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高考语文模拟】【解析版】湖南省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2019年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三模拟语文试题

2019年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三模拟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明代言官监督与朝政兴衰黄振萍传统中国有一套发达的监督系统。
传统中国既要求官员具备技术型官僚的职能(所谓“钱粮刑名”),又要求官员充当万民的表率,即所谓“青天大老爷”,具有公私领域杂糅的特点。
传统中国的官员具有“道德一政治”两重功能,那么对官员的监督也就有了两个维度。
除外在的法律监督外,还从道德角度进行监督,即对官员进行风宪纠弹的言官系统。
言官系统的制度化及其效用的发挥,以明代最为典型。
言官选任尤为严格。
言官的职能主要是进行谏诤和封驳,纠举百官,肃清吏治。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言官要起到肃清吏治的作用,由谁来担任言官就是非常慎重的事情了。
朱元璋要求由“贤良方正”之人来充任言官,内存忠厚之心,外振正直之气,政治上一定要忠君爱国。
明成祖朱棣则进一步强调言官要“有学识、通达治",器识远大,学问赅博。
不仅如此,明代还要求言官有实际的仕途经历,不是仅凭借书本上的抽象理念来行事,而是能真正切入实务,不务空言。
由于言官的道德劝谏职能,就必然对言官任职资格提出了专业技能之外的更多要求,首先是任职回避。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记载:“父兄现任在京三品大臣,其子弟为科道言事官者,俱改任别衙门,照例循资外补。
”其次对言官出身有责资格限制。
明代规定,不能选用胥吏出身者为言官,如果曾犯“奸贪罪名”,也失去获选资格。
总之,言宫的选任在官员选任体系中属于最为严格的范围。
在选任程序上,一般有荐举和考选两种途径,在洪武之后,通过科举的考选成为主流。
但是,通过科举之后的任命程序。
言宫比起其他普通官员要严格复杂很多,先要进行察访,调查舆论民情,然后,“或策以时务,或试以幸疏,议论正人”,最后拟出名单,供皇帝批准。
考核程序也远较普通官员复杂,考核的标准主要有除革奸弊、审理冤枉、扬清激浊等,非常完备。
2019年高考语文名校模拟卷 (192)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月考试语文卷(六)

2019年高考(192)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月考试卷(六)炎德·英才大联考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月考试卷(六)语文命题人:湖南师大附中高三语文备课组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明清时期,土地交易颇为频繁。
在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通过个人道德修为、社会关系制约、国家法律规范三重保障,明清土地契约得以顺利履行。
明清时期,土地所有权发生了多重性结构变化,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产生实质性分离,由此出现了买卖、典当、质押等多种类型的土地契约文书。
这些土地契约虽然因为土地移权属类型、乡间俗例的差异而各有不同,但是为了双方快速便捷交易,明清时期已形成类似标准化的格式合同。
这种契约几乎包含了民事合同的所有要件,对双方的权利义务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和规范。
例如,明万历三十九年浙江会稽县叶汝兰与祁某某的绝卖契,出卖人叶汝兰享有订立契约当日收到地价银180两的权利,同时应保证自己拥有出卖的两段山地的所有权;买受人祁某某则应向叶某交付价银,按照推头通例交纳契税完成过户后,即拥有该土地的所有权。
契约文书对当事人权利和义务的明确规范,对这一时期土地权属流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
契约的顺利履行首先有赖于当事人的自觉自愿,取决于当事人是否重信守诺,是否能做到自我的道德约束。
但实际契约履行过程中,当事人可能因为各种缘由而中断或者撕毁契约,从而导致纠纷、争诉等。
这就需要外部力量对双方进行监督,以协助契约的顺利履行。
几乎所有明清土地契约文书中,都有中人中保人等。
中人扮演了中介、担保人、调解人、证人等多种角色。
中人要保证卖主的土地所有权没有争议,要参与土地定价、土地贫瘠与否、土地大小等交易过程中实质性问题的讨论和鉴别。
有些中人在促成交易方面颇有经验,他们会将也许并不太熟悉的交易双方约在一起三面言议,凭借自身的威望或者智识,说服当事人最终达成协议签订契约。
一旦契约出现纠纷或者争诉,中人有责任进行调解。
湖南省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语文模拟试题(三)(含解析)

湖南省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语文模拟试题(三)(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福文化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一种大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人自古就有崇福、尚福、祈福、盼福的传统,对福文化有着高度的心理认同和文化认同。
从现有资料看,中国人的福文化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逐渐形成并具有了丰富的内涵。
《尚书·洪范》提出了五福的概念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后人关于福的观念,基本上是在五福基础上发展和丰富起来的,福文化的内涵主要有衣食、长寿、平安、多子孙、修德、和谐等。
儒家文化是封建社会正统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对中国文化有着至远至深的影响,对儒家的福文化考察可以看出中国福文化的本质。
周代福文化是儒家福文化的源头。
周人认为上天是福祉的赐予者,天子和诸侯谨慎修德,通过祭祀和民众的呼声将天子之德上达于天,上天就会赐予百姓福祉但周人又认为,上天赐予福祉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周人的“明德慎罚,敬天保民”思想。
周人认为福主要表现为寿考、多子嗣、家族显耀等。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此以后,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并对人们的精神观念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儒家福文化在继承周人寿考、多子嗣、家族显耀等观念的基础上,将忠君、孝道等联系起来。
《礼记.祭统》贤者之祭也,必受其福。
非世所谓福也。
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无所不顺者,谓之备可以看出,儒家在福文化内涵中增加了顺、备的含义。
儒家认为只要做到上顺于天,外顺于君王,内顺于父母,就会受到福的眷佑,就会一顺百顺。
同时,福与顺又是在儒家定义的“亲亲尊尊”等级秩序框架内得到实现的。
民间福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在各种民俗中都有表现。
民间福文化大多与普通人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表达着他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期盼。
民间福文化主要有:一是丰收.民以食为天,对丰收的渴望和丰收后喜悦的表达是民间福文化的最直接的表现。
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语文摸底考试试题(附答案)

炎德•英才大联考湖南师大附中2018年春季高二期末考试暨2019届高三摸底考试语文得分:___________本试题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咅盼,共10页。
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G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 3题。
所谓六艺乃春秋时固有之学问,先孔子而存在,孑厅实未制作之。
但孔子虽未曾制作六艺,却曾以六艺教弟子。
故后人以六艺为特别与孔子有密切关系,亦非毫无根据。
以六艺教人,并不必始于孔子,据《国语》,士昼教楚太子之功课表中,已有"诗""礼""乐""春秋""故志"等。
但此等教育,并不是一般人所能受。
不但当时之平民未必有机会受此等完全教育,即当时之贵族亦未必尽人皆有受此等完全教育之机会。
吴王寿梦第四子季礼到鲁方能见各国之诗与乐,可见"乐""诗"各书,在当时乃是极名贵的典籍学问。
孔子则抱定"有教无类"之宗旨,"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悔焉"。
如此大招学生,不问身家,凡缴学费者即收,一律教以各种功课,教读各种名贵典籍,此实一大解放也。
故以六艺教人,或不始于孔子;但以六艺教一般人,使六艺民众化,实始于孔子。
以后各家蜂起,竞聚生徒,然此风气实孔子开之。
孔子之讲学,又与其后别家不同。
别家皆注重其自家之一家言,如《庄子•天下篇》所说,墨家弟子诵《墨经》。
但孔子则是教育家,他讲学目的,在于养成"人",养成为国家服务之人,并不在于养成某一家的学者。
所以他教学生读各种书,学各种功课。
所以颜渊说:"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庄子•天下篇》讲及儒家,即说:"诗”以道志,"书" 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剔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
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考前演练(五)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前演练(五)语文时量 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随着传统艺术热逐渐升温,习琴者日渐增多,这是好事。
与此同时,人们也普遍存在着对古琴的“误读”,即认为古琴是一种表演性乐器,需要登台演出。
其实在古代,弹琴不仅是娱乐,更是人们借以修身养性、陶冶精神的生活方式。
因此社会对琴人要求很高:除要求演奏者具有高超演奏技术外,还要具备高度个人修养和道德情操。
②以古琴演奏动作来说,要求“弹欲断弦、按欲入木”,但“用力不觉”,与太极拳、传统书画异曲同工,看上去儒雅、简静、柔和,实则内里蕴含强大爆发力。
③从古琴音乐特质来说,最重要的是其“静美”之质。
古琴音量不大,但声音坚实、有厚度,犹如古代的磬或编钟,具有“金石之声”,散音厚实,按音悠长,音质内敛。
当前的古琴演奏会,尤其古琴与交响乐队合作时,人们经常给古琴加上扩音技术,这也是对古琴音质特性的背离。
历史上,最早提出琴“性极静”的是嵇康。
崔遵度在《琴笺》中也提出“清丽而静、和润而远”的审美思想。
这份清净恬淡正是古琴音乐区别于其他音乐的特性,追求“真空妙有”,追求更深远的思想空间与艺术境界。
④古琴在当代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习琴者与传统文化及传统技法割裂。
琴自古与文人联系在一起,孔子当年在杏坛教学时就弦歌不辍。
清代徐祺进而将琴曲分为三个层次:悦耳、悦心、养心。
悦耳易懂,而理解悦心进而养心的作品则需具备一定儒、道、禅传统文化积累。
禅宗对古琴音乐的影响可以追溯到宋代,虞山派徐上瀛在《溪山琴况》中说,“明心见性”是琴的至高境界,其可贵之处在于将禅宗理念与古琴美学结合,从而使古琴音乐相对此前发生质的飞跃,变得更为细腻、深刻,意境营造也更为形象化且富于哲理:讲究阴阳和合、天地人谐和。
比如《山居吟》一曲,描写的就是一个人住在山上,以天地为家,以河流为腰带,以高山为屏障,人完全跟自然、天地、宇宙融合为一,传递出精神世界的豁达、开阔和高洁。
【语文】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二)试题(精校解析版)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二)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新石器时代的半坡遗址等处来看,方形的土木建筑体制那时便已开始,并成为中国后世主要的建筑形式。
与世界许多古文明不同,不是石建筑而是木建筑成为了中国建筑一大特色。
在《诗经》等古文献中有“如翚斯飞”“作庙翼翼”之类的描写,可见当时木建筑颇具规模,并具有审美功能。
从“翼翼”“斯飞”来看,大概已有舒展如翼、四宇飞张的艺术效果。
这时的建筑,不只为避风雨,更追求使人赞叹的华美,秦始皇大修阿房宫,使这种追求达到高点。
中国建筑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木结构的特点及可能,不以个别建筑物为目标,而以空间规模巨大、平面铺开、相互接连和配合的群体建筑为特征,因而重视建筑物的整体有机布局。
秦汉、唐宋、明清建筑基本延续着且保持了相当一致的美学风格,而这个风格就是有中国建筑特点的实践理性精神。
中国建筑主要是宫殿建筑,即供君主居住的场所。
大概从新石器时代的“大房子”开始,中国的祭拜神灵即在与现实生活紧相联系的世间居住的中心,而不在脱离世俗生活的特别场所。
独尊儒术以来,在世俗的观念和礼仪中,神人同在的思想倾向得以进一步发展。
于是,不是出世的、象征超越世俗生活的宗教建筑,而是入世的、与世间生活环境联系在一起的宫殿宗庙建筑,成了中国建筑的代表。
从而,不是高耸入云、指向神秘上苍的观念,而是平面铺开、引向现实人间的联想;不是使人产生某种恐惧感的太过空旷的内部空间,而是平易的、接近日常生活的内部空间组合;不是阴冷的石头,而是暖和的木质等等,构成了中国建筑的艺术特征。
中国建筑的平面纵深空间,会使人慢慢游历在复杂多样的楼台亭阁中,感受到生活的安适和环境的和谐。
入世的、实用的因素,在这里占着明显的优势,而对反理性的意识予以排斥,这种反理性意识又是构成许多宗教建筑审美的基本特征。
中国建筑的理性精神还表现在建筑物的严格对称结构上,以展现严肃、方正、井井有条。
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语文模拟试题(三)(含解析)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太阳辐射强烈时,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能得到有效地抑制,这使空气质量呈现出了相对较好的状况。
B。 经过努力,污染防治取得一定成果,但面临的问题日趋复杂,治理难度很大,也是我们必须正视的现实。
B. 根据材料二可知,两年的AQI的季节变化特征均表现出冬季高、夏季低、春秋居中的特点。
C。 由于冬季干燥易引发沙尘天气,天冷供暖又导致燃煤量激增,这使得AQI值达到一年中的顶峰。
D。 空气质量指数能描述空气质量状况,越大说明空气质量情况越好,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也就越小.
6。 围绕“污染防治”,以上三则文字材料所呈现 内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请从文体特征角度,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儒家文化是封建社会正统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对中国文化有着至远至深的影响,对儒家的福文化考察可以看出中国福文化的本质。周代福文化是儒家福文化的源头。周人认为上天是福祉的赐予者,天子和诸侯谨慎修德,通过祭祀和民众的呼声将天子之 德上达于天,上天就会赐予百姓福祉但周人又认为,上天赐予福祉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周人的“明德慎罚,敬天保民”思想.周人认为福主要表现为寿考、多子嗣、家族显耀等。
C. 打赢蓝天保卫战的信念不能动摇,哪怕当前国际形势严峻,经济发展困难,也不能越过生态保护的红线
D。 去年我国空气质量继续改善,全国有12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空气污染治理前景值得期待.
5。 下列对材料一、材料二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根据材料二中变动率及季均值这两项,我们能够了解到AQI的波动幅度及周期性波动规律.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见设误类型:
【押题卷】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模拟(三)语文试题

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考模拟卷(三)语文命题人:湖南师大附中高三语文备课组本试题卷共10页。
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福文化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一种大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人自古就有崇福、尚、祈福、福的传统,对福文化有着高度的心理认同和文化认同。
从現有资料看,中国人的福文化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逐渐形成并具有了富的内涵。
《尚书・洪范提出了五福的概念:“五福:-日寿,二日富,三日宁,四曰货好德,五曰考終命。
”后人关于福的观念,基本上是在五福基础上发展和丰富起来的,福文化的内涵主要有衣食、长寿、平安、多子孙、修德、和谐等。
儒家文化是封建社会正统文化和主流意识形,对中国文化有着至远至深的影响,对儒家的福文化考察可以看出中国福文化的本质。
周代福文化是儒家福文化的源头。
周人为上天是社的赐予者,天子和诸侯達慎修德,通过祭祀和民众的呼声将天子之德上述于天,上天就会馬子百姓福祉。
但周人又认为,上天赐予福祉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周人的”明德慎罚,天保民”思。
周人认为福主要表现为寿着、多子、家族显耀等。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此以后,学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识形态,并对人们的精神观念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儒家福文化在继承周人寿考、多子詞、家族显等观念的基础上,将康君、孝道等联系起来。
《礼记・祭統:“贤者之祭也,必受其福。
非世所谓褥也。
者,备也;各者,百顺之名也。
无所不顶者,谓之各。
”可以看出,儒家在福文化内中缯加了、备的含义。
需家认为只要做到上販于天,外顺于君王,内顺于父母,就会受到福的眷怡,就会一百顺。
同时,福与顺又是在儒家定义的“亲亲算算”等序框架内得到实现的。
民间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在各种民俗中都有表现。
民间福文化大多与普通人的生产生活息息泪关,表达着他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期盼。
民间福文化主要有:一是丰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三模拟语文试题语文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明代言官监督与朝政兴衰黄振萍传统中国有一套发达的监督系统。
传统中国既要求官员具备技术型官僚的职能(所谓“钱粮刑名”),又要求官员充当万民的表率,即所谓“青天大老爷”,具有公私领域杂糅的特点。
传统中国的官员具有“道德一政治”两重功能,那么对官员的监督也就有了两个维度。
除外在的法律监督外,还从道德角度进行监督,即对官员进行风宪纠弹的言官系统。
言官系统的制度化及其效用的发挥,以明代最为典型。
言官选任尤为严格。
言官的职能主要是进行谏诤和封驳,纠举百官,肃清吏治。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言官要起到肃清吏治的作用,由谁来担任言官就是非常慎重的事情了。
朱元璋要求由“贤良方正”之人来充任言官,内存忠厚之心,外振正直之气,政治上一定要忠君爱国。
明成祖朱棣则进一步强调言官要“有学识、通达治",器识远大,学问赅博。
不仅如此,明代还要求言官有实际的仕途经历,不是仅凭借书本上的抽象理念来行事,而是能真正切入实务,不务空言。
由于言官的道德劝谏职能,就必然对言官任职资格提出了专业技能之外的更多要求,首先是任职回避。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记载:“父兄现任在京三品大臣,其子弟为科道言事官者,俱改任别衙门,照例循资外补。
”其次对言官出身有责资格限制。
明代规定,不能选用胥吏出身者为言官,如果曾犯“奸贪罪名”,也失去获选資格。
总之,言宫的选任在官员选任体系中属于最为严格的范围。
在选任程序上,一般有荐举和考选两种途径,在洪武之后,通过科举的考选成为主流。
但是,通过科举之后的任命程序。
言宫比起其他普通官员要严格复杂很多,先要进行察访,调查舆论民情,然后,“或策以时务,或试以幸疏,议论正人”,最后拟出名单,供皇帝批准。
考核程序也远较普通官员复杂,考核的标准主要有除革奸弊、审理冤枉、扬清激浊等,非常完备。
言官尽职尽责,对皇帝也不放过。
对言官体系的任职资格、选任与考核均如此严格,使得明代的吏治在经历了洪武的严刑峻法之后走向常规,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总体而言,因为能出现像海瑞这样抬棺死谏的言官,有这样一个群体的存在,使得明代吏治的清明程度比其他王朝要好。
由于明王朝非常强调从道德情操角度来培养士风,士气高扬,言官尽职尽责,哪怕是对皇帝也不放过,万历时期言官推于仁批评万历皇帝“皇上之恙,病在酒色财气也"。
言官群体对皇帝不当行为的劝谏成为明王朝一道有趣的风景线,比如荒嬉无道的明武宗总是想着出巡,言官们堵住宫门,哪怕挨板子也在所不惜。
更有甚者,言官以挨板子为尽职尽责、替天行道的标志,并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以至于万历头疼不已,说这些言官是以“卖直”求荣,下令裁抑言官,使得很多岗位出现空缺,同时万历的朝政也就更加腐败,终于导致明王朝亡国。
言官对阁臣的监督也非常有效,此如严嵩当政时期,有十余位言官前仆后继地弹劾严嵩。
即使遭到严嵩假借皇权对言官进行廷杖、除名、贬谪、下诏狱等打击报复也在所不辞,终于使严嵩、严世藩父子伏法。
言官对地方政治的监督也颇为有效,当明王朝的朝政荒怠的时候,地方运转基本正常,言官可谓功不可没。
(选自《人民论坛》,有删节)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传统中国要求官员在政治、道德两方面都发挥作用,既精通“钱粮刑名",又能在道德上作为万民的表率。
B. 言官的职能主要是谏诤和封驳,纠举百官,肃清吏治,对阁臣及地方政治进行监督,连皇帝也不例外。
C. 言官的选取要经过荐举和考选,先要进行察访,然后在时务或章疏等方面进行考查,最后由皇帝批准。
D. 因为言官尽职尽责,使得明代的吏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也因为言官被裁抑,使明王朝更快走向灭亡,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本文从明朝对言官的选任方法和言官对包括皇帝在内的朝廷官员的监督及效果来谈传统中国的言官制度及其监督效果。
B. 本文第二段引用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中的内容是为了说明明代官员任职的基本原则,即父兄子弟不得同时在京任职。
C. 文章采用引用论证的方法,引用朱元璋、明成祖朱棣的言语,证明明代选任言官时在品德、政治,学识上的严格要求。
D. 文章采用实例论证的方法,用明代的言官批评万历。
堵宫门阻止明武宗。
弹劾严嵩等事实来证明明代言官的尽职尽贵。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传统中国对官员的监督主要有两个维度,言官系统就是从法律和道德两个方面对官员进行监督B. 明成祖朱棣强调言官要“有学识、通达治” ,还要求言官要有实际的仕途经历,能真正切入实务。
C. 言官群体的存在使明代吏治的清明度较好,言官也认为只有挨板子、受打击报复才是尽了职责。
D. 言官的监督,使严嵩、严世藩父子伏法;言官的监督对保持明朝地方政治的正常运转也很有效。
【答案】1. C 2. B 3. D【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本题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C项“言官的选取要经过荐举和考选”,说法绝对,原文“在选任程序上,一般有荐举和考选两种途径,在洪武之后,通过科举的考选成为主流……”也就是说荐举和考选这两种途径任何一种都可以,比如通过科举考试属于考选,就不必再经人荐举,所以选项第一句应该改为“言官的选取要经过荐举或考选”。
故选C。
【2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论证的能力。
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B项混淆概念,文中对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中内容的引用是为了说明言官任职时的任职回避,而不是“说明明代官员任职的基本原则”,故选B。
【3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
A项扩大范围,据原文“除外在的法律监督外,还从道德角度进行监督,即对官员进行风宪纠弹的言官系统”,可知,言官系统主要从道德角度对官员进行监督。
B项混淆对象,偷换概念,把明代说成了“朱棣”。
原文“明代还要求言官有实际的任途经历,不是仅凭借书本上的抽象理念来行事,而是能真正切入实务,不务空言”可知,“要求言官要有实际的仕途经历,能真正切入实务”是明代的要求,不一定是明成祖朱棣。
C项,“言官也认为只有挨板子、受打击报复才是尽了职责”表述错误,据原文“更有甚者,言官以挨板子为尽职尽责、替天行道的标志,并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可知,选项的说法绝对,且“受打击报复才是尽了职责”于文中没有依据。
故选D。
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动车组车辆保有量快速上升,机车车辆增速减缓。
动车组随着高铁建设的爆发而快速增加,2015年动车组拥有量达到1.76万,“十二五”期间复合增速为21.04%。
客车保有量趋于饱和。
增选减缓。
根据国家铁路局统计,2015年我国铁路客车拥有量达6.5万辆。
较2014年同期增加4400辆,同比增长7.26%,近5年复合增速为4.23%;铁路货车拥有量达到72.3万辆,较2014年同期增加12900辆,同比增长1.82%,近5年复合增速为2.17%。
机车车辆拥有量保持稳定,2015年我国铁路机车拥有量达2.1万辆,与2014年同期基本持平,近5年复合增速为1.4%。
高铁线路的延伸,轨交车辆设备将随之带来增量需求以满足新投产线的铺车需求。
根据《“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期间高铁营业里程还将增加1.1万公里,年均增加2200公里。
按照我国高铁动车组车辆保有量密度约为1辆/公里,“十三五”期间高铁新线建设带来至少1.1万辆动车组的新增需求,每年带来至少增加2200辆动车组的新建线路铺车需求。
(节选自《2016年中国铁路车辆保有量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材料二:动车新增通车里程触底回开叠加运营密度提升,动车需求迎来向上拐点。
到2020年我国高铁里程数有望超过3万公里:2009年我国高铁步入自主创新阶段,高速铁路营运里程数开始迅速增长。
2016年我国铁路营业总里程达到12.4万公里,居世界首位。
其中高速铁路营运里程数为2.2万公里,占世界高铁运营总里程60%以上,2009-2016年均复合增速达34. 95%。
同时在2016年国家发布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计划到2020年我国高铁里程数将达到3万公里以上,到2025年中国高速铁路通车里程将达到3.8万公里以上。
货运动车组启动研发,有望成为未来动车需求的一个重要增量:2017年,轨道交通货运快速化关键技术开始改革,包括时速120公里驮背运输车辆、时速160公里快捷货运列车及时速250公里货运动车组的研制,自此铁路货运向着提高速度、方便客户、改善设施的方向发展。
2017年10月25日,时速250公里的货运动车组正式启动研发,将搭建货运快速化产品平台与试验平台,形成技术标准体系。
中国铁路货运改革越来越明朗,把握“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实现从服务国内市场到运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转变。
(节选自中国产业信息网《2017年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动车保有量及铁路货运量分析》)材料三:2018年9月23日,26公里长的广深港高铁香港段正式投入运营,香港接入通车里程达2.5万公里的全国高铁网络。
从最早的“第一口岸”---罗湖口岸,发展到六个陆路口岸与两个水路口岸,再到如今启用的高铁西九龙站,内地与香港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经济与文化交流也将步入新的时代。
而相对高昂的生活成本,让越来越多的香港人,开始选择在临近的深圳置业;与此同时,鉴于更加国际化的环境,不少深圳的年轻人青睐到香港就业……可以说,在几乎相同的出行花费下,高铁成了最好的纽带。
除此之外,则是更多内地城市与香港之间的互动。
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开通后,内地将有44个城市与香港直通,原先飞机无法每天覆盖到的内地城市,因为高铁与香港连接了起来。
(节选自东方网《高铁时代:港人的期待》)材料四:随着时代的发展,环境问题的日趋严峻,世界各国对于高速铁路的需求愈趋加大。
因高铁具有输送能力大,速度快,安全性好,受气候变化影响小,能源消耗低,环境影响轻等诸多优势,近几年以来,美国、俄罗斯、巴西等国纷纷制订了规模空前的高速铁路发展计划。
即便是法国等“老牌高铁国家”也相继表示,将延长高铁里程、提升高铁品质。
预计未来10年,全球高铁里程将至少增加一倍,全球正步入高速铁路发展的黄金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