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八年级初二历史2018初二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复习重点.docx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总结本文档将对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的各单元知识点进行总结。

第一单元秦汉帝国
一、秦始皇统一六国
1. 统一货币、度量衡
2. 实行郡县制
3. 规范文字、车轮、轴距
二、秦朝政治制度
1. 中央集权制度
2. 三公九卿制度
三、汉朝的政治制度
1. 建立大臣制度
2. 实行科举制度
第二单元两汉时期的社会生活
一、汉武帝的开放政策
1. 实行屯田制度
2. 开辟丝绸之路
二、两汉时期的文化成就
1. 科技成就:制纸术、指南针、火药等
2. 文学成就:《离骚》、《汉赋》、《史记》等第三单元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三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1. 魏国实行九品中正制
2.蜀国、吴国实行丞相制
二、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
1. 南朝建立南朝刘宋
2. 制度的确立
第四单元隋唐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生活
一、隋唐的政治制度
1. 中央集权制度
2. 取消九品中正制,建立唐朝科举制度
二、唐朝的社会生活
1. 科技成就:火药、纸张等
2. 文化成就:诗歌、绘画、音乐等
第五单元宋代的政治制度和经济生活
一、宋代的政治制度
1. 宋初实行科举制度
2. 政治制度分为两级:中央政府和地方官府
二、宋代的经济生活
1. 农业生产大幅度发展
2. 商业经济迅速发展
第六单元中国古代历史的回顾与总结
一、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特点
1. 朝代更替、政治制度的变化
2. 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
二、中国古代历史的启示
1. 接受优秀传统文化
2. 借鉴先进制度。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单元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单元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单元知识点
1.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

2.知道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地点和标志。

3.掌握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

4.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相关内容。

5.了解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合作的基本历程和重要意义。

6.掌握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如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
会师等。

7.了解中国革命战争时期的战略和战术,如游击战、持久战等。

8.掌握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重要战役和事件,如平型关大捷、台儿庄
战役、百团大战、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等。

9.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地点和标志。

10.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11.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

12.掌握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和实践,如改革开放、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道路等。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提纲整理第五单元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提纲整理第五单元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提纲整理(第五
单元)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提纲整理(第五单元)
21、抗战胜利后,美国为了控制中国,采取扶蒋介石
的政策,支持蒋介石打内战。

22、1945年8月,重庆谈判。

评价:重庆谈判让我们看到了共产党人临危不惧、
勇于斗争的精神风貌,争取和平民主是中国人民的心声。

23、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对中原解放区疯狂进攻,标志全面内战爆发。

24、彭德怀率领西北解放军大败敌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25、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主力挺
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26、三大战役
战役名称时间歼敌人数结果意义
辽沈战役1948.9——1147万解放东北全境国民党
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
在全国的胜利。

淮海战役1948.11一1949.155万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平津战役1948.11一1949.152万华北全境解放
27、1949年4月23日,渡江战役。

人民解放军占领
南京,国民党政府垮台。

意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

28、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共产党英勇作战,
指挥得当;共产党尽力争取国内和平,得民心,得到人
民的支持;国民党发动内战,大失民心;国民党指挥不
当等等
29、单元小结:人民战争发展的过程
时间阶段标志性事年6月战争爆发蒋介石派军进攻
中原解放区年夏战略进攻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9——49.1战略决战三大战役。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复习(人教版)最新版最新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复习(人教版)最新版最新版

平津战役—解放华北全境
意义: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大大加速全京,国民党政权垮台。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政权垮台
思维训练
阅读《国共力量对比表》,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兵 力 兵种
装备
国 430万
民 正规军 党 200万
陆海空 特兵
机械化半 机械化
共 127万 产 正规军 党 61万
只有陆军 小米加步 且分散各 枪 根据地
占 地 人口 3/4 3亿
外援 美国
1/4 1亿 无
结论:国民党的实力远远强于共产党 思考:为什么共产党会去的胜利?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解放战争
• 政治斗争:重庆谈判 • 军事斗争: 1、战略防御:国民党军队进攻
中原解放区,陕甘宁解放区 2、战略进攻: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3、战略决战:三大战役 4、战争胜利:渡江战役
解放战争
政治斗争阶段:重庆谈判: 时间:1945年8月 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为了欺骗人民
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原因:
为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 假和平的阴谋
陪同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是: 周恩来 等人。 成果: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
军事斗争阶段:内战的爆发:
全面内战开始的标志: 1946年6月蒋介石对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
陕甘宁解放区粉碎敌人的进攻: 时间:1947年3月 指挥:彭德怀和贺龙 参战部队:西北人民解放军
以徐州 为中心
平津 战役

最新部编本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5单元全单元总复习知识点考点重难要点整理复习完美精品打印版

最新部编本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5单元全单元总复习知识点考点重难要点整理复习完美精品打印版

最新部编本人教版
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
第五单元总复习知识点考点重难点要点整理复习汇总
最新精品完整完美必备复习资料
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第15课北伐战争
知识点1 国共合作的实现
中共三大:1923年召开,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人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国民党一大:1944年1月,在广州召开。

大会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农工三大政策。

它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黄埔军校: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

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旦韭不久后担任政治部主任。

它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知识点2 北伐胜利进军
开始:1928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

目的: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战况:①湖南、湖北是北伐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

湖北战场上,叶婷率领第四军独立团击溃敌军,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攻占武昌,吴佩孚主力被基本消灭。

②之后北伐军又在江西歼灭孙传芳的主力。

结果: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

八年级历史五单元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五单元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五单元知识点在八年级历史课程中,我们学习了五个单元,分别是“探索新大陆”、“从封建到资本主义”、“文化与科技的转化”、“民主革命”和“世界两极分化”。

一、探索新大陆1. 大航海时代的起源:15世纪初,欧洲国家开始探索新航道,寻找东方的贸易之路。

2. 神奇的新大陆:哥伦布在1492年抵达了新大陆,群岛也被西班牙人发现。

3. 殖民化的起源:欧洲国家意识到新大陆的财富和资源,开始大规模殖民,从而开始殖民化时代。

二、从封建到资本主义1. 封建社会的固定等级:中世纪的欧洲社会被划分为三个等级,维持着封建等级制度。

2. 货币经济的兴起:14世纪末,意大利开始出现银行,随着贸易和工业的发展,货币经济取代了封建等级制度。

3. 资本主义的兴起:随着贸易和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得以形成,大大推动了社会进步。

三、文化与科技的转化1. 文艺复兴运动:14至16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强烈的文艺复兴运动,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希腊罗马时代的文化和艺术。

2. 科学革命的兴起:16至17世纪,欧洲人开始研究和实验科学,强调实证主义,推动了科技的发展。

3. 工业革命的爆发:18世纪末期,英国爆发了工业革命,以机械工业为主导,推动了工业化的进程。

四、民主革命1. 美国独立战争:1775年至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美国取得了独立和自由。

2. 法国大革命:1789年至179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结束了欧洲的绝对君主制度,开启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3. 工人运动的兴起:工人阶级的实力逐渐增强,推动了社会进步和改革。

五、世界两极分化1. 冷战的爆发:1945年至1991年,美国和苏联之间发生了一系列的冷战事件,分裂了世界。

2. 发展中国家的兴起:第三世界国家逐渐崛起并成为主要力量,引发了世界经济的重大变化。

3. 全球化的趋势:全球化取代了冷战时期的政治争斗,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纳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纳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17课:内战烽火1、重庆谈判:⑴背景:①国内: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国民党阴谋发动内战。

②国际:美帝国主义为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积极扶蒋反共。

⑵目的:①蒋介石:为准备内战进一步赢得时间,欺骗人民。

②毛泽东: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⑶过程: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的陪同下,达到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

⑷结果:国共达成了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⑸影响: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诚意,在政治上赢得了主动。

2、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战爆发。

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陕甘宁解放区,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毛泽东等转战陕北,彭德怀、贺龙等率领西北人民解放军多次战役,粉碎了敌人的进攻。

(战略防御)3、1947年夏,率领晋翼鲁豫解放军主力,向国民党统治区发动大规模进攻。

他们直接插入敌人兵力空虚的大别山地区,从而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战略进攻) 第18课:战略大决战1、三大战役: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2、辽沈战役:由林彪、罗荣桓指挥。

解放军攻克沈阳,解放东北全境。

其中首先攻占、起到关门打狗作用的地方是锦州。

淮海战役: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指挥,以徐州为中心。

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歼敌最多的战役。

平津战役: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

率领北平国民党军队接受和平改编的是傅作义,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3、三大战役的意义: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4、渡江战役:1949年4月,毛泽东和朱德向中国人民解放军下达渡江命令,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23日解放南京。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复习提纲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复习提纲

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十六课两种命运的决战
【复习目标】:
1、知道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独裁内
战的本质。

2、知道刘邓大军挺近大别山标志着人民解放军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知识点】
一、1、重庆谈判(1945年):目的——国民党是假和平真内战;共产党是争和平,揭穿
蒋介石揭骗局。

结果——-双方签订了《双十协定》;
3、内战全面爆发的标志——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悍然进攻中原解放区。

作战方
法——以运动战为主,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转战陕北、采用“蘑菇战术”,
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4、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解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解放军由战略防御
转入战略进攻。

第十七课解放战争的胜利
【复习目标】:列举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简析解放战争讯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1、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的意义——经过三大战役,包括
114个整师正规军在内的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人民解放军战争在全国范围的胜利已成定局。

2、渡江战役(1949年4月,毛泽东和朱德,百万雄师过大江),意义——国民党反动统治
宣告覆灭。

3、解放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人心向背是关键;战争性质起决定作用;中共中央的正确
领导;解放军将士英勇善战;革命力量团结一心。

第十八课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
2、状元实业家是——张謇,主张实业救国,创建大生纱厂
厂;
3、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整理八年级初二历史教案2018初二年级历史上
册第五单元复习重点
2018初二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复习重点
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17课内战烽火
1.在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1945年8月到10月,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毛泽东在周恩来,王洛飞的陪同下,同国民党进行谈判,最后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1945年10月10日)
2.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标志全面内战爆发.
3.1947年夏,刘伯承,xxx率军挺进大别山威胁南京和武汉.标志战略反攻的开始.
第18课战略大决战
1.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陈毅曾说,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P98)三大战役的胜利,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了,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2.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统绐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的垮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