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科技文化成就作业PPT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课件(36张PPT)

C.③②①④
D.③④②①
4.“喜看稻菽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人们
常用这句话来称赞一位农业科学家,。下列有
关这位科学家的评述,正确的是( B )
①这位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②他的成果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③他的成就证明中国是现代科技最发达的国家
④他的成功说明科学研究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A.①②③
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 升入太空, 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 前苏联,现在的俄罗斯, 美国)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
。
神舟五号
杨利伟
时间 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 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
。
神舟七号三位航天员是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其中翟志刚顺利完 成了出仓活动,刘伯明辅助出仓,这是我国航天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2019年6月5日我国在黄海某海域从海上发射平台,运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将七颗卫星同时发射升空, 我国首次海上火箭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中国航天再度填补了一项技术空白,收获火箭发射新技能。
中国导弹之父-
。
钱学森(书上查找钱学森的有关资料,学生回答)
美国海军部长说:“无论到哪里,他都值五个师,我 宁可把他枪毙,也不让他离开美国!”钱学森,浙江省 杭州市人中国杰出科学家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 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之一。曾任美国麻省理 工学院教授、加州理工学院教授,1938年在美国获博 士学位,1950年开始争取回归祖国,受到美国政府迫 害,历经5年于1955年才回到祖国。1958年起,钱学 森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 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 方案。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 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火箭之王”,由于钱 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 至少20年。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科技文化成就PPT优质课件 (40页)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科技文化成就PPT优质课件 (40页)ppt
《863计划纲要》选择_航__天__技__术____、 生__物__技__术_____、__新__材___料____、 自信__动__息____化技____技术____术_____、、能___激源____光__技__技__术__术七__个__领_、域作为我国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两弹一星:
“两弹一星”现在是指核弹 、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最 初的“两弹”指的是原子弹和 氢弹。后来原子弹和氢弹合起 来称为一弹,另一弹专指导弹 。“一星”则指人造地球卫星 。)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中国要是没有原子弹这个东西,人
艰苦奋战,终于研制成功原子弹和氢弹。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在北京逝世,享年62岁。
邓稼先领导完成了中国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 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功 后,邓稼先立即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 选定技术途径。他被誉为中国的“两弹元勋”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科技文化成就PPT优质课件 (40页)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科技文化成就PPT优质课件 (40页)ppt
1964年10月,我们设计的中 近程地对地导弹飞行成功。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科技文化成就PPT优质课件 (40页)ppt
1966年10月,装有核 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 弹发射。
1924—1986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科技文化成就PPT优质课件 (40页)ppt
家就要欺负我们。 谁说我们中国人搞不成导弹核武
器,现在不是搞出来了吗! ——毛泽东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课件(共55张ppt)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在北京 逝世,享年62岁。
人物扫描
钱学森
2009
美国海军部次长甚至说: “无论到哪里,他都值五个 师,我宁可把他枪毙,也不 让他离开美国!”后经周恩来 总理亲自出面,中国政府多 方呼吁,美国政府只好妥协。 1955年,钱学森终于回到祖 国。之后,他投身于我国的 航天事业,在发展国防科学 技术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 我国导弹核武器的研究建立 了功勋。
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两弹一星”发射成功意义:
“两弹一星”的成功,是在党和国 家领导下,以(钱学森)、(邓稼先) 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科学家自力更生, 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的伟大成就,极大地 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 族的精神。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 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 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材料一:我们现在已经比过去强,以后还要比现在强,不但要有更多的 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 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二: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 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 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小知识
1、苏联:1957年10月4日 2、美国:1958年1月31日 3、法国:1965年11月26日 4、日本:1970年2月11日
东方红一号卫星 发射时间 1970年4月24日 研制人员 戚发轫等 卫星质量 173公斤 卫星用途 进行卫星技术试验
以及一些探测 直 径 约1m 终止服务 1970年5月14日 发射地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东方红一号卫星至今仍在近地点430千米、 远地点2075千米的轨道上。
人物扫描
钱学森
2009
美国海军部次长甚至说: “无论到哪里,他都值五个 师,我宁可把他枪毙,也不 让他离开美国!”后经周恩来 总理亲自出面,中国政府多 方呼吁,美国政府只好妥协。 1955年,钱学森终于回到祖 国。之后,他投身于我国的 航天事业,在发展国防科学 技术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 我国导弹核武器的研究建立 了功勋。
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两弹一星”发射成功意义:
“两弹一星”的成功,是在党和国 家领导下,以(钱学森)、(邓稼先) 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科学家自力更生, 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的伟大成就,极大地 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 族的精神。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 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 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材料一:我们现在已经比过去强,以后还要比现在强,不但要有更多的 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 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二: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 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 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小知识
1、苏联:1957年10月4日 2、美国:1958年1月31日 3、法国:1965年11月26日 4、日本:1970年2月11日
东方红一号卫星 发射时间 1970年4月24日 研制人员 戚发轫等 卫星质量 173公斤 卫星用途 进行卫星技术试验
以及一些探测 直 径 约1m 终止服务 1970年5月14日 发射地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东方红一号卫星至今仍在近地点430千米、 远地点2075千米的轨道上。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课件共20张PPT

“两弹元勋”钱学 森被誉为“中国导 弹之父”、“中国 火箭之父”、“导 弹之王”;
“两弹元勋”邓稼先, 被称为“中国原子弹之 父”;
从邓稼先、钱学森等科学家的身上, 我们能学习到哪些精神? 艰苦奋斗、爱国敬业、甘于奉献、严 谨细致、团结协作、敢于创新; 江泽民将“两弹一星”精神进一步概 括为: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 平(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制责任制);二靠袁隆平 (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袁隆平获得我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同时他 也是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 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 的第五大发明,赞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2.青蒿素 (1)概况:屠呦呦在20世纪70年代初发现了能够有 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2)荣誉:由于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 献,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们亲切交谈
(3)代表作:长篇小说《红岩》《青春之歌》、话剧 《茶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电影《英 雄儿女》《林则徐》等;
2、发展
⑴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与国外 的文化交流日益增多,文艺工作者,作品屡获 国际奖项;
⑵突出成就: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获得 诺贝尔文学奖;
⑶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文 化的世界影响越来越大。
蛟龙载人潜水器
高铁列车
月球探测器
神舟飞船与天宫对接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陆续兴建完成 了许多重大工程,如三峡工程和南水北 调工程。查阅资料,了解近年来我国还 兴建了哪些重大工程。 答: “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长兴岛造船基地; 杭州湾跨海大桥等。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共34张PPT)

设立为“中国航天日”。因为这一天
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
号发射成功的日子,它拉开了中国人
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
人类的序幕。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是
在( ) A.1960年 C.1967年
D B.1964年
D.1970年
4、下列事件开启我国飞天之旅的是 ()
A.1999年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 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1、右图人物是谁? 袁隆平
★他的主要成就是 什么? ★有何重要意义?
他被誉为
“ 杂交水稻 之父”。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屠呦呦与青蒿素诺贝尔医学奖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通过学习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863计划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什么是“两弹一星”精神?
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7、载人航天工程:
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7、载人航天工程: 20世纪90年代,我
国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1999)年11月,
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 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2003
A (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实现爆炸
C.成功研制出第一艘核潜艇
D.中国战略导弹部队装备洲际导弹 核武器
2、“两弹一星”工程中,为国
家的国防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
科学家代表有(
)
A A.邓稼先 钱学森
B.杨利伟 钱学森 C.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志刚 杨利伟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科技文化的成就课件(共37张PPT)

诺贝尔奖的渊源
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 了黄色炸药,以后又发明了多种炸 药,改变了当时的世界,也给他带 来了丰厚的回报。一生拥有355项 专利发明,1886年诺贝尔逝世时, 就用这笔巨款(约920万美元)设立 了诺贝尔奖。以分别表彰文学、化 学、物理学、医学以及和平领域有 突出贡献的人。现在诺贝尔奖已经 成为这几个领域最权威的奖项。
2001年2月19日江泽民与 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获得者袁隆平
袁隆平获国际农业最高奖 世界粮食奖
原子弹让中国人不再受恐吓!袁隆平 使中国人不再挨饿!
吃饭靠“两平” 一靠邓小平(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二靠袁隆平(杂交水稻)
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 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 赞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1970年,中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 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
中国于1981年成为世界上继美、苏、法之后 第四个掌握“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
• 美国海军次长说: 他无论到哪里,他 都抵得上五个师。
我是一个中国人,我可以放弃这 里的一切,但我不能放弃祖国。
—钱学森
钱学森:人类航天科技的重要开创者和主要奠
杂交水稻:
20世纪70年代, 成功培育
成
,解决了我国的吃饭问题,
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获得我国首届
奖。也是我饿问
题也有重要贡献,在国际上11次捧回大
奖。获得的“世界粮食奖”更是农业领
域国际上的最高荣誉,被国际农学界誉
为“
”。
袁隆平的成就 : 杂交水稻的研究、应用和推广上
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强优势籼型杂交 水稻。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被称为:“东 方魔稻”
1976年至1987年间,他培育的杂交水稻种 植面积累计达到十一亿亩,增产稻谷一千亿公 斤。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课件 (共31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课件 (共31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课件 (共31张PPT)
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二)发现青蒿素
材料 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 。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 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 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从1964年开始,他50多年如
一日,全身心致力于杂交水
稻的研究,在十年“文化大
革命”期间,袁隆平珍贵的
700多株秧苗被全部拔除毁
坏,凭借在一口废井里找到
仅存的5根秧苗,他依旧继
续坚持试验,终于取得了世
界瞩目的成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课件 (共31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课件 (共31张PPT)
思考: 研制核武器,我国科学家付出了极其艰辛的努力。
你从这些科学家身上看到了什么?
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无私奉献精 神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精神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课件 (共31张PPT)
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大的核武器,中国是爱
好和平的国家,为什么也要研制原子弹?
中国发展核武器,不是由于中国相信核武器的万能,要使用核武器。
①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 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②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课件 (共31张PPT)
(二)发现青蒿素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课件(共31张PPT)
(1)概况:屠呦呦 在20世纪 70 年代初发现了能够有效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课件 (共31张PPT)
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二)发现青蒿素
材料 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 。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 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 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从1964年开始,他50多年如
一日,全身心致力于杂交水
稻的研究,在十年“文化大
革命”期间,袁隆平珍贵的
700多株秧苗被全部拔除毁
坏,凭借在一口废井里找到
仅存的5根秧苗,他依旧继
续坚持试验,终于取得了世
界瞩目的成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课件 (共31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课件 (共31张PPT)
思考: 研制核武器,我国科学家付出了极其艰辛的努力。
你从这些科学家身上看到了什么?
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无私奉献精 神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精神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课件 (共31张PPT)
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大的核武器,中国是爱
好和平的国家,为什么也要研制原子弹?
中国发展核武器,不是由于中国相信核武器的万能,要使用核武器。
①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 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②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课件 (共31张PPT)
(二)发现青蒿素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课件(共31张PPT)
(1)概况:屠呦呦 在20世纪 70 年代初发现了能够有效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课件(共20张PPT)

3、“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的影响有( )
①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民族精神
②向反华势力炫耀我国的军事实力
③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国 防实力
C ④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统编版优秀公开课课件下载PPT课件人 教部编 版八年 级历史 下册第 18课 科技文化成就课件(共20张PPT)人教 版部编 版
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启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统编版优秀公开课课件下载PPT课件人 教部编 版八年 级历史 下册第 18课 科技文化成就课件(共20张PPT)人教 版部编 版
统编版优秀公开课课件下载PPT课件人 教部编 版八年 级历史 下册第 18课 科技文化成就课件(共20张PPT)人教 版部编 版
3、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 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2008年9月27日16时39分,翟志刚执行中国 首次太空出舱活动任务。
2016年10月19日,神舟 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 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 现自动交会对接。
玉兔二号,嫦娥四号任 务月球车,于2019年1 月3日22时22分完成与 嫦娥四号着陆器的分离, 驶抵月球背面。首次实 现月球背面着陆,成为 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 一座里程碑。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一、从“两弹一星”到太空漫步
(一)“两弹一星”
含义
指核弹(原子弹和氢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核弹
①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导弹
1966年,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 的试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良药,这发现( )
A.推动了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
C
B.打破了帝国主义核垄断
C.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D.解决了世界饥饿问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科 技文化 成就作 业PPT优 质课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科 技文化 成就作 业PPT优 质课件
7. 2015年10月,屠呦呦因发现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为人类
B
C.自主研制人造地球卫星
D.研制原子弹爆炸成功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科 技文化 成就作 业PPT优 质课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科 技文化 成就作 业PPT优 质课件
4. (2016江西中考)“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开
放之初,中国打开大门,吸引全球资金与技术到中国去;现在,中国打开大
2.影响:①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 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②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
(四)青蒿素 1.概况: 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药学家屠呦呦领导科研团 队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屠呦呦获得2015年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影响:青蒿素类药物对疟疾的治愈率很高,得到世界卫 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广,使全球数亿人受益。
D.科技的发展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科 技文化 成就作 业PPT优 质课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科 技文化 成就作 业PPT优 质课件
6. 她从《肘后备急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的记载受到启发,运用中国传统医药学,发现了“拯救2亿人口”的
(五)文化事业的发展 1. 改革开放前: (1)方针: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双百”方针(“百花 齐放”“百家争鸣”) (2)成果:文学、戏剧、电影、音乐等领域取得了累累硕果。长篇小说《红 岩》《青春之歌》、话剧《茶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电影 《英雄儿女》《林则徐》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2. 改革开放后: 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成果丰富。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飞机刹车盘。另外,在固体火箭技术应用领域,该院利用固体发动
机核心技术,经过多年的研制,已形成了人工影响天气系统、汽车
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固体氧气救生系统、煤矿开采及瓦斯抑爆
等系列新产品。这反映了( )
A.中国的航天科技水平已经领先世界 B.科技的发展可以服务于民生
B
C.航天科技的发展最终是为了实现军用
生命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而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7年1月,国务院授予屠呦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屠呦呦荣获国
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反映出我国( )
A.注重鼓励科技创新 B.医学发展处于世界首位
A
C.对外学术交流频繁
D.善于吸收科技革命成果
【人神舟五号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科 技文化 成就作 业PPT优 质课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科 技文化 成就作 业PPT优 质课件
3. (2019湖南株洲中考)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
院授予袁隆平“改革先锋”称号,以表彰他( )
A.成功提取了青蒿素 B.发明了籼型杂交水稻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科 技文化 成就作 业PPT优 质课件
2. (2019山东德州中考)2019年1月21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
射中心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吉林一号”搭载的三
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1970年我国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
A. 长征一号
B
B. 东方红一号
C. 神舟一号
(二)载人航天工程
时间
飞船名称 有无载人
人物
意义
1999年11月 神舟一号 无人飞船 2003年10月 神舟五号 载人飞船 2008年9月 神舟七号 载人飞船
杨利伟 翟志刚
开启了我国的飞天 之旅
我国成为世界上第 三个掌握载人航天
技术的国家 实现了太空行走
(三)杂交水稻 1.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获得我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同时 他也是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科 技文化 成就作 业PPT优 质课件
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
决定,为贯彻“双百”方针提供了新的历史条件。“双百”方
针是指( )
A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C.“百花争艳”“百家争鸣” D.“百家争鸣”“推陈出新
门,带着资金和自主技术向世界走来。”下列选项中能体现中国带着自主
技术“向世界走来”的是( )
A.毛瑟枪 B.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C
C.杂交水稻
D.第一批解放牌汽车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科 技文化 成就作 业PPT优 质课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科 技文化 成就作 业PPT优 质课件
5.中国航天四院将航天碳纤维材料技术输出,主导完成了新材料
二、选择题
1. (2019山东烟台中考)“这次成功的试验标志着我国国防现代化进入了 一个新的阶段。这对美帝国主义核垄断、核讹诈的政策是一个有力的打 击,对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材料中的“这次 成功的试验”( ) A.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 B.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C.是863计划的重要成果之一 D.得益于“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
一、基础知识
(一)“两弹一星”: 1.含义:核弹(原子弹、氢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2.过程 ①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1966年,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试验取得成功。 ③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④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 方红一号 3.科学家:邓稼先、钱学森 4.“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大力协调、勇于攀登、刻苦钻研。 5.意义:①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②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 了我国的国际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