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复习思考题

合集下载

植物遗传育种学复习题

植物遗传育种学复习题

植物遗传育种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杂种优势:杂种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产量和品质等方面优于双亲的现象。

2、基因工程: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密的设计,通过体外 DNA 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有目的地改造生物种性,使现有的物种在较短时间内趋于完善,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求的新的生物类型。

3、细胞质遗传:由细胞质内的基因即细胞质基因所决定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

4、基因突变:基因内部发生了化学性质的变化,与原来的基因形成对性关系。

5、染色体组:指配子中所包含的染色体或基因的总和。

6、选择育种:利用现有品种或类型在繁殖过程中自然产生的变异,通过选择淘汰的手段育成新品种的方法。

二、填空题1、植物的繁殖方式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2、杂种优势利用中,选育杂交种的基本程序是(选育自交系)、(配合力测定)和(制种)。

3、基因突变具有(稀有性)、(随机性)、(平行性)和(重演性)等特征。

4、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

5、多倍体的类型有(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

三、选择题1、下列属于质量性状的是()A 株高B 产量C 花色D 千粒重答案:C2、杂种优势表现最明显的是在()A F1 代B F2 代C F3 代D 以后各代答案:A3、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发生在()A 细线期B 偶线期C 粗线期D 双线期答案:B4、下列哪种方法不能用于创造新的变异()A 杂交B 诱变C 选择D 以上都不是答案:C5、基因工程中常用的载体不包括()A 质粒B 噬菌体C 病毒D 线粒体答案:D四、简答题1、简述杂交育种的基本原理。

答:杂交育种的基本原理是基因重组。

通过杂交,将两个或多个亲本的优良基因组合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具有双亲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杂种后代会产生遗传变异,为选择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同时,基因的分离和重组使得杂种后代的性状出现分离和重新组合,从而有可能选出符合要求的优良个体。

药用植物学思考题(完整版)

药用植物学思考题(完整版)

药植部分思考题1、什么是细胞后含物,常见哪些类型?植物细胞在生活过程中,由于新陈代谢的活动而产生各种非生命的物质,统称为后含物。

包括淀粉﹑菊糖﹑糊粉粒﹑脂肪油和各种结晶2、淀粉粒有哪些类型?什么叫脐点、层纹?类型:同化淀粉﹑贮藏淀粉。

脐点:淀粉形成初期的核心层纹:围绕脐点亮暗相间的轮纹3、草酸钙结晶有哪些类型,钟乳体成分?草酸钙晶体类型:单晶﹑针晶﹑簇晶﹑沙晶﹑柱晶。

钟乳体成分:碳酸钙结晶4、什么是纹孔?细胞壁特化有哪些类型?纹孔:次生壁加厚过程中留下没有加厚的部分细胞壁特化类型:木质化﹑木栓化﹑角质化﹑粘液质化﹑矿质化5、植物的组织有哪几类?植物的组织一般可分为分生组织基本组织﹑保护组织﹑分泌组织﹑机械组织和输导组织6、什么叫气孔,气孔轴式?腺毛、非腺毛形态上有何区别?气孔:在表皮上﹙特别是叶的下表皮﹚可见一些呈星散或者成行分布的小孔气孔轴式:保卫细胞和副保卫细胞之间的排列方式腺毛有头部和柄部之分而非腺毛无头柄之分7、周皮属哪种保护组织,由哪几部分组成?周皮属于次生保护组织,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形成层组成8、外部分泌组织有哪几种,内部分泌组织有哪几种?分泌腔又有哪两种类型?外部分泌组织:腺毛﹑蜜腺。

内分泌组织:分泌细胞﹑分泌腔﹑分泌道和乳汁管。

分泌腔:离生性分泌腔和溶生性分泌腔9、机械组织分为哪两类,厚壁组织又分为哪两种,什么是晶鞘纤维?机械组织: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

厚壁组织:纤维和石细胞晶鞘纤维:一束由纤维外侧包围着的许多含草酸钙晶体的薄壁细胞所组成的复合体的总称10、导管、管胞、筛管、筛胞分布在维管束的什么部位,有何作用?管饱和导管是专管自下而上输送水分及溶于水的无机养料的输导组织存在于木质部。

管和筛胞是输送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营养物质到植物其他部分的输导组织存在于韧皮部11、导管的类型有哪些,维管束有哪些类型?导管类型:环纹导管﹑螺纹导管﹑梯纹导管﹑网纹导管﹑孔纹导管维管束类型:有限外韧维管束﹑无限维管束﹑双韧维管束﹑周韧维管束﹑周木维管束﹑辐射维管束12、什么是定根、根系,贮藏根分哪两种,来源有何不同?定根:凡是直接或间接由胚根发育而成的主根及其各级侧根根系:一株植物地下所有根的总称贮藏根:肉质直根来源于主根,且一株植物上只有一个。

育种学老师给的思考题答案

育种学老师给的思考题答案

绪论1、作物育种学、品种的概念。

答: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和繁育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和方法的科学。

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条件下,根据自身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某种群体;这种群体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特性,在生物学、形态学及经济性状上的相对一致性,而与同一作物的其他群体在特征、特性上有所区别;这种群体在一定的地区种植,在产量、抗性、品质等方面等符合生产发展的需要。

2、简述作物育种学的特点和任务。

答:特点—人工进化的科学;综合性的应用学科;实践性强。

务—研究育种规律;培育新品种,实现品种良种化;繁育良种,实现种子标准化。

3、简述作物品种的属性和作用。

答:属性:生产资料,更多的农产品,以满足人类生产、生活的需要,品种必须具有高产稳产、优质等特点,可进行再生产;经济类型,作物品种属于某一植物分类学的种或亚种,但不同于变种,是经济上类别;地区性时间性,由于地区间生态、经济、栽培等条件的不同以及各条件随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因而作物品种具有地区性和时间性。

作用: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减轻自然灾害;扩大栽种地区;有利改革耕作制度;促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

一、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自花授粉作物:又名自交作物,即主要以自花授粉方式繁殖后代的作物。

异花授粉作物:又名异交作物,主要以异花授粉方式繁殖后代的作物。

常异花授粉作物:同时依靠自花和异花授粉两种方式繁殖后代的作物。

自交系品种:从突变及杂交组合中经过多代自交加选择得到的同质纯合群体。

杂交种品种:指在严格选择亲本和控制授粉的条件下生产的各类杂交组合的F1植株群体。

群体品种:广泛的遗传基础基因型多样性无性系品种:是由一个无性系或几个近似的无性系经过营养器官的繁殖而成。

2、各类作物的遗传特点(看作业)3、自交的遗传效应:(一)纯合基因型(二)性状分离(三)自交衰退交的遗传效应:(一)异交形成杂合基因型(二)增强后代的生活力二、种质资源种质资源:一切具有一定种质或基因、可供育种及相关研究利用的各种生物类型称为种质资源。

药用植物遗传育种

药用植物遗传育种

药用植物遗传育种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 品种:2. 单株选择法: 3 一般配合力: 4. 芽变: 5. 嵌合体: 6. 半致死剂量: 7、同源染色体:8、种质资源:9、特殊配合力: 10、显性性状:11、单株选择法:12、染色体组:13、体细胞杂交:14、垂直抗性::15、临界剂量16. 引种二( 填空题1(交换值越大,连锁强度越,基因间的距离越。

2(两对独立基因杂种F2基因型种类为种,其中,纯合基因型的种类为种,每种纯合基因型植株在F2群体中应各占。

3(栽培烟草核型为2n=4x=48,在下列情况下期望有多少条染色体:单倍体,二倍体烟草,八倍体烟草。

4(下面有丝分裂中各种情况所属的时期:核仁消失,核膜从新形成,着丝点排在赤道板平面上,染色体单体分开分别向两极移动。

5(菜豆种皮颜色的遗传黑色(A)对白色(a)显性。

两株黑种皮植株杂交,得到3/4黑种皮和1/4白种皮植株的后代,其双亲的基因型是。

6(人参染色体数为2n=2x=24,具有个基因连锁群。

7(真核生物的染色体主要由、、和组成。

8(近亲繁殖按亲缘关系从远到近的程度一般可分为和交配。

植物的自花授粉被认为是。

9(在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缺失和重复是染色体上基因的发生了变化,三(选择题1(1900年( )规律的重新发现标志着遗传学的诞生。

A 达尔文 B 孟德尔 C 拉马克 D克里克2(染色体的某一区段的正常直线顺序发生了颠倒叫( )A、易位 B、简单易位C、倒位 D、重复3(表现不连续变异的性状称为( )A、数量性状 B、质量性状 C、单位性状 D、相对性状4(在高等植物的细胞质中,除质体外,( )中也有胞质基因的存在。

A. 核糖体B. 内质网 C. 线粒体 D. 溶酶体 5(豌豆的黄色子叶(Y)对绿色子叶(y)为显性,杂合体黄色子叶(Yy)和绿色子叶杂交的子代中。

A. 全为黄子叶; B. 1/2为黄子叶,1/2为绿子叶;C. 全为绿子叶; D. 3/4为黄子叶,1/4为绿子叶。

药用植物课后思考题答案

药用植物课后思考题答案

15、有哪些显微特征可作为叶类生药的鉴别? (1)叶片表面上气孔的数目、形状及气孔轴式 为叶类生药的重要鉴别特征。 (2)叶片上毛的有无、类型因植物的种类而异, 在叶类生药显微鉴定时,常常是有价值的鉴别特征。 (3)各类植物叶肉的栅栏组织排列的层数不一 样,可作为叶类药材鉴别的特征。 (4)有些植物在主脉上方有一层或几层栅栏组 织、与叶肉中的栅栏组织相连接,成为重要的鉴别 特征。 16、什么是二强雄蕊和二体雄蕊? 二强雄蕊:雄蕊四枚,分离,两长两短。 二体雄蕊:雄蕊的花丝连合成两束,花药分离。
17、举例说明荚果和角果的异同?
荚果和角果都属于干果中的裂果。 荚果由单心皮发育形成,成熟时沿腹缝线和背缝线 同时裂开成两片,为豆科植物所特有。如黑豆、豌豆的 果实;也有成熟时不开裂的。如落花生、皂荚的果实。 角果由两心皮合生具侧膜胎座的上位子房发育而成 的果实,中间有由心皮边缘合生处生出的假隔膜将子房 分隔成二室,种子着生在假隔膜两边,成熟时沿两侧腹 缝线自上而下开裂成两片,假隔膜仍留在果梗上。角果 细而长的称为长角果,如油菜、萝卜的果实;角果短而 宽的称为短角果,如独行菜、菘蓝的果实。
6、何谓气孔轴式?常见的气孔轴式有哪些? 保卫细胞与其周围的与表皮细胞形状不同的细 胞——副卫细胞排列的方式称为气孔轴式或类型。 常见的气孔轴式有:
平轴式、直轴式、不定式、不等式、环式及禾本科型
7、花程式﹡K5C5A∞G(1:1:1)的含义? 表示两性花;辐射对称;萼片和花瓣均5枚,分 离;雄蕊多数,分离;单心皮雌蕊,子房上位,1 室,1个胚珠。 8、变态叶有哪些类型,请说明之。 苞片、小苞片和总苞片 生于花柄基部或花序下 面的小型变态叶称苞片;生在花序外围或下面的 苞片称总苞;花序中每朵小花花柄上或花萼下的 苞片称小苞片。

育种学思考题(老师说的重点)

育种学思考题(老师说的重点)

育种学思考题(⽼师说的重点)《植物育种学》复习思考题绪论1、作物育种学、品种的概念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和繁育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和⽅法的科学。

作物品种:是⼈类在⼀定的⽣态和经济条件下,根据⾃⾝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定群体;这种群体具有遗传上的稳定性及在⽣物学、形态学及经济性状上的相对⼀致性,⽽与同⼀作物的其他群体在特征、特性上有所区别;这种群体在⼀定的地区植,在产量、抗性、品质等⽅⾯等符合⽣产发展的需要。

第⼀章作物的繁殖⽅式及品种类型1、名词解释:⾃花授粉作物,异花授粉作物,常异花授粉作物,⾃交系品种,杂交种品种,群体品种,⽆性系品种⾃花授粉作物:⼜名⾃交作物,即主要以⾃花授粉⽅式繁殖后代的作物。

异花授粉作物:⼜名异交作物,主要以异花授粉⽅式繁殖后代的作物。

常异花授粉作物:同时依靠⾃花和异花授粉两种⽅式繁殖后代的作物。

⾃交系品种:从突变及杂交组合中经过多代⾃交加选择得到的同质纯合群体。

杂交种品种:指在严格选择亲本和控制授粉的条件下⽣产的各类杂交组合的F1植株群体。

群体品种:基本特点是遗传基础⽐较复杂,群体内植株基因型有⼀定程度的杂合性、异质性。

⽆性系品种:是由⼀个⽆性系或⼏个近似的⽆性系经过营养器官的繁殖⽽成。

2、说明各类作物的遗传结构和育种特点。

(1)遗传结构:A、⾃交系品种;个体内基因性纯合,个体间⼀致。

B、杂交系品种;个体内基因型⾼度杂合,个体间基因型有不同程度的异质性。

C、群体品种;群体内植株基因型有⼀定程度的杂合性、异质性。

D、⽆性系品种:基因型由母体决定,个体间⼀致。

(2)育种特点:A、⾃交系品种:1、⾃交+ 单株选择,连续⾃交下选择纯合优良的基因型。

2、从变异丰富的⼤群体中选。

B、杂交系品种:⾃交系间杂交种优势最强。

①连续⾃交选择获得⾃交系。

②⾃交系间杂交配得强优势组合。

③利⽤雄性不育。

C、群体品种:a、使群体品种具有⼴泛的遗传基础和基因型的多样性;b、使⽤群体品种能够保持⼴泛的遗传基础和基因型的多样性D、⽆性系品种:a、有性杂交+⽆性繁殖固定杂种优势;b、利⽤芽变。

植物学复习思考题_附答案

植物学复习思考题_附答案

植物学复习思考题_附答案植物学复习思考题植物学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植物细胞和组织⼀、名词解释1.细胞和细胞学说:有机体除病毒外,都是由单个或多个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命活动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

植物细胞由原⽣质体和细胞壁两部分组成。

细胞学说是德国植物学家Schleiden,M.J.和动物学家Schwann,T.⼆⼈于1938~1939年间提出的。

细胞学说认为,植物和动物的组织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所有的细胞是由细胞分裂或融合⽽来;卵和精⼦都是细胞;⼀个细胞可分裂⽽形成组织。

细胞学说第⼀次明确地指出了细胞是⼀切动、植物结构单位的思想,从理论上确⽴了细胞在整个⽣物界的地位,把⾃然界中形形⾊⾊的有机体统⼀了起来。

2.原⽣质:构成细胞的⽣活物质称为原⽣质。

原⽣质是细胞⽣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原⽣质体是⽣活细胞内全部具有⽣命的物质的总称,也即原⽣质体由原⽣质所构成。

3.原⽣质体:原⽣质体⼀般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组成。

原⽣质体是细胞各类代谢活动进⾏的主要场所。

原⽣质体⼀词有时指去了壁的植物细胞。

4.细胞器:细胞中具有⼀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亚细胞结构。

如各种质体、线粒体、内质⽹、核糖体、⾼尔基体、微管等。

5.胞基质:细胞质中没有分化的部分,即使在电⼦显微镜下观察,也是透明的。

6.纹孔:在细胞壁的形成过程中,次⽣壁在初⽣壁上不均匀加厚,局部不进⾏次⽣增厚,从⽽形成薄壁的凹陷区域,此区域称为纹孔。

7.胞间连丝:胞间连丝是穿过细胞壁的原⽣质细丝,它连接相邻细胞间的原⽣质体。

它是细胞原⽣质体之间物质和信息直接联系的桥梁,是多细胞植物体成为⼀个结构和功能上统⼀的有机体的重要保证。

8.染⾊质和染⾊体:当细胞固定染⾊后,核质中被碱性染料染成深⾊的部分,称为染⾊质。

染⾊质是细胞中遗传物质存在的主要形式,其主要成分是DNA和蛋⽩质。

在电⼦显微镜下染⾊质显出⼀些交织成⽹状的细丝。

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时期,染⾊质⾼度螺旋化⽽变粗变短,成为易被碱性染料着⾊的粗线状或棒状体,此即染⾊体。

园艺植物育种学复习思考题2019.05

园艺植物育种学复习思考题2019.05
育种
育种是通过对作物遗传组成的改良,以选育更易于栽培和利用价值更高的优良新品种,并进一步进行良种的繁育和推广
植物新品种保护
植物新品种保护是指新品种保护审批机关对植物新品种依据授权条件,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审查,决定该品种能否授予品种权。
育种目标
指通过遗传改良后作物要达到的目的。
种质
指决定生物的性状,并将其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后代的遗传物质。
简述诱变育种的意义
(1)提高突变频率,扩大变异谱,丰富原有基因库。
辐射诱变,可使变异频率较自然变异(一般是万分之几至十万分之几)提高100-1000倍。诱变会产生原来不存在的全新变异,使变异的深度和广度无限扩大,从而可产生自发突变或应用有性杂交等途径不易获得的稀有变异类型,使人们可以不完全依赖原有的基因库,扩大了选择范围,提高了选择效果。
影响种子贮藏寿命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1)水分,包括种子本身的含水量和贮藏环境的相对湿度两个方面。
(2)温度,通常情况下,温度越低,种子的呼吸作用越弱,代谢越缓慢,能量消耗越少,越有利于种子的贮藏。相反,温度越高,尤其是在种子含水量较高时,种子的呼吸作用越强烈,种子的寿命越短。
(3)贮藏气体,贮藏种子如果长期不通风换气,不翻动,常常会在籽粒之间积聚大量的二氧化碳,氧气不足,产生一些氧化不充分的有毒物质,这些物质能够毒害种胚,导致种子迅速死亡。
遗传性、优良性状、遗传性状、有性杂交
远缘杂交的障碍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远缘杂种的分离特点表现为_____、_____、_____。
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远缘杂种的不育性、远缘杂种不稔性;分离无规律性、分离世代长且稳定慢、分离类型丰富且有向亲本类型分化的趋势
种质资源的工作内容包括____、____、____、创新和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遗传学育种学复习思考题1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孟德尔以(豌豆)为试验材料,经过(8)年试验,发现了(分离规律)和(独立分配规律)两个遗传学的基本定律。

2、摩尔根以(果蝇)为试验材料,经过多年的试验,发现了(连锁与交换规律)。

3、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1953)年由(沃森)和(克里克)共同提出来的。

4、我国的水稻专家(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被称为(水稻杂交之父)。

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一、名词解释1、染色体:是指细胞分裂时期出项的能被碱性染料强烈染色,并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特征的物体。

2、同源染色体:是指形态、结构和功能相似的一对染色体。

3、非同源染色体:形态、结构和功能彼此不同的染色体互称为非同源染色体。

4、联会: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配对。

5、姊妹染色单体:从一个染色体复制而成的两个染色单体。

6、非姊妹染色单体:二价体中包括任何一个母方染色单体和任何一个父方染色单体的两个染色单体。

7、双受精:授粉后,雌蕊柱头上的花粉粒萌发出花粉管,伸入胚囊,一个精子与卵核结合为合子,将来发育成胚,另一精子与两极核结合为胚乳核,将来发育成胚乳。

8、二价体: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

9、有丝分裂:又称体细胞分裂。

整个细胞分裂包含两个紧密相连的过程,先是细胞核分裂,后是细胞质分裂,核分裂过程分为四个时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最后形成的两个子细胞在染色体数目和性质上与母细胞相同。

10.减数分裂:又称成熟分裂。

是性母细胞成熟时,配子形成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

经过一次复制的染色体连续分裂两次,形成的四个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只有原来的一半。

二、简答题1、有丝分裂的意义是什么?有丝分裂是体细胞数量增长时进行的一种分裂方式,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

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之间以及子细胞和母细胞之间在染色体数量和质量即遗传组成上是相同的,这就保证了细胞上下代之间遗传物质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实际上有丝分裂是母细胞产生和自己相同的子细胞的分裂方式。

2、说明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减数分裂的特点是DNA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形成单倍体的精子和卵子,通过受精作用又恢复二倍体,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染色体间发生交换和重组,使配子的遗传多样化,增加了后代的适应性,因此减数分裂不仅是保证生物种染色体数目稳定的机制,同且也是物种适应环境变化不断进化的机制。

三、判断题(正确ˇ,错×)1、染色质和染色体都是由同样的物质构成的。

(ˇ)2、体细胞和精细胞都含有同样数量的染色体。

(×)3、桃子的体细胞染色体数2n=16,其雌配子的8条染色体全部来自母本。

(×)4、有丝分裂使亲代细胞和子代细胞的染色体数都相等。

(ˇ)四、填空题1、在玉米植株中,5个小孢子母细胞可以产生(40)个雄配子,5个大孢子母细胞可以产生(5 )个雌配子,5个花粉细胞可以产生(20)个营养核,5个胚囊母细胞可以产生(5)个卵核。

2、在玉米植株中,体细胞里有10对染色体,下列各组织的染色体数是:叶(20条),根(20条),胚乳(30条),胚(20条),卵细胞(10条),反足细胞(10条),花粉壁(20条),花粉管核(10条)。

3、减数分裂前期可以分为5个时期,分别是:(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终变期)。

4、具有3对染色体的个体能产生(8)种配子,具有5对染色体的个体能产生(32)种配子。

五、选择题1.减数分裂中染色单体的交换和细胞学上观察到的交叉现象是(b)a.同时发生的;b.先交换后交叉;c.先交叉后交换。

2.一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2n=10。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每个细胞含有的染色单体数是(c)a.10 b.5 c.20 d. 403.一生物体细胞内有32条染色体,减数分裂后,形成的雌配子染色体数是(b)a.8b.16c.24d.324.有一植物有四对同源染色体AA,BB,CC,DD,自花授粉,你预料它们的子代的染色体组成将会是(d )。

a.ABb.ABCDc.AABBDDd.AABBCCDD第三章遗传的基本规律第一节分离规律一、名词解释1.性状: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统称为性状。

2.单位性状:把植物所表现的性状总体区分为各个单位作为研究对象,区分开来的性状即为单位性状。

3.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在杂种第一代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

4.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在杂种第一代没有表现出来,而在杂种第二代因分离而重新出现的性状。

5.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基因。

6.纯合体:等位基因组成相同的的生物体。

7.杂合体:等位基因组成不同的生物体。

8.完全显性: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所表现的性状和亲本之一完全一样。

9.不完全显性: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的性状为双亲性状的中间型。

9.共显性: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个体上同时表现出双亲的性状。

10.基因型:指个体的基因组合。

二、判断对错1.减数分裂的后期I各对同源染色体彼此互不干扰地分离,而非同源染色体则自由组合,从而引起非等位基因重组。

(ˇ)2.不同的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在遗传过程中,这一对因子与另一对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各自独立地分配到配子中去的。

(ˇ)3.由两对或两对以上的基因同时决定一个单位性状的遗传,这是互作遗传,其细胞学实质同孟德尔的独立遗传。

(ˇ)4.根据分离规律,杂种相对遗传因子发生分离,纯种的遗传因子不分离。

(×)5.遗传是指子代个体间的相似性。

(×)6.无性繁殖的后代不像有性繁殖的后代那样发生分离。

(ˇ)7.“基因”一词最初是由摩尔根提出来的。

(×)8.孟德尔利用豌豆作试材,抓住粒部性状来研究遗传变异规律。

他在15株杂种一代的自交株上共收到556粒种子,分成四类型,这些种子即是F1。

(×)9.符合分离规律的遗传性状在F2代性状的分离比例上至少表现有三种形式:3:1,1:2:1,1:1。

(ˇ)三.填空1.遗传学中把同一单位性状的相对差异称为(单位性状)。

2.两个亲本杂交,在子代个体内双亲的性状均有表现,这是(等位)基因的(共显)性。

3.个体的(基因组成)称为基因型,表现型是指生物体所表现的(性状)。

4.成对的基因都是(相同)的,这在遗传上称为(纯合体)。

5.根据测交子代(Ft)所出现的表现型的(种类)和(比例),可以确定(被测验)个体的(基因型)。

6.对于多数二倍体生物,在完全显性的情况下,具有一对相对性状差异的亲本杂交,F2代表现型的分离比为(3:1)。

7.成对的基因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彼此(分离),互不干扰,因而配子中只具有成对基因的(一个),在遗传上它是(纯粹)的。

8.分离规律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杂种一代在形成(配子时)时,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产生数目相等的(两类配子)。

第二节独立分配规律一.判断对错1.减数分裂的后期I各对同源染色体彼此互不干扰地分离,而非同源染色体则自由组合,从而引起非等位基因重组。

(ˇ)2.不同的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在遗传过程中,这一对因子与另一对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各自独立地分配到配子中去的。

(ˇ)3.由两对或两对以上的基因同时决定一个单位性状的遗传,这是互作遗传,其细胞学实质同孟德尔的独立遗传。

(ˇ)4.根据分离规律,杂种相对遗传因子发生分离,纯种的遗传因子不分离。

(×)5.遗传是指子代个体间的相似性。

6.无性繁殖的后代不像有性繁殖的后代那样发生分离。

(ˇ)7.“基因”一词最初是由摩尔根提出来的。

(×)8.孟德尔利用豌豆作试材,抓住粒部性状来研究遗传变异规律。

他在15株杂种一代的自交株上共收到556粒种子,分成四类型,这些种子即是F1。

(×)9.符合分离规律的遗传性状在F2代性状的分离比例上至少表现有三种形式:3:1,1:2:1,1:1。

(ˇ)10.测交子代表现型的种类和比例正好反映了被测个体所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

(ˇ)11.近亲婚配时,子女中出现遗传病的可能性要比非近亲婚配者高得多。

(ˇ)二.选择正确答案1.三对杂合基因AaBbCc为独立遗传,在形成配子时,可能产生的配子数是:a.3b. 6c.8d.9答:c2.三对独立基因杂种(AaBbDd)自交,其后代基因型种类是:a. 3b. 6c. 9d. 27答:c四.填空1.三对独立基因杂种F1产生的不同配子种类共(8)种,F2基因型种类为(27)种,其中纯合基因型的种类为(8)种。

2.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每对同源染色体上的每一对等位基因发生(分离),而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之间可以(组合)第三节连锁遗传一.名词解释1.连锁遗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作为一个行动单位而共同传递到一个配子中的现象。

2.相引相:甲乙两个显性性状联系在一起遗传、甲乙两个隐性性状联系在一起遗传的杂交组合。

3.相斥相:甲显性性状和乙隐性性状联系在一起遗传、乙显性性状和甲隐性性状联系一起遗传的杂交组合。

4.连锁群:位于同一染色体上一组连锁在一起的许许多多基因。

5.完全连锁:对染色体上的基因紧密连锁,完全不发生交换锁,测交后代中只出现亲本类型。

6.不完全连锁:对染色体上的基因间或多或少地发生交换,测交后代中大部分为亲本类型,少部分为重组类型。

7.交换值:即重组率,指重组型配子数占总配子数的百分率。

二.填空1.已知两对基因(AB/ab)相引,重组率为20%,那么它可产生AB型配子的百分率为(40%),Ab型配子的百分率为(10%)。

2.提出基因论的科学家是(摩尔根)。

3.两个连锁基因的连锁强度(越弱),那么测交出来的遗传距离越大。

如果一个杂合体自交或测交均分离不出新类型,那么两个基因为(完全)连锁。

4.父母之一方是AB血型,另一方是O血型,其子女既可能是(A)血型,也可能是(B )血型。

5.水稻的体细胞有24条染色体,其连锁群数为(24 )。

6.雌果蝇的体细胞内有8条染色体,其中(4)条是常染色体,(2)条是性染色体,连锁群数目是(4 )。

三.判断对错1.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所以连锁基因的交换与否完全由染色体的特征和基因之间距离决定的,其它内外因素对交换没什么影响。

(×)2.一种生物的连锁数目总是同它的细胞染色体数是一致的。

(×)3.如果性状发生重组,说明控制这些性状的基因一定为不完全连锁。

(×)4.基因理论是由Morgan,T.H创立的。

(ˇ)5.在一个具有两对杂合基因的基因型的测交群体内,两种亲本类型(一显一隐和一隐一显)占90%这是连锁遗传,且这个杂合基因型是相引组的杂种。

(×)6.在连锁遗传中,F2不出现9:3:3:1的比例,可能是F1形成四种配子数不等的缘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