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复习

合集下载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知识点复习大全,高分必备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知识点复习大全,高分必备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知识点复习大全,高分必备六年级下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我们爱和平 1 不平静的世界一、填空:1、人类社会步入21世纪各国人民要求(平等相待、友好相处)的呼声日益高涨。

(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己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2、《21世纪和平宣言》中说:“(联合)起来,为世界(和平)而奋斗!3、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常会伴随着不和谐的音符,各种(战争)、(冲突)时有发生。

(战争与和平)问题关系着人类的生存和命运,(和平稳定)、(和谐发展)是人类进步的必要前提。

4、(1914年6月28)的(萨拉热窝事件)成为一战爆发的导火线。

5、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抢夺更多的殖民地)而发动的战争,交战双方是同盟国(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协约国(俄国、法国、英国)。

(美国、日本)后来也参加了对同盟国的战斗。

6、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用了(飞机、坦克)等武器,使战争变得空前残酷,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最著名的新式武器是(核武器)。

7、(1918年底),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战争持续了(四年)多。

8、(1939年9月),德国突然袭击(波兰),随后(英国)、(法国)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全球性大战)。

9、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结束于1918年,持续了(4年)多,先后有(30)多个国家的(15)亿人卷入战争。

伤亡(3000多)万,直接用于战争的费用约为(1863亿)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39)年结束于(1945)年,持续了(六年)之久,先后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20亿)人口卷入战争,大约(9000万)士兵和平民伤亡,直接财产损失达(4万亿)美元。

10、(中国)人民饱受日本帝国主义的奴役和凌辱,军民伤亡(3500万)以上,经济损失达(6000亿)美元以上。

11、世界各地的战争与冲突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其中以中东地区的(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冲突最为典型。

浙教版品德及社会六年级(下)

浙教版品德及社会六年级(下)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第三单元《走向现代化学习型社会》兰溪市云山小学方晓洋一、单元概要1、编写依据:•我的家乡(社区)”板块第七点“体验公共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知道爱护公共“设施人人有责,能够自觉爱护公用设施。

”“我的家乡(社区)”板块第九点“知道一些社会公益活动。

了解社会福利机构和设施……”•“我是中国人”板快第13点“体会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学习利用传媒安全、有效地获取信息。

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努力增强对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

”2、单元构成:•没有围墙的学校•以人为本的社会服务二、单元目标分析:•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知识的重要性,对学习有兴趣,并能在教师、家长的帮助下,学会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观;感受现代化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提供了便利和生活质量的明显提高,并愿意参与社会服务,积极担当“小小志愿者”,运用所学知识服务于社会。

•能力:能多渠道获得学习资源,并能合理利用;掌握多种学习方法,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在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能自觉爱护现代化管理设施。

•知识:知道在现代化学习型社会中,学习已经成为人们的基本生活方式;知道社会上的一些教育和培训与正规的学校教育的区别;知道学习资源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初步了解现代化社会服务的特点以及现代化社会管理系统走向现代化学习型社会。

1、没有围墙的学校•教学目标:1、知道学习已经成为人们的基本生活方式,要乐于学习、善于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观。

2、能多渠道获取学习资源,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3、主动担当“小小志愿者”,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为社会服务。

•重点难点:重点:懂得学习已经成为人们基本的生活方式要乐于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观。

难点:具备多渠道获取学习资源的能力。

•课时安排:三课时(1)终身教育(2)学习资源(3)服务社会、共同学习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学习已经成为人们的基本生活方式,要乐于学习、善于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观。

浙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识记要点

浙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识记要点

第一单元我们爱和平1、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各国人民要求平等相待、友好相处的呼声日益高涨。

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2、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常会伴随着不和谐的音符,各种战争、冲突时有发生。

3、战争与和平问题关系着人类的生存和命运,和平稳定、和谐发展是人类进步的必要前提。

4、1882年5月,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在维也纳签订同盟条约,形成了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同盟国。

5、1892~1907年,俄、法、英三国先后签订协约,逐步形成了与同盟国相对立的协约国。

6、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的发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标志着大战的开始。

7、第一次世界大战,战火遍及欧、亚、非三洲,最终于1918年年底,以同盟国集团的失败而告终。

8、第一次世界大战,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15亿人口卷入战乱,双方伤亡人口数达3000多万,战争费用约1863亿美元。

在一战中,各种新式的飞机、坦克等武器被用于战场。

9、1939年9月,德国突然袭击波兰,随后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0、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全球性大战、61个国家和地区、20多亿人口被卷入其中,参战兵力超过1亿人,大约9000万士兵和平民伤亡,3000万人流离失所。

战火遍及欧、亚、非三大洲和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广大地区。

战争直接损失达4万亿美元以上。

11、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军民伤亡3800万人以上,经济损失达6000亿美元以上。

12、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2日在东京湾的美军军舰“密苏里号”上日本代表正式签署投降书。

在中国战区,是9月9日在南京,由冈村宁次向中国代表何应钦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13、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在日本的长崎和广岛投放了原子弹,直接导致几十万人在爆炸中丧生,之后,还给当地带来了癌症、霍乱、伤寒、结核、白血病和皮肤灼伤等后遗症。

浙教版品德及社会六年级(下)

浙教版品德及社会六年级(下)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第三单元《走向现代化学习型社会》兰溪市云山小学方晓洋一、单元概要1、编写依据:•我的家乡(社区)”板块第七点“体验公共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知道爱护公共“设施人人有责,能够自觉爱护公用设施。

”“我的家乡(社区)”板块第九点“知道一些社会公益活动。

了解社会福利机构和设施……”•“我是中国人”板快第13点“体会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学习利用传媒安全、有效地获取信息。

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努力增强对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

”2、单元构成:•没有围墙的学校•以人为本的社会服务二、单元目标分析:•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知识的重要性,对学习有兴趣,并能在教师、家长的帮助下,学会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观;感受现代化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提供了便利和生活质量的明显提高,并愿意参与社会服务,积极担当“小小志愿者”,运用所学知识服务于社会。

•能力:能多渠道获得学习资源,并能合理利用;掌握多种学习方法,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在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能自觉爱护现代化管理设施。

•知识:知道在现代化学习型社会中,学习已经成为人们的基本生活方式;知道社会上的一些教育和培训与正规的学校教育的区别;知道学习资源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初步了解现代化社会服务的特点以及现代化社会管理系统走向现代化学习型社会。

1、没有围墙的学校•教学目标:1、知道学习已经成为人们的基本生活方式,要乐于学习、善于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观。

2、能多渠道获取学习资源,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3、主动担当“小小志愿者”,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为社会服务。

•重点难点:重点:懂得学习已经成为人们基本的生活方式要乐于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观。

难点:具备多渠道获取学习资源的能力。

•课时安排:三课时(1)终身教育(2)学习资源(3)服务社会、共同学习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学习已经成为人们的基本生活方式,要乐于学习、善于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观。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精品资料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精品资料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精品资料第一单元我们爱和平1、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各国人民要求平等相待、友好相处的呼声日益高涨。

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2、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常会伴随着不和谐的音符,各种战争、冲突时有发生。

3、战争与和平问题关系着人类的生存和命运,和平稳定、和谐发展是人类进步的必要前提。

4、1882年5月,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在维也纳签订同盟条约,形成了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同盟国。

5、1892~1907年,俄、法、英三国先后签订协约,逐步形成了与同盟国相对立的协约国。

6、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的发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标志着大战的开始。

7、第一次世界大战,战火遍及欧、亚、非三洲,最终于1918年年底,以同盟国集团的失败而告终。

8、第一次世界大战,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15亿人口卷入战乱,双方伤亡人口数达3000多万,战争费用约1863亿美元。

在一战中,各种新式的飞机、坦克等武器被用于战场。

9、1939年9月,德国突然袭击波兰,随后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0、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全球性大战、61个国家和地区、20多亿人口被卷入其中,参战兵力超过1亿人,大约9000万士兵和平民伤亡,3000万人流离失所。

战火遍及欧、亚、非三大洲和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广大地区。

战争直接损失达4万亿美元以上。

11、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军民伤亡3800万人以上,经济损失达6000亿美元以上。

12、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2日在东京湾的美军军舰“密苏里号”上日本代表正式签署投降书。

在中国战区,是9月9日在南京,由冈村宁次向中国代表何应钦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13、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在日本的长崎和广岛投放了原子弹,直接导致几十万人在爆炸中丧生,之后,还给当地带来了癌症、霍乱、伤寒、结核、白血病和皮肤灼伤等后遗症。

(2013版)浙教版六(下)品德与社会复习资料汇总

(2013版)浙教版六(下)品德与社会复习资料汇总

1、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各国人民要求平等相待、友好相处的呼声日益高涨。

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2、让残酷的战争远离人类,让涂炭的大地重返青春,让和平的天使降临人间,让美好、理想的和平盛世从我们手中筑起!1 不平静的世界3、人类社会发展中,各种战争、冲突时有发生。

战争与和平问题关系着人类的生存和命运,和平稳定、和谐发展是人类进步的必要前提。

4、1882年5月,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在维也纳签订条约,形成了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同盟国。

5、1892~1907年,俄、法、英三国先后签订协约,形成与同盟国对立的协约国。

6、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1914年6月28日的“萨拉热窝事件”——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7、第一次世界大战,战火遍及欧、亚、非三洲,于1918年年底,以同盟国集团的失败而告终。

8、第一次世界大战,从1914年到1918年,历时4年零3个月,有33个国家和地区,约15亿人口卷入战乱,双方伤亡人数达3000多万,战争费用约1863亿美元。

在一战中,各种新式飞机、坦克等武器被用于战场。

9、1939年9月,德国突然袭击波兰,随后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0、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在日本的长崎和广岛投放了原子弹,直接导致几十万人在爆炸中丧生,之后,还给当地带来了癌症、霍乱、伤寒、结核、白血病和皮肤灼伤等后遗症。

11、1945年9月2日在东京湾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日本代表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

)在中国战区,9月9日在南京,由冈村宁次向中国政府代表何应钦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12、1939—1945年,德国、意大利、日本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的失败而结束。

13、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全球性大战, 61个国家和地区,约20多亿人口卷入其中;参战兵力超过1亿人,伤亡人数大约9000万,3000万人流离失所。

浙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复习资料

浙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复习资料

六年级品德及社会复习资料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珍爱生命,崇尚科学一、填空、1、(绿色)是小草的生命,(芬芳)是鲜花的生命,(蔚蓝)是大海的生命,(翱翔)是雄鹰的生命,(理想)是我们的生命。

2、由于不良环境的影响,意志薄弱的青少年容易沾染上(吸烟)、(酗酒)或(迷恋游戏机)等不良习惯。

3、烟含有(1200)多种化合物,绝大多数对人体有害。

毒性最大的是(烟碱),又称(尼古丁)。

4、1988年设立了第一个“世界无烟日”,提出了“要烟草还是要健康,请您选择”的主题口号。

每年的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这一天,商店不准(售烟),烟民不准在公共场合(吸烟)。

5、适量饮酒可以增进人体的血液循环,抵御寒冷。

但是,(酗酒)却是有白害而无一利的事情。

6、什么是毒品?:(“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蔽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每年的(6月26日)为国际禁毒日。

毒品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是一个吃人不吐骨头的“白色恶魔”。

7、毒品的分类:国际公约(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来源(天然毒品)(合成毒品)对人体作用(麻醉剂、抑制剂、兴奋剂、镇静剂、致幻剂);危害程度(软性毒品和硬性毒品)。

8、(邪教)是披着美丽外衣的恶魔。

“法轮功”“人民圣殿教”、“奥姆真理教”这些邪教组织有着迷人的名字,却干着害人的勾当。

9、(法轮功)是中国的邪教组织,领导者是(李洪志)。

法轮功罪行:攻击卫星,投毒杀人等。

10、(邪教组织)遍布许多国家和地区,因此,反对邪教,向邪教宣战,及邪教作斗争是各国人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11、(法律),生命的保护伞。

保护未成年人的根本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12、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权、人身自由权、参及权、财产权)等,未成年人没有选举权、结婚权。

浙教版六年级品社下册复习资料

浙教版六年级品社下册复习资料

浙教版六年级品社下册复习资料一、填空。

1、会学会与人打交道是一种(社会生存本领),掌握这个本领会使你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2、在我们的学习与生活中,男女生无论是外在表现,还是内在性格,既有(差异),又有(共同点)。

3、男孩和女孩在做同一件事的时候,别人对我们的(要求)和(评价)会不一样。

4、一个班级中正因为有了男生、女生,我们的生活才(丰富多彩)。

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女生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异越来越明显。

5、如果我们希望男女同学愉快相处,就要留意异性同学的(闪光点),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对方。

6、真正能给人留下好印象的不仅是外在的形象,更取决于(内在的气质)和(良好的品行)、(修养)。

7、在和朋友厢处时,好的行为和做法不仅能给对方带来快乐,而且还有益于(友谊)的进一步发展。

8、富兰克林说:最能施惠于朋友的,往往不是金钱或一切物质上的接济,而是那些(亲切的态度),(欢快的谈话),(同情的流露),(纯真的赞美)。

9、当我们与朋友发生冲突时,我们应该学会(正确的对待),要学会(理解)和(尊重)对方。

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是(孔子)说的。

二、小小评判员。

(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某”。

)(16分)1、男生就应该大咧咧的,什么都不在乎;女生就应该羞羞答答的,像个小淑女。

(某)2、男生有男生的特点,女生有女生的特点,男女生最好不要在一起玩。

(某)3、人不可能十全十美,我们要学会悦纳自己,保持自己的特点。

(√)4、真正的朋友会在我们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的双手。

(√)5、芳芳约丽丽星期天到她家玩,丽丽答应了,可星期天丽丽因为有事没有去。

事后丽丽向芳芳道歉,芳芳却不理丽丽。

(某)6、小光为看电视和爸爸发生了矛盾,小光赶快找到妈妈和自己结成“同盟”,一起对付爸爸。

(某)7、李明说:对待自己的好朋友,不能批评,只能表扬。

(某)8、当朋友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在不损害自己利益的前提条件下去帮助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复习资料一、填空题。

1、人类社会步入了21世纪,(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2、(战争与和平问题)关系着人类的生存和命运,(和平稳定)、(和谐发展)是人类进步的必要前提。

3、1914年6月28日的(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4、第一次世界大战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15亿人口)卷入战乱,双方伤亡人数达(3000多万),战争费用约(1863亿美元)。

5、1939年9月,德国突然袭击(波兰),随后(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6、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全球性)大战。

(61个国家和地区、20多亿人口)卷入其中。

直接财产损失达到(4万亿美元)以上。

7、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军民伤亡(3800万人)以上,经济损失达(6000亿美元)以上。

8、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心灵)创伤,是长久难愈的。

9、世界各地的战争和冲突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其中,以中东地区的(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冲突最为典型。

10、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并由此爆发的(海湾战争),是一场地地道道的(石油战争)。

之后的(科索沃战争)、(车臣战争)、(阿富汗战争)甚至(伊拉克战争),都有着石油战争的深刻背景。

11、全世界范围内大约有(300)个地方因(水资源问题)可能引发潜在的冲突。

12、(制止战争)、(要求和平)是关系到世界各国人民生存和发展的头等大事。

要争取和平的环境,就必须(同世界上一切和平力量)合作。

13、长期以来,(国际恐怖主义)的阴影一直笼罩着全球。

有人把这股恐怖主义狂潮称之为(“政治瘟疫”),更有人惊呼这是一场(“永无休止的地下世界大战”)14、美国“9.11”事件后,(反恐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如何进一步有效地打击恐怖主义,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课题)。

15、联合国作为世界上最具普遍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在(打击恐怖主义)及推动(国际反恐斗争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6、(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是《联合国宪章》中阐明的联合国主要使命之一。

至2004年,联合国已执行了(59)次维和行动。

1988年,联合国的维和行动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17、1859年,一位瑞士商人(亨利.杜农特)促成了国际红十字会的成立,国际红十字会的宗旨是(为在所有活动中维护人道性、公正性、中立性、独立性、志愿服务、统一性、普遍性)7项红十字基本原则。

(国际红十字会)已成为世界上最为庞大的(志愿者)的组织。

18、1864年8月,在瑞士日内瓦起草的第一个《日内瓦公约》,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19、诺贝尔是(瑞典)化学家、工程师。

在炸药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

根据他死后的遗嘱,设立了诺贝尔奖,包括(诺贝尔和平奖、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奖、医学奖、文学奖以及经济学奖)七类。

获奖者不分国籍、肤色以及宗教信仰。

20、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及时间:(1964年—马丁.路德.金)、(1979年—特里莎修女)、(1993年—曼德拉)21、1914年12月,交战的英军和德军双方士兵都厌恶了战争,自动放弃兵戎办起了硝烟战场上的(足球赛)。

22、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通过没有任何(歧视)、具有奥林匹克精神的体育运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美好的世界作出贡献。

23、奥林匹克运动员的最高奖项是(欧文奖)。

(顾拜旦)是现代奥运会的创始人。

24、各国(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和平共处)才有可能。

中国始终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关系。

25、在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中,“坚持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20世纪50年代初由(中国、印度、缅甸)三国共同倡导的。

26、1970年10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国际法原则宣言》和1974年12月通过的《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采用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7、加拿大着名学者罗纳德称赞(“周恩来是本世纪最伟大的外交家”)、(“国际上公认的完美的外交家”)。

28、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导下,今天的中国同(158)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同(22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科技、文化关系。

同所有邻国和周边国家都建立了(睦邻友好)关系。

29、(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是解放军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兵种,成立于(1927年8月1日)。

(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

(1949年11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成立于。

中国战略导弹部队是中国军队中(最年轻)(最现代化)的一支部队。

30、从拥有核武器那天起,中国政府就向世界作出庄严承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绝不首先使用核武器)。

31、中国最早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是在(1988)年。

至2004年10月,中国已向联合国派遣了(2782)名军事人员,参与了(13)项维和行动,(297)名维和警察,参与了(5)项维和行动。

32、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3、2004年 6月3日,中国艺术家创作的(和平女神像)在法国西部城市(格朗康迈西市)揭幕。

34、“和平女神像”是中国人民赠送给法国人民的珍贵礼物。

神像高10米,重1.6万千克,完全用不锈钢制作。

35、“根与芽”环境教育项目是(珍.古道尔)研究会面向全球青少年儿童(从学年前儿童到大学生)关于环境与人道主义教育的项目。

36、2002年,联合国大会通过20号决议,宣布每年的(9月21日)为(“国际和平日”),号召这天全世界停止暴力冲突,实现24小时停火。

37、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8、2002年,“珍.古道尔博士”被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任命为(“联合国和平信使”),实施了“根与芽”大和平鸽计划。

39、科学技术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无穷便利的同时,也会给我们人类带来灾难。

目前,人类正面临着环境恶化、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匮乏等困境。

40、人们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离不开科技发展的巨大推进作用,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便利。

41、18世纪晚期,电开始被人们发现,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出现了许多研究电的科学家:富兰克林、伏特、安培、欧姆等。

42、材料的革命——塑料,(塑料的发明)堪称20世纪人类的一大杰作。

人造卫星——宇宙中的淘金者。

43、(2002年12月30日),“神舟四号”飞天。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天,(杨利伟)成为中国飞天第一人。

(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飞天。

44、2012年6月29日上午10时03分,神舟九号飞船遨游太空(303小时16分钟)后,平安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草地上)。

中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取得圆满成功。

45、科技(既可以造福于人类),用于有效地开发资源,也会(造成负面的影响),给人类及自然环境带来极大的灾难。

科技是把(双刃剑)。

46、所谓白色污染,(是指废弃塑料及其制品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塑料不易降解,所含成分有潜在危害,影响环境质量。

因塑料用作包装材料多为白色,所以叫(白色污染)。

47、在白色垃圾中,污染最明显的的是(废旧塑料包装)和(一次性塑料快餐具)。

据统计,一次性塑胶泡沫快餐具,我国全年消耗量达(4亿---5亿个)。

48、从1995年起,韩国开始实行垃圾袋制度。

49、滥用农药,不仅破坏了(生态平衡),还会使有害物质最终进入(食物链)的最顶端——(人的体内)。

50、纵观当今世界,水灾、旱灾的频繁袭击已让人类真真切切地尝到了(“温室效应”)的恶果,而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正是由于人类(大量消耗能源所致)。

51、正是由于“温室效应”的不良影响,造成了众所周知的(南极融化)现象。

52、地球“温室效应”带来的严重恶果:(1)、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2)、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

(3)、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

(4)、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

53、到2050年,全球气温将上升(2—4摄氏度),(南北极地冰山)还将大幅度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一些岛屿国家和沿海城市将淹于水中,其中包括几个着名的国际大城市:(纽约)、(上海)、(东京)和(悉尼)。

54、(1992年6月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该公约1994年3月正式生效。

55、(1942年),世界上第一个(核能反应堆)在(美国)建成,(1954年),(前苏联)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核能发电站)。

56、中国目前有核电站(4)所,它们是(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田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

57、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本被投放原子弹的城市是(广岛)和(长崎),(原子弹)轰炸造成的伤害遗留至今,幸存者饱受(癌症)、(白血病)和(皮肤灼伤)等后遗症的折磨.58、1955年7月9日,《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在伦敦发表,共有11位诺贝尔获奖者在宣言上签字。

59、人类属于(地球),但地球(不仅仅属于人类)。

60、我国人均每年水资源占有量为(2730)立方米,加拿大为(12000)立方米,美国为(10000)立方米。

我国每年有(360亿立方米污水)排入江河湖海,其中(80﹪)未加处理。

全国有(1.7亿)人引用受到污染的水。

61、森林资源最丰富的5个国家(俄罗斯、巴西、加拿大、美国和中国)占有森林总面积的一半以上。

62、我国森林面积(19545.2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0.36%),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排在世界第(139)位。

人均森林面积(0.145)公顷,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

63、(保护地球)是全世界共同的任务,每个国家都应(尽可能减少对地球的破坏)。

只有世界各国共同遵守(国际性约定),才有可能实现人类在地球上的(可持续发展)。

64、3月22日“世界水日”4月22日“世界地球日”5月31日“世界无烟日”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9月21日“国际和平日”65、灾害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大敌,与各种灾害不懈斗争已成为当今世界(日趋紧迫)和(严峻)的一个全球性的重大课题。

66、我国是一个(地貌)类型极其(复杂多变)的国家。

67、自然灾害主要发生在地球(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四大圈层内。

依次派生出(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海洋)灾害和(环境生态)灾害四大类。

68、(巨大的自然灾害)在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悲伤)的同时,也使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在苦难中(升华)。

69、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造成(损失)大。

70、1976年7月28日凌晨3:42,河北唐山发生7.8级强烈地震。

成为20世纪以来全球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大震灾,在中国人民心灵上留下了巨大的创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