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同步练习第2课时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同步习题

第一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知识归纳1.物质是由、、等微粒构成的,例如氧气是由构成的,铁是由构成的,氯化钠是由构成的,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2.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和核外构成的。
其中带正电荷,带负电荷。
所带正电荷(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负电荷。
原子核又是由和两种微粒构成的,其中不带电,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电荷。
3.根据水电解的反应填空:(1)水是由水构成的,通电后被分解为氧和氢,每两个氧构成一个氧,每两个氢构成一个氢,大量的氧聚集成为氧气,大量的氢聚集为氢气。
(以上各空均填“分子”或“原子”) (2)该反应中发生变化的微粒是,不能再分的微粒是,由此说明原子是最小微粒。
4.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阴离子、阳离子中,按照要求填写下列空格:(1)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是;(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3)能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是;(4)构成原子核的微粒是;(5)带正电荷的微粒是;(6)带负电荷的微粒是;(7)不带电荷的微粒是。
5.国际上是以的质量的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就是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由于电子的质量很小,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上。
如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而某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如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6.将下列的科学家与其贡献用连线连接。
(1)英国科学家汤姆生a精确的测量出铈(Cs)和铕(Eu)的相对原子质量(2)英国科学家卢瑟福b发现电子,证明了原子并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3)英国科学家道尔顿c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散射实验(4)我国科学家陈青莲d提出了原子学说方法研习1.下列物质中,由原子构成的是()A.氯化钠B.水C.液氧D.水银2.下列关于原子的构成,正确的是()A.由质子和电子构成B.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C.由质子和中子构成D.由中子和电子构成3.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B.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C.原子一定是由质子、中子、电子三种微粒构成D.原子核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因此原子是显电性的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就在于分子大,原子小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改变·C.流动的液体中分子是运动的,静止的固体分子是不动的D.氮气是由氮分子构成的5.下列物质中,存在氧分子的是()A.二氧化碳B.水C.高锰酸钾D.液态空气6.有分子参加的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改变的是()A.分子种类B.相对分子质量C.原子种类D.相对原子质量7.下列事实能证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的事实的是()A.蒸发氯化钠溶液后,有氯化钠晶体出现B.水通电后可以得到氢气和氧气C.水蒸气冷凝后变成水D.固体碘升华8.一种元素的原子变成离子时( )A.一定得到电子B.一定失去电子C.得失电子都有可能D.既不得到电子也不失去电子9.下列各种原子各lg。
沪教版化学全国版九年级上册 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同步练习

3.1 构成物质的根本微粒一、选择题〔共20小题〕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闻酒知香〞表达了〔〕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B.分子是不断运动的C.分子之间有间隙D.分子可以再分2.如图为甲生成乙和丙的反响示意图,其中丙是呼吸作用产物之一,那么〔〕A.该反响是化合反响 B.甲是有机物C.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g D.乙由一种元素组成3.如图为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响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该反响是置换反响 B.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C.反响后分子总数减少D.该装置可净化汽车尾气4.我国科学家在甲烷高效转化研究中获得重大突破,如图为该转化的微观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该反响属于分解反响B.甲烷是无机物C.甲烷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4D.单中心铁催化剂改变了反响速度,反响后本身质量减少5.如图的反响中,甲、乙、丙三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3:2,那么从图示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选项是〔〕A.生成物一定属于氧化物B.原子种类在化学反响中发生了变化C.该反响不可能是分解反响D.乙分子中A与B的原子个数比为1:26.“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其中某个反响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从图示获得的以下信息错误的选项是〔〕A.该图示能反映质量守恒定律B.反响前后共有四种分子C.甲和丁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不同D.乙和丙中所含原子种类一样7.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响的微观示意图.以下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正确的选项是〔〕A.反响物含3种元素 B.生成了2种物质C.反响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D.反响前后分子个数不变8.某化学反响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不同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在此图示变化中共有四种物质B.该图示变化中的分子没有变化C.原子是化学反响中的最小粒子D.反响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9.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响的微观模拟图,以下对该反响前、反响后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反响前、后的物质均为混合物B.反响前、后的物质的总质量不变C.反响前、后的原子数目不变D.参加反响的“〞分子与“〞分子的个数比为4:310.工业上用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化合反响制备丙,以下是三种分子的模型图,根据以下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错误的选项是〔〕A.甲的化学式为C2H4B.保持乙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C.乙和丙都属于氧化物D.化学反响前后分子发生了改变11.甲烷和水反响可以制备水煤气〔混和气体〕,其反响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选项是〔〕A.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B.反响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三种C.反响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D.反响中甲和丙的质量之比为4:712.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响,其中一样的球代表同种原子.根据图示信息,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该反响生成两种物质B.该反响是复分解反响C.化学反响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13.如图为某化学反响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硫原子,“○〞表示氧原子.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甲是SO2B.该反响属于化合反响C.反响前后,分子、原子种类均不变D.反响中,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14.两种物质发生反响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反响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B.该反响属于复分解反响C.反响前后分子种类保持不变D.该图可示意CO与O2的反响15.饮用含甲醇的酒,可造成失明,甚至中毒死亡.如图是甲醇燃烧的微观示意图〔未配平〕,以下有关说法或化学方程式错误的选项是〔〕A.工业酒精中往往含有甲醇,制止用工业酒精配制饮料酒B.CH3OH+3O2CO2+4H2OC.每个甲醇分子比每个乙醇分子少一个原子团“CH2〞D.等质量的甲醇与甲烷分别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甲醇消耗的氧气比甲烷少16.如图是一定条件下某反响的微观模拟示意图,按图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反响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B.该反响中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2:1:2C.该反响是置换反响D.反响物和生成物都是由分子构成的17.如下图的微观化学变化,其根本反响类型属于〔〕A.置换反响 B.化合反响 C.分解反响 D.复分解反响18.如下图实验不能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解释的是〔〕A.闻到气味B.气体混合C.刻出划痕D.品红溶解19.甲烷和水反响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响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选项是〔〕A.反响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B.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C.该反响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3种D.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中,反响物甲烷和水的计量数之比为1:120.某个化学反响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该反响为分解反响B.该反响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C.该反响前后分子种类未发生变化D.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H2+Cl22HCl二、填空题〔共4小题〕21.“微观与宏观相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请结合图示完成以下问题:〔1〕物质性质反映其组成和构造.从宏观进入微观,探索物质变化规律.①不同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性质也存在差异.图1中能表达酸的通性的是〔填字母序号,下同〕;稀盐酸不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响,而稀硫酸那么能与之反响生成白色沉淀,据图从微粒的角度分析写出该反响的实质是;②一杯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和1个水分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质量比〔填“相等〞或“不相等〞〕;〔2〕物质组成和构造决定其性质.从微观进入宏观,探索物质变化规律.①图2圆圈中表示这杯氯化钠溶液的构成,那么该氯化钠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是;②通过分析组成和构造,可以预测物质的某些性质.根据图3硫酸氢钠溶液的微观图示,分析推测NaHSO4的性质,其中合理的是.A.其水溶液能与金属钾发生置换反响,得到金属钠B.其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其水溶液能与金属锌反响生成氢气D.其水溶液与硝酸钡溶液反响生成硫酸钡沉淀.22.下面两幅示意图分别表示生成氯化钠的不同化学反响.请根据图示答复相关问题:〔1〕图甲是金属钠与氯气反响生成氛化钠的微观示意图.由图甲可知,原子在化学反响中的表现主要是由原子的〔填序号〕决定的.A .最外层电子数B .核外电子数C.电子层数D.质子数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转变成的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根本粒子.〔2〕图乙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响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响的实质是结合生成水.23.A在B中充分燃烧生成C和D,A、B、C、D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物质 A B C D分子示意图看图答复:〔1〕属于氧化物的是〔填字母序号〕〔2〕A中氮、氢原子数之比为,氮、氢元素质量之比为.〔3〕A在B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根本反响类型为.24.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如图是某化学反响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1〕从宏观角度看,物质C属于〔选填“混合物〞或“纯洁物〞〕;〔2〕以上变化的根本反响类型是;〔3〕从微观角度看,物质B是由构成的〔选填“分子〞或“原子〞或“离子〞〕;〔4〕参加反响的A与B的微粒个数比为.三、解答题〔共6小题〕25.多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1〕从微观角度〔图1为某化学反响的微观示意图,据图答复以下问题.〕①微观上看,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根本改变的微粒是〔填“原子〞或“分子〞〕,变化过程中,同种原子的个数〔填“有〞或“没有〞〕增减.②参加反响的A2与B2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从反响类型角度〔一种物质可通过不同的反响类型生成,以二氧化碳为例.〕①能与氧气化合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是〔填一种物质化学式〕.②高温下,石灰石分解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③在一定条件下,碳与铁的氧化物能发生置换反响,生成二氧化碳和〔填化学式〕.〔3〕从能量变化角度〔借用图2装置分别进展进展以下实验,认识物质变化中的能量变化〕①往烧杯中参加一定量生石灰会引起白磷燃烧,从燃烧条件分析,此时生石灰的作用是.写出生石灰与水反响的化学方程式.②将一定量的以下某物质溶于烧杯中的冷水,其中能引起白磷燃烧的是〔填标号〕.A.氯化钠B.硝酸铵C.浓硫酸D.氢氧化钠.26.如图表示的是某纯洁物在氧气中燃烧的微观示意图,请根据图示答复以下问题:〔1〕甲的化学式为;〔2〕上述微观反响图示中,不发生改变的粒子是〔填“分子〞、“原子〞或“离子〞〕;〔3〕生成物中丙和丁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7.建立微观和宏观的联系是化学学习的根本思想和方法,从而也让我们感受到化学微观世界的浪漫与奇妙.〔1〕假设用○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请按例如补充完成图中B、C图对应横线上的内容,并画出D中的微观示意图.〔2〕假设用○表示氢原子、●表示氯原子,那么图中可以用来表示氢气与氯气反响生成氯化氢的微观示意图可以是〔按“反响物→生成物〞的顺序,填序号〕.该反响的根本反响类型是.〔3〕钠与氯气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响中钠原子或氯原子得失电子的情况是.〔4〕由上总结:构成物质的粒子有.28.自来水消毒过程中通常会发生化学反响,其反响的微观过程可用如图表示:〔1〕写出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2〕分析微观过程图,我能从微观角度总结出的一条结论是:.29.某化学反响的示意图如图,请答复以下问题:〔1〕甲分子中含有个原子;〔2〕此反响的分子个数比为;〔3〕在化学变化中,〔填“分子〞或“原子〞〕不能再分.30.如图是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响的微观模拟图,请答复以下问题:〔1〕在C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2〕此化学变化中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填名称〕〔3〕此反响后生成的B与C中物质质量的最简整数比为.3.1 构成物质的根本微粒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1.〔2021•赤峰〕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闻酒知香〞表达了〔〕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B.分子是不断运动的C.分子之间有间隙D.分子可以再分【考点】物质的微粒性.【分析】根据分子的性质答复,分子都很小,都在不断运动,分子间有间隔;“闻酒知香〞是人们闻到了酒香,要从分子运动的角度考虑.【解答】解:“闻酒知香〞,是因为酒中含有香味的分子在不断的运动,飘入到鼻孔中的原因.说明了分子不断地运动.应选B.【点评】掌握利用分子和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熟练记忆分子和原子的性质;分子具有四个特点:①体积很小、②质量很小;③处于永恒运动之中;④分子之间有间隔.2.〔2021 •宁波〕如图为甲生成乙和丙的反响示意图,其中丙是呼吸作用产物之一,那么〔〕A.该反响是化合反响 B.甲是有机物C.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g D.乙由一种元素组成【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反响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响模拟图型.【分析】根据图示可以看出,生成的乙中只含有一种原子,丙是呼吸作用的产物,故丙可能是水,乙中含有两个氧原子,构成的是氧分子,故乙是氧气,该反响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分解反响,确定甲的化学式,继而确定其物质类别,据此解答.【解答】解:丙是呼吸作用的产物,故丙是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的乙中含有两个氧原子,是氧气,故甲的化学式为H2O2,A、该反响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分解反响,错误;B、甲不是含有碳元素的物质,不属于有机物,错误;C、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错误;D、乙是由氧元素一种元素组成的,正确;应选D.【点评】此题考察的是化学反响的微观模拟表示,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图示进展.3.〔2021 •安徽〕如图为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响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该反响是置换反响 B.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C.反响后分子总数减少D.该装置可净化汽车尾气【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反响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响模拟图型.【分析】根据图示结合已有的知识确定反响物和生成物,然后确定化学反响的方程式,进而解答即可.【解答】解:该反响的反响物是NO和CO,生成物是CO2和N2,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2NO+2CO2CO2+N2;A、该反响的反响物是两种化合物,不是置换反响,错误;B、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正确;C、反响前的分子总数是4,反响后是3,故分子总数减少,正确;D、该装置能将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转化为无毒的二氧化碳和氮气,正确;应选A.【点评】此题考察的是化学反响的微观模拟表示的知识,完成此题,根据模拟图写出有关反响的化学方程式,然后推断即可.4.〔2021 •衢州〕我国科学家在甲烷高效转化研究中获得重大突破,如图为该转化的微观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该反响属于分解反响B.甲烷是无机物C.甲烷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4D.单中心铁催化剂改变了反响速度,反响后本身质量减少【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反响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响模拟图型.【分析】根据微观示意图确定物质的化学式以及反响的化学方程式,然后结合已有的进展进展解答即可.【解答】解:根据图示可以看出,该反响的反响物是CH4,生成物是C2H4和H2,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2CH4C2H4+2H2,A、该反响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响,正确;B、甲烷是有机物,错误;C、甲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4〕=3:1,错误;D、单中心铁催化剂改变了反响速度,反响后本身质量不变,错误;应选A.【点评】此题考察的是化学反响的微观模拟表示,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展.5.〔2021 •孝感〕如图的反响中,甲、乙、丙三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3:2,那么从图示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选项是〔〕A.生成物一定属于氧化物B.原子种类在化学反响中发生了变化C.该反响不可能是分解反响D.乙分子中A与B的原子个数比为1:2【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化学反响的实质;反响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响模拟图型.【分析】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由甲、乙、丙三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3:2,结合反响的微观示意图可推断:每个乙分子由两个●﹣﹣B原子构成;利用完善后的微观反响示意图,完成对所得信息的判断.【解答】解: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由甲、乙、丙三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3:2,结合反响的微观示意图可推断:每个乙分子由两个●﹣﹣B原子构成,据示意图可以看出,该反响是A2+3B2=2AB3,A、该生成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但不一定含有氧元素,因此不一定是氧化物,应选项错误;B、反响前后分子改变,而原子的种类不变,应选项错误;C、根据分子构造图及方程式可知该反响为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合反响,因此不可能是分解反响;应选项错误;D、根据微观示意图及化学反响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可知每个乙分子由两个●﹣﹣B原子构成,没有A原子,应选项错误;应选项为:C.【点评】此题考察的是化学反响的微观模拟表示,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图示写出反响的化学方程式,然后做出正确的判断,并熟知化学反响的实质是分子破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成新的分子,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6.〔2021 •衡阳〕“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其中某个反响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从图示获得的以下信息错误的选项是〔〕A.该图示能反映质量守恒定律B.反响前后共有四种分子C.甲和丁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不同D.乙和丙中所含原子种类一样【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反响模拟图型.【分析】观察反响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该图示能否反映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微粒的构成分析分子、原子的种类物质的类别等.【解答】解:A、由图示可知,该图示中反响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同,不能反映质量守恒定律,故A 错误;B、由微粒的构成可知,反响前后共有四种分子,故B正确;C、由微粒的构成可知,甲为二氧化氮,丁为氮气,同种元素为氮元素,化合价分别+4、0,同种元素的化合价不同,故C正确;D、由微粒的构成可知,乙和丙中都含有碳原子和氧原子,原子种类一样,故D正确.应选A.【点评】此题属于微观示意图的考察,解题的关键是能够熟练分析微观粒子表示的物质的特征:构成一样的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的分子,只有掌握这些才能顺利解题.7.〔2021 •泉州〕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响的微观示意图.以下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正确的选项是〔〕A.反响物含3种元素 B.生成了2种物质C.反响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D.反响前后分子个数不变【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化学反响的实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反响模拟图型.【分析】根据反响过程图中的分子,判断反响物与生成物,结合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进展分析判断.【解答】解:A、根据化学反响的微观示意图,图中涉及A、B两种原子,反响物含A、B两种元素,应选项说法错误.B、根据化学反响的微观示意图,生成了2个分子,生成了一种物质,应选项说法错误.C、根据化学反响的微观示意图,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反响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应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化学反响的微观示意图,反响前后分子的个数由3个变为2个,反响前后分子个数发生了改变,应选项说法错误.应选:C.【点评】此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响模型图,考察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响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8.〔2021 •黔东南州〕某化学反响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不同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在此图示变化中共有四种物质B.该图示变化中的分子没有变化C.原子是化学反响中的最小粒子D.反响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化学反响的实质.【专题】化学反响模拟图型.【分析】根据反响过程图中的分子,判断反响物与生成物,结合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进展分析判断.【解答】解:A、由某化学反响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图示中的四个分子构成不同,为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在此图示变化中共有四种物质,应选项说法正确.B、由某化学反响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响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应选项说法错误.C、由某化学反响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原子是化学反响中的最小粒子,应选项说法正确.D、反响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反响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应选项说法正确.应选:B.【点评】此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响模型图,考察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响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9.〔2021 •玉林〕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响的微观模拟图,以下对该反响前、反响后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反响前、后的物质均为混合物B.反响前、后的物质的总质量不变C.反响前、后的原子数目不变D.参加反响的“〞分子与“〞分子的个数比为4:3【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纯洁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化学反响的实质.【专题】化学反响模拟图型.【分析】观察化学反响的微观模拟图,根据物质的构成分析物质的类别;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参加反响的微粒个数比以及物质的总质量的变化等.【解答】解:由化学反响的微观模拟图可知,各物质反响的微粒个数关系是:A、由微颗粒的构成可知,反响前、后的物质都是由不同种的分子构成的,均为混合物,故A正确;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响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反响前、后的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B 正确;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响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故C正确;D、由上图可知,参加反响的“〞分子与“〞分子的个数比为2:1,故D错误.应选D.【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图中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10.〔2021 •自贡〕工业上用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化合反响制备丙,以下是三种分子的模型图,根据以下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错误的选项是〔〕A.甲的化学式为C2H4B.保持乙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C.乙和丙都属于氧化物D.化学反响前后分子发生了改变【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化学反响的实质.【专题】化学反响模拟图型.【分析】由三种物质的分子微观示意图判断分子构成,根据分子构成写出物质的化学式:甲物质的化学式为C2H4、乙物质的化学式为H2O、丙物质的化学式为C2H6O,利用三种物质的化学式完成对所得结论的评价.【解答】解:A、由甲物质的分子微观示意图可知,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2H4.故结论A正确;B、由乙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乙物质是水,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故结论B正确;C、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由物质的分子微观示意图可知,乙物质的化学式为H2O,属于氧化物;丙物质的化学式为C2H6O,不属于氧化物.故结论C不正确;D、由反响微观示意图中微粒的变化可知,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故结论D正确;应选C.【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由分子微观示意图确定分子构成,利用分子构成写出物质的化学式,考察知识运用能力.11.〔2021 •呼和浩特〕甲烷和水反响可以制备水煤气〔混和气体〕,其反响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选项是〔〕。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同步练习第2课时(解析)

3.2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同步练习
第2课时原子的构成原子的质量
一、选择题
1.绝大多数原子的原子核中含有()
A. 质子、中子、电子
B. 质子、电子
C. 中子、电子
D. 质子、中子
【答案】D
【解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只有一种氢原子不含中子,绝大多数原子的原子核中含有质子和中子;
故选D。
2.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B.原子不带电是因为原子中不存在带电的微粒
C.原子在不停地运动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答案】B
【解析】原子不带电是因为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电荷数量相等,电性相反,B说法错误;
故选B。
3.下列对原子性质和组成的叙述:
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②原子在不停的运动;
③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④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⑤原子不显电性.
其中不正确的是()
A.①和② B.③和④ C.③和⑤ D.只有④
【答案】B。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同步练习

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一、单选题1.铵根离子的符号是 A .NH 4B .+4NHC .-4NHD .NH 32.硫酸根离子的符号是A .2-3COB .2-4SOC .-3NOD .OH -3.氢氧根离子的符号是A .2-3COB .2-4SOC .-3NOD .OH -4.干冰可用于疫苗等特殊药品的低温运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干冰由水分子构成 B .构成干冰的微粒静止不动 C .构成干冰的微粒间无间隙D .干冰升华吸热使环境温度降低5.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分子构成的一组是 A .氮气、氦气 B .冰、干冰C .金刚石、汞D .氯化氢、氯化钠6.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决定将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内储存的核废水排放入大海。
核废水中含有氟、锶、铯、碘等放射性核素。
已知氚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核内质子数为1,则它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为 A .3B .2C .1D .07.2000L 的氧气加压后能装入容积为20L 的钢瓶中,用分子观点解释正确的是 A .分子的体积变小了 B .分子间间隔变小了 C .分子的质量变小了 D .分子的数目变少了8.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A .金刚石B .氯化钠C .氢气D .铜9.2022年2月在北京举办了第24届冬季奥运会。
下列做法从微观角度解释不合理的是A .开幕式上舞台云雾——干冰升华,分子间隔发生改变B .运动场上用水造冰——温度降低,分子停止运动C .奥运村中日常消毒——消毒液挥发,分子在不断运动D .天然气公交车出行——天然气燃烧,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10.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一块金属很难被压缩—原子间没有间隔B.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运动C.湿衣服晾在阳光下干得快—分子间隔变小D.水蒸发变成水蒸气—分子本身发生改变11.若用小球表示原子,则分子模型可用于表示A.Fe B.H2C.CO2D.NH312.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 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同步练习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1.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则水分子的模型可表示为( )A. B. C. D.2.“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这首歌唱出了茉莉花的美丽、芳香。
在茉莉花的附近就能闻到花香,说明了( )A.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分子可以再分C.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D.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3.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氦(He3),其原子核中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下列关于氦(He3)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B.相对原子质量为2C.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D.原子结构示意图为4.R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下列关于R原子和R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性质相同B.电子层数相同C.相对原子质量相同D.最外层电子数相同5.下列现象不能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的是( )A.金块和铅块紧压在一起,过几年后发现铅中有金,金中有铅B.酒香不怕巷子深C.沙尘暴起,尘土满天D.衣橱里的樟脑球会逐渐变小6.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小红对它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原子核内有12个质子B.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C.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D.该原子失去电子后带负电荷7.下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一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B.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比为2∶1C.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D.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数目不变8.199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哈迈德泽维尔,开创了“飞秒化学”的新领域,使运用激光光谱技术观察进行化学反应分子中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
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察到的是( ) A.化学变化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 B.反应中原子的运动 C.化学反应中生成物分子的形成 D.原子核的内部结构9.已知原子中:质子数(Z )+中子数(N )=质量数(A ),表示X 元素原子的质子数和质量数可用X AZ 符号表示。
据报道,钬元素的原子Ho 16667可有效治疗肝癌,该原子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 )A.32B.67C.99D.16610.科学研究发现:氮气不活泼,在3 000 ℃时仅有0.1%的分子分裂。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构成物质的微粒同步练习

《構成物質的微粒》同步練習第1課時分子(一)預學導學:1、分子的定義:分子是保持物質_____最小微粒,保持水的化學性質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_;保持氧氣化學性質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___2、用分子的觀點解釋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在物理變化中,分子本身_____________,在化學變化中,分子本身_____________,生成_____3、分子的特徵:(1)分子總是不斷的,舉例:;(2)分子與分子之間存在一定的,舉例:;(3)分子很小,小;小。
(4)同種分子,相同;不同種分子,性質。
(二)當堂訓練:1、保持二氧化碳化學性質的粒子是()A. 二氧化碳分子B. 碳分子和氧原C. 碳原子和氧原子D.碳原子和氧分子2、下列物質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 二氧化碳B. 液氧C. 高錳酸鉀D. 水3、在加壓條件下,25m3的石油氣可以裝入0.024 m3的鋼瓶中,由此可以說明的是()A. 分子由原子構成B. 原子的品質很小C. 分子在不斷運動D. 分子間有間隔4、氧氣變成液態氧,發生改變的是()A. 氧分子的體積變小B. 氧分子的品質變小C. 氧分子的構成改變D. 氧分子的間隔變小(三)課後鞏固1、下列關於分子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 一切物質都是由分子構成的B. 分子是保持物質性質的一種粒子C. 同種分子的化學性質相同D. 分子受熱體積變大,遇冷體積變小2、某興趣小組做如下實驗探究分子的運動,請回答實驗中的問題(1)實驗Ⅰ:在盛有少量蒸餾水的小燒杯中滴入2-3滴酚酞試液,再向其中滴加濃氨水。
由實驗Ⅰ得出的結論有。
(2)實驗Ⅱ(如圖甲所示),燒杯A中的現象是;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是。
(3)為使實驗結論準確可靠,該興趣小組設計實驗Ⅲ(如圖乙所示)作為對比實驗。
你認為有無必要?為什麼?。
3、用分子的觀點解釋:酒精揮發是物理變化,而酒精燃燒是化學變化。
2.3 構成物質的微粒第2課時原子(一)預學導學:1、原子是構成物質的另一種微粒,原子構成,原子也可以直接構成,如:;原子是中的最小粒子。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同步练习2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同步练习2一、选择题1、若用“ ”表示氢原子,用“ ”表示氧原子,则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可表示为()A、 B、 C、 D、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A、分子之间的空隙是否发生变化B、物质的状态是否发生变化C、是否变成别的物质的分子D、一种物质的分子是否运动到另一种物质的分子之间去3、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的事实是()A、石灰石磨成粉B、碘受热后升华C、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减少D、碱式碳酸铜受分解4、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对发展化学学科起了推动作用,其主要论点有:①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②原子是微小不可分割的实体;③同种原子的性质和质量都相同。
从现代观点,你认为这三个论点不确切的是()A、①②B、②C、②③D、①②③5、1993年8月,我国科学家利用超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在一块晶体硅的表面通过探针的作用搬走原子,写下了“中国”两个字。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上述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B、上述过程是只发生了物理变化C、这两个汉字是当今世界上最小的汉字D、这标志着我国科学已进入操纵原子的阶段二、填空题6、按下列要求各举一个例子填在空的处:(1)由分子构成的纯净物:。
(2)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纯净物:。
(3)由两种分子构成的混合物:。
(4)由两种原子直接构成的混合物:。
7、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用一束带正电荷α粒子的微粒轰击金箔时,发现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但是也有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甚至有极少数的α粒子好像碰到了坚硬不可穿透的质点而被弹了回来。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能得出的关于金箔中金原子结构的一些结论,试写出其中三点:(1);(2);(3)。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 2、C 3、D 4、A 5、A二、填空题:1、(1)氧气(2)铁(3)CO和H(4)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其它2答案合理即可) 2、(1)原子中存在原子核,它占原子中极小的体积;(2)原子核带正电荷,且电荷远大于小粒子;(3)全箱的原子核质量远大于小粒子。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练习:第三章 第1节 第2课时 分子 原子(无答案)

第1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2课时分子原子1.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铜B.氧气C.水D.氯化钾2.用“,,则一个水分子可表示为()B. C. D.3.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和原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B.相同的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C.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粒子D.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4.6000 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 L的钢瓶中。
这主要说明() 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体积很小C.分子由原子构成D.分子间有空隙5.500 mL水中含有约1.67×1025个水分子,说明()A.分子可以再分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6.氧分子的模型如图8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B. 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C. 氧气由氧原子构成D. 氧分子是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图87.如图9表示在某封闭容器中的少量液态水的微观示意图(该容器的活塞可以左右移动)。
煮沸后,液态水变成水蒸气。
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图9图108.雪花被人们称为“冬之精灵”。
科学研究发现,世界上没有两片雪花的形状是完全相同的。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雪花的形成过程中,水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B.雪花融化时,水分子之间的空隙没有发生变化C.不同雪花中,水分子的化学性质不相同D.不同雪花中,水分子数目都是巨大的图129.科学家发现,水在-157 ℃超低温、标准大气压或真空条件下仍呈液态,比蜂蜜还黏稠。
下列关于这种“高密度液态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性质与普通水不同B.分子不再运动C.氢、氧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2∶1D.分子间的空隙比普通水的大10从分子、原子的角度对下面一些现象和变化进行解释,其中合理的是()A.花香四溢——分子很小,质量也很小B.热胀冷缩——温度变化,分子或原子的大小发生变化C.滴水成冰——温度降低,分子间间隔变小、停止运动D.食品变质——分子发生变化,分子性质发生变化11.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水的沸腾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了变化B.该实验过程中,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C.该实验说明,水是混合物D.该实验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12.厉害了,我的国!我国航天技术迅猛发展,“天舟一号”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首次成功交会对接,有力推动了我国空间站建设的进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同步练习
第2课时原子的构成原子的质量
一、选择题
1.绝大多数原子的原子核中含有()
A. 质子、中子、电子
B. 质子、电子
C. 中子、电子
D. 质子、中子
2.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B.原子不带电是因为原子中不存在带电的微粒
C.原子在不停地运动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3.下列对原子性质和组成的叙述:
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②原子在不停的运动;
③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④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⑤原子不显电性.
其中不正确的是()
A.①和② B.③和④ C.③和⑤ D.只有④
4.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原子核中的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
B.原子核外的最外层电子与物质的化学性质密切相关
C.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核外的电子没有发生改变
D.原子核中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可看成相对原子质量
5.下列粒子不显电性的是()
A.质子 B.电子 C.原子核D.分子
6.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 )
A.中子数 B.电子数 C.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和 D.中子数和电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