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具各大系统的主要事项.ppt

合集下载

图解说明塑胶模具的结构组成

图解说明塑胶模具的结构组成

模具采购必备基础知识之二:塑胶模具的结构组成图解说明:模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

具体原理指:将受热融化的塑胶原材料由注塑机螺杆推进高压射入塑胶模具的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塑胶成形产品。

塑胶模具由动模和定模两部分组成,动模安装在注射成型机的移动模板上,定模安装在注射成型机的固定模板上。

在注射成型时动模与定模闭合构成浇注系统和型腔,开模时动模和定模分离以便取出塑料制品。

塑胶模具的结构虽然由于塑胶品种和性能、塑胶制品的形状和结构以及注射机的类型等不同而可能千变万化,但是基本结构是一致的。

一、塑胶模具结构按功能分,主要由:浇注系统、调温系统、成型零件系统、排气系统、导向系统、顶出系统等组成。

其中浇注系统和成型零件是与塑料直接接触部分,并随塑料和制品而变化,是塑模中最复杂,变化最大,要求加工光洁度和精度最高的部分。

1.浇注系统:是指塑料从射嘴进入型腔前的流道部分,包括主流道、冷料穴、分流道和浇口等。

主流道前模架前模仁塑胶件产品行位油缸定位导柱行位定位导套方铁顶针固定板前模架底板6.顶出系统:一般包括:顶针、前后顶针板、顶针导杆、顶针复位弹簧、顶针板锁紧螺丝等几部分组成。

当产品在模具内成型冷却后,模具前后模分离打开,由推出机构--顶针在注塑机的顶杆推动下将塑料制品及其在流道内的凝料推出或拉出模具开腔和流道位置,以便进行下一个注塑成型工作循环。

二、塑胶模具按结构分一般由模架、模仁、辅助零件、辅助系统、辅助设置、死角处理机构等几个部分组成。

1、模架:一般都不需要我们设计,可以直接从标准模架制造厂商那里订购,大大节约的设计模具所需时间,所以称它为塑胶模具标准模架。

它构成了塑胶模具最基本的框架部分。

2、模仁:模仁部分是塑胶模具的核心部分,它是模具里面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塑胶产品的成形部分就在模仁里面,大部分时间的加工也花费在模仁上。

不过,相对有些比较简单的模具,它没有模仁部分,产品直接在模板上面成形。

模具设计规范

模具设计规范

3
5 5
3.5
5 6
φ 3、φ 2.5、φ 2
φ 4、φ 5、φ 6、φ 7 φ 8 、 φ 9 、 φ 10 、 φ 12 、 φ 16 、 φ 20
d
d1+0.5
h
2.方式二:对于非DMG客户的模具顶杆止转及定位采用以下方式:
2.2
为了减少顶杆的加工量,并防止顶杆安装方向错误,特修订我公司顶杆 的杯头止转形式。改为杯头单面止转。设计尺寸见图2。 对于外单模具,若客户另有要求,按客户标准执行。无要求,则按新标 准执行。
模具设计规范
前言
• 为了满足设计及制造的要求, 指导设计工作,现将设计及制 造中应注意的问题加以整理。 待设计标准系统化后再行纳入。

海尔模具标准化办公室
一、冷却系统设计
1.1、模板冷却设计要求
* 三板模:要求水口板加冷却水路。 * 热流道模具:要求热流道板加冷却水 路。每个热嘴必须单独冷却。 * 对于模具长度超过1000MM的情况下, 底针板,底板必须加单独的冷却回路, 以保证针板与后模板温度一致。
*三板模倒锥形拉料杆:
三板模倒锥形拉料杆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倒 扣力拉断点浇口.其设计参照:《标准件库》
*分流道拉料杆:
图5 分流道拉料杆设计
设计要点: (1)对于较长的分流道系统,应设计分流道拉 料杆.其主要作用是顶出分流道. (2) 分流道拉料杆的头部设有冷料井 , 深度 3MM 左右 , 目的为了分流道料把顶出过 程中起到导向作用,使料把顶出平衡.
以上两种形式在没有海尔模具的标准,对于没有特殊设计标准的模具均采用上述方式加工。
3.2、搭接流道设计
对于锥形流道加工在模具的两个零件上的情况,应考虑脱模, 将流道设计成如图3.1形式。一般C>0.2MM.

模具培训资料

模具培训资料

模具的维护规程
模具的故障预防
详细介绍了维护规程的内容和步骤,包括检 查、调整、更换等
针对常见故障,提出了预防措施和解决方案
06
模具技术的发展趋势
模具技术的现状及问题
模具工业发展迅速,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技术水平不高、 精密成形能力不足、制造周期长等。
针对现有问题,应加强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提高模具制造 水平,以满足工业发展的需求。
模具制造工艺
主要包括铸造、锻造、焊接、切割、机械加工等。
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根据不同的加工方法和工艺,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模具制造 的精度和质量。
05
模具维修与保养
模具维修保养概述
模具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模具的故障识别和处理
模具的定期检修和维护 模具的使用寿命和更换周期
模具维修方法及实例
模具材料的加工与处理
在选用合适的材料后,还需对其进行加工处理,如锻造、铸造、机械加工等,以满足模具的精度和复杂度要求。
03
模具设计
模具设计概述
模具定义
模具是一种用于成型物品的工 具,通常由模具材料、结构、
尺寸和精度等方面决定。
模具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成型工艺和产品用途 ,模具可分为塑料模具、金属模 具、玻璃模具等。
硬质合金
硬质合金具有较高的硬度、耐磨性 和抗腐蚀性。
铝合金
铝合金具有重量轻、耐腐蚀、加工 方便等优点。
铜合金
铜合金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抗腐蚀 性。
模具材料的选用及热处理
根据模具种类和用途选择合适的材料
不同种类的模具对材料的要求也不同,应根据具体的使用场合选择合适的材料。
材料热处理对模具性能的影响
热处理可以改变模具材料的内部结构,提高其性能,如硬度、耐磨性和抗疲劳性等。

模具四大系统

模具四大系统

冷料井﹕用于儲存前端冷料的流道末端。
當流道為空時﹐ 模具溫度遠低于塑料﹐ 為了避免這些料進入制件﹐ 在流道端留的穴
澆注系統圖示
模具四大系統 澆注系統
模具四大系統 澆注系統
PL﹕分模面
圖示一
模具四大系統
與注射機台的噴嘴相配合
澆口 分流道 主流道 橫流道 豎流道
圖示二
模具四大系統
分流道 冷料井 澆口 橫流道 冷料穴
模具冷卻系統包括﹕冷卻水溫﹐模具溫度控制器以及加熱元件等。它 們工作的目地不僅僅是為使模具得到冷卻﹐而且是要把在成型過程中﹐由于 熔融塑料帶給模具的高溫不斷地散發掉﹐使模具保持一恆定的溫度﹐以便控 制型腔塑料的冷卻速度﹐從而提高制品的注塑性能和生產效率。
水路分布原則
模具四大系統
水路設計的目的﹕ 1.控制模溫;2.縮短成型周期;3.冷卻大型滑動件避免卡死
五﹑水路配件介紹
1.止水栓 右圖為其實際結構﹐ 在圖面中我們作如下 圖簡化表示,設計時應 當注意保証其L值。
模具四大系統
澆口設計要點
模具四大系統
• 澆口的位置要盡量減少溶接痕﹐要避免溶接痕強度太低,要考
慮溶接痕位置對成品強度和外觀的影響。 4﹑進澆形式和位置要考
溶接痕強度較差
慮到成品的強度問題
強度高
成品強度較差
熱流道
模具四大系統
冷流道
熱流道
熱流道系統的特點
模具四大系統
•減少廢料 •縮短循環時間 •減少壓力損失 •控制澆口痕跡 •控制塑膠流動
塑膠/金屬的界面
水 /金屬的界面
冷卻液
63 deg. C 43 deg. C 23 deg. C 20 deg. C
層流的溫度梯度

塑料模具6大系统

塑料模具6大系统

试模和量产的成败以及成本的高低,80%決定于设计阶段。

我们的目标应当是让设计部门担负起试模和量产成败的责任,设计工程师要清楚的知道自己设计的产品和模具是如何历经酸甜苦辣之途,才完成任务的,这样设计水平才能不断精进。

设计工程师也应在最短的时间內将最新的更正设计反映在设计图面和文档上,这样知识和经验才能累积、分享和传承。

加工、钳工和品管的责任是按图施工和品管,並且反馈设计合理化的意见。

这样经年累月下來,竞争力不断增强的模具/注塑厂將脱颖而出。

模具结构----六大系统之一:模具成型零件(排位与订料)概述:模具成型零件一由上下内模(包括行位/镶件)组成,它们形成一个封闭的型腔。

通俗来说,凡是有产品胶位的地方都称为模具成型零件。

排位与订料:1:产品在模仁(内模)的排位以最佳效果形成排放位置,要充分考虑进胶的平衡性,流道尽短地流入型腔,要充分考虑进胶位置和分型面因素,要与制品的外形大小,深度成比例。

2:产品到模仁边的距离与产品之间的距离:小件制品距离一般为15-25MM之间,成品之间一般为15-20MM,如有镶呵则一般为25MM 左右,成品间有主流道的最少要有15MM,大件制品距离边一般为30-50MM,有镶呵最小为35,镶呵出多件产品,刚其之间距离为10-15MM左右,成品长度在200MM以上,宽度在150MM以上其产品距离应不小于30MM;3:模仁到模胚边距离:300MM以内,模胚为50-60MM之间;330-350MM以内,模胚为60-70MM之间;550MM 以上,模胚一般要在75MM以上。

4:模仁底部到模胚底部距离;公模300MM以内,模胚为40-50MM之间;330以上,模胚为50-70MM之间;母模300MM以内,模胚为25-30MM之间;330MM以上模胚为25-35MM。

5:模仁用料,母模一般模具国产NAK80,较高要求,则用进口NAK80,有特殊或批量大模具选用热处理材料,有腐蚀性胶料如PVC,POM,NL或透明PMMA,PC等则选择不锈钢系列,如2316,S136,S136H等,公模仁一般选用德国P20,有腐蚀性胶料如PVC,POM,NL 或透明PMMA,PC等亦要选择不锈钢系列,斜顶一般选用进口718,法兰一般选用王牌,散热要求高的镶件用铍铜。

塑料模具设计第十周 第一讲(第四章)

塑料模具设计第十周 第一讲(第四章)

第十周第一讲目的和要求:了解注射模具弯销侧向抽芯机构,斜导槽侧向抽芯机构,斜滑块侧向抽芯机构,斜推杆侧向抽芯机构,摆杆机构侧向抽芯机构,齿轮齿条侧向抽芯机构,弹性元件侧向抽芯机构。

熟悉注射模温度调节系统设计,了解其必要性,及设计原则和注意事项,初步掌握冷却系统的结构形式。

重点难点:后续几种侧向抽芯机构的相关形式,注射模温度调节系统的设计原则,冷却系统的具体结构形式。

4.10.3 弯销侧向抽芯机构—斜导柱的一种变异形式,如图4-262所示。

该结构的优点是斜角alfa最大可达30°,即在同一个开模距离中,能得到比斜导柱更大的抽芯距。

在设计弯销侧向抽芯机构时,必须要注意弯销与滑块孔之间的间隙要大些,一般在0.5mm左右,否则闭模时可能发生卡死现象。

(1)弯销在模外侧向抽芯机构—图4-263为弯销各段加工成不同的斜度,如alfa‘大于alfa以改变侧向抽芯的速度和抽芯距。

此种机构常适用于侧抽芯距及抽芯力比较大的情况。

(2)弯销在模内侧向抽芯机构—如图4-264所示,开模时,塑件首先脱离定模型芯,然后在弯销的作用下使滑块向外移动而完成塑件外侧向抽芯。

(3)弯销在模内延时分型抽芯机构—如图4-265所示,开模时,滑块带着塑件随动模板移动而脱离定模型芯,然后弯销带动滑块分开,塑件自动脱落。

(4)弯销滑块的内侧向抽芯机构--如图4-266所示,弯销还可以用于滑块的内侧抽芯,塑件内侧壁有凹槽,开模时首先沿着第一个分型面分开,弯销带动滑块向中心移动,完成内侧抽芯动作,弹簧使滑块保持终止位置。

如图4-267所示为弯销、斜导柱分级侧向抽芯机构。

由于制品的某些部位较薄,为避免被损坏,采用分级抽芯。

其原理是,小滑块在大滑块上滑动,而大滑块又在脱模板上滑动。

开模时,在弯销的作用下完成小滑块的侧抽芯,当推出系统作用时,脱模板推动大滑块在斜导柱的作用下完成二级侧抽芯。

也可以用改变分型面的位置来防止塑件外侧凹的变形或损坏,如图4-268所示的结构也能起到与上面分级抽芯相类似的效果。

模具设计知识总结

模具设计知识总结

模具设计知识总结模具设计知识总结一、模具加工工艺流程1.开料:前模料、后模模料、镶件料、行位料、斜顶料;2.开框:前模模框、后模模框;3.开粗:前模模腔开粗、后模模腔开粗、分模线开粗;4.铜公:前模铜公、后模铜公、分模线清角铜公;5.线切割:镶件分模线、铜公、斜顶枕位;6.电脑锣:精锣分模线、精锣后模模芯;7.电火花:前模粗、铜公、公模线清角、后模骨位、枕位;8.钻孔、针孔、顶针;9.行位、行位压极;10.斜顶11.复顶针、配顶针;12.其它:①唧咀、码模坑、垃圾钉(限位钉);②飞模;③水口、撑头、弹簧、运水;13.省模、抛光、前模、后模骨位;14.细水结构、拉杆螺丝拉钩、弹簧15.淬火、行位表面氮化;16.修模刻字。

二、模具设计知识(一)设计依据1.尺寸精度与其相关尺寸的正确性。

2.根据塑胶制品的整个产品上的具体要和功能来确定其外面质量和具体尺寸属于哪一种:3.外观质量要求较高,尺寸精度要求较低的塑胶制品,如玩具;4.功能性塑胶制品,尺寸要求严格;5.外观与尺寸都要求很严的塑胶制品,如照相机。

6.脱模斜度是否合理。

7.脱模斜度直接关系到塑胶制品的脱模和质量,即关系到注射过程中,注射是否能顺利进行:8.脱模斜度有足够;9.斜度要与塑胶制品在成型的分模或分模面相适应;是否会影响外观和壁厚尺寸的精度;10.是否会影响塑胶制品某部位的强度。

(二)设计程序1.对塑料制品图及实体(实样)的分析和消化:a、制品的几何形状;b、尺寸、公差及设计基准;c、技术要求;d、塑料名称、牌号e、表面要求2.型腔数量和型腔排列:a、制品重量与注射机的注射量;b、制品的投影面积与注射机的锁模力;c、模具外形尺寸与注射机安装模具的有效面积,(或注射机拉杆内间距)d、制品精度、颜色;e、制品有无侧轴芯及其处理方法;f、制品的生产批量;g、经济效益(每模的生产值)型腔数量确定之后,便进行型腔的排列,即型腔位置的布置,型腔的排列涉及模具尺寸,浇注系统的设计、浇注系统的平衡、抽芯(滑块)机构的设计、镶件及型芯的设计、热交换系统的设计,以上这些问题又与分型面及浇口位置的选择有关,所以具体设计过程中,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以达到比较完美的设计。

模具结构图示(1)

模具结构图示(1)
模具结构图示(1)
4.2 注塑模具标准模架
• 4.2.1 标准模架分类 • 按进料口(浇口)的形式模架分为大水口模架和小水口模
架两大类,香港地区将浇口称为水口,大水口模架指采用 除点浇口外的其他浇口形式的模具(二板式模具)所选用的 模架,小水口模架指进料口采用点浇口模具(三板式模具) 所选用的模架。
以上的工作位置。分为单注塑头多模位、多注塑头单模位 和多注塑头多模位注塑机三种。 ‘
• 如图5—5所示为单注塑头多模位注塑机,图5—6所示
为多注塑头单模位注塑机,图5—7所示为多注塑头多模 位注塑机。这些注塑机主要用来成型两种以上颜色或物料 的制品,可实现多模注塑,适应大批量生产,能提高生产 效率。
• (5)顶出机构 • 顶出机构是指模具分型以后将塑件顶出的装置(又称脱
模机构)杆、复位杆、顶杆固定扳、顶板、主流道拉料杆 等组成。
模具结构图示(1)
• (6)冷却和加热系统 • 为了使熔融塑料在模具型腔内尽快固化成型,提高生
产效率,一些塑料成型时必须对模具进行冷却,通常是在 模具上开设冷却水道,当塑料充满型腔并经一定的保压时 间后,水道通以循环冷水对模具进行冷却。
• 注塑成型设备主要是用来成型塑料制品,所以注塑成
型设备俗称注塑机。如图所示为一台往复螺杆式注塑机、 主要由合模装置、注塑装置、液压传动系统和电气控制系 统组成。
模具结构图示(1)
模具结构图示(1)
模具结构图示(1)
模具结构图示(1)
5.1 注塑成型设备的分类

近年来注塑机发展很快,种类日益增多,分类方式也
• 形式,设计的模具大致结构如图所示(B形式模架)。其模
架型号为:
• 1520—B—I一40—40—60,该代码表示规格为大水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