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齿轮(蜗杆)传动

合集下载

机械设计基础之蜗杆传动

机械设计基础之蜗杆传动

机械设计基础之蜗杆传动蜗杆传动是一种高效率的变速传动方式,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重工业、冶金工业、矿山机械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由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论蜗杆传动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以及应用。

一、蜗杆传动的基本概念蜗杆传动是由一对蜗杆与蜗轮组成,通过蜗杆扭转蜗轮的齿轮来实现工作的。

其中蜗轮的斜齿线与蜗杆的螺旋线成一定角度,因此蜗轮只能通过蜗杆旋转而不能回转,同时在传动过程中,蜗轮的速度是滞后于蜗杆的速度,因此能够实现较大的减速比。

蜗杆传动的减速比是由蜗杆设计参数所决定的,包括螺旋角、蜗杆齿数、蜗杆直径等,不同的传动比可以根据具体需要来进行设计。

通常情况下,蜗杆传动的减速比在5-100之间,但也有特殊情况下减速比高达1000以上。

二、蜗杆传动的工作原理蜗杆传动的工作原理是由蜗杆带动蜗轮来实现传动,蜗杆的螺旋线与蜗轮的斜线齿之间的紧密配合可以实现传动功能。

因为蜗杆的螺旋线的斜度比蜗轮的齿线的斜度小很多,所以在传动过程中,螺旋线的每次旋转只能推动蜗轮前进一颗齿,因此能实现大的减速比。

同时由于蜗杆传动的特有设计,使其具有良好的自锁性,可以起到防止倒车的作用。

这种自锁性的原理是钢制蜗杆和铜制蜗轮的制作材料不同,钢的硬度比铜高,蜗杆在向前旋转时,铜制蜗轮受力对硬度较小的钢制蜗杆产生摩擦,并将其牢固紧密地压在一起。

由于钢制蜗杆的硬度高于铜制蜗轮,所以传动的不平衡力可以被牢固地锁住,从而保证了高效稳定的传动效果。

三、蜗杆传动的应用蜗杆传动具有很多优点,如紧凑的结构、高效率、高扭矩、稳定性等。

同时也有一些缺点,如制造难度较大、制造成本高、传动效率低等。

因此,在选择使用蜗杆传动时,需要全面考虑其优缺点和应用情况。

一个常见的应用场景是纺织机械,在制造纤维纺纱机时,采用蜗杆传动来传递较大的扭矩,实现布带收卷以及其他布料加工链环中的转动。

同时,由于蜗杆传动的复杂性,目前也在工业机器人、汽车和液压泵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也可以用于电动自行车、自行车和其他迷你设备,因其噪声小,结构紧凑等特点。

《机械设计基础》第7章蜗杆传动

《机械设计基础》第7章蜗杆传动

2023REPORTING 《机械设计基础》第7章蜗杆传动•蜗杆传动概述•蜗杆传动的工作原理•蜗杆传动的参数设计•蜗杆传动的性能分析•蜗杆传动的结构设计•蜗杆传动的应用实例与优缺点分析目录20232023REPORTINGPART01蜗杆传动概述有自锁性,但效率低。

传动平稳,噪声小。

结构紧凑,传动比较大。

定义:蜗杆传动是由蜗杆和蜗轮组成的一种交错轴间的传动,通常两轴交错角为90°。

特点定义与特点普通圆柱蜗杆传动阿基米德蜗杆(ZA型)、法向直廓蜗杆(ZN型)、渐开线蜗杆(KI型)等。

圆弧圆柱蜗杆传动轴向圆弧圆柱蜗杆(86型)、法向圆弧圆柱蜗杆(68型)等。

环面蜗杆传动一次包络环面蜗杆、二次包络环面蜗杆等。

用于需要自锁的场合,如卷扬机、起重机等。

特殊应用一般应用:用于传递两交错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通常用于减速传动。

用于分度机构或增速机构。

用于需要较大传动比的场合,如机床、汽车等。

01030204052023REPORTINGPART02蜗杆传动的工作原理蜗杆与蜗轮在传动过程中,通过螺旋面的紧密配合实现动力传递。

配合关系蜗杆和蜗轮的螺旋角、导程角、中心距等参数需满足一定的匹配关系,以确保传动的平稳性和效率。

配合条件适当的配合间隙对蜗杆传动的性能至关重要,过紧或过松的配合间隙都会影响传动的精度和寿命。

配合间隙蜗杆与蜗轮的配合蜗杆传动的传动比等于蜗轮齿数与蜗杆头数的比值,传动比较大,可实现较大的减速效果。

传动比计算转速与转矩关系传动效率在蜗杆传动中,输入转速与输出转矩成反比关系,即输入转速越高,输出转矩越小。

由于蜗杆传动存在滑动摩擦,其传动效率相对较低,一般不超过50%。

030201轴向力分析轴向力主要由蜗杆的螺旋线方向和角度决定,轴向力过大会导致轴承过早损坏和轴向窜动。

径向力分析蜗杆传动中,径向力主要由蜗杆的螺旋角和导程角决定,径向力的大小直接影响轴承的寿命和传动的稳定性。

摩擦力分析蜗杆传动中的摩擦力主要来源于蜗杆和蜗轮之间的滑动摩擦,摩擦力的大小直接影响传动的效率和寿命。

2024版《机械设计基础》第六章齿轮传动

2024版《机械设计基础》第六章齿轮传动

安全系数
在强度计算中引入安全系数,以保证齿轮 在极端工况下仍能安全可靠地工作。
齿轮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疲劳寿命概念
齿轮在循环载荷作用下,经过一定次 数的应力循环后发生疲劳破坏的寿命。
影响因素
齿轮的疲劳寿命受多种因素影响,如 材料性能、制造工艺、润滑条件和使 用环境等。
预测方法
基于疲劳累积损伤理论,结合齿轮的 受力分析和材料特性,采用试验或数 值模拟等方法预测齿轮的疲劳寿命。
确定合理的齿轮参数
包括模数、齿数、压力角、螺旋角等, 以满足传动比、承载能力和传动平稳 性等要求。
保证齿轮的精度和强度
通过合理的制造工艺和材料选择,确 保齿轮具有足够的精度和强度,以承 受传动过程中的载荷和冲击。
考虑润滑和冷却
为齿轮传动装置提供适当的润滑和冷 却,以减少磨损、降低温度和防止腐 蚀。
典型齿轮传动装置实例分析
齿轮热处理工艺选择及优化
退火
消除齿轮内部应力,降低硬度,便 于加工。
正火
提高齿轮硬度和强度,改善切削性 能。
淬火
使齿轮获得高硬度和高耐磨性,提 高齿轮使用寿命。
回火
消除淬火产生的内应力,稳定齿轮 尺寸,提高韧性。
齿轮制造工艺流程简介
01
02
齿轮毛坯加工
包括锻造、铸造、焊接等工艺, 获得齿轮的基本形状。
齿轮传动具有传动比准确、效率高、结构紧凑、工作可靠、寿命长等 优点。同时,齿轮传动也具有制造和安装精度要求高、成本较高等缺 点。
齿轮传动分类及应用
分类
根据齿轮的轴线相对位置,齿轮传动可分为平行轴齿轮传动、 相交轴齿轮传动和交错轴齿轮传动。根据齿轮的齿形,齿轮传 动又可分为直齿、斜齿、人字齿、圆弧齿等。

机械设计基础第6章齿轮传动

机械设计基础第6章齿轮传动

2.展成法 2.展成法 展成法是利用一对齿轮(或齿轮与齿条)啮合时, 两轮齿廓互为包络线的原理来切制轮齿的加工方法 展成法切制齿轮时常用的刀具有 齿轮插刀
插直齿
插斜齿
齿条插刀
齿轮滚刀
用此方法加工齿轮,只要刀具和 被加工齿轮的模数m和压力角α 相等,则不管被加工齿轮的齿数 是多少,都可以用同一把刀具来 加工。这给生产带来很大的方便, 得到广泛应用。
3.传动的平稳性
啮合线:N1N2线叫做渐开线齿轮 啮合线 传动的啮合线。 啮合角:啮合线N1N2与两轮节圆 啮合角 公切线t-t之间所夹的锐角称为啮 合角,用α′表示。 啮合角在数值上等于渐开线在节 圆处的压力角。啮合角α′恒定。 啮合线N1N2又是啮合点的公法线, 而齿轮啮合传动时其正压力是沿公 法线方向的,故齿廓间的正压力方 向(即传力方向)恒定。 至此可知,啮合线、公法线、 压力线和基圆的内公切线四线重合, 为一定直线。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 轮各部分的名称和符号
4.齿厚:分度圆上一个齿的两侧端面齿廓之间的弧长称为 齿厚,用s表示 5.齿槽宽:分度圆上一个齿槽的两侧端面齿廓之间的弧 长称为齿槽宽,用e表示 6.齿距:分度圆上相邻两齿同侧端面齿廓之间的弧长称 为齿距,用p表示,即p=s+e 7.齿宽:轮齿部分沿齿轮轴线方向的宽度称为齿宽,用b 表示 8.齿顶高:分度圆与齿顶圆之间的径向距离,用ha表示 9.齿根高:分度圆与齿根圆之间的径向距离,用hf表示 10全齿高:齿顶圆与齿根圆之间的径向距离,用h表示 显然 h=ha+hf 11.齿宽:轮齿的轴向长度,用b表示
(3)齿数 因db=dcosα=mzcosα,只有m、z、α都确 定了,齿轮的基圆直径db 才能确定,同时渐 开线的形状亦才确定。 所以m、z、α是决定轮齿渐开线形状的三个 基本参数。当m、α不变时,z越大,基圆越大, 渐开线越平直。当z→∞时,db→∞,渐开线 变成直线,齿轮则变成齿条 (4)齿顶高系数ha*和顶隙系数c* 齿轮的齿顶高、齿根高都与模数m成正比。 即ha=ha*mhf=(ha*+c*)mh=(2ha*+c*)m

机械设计基础第七章 齿轮传动

机械设计基础第七章 齿轮传动
标准齿条型刀具比基准齿 形高出c*m一段切出齿根 过渡曲线。 4.2用标准齿条型刀具加工标准齿轮
加工标准齿轮: 刀具分度线刚好与轮坯 的分度圆作纯滚动。 分度圆
分度线
顶线
hf=(h*a+ c*)m
ha=h*am
s
e
加工结果: s=e=πm/2 ha=h*am hf = (h*a+ c*)m
二、 渐开线齿廓的根切及最少齿数
标准齿轮不发生根切的最少齿数 根切的原因:刀具的顶线与啮合线的交点 超过被加工齿轮的啮合极限点N
标准齿轮 不发生根 切的情况
要避免根切, 应使
* ha m NM ,
NM PN sin r sin 2
* 2ha z 2 sin
mz 2 sin 2
3 、变位齿轮
1)标准齿轮的优缺点
rK
基圆对渐开线形状的影响
3 渐开线齿廓的啮合 1)渐开线齿廓满足定传动比传动
因为渐开线齿廓在任一点接触,过接 触点的公法线必与两基圆相切。即所 有啮合点均在两基圆的一条内公切线 上。因此,内公切线必与连心线相交 于一固定点P。所以能保证定传动比传 动。
1 O2 P rb 2 i12 2 O1P rb1
一对渐开线齿轮正确啮合的条件
一对齿轮传动时,所有啮合点都在啮合线 N1N2 上。
pb1 rb1 r1
B1
O1
ω1
pb 1
rb1 r1 B1
O1 ω1
pb1
rb1 r1
O1
ω1
N1
P
B2
N1
P
N1
P
B2
B2
N2
N2
N2
B1
pb1< pb2 m1<m2

机械设计基础 第七版 第8章 蜗杆传动

机械设计基础 第七版 第8章 蜗杆传动
1 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及其选择
(4)蜗杆分度圆直径d1和直径系数q 在切制蜗轮轮齿时,所用滚刀的直径和齿形参数必须与该蜗轮相啮合 的蜗杆一致。 而蜗杆分度圆直径d1不仅与模数有关,还随z1/tanλ的数值而变化。即 使m相同,也会有许多不同直径的蜗杆。 为了限制滚刀的数目以及便于滚刀的标准化,对于每一种模数的蜗杆, 国家标准制定了蜗杆分度圆直径d1的标准值,并把d1 与m的比值称为蜗杆 直径系数q,即
对开式蜗杆传动,通常以保证齿根弯曲疲劳强度作为主要 设计准则。当蜗杆直径较小而跨距较大时,还应作蜗杆轴的刚 度验算。
8.2.2 蜗杆传动的常用材料及选择
蜗杆一般用碳钢或合金钢制成。高速重载蜗杆常用低碳合金 钢,如15Cr、20Cr、20CrMnTi等,经渗碳淬火,表面硬度56~ 62HRC。 中速中载蜗杆可用优质碳素钢或合金结构钢,如45、 40Cr等。经表面淬火,表面硬度40~55HRC。
8.1.2 蜗杆传动的基本参数和尺寸
通过蜗杆轴线并垂直于蜗轮轴 线的剖面称为中间平面。
该平面为蜗杆的轴面或为蜗轮 的端面。
在中间平面内蜗杆与蜗轮的啮 合相当于渐开线齿轮与齿条的啮合。 因此,该平面内的参数为标准值。
阿基米德蜗杆传动
8.1.2 蜗杆传动的基本参数和尺寸
1 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及其选择
第8章 蜗杆传动
8.1 蜗杆传动的类型、特点、参数和尺寸 8.2 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设计准则和常用材料 8.3 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及强度计算 8.4 蜗杆传动的效率、润滑和热平衡计算 8.5 蜗杆和蜗轮的结构 8.6 蜗杆传动的安装与维护
8.1 蜗杆传动的类型、特点、参数和尺寸
学习要点
•掌握蜗杆传动的类型、特点、基本参数及正确啮合条件。 •掌握蜗杆直径系数的概念及几何尺寸计算。

(专升本)机械设计基础之蜗杆传动习题与答案

(专升本)机械设计基础之蜗杆传动习题与答案

(专升本)机械设计基础之蜗杆传动习题与答案Sunny smile一、选择题1 与齿轮传动相比较,不能作为蜗杆传动的优点。

A. 传动平稳,噪声小B. 传动效率高C. 可产生自锁D. 传动比大2 阿基米德圆柱蜗杆与蜗轮传动的模数,应符合标准值。

A. 法面B. 端面C. 中间平面3 蜗杆直径系数q=。

A. q=d l/mB. q=d l mC. q=a/d lD. q=a/m4 在蜗杆传动中,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加蜗杆直径系数q,将使传动效率。

A. 提高B. 减小C. 不变D. 增大也可能减小z,则传动效率。

5 在蜗杆传动中,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加蜗杆头数1A. 提高B. 降低C. 不变D. 提高,也可能降低z,则滑动速度。

6 在蜗杆传动中,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加蜗杆头数1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增大也可能减小z,则。

7 在蜗杆传动中,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减少蜗杆头数1A. 有利于蜗杆加工B. 有利于提高蜗杆刚度C. 有利于实现自锁D. 有利于提高传动效率8 起吊重物用的手动蜗杆传动,宜采用的蜗杆。

A. 单头、小导程角B. 单头、大导程角C. 多头、小导程角D. 多头、大导程角9 蜗杆直径d1的标准化,是为了。

A. 有利于测量B. 有利于蜗杆加工C. 有利于实现自锁D. 有利于蜗轮滚刀的标准化10 蜗杆常用材料是。

A. 40CrB. GCrl5C. ZCuSnl0P1D. L Y1211 蜗轮常用材料是。

A. 40Cr B.GCrl5C. ZCuSnl0P1D. L Yl212 采用变位蜗杆传动时 。

A. 仅对蜗杆进行变位B. 仅对蜗轮进行变位C. 同时对蜗杆与蜗轮进行变位13 采用变位前后中心距不变的蜗杆传动,则变位后使传动比 。

A. 增大B. 减小C. 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14 蜗杆传动的当量摩擦系数f v 随齿面相对滑动速度的增大而 。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15 提高蜗杆传动效率的最有效的方法是 。

机械设计基础之蜗杆传动WormG

机械设计基础之蜗杆传动WormG

在通过蜗轮中间平面所截的蜗杆轴向平面内可见,蜗杆传 动又可视为斜齿圆柱齿轮与齿条的啮合传动。
6.1概述
蜗变轮应失力蜗效作特 杆用征形下的成
第一 项
蜗 杆 加 工
蜗杆传动分类 蜗杆传动特点
第二 第二 项项
蜗 轮 加 工
为了保证蜗杆与蜗轮的正确啮合 ,要用与蜗杆尺寸相同的 蜗杆滚刀来加工蜗轮。
6.1概述
a
=
m 2
(q
Z2)
1 2
m(Z1
Z2)
分度圆直径之和 (无变位)
6.2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
主要参数
蜗杆传动变位 几何尺寸计算
第一 变位的目的:(1)配凑中心距
(2)改变传动比
项 第项二 第项二 变位方法:蜗轮变位
变位后蜗轮的节圆仍与分度 圆重合 ,而蜗杆在中间 平面上的节线不再与其分度线重合 。
第二 第二 项项
蜗杆下置式传动直接选取。如上置,则黏性提高30-50%。
6.4受力分析、失效形式与计算准则
变受应失力力效作特分用征下析的
失效形式
计算准则
第一 蜗杆上的力分量:
蜗轮上的力分量:
项 第二 第二 法向力Fn1:轴向力Fa1+径向力Fr1
+圆周力Ft1
项 项 摩擦力Fm1
法向力Fn2:轴向力Fa2 +径向力 Fr2 +圆周力Ft2 摩擦力Fm2

df2
da2
中 圆 直 径
dm2
齿 形 角
ax
蜗 轮 齿 宽
b2










b2
bm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齿轮传动的作用力及计算载荷:
……
[
H
]
H lim
SH
[
F
]
F lim
SF
● ●
尺齿寸轮:材 ◆料失及失热效效形处形式理式:::………………表11-1
◆ 计算准则:闭式齿轮传动:
软齿面: H H
F F
硬齿面: F F H H
开式齿轮传动: F F
适当加大 m (10~20%)
Fn KFn
Fn
Ft
cos
Ft
2T1 d1
1 2 0.3 E1 E2 2.06 105
H 335
KT1(u 1)3 bua2
直齿:
钢对钢:
◆ 计算准则:闭式齿轮传动:
软齿面: H H F F
H 335
KT1(u 1)3 bua2
[ H ]
(校核公式)
硬齿面: F F H H 开式齿轮传动: F F
d 2
d1
d1 2
(u
1)
H
11
Fn
b

1 1 12
2 1 22
E1
E2
H
11
Fn
b

1 1 12
2 1 22
E1
E2
1 d1 / 2 sin 2 d2 / 2 sin
1 1 2 1 u 12
1 2 12 ua sin
a
1 2
d 2
d1
d1 2
(u
1)
u z2 z1 d2 d1
(闭式)
(设计)
硬齿面: F F
(设计)
F F
(校核)
H H
(校核)
(开式)
F F
适当加大 m (10~20%). ……
●齿轮材料及热处理:
◆齿轮材料: 钢 ◆热处理方法: 正火、调质:
表11-1 软齿面(≤350HBS)
淬火 ……: 硬齿面(≥350HBS)
H H
从: Ft与ω同; Fr指向轮心. Fa与主相反.
左(右)手法: ……
直齿圆锥齿轮传动:
大小:
Ft1
2T1 d m1
Ft 2
Fr1 Ft1 tan cos1 Fa2
Fa1 Ft1 tan sin 1 Fr2
方向: Ft Fr 同上. Fa指向各自大端.
◆计算载荷:
KFn KFt
K 表11-3
(常用)通用零件:联接、传动 、轴系零件……
传动
齿轮传动(gears)
● 失效形式及计算准则:
◆失效形式: 轮齿疲劳折断
(轮齿过载折断)
齿面接触疲劳磨损 (点蚀)
硬齿面(≥350HBS) 软齿面(≤350HBS)
齿面磨粒磨 损
(闭式)
齿面胶合
齿面塑性变形;
(开式)
……
◆计算准则:
软齿面: H H
(双向运转: 0.7)
表11-4 安全系数SH和SF 安全系数 软齿面 硬齿面
SH
1.0~1.1 1.1~1.2
SF
1.3~1.4 1.4~1.6
齿轮传动(gear齿s轮)传……动(gears) ● 齿轮传动的作用力及计算载荷:
● 齿轮材料及热处理: …… 表11-1
● 尺寸:◆ 失效形式:……
◆ 计算准则:闭式齿轮传动:
适当加大 m (10~20%)
a
b a
2
a (u 1)3
335
[ H ]
KT1
au
(设计公式)
a
b Pa192
m 2a z1 z2
(圆整)
a
1 2
m( z1
z2 )
z1 20 ~ 40 (闭式软齿面) z2 u z1
说明:
⑴ H1 H 2 [ ]传动的强度计算: 齿轮传动(gears)
◆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
…… ● 齿轮传动的作用力及计算载荷:
F
M W
KFnl cos F
bs2
6
KFt
.
6(
l m
)
c
os
F
bm ( s )2 cos
m
● 齿轮材料及热处理: …… 表11-1 ● 尺寸:◆ 失效形式:……
◆ 计算准则:闭式齿轮传动:
●齿轮材料及热处理:
F F
◆齿轮材料: 钢 铸铁 非金属材料 表11-1
◆热处理方法: 正火、调质: 软齿面(≤350HBS)
淬火 ……: 硬齿面(≥350HBS)
●齿轮精度:
[
H
]
H lim
SH
[
F
]
F lim
SF
加工: …… 齿轮精度: 选择: 表11-2
齿轮传动(gear齿s轮)传动(gears)
KT1(u 1)3 bua2
[ H ]
a
(u 1)3
335
[ H ]
2
KT1
au
⑵ 单位: MPa N.mm mm
⑶ b1=b+(5~10) b2=b ⑷ 减速:u=i; 增速u=1/i
⑹ …… “ a (mz ) “ …… ;
⑸ 285 250
◆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
强度条件: F F
F
◆ 计算准则:闭式齿轮传动:
软齿面: H H F F
硬齿面: F F H H
开式齿轮传动: F F
适当加大 m (10~20%)
(校核公式)
b
a
a
a
z1m(u 2
1)
m3
4KT1YF
a (u 1)z12 F
(圆整)
说明:
(设计公式)
⑴ …… “ m “ …… ;
……
H H F F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
◆ 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
H H
F F
强度条件:
H H
钢对钢:
H 335
KT1(u 1)3 bua2
H 335
KT1(u 1)3 bua2
T1
9.55
10 6
P n1
u z2 z1 d2 d1
a
1 2
软齿面: H H
F F
硬齿面: F F H H
开式齿轮传动: F F
适当加大 m (10~20%)
F
KFt bm
YF
2KT1YF bd1m
2KT1YF bm2 z1
YF
6(
l m
)
c
os
F
( s )2 cos
m
F
KFt bm
YF
2KT1YF bd1m
2KT1YF bm2 z1
Ft
cos
Fr Ft tan
方向:
主: Ft与ω反; Fr指向轮心. 从: Ft与ω同; Fr指向轮心.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大小:
Ft
2T1 d1
Fr
Ft tann cos
Fa Ft tan
T1
9.55
10 6
P n1
方向:
主: Ft与ω反; Fr指向轮心. Fa可用”左(右)手法”则判断.
●齿轮传动的作用力及计算载荷: H ? F软齿?面: H H F F
◆ 作用力:(名义载荷)
H ? F ? 硬齿面: F F H H
开式齿轮传动: F F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
T1
9.55106
P n
适当加大 m (10~20%)
大小:
Ft
2T1 d1
F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