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的石油政策
日本新能源政策及发展现状与趋势(精)

日本新能源政策及发展现状与趋势日本天然资源匮乏,石油、煤炭及天然气等主要能源资源,均未蕴藏,能源自给率仅4%左右。
日本所需石油的99.7%,煤炭的97.7%,天然气的96.6%都依赖进口。
另外日本签署《京都议定书》,承诺到2010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达到1990年排放相同的目标。
为此,规划了一系列的能源政策与能源技术开发研究,以实现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
一、新能源政策 (一通过新能源推广大纲1994年12月,日本内阁会议通过“新能源推广大纲”,日本第一次正式宣布发展新能源及再生能源。
在国家层面上,要求政府全力推进新能源和再生能源;在地区层级上,要求当地县市政府全力配合宣传,使私人企业、一般大众了解此项基本政策。
同时,提出到2010年,新能源和再生能源占全国能源供应3%以上的目标,或提供相当于约1550万吨油当量的新能源。
(二经济结构改革行动方案1997年12月,日本内阁决议正式通过“环境保护与新商业活动发展”计划,作为政府到2010年实施新能源和再生能源行动方案。
行动方案将新能源及再生能源工业列为15项新兴工业之一,并且在构建新能源及再生能源商业化过程中,问题反馈追踪系统。
采取积极措施推进新能源和再生能源的发展;一是剌激市场需求促进降低成本,二是积极研发新技术减少成本,三是降低手续费用和放宽限制,四是制定和完善市场规则和制度,五是培养大众的认知程度。
(三新能源法1997年,日本制定了“促进新能源利用的特别措施法”(简称新能源法。
新能源法规定,投入能源事业的任何人都有责任与义务全力促进新能源和再生能源推广工作。
在行政上,政府通过必要措施以加速新能源及再生能源的推广应用。
在法规上,为新能源和再生能源进入市场创造有利条件,专门设立了提供低息贷款及保证,以及提供各类信息和专业技术。
日本新能源政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面:1、研究提出长期能源需求供给预测确立能源总需求及供给政策为目的,提供能源未来需求的预测,以修改能源供给的政策。
日本能源政策

日本能源政策:演进与构成2006-10-31 8:49:17国际石油网网友评论本文着重介绍了日本能源政策的演进与构成,并通过对日本能源政策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分析,试图展现出战后日本能源政策全景,进而揭示出日本能源政策的发展轨迹,解析其能源政策中科学的、有利于能源中长期有效使用的举措,以及对中国能源政策制定的借鉴作用。
一、日本能源政策的历史回顾(一)第一次石油危机前的能源政策第一次石油危机以前的日本能源政策,大致可以分成两个阶段,即战后复兴时期和高速成长期。
在战后复兴时期的煤炭作为主要能源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在之后的高速成长时期,为了应付激长的能源需求,从中东地区进口的石油成为了主要的能源来源。
在战后复兴时期(1945~1962年),根据所采取的为确保煤炭和钢铁的增长而优先对这些行业的人力物力财力的保证的“倾斜式生产方式”(1946),确立了“官民一体”的煤炭增产体制,从而使日本经济从战后的荒废中恢复了过来。
之后,为了应对“朝鲜战争”结束后的煤炭不景气而推行煤炭产业合理化,维持了以煤炭为主要能源供给的“煤主油从政策”。
在经济高度成长时期(1962~1972年),由于有低价且稳定的能源供给做支柱,能源供给实现了从煤炭到石油的转换。
具体来讲,就是在确保推进石油产业合理化的同时,从确保石油产品安全供给的观点出发实施消费地精制的原则,将石油精制能力和石油生产计划等置于政府的监督之下,从而实现石油产业的健全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1962年石油首次超过煤炭成为日本能源消费的第1位。
(二)第一次石油危机后的能源政策1.第一次石油危机后的紧急能源对策第一次石油危机使日本经济发展和国民生活受到严重冲击。
为应对冲击,日本政府在设立国民生活安定紧急对策本部的同时,通过了《石油紧急对策纲要》,并且展开了消费节约运动、石油电力的节省使用等活动,努力挽回局面。
在国际上,1974年日本参加了在美国倡导下成立的包含了当时世界主要石油消费国的“国际能源组织”。
日本、韩国能源发展政策及借鉴意义

日本、韩国能源发展政策及借鉴意义日本、韩国十分重视研究本国经济增长、能源发展、环境保护之间的关联状况。
两国都从本国的经济状况、环境制约条件等因素出发,综合制定了能源长期发展政策。
在较为完善的能源政策体系的指引下,不仅保持经济持续稳步增长,能源的利用效率也达到较高水平,大大减少了能源废弃物的排放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这对我国完善能源发展政策具有借鉴意义。
一、日本的能源发展政策(一)立足发展常规能源项目,大力推行能源构成多样化。
日本除大力发展火电、水电、燃油、燃气等常规能源项目外,还注重利用太阳能、风能、光能、燃料电池、氢能、超导能等新能源,积极开展潮汐、波浪、地热、垃圾等发电项目的研究工作。
同时,逐步加大核电在国家能源中的比重。
2002年,日本一度爆发核电站信任危机,但并未改变政府发展核电的决心。
政府重新调整能源开发促进税、调高石油和煤炭发电税而大幅减轻了核电税。
目前,日本共有51座核反应堆,发电量占发电总量的近40%。
(二)能源开发计划推陈出新,能源供应、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三者并举。
1973年的石油危机驱使日本采取政府、企业和大学三者联手的方式,协同解决能源开发问题。
1974年制定“新能源开发计划”(即阳光计划);1978年实施“节能技术开发计划”(即月光计划);1989年又推出“环境保护技术开发计划”。
1993年三个计划合并为“新阳光计划”,其主要任务是致力于能源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以实现能源、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2003年又颁布《电力设施开发利用新能源特别措施法》,强制各电力公司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并强调必须满足环保要求。
(三)实行节能措施,大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1979年日本颁布《合理使用能源法》及实施细则与执行标准,明确各行业的节能目标。
1993年制定《节能支持法》,以促进能源合理利用和可再生资源利用。
日本无论国有企业、私人企业从1998年起都要完成每年提高1%能源利用率的政策性指标。
此外,政府对企业安装节能设备、采取节能措施、改进能源管理技术等,提供一定的支持性补贴和减税优惠。
世界主要油气消费国油气战略及发展趋势

世界主要油气消费国油气战略及发展趋势1.美国: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和天然气生产国。
美国的油气战略主要包括推动国内油气产量的增长、加强能源供应的多样化以减少对进口能源的依赖、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利用等。
美国通过技术创新和对页岩油气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实现了国内产量的大幅增长,并成为主要的石油出口国。
未来,美国将继续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并推动能源的清洁化和碳排放的减少。
2.中国: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最大的煤炭消费国,但也是世界最大的天然气进口国。
中国的油气战略包括加大国内油气资源的探采力度、推动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等。
中国政府提出了“煤改气、煤改电”等政策,鼓励替代能源的使用,并推动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增加。
此外,中国还积极开展国际能源合作,加强与油气资源国的合作关系,确保能源供应的安全性。
3.欧洲:欧洲是全球能源消费量最大的地区之一,但自身的能源资源相对匮乏。
欧洲的油气战略主要包括降低能源消费的依赖程度、加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
欧洲通过能源互联网建设、能源市场的开放与合作等手段,实现能源供应的多样化,以减少对进口能源的依赖。
欧洲还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并加大对电动汽车等低碳交通工具的支持力度。
4.日本: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石油消费国和天然气进口国,但自身几乎没有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日本的油气战略主要包括确保能源供应的安全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等。
日本政府制定了“新能源基本计划”,以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此外,日本还加强对能源进口渠道的掌控,并推动能源互联网的建设,以确保能源供应的稳定性。
以上是对世界主要油气消费国油气战略及发展趋势的概述。
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环境可持续性的要求和能源政策的调整,各国将继续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利用,并推动能源结构的调整,以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日本的成品油价格与税收

\
6 o
4 o铬
6 o 8 0 】o 0
第 2 卷 第 l 期 6 2
20 08 年 1 2 月
化
学
工
业 ・21・
CHEM I CAL NDUS I TRY
日本 的成 品油 价 格 与 税 收
张 静
( 国 石 化 集 团 公 司 经 济 技 术 研 究 院 ,北 京 中 102 ) 0 0 9
摘
要 :介 绍 日本 汽 油 和 柴 油 市 场 价 格 形 成 机 制 ,对 日本 政 府 的 油 品 税 收 政 策 进 行 了解 读 与 分 析 。
一
和柴油价格增长 的速 度加快 . 2 0 年 9月 .汽油价 06 格 达 到 1 4日元/ .比 19 4 L 9 8年 1 月增 长 了 4 . , 69 % 柴 油 价 格 为 1 1 日元 / 2 L. 比 1 9 9 8年 1月 增 长 了 5 .% :2 0 1 2 0 7年 以 来 , 日本 的汽 柴 油 价 格 随 着 国
作 者 简 介 :张
静 (9 1 ) 1 8 一 ,女 ,河 南 省 人 ,助 理 经 济 师 , 主 要
从事国际贸易及价格税收等相关工作 。
化
・
学
工
业
2 ・ 2
CH M I AL I DUS RY E C N T
20 0 8年
第2 6卷
格 加上 进 口时征 收 的关 税 ( 0 6年 3月 已取 消 ) 20 、
石 油 税 等 ;炼 油 毛 利 即炼 油 加 工 费 用 、利 润及 流
用 、销 售成 本 等 ;税 主要 包 括 一 般 消 费税 和汽 油 税 。表 1中显示 了 9 l号无 铅 汽油 零售 价格 中不含
2023年我国石油储备的资金保障与成本控制

我国石油储备的资金保障与成本控制国家石油储备体系是维护国家能源平安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内容。
建立科学、规范、稳定的资金保障体系和成本掌握机制是完善我国石油储备体系的当务之急。
一、主要国家石油储备的资金保障与成本掌握资金筹集和成本掌握问题始终是各国石油储备体系建设的焦点和难点,石油储备制度成熟的国家积累了不少好的做法,值得借鉴。
(一)石油储备的资金筹集方式。
1.美国石油储备资金的筹集。
美国政府战略石油储备的建设资金和石油收储资金主要来自财政拨款。
到2000年,战略石油储备共花费215亿美元,其中储备设施建设和操作费用53亿美元,购买石油及运费159亿美元。
为了减轻石油储备的财政负担,从1995年起,美国政府利用其富余的石油储备设施开展商业化运作,不仅向国内企业出租,还向国外用户供应储备服务。
2日本石油储备资金的筹集。
日本的政府石油储备主要由石油公团(后改革为资源机构)投资和管理。
国家石油储备基地的资本金由石油公团出资70%,另外30%由民间石油公司出资。
建设投资由政府通过预算直接拨款一部分,其余部分由石油公团通过政府担保、发行政府担保债券(政府补助利息)和非公开债券等方式,向金融机构贷款,然后无息贷款给国家石油储备公司(即储备基地)。
政府石油储备的运营管理费用,全部由政府通过预算支配给石油公团,再由石油公团支付给国家石油储备公司。
财政资金主要依靠1978年设立的石油税来筹集,这个税对全部的原油和进口的油品征收。
企业石油储备资金是由各企业将储备成本纳入产品价格之中筹措。
同时,政府还供应肯定的支持:一是为私营石油公司购买储备用油供应低息贷款;二是日本开发银行和冲绳开发财团为储备设施建设供应低息贷款。
3.德国石油储备资金的筹集。
德国以机构储备为主,并由储备联盟(EBV)实施管理。
EBV石油储备的费用来自银行贷款和会员缴纳的会费,政府不供应补助。
1978年,EBV成立时所需资金全部来自银行贷款,总额为25亿欧元。
日本清洁能源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清洁能源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日本清洁能源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引言:随着全球变暖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清洁能源逐渐成为各国发展的重点。
日本作为一个资源有限的国家,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清洁能源的发展,其政策和实践经验对其他国家有很多启示作用。
本文将首先介绍日本的清洁能源政策,然后分析其对我国的启示。
一、日本的清洁能源政策1.政策背景日本是一个缺乏矿产资源的国家,对能源依赖严重,近年来尤其是福岛核事故后,加速了清洁能源的发展。
此外,日本政府还非常重视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的发展。
2.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日本政府设定了一系列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包括:(1)203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达到22~24%;(2)205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达到50%以上;(3)持续发展国内可再生能源技术。
3.清洁能源政策工具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工具来促进清洁能源发展,包括:(1)法律法规:在法律法规层面上,日本制定了《新能源政策基本法》、《温室气体减排国际竞争力强化特别措施法》、《智能电网推进法》等,加强了政府的介入和推动力度;(2)财政支持:政府提供了广泛的财政支持措施,包括设立了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提供了减税、补贴和贷款等金融支持;(3)发电权购买制度:政府通过设置固定购买价格,鼓励清洁能源产业的投资和发展;(4)技术研发支持:政府加大了对可再生能源的研发支持力度,鼓励技术创新和产业化;(5)宣传教育和培训:政府通过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提高了公众对清洁能源的认识和参与度。
二、日本清洁能源政策对我国的启示1.政策一体化日本清洁能源政策的一个成功之处就在于其政策一体化的做法。
日本政府在立法、财政、市场等多个方面提供了全面的支持,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政策框架。
我国可以借鉴日本的做法,加大政策一体化的力度,强化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
2.多元化的经济激励措施为了鼓励清洁能源的发展,日本政府提供了多元化的经济激励措施,包括减税、补贴、贷款等。
日本经济入门-第三章第一节

第三章.安定经济成长期【课文翻译】日本经济从1970年代开始迎来了巨大的转换期。
长期以来的高增长率因为第一次石油危机而迅速下降。
石油危机给已经转换成为对石油依存度高的产业结构的日本带来了很大的损害。
然而,对于第一次经验的石油危机,日本企业根据减量经营和ME技术的利用等积极应对,很快地突破了困境。
因为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强以及出口剧增伴随的贸易黑字(贸易逆差)的积累,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一的债权国。
与此同时,与美国发生了激烈的摩擦,对此该如何应对,对日本来说是一个大问题。
第一节第一次石油危机1.1第一次石油危机的发生1973年11月,在第4次中东战争中,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采取了把原油价格上涨到原来的4倍,并且供给大幅度减产了25%这种果断的手段。
这个利用石油作为外交王牌的政治性的决定,使得世界各国一起陷入了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即所谓的滞胀危机。
像表3-1所示的那样,在第一次石油危机的影响下,美国、英国、西德国等都哪个国家都是低的经济增长率,消费者物价指数的上升率很高。
1960年开始到1973年领先的国家的实际GDP增长率平均是5.0%,1973年到1975年下降到了1.6%。
其他的国家,1973年到1975年的通货膨胀率较1964年到1973年平均的3.7%上升到了10.5%。
1.2 对日本经济的影响由于第一次石油危机,日本的能源大多依赖进口,从而使得刚转换成高度依赖石油的产业结构的日本经济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以石油危机为转机,日本经济10%左右的高增长率到此为止,并在1974年成为和战后初期一样的负增长,从此,日本经济进入了安定经济成长期。
针对于石油危机给日本经济带来的影响,从一下的4个方面进行说明。
第一,交易条件的恶化。
交易条件是用出口资金量一单位和进口资金量交换,以进口资金测出的出口资金一单位的价值来表示。
如果和出口价格相比,进口价格更贵的话,就意味着交易条件的恶化。
在1972年,日本的汽车的平均价格是每台1460美元,因此,相当于买了770桶石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
维普资讯
0ve easP rr t r s o s tai
域} 随 勺佳
■
争 力 的 强 劲 的石 油 产 业 和 保 证 日本 的 能
源 安全 非 常 重 要 。
油 、 天 然 气 的 探 矿 、开 发 和 生 产 活 动 , 风 险 和 成 本 自 己 负 担 , 生 产 出 来 的 石 油 、 天 然 气 ,该 企 业 按 一 定 比 例 获 得 。
表2 主 要 发 达 国 家 的石 油 依 存 度 、进 口依 存 度 、 中 东依 存 度 (9 9 ) 19年
国 别 日本 美 国 英 国 德 国 法 国 意 大 利
的限制开
进 口的 自 宽 限 制 使 营 自 由 度 效 、 合 理
强 化 ,这
石演依舂鹿 5% 2 进 羽俄触 10 0%
I l本 I政 策 的 l I l体 } 施
1维 护 和 推 动 石 油 、 天 然 气 . 的 储 备
石 油 储 备 是 日本 确 保 能 源 安 全 的 重 要 支 柱 。 日本 的 石 油 储 备 制 度 分 为 国 家
自主开 发具 有可 以提 高石油 供给 的稳 定
性 ,尽 早 把 握 石 油 、 天 然 气 供 需 环 境 的 变 化 ,加 强 同产 油 国 的 相 互 依 存 关 系 等
表 3 日本 石 油 危 机 自 主 开 发 原 油 进 口量 ( 位 :万 桶 / 单 日)
废 弃 来 促 进 石 油 产 业 的 合 理 化 ,要 在 精 制 设 备 废 弃 方 面 给 予经济补偿 。
() 了 支 援 2为
的 石 油 稳 定 供 应 方 面起 到 了一 定 作 用 。 2 0 年 , 日本 的 自 主 开 发 原 油 进 口 00 量 相 当 于 5 万 桶 / , 占 总 原 油 进 口 量 8 日 的 1 %。 尽 管 这 样 , 日 本 的 自 主 开 发 比 3 例 与 主 要 发 达 国 家 相 比 仍 比 较 低 。 因 石 油 精 制 业 的 结 构 调 整 和 石 油 联 合 企 业 的 制 油 所 之 间 的 一 体 化 运 营 ,要 在 技 术 开 发 方 面 给 予 支 持。
维普资讯
八
一
小制 定 ii 策 的  ̄政 t i 本} 发 点 I I
国 内 能 源 资 源 匮 乏 ,一 次 能 源
储 备 、 自主 开 发 、 同产 油 国 合 作 等 措
施 ,以保证 非常 时期石 油供 应体 制的 完
善 是 当务 之 急 。
1 7 芷 93 I 7 芷 99
.
: 进 口 ,能 源供 应 结构 非 常脆 靠
5 O 纪 7 年 代 的 两 次 石 油 危 了2 世 O
精制能 力。
为 了保 证 国 内 经 进 行 ,能 也 必 须 达
( 预测)
日本从 能源 安全 的角度 出发 ,
乇 对石油 的依存 度( 1。但是 , 表 )
慨
,% 5 5% 5
3% 8 9% 8 7 % 4% l
Hale Waihona Puke S% 9% 4 3% 6p 的依存 度最 高 ,同其他 发达 东
E 日本 的石 油 供 应 体 系 非 常 脆 , 因此 ,对 日本 来 讲 ,实 施 石 油
中宋依存度 8% 5
注 :引 自lA统计等 E
2% 5
( 第一次石 油危机)( 第二次石油危机 )
7 .% 74 7 % 15
使 石油1
19 年 E 96
注 :引自 《 综合能源统计 》
石 油 制
法 》 , 由
琶 。 因此 ,日本将确保 石 油的 源
效 供 应 作 为 其 能 源 政 策 的 重 要 的 原 油 几 乎 完 全 依 赖 进 口 ,其
对 石油 的需 求依然 占一 次能源 垦 一 半 以 上 。 从 经 济 性 、 便 利 的 乏 虑 ,在 21 纪 ,石 油 依 然 为 考 世
18 年 19 芷 2 0 芷 2 1 芷 95 90 00 00
5 -% 63 5 -% 83 5 . % 18 4 .% 5O
同精 制 能力相 结合 ,
变 动 而 对 石 油 制 品 的 油 精 制 能 力 在 非 常 时
弹性 。所以 ,日本将
拥有 石油 精 制能 力 ,在 非常 时期 不 仅可 以保证 石油 制 品的供应 ,而且 ,即 使在 制 品储 备 用尽 的情 况 下 ,原油储 备
表 1 日本 石 油 依 存 度 的 变 化
优点 。
实 际 上 ,在 过 去 的 两 次 石 油 危 机 时
期 ( ) 自主开发 原油 已经在保 证 日本 表3 ,
() 1 日本 的 精 制设 备 与 欧 美 国家 相
比 , 运 转 率 比 较
低 。 为 了通 过 设 备
储备和 民 间储备 两部分 。其 中 ,国家储
备 由石 油 公 团独 立 完 成 , 1 7 年 开 始 实 8 9 施 , 到 1 9 年 2 完 成 了 储 备 s oz升 98 月 ot 的 目标 。 民 间 储 备 从 1 7 1 7 年 是 在 卜 4 9 9 行 政 干 预 下 实 施 的 ,1 7 年 后 开 始 根 据 5 9 《 油 储 备 法 》 实 施 民 间石 油 储 备 。 具 石 有 民 间 储 备 义 务 的 包 括 石 油 精 制 业 、 石 油 买 卖 业 以及 石 油 进 口业 的从 业 者 。
4推 进 国 内 石 油 产 业 结 构 的 .
调 整
随着竞 争的 激化 ,日本石 油产业 内 部 面临着 收益 的恶化 、生 产设 备过剩 等 问题 。鉴 于这种 情 况 ,为了有 助于通 过 石 油产 业的合理 化 ,改善 结构 ,来使 强
劲 的 石 油 产 业 早 日 形 成 , 日本 政 府 在 预 算 、税制方面 采取了一系 列新的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