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梁山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济宁市梁山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10月月考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梁山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10月月考 语文 一、基础知识(共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是( ) A.参乘(shèng) 头晕目眩(xuán) 京畿(jī) 夜缒而出(zhuì) B.卮酒(zhī) 虎踞龙盘(jù) 目(chēn) 所向披靡 (mí) C. 枭雄(xiāo) 铿然有声(kēng) 觇视 (chān) 切齿心(fǔ) D.忤视(wǔ) 皆为戮没(lù) 炮烙(páolào)人为刀俎(zǔ) 2.下列词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 A.迷惘翱游容销金镜汗流浃背 B.磕绊游弋一如既往入不付出 C.斑斓甄别怨天忧人不计其数 D.船棹蛰居直截了当战战兢兢 3.依次填入下面空格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岗位培训改变了只在学校接受教育的状况,一个人离开学校,并不意味着学习的 。
从这故事里可以看出,李贺从青少年时代起,就把全部心血 到诗歌创作上去了。
谁也不能以任何理由 赡养父母的义务。
整顿党风,一定要把那些 党纪国法,敢于顶风作案的领导干部,交司法部门严肃处理。
A.终止 灌注 推脱 违犯 B.中止 灌注 推托 违反 C.终止 贯注 推脱 违犯 D.终止 贯注 推脱 违反 A. 张老师一生默默地耕耘在幼儿园,为祖国培养了无数个风华正茂的少年儿童。
B.“两会”召开后,全国上下激浊扬清,形成了弘扬正气的政治局面。
C. 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不孚众望,公司一定会凭借产品的优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
D.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戴望舒原名戴梦鸥,是中国代著名的诗人、文学翻译家。
他所作的《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
B.徐志摩,现代著名诗人,他被认为是新月诗派的“盟主”,代表作有《再别康桥》《雪花的快乐》等。
山东省济宁市梁山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 语文 含答案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梁山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语文一、语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27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记忆犹新决别厮杀管窥蠡.测lǐ解剖.pōu 瞥.见pi ēB.礼上往来飘渺宿愿涸.辙之鲋hé气氛.fēn 风靡.míC。
一泻千里编辑嬉戏乘.虚而入chéng 扼腕.wàn 似.的shìD.委屈求全暮霭白晰少安毋.躁wú混.沌hún 贿赂.l ù2。
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世外桃源积思广益中流砥柱循规蹈矩B. 相形见绌汗流夹背趋之若骛流连忘返C. 终南捷径责无旁贷开诚布公细微末节D. 如法泡制义愤填膺安之若素骇人听闻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
2013年12月麻栗坡民族中学举办的校园文化艺术周活动早已落下了帷幕,但师生们对文化艺术周活动的讨论却如火如荼,“演讲比赛、师生书画展、卡拉OK大赛、汉字听写大赛”是师生们对文化艺术周活动四大亮点项目的基本评价.B。
近久以来,在学校里面,特别是课堂上,经常看到他们两个眉来眼去,看来早就好上了.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C。
麻栗坡沿河街,一到夜晚,灯红酒绿,热闹非凡。
D。
我们学校不少学生写的作文,文不加点,字迹潦草,卷面不整洁,让语文老师阅读这样的文章,真是感到头疼。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我国将推行公务用车制度。
公务车出行采用社会化提供、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等办法,消息一经公布马上吸引了很多媒体的关注。
B.可燃冰是海底极有价值的矿产资源,足够人类使用一千年,有望取代煤、石油和天然气,成为21世纪的新能源。
C.教育专家认为,一个孩子因受某些因素影响而过早承担大人的责任是很不幸的,这对孩子一生造成了负面影响是难以估量的.D.早上来上学的时候,我看到建筑工地上的挖掘机、装载机和十几辆翻斗车正在工作人员的指挥下挖土.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你若伫立良久仍然毫无倦意,,。
2013-2014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13-2014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长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无讼”概念源自孔子在《论语•颜渊》中的一句话:“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意思是我审判案件和别人没有什么不同,但是我的目标在于使人们不争讼〉这体现了孔子对理想社会关系的追求。
在以儒家文化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两千多年的中国农业文明时代,“无讼”观念是调剂社会关系的美好愿景。
在当今中国,尤其在广大的乡村社会,这种观念依然普遍存在,即在发生纠纷时通常愿意用传统的伦理道德等观念来调节,而非直接诉诸法律。
在孔子看来,“仁”是社会的基础。
每个人都做到“克己复礼”,约束私利,天下就“归仁”了,个人也就成为“不忧不惧”的君子,从而构成“君子”社会。
君子“既明且远”,就可以从政来治理社会。
如何调解社会纠纷矛盾?诉讼必不可少,但诉讼的目的是止讼以至无讼,消除诉讼的社会根源。
孔子反对以力服人的强暴统治,强调道德模范的引领,认为这是实现无讼的关键。
以道德和榜样的力量来影响社会,“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从而实现“仁者”爱人、识人、容人而无诉讼纷争的理想社会境界。
虽然孔子的“无讼”理想没能成为当时现实的社会场景,但这种社会治理理念却贯穿于中华文明始终。
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用“乡土社会”来概括中国社会的总体特征,称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在乡土社会的礼治秩序中做人,如果不知道“礼”,就成了撒野,没有规矩,简直是个道德问题,不是个好人。
一个负责地方秩序的父母官,维持礼治秩序的理想手段是教化,而不是折狱。
201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山东省济宁一中2014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推荐下载

山东省济宁一中高三月考语文试题2013年10月命题人:孙伟审题人:李秀荣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请将第Ⅰ卷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中的相应位置。
第Ⅰ卷(共48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悄然/愀然痉挛/劲敌八宝粥/胡诌八扯B.瑕疵/龇牙饮恨/饮马滞纳金/栉风沐雨C.噱头/矍铄湮没/殷红拉家常/摧枯拉朽D.伺候/肆意纤夫/翩跹庇护权/刚愎自用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信笺落寞综合征扶正祛邪B.坐镇吹拂策源地卑躬曲膝C.怄气浏览蜂窝煤分庭抗理D.瞭望寒暄口头蝉优哉游哉3.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天燃气见危授命骀(dài)荡瑕瑜互见(xiàn)B.流线形绠短汲深恫吓(xià)妍媸(chī)毕露C.路由器积重难返炽(chì)热如蚁附膻(shān)D.大杂会除恶务尽甲壳(ké)居心叵(pǒ)测4.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北方山河雄壮,蕴育出粗犷豪放的北方文化,呈现出恢弘大气的阳刚之美;江南山清水秀,滋养出秀美聪慧的江南文化,呈现出精致灵动的阴柔之韵。
B.《达芬奇密码》的作者丹•布朗是个博采众长、兼融并蓄、才华卓著的小说家,他的每部作品都是精雕细琢之后的艺术珍品,赢得了广大读者的青睐。
C.编撰《平凡的感动》的目的就是记载和放大发端于网络、传颂于社会、感动了中国的“最美人物”和“最美故事”,让更多的人从他们身上汲取道德力量。
D.在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事件被曝光后,我们无不痛心疾首,怒斥那些唯利是图、有恃无恐的不法奸商,对食位素餐、渎职的有关官员进行无情地鞭挞。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春节期间,学校举行了一场别无二致的茶话会,校领导向离退休的老教师祝贺新年,并汇报了过去一年学校在教学管理及教学改革上所取得的成绩。
2013-2014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3-2014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高一语文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7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 第Ⅱ卷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对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
第I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星宿./乳臭.搭讪./赡.养费粗犷./旷.日持久B.着.实/酌.量砾.石/沥.青路鞭挞./纷至沓.来C.呜咽./奖掖.瞋.目/撑.门面诘.难/殚精竭.虑D.畜.养/体恤.锁钥./管弦乐.迸.发/屏.气凝神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镶嵌精萃休闲装轻描淡写B.瑕疵鄙薄邀请赛赔理道歉C.怃然琵琶和稀泥玲珑剔透D.推辞观摩元霄节伶牙俐齿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____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____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②别里科夫的死去,昭示着俄国落后、禁锢的封建思想行将就木,它必将在渴望新生活的瓦连卡们的笑声中____。
③十多个寒来暑往,当初离家出走的步伐早已__在岁月的风尘里,我的心在我的脚步抵达长安镇的那一刻就深深地烙上了它的印迹。
A.泻薄薄消逝淹没B.泻淡淡消失湮没C.泄淡淡消失淹没D.泄薄薄消逝湮没4.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高一语文第1页共7页A.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再次暴露了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管理不严格等问题,人们对这场本不应该发生的事件痛不欲生....。
B.2011年我国许多地方的大旱警示我们,本来就水资源匮乏的北京离“水贵如油”的情形指日可待....,节水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C.位于西安世园会主轴线上的自然馆,建筑体型独特,气宇轩昂....,是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标志性建筑。
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有答案)

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A、浸渍.(zì)瞋.目(chēng)修禊.(qì)睚眦.必报(zì)共.其乏困(gōng)B、漫溯.(sù)坍.圮(dān)造诣.(zhǐ) 百舸.争流(gě)鸡豚狗彘.(zhì)C、变徵.(zhǐ)飨.士卒(xiǎng)长篙.(hāo ) 锲.而不舍(qì)骇.人听闻(hài)D、喋.血(dié)青荇.(xìng)蹙.缩(cù)桀骜.不驯(ào)转轴拨弦.(xiá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夙兴夜寐翁翁郁郁签暑浅尝辄止B、趋之若鹜没精打彩行迹可疑汗流浃背C、张弛有度无济于事心急如焚游目骋怀D、骇人听闻义愤填膺廖廓陨身不恤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A、普金表示,由于“统一俄罗斯党”在新一届国家杜马选举中独领风骚....,他决定再次和梅德韦杰夫搭档参加竞选。
B、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
C、有人希望,黑人只要撒撒气就会满足,如果国家安之若素....,毫无反应,这些人必会大失所望的。
D、不管如何描述姚明,都不算言过其实....,因为姚明的文化意义已远远超过体育本身,他已经成为推动美国人了解中国和亚洲的一面镜子。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在张承志的散文中,对我国当今所处的社会形态抱有很大的遗憾与批判,特别是对当今中国人奉行的“犬儒主义”提出了强烈的批评。
B、以娱乐性阅读为主要目的的穿越小说往往并不叙述具体的历史事件,而是借用历史人物的名字,讲述历史版本的现代爱情故事。
C、交通台日前播报,夏日里,有的人在小轿车内开着空调过夜,由此发生窒息死亡事件每年都有发生,应该引起司机朋友们的高度重视。
山东省济宁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2012-2013学年度济宁市高三一摸试题语 文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第Ⅱ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第Ⅰ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 .对峙./投掷. 祈祷./倒.春寒 诡谲./一蹶.不振B .扁.舟/扁.平 启碇./沉淀.物 脊椎./椎.心泣血C .拓.印/拖沓. 抹.粉/抹.不开 铂.金/厚此薄.彼 D .复辟./精辟. 戏谑./头皮屑. 惬.意/翻箱倒箧.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矫情 动辄 水蒸气 和言悦色B. 寒碜 插坐 煞风景 插科打诨C. 搁置 妥帖 满堂彩 慧心灵性D. 奚落 融资 邻界点 群情激奋1.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 万名干部“大走访”,坚持把转变工作作风贯穿于联系基层、服务群众的全过程,切实为群众_____更多实惠。
② 我国大运河申遗所走的是一条“文化路线”,_____在这一过程中,必然有一番中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之间的博弈。
③今年夏天,英超豪门阿森纳将为曾效力过该队的荷兰传奇球星“冰王子”丹尼斯•博格坎普____ 一尊铜像。
A. 谋取 因而 竖立B. 牟取 因而 树立C. 谋取 然而 树立D. 牟取 然而 竖立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来九中街欣赏树洞画的市民不绝..如缕..,看着这些美丽的树洞画,观者无不啧啧赞叹,为王月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艺术创造击掌叫绝。
山东省济宁市梁山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12月月考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梁山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试题 语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每小题3分,共21分。
)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两个错误的一项是 ( ) A.舸(gě)舰迷津 浪遏(jié)飞舟 五岭逶(wēi)迤颓圮(pǐ) B.软泥青荇(xìn)默默彳(chì)亍 星辉斑斓(nán)漫溯(sù) C.秦军(fán)南 夜缒(zhuì)而出 切齿拊(fǔ)心笙(sēng)箫 D.凄婉(wǎn) 火钵(bō)惆(chóu)怅岁月稠(chóu)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____的。
(2)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____终结。
(3)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____香港防务。
(4)0时40分,刚刚参加了____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了“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
A.序幕 宣告 接替 交换 B.序幕 宣告 接管 交接 C.帷幕 宣称 接替 交换 D.帷幕 宣称 接管 交接 ⑨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⑩齐彭殇为妄作 A.①⑧/②⑥/③④⑤/⑦⑨⑩ B.①⑨/②④⑧/③⑤⑥/⑦⑩ C. ①⑨/③④⑤/③⑥⑧/⑦⑩ D.①⑨⑩/②④⑧/③⑤⑥/⑦ 二、文言文阅读(2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张克戬,字德祥,侍中耆曾孙也。
第进士,历河间令,知吴县。
吴为浙剧邑,民喜争,大姓怙势持官府。
为令者踵故抑首,务为不生事,幸得去而已。
克戬一裁以法,奸猾屏气。
使者以状闻,召拜卫尉丞。
初,克戬从弟克公为御史,劾蔡京。
京再辅政,修怨于张氏,以微事黜克戬。
宣和七年八月,知汾州。
十二月,金兵犯河东,围太原。
太原距汾二百里,遣将银朱孛堇来攻,纵兵四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山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语文一、语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27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记忆犹新决别厮杀管窥蠡测lǐ解剖pōu 瞥见piēB.礼上往来飘渺宿愿涸辙之鲋hé气氛fēn 风靡míC.一泻千里编辑嬉戏乘虚而入chéng 扼腕wàn 似的shìD.委屈求全暮霭白晰少安毋躁wú混沌hún 贿赂lù2.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世外桃源积思广益中流砥柱循规蹈矩B. 相形见绌汗流夹背趋之若骛流连忘返C. 终南捷径责无旁贷开诚布公细微末节D. 如法泡制义愤填膺安之若素骇人听闻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2013年12月麻栗坡民族中学举办的校园文化艺术周活动早已落下了帷幕,但师生们对文化艺术周活动的讨论却如火如荼,“演讲比赛、师生书画展、卡拉OK大赛、汉字听写大赛”是师生们对文化艺术周活动四大亮点项目的基本评价。
B.近久以来,在学校里面,特别是课堂上,经常看到他们两个眉来眼去,看来早就好上了。
C.麻栗坡沿河街,一到夜晚,灯红酒绿,热闹非凡。
D.我们学校不少学生写的作文,文不加点,字迹潦草,卷面不整洁,让语文老师阅读这样的文章,真是感到头疼。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我国将推行公务用车制度。
公务车出行采用社会化提供、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等办法,消息一经公布马上吸引了很多媒体的关注。
B.可燃冰是海底极有价值的矿产资源,足够人类使用一千年,有望取代煤、石油和天然气,成为21世纪的新能源。
C.教育专家认为,一个孩子因受某些因素影响而过早承担大人的责任是很不幸的,这对孩子一生造成了负面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D.早上来上学的时候,我看到建筑工地上的挖掘机、装载机和十几辆翻斗车正在工作人员的指挥下挖土。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你若伫立良久仍然毫无倦意,,。
,当面前映着你颀长的身影的时候,。
此时,抬头仰望, 。
①还可以再站一会儿②那就再看看江之岛对面的腰越岬赫然苏醒的情景吧③群山褪了红妆,天由鹅黄变成淡蓝④接着再看看小坪岬⑤白雪富士,高倚晴空⑥你会看到相模滩水气渐收,海光一碧,波明如镜A.⑥①②④③⑤B.②①④⑥⑤③C.②④①⑥③⑤D.⑥④①②⑤③6.下列标点符号用法正确的一项是()A. “陆资入台”可以使两岸在更广泛的领域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特别是在当前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更需要两岸携手、共渡难关。
B.深山“穴居”,闹市“蛋居”,而今京城又出现“井居”。
核心的问题在于,我们这个社会该如何对待这些底层的民众;我们的社会救助体系,是否还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
C.许多农耕时代形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呈现片段化、碎片化状态,致使一些专家感慨“偌大的城市里,已经容不下一张童年的灶王像。
”D.按照传播效果来看,“汪峰上头条”是个非常完美的传播个案。
从萌芽、发酵、直到膨胀,整个过程非常清晰,只有调侃,没有恶意,没有向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
7.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列坐其次(次序)B. 不能喻之于怀(明白)C. 凌万顷之茫然(越过)D.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有)8.下列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B. 可怜C.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之一粟.. D. 渺沧海9.下列句子中“于”字的意义与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A.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B.月出于.东山之上C.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D.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苏轼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日:“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日:“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
嘉祜二年,试礼部。
以《春秋》对义居第一。
后以书见欧阳修,修语梅圣俞日:“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知徐州。
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
轼日:“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攻城。
”驱使复入。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日:“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卒长日:“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雨日夜不止,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道过金陵,见王安石,日:“大兵大狱,汉、唐灭亡之兆。
祖宗以仁厚治天下,正欲革此。
今西方用兵,连年不解,东南数起大狱,公独无一言以救之乎?”安石日:“二事皆(吕)惠卿启之,安石在外,安敢言?”轼日:“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事君之常礼耳。
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礼,公所以待上者,岂可以常礼乎?”安石厉声日:“安石须说。
”又曰:“出在安石口,入在子瞻耳。
”又曰:“人须是知行一不义,杀一不辜,得天下弗为,乃可。
”轼戏日:“今之君子,争减半年磨勘①,虽杀人亦为之。
”安石笑而不言。
仁宗初读轼、辙制策,退而喜日:“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
”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食,称为天下奇才。
而卒不得大用。
(选自《宋史·苏轼列传》,有删改)【注】①磨勘:唐宋定期勘验官员政绩,以定升迁。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比冠,博通经史。
比:等到B.轼诣武卫营,呼卒长诣:下令C.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庐:建房D.大兵大狱,汉、唐灭亡之兆狱:刑罚11.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苏轼“才学高”的一组是(3分)①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②以《春秋》对义居第一③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④吾在是,水决不能攻城⑤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⑥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食A.②③⑥ B.①④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苏轼听完母亲讲的故事,就能复述出大意来,很小就表现出了才能。
B.苏轼写信给欧阳修,欧阳修看到信后,说他自己应该避开,从而让苏轼出人头地,表达了对苏轼的赞美。
C.苏轼路过金陵,拜见王安石,劝说王安石要敢于进谏,来报答皇上对他不一般的待遇,很让王安石生气。
D.苏轼的才学受到欧阳修称颂,文章得到宋仁宗、宋神宗夸赞,可惜他最终没有得到重用。
13.(1)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①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3分)②今西方用兵,连年不解,东南数起大狱,公独无一言以救之乎?。
(4分)(2)用斜线(/)给下面一段文言文画线部分断句(3分)羲之既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
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叹日我卒当以乐死。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饯别王十一南游刘长卿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
[注释]①饯别:设宴送行。
王十一:名不详,排行十一。
②落日:指王十一到南方后,当可看到夕照下的五湖春色。
五湖:指太湖。
③汀洲:水边或水中平地。
白苹:水中浮草,花白色,故名。
14.请简要分析颔联中“没”字和“空”字的妙用。
(5分)15.颈联采用了什么手法表现离情别绪,请简要赏析。
(6分)(三)名句名篇默写(8分)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8分)①携来百侣曾游,。
②消散了,,丁香般的惆怅。
③,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⑤,可以无悔矣。
⑥淇水汤汤,。
⑦,心念旧恩。
⑧,桃李罗堂前。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绕不过的“悠悠长水”陈熙涵谭其骧祖籍嘉兴,嘉兴古称长水,所以他将自己的论文集命名为《长水集》。
这一层意思其实很多人并不清楚,于是将“长水”与他所治的中国历史地理联系起来。
他的弟子、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告诉记者,先生倒并不反对外人的这种联想。
而在葛剑雄心目中,先生给他留下的印象正是“悠悠长水”。
“他不是滔滔江河,但始终流淌着,就像那长年的流水,滋润大地。
”葛剑雄说,“谭其骧的名字已经与中国历史地理学这门学科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任何一个想学习或研究中国历史地理的人,都将离不开他的著作,都将是他的贡献的受益者。
”按照葛剑雄的话说,但凡研究中国的历史疆域、政区沿革、人口迁移、民族分布,乃至黄河和长江的历史变迁,等等,谭其骧都是“绕不开”的。
1984年,美国总统里根访华,复旦大学是他到上海时的访问单位之一,学校决定将《中国历史地图集》作为礼品赠送给他。
校长向里根赠送礼品时,向他介绍主编这套地图集的就是本校教授谭其骧,里根听后,立刻回过身去与坐在第二排的谭其骧握手。
这一场面被摄像机摄下,在美国进行了转播。
后来,葛剑雄去美国,在介绍《中国历史地图集》时,不少人都说他们曾在电视上看到过谭其骧与里根握手。
有的人并不知道复旦大学,但当葛剑雄提起这件事时,他们就会说:“噢,就是向里根总统送一套地图集的那所中国大学。
”当年,学校却给像谭其骧这样的学者们开过一个荒谬的玩笑。
1974年,上海学习清华大学经验,对所有正副教授进行“突袭考试”。
复旦大学的试卷是本校各科的入学试卷,结果谭其骧对社会主义时期的基本路线只能举其大意,帝国主义的五大特点只写出了三点,“鞍钢宪法”没有答,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也没有写全,数理化只做了一亩等于几平方丈这一道题。
这番考试的结果,被作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毫无知识、一窍不通、连大学入学资格都没有的事例而广泛宣传。
葛剑雄这样描述他的老师:“他的经历很简单,从6岁到82岁都没有离开学校。
他的工作很单纯,从20岁登上讲台,就是上课和做研究。
他16岁参加共青团,17岁以后就不想再过问政治,但政治却没有放过他,历史给他留下了风霜的印记。
”和这般“平淡”的经历相符,谭其骧性情淡泊,寡于交游,疏于应酬,不大愿为学术以外的事花费时间。
他在北平时,胡适是北平学界第一名人,青年人都以名为胡适所闻为荣,谭其骧的导师顾颉刚不止一次向胡适介绍过谭,并在信中对谭大加赞扬,但谭其骧却从未去拜见过胡适。
陈寅恪也是泰斗级名教授,不少人攀附惟恐不及。
谭的好友俞大纲是陈的表弟,陈曾向他问起过谭的情况,谭其骧知道后,也没有“顺势”去见陈寅恪。
不过谭其骧也并非索然无趣之人。
友人曾回忆起上世纪30年代初谭其骧刚从燕京大学研究院毕业后的生活,饶有兴味。
“我们白天授课上班,晚上用功,有时觉得困累,闲谈一会儿,季龙活泼勇敢,到东安市场九龙斋买几串冰糖葫芦,吃了酸甜凉食以后,精神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