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映认字第一册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直映认字第一册教案

直映认字第一册教案

直映认字第一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直映认字》第一册,具体内容包括第一章“天地人”,详细内容涉及汉字的起源、基本笔画、常用字的认读以及简单的词汇组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2. 培养学生正确认读常用汉字,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汉字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汉字笔画的书写顺序,常用字的认读。

教学重点:汉字的起源,基本笔画的掌握,常用词汇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直映认字卡片、挂图、多媒体设备。

学具:直映认字课本、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汉字演变挂图,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详细讲解汉字的基本笔画,展示常用字的认读方法,配合直映认字卡片进行教学。

3. 实践情景引入:设置一个小故事,将所学汉字融入其中,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4.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汉字的书写顺序和笔画,引导学生正确书写。

5.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本,让学生现场书写所学汉字,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分为三部分:、、练习。

1. 直映认字第一册——天地人2. 列举本节课所学的汉字,标注基本笔画,展示常用词汇。

3. 练习:书写例题,标注重点和难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本节课所学的汉字,每个字写五遍。

(2)用所学汉字组成一个简短的故事,不少于50字。

2. 答案:(1)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了解他们在汉字认读和书写方面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多读多写,增加汉字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可推荐阅读《汉字的故事》等书籍,加深对汉字文化的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

2. 教学目标的具体性和可衡量性。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划分。

4. 教具与学具的实用性。

直映认字第一册教案(2

直映认字第一册教案(2

直映认字第一册教案(2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直映认字》第一册,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字之初”中的第二、三节。

详细内容为汉字的基础结构认识,重点学习汉字的笔画、笔顺以及常见的汉字偏旁部首,通过学习使学生对汉字有一个初步的整体认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理解汉字的结构特点。

2. 培养学生认识并运用常见汉字偏旁部首的能力,提高汉字识别效率。

3. 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汉字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汉字笔画的正确书写顺序,汉字偏旁部首的识别与应用。

教学重点:汉字的基本结构认识,常见汉字的认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展示,黑板,字卡。

学具:学生用字卡,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关于汉字起源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汉字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展示:利用PPT展示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及偏旁部首,结合字卡进行讲解。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找出一个生活中常见的汉字,分析其笔画和偏旁部首。

4. 例题讲解:以“人、口、手”为例,讲解汉字的基本结构和笔顺,引导学生正确书写。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练习书写所学汉字,教师巡回指导。

7. 课堂互动:进行汉字接龙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直映认字第一册(2)2. 内容:汉字基本笔画、笔顺;常见偏旁部首;示例汉字“人、口、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今天学的笔画和偏旁部首,写出5个你认识的汉字。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汉字基本笔画和偏旁部首的掌握程度,以及书写规范等方面需要加强。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收集生活中常见的汉字,了解其寓意,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汉字笔画的正确书写顺序,汉字偏旁部首的识别与应用。

2. 实践情景引入:生活中常见汉字的查找与分析。

3. 例题讲解:汉字结构和笔顺的详细讲解。

直映认字教案

直映认字教案

直映认字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认读常见的汉字;2.能够正确书写常见的汉字;3.能够运用所学汉字进行简单的阅读和写作。

教学内容1.常见汉字的认读;2.常见汉字的书写;3.简单的阅读和写作练习。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教师向学生介绍今天的学习内容:认读和书写常见的汉字;2.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常见的汉字,并让学生尝试认读。

第二步:认读汉字1.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个汉字,并读出该汉字的发音;2.教师让学生跟读该汉字的发音,并在黑板上写出该汉字的形状;3.教师让学生模仿写出该汉字,并纠正学生的写法。

第三步:书写汉字1.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个汉字,并让学生模仿写出该汉字;2.教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反复练习该汉字的书写,直到掌握为止。

第四步:阅读和写作练习1.教师向学生展示一篇简短的文章,并让学生尝试阅读;2.教师让学生根据所学汉字,尝试写出一些简单的句子。

教学重点1.认读和书写常见的汉字;2.运用所学汉字进行简单的阅读和写作。

教学难点1.学生对于一些生僻字的认读和书写;2.学生对于一些汉字的音形不符的情况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方法1.直映法:教师向学生展示汉字的形状,并读出该汉字的发音,让学生模仿跟读和书写;2.练习法:教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反复练习所学汉字的书写,直到掌握为止;3.互动法: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在互动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书写常见的汉字;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汉字进行简单的阅读和写作;3.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和掌握汉字的认读和书写方法。

直映识字教案

直映识字教案

直映识字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会认识并书写与音节直映有关的汉字;2. 通过直映的学习,掌握与其相关的词语和短语;3. 培养学生观察和联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及步骤1. 教学内容(1)直映的意义和基本原理;(2)与直映有关的汉字、词语和短语。

2. 教学步骤(1)导入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并复习上节课学习过的音节知识,例如“ai, ei, ui"等。

(2)讲解直映的意义和基本原理教师向学生介绍直映的概念和作用,说明它是汉字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并简要讲解直映的基本原理,即通过字形直观,直接认识字音。

(3)学习与直映有关的汉字教师将一些与直映有关的常用汉字逐个展示给学生,辅以图片或示意图,让学生观察字形,并逐个教授其读音和书写方法。

(4)学习与直映有关的词语和短语教师将一些与直映有关的常用词语和短语呈现给学生,并逐个进行解释和造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5)练习活动为巩固学生对直映的掌握,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相关的练习活动,如填空、选择、连线等。

如给出一个汉字的字形,要求学生根据字形写出正确的读音,或给出一个音节,要求学生根据音节找出相应的汉字。

三、教学要点1. 认识与直映有关的汉字;2. 掌握与直映有关的词语和短语;3. 理解直映的意义与基本原理。

四、教学辅助措施1. 教师可准备相关的图片、示意图以及词语卡片等教具;2. 教室黑板或白板。

五、教学评价1. 教师可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和练习活动的完成情况来进行评价;2. 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作业来检验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七、教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于直映的意义和基本原理有了初步的了解,掌握了与直映有关的一些汉字、词语和短语,并且通过练习活动巩固了所学内容。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在直映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对于其他汉字的记忆和书写能力。

同时,也需注意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个性化教学。

直映认字第一册精品教案(2

直映认字第一册精品教案(2

直映认字第一册精品教案(2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直映认字第一册》的第四章“自然与生活”。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如动物、植物、天气等;了解生活中的常用物品及场景,如衣物、餐具、房间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章出现的生字词,并能熟练运用。

2. 提高学生对汉字结构的理解和记忆能力,培养他们的汉字学习兴趣。

3. 通过对自然与生活场景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自然的心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本章生字词的认识和运用。

难点:部分汉字结构的记忆和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字卡、挂图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册、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自然风光和日常生活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与生活,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 讲解:详细讲解本章的生字词,结合字卡、挂图等教具,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汉字的结构和意义。

3. 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分析汉字的构成,讲解书写技巧,并进行示范书写。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生字词的书写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直映认字第一册第四章自然与生活2. 内容:按顺序列出本章生字词,用不同颜色标注重点和难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根据本章所学内容,自编一个小故事,尽量运用本章生字词。

2. 答案:故事内容要通顺,生字词使用正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汉字,增强学习兴趣。

同时,推荐阅读与自然和日常生活相关的书籍,拓宽知识面。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讲解与呈现方式;2. 教学难点的突破方法;3. 教学过程的互动环节;4. 板书设计的重点与难点标注;5. 作业设计的实践性与拓展性;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直映认字第一册教案(2

直映认字第一册教案(2

直映认字第一册教案(2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直映认字》第一册,涉及章节为“汉字入门”。

具体内容包括汉字的笔画、笔顺规则、基本结构及简单的汉字识别。

重点学习汉字“一、二、三、人、口、手、大、小、上、下”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学会识别和书写所学汉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模仿、实践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汉字的笔顺规则、基本结构的掌握。

2. 教学重点:汉字的识别和书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汉字卡片、黑板、粉笔、挂图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汉字起源的故事,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2. 新课展示:展示汉字卡片,引导学生观察汉字的笔画、笔顺和结构。

3. 例题讲解:讲解汉字“一、二、三”的书写方法和笔顺规则。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练习书写所学汉字,教师巡回指导。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汉字的识别方法和技巧,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直映认字》第一册:汉字入门2. 内容:(1)汉字笔画、笔顺规则(2)汉字基本结构(3)汉字识别与书写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抄写所学汉字,每个汉字书写5遍。

2. 答案:见课后练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汉字书写的掌握程度,对笔顺规则的掌握情况。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收集生活中常见的汉字,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激发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汉字的笔顺规则、基本结构的掌握。

补充说明:汉字笔顺规则对于汉字书写的美观和速度具有重要影响。

基本结构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识别和记忆汉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生动的例子、图示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笔顺规则及基本结构。

二、教学过程1. 例题讲解:讲解汉字“一、二、三”的书写方法和笔顺规则。

补充说明: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应详细讲解每个笔画的顺序、方向和力度,并通过示范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笔顺规则。

直映认字第一册教案

直映认字第一册教案

直映认字第一册教案教案标题:直映认字第一册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直映认字第一册的字词和基本拼读规则。

2. 提高学生的字词识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习惯。

教学重点:1. 掌握直映认字第一册的字词。

2. 学会基本的拼读规则。

3.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1. 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 学生对拼读规则的掌握和应用。

教学准备:1. 直映认字第一册教材和练习册。

2.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3. 单词卡片和图片。

4. 练习纸和铅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的字词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 通过展示一些生字卡片或图片,让学生猜测字词的意思。

二、学习新知(15分钟)1. 教师介绍直映认字第一册的字词,并逐个讲解其意思和读音。

2. 教师示范正确的发音和拼读方式,学生跟读。

三、练习巩固(20分钟)1. 分发练习册,让学生独立完成相关的练习题。

2. 学生两两合作,互相检查答案,并解释自己的答案选择。

3. 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和讲解,纠正他们可能存在的错误。

四、拓展延伸(10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的阅读材料,让学生进行朗读和理解。

2. 分组进行小组朗读比赛,加强学生的阅读和合作能力。

五、总结反思(5分钟)1.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强调学生的进步和亮点。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包括练习册上的习题和阅读材料的理解。

2. 强调作业的重要性和及时性,鼓励学生积极完成。

教学反馈:1. 教师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2.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和问题。

教学资源:1. 直映认字第一册教材和练习册。

2.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3. 单词卡片和图片。

4. 练习纸和铅笔。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多读相关的中文书籍和文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直映认字体验课教案

直映认字体验课教案
(4)简单合体字
七、作业设计
1.作业题目:
(1)抄写本节课所学的10个常用独体字。
(2)抄写本节课所学的5个简单合体字。
2.答案:
(1)山、水、火、木、人、口、手、心、目、耳
(2)明、朋、林、炎、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1.反思是否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课堂氛围的营造
1.反思课堂氛围是否积极、活跃,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思考如何通过语言语调、肢体语言等手段,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四、教学效果的评估
1.分析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反馈,评估教学目标是否达到。
2.思考如何改进作业设计,使作业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课后拓展与反思
1.反思课后拓展活动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探讨如何通过课后反思,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幅描绘自然风光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事物,如山、水、树等,进而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汉字。
2.新课内容展示(10分钟)
(1)教师讲解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
(2)教师展示直映认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常用独体字。
(3)教师示范书写常用独体字,学生跟随书写。
3.例题讲解(10分钟)
2.例题讲解:教师应详细讲解汉字的拆解、组合及书写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汉字思维。
3.随堂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次课
第一组(13)
人:这是一个人,他把脚分开了
头:拍拍你的头(反复几次,看谁放的快)
目:目就是眼睛的意思。

讲解图:这是一只“目”在很古代很古代的人,他们那眼睛不叫眼睛,他们叫目,所以有一个词语叫“目光”,我们来看一看,这只眼睛的目光很明亮(老师指图)我们来看看
小朋友谁的目光很明亮。

(老师翘大拇指夸孩子:“啊,你的目光很明亮”逐个表扬并不停地说:“你的目光”“你的目光”、、、、、再读一遍目。

眉:眉毛的眉
鼻:鼻子的鼻
耳:耳朵的耳
口:口就是嘴巴的意思,小朋友很小时2岁,1岁的孩子,他的嘴巴是会流口水的。

这个口就是口水的口。

牙:大象的牙齿很长很长,分别指图,映,字上三处大象的牙齿。

舌:这个人很厉害,他可以把他的舌头伸出来舔到他的鼻子,你试试看,能不能舔到。

幼:舔不到,师:他是舌头比我们的长
心:讲解三颗心和一个大心。

大心很像我们的心脏,小朋友知不知道你的心在哪里?摸一摸心脏。

(老师一起摸)
手:举举你的手(反复几次,看谁放的快)
足:我们古时候的人很奇怪,他们把眼睛叫做“目”。

吧脚叫做“足”
不叫“脚”,今天,我们有一个词语叫做足球,那这个足,就是足球的“足”。

你看他的头都像一个“足球”,好像在说:“你看,我
的足是可以踢足球的”(老师模仿其动作)老师再问一遍:这是什么字。

“足”,及时鼓励,得大拇指
身:身体的身。

你的身体在哪呢?大家一起摸一摸
第二组(9)
一: A: 一到九都是由糖组成的,在认数字时,请小朋友二:伸出小手来数一数糖的数量,与图对应
三:
四: B:随便抽出卡片,请小朋友说
五:
六: C:脱离图,读汉字
七:
八:
九:
十:
第三组(10)
马:马的尾巴
牛:牛的头,牛的脚,牛的蝴蝶结
羊:羊的角
鱼:讲鱼的尾巴。

及时鼓励表扬(师读小朋友跟读)
虫:这条虫很长很长
鸟:重点讲鸟的脚
天:这个小朋友伸开手看着天说:“哇,天好大呀,我的头上是一个天,天上还有云呢!我的头都顶到天了,天就在我的头上
日:在古代时,古人也很滑稽,他们把太阳不叫太阳,他们把太阳叫
做“日”。

所以他们说:“天上有个日,这个日在发光。

月:这是月亮,到晚上月亮就出来了
云:这是一朵白云
风:这个一个风铃在风里面飘动
雨:这是雨点,乌云来的时候,雨点就要下来了
雪:这是很白很白的雪,分别指出图,映,字上“雪”的部分
雷:乌云来了,天上下雨了,就要打雷,“轰隆隆,轰隆隆”的打雷了
电:这是闪电,晚上的时候,闪电是很可怕的,噼啪,噼啪
田:这是一块田,那田里长着许多禾苗,青蛙也是在田里跳来跳去的,这是一块?(老师边问边用手指)
木:总共有四根木头
米:一,二,三,四粒米
果:这是一棵果树,这是果树上的果子
瓜:告诉你们这不是西瓜,那你猜猜这是什么瓜?幼:冬瓜,葫芦,
哈密瓜、、、、,老师”这不是冬瓜,但它有点像冬瓜,哈密瓜,这是“木瓜”有谁吃过“木瓜”的举手?木瓜的味道很甜,木瓜里的肉有红的
有黄的。

禾:禾也是长在田里的,长在这个田里的(出示田的图片)古代人经
常把它叫做“禾”,而现在的人呢把它叫做“禾苗”(出示两字),所以这是一棵禾苗,禾苗是长在河的旁边,它要用小河来灌溉的,河里
要有很多很多的水,从河里流到田里面去,这个禾苗才能长出来。


河的“河”和禾苗的“禾”音是一样的,只是字不一样,等一下要学
小河的河。

再次读禾,并读“禾”“田”“苗”
森:森林里有很多的树木,三棵树读“森”
林:两棵树读“林”连起来读“森林”将量字合起来读几遍
石:三块石头,这是一块大石头
亭:公园里的亭子,去过或看过的举手花:分别讲花瓣,枝条
草:这是两颗草
山:这是一座山
叶:这里有树叶
竹:这是竹叶,分别在图上,映,字上指出他们的位置。

你吃过竹笋吗?吃过竹笋的举手,还有谁喜欢吃竹子
水:这是水
土:这是泥土,泥土里长出一棵豆苗苗。

考一考大家(分别指土的地方)
方:这是方方的,指图,映,字方的
圆:这个小朋友在圆圆圈里跑步,里面这个是“人”
尖:很尖(老师将手往上指,很尖很尖)
大:他把手伸开说:“你们看我这个人真大呀!我是一个大人,爸爸妈妈就是一个大人
小:两条鱼很小,跟我们的拳头一样(老师做动作放在两边就是两条小鱼)长:这是最长最长的
高:积木搭的很(老师用手指搭搭搭)这块是搭的最高最高的
弓:就是弓箭的弓。

谁家里有这样的弓箭的举手
刀:一把刀
勺:这是一把勺子,勺子是吃饭或者舀汤的。

做一下舀汤动作
面:面条的面
豆:豆豆,一颗小豆豆,一颗小豆豆,一颗小豆豆
气:这个壶里面“呼”跑出来一股气
分:他把西瓜分开了
半:这是半个面包,它把一个面包分成了两半。

这是半个,这也是半个,都是半个现在分面包,谁做的好,我们把面包分给谁(分别把面包分给好的小朋友)
点:他拿起毛笔在写点,总共写了四点
出:这是一棵仙人掌,它一开始长在土里的,现在慢慢长出来了,长出来了
入:入就是入口,进去的意思,这是一个入口、
里:铅笔在盒子的里面
外:这是一个小偷,小偷去人家偷东西,他正想偷的时候,被主人看见了,一脚把他踢到门外,说:”滚到外面去。

开:吧窗户打开
关:两扇门关起来了,再用两根棍子顶住,这样遮两扇门就紧紧的关住了
多:
少:
上:红旗在上面
下:东西掉下来了
弯:弯来弯去,弯弯曲曲(手指弯弯曲曲的地方)
直:这是一把很直很直的尺,很直很直、、、、、、、
来:老师做动作说:我来了,我来了。

两个小辫子一翘一翘的,特别
开心
去:过一会另外一个人说:“我去了。

我去了
吃:这是一颗糖,他在说:“我要吃,我要吃。

小朋友谁想吃糖
喝:他在喝水,这是嘴巴。

吐:他很难过,有一口口水,所以他就把它涂出来,吐在了地上,但
把口水吐在地上好不好?小朋友能不能乱吐口水?
立:立就是站的意思,站和立的意思是一样的,小朋友在说:“我要立正”我们来试一下,老师叫:起立,做一个立的动作,重复做两次坐:他坐在这里
走:他在走路
飞:一只小鸟在飞
看:考考你,如果这只手,下面读什么?现在我们一起把手放在目上(师生做动作)就变成什么了?
问:他走到门口然后在问:哎,我问你一个问题哦,这个电灯为什么
会发光呢?这个问题你会不会回答。

他张大嘴巴在问:这个电灯为什么会发光呢?(手指反复两遍)
哭:两只眼睛在流泪,这是眼泪
笑:他在笑,大家都在笑车:这是一辆车,最上面是车顶的灯
车:这是一辆车,最上面是车顶的灯
门:这是门铃
井:中间是井水,看到过井的举手
伞:这是一把草莓伞,这是伞上的草莓
包:这是一只书包
布:这里有两块布
皮:香蕉皮
书:一本书
画:一支毛笔画出的画
灯:区分电灯与油灯,并讲述油灯的故事,问小朋友图上是上面灯,一边火一边灯
光:天黑了
衣:工厂里有很多件衣服
裙:裙子
袜:一只袜子
裤:找一找裤子在哪里
鞋:两双鞋子
帽:这是一顶帽子
毛:一片毛,这是什么毛呢?这个毛可以做什么呢?
巾:这块毛巾可以用羽毛来做的
工:工人在做工
厂:工厂里有很多工人在做工
灭:如果这个火烧起来,我们就要拿水去扑,这就是灭火的灭(老师
做动作)
火:这个火堆烧起来了
灰:当火烧起来的时候呢,木头上就会掉下灰(手指指灰)这些灰呼
的一吹,就会变成灰尘
尘:灰掉下来就变成土了,土被风一吹有飞起来了,所以这是灰“尘”
第三组(18)
家:家里有三个人,爸爸妈妈和我,我们是一家人
爷:家里最大的是爷爷,讲述爷爷的胡子,白眉毛
奶:奶奶的脚步好,要拄拐杖
妈:小朋友张开膀臂说:”妈妈,妈妈,妈妈抱
爸:爸爸的嘴巴很大
弟:弟弟很调皮,他戴了孙悟空的帽子,还插了两把剑,弟弟,来舞
剑咯。

姐:姐姐在照镜子,着重讲镜子
妹:妹妹很喜欢这条裙子,妹妹说:“这是我妹妹的裙子,我说:”不,这是我妹妹的
第四组(10)
我:这个小朋友说:“我最棒”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做“我最棒”的动

你:他说:你!你来干什么?
男:这个一个男人,男人在田里干活,他在怎么干呢?
女:女人喜欢跳舞,所以这个女人在跳舞
第三组(14)
第四组(9)
前:这只船一直在前进,前进,一直到对岸去,这是一个小岛,岸上
长了两棵树
后:在他的后面有一个书包,大家来摸摸后背
左:这是一只左手,拿出你的左手来做一把枪
右:右手是一个拳头。

左右反复练习,做动作
南:这是南方的南,南面的南,记住凡是有椰子树的地方肯定在南方北:有北极熊的地方就是北方
东:早上公鸡喔喔叫,太阳升起的地方就是东方
西:飞机正在往西面开。

西瓜的西,飞机是去装西瓜的
中:这根钉子是不是从中间钉进去的
第四组(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