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雁传家书 浓浓两岸情 - 今日镇海数字报-一版要闻

合集下载

鸿雁高飞

鸿雁高飞

鸿雁高飞(散文·外一篇)后洼村,无疑是一座血性的村庄,更是一块革命的热土。

当我站在村口的文化墙前,看到墙面上绘制着巨幅的毛主席挥手我前进、工农兵并肩学《毛选》等画像时,心中不禁激情涌荡,浩然之气顿生。

我赞叹后洼村决策者的眼光和魄力,不禁将目光转向从沧州接我们来的司机身上。

见他高大魁梧,脸膛黝黑,穿着随意的T恤衫,轻声介绍着这些墙面创意。

我问道:“我想见见你们村的当家人,村支书怎么没来呢?”他憨厚地一笑:“我就是。

”啊,原来这位“司机”就是河北省青县后洼村党支部书记、鼎鼎大名的“沧州好人”王洪彦。

真是有眼不识金镶玉,我正为自己的冒昧和无知感到惭愧时,他已边走边说领着我们到了村里的革命老区纪念馆。

这是一座普通的临街房子,不算大,却是村里乃至全县青少年爱国教育的基地。

明亮的玻璃柜里,收藏着已看不出颜色的八路军帽、军用电话机、缴获的日寇军用品等,还有在本村出土的抗战时代的日寇刺刀等百余件文物。

而这些都是王洪彦千辛万苦淘换来的。

为了丰富馆藏,他不惜四处奔波,寻亲访友,征集与革命有关的文物,并且颇有所获。

比如那把仍然透着丝丝寒光的日本军用刺刀,就是他的一位朋友自愿捐献的。

王洪彦有一颗红色的心,更有一个红色的革命情结,甚至这些红色因素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渗入到他的骨子里。

爷爷曾告诉他,不到千人的后洼村,在1942年连续经历了三次惨案,最惨烈的一次是全村百姓为了保护八路军,被鬼子烧死13人,5人被枪杀,22人烧成重伤,却没有一个人给鬼子提供线索。

爷爷就是从这次惨案侥幸活下来的人之一。

从这个小村里,还涌现出王海等7位抗日或解放战争烈士。

这些血淋淋的事件以及后洼村先辈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成为他的启蒙教育。

他终于明白,飘扬的五星红旗之所以那样鲜艳,是因为它浸透着革命者的鲜血,写满了千千万万烈士的名字,红色的记忆中走来的时光老人,始终在王洪彦的脑海里重复着那些鲜血染红的故事……成年后,正是胸怀一腔报效祖国的热血,他参军到了部队。

村口有棵老梨树 - 今日镇海数字报-一版要闻

村口有棵老梨树 - 今日镇海数字报-一版要闻
地址 宁波市镇海区南大街 '" 号 编辑部邮箱 )*++,++-!&./01
轮滑教练
◇余建农
约定
◇余甘宁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篇故事,叫 《 约 定 》 。故事中描述了一对情侣被送上绞架, 法官给他们最后一个机会:石头剪子布, 输者死。情侣约定都岀石头一起赴死,结 果,男孩儿出了剪子,女孩儿出了布,女 孩儿死了。人们议论纷纷,有人说男孩儿 出剪子是为了让女孩儿活下来,女孩儿估 计男孩儿会岀剪子所以岀了布。但他们没 能一起赴死,是因为都违背了约定。我看 了这篇文章,心中百种滋味。 在我看来,“约定”这个词是一种浪 漫,而不仅仅是一个口头承诺。想起自己 初中的时候,对爱情充满了向往,最喜欢 听的歌便是周惠的 《约定》,喜欢里面的 歌词:你我约定一争吵很快要喊停,也说 好没有秘密彼此很透明,我会好好地爱你 傻傻爱你,不去计较公平不公平……听着 歌,想象着将来自己恋爱一定要像歌中那 样去做—— —不争吵,互 相 理 解 , 冷 静 理 智,生活一定会很幸福。 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过恋爱、 结婚、生子的我,却在细微繁琐的生活 中,发现歌词中的生活完全是乌托邦的幻 想,当然不是说我每天都在吵架,只是生 活就是生活,不管约没约定,两个人在一 起,总是会随着环境或者心境而忘记曾经 的约定,争吵隔阂永远难免。 前段时间跟朋友一起聊天,谈起这个 问题,朋友一句话让我醍醐灌顶—— —约定 即使不像书面合同一样牢靠,容易被打 破,但是它始终是一种美好的承诺,本身 是无罪的。人们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 做,并且有很多完美的理由,结果却不像 预期那样完美,原因不过就是像故事中所 说的那样,两个人都违背了约定而已。 我想他讲得很有道理,在生活中如果 自己违背了约定,那结果如何都只能自己 承担了。

带着女儿去旅行 芦花岗 - 今日镇海数字报-一版要闻

带着女儿去旅行 芦花岗 - 今日镇海数字报-一版要闻

【副刊】编辑!组版成桂平!电话"'$+,%+(7$()&*)*)(!星期五从富阳市区出发去龙门古镇,只有半小时的车程,一路上青山绿水,风光怡人,尤其是那些错落有致的村庄和美丽如画的田野,让久居城市的我不时地感到惊喜,也对接下来的古镇之旅增添了几分期待。

早在去龙门之前,就已经在好友的镜头和文字里领略过古镇的美景,但当我身临其间时,还是被连绵的古建筑群和浓郁的人文气息深深吸引。

龙门地处富春江南岸,镇后有龙门山,峰峦叠嶂,气象万千;镇内有剡溪与龙门溪,一年四季流水潺潺。

东汉名士严子陵曾游龙门,观山势异常,双溪交汇,赞曰:“此地山清水秀,胜似吕梁龙门”,古镇因此得名。

龙门也是三国东吴大帝孙权的故里,所住居民以孙姓为主。

千百年来,随着孙氏家族的繁衍壮大,古镇逐渐形成了以孙氏宗祠为中心的众多居住院落,墙檐相连,房廊纵横,长街小弄密如蛛网,外人进去犹入迷宫。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建筑设计,使古镇免遭战火的蹂躏,得以较为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有别于其他古镇,龙门没有热闹的商业街,也没有林立的农家乐,眼中所见的只有那些安详的老人,玩耍的孩子,以及三五成群坐在一起穿羽毛球拍的妇女。

富阳是“羽毛球拍之乡”,龙门的男女老少几乎都会这个手艺,空闲之余大家聚在一起,边聊家常边穿些球拍以补贴家用。

恬淡宁静的山乡生活,让时间在这里变得缓慢而悠长。

而对当地的许多年轻人来说,龙门不仅是生养自己的故园,更是一方心灵的乐土。

他们平时在市区工作生活,每到节假日就回到龙门和父母共享天伦之乐。

这种城乡两地的生活方式,对早已厌倦了城市的喧嚣和浮华的我来说,实在是羡慕至极。

沿着鹅卵石铺成的小巷缓缓而行,可以看到许多不同年代的建筑。

上至宋元,下至民国,无论是古庙、祠堂、牌楼还是厅堂,结构设计都别具特色,雕刻也非常精美。

如建于民国初期的山乐堂,分前中后三厅,各厅功能不同,风格迥异,里面的门窗棂边等处刻有许多如“八仙过海”“三国演义”等人物故事及多种动物、花卉木雕,栩栩如生,让人叹为观止。

最新全国各地报纸、杂志副刊投稿邮箱一览

最新全国各地报纸、杂志副刊投稿邮箱一览

最新全国各地报纸、杂志副刊投稿邮箱一览北京《中国教育报》旅游:lvyou8716@ 读书:duyue295@ 文彗圆:zpwqyy@《中国教师报》阅读/成长:xiechengj@ 副刊:wangjun@ 《中国老年报》副刊/银发广场:fk@ 美食:zt@ 周末:zm@《科学时报》读书:dszk317@《检察日报》法律图书:zxw@ 风景/经历:pengcheng@ 市井:xql@ 婚恋家庭:zhoufang@〈中国妇女报〉婚恋/家园:hunyin@〈北京晚报〉悼文专版:email:hr@〈北京日报〉读书:wyl@〈中华新闻报〉副刊:fukanfukan@《光明日报》文荟副刊:wyb@ 读书:jyn@《中国体育报》时尚健身周刊的驴行天下:vogue@《工人日报》读书/家园(文学):fish620@ 人文:yuyu3718@〈新京报〉文娱时评:xjbwysp@ 每日专栏:xjbmrzl@〈北京青年报〉天天副刊/非常感受:fcgs@ 〈信报〉段子:maiduanzi@ 〈人民铁路报〉在路上/旅人:tdfkb@〈讽刺与幽默〉智慧散文(请注明投稿版面)感悟,小品文info@ 〈中国经济时报〉芥子园电子邮箱:jzy@ 风格:以散文为主,千字内,文学味浓。

讽刺的、亲情的都有。

〈中国质量报〉文化生活(在路上、心灵驿站、尴尬事、百味生活等栏目) 段薇dw97@〈京华时报〉胡同:xuyangya@ (生活气息浓的小文,五百字)zk@ 坐家:zk@ (生活故事、职场、乡村)〈中国工商报〉人生:cicnww@ 文韬:cicn@天津《天津工人报》海河潮副刊:linmuzh@《天津日报》文艺周刊:wyzk@ 都市动画:jjw1307@ 满庭芳:zlmtf@《天津老年时报》消闲:l_tf@/l_oojs@ 春秋:lilu0000@〈今晚报〉今晚副刊:zyq2002@ (抒情、真情类散文、故事,是真情的或者富有哲理的)情感:zztt@ 家庭:zhanghh@ 爱河: 《城市快报》副刊:fk@ 心情:alice-gsn@ 主妇版主妇心情栏目(心情故事)《每日新报》生活广记:(幽默风趣的生活类)shgj2006@ 情爱话廊:liferoom@ (心形微卷、恋恋恋歌、一封情书、谈情茶馆)江苏〈金陵晚报〉百姓坊:fanzi2004@ 职场故事:leadeli@ 散文随笔:leadeli@ 桥xibei_sun@ (1000字情感)雨花石jlwbcb@ /jlwbyhs@ /yayaxy@ 人间(散文,随笔):fuxinan117@ 副刊家事:xufentang@ 网络文学:sunweiwei112@〈南京晨报〉(城市笔记小随笔、小小说,650字):jiangxiaosu1@ (办公室故事、讽刺官场、家长里短、夫妻之间)女性小品副刊:guangminjie@ (850字小资、白领、时尚,两性学问和女性的生活学问)〈南京日报〉副刊:xx816@ (感情方面随想、夫妻故事)市井:whntony@/ wanghn@ 美文副刊:xiex@ 倾诉(情感文章,千字):xiex@ 人在风中(都市时尚、时尚情感、风格小资、职场):chenlj@ jianghy@ 往事:njrb2004@ 我爱我家:zhanxiaoru79@江南时报1 太太周刊(快乐大扫除、美丽偏方、绝对私房、当家宝典,800字,主妇技巧和说明性文,做菜、做家务、旅游):miloshevic@ 3 记事(记录我们的生活)he.duanqianbi@ 4 倾诉版(4000字,情节跌宕,曲折动人的故事或经历):jngaojian@/ jngj5566@ 5 职场:jnsbfk@ (500-1000字)6 成长周刊(亲子版,1000字以内)haiyana712@ /he.haiyan_007@ 7 副刊潮流:js52@ 8 副刊同窗:haiyana712@《现代快报》世象:(市井文章)zhuhuihui8@ /zhuhuihui@ 打工:(都市打工人,500-1500字)citystar111@ / byl9898@ 写吧:(散文、随笔,叙事较多、贴近生活)njmenqiu@ 杂文:njmenqiu@ 牵手:(情感故事,1000字)bigjinning@ 小乖乖:(育儿)isoccer@《扬子晚报》读书周刊:dusu@ 蘩星:fx@〈现代家庭报〉围城内外:dhongchang@ 万家灯火:zyh4221859@《徐州广播电视报》晚晴:xzgbdsb@《彭城晚报》市井:pcwbzbb@ 红尘男女:hongchen5693528@ 快哉风:shoucang2004@《苏州日报》城市笔记:szgg2046@ 沧浪副刊:szrbsfk@《常州晚报》毗陵驿:wbxw2@〈南通广播电视报〉生活:ntyyj@《徐州日报》假日休闲:xzrbsfy@〈江苏法制报〉扬子江:rdzk@〈江苏工人报〉扬子潮声:zmNews_3@〈扬州晚报〉副刊:wbzfk@ 〈都市晨报〉城市绿地/茶馆(笔记类):csld_cg@ 城市绿地作品:dscb_g@山东〈半岛都市报〉朝花:bdduhan@(平实、感人、耐人寻味的都市生活细节、独特经历)市井/ 波螺油子:bdshijing@〈家庭生活报〉家长里短(家庭、亲情、邻里、两代人):weier1022@ 家庭教育(成功家教、父母手记、大话宝宝、稚子妙语):xusongli77@ 芙蓉街(市井故事,包括家庭、职场):weier1022@〈济南时报〉市井副刊:20604882908@ 文学副刊:sbfkb@ 文学版:ns321@ 幽默:shentiangongzi@ 书评:lyq618@ 新生活新阅读(短篇随笔):qdhui@ 国风(评论):zhengliangen@ 体育观点;tybdz@ 泉城广场:qcgc@〈济南日报〉曲水亭:(1000字,抒情性、感悟类散文)wtxwzx@ 家居:lisabai1817@ (家居有关)〈生活日报〉生活秀、老吾老、幼吾幼、脑力活、求职场:zlp0612@ 好当家;zhs3302@ “大家专栏”、“大家小品”宜冰:jp0312@ “情感¡倾诉”鹿玲:ll@〈山东工人报〉时代周刊论坛:sunyesen@《山东商报》民间语文:minjianyuwen@ 男女(情感);koujwsd@ 教育版:sbjywwj@〈秦皇岛晚报〉职场:cqyan93612@〈齐鲁晚报〉生活广记:yanying4291@ 市井/小小说:qupeng@ 散文/网文:yanying@《大众日报》:“大众周末”郭爱凤:dzgaf@ “丰收”副刊,刘君:jk3407@ 《都市信报》:“心情笔记”李毅:liy@ “男左女右”、“非常故事”李毅:liy@《青岛早报》五月风(短小幽默笔记类):sgl@《城市信报/聊城》文艺副刊:(城市关注、情感倾诉)dong0919@ 便利生活:(理财、常识类小文)cxxbzyy@《德州日报》菊城晚刊(健康生活、亲子乐园、养生之道)dzjcwk@ 长河副刊:chfutao@ 婚恋家庭:huier7591@《水城日报》文学副刊:lcrb@,lcrb@《聊城晚报》副刊(文学类):gcy1221@《德州广播电视报》百姓话题:dzxsq1@ 娱乐评论:bxslp@ 健康养生:dzdsb@ 亲子乐园:dztzy@ 投资、理财:dzwangzhihong@ 地域文化:sddzcy@湖北《湖北日报》文化生活:lhubu@ 副刊:dhfk@/dhfk00@〈楚天都市报〉随笔:zj_9595@/sayessay@ 读书:crazylwf@ 都市男女:he_junhui@ 文心艺林:(诗情、书画、名人、电影的随笔感悟)zj_9595@ 〈武汉晚报〉故事会:yy1965@ 开心辞典:pu78@ 美文:moono@ 女人周刊:whlpp@ (非常女论魅眼看男人MM的自留地)情爱话廊:dah417@〈武汉晨报〉市民故事:(800字,家庭趣事琐事、城市笔记、故事、生活随笔)cbsmgs@ 苹果周刊:(密谈,2500-2800字,恋爱讲义,600-1500字;啼笑姻缘,600-1000字)z-qian@/ linjun027@ /appleman706@ 悦读:(美文类)cbyuedu2004@〈荆州晚报〉人生百味:lhx1005@ 时评:ywzzs123@〈鄂州日报〉西山:ezrbs@<三峡晚报> 生活笔记:sxwbcyh@/sxwblm@ 休闲时光:winterchen127@ 副刊:yirenmoon@〈三峡商报〉城市走笔:txj8522555@ 美食:s630@《襄樊晚报》市井故事:(1000字,凡人小故事,幽默搞笑,感悟人生,家长里短)lwstmx@ 生活圆桌:(600字,生活小故事,第一人称城市笔记)lwstmx@ 唱晚:(散文、随笔、寓言、短诗、摄影、国画,800字)lwstmx@ 女性频道:lhan929@ 新职场:lhan929@ 网络时代:godlxh@ 情感话廊:lhan929@ 七彩人生:lwstmx@〈孝感晚报〉银发岁月:xgwbjing@ 七色人生/谈情说爱:xgwbsp@ 谈情说爱:jiping9258_cn@长沙1.《三湘都市报》0731-******* 时评:cswuxh@ 书与人(文学书评,1000字):gxd000@ 论语(言论,1000字):gxd000@ 万象(生活百事,600-800字):alianliu8@ 百家(专栏):liurui8998@ 美丽人生(女性生活):alianliu8@ 男人女人/心灵氧吧(情感故事):zh0300@2.《长沙晚报》0731-******* 读书:xsy.x@26 综合文艺(诗、散文、小小说、文艺评弹):xsy.x@,baiye100@,rbboos@ 湖湘文艺(湖南人或名人,4篇):rb003@ 城市屋檐(城市生活现况):frm376@ 周日闲情(有情趣的小文章):baiye100@ 车事闲话:cky814@ 职场故事/教子体念:csyuexia@ 百姓论语:hexu@3.《东方新报》0731-******* 时评:riwen@ 邓小红:dxhdxh666@ 闲情:lspwal@4.《湘声报》0731-******* 时政、观点:zzc6106@ 读书:ddd2232@ 副刊:qinly1919@5.《湖南日报》生活空间/休闲:yingning66@6.《湖南工人报》财富文化:lizongld@ 文化生活(散文、读书有感):janefang5@7.《当代商报》休闲/情缘/生活:fukand@ 晚情:xiaoyuisn@8.《大众卫生报》两性世界:jt107@9.〈家庭导报〉经营情感:JYJ70@ 家教故事:zhenrong2002@ 人生参考/心情故事:hhwcs@10.〈文萃报〉我与文萃:wcb_bwb@11.〈今日女报〉怀旧:cz_youth@ 语录:muyuyuel@ 大丈夫(女人对付男人的事)/小男人(小孩):dyaya980618@ 夫妻(女男人的家事):wy1937@ 12.《湖南科技报》文化沙龙:lxamy@ 金色年华:linglinlin1@ 科学生活:li_zhixi@13.〈潇湘晨报〉市井表达:xxcb888@ 精神操炼:xxcb9988@湖南的地市报纸1.《郴州日报》五岭副刊:caodelimm@2.〈株洲晚报〉都市广场(500字):luoxl1971@3.〈长江信息报〉时评/城市笔记(500字)/文化(谈文化)/旅游:liying3254@4.《常德日报》心情故事:wxy200403@5.〈常德晚报〉观点/文化广场:oyb258@ 教育/情感天空:7727160@ 旅游:ly8056@ 下午茶(休闲文字)/副刊:tang_cdwb@6.〈永州日报〉生活地带:tianre26@7.〈邵阳晚报〉美食:yanli8482@ 城市笔记/读书时间/旅游:hxy7109@8.〈怀化广播电视报〉人生百味:hhgbdsb@9.〈邵阳广播电视报〉百姓记事/家长里短:wang4868@10.〈张家界日报〉校园:zjjdaily@11.《洞庭之声》茶馆:shenian168@12.《浏阳日报》万家灯火/文学:stj0317@13.《永州广播电视报》感情世界:aafox8@ 教育:xiezuogaoshou@重庆〈重庆日报〉都市笔记:(1000字)cqlys@ 文学:rbljc@ 两江潮副刊:fkb@〈健康人报〉情感版:qingjian@〈重庆晚报〉网文:wangwen2004@ 副刊:fkb@ 城市故事:wuhao9655@ 都市评说:fzb@《西部商报》城市周刊:xbsb@河北《河北日报》家园: 布谷副刊:zhang_jihe@ 文艺评论:cuiliqiu@ 读书:cuiliqiu@《燕赵晚报》花溪:zzmzyc@ (千字内散文、随笔类)尘世百态:zhuangyan11111@ (幽默风趣)baitai_yzwb@ 风采(倾诉版):ss30@ 市井副刊:ningfan_001@《杂文报》一版:zawenbao1@ (时评类杂文和杂文精品)二版:zawenbao2@ (思想驿站)三版:zawenbao3@ “校园内外”和“读者视角” 四版:zawenbao4@ “五味子”和“生活随笔”《石家庄日报》文艺副刊版:(传统文艺,散文、游记、小品文、诗歌、杂文。

长寿村的 - 今日镇海数字报-一版要闻

长寿村的 - 今日镇海数字报-一版要闻
地址 宁波市镇海区南大街 '" 号
村中农家乐
广告许可证 甬广固 !""#"$ 号
广告部 !"#$%&!%
投递投诉 %&!&!%&$%&!'("((!&!'($%!
编辑部邮箱 )*++,++-!&./01
【 镇海视界 】
4
编辑 成桂平(电话)*!+,-+" 组版 王梨
!"#$%&&%!'地5 6 0 0 亩,盛产毛竹。 沿着村路往西行进,是密密的竹林。我们在一片翠绿间 穿梭,然后沿着山路的起伏蜿蜒向上。 熟悉村史的老人告诉我们,1 9 5 0 年这里被称为河头 乡第六村;1 9 5 6 年2 月属河西乡,组建了横溪农业社; 1 9 6 1 年1 0 月属西河公社,称横溪大队;1 9 6 2 年属河头 公社;1 9 8 3 年起,又改制属于河头乡 (今九龙湖镇), 正式定名为横溪村。后并入九龙湖村,称横溪自然村。
记者部 !"#$&'((!"#)!)#* 编辑部 !"#$*)$&
镂有“禄”字的老砖
范爱芳夫妻在门前吃烤红薯
村庄风光
9 1 岁阿婆
村中小路
之后的山道便在欣赏竹林,聆听山声中度过。 恣意生长的竹子,挺着长竿直耸而上,大有破天之 势。路上不时偶遇一两名挎着镰刀、系着竹篓的老 人,便上前攀谈几句。或是席地而坐,摘些野花, 自得其乐。 耳边的天籁之声一直未停,刷刷的风穿竹叶声, 在这个山头响起,又在那个山头湮没。 空旷的山野,合抱着一汪青如翡翠的孔雀湖, 摇曳起行者的真心。

时政热点:家书,留存“温柔的庄重”

时政热点:家书,留存“温柔的庄重”

时政热点:家书,留存“温柔的庄重”导语:中公时事政治频道更新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并提供时事政治热点政策解读、理论观察、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

今天我们关注--时政热点:家书,留存“温柔的庄重”。

无数人曾在家书中收获亲情、收获力量,今天,我们该怎样重写我们的家书、重塑我们的家风“人们为工作废寝忘食,为生计奔走四方,但不能忘了人间真情”,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春节团拜会上如此讲述。

一句“回家过年”,正承载着亿万中国人的真情。

如今,对家的眷恋可以系于微信、电话;但很长时间里,家书都是维系家庭的纽带、传承家风的桥梁。

新春之际,我们在“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公众号发起征稿,请读者分享“手边家书”,讲述家书故事,共话人间真情。

“四泉,家中一切安好,勿念。

这个月生活费已经邮出,细末(节约)点用,要发愤学习,切莫贪玩。

”这是1982年,湖南一个在县城读书的中学生收到的家书。

“咱家的茶叶已经开始采了,每斤35元左右。

物价上涨比去年还高,你不要在生活上节省。

”这是1994年,河南一个茶农给在外地读大学的儿子写的一封信。

“你不是一个人孤身战斗,我和儿子站在你的背后,默默为你加油助威,成为你坚强的后盾。

”这是2016年,一个丈夫给生完孩子重新走上工作岗位的律师妻子的信。

……中国人本就有敬惜字纸的传统,对于诉诸文字之物,格外庄重。

以上几个来自读者的家书片段,很日常、很普通,然而在其中,正能感受到这种“温柔的庄重”。

看短短家书,即便是家庭琐事、碎语闲言,却也其情切切、其意拳拳。

从“临发又开封”到“家书意万重”,见信如晤,见字如面,揣摩这些平凡文字,仿佛能见写信者思索再三、落笔成篇,收信人灯下展卷、泪落沾襟。

多少人曾以这样郑重的方式,让心与心如此靠近,让天涯若比邻。

那是一种极温柔、极友善、极仁爱的文字,仿佛春日和风、冬日暖阳,有着穿透人心、跨越时空的力量。

片纸千钧重。

家书寄托胸臆,传递人生经验;家书娓娓道来,化育家庭品格。

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2024 年河南省中招考试押题试卷(三)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五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豫华中学九(5)班拟于2024年6月5 日下午5点召开“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主题班会,以下是班长小语准备的部分材料,请你帮他完善。

1.下面是开场白,其中有些字词小语拿不准,请你帮他判断。

(共4分)两千多年前《庄子》中第一次提到“宇宙”。

庄子凭借汪洋恣.肆的想象力,描绘出宇宙的“出无本,入无窍”,这样的探究一直yán( )续到今日——宇宙到底是如何形成的——有许多突破,也仍有许多未解之谜。

科学家需要什么特质?智力、yì( )力、勇气……但是这些都不算是科学家的专利,各领域的达人都需具备。

好奇心才是科学家的专属特质。

霍金曾说,人类很难在这个脆弱的星球上再存续千年。

其实,科学家的“危言耸听”,往往更多的是一种对人类自身命运的好奇、思索和问讯.。

如果没有这些好奇心,如果不用这些好奇心来思考未来,人类很难交出一份满意的发展答卷。

(1)语段中两个加点字怎么读?请帮他作出选择。

(2分)A. zì xúnB. zì xùnC. cì xúnD. cì xùn(2)语段中两个括号处应分别填写哪个字?请工整书写。

(2分)2.小语想在下面幻灯片中引用一些古诗文名句,请你帮他补写完整。

(8分)保持好奇心,激发探索精神,我们可以从先贤身上汲取精神力量。

孔子的“①②”(《〈论语〉十二章》)教导我们应有好学和乐学的精神;杜甫的“③,④”(《望岳》)启示我们要不怕困难、勇于攀登。

龚自珍“⑤.⑥ [《己亥杂诗》(其五)]的奉献精神,苏轼“⑦,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乐观态度,都给予我们精神指引。

镇海红棉厂 纺织女工学哲学 - 今日镇海数字报-一版要闻

镇海红棉厂 纺织女工学哲学 - 今日镇海数字报-一版要闻

【老镇海】编辑!组版成桂平!电话"#$%&'%(7$()*+*+))!星期五三年困难时期,布匹需求量大,因此土布、土纱极有市场。

于是,顾德英在梓荫山脚下铁观音寺设了个车间,采用废棉、下等棉花等,先纺棉成纱,年,顾德英发觉土布逐渐过气,想转产搞精纺。

于是向汇丰纱厂借了一个技术人员,专门搞精纺设备。

此前,精纺设备是由国家统一安排调配那名技术人员到上海纺织厂,通过一定的关系协调,把别人报废的机器拿了回来。

之后重新改建,做出了一台“新”机器。

精纺机器宽约1米,长10多米。

生产程序包括清花,即用头道棉花做棉卷,接下来是钢丝梳棉,并条,粗纱,细纱,摇纱和打包等。

生产能力大大增加。

这时,红棉厂的老车间被翻造成新车间,生产纱锭,职工人数逐渐增加到了300名。

生产条件、环境等均有所改善。

镇办———大集体,走过了三个“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厂里进行了第一次工资改革,平均增加到了30元/月。

年代,省“空心锭花线机及花色织物”鉴定会在红棉厂召开,厂里推出用圈圈绒做花色织物的生产技术,迎来了省纺织局、镇海工业局高立民出示了一张照片,是那次鉴定会的视察现场。

几个人围着细纱机观看,细纱机便是纺圈圈绒的设备。

机子上方是粗纱,下方出来的是圈圈绒“现在的人不太知道圈圈绒是什么了,圈圈绒是棉纱生产的一个插曲。

”高立民说。

照片中,墙上挂有工人自己制作的红色消防桶。

工余学习“红宝书”《纺织女工学哲学》这几张照片是由姚忠甫于1970—1971年拍摄的。

姚忠甫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镇海的第一代影像人,在他的手下,拍摄了许许多多的镇海本土新闻题纺织女工学哲学之一纺织女工学哲学之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告许可证 甬广固 !""#"$ 号
广告部 !"#$%&!%
记者部 !"#$&'((!"#)!)#*
编辑部 !"#$*)$&
投递投诉 %&!&!%&$%&!'("((!&!'($%!
地址 宁波市镇海区南大街 '" 号
编辑部邮箱 )*++,++-!&./01
1 9 9 0 年,陈安贫回乡探亲,与亲友团聚。 陈安贫写的 《 请求核发定居证明申请书 》 。
思念亲友 殷勤问候
在台湾的4 0 多年,陈安贫一直思念着亲人。 海外游子倍加思亲之感!一样明月,两种心情, 上世纪8 0 年代末,两岸关系好转,陈安贫通过在 你们定会对我怀念,我也为你们祝福,期待另一 美国居住的战友帮助,找到了温岭市新河镇池前 个月圆人圆的中秋吧! ”1 9 9 2 年的清明节,他因 桥池姓亲戚的下落。1 9 9 0 年5 月中旬,陈安贫随 事不能返乡祭祖,内心充满遗憾。“春雨绵绵, 旅游团从香港到杭州,再独自从杭州前往温岭妹 春寒料峭,清明过后才见阳光带来暖春气息。回 妹家里。4 2 年后重回乡里,1 8 日、1 9 日,他两次 想两度回乡探亲,我都选在这个季节,因为清明 和一大家人前往父亲、母亲的坟地,在坟前上香、 是中国人慎终追远的传统节日,今年我没有返里 磕头,告慰二老。这次回来,是他们全家人的大 祭祖,实在耿耿于怀。 ”1 9 9 2 年端午节前夕,他 团聚,杭州的、宁波的、温州的,所有的亲戚像 把“节日思亲症”表露无遗。“榴花争妍,蒲艾 是过节一样,欢聚一起热闹。他还与陈素云一起 飘香,又是端阳时节,我虽然无法返乡和你们共 到宁波看了看,“觉得宁波发展得不错,当地政 度佳节,但我的心时刻都在关怀着你们,想念着 府也比较开明” ,从此萌发了定居宁波之心。回到 你们,唯有期待明年的端午欢叙吧! ” 台湾后,陈安贫与陈素云经常通信,一直持续到 除了这种直接的抒情外,陈安贫也在对“小 在镇海定居为止。 事”的描写中展现了亲情在他心里的特别之处。 陈安贫的家信,常常毫不掩饰他对亲情的眷 “小炯送我亚运画币,我很高兴,素云给我买两包 念。在目前所能看到他写给陈素云最早的一封信 口香糖给他鼓励,他实在有绘画天赋,以后应该 中,他这样写道:“阅及素云写的你们父亲遭遇 好好地培植他。大培、小培开学都已升了一级, 不幸的一段,竟使我悲从中来,心头湧 ( 涌 ) 上 姐妹俩应多加用功,希望将来都能获得深造,才 一股辛酸,并潸然泪下。多少往事蓦然在脑海中 会有广博的知识。知识也就是财富。 ”“素云因工 回荡浮现,回忆童年旧事,历历如昨,今生既成 作劳累影响身体,在疗养期中经体检结果获知胃 陌路,冀求来世重续手足。 ”对大哥的不幸,他感 病,既然知道了症候,接着应该继续治疗,不能 同身受,心痛不已。 因循候它升级……春素我知道你也有胃疾,也应 对亲人生活中遇到的“大事” ,他都乐于知道 该去医院详细检查并妥善予以治疗……有健康的 并希望参与,但由于空间、时间的不允许,时常 身 体 , 才 有 幸 福 的 日 子 , 人 生 才 有 意 义 …… ” 不能如愿。对此他也会写信诉说:“你 ( 陈素云 ) “你们工厂易人,对你们姐妹的工作环境应该也会 母亲八十寿辰,我本准备回乡时给她作一次热闹 有所改变,尤其是小云的职务,有直接的关系 的庆祝,想不到她的华诞已过,等不到我回去, ……培培实习期满,成绩与工作情形如何?届时 实感遗憾!要补偿只有留待明年。 ” 告我。小培毕业考试谅已过去,以她平日勤学结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每逢 果,应该有良好成绩。炯炯他很聪颖,更有绘画 节日,是陈安贫最思念亲人的时刻,也是他最喜 天才。望他努力向学,并加以善导。素夏有否通 欢写信的日子,十封信中,有四封是在节日前夕 信……” 写的。1 9 9 1 年中秋前夕,他也在信中表达了这种 信中,像这样的小事非常的多,他恨不得关 心情。“金风送爽,丹桂飘香,一年容易又中秋, 心每一位亲人。
陈安贫写的家书。
惦念大陆 其情切切
由于历史原因,台湾与大陆自1 9 4 9 年后长期 分离。但两地毕竟血脉相连,不少随国民党到台湾 定居之人,对大陆都怀有无法割舍的思念之情,安 贫也是其中之一。 1 9 9 1 年,中国大陆遭遇洪水袭击,陈安贫通 过媒体了解后,也在信中提及。“大陆水患,造成 巨灾,百年来罕见洪涝,台湾同胞系以炎黄子孙, 基于同胞之爱、民族之情,热烈响应赈灾,比比皆 是,谅有所知。亦为两岸关系靠近一步。看媒体新 闻,浙省尚无糟害,幸也。 ” 而当1 9 9 0 年北京举办亚运会有台湾代表团参 加时,陈安贫也十分高兴。“十一届亚运会我从电 视荧幕上看到北京开幕礼的伟大动人场面,尤其台 湾离开亚运二十年后此次重新参加,更派了一个三 百多健儿的庞大代表团前往北京参与各项运动的比 赛,我为之百感交集。这一次两岸通过北京亚运展 开的体育活动交流,必然会对中国前途的开拓产生 契机的作用,唯愿两岸的统一早日实现。 ” 通过这两件一忧一喜之事,陈安贫完完全全地 让我们见识到他对大陆,对两岸关系的关心和看 法。“炎黄子孙”“同胞之爱”“民族之情”“两 岸的统一” ,这里的每一个词汇短语,饱含的是陈 安贫内心的那份诚挚地爱国之情和他那颗期盼早日 实现两岸统一的切切之情。 1 9 9 4 年8 月,陈安贫如愿回到镇海定居,通信 之事自然不需要了。但头几年,他一直在亲戚中间 轮流住,镇海、温岭、杭州各地转。1 9 9 8 年,年 纪逐渐大了,跑不动了,他花费6 万余元在镇海白 龙小区买了一套商品房。房子就在陈素云家的对 面,以方便得到照顾。 “回来生活以后,他没有烦劳过。 ”陈素云说, 陈安贫平时喜欢打麻将,也喜欢每天把赢的钱输的 钱都记在账本上,但他不看重钱,输了赢了都无所 谓。直到2 0 1 2 年1 1 月2 5 日,陈安贫的账本上不再 有新的“麻将账” ,那是因为他8 8 岁高龄,实在是 不能长坐,麻将也就打不了了。 2 0 1 3 年1 2 月1 1 日,陈安贫在镇海度过了他人 生中的最后一天,安静地离去。
【 大视野 】
4
编辑 成桂平(电话)*!&+,&" 组版 徐正杰
!"#$%&%!$'星期四
鸿雁传家书
浓浓两岸情
记者刘万伟 通讯员信息、联络感情的一种媒介。从古至今,写信的材料不断变化,由竹简到布帛,由布帛到纸质,再由纸质到虚拟的电子文档。这其中纸的出现,无疑让写信变得容易而 普遍,以至于在电子时代的今天,人们一提到“写信”二字,首先想到的是用纸写的信,而不是电子邮件。家信,或者叫家书,是家庭成员之间彼此往来的信件。杜甫的 《 春望 》中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也体现了家信的重要性。 上世纪四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末,由于大陆与台湾的对峙,两岸的许多家庭处于一种割裂、破碎、失联的状态,且尤以军人家庭为多。等到1 9 8 7 年台湾当局放开老兵回大陆探亲, 1 9 8 8 年两岸实现双向间接通信 ( 注:经由第三地运往两地,一般第三地为香港 ) ,这些割裂、破碎、失联的家庭,才找到了重新团聚的可能。回大陆探亲,通信,甚至重回大陆定居, 都成了那个时代许多寄居台湾的游子生活中的记忆。我区白龙小区曾经就住着这样一位从台湾回来的国民党老兵。在回来之前,他与侄女往来通信达四年之久,从1 9 9 0 年7 月至1 9 9 4 年8 月回国定居,“几乎月月一封” 。又过二十年,如今保存下来的有十封,其中1 9 9 0 年1 封,1 9 9 1 年2 封,1 9 9 2 年3 封,1 9 9 4 年4 封。 读这十封家书,字里行间,我们能够感受到写信人那炽热的爱乡之情、浓浓的思念亲友之情以及对大陆的惦念之情。
企盼回乡 心情炽热
“安贫本籍温岭新河肖家桥,生于一九二 五年一月五日,现年六十九。一九四四年正值 日军侵华,国难方殷,毅然从军抗日。迨日军 投降,抗战胜利,任职京沪铁路交警。一九四 八年裁编后转至装甲兵旅服务,同年随军前往 台湾。一九五九年因病老愿退役从商,一九八 五年届龄安养于荣民之家……并有积蓄储存银 行,不至增添社会累赘,敬祈赐予发给证明。 俾以回乡定居以偿夙愿,毋任感德之至。 ”这 是陈安贫写的一封 《请求核发定居证明申请 书 》 。 陈安贫在申请书中描述他回乡定居的理由 时,说了一段让人心酸而又感动的话:“两岸 开放,一九九零年春返乡探亲,桑园虽变,弟 妹们均尚在,并有侄甥群绕,一股亲情,溢于 言表。思及独身寄居台湾,且年届古稀,举目 无亲,晚景凄凉,家乡之温馨亲情,实有别天 渊,激发回乡定居之念。 ”接下来,又说道台 湾和大陆方面的政策有利于他回乡定居。“一 九九二年十二月份颁布 《 荣民就养给付办法 》 ……并知大陆已发布 《 中国乡民往来台湾地区 管理办法 》 ,爰 ( 于是 ) 特提出申请。 ” 在写给侄女陈素云 ( 陈素云家住镇海,她 的父亲是陈安贫的亲哥 ) 的信中,陈安贫写到 想要回乡的那份激动。“我半生戎马,锋镝余 生,预计届龄退休后进入荣民之家安养余年, 讵料两岸开发,初探桑梓,掀起定居之念。四 年以还,平静的心湖激起波涛,迨公布荣民生 活费可汇往定居地后,更坚我定居之心。 ” 然而,虽怀一颗迫切之心,回乡之路却并 不容易。“从写申请到最后回来,前后延误了 一年时间。 ”陈素云说。回乡主要的阻力在于 大陆与台湾政策规定上的不同,以致发生手续 上的错位问题。陈素云在信中写到:“在我接 到您电话后的第二天,刚刚收到您寄来的复印 件,我和春素去了台办、公安局、公证处,并 分别给他们看了这份资料。但公安局和公证处 他们都说,大陆因由国家规定,自九四年一月 起,一律不能作定居证明的公证书,只能口头 通知您定居,并要求本人在台办好所有手续, 就可来大陆办理户口和身份证等定居手续。看 来台湾当局一定要公证书的话,事情就难办 了。 ” 陈安贫回大陆定居因此而延宕,对此他常 常表示无奈与疲惫。“真是想不到回来半年 了,还不知等好久,实在叫人不耐 ( 到大陆探 亲之后回台已有半年,定居一事始终不得落实 而心烦 ) 。 ”“午夜思维,盼早日底定。目前之 波折,使我身心俱疲。 ” 当事情有转机时,陈安贫往往又高兴异 常。“九月廿七日来信收到。这是我多么渴望 的信。定居之事,总算有了眉目,并且没有使 我失望。据告省方批复尚需补送单身证明和户 籍誊本,现在我申请了一份誊本并由里长出具 证明,另加送户口名簿复印一份附里寄上,希 送侨( 台) 办,以上三份资料足以证明我在台湾 单身无讹……”前后经过一年的波折,在当时 镇海区台办赵主任等人的帮助下,浙江省公安 厅给陈安贫出具了同意他在镇海定居的书面批 复,并在公证处公证陈安贫与陈素云为叔侄关 系,此时台湾方面规定的回大陆定居的所有条 件都满足了,陈安贫可以如愿回到镇海定居, 那颗炽热的回乡之心也终可平静下来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