顺.行间指导,及时纠正。

二、教学第二题:1、审题指名读题 ,讲清题目要求2、指导出示第一行8个部首,老师讲解,这8 个汉字的部首出示部首卡片让学生认读。

认读每个部首的名称。

小结:弄清这些部首是查字典的依据。

将卡片发至学生手中,教师指导学生在起始笔画中寻找部首。

3、练习学生在自己书上连线,然后找一学生到黑板上连线,及时纠正并进行矫正训练.三、作业:1、写第三课的笔顺2、找出第三课生字的部首第二课时一、教学第三题:1、审题学生认读题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宁区岔路学校 备课文稿 备课时间: 2015 年 8 月 17 日 总备课第 3 课时

单元 一 教学内容 1.让我们荡起双桨 需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型 阅读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理解诗歌内容。 2. 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理解诗歌内容,能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

教 学 过 程 课前复备 一、.出示课题并解题 1.谈话 同学们,你们喜欢到公园或郊外去玩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课,就是描写的北京小朋友在北海公园荡舟游玩的情形。 2.板书课题:让我们荡起双桨 教学生字:荡、桨 荡:(指名拼读生字,要求读准后鼻音dang) 桨:(提醒读准三拼音节jiang) 荡起双桨:划船时同时划动两条桨拍击水面。 二、读课文 1.播放课文录音。 2.借助汉语拼音自学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全文。 (2)卡片正音。 推开 波浪 环绕 红墙 凉爽 洒 悄悄地 功课 (提醒学生读准这几个字:浪 lang 边音;爽 shuang 翘舌音;洒 sa 平舌音) 三、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小节。 (1)指名读课文。这一段共有几句话? (2)理解诗句意思。 “让我们荡起双桨”,开头这样写有什么作业,表示什么意思?(开头点题,表示“我们”正在划船) “推开”本来是人的动作,课文写船儿推开是什么意思?(课文这样写既表明船儿慢慢地行进在平静的水面上,又体现了文中小朋友轻轻荡舟的欢快情趣。) 第一、二行写出了怎样的情景?(第一、二行写了一个晴朗的早晨,小朋友们在北海公园平静的水面上荡舟游玩的欢快情景) 他们在水面上荡舟看到了什么?(指名读第三、四行) “湖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这两句话描写了北海公园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色彩?(这两句话描写了北海公园的湖 面、塔、树、墙,这些景物有的白,有的绿,有的红) “四周”是什么地方的四周?为什么用“环绕”?(四周是湖面的周围,因为绿树红墙在湖面的周围,所以用“环绕”) 对照图画,读读诗句,说说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体会所见景物的美丽) (3)指名读第五、第六行。 正当小朋友们欣赏美景之时,小船有是怎样的状态呢?(小船儿轻轻飘荡) 指名边用手势演示,边比较“轻轻飘荡”与上文的“推开波浪”有什么不同?(“推开波浪”表明小朋友们在划桨,小船儿在行进;“轻轻飘荡”表明小朋友们停止划桨,任小船儿在水面上慢慢飘动) 小朋友们为什么停止划桨呢?(因为小朋友们被湖面的美景迷住了) (4)指导朗读。 小朋友们在悠闲自在地欣赏着眼前的美景,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一段?(轻声和赞美的语气)指名读,集体读。 (5)小结并板书:倒映 环绕 (欣赏) 2. 细读第二小节。 (1)指名读第二小节。 (2)理解诗句意思。 “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这两行中的“红领巾”指什么?(“红领巾”指少先队员,因为它是少先队员的标志) 人们常用“太阳”来比喻什么?(人们常用“太阳”来比喻中国共产党) “红领巾迎着太阳”是什么意思?(意思是少先队员心向着共产党) “阳光洒在海面上”仅仅是洒在海面上吗?(也洒在少先队员身上) “阳光洒在海面上”,洒在少先队员身上是什么感觉?(洒在海面上,一片光亮,洒在少先队员身上,他们感觉到温暖) 诗中“太阳”比喻中国共产党,体会一下这一句又表达了一个什么意思呢?(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带来了光明和温暖,正哺育少先队员茁壮成长。) “水中的鱼儿望着我们,悄悄的听我们愉快唱歌。”鱼儿真的在望着小朋友,听他们唱歌吗?为什么他们会有这种感觉?(鱼儿不会真的望着他们。听他们唱歌,而是他们感到在中国共产党的哺育下无比快乐,无比幸福,就觉得鱼儿都在羡慕他们) (3)指导朗读。 小朋友们心情怎样?(高兴,自豪) 我们应该怎样读?(应该以欢快的语调,读出自豪的感情) 指名试读,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4)小结板书:迎 洒 望 听 (唱歌) 3.细读第三小节。 (1)齐读第三小节。 (2)理解诗句意思。 “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我们来尽情欢乐。”“尽情欢乐”是怎样的欢乐?(很尽兴地玩耍观赏,或者说想怎样乐就怎样乐) 在旧社会小朋友们能不能这样欢乐?为什么?(不能,因为旧社会人民受压迫剥削,小孩子连饭都吃不饱,衣服都穿不暖,哪能尽情地欢乐呢) “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这里的“谁”指什么?(指社会主义国家) 诗中说的小朋友是不是真的不知道是社会主义国家祖国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不是) 既然知道,为什么还要问“伙伴”呢? (这样明知故问,更能表达他们对祖国的感激之情) (3)指导朗读。 读第一、二行时要用陈述语气,读出欢快的情感。读第三、四行时,语调要突然、轻,好像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似的,提醒伙伴注意。“谁”要重读,“幸福生活”语调要上扬。 教师范读,指名试读,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4)小节并板书:问 谁安排 (感激) 三、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课文 3.组词 荡( ) 浆( ) 推( ) 浪( ) 汤( ) 桨( ) 堆( ) 狼( )

教学反思 江宁区岔路学校 备课文稿 备课时间: 2015 年 8 月 18 日 总备课第 4 课时

单元 一 教学内容 1、让我们荡起双桨 需课时: 2 课时

第 2 课时 课型 阅读 教学目标 1、继续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重点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 学 过 程 课前复备 一、细读第三小节。 (1)齐读第三小节。 (2)理解诗句意思。 “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我们来尽情欢乐。”“尽情欢乐”是怎样的欢乐?(很尽兴地玩耍观赏,或者说想怎样乐就怎样乐) 在旧社会小朋友们能不能这样欢乐?为什么?(不能,因为旧社会人民受压迫剥削,小孩子连饭都吃不饱,衣服都穿不暖,哪能尽情地欢乐呢) “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这里的“谁”指什么?(指社会主义国家) 诗中说的小朋友是不是真的不知道是社会主义国家祖国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不是) 既然知道,为什么还要问“伙伴”呢? (这样明知故问,更能表达他们对祖国的感激之情) (3)指导朗读。 读第一、二行时要用陈述语气,读出欢快的情感。读第三、四行时,语调要突然、轻,好像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似的,提醒伙伴注意。“谁”要重读,“幸福生活”语调要上扬。 教师范读,指名试读,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4)小节并板书:问 谁安排 (感激) 二、总结课文 1.课文中三小节末尾两行内容都相同,他们反复出现起什么作用呢?(表明小朋友们陶醉在欢快愉悦之中,他们忘记了划桨,任小船飘荡,只感到一阵阵凉风拂面)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想想诗歌描绘的情景,说说课文中三个小节内容表达了小朋友们怎样的思想感情。 相关板书: 自然 热爱 党 祖国 三、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找出课文中左右结构的字。 板书:推 浪 塔 墙 洒 悄 环 指名说说怎样记住这些字形。 (主要引导学生用熟字记生字) 如: “谁”记“推” “狼”记“浪” “消”记“悄” “西”记“洒” “不”记“环” “塔”和“墙”,指导分析字形结构。(注意“墙”的笔顺) 2、指导书写。 “荡、桨、墙”要写得紧凑。 “爽”要居中写。 3、学生练习描红。 四、课堂练习 1、读一读,再抄写。 推开 波浪 轻轻 飘荡 尽情 倒映 伙伴 悄悄 环绕 凉爽 2、加偏旁组词(小黑板) ( )( ) ( )( ) 主 良 ( )( ) ( )( ) ( )( ) ( )( ) 肖 果 ( )( ) ( )( )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美丽的( ) 愉快的( ) 凉爽的( ) 尽情的( )

板书设计: 让我们荡起双桨 欣赏美景 歌唱共产党 感激祖国

教学反思 江宁区岔路学校 备课文稿 备课时间: 2015 年 8 月 18 日 总备课第 5 课时

单元 一 教学内容 2、学会查“无字词典”

需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型 阅读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把课文第1~5小节读正确、流利。 2、体会爸爸和聪聪不同的理解词语的方法。

重点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 学 过 程 课前复备 一、激趣导入 1、今年暑假爸爸妈妈带你们出去玩了吗?玩的过程中你有些什么收获吗? 2、生讲自己暑假的收获、经历。 二、初读感知 过渡:暑假里有一位小朋友要聪聪也跟着爸爸到青岛去旅游了一趟,我们来读读课文,看看他的收获是否和我们相同。 1、自由读: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试着联系课文,想想它们的意思。 2、检查自学情况。 (1)字词情况检查 (2)指名读课文,有意识地请三位同学分读课文(1-5)(6-8)(9)。 (3)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交流讨论) 三、设置悬念 过渡:聪聪这一趟旅游的确很高兴,因为他不仅看到了青岛的迷人风光,同时还学到了一样本领,想知道是什么本领吗? 1、自由读§9,读通顺流利 2、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疑问吗? 3、有字词典?无字词典? 4、只要我们和聪聪一起经历了这次旅行,相信这两个难题会被我们解决的。 5、自读§1~5,读准生字词。 6、指名读,正确、流利。 7、齐读。 8、这两个问题到底该如何解决呢?我们下堂课再学习。

教学反思 江宁区岔路学校 备课文稿 备课时间: 2015 年 8 月 18 日 总备课第 6 课时

单元 一 教学内容 2、学会查“无字词典”

需课时: 2 课时

第 2 课时 课型 阅读 教学目标 1、细读§1~5,体会有字词典与无字词典。 2、精读§6~8,进一步体会查无字词典。

重点难点 懂得学语文不光要从书本上学,还要注意在生活实践中学。

教 学 过 程 课前复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