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实验案例

合集下载

信息技术教育实践案例

信息技术教育实践案例

信息技术教育实践案例案例一:编程创新比赛在某小学的信息技术课上,老师组织了一场编程创新比赛。

比赛要求学生利用Scratch等编程软件设计一个有创意的交互式游戏或动画,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参赛学生需要展示他们的编程技能、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比赛开始前,老师为学生提供了相关的编程教学资源和指导,包括视频教程、示范项目和编程思维训练。

学生们在小组中分工合作,共同商讨创意、设计游戏场景和角色,编写代码,制作图形和音效。

比赛结束后,学生们进行了项目展示和评比。

每个小组依次展示他们的作品,并向观众介绍游戏的玩法和创意点。

评委根据创意、技术实现、用户体验等方面对作品进行评分和评价。

通过这次编程创新比赛,学生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编程技能,还培养了创造力、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同时,比赛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和分享自己作品的机会,激发了他们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案例二:数字素养培养活动在一所中学的信息技术课上,老师组织了一次数字素养培养活动。

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数字化能力,让他们能够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和互联网进行学习、创造和交流。

活动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信息搜索与筛选:学生通过互联网搜索相关主题的资料,并进行筛选和整理。

老师引导学生学会正确使用搜索引擎、评估信息的可信度,并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筛选能力。

2.多媒体制作:学生利用电子表格软件制作图表、统计数据,并利用演示文稿软件设计幻灯片。

通过多媒体制作,学生培养了数据处理和呈现的能力。

3.网络安全教育:老师向学生介绍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教授网络安全知识和防范措施。

学生了解了网络攻击的方式和危害,并学会保护自己的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

4.数字创作与分享:学生利用图像编辑软件设计海报、插图等,并通过博客或社交媒体平台分享自己的作品。

这促进了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数字沟通和合作意识。

通过这次数字素养培养活动,学生们提高了信息搜索和筛选能力,掌握了多媒体制作和网络安全知识,拓展了数字创作和分享的渠道。

网络案例

网络案例
从内网安全考虑,使用VLAN技术将各部门划分到不同的VLAN中;为了提高公司的业务能力和增强企业知名度,将公司的WEB网站服务发布到互联网上;与分公司可采用分组交换网互联;并从ISP那里申请了一段公网IP。16个有效IPv4地址:218.26.174.112.~218.26.174.127,掩码为255.255.255.240(可表示为/28)。其中218.26.174.112和218.26.174.127为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不可用(考虑路由器需要配置NAT功能了)。
通过分析某一企事业单位网络构建需求,设计构建该单位网络,并运用网络模拟软件(例如:Cisco Packet Tracer或eNSP等)模拟实现,编写网络设计及实施方案。要求方案包含:业务需求,CIDR的IP规划,解决方案(须包含:网络拓扑图、测试网络连通性等),并给出具体的设备配置清单。以设计方案形式呈现。题目自选(如网吧、学校、企业、生活小区等),也可从以下题目中选择:
二、提交作品要求和评分原则:
(一)编写网络设计实施方案,参照提供的设计实施模板标准,必须是原始截图(拓扑图、网络服务配置等)。解决方案内容包括:
1 项目概述 2需求分来自 3设计原则 (1)………
(2)………
4 网络拓扑设计、IP地址规划等
5 具体实施过程
6 项目验收
7 总结
(二)原始截图不少于10张。
现请设计一个校园网,要求如下:
(1)在一台主机上设置主页服务器,内部ftp服务器。
(2)可以在后期工程中有效扩充。
(3)后期使用费用应尽量减少。需遵守软件版权协议。
2. 某干部学院网络设计实施方案。
背景描述如下:计算机网络在当今的信息时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高可靠性的计算机网络为企业的计算机管理提供了稳定的平台,极大的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测试网络连通实验报告

测试网络连通实验报告

测试网络连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测试网络连通性,通过检测网络中的主机是否能够相互通信,以及诊断和解决网络通信中的问题。

实验材料- 一台笔记本电脑- 一条网线- 一个交换机实验过程1. 连接设备:首先,将笔记本电脑通过网线与交换机相连。

2. 确认设备配置:打开笔记本电脑的网络设置,确保网络配置正确,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等。

3. 检测局域网内连通性:使用ping命令测试局域网内其他设备的连通性。

在命令提示符或终端中输入`ping 目标IP地址`,观察是否有响应。

4. 检测跨网段连通性:如果局域网内连通性正常,现在可以测试不同网段之间的连通性。

在命令提示符或终端中输入`ping 目标IP地址`,观察是否能够收到回应。

5. 解决问题:如果在以上步骤中出现了连通性问题,可以尝试以下方法解决:- 检查物理连接:确认网线连接是否牢固,交换机电源是否正常。

- 检查配置:确认网络配置是否正确,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

- 检查防火墙设置:防火墙设置可能会阻止网络通信,可以尝试关闭防火墙或修改相关设置。

- 检查路由器设置:如果网络中有路由器,确保路由器的配置正确,包括路由表和NAT设置等。

6. 记录结果:将每一步的测试结果记录下来,包括成功与失败的测试案例。

实验结果通过以上步骤,本次实验得出了以下结果:1. 局域网内连通性测试:所有主机都能够正常互相通信,ping命令的测试结果均为成功。

2. 跨网段连通性测试:不同网段之间的连通性也正常,ping命令的测试结果均为成功。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成功测试了网络的连通性,并通过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法解决了出现的问题。

在未来的网络配置和故障排除中,我们可以借鉴以下经验:- 确认物理连接是否牢固和设备电源是否正常,很多网络问题都是由于这些简单的问题导致。

- 提前检查设备的网络配置是否正确,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等。

- 如果出现连通性问题,可以尝试暂时关闭防火墙或修改防火墙设置,以排除防火墙的干扰。

实验1 ACG1000 组网案例

实验1 ACG1000 组网案例

实验1 ACG1000 二三层组网实验指导1.1 实验内容与目标完成本实验,您应该能够:●了解ACG的部署方式●掌握ACG透明部署的配置方法●掌握ACG路由部署的配置方法1.2 实验组网图图1-1ACG1000 二三层实验组网图实验组网如图所示:二层组网时,PC1和PC2在同一网段,使用ACG1000设备的ge2和ge3接口作为透明桥,串接部署在PC1和PC2之间。

PC1和PC2之间网络可达。

三层组网时,PC1和PC2不在同一网段,ACG设备的ge2和ge3接口工作在路由模式并配置接口IP地址,ACG设备串接部署在PC1和PC2之间。

PC1和PC2之间网络可达。

1.3 背景需求通过ACG的透明模式和路由模式组网,连通PC1和PC2的网络。

1.4 实验设备和器材本实验所需之主要设备器材如表1-1所示。

表1-1实验设备和器材- 1 -1.5 实验过程注意事项:1、如果ACG以第三层对外连接(接口具有IP 地址),则认为ACG工作在路由模式下;若ACG通过第二层对外连接(接口无IP 地址),则ACG工作在透明模式下;2、透明模式下,物理接口应划入到了bvi接口。

- 2 -实验1 ACG1000 二三层组网实验指导 ................................................................................................. - 1 -1.1实验内容与目标 (1)1.2实验组网图 (1)1.3背景需求 (1)1.4实验设备和器材 (1)1.5实验过程 (2)- 1 -。

《计算机网络7》课程思政典型案例

《计算机网络7》课程思政典型案例

《计算机网络7》课程思政典型案例1. 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撑。

《计算机网络7》课程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原理、技术和应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结合《计算机网络7》课程的教学实践,分享一些思政教育典型案例,以期为同类课程的思政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2. 典型案例分享2.1 案例一: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在《计算机网络7》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一项计算机网络实验。

实验要求各小组设计并搭建一个简单的校园网,实现学生宿舍、教室和图书馆之间的网络互联。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分工明确、互相支持、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这个案例,学生不仅学会了计算机网络的知识和技能,还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2.2 案例二:强化网络安全意识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

为了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教师在《计算机网络7》课程中引入了网络安全的相关内容,并组织学生进行网络安全实践。

教师通过讲解典型的网络安全案例,引导学生了解黑客攻击的手段和防范措施。

在此基础上,学生进行了网络安全实验,如设置防火墙、加密数据传输等。

通过这个案例,学生增强了网络安全意识,学会了保护自己和他人不受网络攻击。

2.3 案例三:激发创新精神在《计算机网络7》课程的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发挥创新精神,改进网络协议和算法,以提高网络性能和安全性。

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多个创新性课题,如设计一种新的网络协议、优化现有网络算法等。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深入研究和实践,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创新方案。

这个案例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总结《计算机网络7》课程的思政教育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知识和技能,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网络安全意识和创新精神。

小型企业的实际网络工程案例

小型企业的实际网络工程案例

网络设备管理与维护
学 习 情 境
网络设备管理与维护
学 习 情 境
小型企业的实际网络工程案例
训练描述

ISP给某企业分配了一个网段,公网IP地址如下:218.2.135.1/29~218.2.135.6/29他想用218.2.135.1/29这 个IP地址让内部的PC去访问外网,其它的几个IP地址都分配给内部的服务器使用,这三台内部的服务器需
小型企业的实际网络工程案例
训练步骤第一部分:实现ISP与PSTN的拔号互联

在ISP的路由器上面也要添加拔号接入模块WIC-1AM,添加的方法如图所示。使之

与PSTN连接起来;


小型企业的实际网络工程案例
训练步骤第一部分:实现ISP与PSTN的拔号互联

进入PSTN的配置面板,选择“配置”选项卡,找到Modem4用来接PC0,给它分

配给ISP的那个电话号码。然后点击“拔号”按钮进行拨号。如果连接成功这时会
情 境
显示如左图所示的连接状态图。这时我们再到“IP 配置”那里将IP地址的获取方式 改成“动态获取IP参数”,可以查看到PC0获取到的IP地址,如右图所示。
学 习 情 境
小型企业的实际网络工程案例
训练步骤第二部分:公网服务器互联

要提供给外网用户访问。在这里PC1与PC2在VLAN 10里面,PC3和PC4在VLAN 20里面。本任务的网络拓

扑图如图所示。

小型企业的实际网络工程案例
训练要求
根据实验拓扑添加相应的网络设备;

为路由器添加WIC-1T或WIC-2T模块,用于模拟公网连接;

在内网交换机上划分Vlan10和Vlan20两个VLan,并将PC1、PC2接入Vlan10,将

最新网络实验二组网实验实验报告

最新网络实验二组网实验实验报告

最新网络实验二组网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 掌握网络实验中二组网的基本原理和配置方法。

2. 学习如何通过实验环境搭建和优化网络性能。

3. 理解网络故障诊断的基本流程和处理方法。

实验环境:
1. 硬件设备:交换机、路由器、计算机、网络测试仪器。

2. 软件工具:网络协议分析软件、虚拟局域网(VLAN)配置工具、网络模拟软件。

实验步骤:
1. 设计网络拓扑结构,明确各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

2. 配置交换机和路由器,包括VLAN划分、路由协议配置等。

3. 在计算机上设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确保设备间可以通信。

4. 使用网络测试工具进行连通性测试,记录测试结果。

5. 分析网络性能,如传输速率、延迟等,并尝试进行优化。

6. 模拟网络故障,进行故障诊断和恢复操作。

实验结果:
1. 成功搭建了二组网环境,各设备间通信正常。

2. VLAN配置正确,不同VLAN间的隔离效果符合预期。

3. 路由协议配置有效,网络中的路由选择正确。

4. 网络性能测试显示,传输速率和延迟均在可接受范围内。

5. 通过调整配置参数,优化了部分网络性能。

6. 故障模拟和恢复操作顺利,加深了对网络故障处理的理解。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二组网的搭建、配置和优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同时,我们也学习到了如何进行网络故障的诊断和处理,这将对我们
未来在网络管理和维护方面的工作大有裨益。

基于Packet Tracer的计算机网络实验设计

基于Packet Tracer的计算机网络实验设计

基于Packet Tracer的计算机网络实验设计1. 引言1.1 介绍【基于Packet Tracer的计算机网络实验设计】基于Packet Tracer的计算机网络实验设计是一种基于模拟软件的实验教学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在计算机网络实验中模拟真实网络环境,进行各种网络实验和调试。

Packet Tracer是思科公司推出的网络仿真软件,具有图形化界面和丰富的设备模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和技术。

在计算机网络实验设计中,Packet Tracer可以模拟各种网络拓扑结构,包括局域网、广域网、虚拟专用网等,实验内容涵盖了网络设备配置、路由器配置、交换机配置、网络拓扑设计等方面。

通过基于Packet Tracer的计算机网络实验设计,学生可以通过模拟实验来巩固和深化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基于Packet Tracer的实验设计还可以提供实验指导、实验报告和实验评估等支持,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实验任务和学习目标。

通过这种实验设计方法,教师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积极性。

1.2 研究背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对于计算机网络实验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计算机网络实验是计算机网络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实验设计和实践操作,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原理和技术,并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传统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存在一些问题,如设备成本高昂、操作复杂、安全性差等,给教学和学习带来了不少困难。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基于Packet Tracer的计算机网络实验设计,不仅可以为教学和学习提供更便利和安全的实验环境,还可以促进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对于基于Packet Tracer的计算机网络实验设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基于Packet Tracer的计算机网络实验设计的实际应用和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访问控制列表
R1 S1 .1 S0 .2 R2 S1 .1 S0 .2 R3
192.168.1.0/ 24
192.168.2.0/ 24
• 例如:禁止192.168.1.1 192.168.1.1访问192.168.2.2 192.168.2.2,应在哪台路由器的哪个接 192.168.1.1 192.168.2.2 口的哪个方向实现? • 使用命名的访问控制列表,禁止R1 telnet 至R3 R3。 R1 R3 • Ip access-list telnet access• Deny tcp 192.168.1.1 0.0.0.0 192.168.2.2 0.0.0.0 eq 23 • Permit ip any any • 在R2 S0 R2的S0 R2 S0接口上 • Ip access-group telnet in access-
5
访问控制列表
R1 S1 .1 S0 .2 R2 S1 .1 S0 .2 R3
192.168.1.0/ 24
192.168.2.0/ 24
• 若放在R2 S0 in R2的S0 in,则192.168.1.1 192.168.1.1能否访问192.168.1.2? R2 S0的in 192.168.1.1 192.168.1.2? • 若放在R3 S0 in,能否实现预期目标? R3的S0 in R3 S0的in accessaccess-list 1 deny host 192.168.1.1 accessaccess-list 1 permit any (access(access-list 1 deny any) accessip access-group 1 in 或 out
192.168.3.0/ 192.168.4.0/ 24 24 C 192.168.2.0 C 192.168.3.0 C 192.168.4.0 C 192.168.3.0 C 192.168.4.0 S 192.168.4.0 C 192.168.2.0 C 192.168.3.0 S 192.168.1.0 C 192.168.3.0 C 192.168.4.0 S 192.168.1.0 C 192.168.4.0 S 192.168.1.0
8
基于时间的访问控制列表
RACKA/B 219.229.216.253 Ethernet 0 219.229.216.*
• 在学校中,可能会要求学生宿舍23 23点断网,上午7点开网,这时候需要 23 7 加上时间控制。 • Time-range internet Time• periodic weekdays 7:00 to 23:00 • Access-list 100 permit tcp 219.229.216.0 0.0.0.255 any eq 80 Accesstime-range internet time• Access-list 100 permit tcp any any eq 23 Access• Interface ethernet 0 • Ip access-group 100 in access-
9
作业
R1 .1 .2 192.168.1.0/ 24 R2 .1 .2 R3
192.168.2.0/ 24
• Q:若192.168.1.1 ping 192.168.2.2 192.168.1.1可ping 192.168.2.2,是否表明192.168.2.2 192.168.2.2必然 192.168.1.1 192.168.2.2 可以ping 192.168.1.1 ICMP)。 ping 192.168.1.1?请举例说明(提示:ICMP ICMP
11
作业
R1 .1 .2 192.168.1.0/ 24 R2 .1 .2 R3 .1 .2 R4 .1 .2 R5 192.168.2.0/ 24
192.168.3.0/ 24
192.168.4.0/ 24
• Q:对于静态路由,若R1 R1可访问R5 R5,是否表明该拓扑中任意两节点均 R1 R5 可互访?
.1
.2
.1
.2
.1
.2
.1
.2
192.168.1.0/ 24 A子网 子网 神码组: 神码组: B子网 子网
192.168.2.0/ 24 C子网 子网
192.168.3.0/ 24 D子网 子网
192.168.4.0/ 24 E子网 子网
划分10个子网 顺次分别使用其中第2、 、 、 、 五个子网 五个子网。 将172.16.0.0/16划分 个子网,ABCDE顺次分别使用其中第 、4、6、8、10五个子网。 划分 个子网, 顺次分别使用其中第 配置该网络。 使用RIP配置该网络 使用RIP配置该网络。
12
作业
R1 .1 .2 192.168.1.0/ 24 C 192.168.1.0 S 192.168.4.0 R2 .1 .2 R3 .1 .2 R4 .1 .2 R5
192.168.2.0/ 24
R1 .1 .2 192.168.1.0/ 24 C 192.168.1.0 S 192.168.4.0 C 192.168.1.0 R2 .1 .2 R3 .1 .2 R4 .1 .2 R5
192.168.2.0/ 24
C 192.168.1.0 C 192.168.2.0 S 192.168.4.0 C 192.168.1.0 C 192.168.2.0
192.168.1.0/ 24 A子网 子网 B子网 子网
192.168.2.0/ 24 C子网 子网
4、5、6小组: 、 、 小组 小组: 划分20个子网 顺次分别使用其中第3、 、 三个子网 三个子网。 将200.0.0.0/24划分 个子网,ABC顺次分别使用其中第 、6、9三个子网。 划分 个子网, 顺次分别使用其中第 使用RIP配置该网络。(其中,5和6路由器通过以太口相连) 配置该网络。(其中, 和 路由器通过以太口相连 路由器通过以太口相连) 使用 配置该网络。(其中 .1 .2 .1 .2
10
作业
R1 .1 S0 192.168.1.0/24 .2 S0 R2
• Q:若192.168.1.1 ping 192.168.1.2 192.168.1.1可ping 192.168.1.2,是否表明192.168.1.2 192.168.1.2必然 192.168.1.1 192.168.1.2 可以ping 192.168.1.1 ICMP)。 ping 192.168.1.1?请举例说明(提示:ICMP ICMP • R1 R1的配置: • access-list 100 deny icmp host 192.168.1.2 host 192.168.1.1 accessecho • access-list 100 permit ip any any access• interface Serial0 • 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 ip access-group 100 in access• R2 R2无任何其他配置。
192.168.1.0/ 24 A子网 子网 B子网 子网
192.168.2.0/ 24 C子网 子网

2
RACKB组划分为两个小组,分别使用1、2、3和4、5、6三台路由器。 组划分为两个小组,分别使用 、 、 和 、 、 三台路由器 三台路由器。 组划分为两个小组 1、2、3小组: 、 、 小组 小组: 划分10个子网 顺次分别使用其中第2、 、 三个子网 三个子网。 将100.0.0.0/8划分 个子网,ABC顺次分别使用其中第 、5、8三个子网。 划分 个子网, 顺次分别使用其中第 使用RIP配置该网络。 配置该网络。 使用 配置该网络 .1 .2 .1 .2
R1 .1 .2 192.168.1.0/ 24 R2 .1 .2 R3 .1 .2 R4 .1 .2 R5
192.168.2.0/ 24
192.168.3.0/ 24
192.168.4.0/ 24
• Q:对于静态路由,若R1 R1可访问R5 R5,是否表明该拓扑中任意两节点均 R1 R5 可互访?
7
访问控制列表
RACKA/B 219.229.216.253 Ethernet 0 219.229.216.*
• 禁止PC PC使用路由器的HTTP HTTP服务,但允许PC ping 路由器。 PC HTTP PC • access-list 12* deny tcp host 219.229.216.251 access291.229.216.253 0.0.0.0 eq 80 • Access-list 100 permit ip any any Access• Interface ethernet 0 • Ip access-group 100 in access• 在全局配置模式下启用HTTP HTTP服务:ip http server HTTP ip • 在全局配置模式下配置用户名和密码:username *** password username cisco
1
RACKA组划分为两个小组,分别使用1、2、3和4、5、6三台路由器。 组划分为两个小组,分别使用 、 、 和 、 、 三台路由器 三台路由器。 组划分为两个小组 1、2、3小组: 、 、 小组 小组: 划分6个子网 顺次分别使用其中第2、 、 三个子网 三个子网。 将10.0.0.0/8划分 个子网,ABC顺次分别使用其中第 、4、6三个子网。 划分 个子网, 顺次分别使用其中第 使用RIP配置该网络。 配置该网络。 使用 配置该网络 .1 .2 .1 .2
192.168.1.0/ 24 A子网 子网 B子网 子网
192.168.2.0/ 24 C子网 子网
3
访问控制列表
分组: RACKA1、2 3 1、2排使用RACKA1 2、3 2 RACKA1 RACKA4、5 6 3、4排使用RACKA4 5、6 4 RACKA4 RACKA的地址219.229.216.253 RACKB 219.229.216.253, RACKA 219.229.216.253 RACKB的地址 219.229.216.252(telnet IP) 219.229.216.252 telnet IP • 5排使用RACKB1 2、3 RACKB1、2 3 RACKB1 • 6、7排使用RACKB4 5、6 RACKB4、5 6 7 RACKB4 • 使用静态、默认或RIP RIP如图配置网络 RIP •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