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大东语研习社中老泰交流新闻稿(定稿)
中老关系阐述

中老关系阐述中老关系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之间的关系。
中老两国是传统友好邻邦,两国人民有着深厚的情谊。
自建交以来,中老关系经历了多次历史性的考验,始终保持着健康稳定发展的态势。
中老两国在政治上保持了密切的联系。
两国领导人经常互访,就双边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进行交流和协商。
两国政府之间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包括经济、农业、教育、文化等领域。
此外,两国还开展了政府间的人文交流活动,增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在经济领域,中老两国的合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果。
中国是老挝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国之一。
两国之间的贸易额不断增长,各领域的合作项目也不断涌现。
中国企业在老挝投资建设了多个重要基础设施项目,如公路、铁路和水电站等,为老挝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同时,两国还在农业、能源、旅游等领域进行了广泛的合作,促进了双方经济的互利共赢。
第三,中老两国在人文交流方面也有着深厚的基础。
中老两国人民之间的交往源远流长。
两国拥有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这为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中老两国还积极开展了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加深了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此外,两国还加强了旅游合作,为两国人民提供了更多相互了解和交流的机会。
中老两国在国际事务中保持了密切合作。
两国在联合国、东盟等国际组织和论坛中保持了良好的协调合作,共同维护了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
中老两国在亚洲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合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地区的繁荣与发展。
中老关系是一种典范的友好合作关系。
两国政治互信、经济互利共赢、人文交流互鉴、国际事务协调合作,使中老两国关系不断深化,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中老关系的发展不仅有助于两国人民的福祉,也有助于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繁荣。
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老关系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5345603_泰国女孩牵起中泰建交

Feb16 - Feb28,2014WORLD VISION 2014.NO.04教育下一代。
遭遇文革暂离赴他乡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我们也被冲击了。
就在那个时候(1967年2月份),我父亲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
他刚从监牢里出来,第一件事就是到魂牵梦萦的中国来,看看他10年没有见面的女儿和儿子。
父亲还有一个使命,当时出狱后父亲依然威望很高,美国和泰国政府不让他去中国,怕他不回来,跟中国东方I C 供图中泰两国人民交往频繁,定居在泰国的华人约有850多万人。
图为泰国华人舞龙舞狮庆祝中国春节。
Diplomacy chronicle 外交志·口述Feb16 - Feb28,2014WORLD VISION 2014.NO.04共产党一起攻打泰国。
他没办法,就去找美国大使馆驻泰国的第二号人物,这位公使是父亲的好朋友,我小时候见他来过我们家,他知道爸爸的两个孩子在中国,就问:“西林、望怀怎么样呀?”爸爸说:“就是呀,这么多年没看见他们了,很想他们。
”这个美国朋友过了几天就爽快地约父亲吃饭,说:“我看你应该去看你的孩子。
”父亲很惊讶:“你支持我去看孩子?”他说是的,“我们现在的问题很大,我们想结束越南战争,从越南撤出来,现在是怎么个撤法,我们想跟中国谈判,我们想以解决台湾问题跟中国开始谈,改善跟中国的关系,我们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如何使中国相信我们,所以,我们希望你去利用你孩子与中国领导人的特殊关系,带约翰逊总统的一个口信给周恩来总理。
”我父亲答应了这个条件,美国帮父亲督办好了护照。
父亲从澳门进入,我们去拱北迎接他,那时见到父亲时那种兴奋的心情我至今难忘。
父亲带来的美国总统的口信,就是4年后基辛格见周总理时带来的尼克松的口信。
当时我父亲向造反派转达了这个口信,结果,父亲被勒令48小时驱内逐出境。
二哥呢,竭力帮父亲辩护,也被红卫兵带走关押起来。
我被突如其来的灾难吓坏了,一个人不知所措,好害怕。
那天,一帮红卫兵把哥哥押回家,当着我的面宣读判决书,我当时紧张得要命,误把宣判哥哥“驱逐出境”听成是“立即枪毙”,我一下子晕死过去。
刀世勋:铭记总理嘱托潜心语言研究

刀世勋:铭记总理嘱托潜心语言研究作者:张勤来源:《中华儿女》2008年第04期2008年,全国各地举行活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10周年。
在云南昆明的一个大院里,一位82岁的老学者、老专家,正以他独特的方式纪念着敬爱的周总理。
他就是“末代傣王”刀世勋。
在他82年的人生历程里,经历了由“末代傣王”到蜚声东南亚的语言学家的转变,他穷其所能加强傣族地区语言文化建设,同时他又专研傣族文化历史,极大地推动了海内外学术交流。
此外,他也肩负着人民的重托,连续三届当选云南省政协副主席。
作为学者专家,他是优秀的,可谓著作等身;作为官员,他是恬淡的,为人民而呼,为国进言。
走近他,你会明白,他是一位有着平常心的官员,更是一位专心专意做学术的人。
“傣王”的出身是我不能选择的,当我能选择的时候,我选择了学术研究,而我所研究的语言,还得到了周总理的极大关注与鼓励历史上,傣王是西双版纳傣族地区的直接统治者。
傣王的设制,开始于元朝。
当时,元帝封傣王为“车里宣慰使”,官位相当于元朝三品,地位较高。
1943年,当时的西双版纳领主刀栋梁无子,与刀栋梁同父异母的兄弟刀栋廷恰好生有一男孩,于是便正式过继给刀栋梁作为嗣子,成为“召片领”的正式继承人。
这个男孩,就是刀世勋。
随后,刀世勋被送到重庆中正中学读书,进行培养。
1944年2月,正式袭位,成为西双版纳地方政权的“召片领”,也就是最后一代西双版纳傣王。
正式袭位以后,刀世勋仍需继续学业。
1945年抗战胜利后,刀世勋又转学到了南京:1948年,刀世勋回乡探亲后路过昆明,拜见了当时任国民党政府云南省主席的卢汉将军。
卢汉期望他在云南读书,此后,刀世勋参加了1950年的高考,被云南大学社会历史系录取。
大学期间,刀世勋对语言的研究就有了很大的兴趣。
1953年初,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成立之前,组织上曾征求刀世勋的意见,准备让他回去任副主席(即副州长)。
当时刀世勋已经上三年级了,为了不中断学业,他没有回去。
老挝语对话短文

老挝语对话短文
(原创版)
目录
1.老挝语简介
2.老挝语对话短文示例
3.老挝语语法特点
4.学习老挝语的重要性
5.结论
正文
1.老挝语简介
老挝语,又称寮语,是一种汉藏语系的语言,主要分布在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同时也在泰国、越南、柬埔寨等国家的部分地区使用。
老挝语属于壮侗语族,与泰语、壮语、布依语等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2.老挝语对话短文示例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老挝语对话短文示例:
A: 萨瓦迪卡,你好!
B: 萨瓦迪卡,你好!你叫什么名字?
A: 我叫李明。
你呢?
B: 我叫张伟。
A: 张伟,很高兴认识你。
B: 我也很高兴认识你,李明。
3.老挝语语法特点
老挝语是一种主谓宾语的语言,与汉语的语法结构相似。
老挝语的语
法特点如下:
(1)名词和代词没有性别和数的变化,名词通常放在形容词之前。
(2)动词一般在句子末尾,时态和语态通过助词表示。
(3)老挝语的句子结构通常为主语 - 谓语 - 宾语,有时也会出现谓语 - 宾语 - 主语的结构。
4.学习老挝语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日益密切,掌握老挝语对于促进中老两国及地区间的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学习老挝语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老挝的文化和风俗,还能为从事国际贸易、外交、旅游等行业的人士提供便利。
5.结论
老挝语作为汉藏语系的一种语言,其语法结构与汉语相似,学习难度相对较低。
掌握老挝语不仅有助于加深对老挝文化的了解,还能促进中老两国间的交流与合作。
阿披实访谈录

阿披实访谈录泰国希望与中国和东盟国家近一点,心与心近一点,国家与国家是兄弟姐妹关系,这样有利于所有国家的共同发展。
文 / 本刊特约记者 吴小菡泰国前总理、泰国民主党主席阿披实·维乍集瓦一直是媒体关注的政坛人物。
这位44岁(2008年)登上总理宝座的泰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理,因其亲和、帅气的形象,儒雅、坦诚的气质,深得泰国人民的喜爱。
10月28日,阿披实出席2016年广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主题论坛——产能合作与创新发展高端论坛。
此次中国之行前,阿披实接受了本刊特约记者的专访。
从政经历记者问:“您的从政生涯令您名声大振,个人经历也披上神秘面纱,您能披露一些从政经历吗?”阿披实的回答开门见山,他说:“我从小就对政治感兴趣。
1973年泰国发生了大学生反政府求民主的游行示威事件,大学生和民众50万人的示威游行最后演变成流血事件(现泰国称为“10月14日悲惨日”)。
我当时9岁,对这个事件记忆深刻。
大学生民主运动导致泰国后来实行民主大选,执政16年的总理下台,改变了泰国的命运。
大学生这样做也可以改变政府?我当时暗想,将来我也要做一个可以改变国家命运的人。
”小学毕业后,阿披实到英国完成中学学业,之后考取英国名校牛津大学,他选择的专业便是朝着心中的志愿而定的政治经济学。
在读大学时,每逢假期,阿披实便飞回泰国,每天自发去民主党党部帮助党主席川立派工作。
在政治家身边耳濡目染,更加坚定了他从政报国、管理国家的人生道路。
23岁大学毕业后,阿披实回到泰国,因为不到25岁法定参政年龄,不能参选议员,便到泰国军事大学任教两年,之后辞职重返英国牛津大学攻读硕士,这次他选择的专业是经济学。
阿披实硕士毕业后即回国,得到泰国法政大学的教授职位,后又在泰国蓝康恒大学攻读法律博士学位。
政治理论武装起来的阿披实27岁投身政坛,1992年成功参选泰国议员,开始了从理论到实践的从政生涯。
政党理念“作为泰国民主党的党主席,您的政党发展理念是什么?”采访中,阿披实一直微笑着和记者交谈:“泰国民主党是有70年党龄的政党,历任七位主席,我是第七任,从2005年担任党主席至今11年。
跨国主义社会场域下的中泰媒体合作--以泰国《星暹日报》为例

构建“第三文化空间”——《星暹日报》的报道分析在泰国社会中,华泰两种文化接触并形成一个“第三文化空间”、一个边缘的区域、一个共享的社区,让彼此能分享、交流、合作以及齐心协力。
在这一空间里,泰国华人维系着华人文化、泰国文化、本地文化、国家文化、全球文化以及跨国文化,并根据情境调用不同的身份认同。
维系着多种文化的泰国华人能较好地融入泰国社会,在政治上认同自身为泰国人;同时,在信息社会中,随着大量交际网络的形成,泰国华人能够方2013年与南方报业2019年前五个月,其阅读量排名前十的新闻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
报道泰国华人社团,体现泰国华人的华人性。
从创刊起,华文报纸就把维护华人族群的权利作为己任,在东南亚各国,华文报纸最突出的作用就是表达华人社团的心声。
华文媒体的一项重大功能是成为海外华人社团协调华人社区内部关系、华人族群与所在地国主流社会及其他族群关系的公共空间和舆论平台,集中体现在反对族群歧视、推动相互交往以及促进参政议政。
《星暹日报》起着泰华社会的桥梁作用,促进社会的团结和国侨社新闻是泰国传统华文报纸图1 2019年1月至5月星暹传媒阅读量前十名文章图2 《星暹日报》官方网站政治新闻与侨社新闻数量对比(2019年5月17日—6月17日)的固定内容,具有独特性。
泰国华文报纸的发展离不开华人社团的支持,侨社新闻作为华人重点关注的新闻报道之一,自然成了华文报纸的报道重点。
《星暹日报》官方网站的侨社新闻主要报道华人社团的日常事务,尤其重视涉及中泰两国在经济、文化、教育方面的交流活动,如内地经贸代表团到访泰国华人会馆、汉语志愿者到泰国展开汉语教学工作等,以及华人社团向泰国各界捐款、做慈善的新闻,展现了华人社团对泰国经济、文化、社会的影响力。
这些新闻报道月至5月的文章阅读量统计中可以看出,与中泰两国共同相关的文章阅读量明显高于其他类文章。
2019年1月初,泰国发生了热带风暴,给中国游客造成诸多不便,《星暹日报》对此进行了跟进报道,系列报道的六篇文章阅读量破万。
磨憨镇:盛放在云南边境的民族团结之花

磨憨镇:盛放在云南边境的民族团结之花
无
【期刊名称】《今日民族》
【年(卷),期】2024()1
【摘要】深冬时节,春城依然鲜花怒放。
惠风和畅到边陋,磨憨现代化边境幸福村的种子在春城的滋润下,结出了第一批硕果。
磨憨,一个位于中国与老挝边境线上的小镇,中老铁路在此穿境而过。
2022年,昆明市正式托管磨憨镇。
这座边陋城镇的“入列”,让昆明成为中国唯一拥有边境线的省会城市,也让磨憨一举成为云南开放和发展的先锋地、产业投资的热土。
【总页数】3页(P41-43)
【作者】无
【作者单位】昆明市托管磨憨镇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
【相关文献】
1.云南西部边境地区中小学实施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证研究——以云南省保山市和怒江州为例
2.佤山盛开民族团结花——云南农垦集团西盟橡胶公司创建民族团结示范单位纪实
3.民族团结之水世博生命之花
——云南世博旅游集团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企业的生动实践4.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盛开在云岭大地上--云南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述评5.绽放在彩虹之乡的民族团结教育之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中泰关系活动看中泰翻译历史特征

从中泰关系活动看中泰翻译历史特征作者:马冰琼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04期摘要:中国和泰国是友好邻邦,在中国与东南亚关系中中泰关系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十分重视发展同泰国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
做为沟通工具的中泰语言和文字翻译在中泰关系活动中得到不断发展加强。
中泰翻译的发展对两国在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发展有重要意义。
中泰两千多年的友好往来反映出了中泰翻译特有的一些历史特征,而这些特征也见证了中泰两国在长久以来在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不断变化发展的历史面貌。
关键词:中泰关系;翻译;成果;历史特征作者简介:马冰琼(1986.09-),女,壮族,研究生,研究方向:亚非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3)-4--02一、从古至今的中泰关系活动1、中泰两国的友好交往的历史文字记载表明中泰两国的友好交往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
据《汉书·地理志》(班固著)记载,早在西汉武帝年间(公元前140年—公元前87年),中泰就已有使节往来。
公元1到5年(西汉平帝年间),中国使者出访曾抵达今泰国南部地区。
三国时期(公元220年—公元280年),吴国官员出访东南亚各国后,著书提到当时泰国中部的金陈国,并在书中记述那里的人善于猎象驯象。
自南朝宋文帝至唐太宗贞观年间,泰国的盘盘国(笔者注:今泰國南万伦湾沿岸一带)使节曾多次到中国,向中国赠送了泰国的象牙、佛塔、舍利子以及各种名贵香料等礼物。
公元1271年到1368年间,元朝先后三派使节前往泰国的素可泰王朝,素可泰王朝的使节到中国也有九次之多。
“中国明代和泰国大城王朝时期是古时中泰往来最为频繁的时期。
粗略统计,明朝先后十九次派使节访问大城王朝,而大城王朝使节的回访多达百余次。
明朝随着郑和多次出访东南亚,尤其是暹罗(即今泰国)国,无疑极大地促进了两国文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使节的频繁往来,也带动了两国的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南亚风情,民大盛开—中、老、泰交流会成功举办
(本网讯) 记者 季晓博 万鹏强 10月30日晚,由共青团云
南民族大学委员会和学生社团联合会主办,东语研习社承办的中、老、
泰交流晚会在我校莲华校区学生活动中心举行。据悉,次此活动的目
的在于展现我校东南亚语言文化专业特色,丰富在昆高校留学生文化
生活,促进中国学生与中、老、泰等、等国留学生的交流。
整台晚会的演出由由我校部分社团、东语学院的学生和在校留学
生承担。另据,此次晚会还邀请到了在昆其他高校的东南亚、南亚的
留学生参与晚会。晚会在激情洋溢的舞蹈《桑巴》的表演中拉开帷幕。
其间,民族特色的文艺节目,展现了不同文化的民族风情,特别是由
东南亚留学生带来的东南亚风情歌舞,迎得了到场同学的阵阵掌声。
另外,节目间歇穿插的抽奖活动,留学生积极参与,也成为晚会的一
大看点。而主持人风趣的串联也平添了不少乐趣,赢得到场同学的高
度好评。整场晚会在最后的一首欢乐、祥和的合唱歌曲中圆满结束。
另据记者了解,中、老、泰晚会自东语研习社成立至今已成功举
办多届,为该社团的品牌活动之一,曾获校团委“精品活动”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