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学期数学题概念

合集下载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1.整数加法(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在加法里,相加的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加数是部分数,和是总数。

(3)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2.整数减法(1)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2)在减法里,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已知的加数叫做减数,未知的加数叫做差。

被减数是总数,减数和差分别是部分数。

(3)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3.整数乘法(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在乘法里,相同的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都叫做因数。

相同加数的和叫做积。

(3)在乘法里,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4)1和任何数相乘都的任何数。

(5)一个因数×一个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4.整数除法(1)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2)在除法里,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所求的因数叫做商。

(3)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

(4)在除法里,0不能做除数。

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所以任何一个数除以0,均得不到一个确定的商。

(5)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5.整数加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6.整数减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7.整数乘法计算法则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对齐哪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8.整数除法计算法则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0”占位。

数学四年级下册典型的30道应用题:定义+数量关系+例题详解

数学四年级下册典型的30道应用题:定义+数量关系+例题详解

归一问题【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例1. 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解:买1支铅笔多少钱?0.6÷5=0.12(元)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列成综合算式0.6÷5×16=0.12×16=1.92(元)答:需要 1.92元。

例2. 3台拖拉机3天耕地90公顷,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解:1台拖拉机1天耕地多少公顷?90÷3÷3=10(公顷)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10×5×6=300(公顷)列成综合算式90÷3÷3×5×6=10×30=300(公顷)答:5台拖拉机6天耕地300公顷。

例3. 5辆汽车4次可以运送100吨钢材,如果用同样的7辆汽车运送105吨钢材,需要运几次?解:1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100÷5÷4=5(吨)7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5×7=35(吨)105吨钢材7辆汽车需要运几次?105÷35=3(次)列成综合算式105÷(100÷5÷4×7)=3(次)答:需要运3次。

归总问题【含义】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

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

【数量关系】1份数量×份数=总量;总量÷1份数量=份数;总量÷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题意得出所求的数量。

新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及答案解析

新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及答案解析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及答案解析一、人教四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1.奶茶店。

种类原味奶茶珍珠奶茶咖啡奶茶售价/元7.58.210.5(2)3杯珍珠奶茶比2杯咖啡奶茶贵多少元?2.3.六年级同学分组参加课外兴趣小组,每人只能参加一个小组。

科技类每5人一组,艺术类每3人一组,共有37名学生报名,正好分成9个组。

参加科技类和艺术类的学生各有多少人?4.小颖有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她量出一个底角是35°,它的顶角是多少度?5.小芳储蓄罐里有78.42元,昨天用11.9元买了一支钢笔,今天妈妈又给她2.75元。

现在储蓄罐里有多少钱?6.王叔叔周日骑车旅行,上午骑行38.5千米,比下午多骑行2.65千米,王叔叔周日一共骑行了多少千米?7.在□里填上适当的分数或小数。

8.笑笑的爸爸将一根电线用去52.67米,比剩下的多8.99米,这根电线长多少米?9.给图形涂色表示下面的小数。

10.1000千克芒果能制作芒果干147千克,1千克芒果能制作芒果干多少克?11.小东在家探究用不同的思路计算两个长方形(如下图)拼组后的面积总和。

(1)小东想先分别求出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再求面积总和,应该列式为________。

(2)小东想通过找寻拼成后大长方形的数据来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应该列式为________。

(3)小东进一步探究,发现了这两个算式之间的关系,就是我们这学期所学的一种运算定律。

你知道是什么运算定律吗?请写出这种运算定律的名称,并用含有字母的算式把它表示出来。

12.四(1)班要组织师生到动物园游玩,共有2位教师和30名学生。

购买个人票和团体票,哪种合算?你还有更优惠的购票方法吗?门票价格:成人每人16元。

儿童每人8元。

团体10以上(含10人)每人9元。

13.涛涛要从艺术楼到教学楼,再到操场。

(1)请你画出涛涛从艺术楼去教学楼,再到操场最近的路。

(2)从艺术楼去教学楼,再到操场最近的距离是186米。

如果涛涛平均每分走62米,从艺术楼沿最近的路先到教学楼再到操场要多少分?14.一个成人10天大约需要多少克食盐?合多少千克?再估一估,一年大约需要多少千克食盐?15.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是另一个锐角的2倍。

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五单元认识方程 《方程》 (教案)

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五单元认识方程 《方程》 (教案)

教案标题: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五单元认识方程《方程》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方程的解法,能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对方程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

二、教学内容1. 方程的概念2. 方程的解法3. 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方程的概念及解法。

2. 教学难点: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方程的解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求解未知数,从而引出方程的概念。

2. 探究新知(1)方程的概念通过观察、分析实例,让学生理解方程的含义,明确方程是表示两个数量相等的式子。

(2)方程的解法通过操作、交流,让学生掌握方程的解法,包括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简等。

(3)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体会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3.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典型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对方程的认识和运用。

4. 总结延伸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方程的概念和解法,以及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本相关练习题。

2. 结合生活实际,编写一道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题目,并解答。

六、板书设计1. 方程的概念2. 方程的解法3. 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方程的概念、解法,并能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同时,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五单元认识方程《方程》 (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能够识别方程。

2. 培养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沪教版四年级下学期数学知识点

沪教版四年级下学期数学知识点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知识点知识点一四则运算(背诵)我要拿100分得分: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知识点二 0的运算(默写)我要拿100分得分: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 = 04、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 05、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 0知识点三运算定律(默写)我要拿100分得分:1、加法交换律:a+b=b+a2、加法结合律:(a+b) +c=a+(b+c)3、乘法交换律:a×b=b×a4、乘法结合律:(a×b)×c=a×(b×c)5、乘法分配律:(a+b)×c=a×c+b×c 或 a×(b+c) =a×b+a×c 拓展:(a-b)×c=a×c-b×c 或 a×(b-c) =a×b-a×c6、连减:a—b—c=a—(b+c)7、连除: a÷b÷c=a÷(b×c)知识点四简便计算一(默写或自己举例子)我要拿100分得分:一、常见乘法计算:25×4=100 125×8=1000二、加法交换律简算例子:三、加法结合律简算例子:50+98+50 488+40+60=50+50+98 =488+(40+60)=100+98 =488+100=198 =588四、乘法交换律简算例子:五、乘法结合律简算例子:25×56×4 99×125×8=25×4×56 =99×(125×8)=100×56 =99×1000=5600 =99000六、含有加法交换律及结合律的简便计算:65+28+35+72=(65+35)+(28+72)=100+100=200七、含有乘法交换律及结合律的简便计算:25×125×4×8=(25×4)×(125×8)=100×1000=100000知识点四简便计算二(默写或自己举例子)我要拿100分得分:乘法分配律简算例子:一、分解式二、合并式25×(40+4) 135×12—135×2=25×40+25×4 =135×(12—2)=1000+100 =135×10=1100 =1350三、特殊1 四、特殊299×256+256 45×102=99×256+256×1 =45×(100+2)=256×(99+1)=45×100+45×2=256×100 =4500+90=25600 =4590五、特殊3 六、特殊499×26 35×8+35×6—4×35=(100—1)×26 =35×(8+6—4)=100×26—1×26 =35×10=2600—26 =350=2574知识点四简便计算三(默写或自己举例子)我要拿100分得分:一、连续减法简便运算例子:528—65—35 528—89—128 528—(150+128)=528—(65+35) =528—128—89 =528—128—150=528—100 =400—89 =400—150=428 =311 =250二、连续除法简便运算例子:3200÷25÷4=3200÷(25×4)=3200÷100=32三、其它简便运算例子:256—58+44 250÷8×4=256+44—58 =250×4÷8=300—58 =1000÷8=242 =125知识点五三角形(第1条到第13条要背诵)我要拿100分得分:1、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

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

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
四年级下册数学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四则运算:掌握加、减、乘、除的运算,理解运算顺序,能够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

2. 整数、小数和分数:理解整数、小数和分数的概念,掌握它们的加、减、乘、除的运算方法。

3. 平面图形:认识并掌握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能够进行简单的面积计算。

4. 立体图形:认识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的形状和特征,能够进行简单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5. 统计与概率:掌握简单统计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和概率计算。

6. 解决问题的策略:掌握一些基本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如列表法、图示法等,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这些策略。

以上是四年级下册数学的主要知识点,可以通过多做练习题、参加数学活动和小组讨论等方式来加深理解和掌握。

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分析一、试题分析四班级数学试题较好表达了北师大版《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和目标体系。

具有如下特点:1、内容全面,掩盖广泛,各部分分值权重合理。

课程标准指出:人人获得需要的数学知识,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进展。

本卷着重考查了同学基础知识的掌控、基本技能的.培育状况,也适当考查了同学学习过程。

试题内容全面,共计六个大题。

试题整体较好地表达了层次性,其中:基础题占85%,稍难题占15%。

2、取材比较贴近生活,评估了同学联系生活的技能。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素材应来源于自然、社会和生活。

本试卷题从同学熟识的现实状况和知识阅历出发,选取源于孩子身边的事和物,让同学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

例如:〔1〕3时,时针与分针组成的角是〔〕角;6时,时针与分针组成的角是〔〕角;9时30分,时针与分针组成的角是〔〕角。

〔2〕某小区2幢楼共60户居民,去年全年节省用电6480度电,平均每户居民每月节省用电多少度?以上题都是同学现实生活中熟识的事和物,便于同学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

也为培育同学思维技能、观测技能起到了导向作用3、培育同学动手技能,进展同学空间思维。

数学活动需要让同学动手实际操作,组织引导同学经受观测、试验、猜想、验证的过程。

本卷细心选材,考查了教学过程和同学的实际技能。

如:让同学动手画垂线和平行线,让同学画平移后、旋转后的图形。

这样既培育同学动手技能,又进展了同学空间思维。

老师在新课程理念下组织实施课堂教学中重视了同学的动手操作。

二、质量分析三、对今后教学工作的建议:通过前面对试题的分析,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除过要把握好知识体系,熟识知识点掩盖面之外,还要仔细钻研新课程理念,理解、讨论教材,找到教材中知识与理念的结合点,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的嵌入点,凭借教学手段、方法,在教学数学知识中让同学潜移默化地渗透、理解、掌控数学思想、数学方法,从而达到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最终目的。

鉴于此,教学中我们应当做到以下“几多几少”:1、多一些数学方法、数学思想,少一些知识转移、搬迁。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精华15篇]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精华15篇]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精华15篇]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11、去0法:被除数和除数的末尾同时去掉相同个数的0,商不变。

2、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三位数。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写商。

求出每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3、商的变化规律:被除数和商的变化相同。

除数和商的变化相反。

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除数×商+ xxx = 被除数(被除数-xxx)÷商= 除数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2(一)租船问题共有32人,租小船每条24元,限乘4人;租大船每条30元,限乘6人,怎样租最省钱?(1)比较哪种船的租金便宜小船:24÷4=6(元/人)大船:30÷6=5(元/人)经比较大船便宜方案一:全租大船应租大船只数:32÷6=5(条)……2(人)这2人还要租一条小船,那么总租金就为:5×30+24=174(元)如租5大船和1条小船,小船没有做满,还空2人这时不是最省钱的,还可在调整成租4条大船和2条小船,这是大小船刚好做满租金为4×30+2×24=168(元)答:租4条大船和2条小船最省钱。

解决租船问题的策略:(1)根据船的租金和限乘人数,先计算哪种船便宜(2)再假设所有人都租便宜的`船,如果全部做满无空位并且人全部做完,那么这种租法就是最省钱的。

(3)就要调整,尽量做到两种船刚好做满,这时是最省钱的。

(二)鸡免同笼问题:笼了里有鸡免若干只,从上面数有10个头,从下面数有32只脚。

问鸡和免各有多少只?1用列举法:鸡只数免只数脚总数2假设法:(1)假设全是鸡,那么就有10×2=20只脚(2)这样与实际相差32-20=12只脚(3)当我们把一只鸡想成一只免就多想了4-2=2只脚(4)说明笼了里12÷2=6只鸡被想成了(5)那么鸡应有10-6=4只3抬脚法:(1)把鸡和免都抬起两只脚,这时一共抬起了10×2=20只脚(2)这时还剩下32-20=12只脚,这些都是免子的(3)一只兔子还剩下4-2=2只脚,说明笼子里有12÷2=6只免子(4)那么鸡应有10-6=4只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31.加法交换律:a+b=b+a2.加法结合律:a+b+c=a+(b+c)3.减法的性质:a-b-c=a-(b+c)4.乘法交换律: 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5.除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部分:概念题(每个同学都需完成)☆第一大类复习巩固第一份(一)多位数认识1、“数位”、“位数”、“数级”、“计数单位”的区别2、用“四舍五入法”等凑整。

3、多位数读法、写法及表示方法典型题型:1、数位顺序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第五位是(),第九位是()。

2、数位顺序表从右边起,第一位的计数单位是(),第五位的计数单位是(),第九位的计数单位是()。

3、一个数,四舍五入到万位约为100000,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4、264003相邻的整万数是()和()。

5、在5和2之间添()个0,这个数才能成为五十亿零二。

6、000左边的8表示8个(),中间的8表示8个(),右边的8表示8个()。

7、一个数百亿位上是7,千万位和十位上都是5,千位上是8,其余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

8、一个数亿位上是9,千万位上是6,万位上是8,千位上是4,其余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它是()位数,它的最高位是()。

把这个数四舍五入到万位是(),四舍五入到亿位是()。

9、9□9390090这个数,□里填()至(),这个数接近9亿;□里填()至(),这个数接近 10亿。

(二)计量单位认识及换算1、熟记“长度单位”、“面积单位”、“重量单位”、“时间单位”进率。

2、单位换算方法÷进率低级单位高级单位×进率3、感知计量单位:会结合日常生活实际,找到相关计量单位的大小所对应的实物大小。

典型题型:1、填上合适的单位学校操场面积约为2000()神舟七号飞船重量约8()2、 2080㎏=( )t( )㎏ 5 L - 5 ml= ( ) ml3、将下列各数量按从大到小顺序排列3700ml 30700ml 4L30ml 80L 8L8ml()第二份(三)运用加减关系,乘除关系求未知数,此知识点与五年级学习解方程有密切联系。

1、概念:1)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减法: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3)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计算。

4)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知道加减法关系式,乘除法关系式。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被除数=商×除数或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3、运用关系式求未知数:注意解题格式:等号对齐,一步一等式掌握解题步骤:1)判断□表示什么数2)选择关系式列式计算3)检验典型题型1、求未知数□+123=2000 □-62=162 3232÷□=32 □÷98=98 25×□=100 101×□=0(四)分数计算1、分数意义:知道“把1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几部分,可以用分数表示”。

2、同分母分数比大小:比较分母相同的分数大小,分子大的分数就大。

3、同分子分数比大小:比较分子相同的分数大小,分母越大的分数就越小。

4、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方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解题格式:用递等式计算,写出必要计算过程。

注意点:计算结果如果是分子分母相同,应写成“1”。

目前阶段计算结果不需要化简到最简分数。

5、分数墙:把分子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值不变。

典型题目:1、红气球是气球总数的5/6中,把()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份,红气球是这样的()份。

2、一盒巧克力共有16块,平均分给4位同学,每块巧克力是这盒巧克力的(),每人分得()块,每人分到的是这盒巧克力的()。

3、男生28人,女生23人,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男生人数是全班的()。

4、1块烧饼的( )与3块烧饼的( )相等。

5、把一根4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长( )米,每段长占全长的( )6、李、王、陈三位师傅做同一种零件。

李师傅4小时做了3个,王师傅10小时做了7个,陈师傅做17个用了20小时,谁做得快7、修一条4千米长的水渠,5天修完,平均每天修( )千米,相当于1千米的( )。

8、比大小:1/5○1/4 7/19○6/19 9、递等式计算: 3/16+15/16-2/1610、甲乙两杯容量相等的饮料,甲杯喝掉45 ,乙杯喝掉23 ,剩下的饮料谁多11、八戒找到一个大西瓜和悟空分享,八戒吃了这只西瓜的11分之7,比悟空多吃了这只西瓜的11分之4,悟空吃了这只西瓜的几分之分他俩一共吃了这只西瓜的几分之几还剩这只西瓜的几分之几没有吃12、利用分数墙找相等的分数12 = 2( ) =( )6 =4( ) =( )10 =( )16 =100( )7( ) =91( ) =( )35 517 -917 +( )=1617 1920 -1320 -( )=112013、四1班同学参加兴趣小组,其中815 练习书法,615制作航模,剩下的参加美术小组,参加美术小组的比练习书法的少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14、某厂第一天用去煤37 吨,比第二天多用去17吨,两天共用去多少吨第三份(五)运算性质与定律主要知识点:1、掌握运算顺序:同级运算,按从左往右顺序依次计算;两级运算,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运算,先算括号内的。

2、能辨析式题按运算顺序算还是简便运算方法:辨析运算符号、找数的特征、选择合理的方法。

3、掌握运算定律、性质、技巧①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 ……②运算性质:减法性质: a-b-c=a-(b+c) 除法性质: a÷b÷c=a÷(b×c)③等差数列求和、平方差公式等等(拓展)④运算技巧:变序,在同级运算中可以用变序的方法。

正确运用定律、性质和技巧简便运算4、简便运算灵活运用:①整体简便②先局部简便再整体简便③先不简便后简便④两次简便典型例题7219+648+278 (91×27×84)÷(13×9×7)25×670+250×32-25×90 102×98840÷35-420÷35-280÷35 11+22+33+44+55+66+77+88+99 53×57-43×47 24×26+48×37 808×12599×76-99+99×25 (125×99+125)×16 +38-335300÷25×4×20 36×314+(314+125)×64 454十999×999十545 1618×618+2618×382 196÷48-64÷48+54÷24522-482 22×33+33×44+44×55+55×66 2772÷28十34965÷35 1996+1997+1998+1999+2000+2001 799999+79999+7999+799+798888×3333+6667×3333+6667×5555 2009÷37+300÷(37×3)100×99×98×97×…×20×19乘积的末尾有多少个0第四份一、填空题1.由8、6、7、0、5、1组成的最大六位数是(),最小六位数是()。

2.在算式□12÷53中,要使商是两位数,□最小填();要使商是一位数,□最大填()。

3.爷爷对小胖说:你今年的年龄的8倍。

再减去11,就是我去年的年龄,已知爷爷今年的年龄是62岁,小胖今年()岁。

4.在符号串△△○○△△△○○△△○○△△△○○△△……中,前45个△之间有()个○;第116个符号是()。

5.小明在计算除法时,错将除数36看成63,结果得到商12。

请你帮他算一算,正确的商应该是()。

6.一个边长24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平方厘米。

如果这个正方形的面积与一个宽9厘米的长方形的面积相等,长方形的长是()厘米。

7、过一点能画出()条直线,过两点能画出()条直线。

8、一个长方形如下图,若将它的长扩大3倍,宽不变,面积是()。

9、上午7时整,时针和分针所组成的角是()度;9时整,时针与分针成()角。

10.用一根24厘米的铁丝靠一面墙围成一个长方形,问长方形最大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11.某班有40个学生,其中女生占全班人数的2140,现在又转进来一个女同学,现在女生占全班人数()。

12. 260㎡=()c㎡ 9 L +6000 mL=()L5km2= m2 6300cm = m1 l-290ml = ml 8013kg =8t + kg13.把3个匹萨饼平均分给9名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吃了3个匹萨的(),相当于一个匹萨的()(用分数表示)14.把分步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1504÷47=32;32×18=576;4800-576=4224,综合算式是()。

15.把一张圆形纸对折三次,这条折痕是圆的()。

二、是非题1.观察物体时,在同一位置看到相同的形状可能有不同的摆法。

()2.如果两个角之和是一个平角,其中一个角是105度,另一个角是钝角。

()3.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一定是四位数。

()4.要想使一个角的度数变小,只要把这个角的两条边缩短一点就行了。

()5.(a+b)×c=80,如果a×c=20,那么b×a =60()6、34+66×28=(34+66)×28()7、在同一个圆内,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

()8、两个锐角相加一定是直角。

()9、小于90度的角是锐角。

()10、用量角器量角时,只要注意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就可以了。

()三、选择题1.用一个10倍的放大镜来看一个300的角,所看到的角是()。

①30 ②300③30002.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最多是()位数。

①1 ②2 ③33.三个相等的角组成了一个平角,这三个角是()A、锐角B、直角C、钝角4.下面各个角中,可以用一副三角尺直接画出来的是()。

° B. 135°°°5、6720÷ 56=÷560A、5600B、6720C、67200D、6726、与198× 102计算结果不相等的等式是A、(200-2)×102B、198×100+198×2C、198×101+198D、200×102+1027、小王18小时做了576个模型,小刘24小时做了768个模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