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例肝病住院患者跌倒事件的分析与管理流程的建立
住院患者跌倒跌床等意外事件报告制度处理预案和工作流程

住院患者跌倒跌床等意外事件报告制度处理预案和工作流程目标该文档旨在制定住院患者跌倒、跌床等意外事件报告制度的处理预案和工作流程,从而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报告制度处理预案住院患者跌倒、跌床等事件发生后,医护人员应及时采取应急措施,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并启动事件报告处理预案。
事件报告分为三个层次:1. 一级报告:责任护士或医生应当及时向本科室主任和院内事件报告中心报告。
2. 二级报告:本科室主任应按照事件处理流程对事件进行评估,并填写《在院病患突发意外事件报告表》,按要求报送院内责任部门、评审委员会和医疗管理部门。
3. 三级报告:医疗管理部门应当组织专业人员对事件进行审查,并根据事件的性质和严重程度,确定后续处理措施,并将处理结果及时通知本科室主任和责任医师和护士。
工作流程跌倒跌床等意外事件前期准备:1. 逐一查缺补漏,完善住院患者跌倒跌床等意外事件报告制度。
2. 在科室内进行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应对住院患者跌倒、跌床等意外事件的应急能力和水平。
3. 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和器材,保障医护人员开展工作。
发生意外事件后的处理流程:1. 医护人员在第一时间对患者及时进行救治。
2. 责任医护人员及时报告本科室主任和院内事件报告中心。
3. 本科室主任在接到报告后,分别通知其他相关责任人,并成立事件处理小组,对事件进行评估和处理。
4. 本科室主任填写《在院病患突发意外事件报告表》并按规定流程报告院内责任部门。
5. 医疗管理部门对事件进行审查,并按照事件处理流程对事件进行认真分析,并做出相应的处理意见。
6. 处理结果及时通知本科室主任和责任医师和护士,并对处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结论制定和认真执行住院患者跌倒跌床等意外事件报告制度处理预案和工作流程,对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同时,各责任人在执行过程中要认真履职尽责,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促进了住院患者的安全和健康,提升了医院的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
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报告制度处理预案和工作流程

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报告制度处理预案和工作流程一、目的为规范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报告、处理流程,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保障患者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院所有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报告、处理。
三、组织机构1. 成立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管理小组,由医务科、护理部、安全保卫科等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指导本制度的实施。
2. 各临床科室设立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报告员,负责本科室相关事件的报告和初步处理。
四、报告制度1. 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后,当班医护人员应立即采取措施,对患者进行初步救治,并立即报告本科室主任、护士长和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管理小组。
2. 各临床科室应建立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登记本,详细记录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患者基本信息、事件经过、初步处理措施及结果等。
3. 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管理小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调查、核实,并根据事件性质和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4. 各临床科室应将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相关记录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以备鉴定。
五、处理预案1. 立即对患者进行初步救治,并根据患者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 及时通知患者家属,做好沟通、解释工作,消除家属的担忧和疑虑。
3. 组织相关专家对事件原因进行分析,查找安全隐患,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4. 对涉及医疗纠纷的事件,按照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保障患者和医院的合法权益。
六、工作流程1. 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后,当班医护人员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救治,并报告本科室主任、护士长。
2. 本科室主任、护士长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调查、核实,并根据事件性质和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3. 本科室主任、护士长将事件情况报告给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管理小组,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4. 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管理小组根据事件性质和严重程度,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调查、核实,并根据调查结果,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住院患者跌倒事件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_论文

住院患者跌倒事件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摘要】通过5起住院患者跌倒事件,从不同层面进行分析,揭示导致患者跌倒的原因,其中安全监督管理不到位,护理人员安全管理的意识淡薄,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是导致患者跌倒的根本原因。
结合医院具体情况制定出营造护理安全文化、完善护理安全管理机制、制定预防跌倒的管理流程、营造安全就医环境等具体措施,从而有效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确保病人安全。
【关键词】住院患者;跌倒;安全管理随着人们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为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加强安全管理已引起高度关注。
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质量的核心[1]。
随着人口年龄的逐渐老化,住院患者年龄呈不断上升趋势,住院患者跌倒的危险系数在增加。
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对各种不安全的因素进行科学分析,及时、有效地控制不良事件、将伤害降至最小,是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环节。
我院自2017年9月至2017年9月发生了5起跌倒事件,通过分析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制定了积极有效的防护措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2017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发生跌倒事件5起,其中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50~59岁1例,60~69岁 2例,70岁以上2例。
跌倒发生地点:床边1例 (长期卧床改变体位),洗手间2例,下楼1例,病区走廊1例(长期卧床下地活动)。
跌倒损伤情况:1例无任何损伤,2例软组织损伤和皮肤擦伤,2例骨折。
发生时间:7:00~8:00期间1例,15:00~17:00期间2例,18:00~21:00期间2例。
陪护情况:4例有陪护,1例无陪护,跌倒时3例陪护不在身边。
用药情况:1例用降压药,2例用镇静药。
2 跌倒事件的原因分析安全监督管理不到位首先护士长对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环节缺乏正确认识,规律把握不足,安全监管指导不利。
平时的安全防范管理教育中对跌倒的危险因素如:视力减退、站立不稳、意识模糊、近期有意识丧失、癫痫史、年龄≥60岁的患者重视程度高,积极制定安全防范措施,而忽略了睡眠障碍、长期卧床改变体位、使用降压药等因素。
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报告制度、处理预案

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报告制度、处理预案一、背景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是医院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加强住院患者安全管理,提高医护人员对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预防和处理能力,确保患者安全,特制定本报告制度及处理预案。
二、报告制度1. 报告对象: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
2. 报告时间:事件发生后立即报告。
3. 报告流程:(1)发现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后,现场医护人员应立即进行紧急处理,同时向所在科室护士长报告。
(2)护士长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现场调查,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和患者受伤情况,并在2小时内将事件情况报告给医院安全管理办公室。
(3)医院安全管理办公室接到报告后,应在24小时内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分析,查明事件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向医院领导报告。
4. 报告内容:(1)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涉及的患者信息。
(2)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和患者受伤情况。
(3)事件发生后采取的紧急处理措施。
(4)事件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三、处理预案1. 预防措施:(1)加强入院宣教,提高患者及家属对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防范意识。
(2)对有跌倒、坠床风险的患者进行评估,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措施。
(3)加强病房环境安全管理,保持地面干燥、无障碍物,合理设置扶手、警示标识等。
(4)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对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识别、预防和处理能力。
2. 紧急处理措施:(1)发现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后,立即进行现场评估,了解患者受伤情况,必要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2)对受伤患者进行紧急处理,如止血、包扎、固定等。
(3)安抚患者及家属,提供心理支持。
(4)根据患者受伤情况,及时通知家属,并协助办理相关手续。
3. 后续处理措施:(1)对事件原因进行分析,查找安全管理漏洞,制定整改措施。
(2)加强对相关医护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其防范意识。
(3)定期对整改措施进行跟踪评估,确保整改效果。
18例肝病住院患者跌倒事件的分析与管理流程的建立

2 结
果
l 8例跌倒患者 跌倒 前 沟通能 力均 正常 , 识清 楚 , 为 意 行
正常 , 未使用 约束 带。跌倒前行走 困难并 步态不稳 1 , 眩 例 有 晕并步态 不稳 1 , 倒史 1 , 例 有跌 例 有眩 晕 2例 , 他调 查结 其
果见表 1 。
者跌倒的发生几率较高 , 与梁艳凤 等 研究一致 。排 尿 、 这 排 便可引起血压降低而致晕厥 , 可能与内脏 血液 重新分布 、 血压 不能代偿稳定有关 。跌倒 后损伤率 7 .% , 黎明 研 7 8 与尤 究 的老年人 跌倒 7 .4 的致 外伤相 近。可能与 肝病患 者 由 31% 于肝脏 受损 , 因子及 凝血机 制下 降 以及肝病 患者 的 主要 凝血
护理实 践与研究 2 1 年第 8卷第 1 ( 01 6期 下半月版
・1 5 ・ 3
1 8例肝病住院患者跌倒事 件的分析 与管理 流程的建立
王 丽珍
摘
储
芳
要 目的 : 建立肝病住院患者跌倒管理 流程 , 减少跌倒 的发生 。方法 : 1 例 肝病住院患者跌 倒事件进行分析 。结果 : 病住 院患 者 的跌 对 8 肝
倒与年龄 、 疾病 、 药物 、 自夜间如厕 等因素有关 。结论 : 独 建立预防跌倒管理流程 , 括高危筛查 、 包 预见性 护理 、 告知安全 护理、 提供安全 环境 、 设 置跌倒危险标识 、 跌倒后护理常规 以及跌倒后按护理不 良事件上报 , 以预防跌倒不 良事件 的发生 。 关键词 肝病住院患者 ; 跌倒 ; 管理流程 d i O3 6 /. s .6 2 9 7 .0 1 1 .6 o : . 99 ji n 17 — 66 2 1 .6 0 6 l s
均 5. 5 5岁 。
住院病人跌倒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

住院病人跌倒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引言住院病人跌倒是医院安全管理中常见的问题之一,跌倒不仅可能导致患者受伤,还会增加医院的责任和医疗成本。
对住院病人跌倒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和降低跌倒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住院病人跌倒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一、住院病人跌倒的原因分析1. 病人因素(1) 年龄因素: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下降,特别是平衡和走动能力减弱,容易发生跌倒。
住院老年病人是跌倒的高危人群。
(2) 疾病因素:有些疾病会影响患者的神经系统和肌肉骨骼系统功能,如帕金森病、中风、骨折等,会导致患者步态不稳、肌力下降,增加跌倒的风险。
(3) 药物因素:长期服用镇静安眠药、抗抑郁药、抗心律失常药物等,会影响患者的意识状态、平衡感和乏力,容易导致跌倒。
(4) 行为因素:患者可能由于不自觉或不愿依赖辅助工具或他人帮助,导致在不适当的时候、不适当的地方活动,增加了跌倒的可能性。
2. 环境因素(1) 室内环境:病房内地面湿滑、家具摆放不当、床边设备设置不合理等,都是增加病人跌倒风险的因素。
(2) 光照因素:光线昏暗、过亮或反光等也可能使病人产生视觉干扰,增加了跌倒的危险。
(3) 空间布局:病房过于拥挤、病床之间距离不合适等,也会增加病人行动时的难度和跌倒的风险。
3. 护理因素(1) 护理操作不当:护士在给病人活动时操作不当,比如抱起或移动病人时不注意病人的平衡,导致病人摔倒。
(2) 护理缺位:护士未能及时巡视和发现病人的跌倒风险因素,未及时给予干预,也会增加跌倒的风险。
二、护理干预措施1. 评估病人跌倒风险(1) 采用标准的跌倒风险评估工具,如Morse跌倒评估量表等,对入院病人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及时识别高危人群。
(2) 根据病人的年龄、疾病、药物、行为、环境等因素进行全面评估,了解其跌倒风险的具体原因和程度。
2. 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1) 针对不同的跌倒原因和病人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包括营养、药物治疗、运动锻炼等方面。
住院患者摔伤的应急处理流程

住院患者摔伤的应急处理流程1. 发现摔倒事件后,第一时间应定位患者伤势情况,观察患者是否有重伤危险,如有大量出血、骨折等明显伤害 ,应立即报告医护人员。
2. 为保护患者伤口和身体,禁止患者自行移动,待医护人员到场进行评估处理。
3. 将患者平放在地上,并使用毯子或被单等物品轻盖患者保暖避免超冷。
观察患者是否有意识和呼吸情况。
4. 派人迅速联络医护人员,报告患者基本情况及摔伤原因。
医护人员应及时赶到现场进行处理。
5. 按医护人员指示,提供必要的首次急救,如进行简单包扎、止血等措施。
6. 医护人员就地进行初步检查和处理,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送入手术室或是"住院患者摔伤的应急处理流程"的内容:当医护人员发现住院患者发生摔伤时,应立即采取以下应急处理措施:1. 第一时间要确保患者的安全。
根据事故情况判断是否需要立即就诊。
如果患者有明显外伤、骨折等情况,则立即将其送医院就诊。
2. 对伤势进行初步评估,检查患者是否有意识、是否有外伤出血等情况,以观察伤情的严重程度。
同时要询问患者有没有哪个部位感觉到疼痛。
3. 根据初步评估,联系专业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进一步检查与治疗。
如有骨折等严重损伤,需及时处理固定伤处。
4. 记录事故的时间、地点以及当时的情况。
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过程,搜集线索以杜绝事件重演。
5. 及时询问患者是否有意愿就事故向医院提出投诉或者起诉,以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
6. 具体治疗结束后,医护人员应及时向监护人汇报事故经过和患者的治疗结果,以便下一步跟进患者的恢复情况。
以上流程中,最重要的是第一时间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对伤势进行正确评估和应急处理,以免因延误导致患者病情恶化。
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报告相关制度,处理预案,工作流程图

患者发生坠床、跌倒意外事件报告制度、预案及处理流程一、跌倒、坠床意外事件报告制度1、科室建立登记本。
2、患者不慎跌倒或坠床后,立即奔赴现场,同时马上通知医生,要积极采取补救措施,以减少或消除由于跌倒或坠床后造成的不良后果,并认真记录患者跌倒或坠床的经过及抢救过程。
3、当班护士立即向护士长、护理部上报患者跌倒或坠床的经过、原因、后果、并登记。
4、发生患者跌倒或坠床后,各种相关记录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以备鉴定。
5、发生跌倒或坠床后,按其性质与情节,分别组织本科室护理人员进行讨论,以提高认识,吸取教训,改进工作,并确定性质,提出处理意见。
6、发生跌倒或坠床后,当班护士如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事后经领导及他人发现,则按情节轻重给予处理。
7、护理部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分析发生患者跌倒或坠床的原因,并制定出防范措施。
8、为实现最大限度的收集、分析、交流、共享安全信息,需要建立“安全文化”的新理念,创造条件逐步建立不以处罚为手段的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促进管理系统的持续改讲。
二、预案1、按护理部要求,新病人入院时,对存在发生跌、坠床危险因素的高危患者,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2、护士在护理意思不清、躁动不安、癫痫发作、老年痴呆、精神异常的患者,及无陪伴的3岁以下婴幼儿时必须用床栏或约束带保护,病员一览表上挂标识,并做好交班。
3、做好安全宣教工作,对长期卧床的体质虚弱者、近期有跌倒史(1周内),以晕厥、黑蒙为主要症状者、经常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者、肢体活动受限、视觉障碍及年老体弱等患者,护士应告知其起床或行走时应由家属或护士(按铃呼叫护士)陪伴,如需沐浴必须在家属陪伴下进行。
4.、给婴儿测体重和沐浴时,护士必须守护在旁,不得擅自离开。
5、做好入院宣教,告知病人住院期间、起床活动时穿防滑鞋。
外出检查有专人陪同,检查前更换外出鞋,行动不便者准备轮椅、平车。
6、夜间应开启地灯,保持病室、走廊和地面清洁、干燥、平整、完好、通道内不随便堆放物品,以免影响人、车通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单位:100039 中国人民解放军302医院军人肝病诊疗中心王丽珍:女,本科,主管护师18例肝病住院患者跌倒事件的分析与管理流程的建立王丽珍 储 芳摘 要 目的:建立肝病住院患者跌倒管理流程,减少跌倒的发生。
方法:对18例肝病住院患者跌倒事件进行分析。
结果:肝病住院患者的跌倒与年龄、疾病、药物、独自夜间如厕等因素有关。
结论:建立预防跌倒管理流程,包括高危筛查、预见性护理、告知安全护理、提供安全环境、设置跌倒危险标识、跌倒后护理常规以及跌倒后按护理不良事件上报,以预防跌倒不良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 肝病住院患者;跌倒;管理流程 doi :10.3969/j.issn.1672-9676.2011.16.066 跌倒是指突发、不自主、非故意的体位改变,倒在地面或比初始位置更低的平面上。
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 210)对跌倒的分类,包括以下两类:(1)从一个平面至另一个平面的跌落。
(2)同一平面的跌倒[1]。
住院患者跌倒是环境、生理、病理和心理等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等综合因素的结果,属于意外事件。
跌倒不仅会增加患者躯体上的痛苦,而且在心理上和经济上产生负担,甚至会危及生命、导致医患纠纷。
许多国家已经或正在把住院患者跌倒作为临床护理质控的显性指标,评估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已被公认为是有效和必要的防范对策[2]。
我们通过对2008年1月~2009年3月共发生18起肝病住院患者跌倒意外事件进行分析,加强了管理,建立了管理流程,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2008年1月~2009年3月我院共发生18起肝病患者跌倒意外事件,跌倒患者诊断均为肝病患者,诊断符合2000年9月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诊断标准[3]。
其中男16例,女2例。
年龄18~82岁,平均55.5岁。
1.2 方法对患者的一般情况、既往病史、跌倒时间、跌倒地点、活动能力、沟通能力、意识情况、行为能力、是否眩晕、跌倒史、跌倒前步态、用药情况、有无陪护、有无约束带、有无床档、跌倒后的情况等二十余项内容进行了调查分析。
2 结 果 18例跌倒患者跌倒前沟通能力均正常,意识清楚,行为正常,未使用约束带。
跌倒前行走困难并步态不稳1例,有眩晕并步态不稳1例,有跌倒史1例,有眩晕2例,其他调查结果见表1。
表1 跌倒患者情况项目例数构成比(%)性别 男1688.89 女211.11年龄(岁) ≥65633.33 50~64527.78 30~4957.78 ≤29211.11疾病分类 肝硬化并腹水1161.1 慢性肝炎527.8 急性肝炎211.1发生地点 卫生间1055.56 床边422.22 室外(花园电梯走廊院外)422.22发生时间 08:00~18:00422.22 18:00~01:00422.22 01:00~07:001055.56跌倒后果 擦伤844.44 意识改变316.67 血肿211.11 缝合15.56 无损伤422.223 跌倒原因分析3.1 跌倒患者情况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 210)对跌倒的分类,本组患者均为同一平面的跌倒,从表1可见:跌倒患者的例数与年龄呈正相关,主要的跌倒地点为厕所,跌倒于床边与卫生间的14例均与如厕有关,占77.8%;从跌倒的时间分析,夜间跌倒占77.8%,尤其在1:00~7:00之间占55.56%,可见夜间如厕患者跌倒的发生几率较高,这与梁艳凤等[4]研究一致。
排尿、排便可引起血压降低而致晕厥,可能与内脏血液重新分布、血压不能代偿稳定有关[5]。
跌倒后损伤率77.8%,与尤黎明[6]研究的老年人跌倒73.14%的致外伤相近。
可能与肝病患者由于肝脏受损,凝血因子及凝血机制下降以及肝病患者的主要症状之一的乏力有关。
跌倒最严重后果为跌倒后损伤,本组万方数据3例患者意识丧失危及生命,最轻的损伤为擦伤8例。
3.2 跌倒与疾病和用药的相关性18例跌倒患者中肝硬化并腹水的患者11例,慢性肝炎5例,急性肝炎2例。
肝硬化并腹水的患者分别并发的疾病有电解质紊乱、腹膜炎、肝性脑病。
除肝病外患有第二种疾病以上的病种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关节炎、贫血、萎缩性胃炎等。
11例肝硬化并腹水的患者均使用利尿剂,其他患者所用药物包括降血压类、降血糖类、镇静、止痛类等。
3.3 适当的防护措施能有效预防跌倒本组患者中无1例从一个平面至另一个平面的跌落,可见加床档,床上大、小便,意识清楚,行为正常的患者跌倒即坠床的可能性极低,患者依从性高,陪护照顾周到对避免跌倒是有效的。
4 建立跌倒的管理流程4.1 高危筛查通过对跌倒情况进行分析与文献检索,建立了高危跌倒筛查评估表,见表2。
在患者入院及病情变化24h 内进行高危筛查。
在跌倒高危因素评估表中,危险因子分A 、B 、C 三类,A 级为3分,B 级为2分,C 级为1分,≥1项A 级或总分≥10分为高危人群,得分越高,跌倒危险性越大。
表2 肝病住院患者跌倒高危因素评估表项目分级得分高危疾病 肝性脑病A 3 肝性脊髓病A 3 肝硬化腹水(大量)A 3 脑卒中后遗症A 3 老年痴呆症A 3 冠心病C 1 高血压C 1 糖尿病C 1其他危险因素 意识障碍A 3 平衡障碍A 3 自主活动受限(长期卧床,步态不稳, 使用助行器)B 2 感觉退化、视觉退化B 2 骨、肌肉、关节疾病的疼痛或变形B 2 排泄 尿频C 1 腹泻C 1 夜间如厕频繁(≥3次)A 3药物因素 降血压类药B 2 降血糖类药B 2 镇静、止痛类药B 2 可能引起头晕,血压改变、电解质 紊乱、四肢无力反应降低等症状类药物C 1年龄 (≥65岁)B 2跌倒史(一年内)B 2独自如厕B 2自我认知欠缺C1总分504.2 预见性护理4.2.1 告知 护理人员要有防跌倒的意识和责任感[7],向高危患者及家属告知存在跌倒的危险,加强自我安全防护,提高寻找和接受援助的能力。
指导患者做到3个30s ,即醒后30s 再坐起;坐立30s 再下床站立;站立30s 后再行走,避免姿势快速转换。
4.2.2 安全护理 对长期卧床后第一次离床、服用可能造成低血压、低血糖、电解质紊乱及影响患者平衡功能等药物以及躁动患者,加强巡视,主动给予服务,酌情加放床栏或使用约束带,专人陪护。
4.2.3 提供安全环境 保持病室、走廊、卫生间地面清洁干燥无障碍物,保持病室照明灯、呼叫器、床脚刹车等功能完好。
4.2.4 设置跌倒危险标识 在病房及患者一览表处,设置跌倒危险标识,使护理人员明确有跌倒危险的患者并引起高度重视。
4.3 跌倒后护理常规观察和记录患者的受伤情况,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切忌盲目搬动患者(避免二次受伤),注意表情、神志、呼吸、心率、心律、血压及肢体活动等不适症状。
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师,及时处理。
了解跌倒原因,记录发现时间、发现人、跌倒地点、着地部位、受伤情况等。
4.4 按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当患者发生跌倒后24h 内,由护士长负责填写护理不良事件表上报护理部备案。
5 小 结 以上管理流程已纳入我院护理部ISO 9000质量管理系统,对全院临床护理单元有效,成为质控指标之一,对于隐瞒不报的加倍扣除绩效考核分数。
跌倒属于意外事件,通过科学的管理可以避免发生,鉴于此次管理流程的建立所参考的病例较少及我们的科研水平不高的原因,我们会继续注重此方面的研究,通过科学的管理降低住院肝病患者跌倒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
参考文献[1] Oliver D ,Britton M ,Martin FC ,et al.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evidence based risk assessment tool (stratify )to predict which eld⁃erly inpatients will fall :case -control and cohort studies [J ].BrMed J ,1997,315(7115):1049-1053.[2] 蒋小剑.住院患者跌倒管理流程的建立和应用[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2A ):67-68.[3]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 ].中华内科杂志,2001,40(1):62-68.[4] 梁艳凤,张平优.住院老年患者111例跌倒原因分析与对策[J ].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6):47-48.[5] 常国良.老年人跌倒事件与疾病预防[J ].光明中医,2007,22(3):85-86.万方数据内科病房安全管理与患者安全认知和需求调查潘 丽 何林仙 罗云建 马丽媛 王 莉摘 要 目的:调查内科住院患者对服务安全性的认知和感受,了解目前护理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医患之间存在的认知差距。
方法:选择内科病房213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使用自行设计的排序式问卷进行调查。
根据每个答案的百分率和连续性打分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
结果:在医患沟通的平台上获得了患者的支持;但因患者认识疾病的能力及关注点不同,对医疗安全的认知和需求也就不同。
结论:加强沟通、安全用药、强化意外事件的告知、帮助患者了解自身的权利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安全管理;患者;认知;需求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1.16.067 护理服务的安全性是患者的期望和需求,服务是否安全、是否高质量取决于护理服务的传递和患者的感知。
关注患者的需求,对患者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持续改进是提高护理安全服务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从“以病人为中心”的管理宗旨出发,有多项研究提出了质量管理的新思路,也就是在重视患者感知服务的基础上,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1-3]。
本研究通过安全管理中集中反映的一些问题调查内科住院患者对服务安全性的认知和感受,了解目前护理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医患之间存在的认知差距,为改进护理质量、更好的满足患者需求提供参考。
1 对象及方法1.1 研究对象2010年1~5月选择我院内科系统7个专科(病区),从在院的患者中随机抽样进行调查。
1.2 调查方法采用自制的内科病房安全问卷,征得患者的同意与合作后再对其进行调查。
问卷由患者自行填写,填写过程中允许家庭成员参与回答或患者选择家属帮助填写。
共发放问卷213份,收回有效问卷213份,有效率100%。
1.3 研究工具1.3.1 资料的收集及整理 广泛收集病房护理安全管理集中存在的问题,将问卷内容归纳为几个方面:(1)患者及家属作者单位:650051 昆明医学院附属延安医院内科潘丽:女,大专,副主任护师对医院安全措施的认知和感受。
(2)安全管理中的难点问题。
(3)护理工作中观察到的患者经常出现的不安全行为和不正确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