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 《中国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STEMI)

合集下载

stemi医学术语

stemi医学术语

stemi医学术语
STEMI在医学上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英文简称。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属于急性心肌梗死的一种类型,患者具有缺血性胸痛的典型特征,且持续时间超过20分钟,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浓度升高,并且伴有动态演变,通过心电图检查发现ST段抬高,多是由急性闭塞性血栓引起的急性心肌梗死。

STEMI早期心电图主要表现为ST段弓背向上抬高,伴或不伴病理性Q波、R波减低;发病超急期心电图可能表现为异常高大、两支不对称的T波,当首次心电图不能确诊时,可根据医生建议在10到30分钟之后再次复查进行确认。

1。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PCI处理流程及并发症处理(全文)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PCI处理流程及并发症处理(全文)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PCI处理流程及并发症处理(全文)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心血管疾病中最危急的情况之一,实施有效的早期再灌注治疗(包括药物溶栓和介入治疗),挽救濒死的心肌是STEMI治疗的关键,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

为建立科学的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区域协同医疗救治体系,最大限度地缩短早期救治时间,提高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救治成功率,降低病死率、致残率,有效降低疾病负担,现就提升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医疗救治能力,在各级医院范围内开展针对STEMI的急诊PCI手术具有重要意义。

2014年ESC推荐[1-5]:对于12小时以内的STEMI患者或新发左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均应再灌注治疗(Ⅰ/A);STEMI引起心源性休克或急性左心衰发作,无论发病时间长短,均应急诊PCI治疗(Ⅰ/B);即使发病大于12小时,疼痛消失或心电图ST段回落,如果存在持续性缺血的证据或出现恶性心律失常时仍应急诊PCI治疗(Ⅰ/C);发病12~48小时内的患者应考虑急诊PCI再灌注治疗(Ⅱa/B)。

对于没有条件行直接PCI,而首先进行溶栓治疗的推荐:所有溶栓患者均应在24小时内转到能行PCI的中心(Ⅰ/A);溶栓成功后24小时行冠脉造影,以便行血运重建(Ⅰ/A);溶栓失败后应紧急行补救性PCI(Ⅰ/A);溶栓成功稳定患者的最佳造影时机为3~24小时(Ⅱa/A)。

对于急诊PCI,我们的目标是:1.建立院内胸痛中心/绿色通道;2.确认/排除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诊断;3.及早启动早期再灌注治疗和完善前期准备。

其主要技术要点为:1.完成交接,妥善记录保管救护车送诊患者的院前急救信息;2.10分钟内完成首份心电图,尽快采血进行心肌损伤标志物及其它血液检查,不必等待结果可以启动心内科会诊、再灌注治疗;3.核对患者发病后至今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等用药情况,避免用药过量及重复。

无禁忌STEMI确诊患者,补充给予负荷量的双联抗血小板药物至阿司匹林300mg、氯吡格雷75-600mg或替格瑞洛180mg,具体剂量根据早期再灌注治疗方式确定;4.吸氧、心电监护、药物等其他对症急救处理,维持生命体征稳定;5.迅速评估早期再灌注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心内科会诊确定再灌注治疗方案;6.签署知情同意书,一键启动导管室,按照转运预案转运患者至导管室行急诊PCI治疗,或送至重症监护室溶栓治疗;7.避免在家属谈话和知情同意书签署、办理住院手续方面延误手术时机,手术及住院手续同时办理;8.保守治疗患者送至重症监护室。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指南解读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指南解读
➢ 补充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研究
OCT腔内影像证实有25%~30%的STEMI患者并无严重的斑块狭窄,仅在血管内膜糜烂、侵蚀基础上继 发血栓形成,此类高凝血栓状态的STEMI患者甚至无需支架治疗。
➢ 补充循证医学证据和中国数据
➢ 更加注重再灌注治疗中的心肌微循环保护作用
机械物理性碎解血栓仅开通心外膜传导性大血管; 生物化学性溶解血栓的方法,使血栓内纤维蛋白分子链裂解,从而使血栓溶解再通。
用 ➢ 溶栓同时还有微循环中微血栓清除疏浚作用 ➢ 溶栓具有全冠脉循环系统的血流灌注改善,
尤其是微循环的保护和改善作用 ➢ 溶栓可扩大PCI窗口12---24小时,有助建立 药物—介入治疗模式
2017 ESC--根据时间决定策略 --选择再灌注方法
溶栓与急诊PCI都是I,A推荐
0小时 STEMI
早期 3小时
溶栓:早期再灌注手段
不同溶栓药物主要特点的比较
溶栓药物 常规剂量
纤维蛋 半衰期 抗原性及 纤维蛋白 90分钟
TIMI3级血
白特异性 (min) 过敏反应 原消耗
再通率(%)
流(%)
尿激酶
150万单位

18-20

明显
53
28
30分钟静点
阿替普酶
100mg

3-8

轻度
75
54
90分钟静点
瑞替普酶
10MU×2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 栓治疗的合理用药指南
第2版
汇报人:
目录
01 STEMI系统性救治工程
02 STEMI早期肝素化的重要性
03 溶栓:早期再灌注手段
04
早期补钾和β受体阻滞剂在预防 STEMI早期猝死的应用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STEMI)的药物治疗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STEMI)的药物治疗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药物治疗STEMI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一种,多发生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基础上,由于某些诱因导致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血小板在破裂的斑块表面聚集,形成血栓,阻塞冠状动脉管腔,导致心肌缺血坏死。

在目前有效冠脉介入术(PCI)的基础上,药物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

STEMI的治疗原则在于快速恢复缺血心肌的血液灌注,挽救濒临死亡的部分心肌,有效预防心肌梗死的面积范围扩大或增加缺血区血液供应,促使梗塞冠状动脉内血栓的再溶率,使心脏泵血的功能得到改善,有利于遏制心肌重塑的进展;同时要积极处理有可能发生的各种严重心律失常及其他并发症,特别是要有效防止猝死的发生;这样不仅能够确保患者在心肌梗死急性期安全、平稳度过,而且在稳定期还能确保尽可能多的有功能心肌。

1.抗栓治疗1.1抗血小板治疗抗血小板治疗已成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常规治疗。

一旦诊断为STEMI,如果没有用药禁忌证,应即刻嚼服300mg非肠溶制剂的阿司匹林,PCI术后应当每日给予100mg长期口服。

关于氯吡格雷的负荷剂量,我国2015 年指南推荐PCI术前600 mg负荷剂量。

并以75 mg/d维持1年。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的双抗,可大大加强对血小板凝聚的抑制力度。

氯吡格雷在发挥抗血小板作用的同时,可能与其他药物存在潜在的相互作用。

冠状动脉心脏疾病的基础治疗,氯吡格雷是必不可少的,(加替格瑞洛,替罗非班)。

1.2抗凝治疗STEMI患者PCI术前应根据体重给予普通肝素70~100单位/kg,达到治疗活化凝血时间,突然停用肝素,由于凝血酶的激活,有再次发生血栓的高度危险性,较为合理的治疗方案是静脉应用肝素48小时后,改为皮下注射。

年龄<75岁的溶栓患者,如果没有严重的肾功功能不全,低分子肝素可替代普通肝素。

对于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可用比伐卢定替代肝素治疗。

2.抗心肌缺血治疗因患者PCI术后血压普遍偏低,暂不能耐受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因此抗心肌缺血的药物的选择包括硝酸盐和β受体阻滞剂,待患者病情稳定血压升高后可加用ACEI。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指南解读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指南解读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指南解读前言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较高,严重性也十分显著。

因此针对STEMI的治疗,有一系列的指南可供参考。

本文将对STEMI指南的相关内容进行解析,以便医学从业者更好地了解并指导临床治疗。

STEMI指南STEMI指南通常由一系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做法组成,这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STEMI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存活率。

从总体上来看,STEMI指南的主要目标包括快速、准确地诊断STEMI,迅速地实施相关治疗和实现恢复。

以下是STEMI指南的主要内容:1. 诊断诊断STEMI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心电图检查,如果检查结果显示ST段抬高,且伴随有临床症状,就可以诊断为STEMI。

在进行心电图检查后,还可以进行必要的血液检查等非侵入性检查以了解病情。

2. 治疗在治疗STEMI时,应该尽快实施相关治疗以避免心肌损伤的增加。

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两种方法。

2.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指通过药物手段来减轻病情和预防并发症。

主要的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

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有助于减少血小板的聚集,降低患者再次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抗凝剂。

如肝素、低分子肝素等,可以预防血液凝块在狭窄的血管中形成。

•溶栓药物。

溶栓药物可以溶解血液中的凝块,从而增加血流量并缓解心肌缺血症状。

2.2 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指通过介入手段来改善血液流动情况,降低心肌损伤的程度。

主要的介入治疗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两种方法。

3. 护理在STEMI的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

•检测和维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确保患者的临床状况稳定。

•减轻患者的焦虑和疼痛,保证患者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下进行治疗。

后记STEMI指南的存在为医学工作者在抢救STEMI时提供了清晰的指导,使医疗人员更加有效地处理STEMI的相关问题,缓解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并提高治愈的成功率。

中国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指南解读

中国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指南解读

中国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指南解读前言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疾病的一种严重类型,其发生率逐年呈上升趋势。

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心肌梗死约130万例,其中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是最为常见和危重的类型。

为了改善STEMI患者的救治水平,中华医学会主办并制定了《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本文将为您解读该指南,希望能够帮助更多医护人员有效应对STEMI患者的救治。

指南简介指南是一份系统、科学的诊疗指南,依据最新国内外研究成果,汇集了中华医学会心脏病学分会与相关专家委员会的专业意见。

其核心思想是“早诊断、早干预、早恢复”。

本指南主要包括诊断和治疗两个部分。

诊断部分根据指南,STEMI的诊断包括以下3个方面:•临床表现及心电图改变•血清生化标志物升高•冠状动脉造影在实际操作中,应综合以上三个方面进行诊断,确认STEMI的病情。

治疗部分治疗部分是整个指南的重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急性期治疗:急诊科的抢救、诊断和处理,包括抗血小板、抗凝治疗、溶栓治疗等。

•介入治疗:包括冠状动脉介入术和急性冠脉搭桥术,应该在患者病情稳定后进行。

•慢病期防治: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定期随访等。

指南解读在阅读指南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其主要强调以下几点:诊断要早指南通过规范诊断流程,要求医务人员在短时间内对患者进行诊断并做好急救措施。

这就要求医疗机构具备较强的救治能力和设备保障。

诊治要规范指南明确了STEMI的诊断和治疗标准,同时要求各医疗机构制定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诊治流程和标准操作规程。

这也为医务人员明确了诊治目标和方法,同时有效降低了诊治误差和风险。

指南不是教科书指南是根据目前研究成果提供的规范化诊疗指导,但并不能完全覆盖所有的情况。

针对不同的患者,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治疗。

此外,医务人员应定期学习和更新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完善和提升自身的诊治技能。

全员参与救治指南强调STEMI救治是一项集体工作,需要所有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共同参与。

stemi医学术语

stemi医学术语

stemi医学术语摘要:一、前言二、STE的定义与分类1.定义2.分类三、STE的诊断与治疗1.诊断方法2.治疗措施四、STE在我国的研究现状与展望1.研究现状2.发展展望五、结论正文:【前言】STE(Stemi医学术语)是一种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本文将对STE的定义、分类、诊断和治疗进行详细介绍,并对我国STE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分析。

【STE的定义与分类】STE(Stemi医学术语)是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缩写,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

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是由于冠状动脉血流受阻、心肌缺血缺氧导致的。

根据病程和病情严重程度,STEMI可分为急性STEMI、亚急性STEMI和慢性STEMI。

【STE的诊断与治疗】1.诊断方法(1)心电图:心电图是诊断STEMI的重要手段,可显示ST段抬高及心肌损伤的其他表现。

(2)心肌酶谱:心肌酶谱检测可协助诊断STEMI,如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等。

(3)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STEMI的金标准,可直接显示冠状动脉的狭窄和闭塞情况。

2.治疗措施(1)急性期治疗:主要包括抗血小板聚集、抗凝、硝酸酯类药物等。

(2)介入治疗:对于有适应症的患者,可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恢复血流。

(3)外科治疗:对于无法进行介入治疗的患者,可考虑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STE在我国的研究现状与展望】1.研究现状近年来,我国在STEMI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治疗手段有限等问题。

2.发展展望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我国在STEMI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有望取得更多突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结论】STE(Stemi医学术语)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很大影响。

对STEMI的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2015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

2015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


机械性并发症
乳头肌功能不全或断裂 常导致急性二尖瓣反流,表现为突然血液 动力学恶化,二尖 使杂音较轻);X线胸片示肺淤血或肺水肿; 超声心动图可诊断和定量二尖瓣反流。肺 动脉导管表现肺毛细血管嵌入压曲线巨大V 波。宜在血管扩张剂(例如静脉滴注硝酸 甘油)联合IABP辅助循环下尽早外科手术 治疗。


症状和心电图能够明确诊断STEMI的患者 不需等待心肌损伤标志物和(或)影像学 检查结果,而应尽早给予再灌注及其他相 关治疗
资质要求
开展急诊介入的心导管室每年PCI量≥100例 ,主要操作者具备介入治疗资质且每年独 立完成PCI≥50例 开展急诊直接PCI的医院应全天候应诊,并 争取STEMI患者首诊至直接PCI时间≤90 min。
抗栓治疗

STEMI的主要原因是冠状动脉内斑块破裂诱 发血栓性阻塞。因此,抗栓治疗(包括抗 血小板和抗凝)十分必要
抗血小板治疗
1.阿司匹林 通过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使血栓素A2合成 减少,达到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所有无 禁忌证的STEMI患者均应立即口服水溶性阿 司匹林或嚼服肠溶阿司匹林300 mg(Ⅰ, B),继以75~100 mg/d长期维持(Ⅰ, A)。
心源性休克


急诊血运重建治疗(包括直接PCI或急诊CABG)可改善 STEMI合并心原性休克患者的远期预后(Ⅰ,B),直接PCI 时可行多支血管介入干预[3,68]。STEMI合并机械性并发症时, CABG和相应心脏手术可降低死亡率。 不适宜血运重建治疗的患者可给予静脉溶栓治疗(Ⅰ,B), 但静脉溶栓治疗的血管开通率低,住院期病死率高。 血运重建治疗术前置入IABP有助于稳定血液动力学状态,但 对远期死亡率的作用尚有争论(Ⅱb,B)。 经皮左心室辅助装置可部分或完全替代心脏的泵血功能,有 效地减轻左心室负担,保证全身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但 其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是否可以普遍推广等相关研究 证据仍较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研究·【编者按】急性ST 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 )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如何有效降低急性STEMI 的各种并发症和死亡率,是医学界的研究热点。

早期再灌注治疗可以有效挽救生命,改善预后。

国内外不断更新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指南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如2012年8月欧洲心脏病学会(ESC )公布的《急性STEMI 处理指南》以及2012年12月美国心脏病学基金会(ACCF )和美国心脏协会(AHA )联合发表的《2013年美国ACCF /AHA 急性STEMI 治疗指南》中,有很多新的亮点,例如急性STEMI 的处理流程、再灌注治疗以及抗血栓、抗凝治疗等。

本期专题研究则对发表在中华心血管杂志上的2015年《中国急性ST 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 )诊断治疗指南》进行了要点解读,指出完全再灌注治疗的急救转运流程在整个急性STEMI 诊疗过程中的重要性。

同时,本期专题研究还探讨了替罗非班在急性STEMI 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 )术中的安全性、有效性,指出高剂量替罗非班可降低患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 )发生率,为临床及全科用药提供参考。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本期专题研究。

2015年《中国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 )诊断治疗指南》要点解读范书英作者单位:100029北京市,中日友好医院心内科【摘要】本文从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 )的急救转运流程、再灌注治疗和抗血栓治疗3个方面重点介绍了2015年中国急性STEMI 的诊疗更新要点,指出完全再灌注治疗的急救转运流程在整个急性STEMI 诊疗中非常重要,是缩短总体缺血时间,保证患者得到完全再灌注治疗的基础和保障。

【关键词】心肌梗死;血管成形术,气囊,冠状动脉;ST 段;指南【中图分类号】R542.11【文献标识码】A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5.27.003范书英.2015年《中国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 )诊断治疗指南》要点解读[J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27):3268-3269,3275.[ ]Fan SY.2015Chinese guideline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cute STEMI [J ].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2015,18(27):3268-3269,3275.2015Chinese Guideline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cute STEMI FAN Shu -ying.China -Japan FriendshipHospital ,Beijing 100029,China【Abstract 】The paper introduced the 2015updated Chinese guideline for STEMI treatment from the aspects of first -aidprocedure of acute STEMI ,reperfusion therapy and antiplatelet therapy.It pointed out that the first -aid procedure of complete reperfusion therapy is very important in the entire treatment of acute STEMI and it reduces total ischemia time and ensures STEMI patients get complete reperfusion treatment.【Key words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gioplasty ,balloon ,coronary ;ST segment ;Guidebooks2015年《中国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 )诊断治疗指南》(简称《急性STEMI 新指南》)发表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上。

指南从心肌梗死分型、诊断和危险分层、急性STEMI 的急救转运流程、再灌注治疗、抗血栓治疗、其他药物治疗、并发症及处理、出院前评估、二级预防与康复治疗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具有很好的临床指导意义。

本文拟重点从急性STEMI 的急救转运流程、再灌注治疗和抗血栓治疗3个方面对《急性STEMI 新指南》进行要点解读。

1优化急性STEMI 的急救转运流程《急性STEMI 新指南》强调早期、快速和完全地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是改善急性STEMI 患者预后的关键。

为此《急性STEMI 新指南》强调,应尽可能缩短两个时间,即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FMC )的时间和FMC 至开通梗死相关动脉的时间。

通过增加健康教育和媒体宣传使患者明白什么情况下应及时就医,以缩短发病至首次FMC 的时间。

通过建立区域协同救治网络,必要时进行合适的转运,尽可能缩短FMC 至开通梗死相关·8623·动脉的时间。

例如将发病12h 内的急性STEMI 患者送至可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 )术的医院(Ⅰ,A );首诊医院不具备PCI 条件时,如果预计FMC 至PCI 的时间延迟<120min ,则应将患者转运至可行PCI 的医院实施直接PCI (Ⅰ,B )(见图1);若预计FMC至PCI 的时间延迟>120min ,则推荐进行溶栓治疗。

也可转运有资质的医生到有PCI 设备但不能独立进行PCI 的医院进行直接PCI (Ⅱb ,B )。

注:STEMI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图1急性STEMI 患者急救流程图Figure 1Flow chart of the emergency treatment of acute STEMI patients2《急性STEMI 新指南》细化再灌注治疗方案2.1溶栓治疗溶栓治疗仍然是一种有效的再灌注治疗手段。

是否获益主要取决于起病至溶栓治疗的时间差及梗死相关动脉开通情况。

发病3h 内的急性STEMI 患者,溶栓治疗即刻疗效等同于直接PCI 。

除此之外,均应优先考虑行直接PCI 或转运PCI 。

若不能满足直接PCI 或转运PCI 的条件,则在没有禁忌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溶栓治疗,如:发病12h 内,预计FMC 至PCI 时间延迟>120min 或发病12 24h 仍有进行性缺血性胸痛和至少2个胸前导联或肢体导联ST 段抬高>0.1mV ,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可进行溶栓治疗(Ⅱa ,C )。

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后,无论临床判断梗死相关动脉是否再通,均应于3 24h 行冠状动脉造影,决定是否行PCI ;不具备冠状动脉造影和/或PCI 条件的医院,溶栓治疗后应将患者转运到有PCI 条件的医院(Ⅰ,A )。

溶栓治疗成功的患者于3 24h 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血运重建治疗(Ⅱa ,B );溶栓治疗失败者应尽早实施挽救性PCI (Ⅱa ,B )。

溶栓治疗后无心肌缺血症状或血流动力学稳定者不推荐紧急PCI (Ⅲ,C )。

溶栓治疗药物建议优先采用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如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阿替普酶、兰替普酶、瑞替普酶和替奈普酶等。

2.2PCI发病12h 内(包括正后壁心肌梗死)或伴有新出现左束支传导阻滞的急性STEMI 患者推荐行直接PCI (Ⅰ,A );伴心源性休克或心力衰竭时,即使发病超过12h 的患者仍推荐行直接PCI (Ⅰ,B )。

发病12 24h 内仍有临床和/或心电图进行性缺血证据者推荐行直接PCI (Ⅱa ,B );PCI 时应仅对梗死相关动脉病变部位行直接PCI ,但合并心源性休克或梗死相关动脉PCI 后仍有持续性缺血的患者除外(Ⅱa ,B );冠状动脉内血栓负荷大时可行导管血栓抽吸(Ⅱa ,B )。

直接PCI 时首选药物洗脱支架(DES )(Ⅱa ,A )。

无血流动力学障碍的患者,不应对非梗死相关动脉进行急诊PCI ;发病超过24h 、无心肌缺血、血流动力学和心电稳定的患者不宜行直接PCI ;不推荐常规使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泵(IABP )和血管远端保护装置。

发病>24h 未接受早期再灌注治疗的急性STEMI 患者,当存在再发心肌梗死、自发或诱发心肌缺血或心源性休克或血流动力学障碍的患者建议行PCI (Ⅰ,B );合并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0.40、心力衰竭、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应常规行PCI (Ⅱa ,C );STEMI 急性发作时有临床心力衰竭的证据,发作后左心室功能尚可(LVEF >0.40)的患者也应考虑行PCI (Ⅱa ,C )。

无自发或诱发心肌缺血证据,但梗死相关动脉有严重狭窄患者可于发病24h 后行PCI (Ⅱb ,C )。

梗死相关动脉完全闭塞和无症状的1 2支血管病变、无心肌缺血表现、血流动力学和心电稳定患者不推荐发病24h 后常规行PCI 。

2.3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 )急性STEMI患者出现持续或反复缺血、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力衰竭,而冠状动脉解剖特点不适合行PCI 或出现心肌梗死机械并发症需外科手术修复时可选择急诊CABG 。

3《急性STEMI 新指南》抗血栓治疗内容更新急性STEMI 的主要发病机制是由于冠状动脉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继发激活血小板、诱发血栓形成所致,因此抗血栓治疗十分必要(Ⅰ,A )。

(下转第3275页)factors[J].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logy,2007,35(3):227-232.(in Chinese)张大鹏,杨新春,王乐丰,等.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后单导联ST段回落不良对预后的影响及其预测因素[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3):227-232.[4]Ndrepepa G,Alger P,Kufner S,et al.ST-segment resolution after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J].Cardiol J,2012,19(1):61-69.[5]Farkouh ME,Reiffel J,Dressler O,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ST-segment recovery and clinical outcomes after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the HORIZONS-AMI ECG substudy report [J].Circ Cardiovasc Interv,2013,6(3):216-223.[6]Thygesen K,Alpert JS,White HD,et al.Universal definition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J].J Am Coll Cardiol,2007,50(22):2173-2195.[7]Haeck JD,Verouden NJ,Kuijt WJ,et al.Impact of early,late,and no ST-segment resolution measured by continuous ST Holter monitoring on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and infarct size asdetermined by 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J].J Electrocardiol,2011,44(1):36-41.[8]Buller CE,Fu Y,Mahaffey KW,et al.ST-segment recovery and outcome after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for 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insights from the Assessment of Pexelizumab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PEX-AMI)trial [J].Circulation,2008,118(13):1335-1346.[9]Prasad A,Stone GW,Aymong E,et al.Impact of ST-segment resolution after primary angioplasty on outcomes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elderly patients:an analysis from the CADILLAC trial [J].Am Heart J,2004,147(4):669-675.[10]McLaughlin MG,Stone GW,Aymong E,et al.Prognostic utility of comparative methods for assessment of ST-segment resolution afterprimary angioplasty fo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the ControlledAbciximab and Device Investigation to Lower Late AngioplastyComplications(CADILLAC)trial[J].J Am Coll Cardiol,2004,44(6):1215-1223.(收稿日期:2015-02-21;修回日期:2015-06-13)(本文编辑:李婷婷)(上接第3269页)3.1抗血小板治疗(1)阿司匹林治疗:所有无禁忌证的急性STEMI患者应立即口服阿司匹林300mg,后以75 100mg/d长期维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