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

合集下载

电力系统分析总结(复习资料)

电力系统分析总结(复习资料)

1、有发电厂中的电气部分、各类变电所、输配电线路及各种类型的用电器组成的整体,称为电力系统2、按电压等级的高低,电力网可分为:1低压电网(<1kv)2中低电网(1<V<10kv)3高压网(35kv<V<220kv)4、超高电网(330~750KV)5、特高压网(V>1000kv)3、负荷的分类:1.按物理性能分:有功负荷、无功负荷 2.按电力生产与销售过程分:发电负荷、供电负荷、和用电负荷 3.按用户性质分: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人民生活用电负荷 4.按负荷对供电的可靠性分:一级、二级、三级负荷4、我国电力系统常用的4种接地方式:1.中性点接地 2.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3.中性点直接接地 4.中性点经电阻的电抗接地小电流接地方式:(1.2)优点:①可靠性能高②单相接地时,不易造成人身或轻微轻微的人身和设备安全事故缺点:经济性差、容易引起谐振,危及电网的安全运行。

大接地电流方式:(3.4)优点:①能快速的切除故障、安全性能好②经济性好。

缺点:系统供电可靠性差(任何一处故障全跳)5、消弧线圈的工作原理:在单相接地时,可以线圈的电流Il补偿接地点的容性电流消除接地的不利影响补偿方式:①全补偿:Ik=Il时,Ie=0.容易发生谐振,一般不用②负补偿,Il< Ik时,Ie为纯容性,易产生谐振过电压③过补偿:Il>Ik时,Ie为纯感性,一般都采用过电压法。

6、架空线路的组成:①导线、②避雷线、③杆塔、④绝缘子、⑤金具7、电力网的参数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元件结构和特性所决定的参数,称为网络参数,如R、G、L等;另一类是系统的运行状态所决定的参数,称为运行参数,如I、V、P等。

8、分裂导线用在什么场合,有什么用处?一般用在大于350kv的架空线路中。

可避免电晕的产生和增大传输容量。

9、导线是用来反映的架空线路的泄漏电流和电晕所引起的有功损耗的参数。

10、三绕组变压器的绕组排列方式:①中、高、低②低、中、高排列原则:①高压绕组电压高,故绝缘要求也高,一般在最外层、②升压变压器一般采用:---- 1、标么值:是指实际有名值与基准值得的比值。

电力系统分析

电力系统分析

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由多个电力设备和电力网络组成,用于产生、传输和分配电能。

对电力系统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系统的运行状况和效率,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一、电力系统的组成电力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1. 电力发电站:使用不同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等)转化为电能的设备,产生电力。

2. 输电线路:将发电站产生的电能经过变压器升高电压后,通过输电线路传输到输电站或配电站。

3. 变电站:将输电线路传输的高压电能转换为低压电能,并提供给用户使用。

4. 配电网络:将低压电能从变电站输送到各个终端用户的网络。

二、电力系统分析的重要性进行电力系统分析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理由:1. 稳定性分析:通过对电力系统的负荷、电流和电压等参数进行分析,可以评估系统的稳定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优化系统的运行。

2. 可靠性评估:分析电力系统中设备的可靠性指标,包括故障率、恢复时间和平均修复时间等,可用于评估系统的可靠性水平,并制定预防性维护计划。

3. 事故分析:通过对电力系统中出现的事故进行分析,可以找出事故的原因和影响,并采取措施避免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

4. 负荷预测:分析用户用电量的变化趋势和负荷峰值的出现时间,可以为电力系统的规划和调度提供参考,以确保系统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三、电力系统分析方法1. 潮流分析:潮流分析是对电力系统中电流、电压和功率等参数进行计算和模拟的过程。

通过潮流分析,可以确定电力系统中各个节点的电压和功率分布情况,有助于评估系统的稳定性和负载能力。

2. 短路分析:短路分析是对电力系统中出现短路故障时的电流和电压进行计算和模拟的过程。

通过短路分析,可以确定短路故障发生时系统中的电流分布情况,有助于评估系统的保护措施和设备的额定容量。

3. 静态稳定分析:静态稳定分析是对电力系统中的各种稳定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估的过程。

通过静态稳定分析,可以评估系统的振荡稳定性和暂态稳定性,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什么是电力系统

什么是电力系统
40
4. 终端变电所 1) 终端变电所位于输电线路的末端,靠近负荷点。 2) 高压侧电压多为110 kV或者更低(如35 kV),经 过变压器降压为6~10 kV电压后直接向用户送电。 3) 若发生全所停电事故,只是所供电的用户停电, 影响面较小。
三、电力线路 分为:输电线路、配电线路
41
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设备简述
图1-4 引水式水电站示意图
3.抽水蓄能电站
抽水蓄能电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水电站,具有水轮机-发 电机和电动机-水泵两种可逆的工作方式 。
22
(1) 夜晚或周末低负荷时,抽水蓄能电站的机组作为 电动机运行,利用电力系统富余的电能将下库的水抽到上 库,以位能的形式将电能储存起来 。 (2) 在电力系统的峰 荷期间,抽水蓄能电站 的机组又作为发电机运 行,将上库的水放下来 通过水轮机发电,用以 担任电力系统峰荷中的 尖峰部分,即起到调峰 作用。
33
地热发电厂
34
(4)潮汐发电
潮汐能是地球在自转过程中,海水受月流重力 牵引产生的。还有小部分潮汐是受太阳引力牵引形 成的。海水涨落的周期为12小时25分钟,同时在海 底造成三角流。 利用潮汐的落差推动水轮机而发电称之为潮汐 发电。即在海湾或河流入海口处筑起堤坝,涨潮时 蓄水,高潮时关闭。退潮时形成足以使水轮机工作 的落差时才开始放水,将蓄水放出,驱动水轮发电 机发电。
39
2. 中间变电所 1) 中间变电所高压侧与枢纽变电所连接,以穿越功率 为主,在系统中起交换功率的作用,或使高压长距离输 电线路分段,它一般汇集2~3个电源,这样的变电所主 要起中间环节作用。 2) 电压等级多为220~330 kV,其中压侧一般是110~220 kV,供给所在的多个地区用电并接入一些中小型电厂。 3) 当全所停电时,将引起区域电网解列,影响面也比 较大。 3. 地区变电所 1) 地区变电所主要任务是给地区的用户供电,它是一 个地区或城市的主要变电所。 2) 电压等级一般为110~220 kV。 3) 若发生全所停电事故,只造成本地区或城市停电。图1-5 抽水蓄能电站示Fra bibliotek图23

电力系统的作用

电力系统的作用

电力系统的作用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它在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介绍电力系统的作用。

首先,电力系统在经济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电力系统提供了人们生活和生产中所需的电力,为各个行业的发展提供动力。

工业、农业、交通、医疗、通信等领域都需要电力的支撑。

电力系统为工厂提供了稳定的电力供应,保证生产线的正常运转,提高生产效率。

在交通领域,电力系统提供动力给电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减少了尾气排放,改善了城市环境。

此外,电力系统也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支持了各种家电、电子设备的使用。

其次,电力系统在社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电力系统的普及让大部分人们都能享受到电力带来的便利,提高了生活质量。

电力系统为人们提供了照明、供暖和空调等基本生活需求,使人们能够在舒适、安全的环境中生活。

此外,电力系统也为教育、娱乐、文化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设施支持。

现代教育离不开电子设备的支持,电力系统保证了学校、图书馆等场所的正常运行。

电力系统也为电影院、剧院等文化娱乐场所提供了动力,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最后,电力系统在环境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日益突出,电力系统的环保性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传统的火力发电对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包括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

然而,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电力系统逐渐走向清洁能源。

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使电力系统在减少污染和保护环境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清洁能源的使用减少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了温室气体排放和大气污染的程度,对于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电力系统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为各个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提升了生活质量。

电力系统的普及让人们能够享受到舒适、便利的生活条件,并且提供了基础设施支持教育、娱乐和文化等领域的发展。

此外,电力系统的清洁能源使用也为环境的保护作出了贡献,减少了污染和温室气体的排放,推动了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一、电力系统与电力网发电厂将一次能源转变成电能,这些电能需要通过一定方式输送给电力用户。

在由发电厂向用户供电过程中,为了提高其可靠性和经济性,广泛通过升、降压变电站,输电线路将多个发电厂用电力网连接起来并联工作,向用户供电。

这种由发电厂、升压和降压变电站、送电线路以及用电设备有机连接起来的整体,称为电力系统。

电力系统加上发电机的原动机(如汽轮机、水轮机)、原动机的力能部分(如热力锅炉、水库、原子能电站的反应堆)、供热和用热设备,则称为动力系统。

在电力系统中,由升压和降压变电站和各种不同电压等级的送电线路连接在一起的部分称为电力网。

二、电力生产的特点电能的生产与其它工业生产有着显然不同的特点。

1.电能不能大量储藏电力系统中发电站负荷的多少,决定于用户的需要,电能的生产和消费时时刻刻都是保持平衡的。

电能的生产、分配和消费过程的同时性,使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形成了一个紧密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其中任一台发、供、用电设备发生故障,都将影响电能的生产和供应。

2.电力系统的电磁变化过程非常迅速电力系统中,电磁波的变化过程只有千分之几秒,甚至百万分之几秒;而短路过程、发电机运行稳定性的丧失则在十分之几秒或几秒内即可形成。

为了防止某些短暂的过渡过程对系统运行和电气设备造成危害,要求能进行非常迅速和灵敏的调整及切换操作,这些调整和切换,靠手动操作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甚至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采用各种自动装置。

3.电力工业和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电能供应不足或中断,将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生产,也将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因此要求电力工业必须保证安全生产和成为国民经济中的先行工业,必须有足够的负荷后备容量,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负荷需要。

三、电力系统的运行要求为了保证为用户提供电能,电力系统的运行必须满足下列基本要求。

1.保证对用户供电的可靠性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尽可能的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系统运行可靠性的破坏,将引起系统设备损坏或供电中断,以致造成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停顿和人民生活秩序的破坏,甚至发生设备和人身事故。

电力系统的组成

电力系统的组成

电力系统的组成1. 电力系统的组成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厂、变电所、电力线路和电能用户组成的一个整体。

为了充分利用动力资源,降低发电成本,发电厂往往远离城市和电能用户,这就需要输送和分配电能,将发电厂发出的电能经过升压、输送、降压和分配送到用户。

(1)发电厂。

发电厂是生产电能的场所,在发电厂可以把自然界中的一次能源转换为用户可以直接使用的二次能源———电能。

根据发电厂所取用的一次能源不同,主要有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太阳能发电、地热发电、潮汐发电、风能发电等发电形式。

(2)变电所。

变电所的功能是接受电能、变换电压和分配电能。

变电所由电力变压器、配电装置和二次装置等构成。

按变电所的性质和任务不同,分为升压变电所和降压变电所,按变电所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又分为枢纽变电所、地区变电所和用户变电所。

(3)电力线路。

电力线路将发电厂、变电所和电能用户连接起来,完成输送电能和分配电能的任务。

电力线路有各种不同的电压等级,通常将220kV及以上的电力线路称为输电线路,110kV及以下的电力线路称为配电线路。

配电线路又分为高压配电线路(110kV)、中压配电线路(35~6kV)和低压配电线路(0.38/0.22kV)。

(4)电能用户。

电能用户又称电力负荷,指所有消耗电能的用电设备或用电单位。

2. 供配电系统的组成供配电系统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总降压变电所、高压配电所、配电线路、车间变电所或建筑物变电所和用电设备组成。

图2-3所示为供配电系统结构框图。

由图可以看出,总降压变电所是用户电能供应的枢纽。

它将35~110kV的外部供电电源电压降为6~10kV高压配电电压,供给高压配电所、车间变电所或建筑物变电所和高压用电设备。

高压配电所集中接收6~10kV电压,再分配到附近各车间变电所或建筑物变电所和高压用电设备。

一般负荷分散、厂区大的大型企业需要设置高压配电所。

配电线路分为6~10kV高压配电线路和0.38/0.22kV低压配电线路。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对于双回路情况: 特点:供电可靠性高,电能质量高。 缺点:不够经济。
对于环式网: 优点:供电可靠且较双回路要经济。 缺点:运行调度复杂,且故障时电压质量差。
两端供电网: 是常见的接线方式,但必须有两个及两个以
上的独立电源。
3、选择接线方式考虑的因素:
供电可靠,有良好的电能质量和经济指标, 经过各种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而且也要考虑 运行调度灵活和操作安全。
第一章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电力系统概述
一、电力系统的形成和发展: 从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到1875 年巴黎北火车站发电厂的建立,电真正进入了实 用阶段。
Δ 第一次高压输电技术:
1882年 直流输电(法国)
德普勒(Marcel Depree)用装在米斯巴赫 煤矿的直流发电机功率约为3kw,以 1500~2000VDC沿57km电报线,把电能送至慕 尼黑国际博览会,供给一台电动机,使装饰喷泉 转动。
f=50HZ±0.2 U=UN±5% 波形:正弦波 3、保证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三、单一电力系统的联合
优点: 1、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2、合理地调配用电,降低联合系统的最大负荷,减 小系统发电设备的总装机容量; 3、合理地利用各类发电厂,提高运行的经济性 4、联合系统容量很大,个别负荷的波动对系统电能 质量影响很小
缺点: 需要投资,特别是系统间相距较远时。
第四节 电力系统的接线方式
一、几种典型接线方式的特点: 由地理接线图可见,复杂的接线可以简化分
解为几种典型的接线方式,大致可分成两大类: 无备用和有备用方式。
1、有备用接线方式:
包括单回放射式、干线式和链式网络。即:每 个负荷只能靠一条线路取得电能。见图1-16(a) (b)(c)(P21)

电力系统的构成及特点

电力系统的构成及特点

电力系统的构成及特点一、电力系统的构成一个完整的电力系统由分布各地的各种类型的发电厂、升压和降压变电所、输电线路及电力用户组成,它们分别完成电能的生产、电压变换、电能的输配及使用。

二.电力网、电力系统和动力系统的划分电力网:由输电设备、变电设备和配电设备组成的网络。

电力系统:在电力网的基础上加上发电设备。

动力系统:在电力系统的基础上,把发电厂的动力部分(例如火力发电厂的锅炉、汽轮机和水力发电厂的水库、水轮机以及核动力发电厂的反应堆等)包含在内的系统。

三.电力系统运行的特点一是经济总量大。

目前,我国电力行业的资产规模已超过2万多亿,占整个国有资产总量的四分之一,电力生产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是同时性,电能不能大量存储,各环节组成的统一整体不可分割,过渡过程非常迅速,瞬间生产的电力必须等于瞬间取用的电力,所以电力生产的的发电、输电、配电到用户的每一环节都非常重要。

三是集中性,电力生产是高度集中、统一的,无论多少个发电厂、供电公司,电网必须统一调度、统一管理标准,统一管理办法;安全生产,组织纪律,职业品德等都有严格的要求。

四是适用性,电力行业的服务对象是全方位的,涉及到全社会所有人群,电能质量、电价水平与广大电力用户的利益密切相关。

五是先行性,国民经济发展电力必须先行。

四、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电网电压是有等级的,电网的额定电压等级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技术经济的合理性以及电气设备的制造水平等因素,经全面分析论证,由国家统一制定和颁布的。

我们国家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有220/380V、3 kV、6 kV、10 kV、20 kV、35 kV、66 kV、110 kV、220 kV、330 kV、500 kV。

随着标准化的要求越来越高,3 kV、6 kV、20 kV、66 kV 也很少使用。

供电系统以10 kV、35 kV、为主。

输配电系统以110 kV以上为主。

发电机过去有6 kV与10 kV两种,现在以10 kV为主,低压用户均是220/380V。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讲(2课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要求理解和掌握静水压强性质、液体平衡方程

重点和难点: 静水压强的定义及其特性;液体平衡微分方程的积分

第一章 静 力 学 水静力学的任务:研究液体平衡的规律及其实际应用。 平衡有两种:一是静止状态;二是相对平衡状态(容器与液体质点间无相对运动)。

★1-1 静水压强及其特性 一、 静水压力及静水压强 静水压力:平衡液体作用在与之接触的表面上的水压力,符号:P,单位:N,kN。 包含:液体与边界,液体与液体间。

静水压强:APpAlim0,单位:N/m2(Pa),kN/m2。 二、静水压强的特性 1. 静水压强的方向与受压面垂直并指向受压面 因为液体不能承受拉力,同时静止液体不能承受切应力。 2.任一点静水压强大小和受压面方向无关,或者说作用于同一点上各方向的静水压强大小相等。 理解此含义,并会证明。

证明:从原点O在x、y、z轴上分别取边长dx、dy、dz,建立一四面体。以x轴为例0xF,

x向的面积力有:dydzpdPxx21,dydzpdApxndApxndPnxnnnn21),cos(),cos(,

质量力有:dxdydzXdFx61,则:0),cos(xnxdFxndPdP,当0dx时,nxpp。 即:nzyxpppp,说明静水压强仅是空间坐标的函数:),,(zyxpp。

★1-2 液体的平衡微分方程式及其积分 取一正六面体,以x方向为例证明。 1. 表面力有:dydzdxxpp)2(,dydzdxxpp)2(

2. 质量力有:Xdxdydz 根据力的平衡原理,0xF,有:dydzdxxpp)2(-dydzdxxpp)2(+Xdxdydz=0 化简后:Xxp,同理可得y、z方向。从而得到液体的平衡微分方程式(欧拉平衡微分

方程式):Xxp,Yyp,Zzp。 进一步可得全微分形式:)(ZdzYdyXdxdp 此微分方程有解的条件为:xUX,yUY,zUZ。即作用在液体上的质量力必须有势,液体才能保持平衡。 积分得,dUdp,即:CUp,由定解条件:0pp时,0UU得

)(00UUpp。Pascal原理:边界压强的传递性。

★1-3 等压面 等压面:压强相等点连成的面(平面或曲面)。 等压面性质:1. 在平衡液体中等压面即是等势面(0dp,U=Const)。

2. 等压面与质量力正交(0ZdzYdyXdx)。 第3讲(2课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重力作用下液体的压强的规律,几种力同时作用下的液体

的压强规律。 重点和难点: 真空、绝对压强、相对压强的概念

★1-4 重力作用下静水压强的基本公式 只有重力作用:X=0,Y=0,Z=-g,有:gdzdp,即:(0zz时,0pp) Cpz,或:hpzzpp000)(----水静力学基本方程。

说明:静水压强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自由面上的压强p0,(当自由面与大气相通时,app,pa为大气压);二是γh,相当于单位面积上高度为h的水柱重量。

水平面即为等压面(适用于质量力只有重力)。注意:相互连通的同种液体。

★1-5 几种质量力同时作用下的液体平衡 相对平衡:液体内部各质点之间及液体与容器边界之间无相对运动。 以绕中心轴作等角速度旋转的圆柱形容器中的液体为例分析。

xX2,yY2,Z=-g, 则:)(22gdzydyxdxdp,

等压面方程:Cgzr2221,是以z轴为对称轴的旋转抛物面方程。 自由面方程:(最低点:x=0,y=0,z=0zzs),)(21022zzgrs。 压强分布规律:(最低点:x=0,y=0,z=z0,p=p0),220021)(rzzpp, 即:hpzzpps00)(,等水深面是等压面。

注意:质量力只有重力时的Cpz不成立,应为:Cgrpz222。

★1-6 绝对压强与相对压强 工程大气压:pa=98 kN/m2。 一、 绝对压强 以设想没有大气存在的绝对真空状态为零点计量的压强。Pabs。 二、相对压强 把当地大气压作为零点计量的压强。压力表所测压强为相对压强。

aabsppp。一般水利工程:hp。

三、真空及真空度 真空:小于大气压的压强,或相对压强为负的压强,也称负压。

真空度:绝对压强小于大气压的数值。即:absakppp。 注意:真空度恒为正,相对压强可正可负,绝对压强为正。

★1-7 压强的量测 利用水静力学原理设计的液体测压计。 一、 测压计

相对压强:hp,测压管高度:/ph。

倾斜测压计:sinLp。 二、U形水银测压计 压强大时,采用U形水银测压计。绝对压强:bhppmaabs;相对压强:bhpm。 三、差压计 测量两点的压差。正差压计(B高于A,S),①hhphpmBBBAAA;

②hhShBA。则:ShhppAABAmBA)()(。 特例1:BA时,ShppmBA)(; 特例2:BA,且S=0时,hppmBA)(。 当压差小时,采用倒压差计,(A低于B,S),同理:ShhppABABnAAB)()(。

特例1:BA时,ShppnAB)(; 特例2:BA,且S=0时,hppnAB)(。 第4讲(2课时) ★1-8 压强的液柱表示法,水头与单位势能 一、 压强的液柱表示法 测压管高度表示。水柱高度,水银柱高度。 1工程大气压=98 kN/m2=10m水柱=736mm水银柱 二、水头与单位势能 z----位置水头;单位位能。

/p

----压强水头;单位压能。

/pz

----测压管水头;单位势能。

Cpz/----测压管水头等于常数;静止液体内各点的单位势能相等。

★1-9 作用于平面上的静水总压力 一、 作用在矩形平面上的静水总压力 压力图法 1. 静水压强分布图的绘制 原理:压强是水深的线性函数。 规则:(1)线段的长度代表静水压强的大小;(2)箭头表示静水压强的方向,与作用面垂直。 方法:只要绘出两端点的压强,即可确定静水压强的直线分布。 举例:a.垂直,b.倾斜,c.水下部分,d.两段,e.两边有水,f.两种不同液体,g.封闭容器。 注意:压强分布图一般只需绘相对压强,因为大气压强到处都存在,且相互抵消。 2. 静水总压力的计算 矩形平面的静水总压力:等于平面宽度乘压强分布图的面积。

bLhhbP)(221

静水总压力的作用点:通过压强分布图的形心。 二、作用于任意平面上的静水总压力 解析法 1. 总压力的大小

ApAhAyydAhdAdPPcccAAAsinsin

即静水总压力等于平面形心点的静水压强(平面的平均压强)与平面面积的乘积。 2. 总压力的作用点(压力中心)

对水面x轴:)(sinsinsin22AyIIdAyypdAPyccxAAD

即:AyIyycccD, 有:cDyy,压力中心在平面形心之下。 同理求Dx,AAxyDIxydAxpdAPxsinsin,即:AyIxcxyD/。 实际工程中的平面大多具有与y轴平行的对称轴,因此D点必在此对称轴上,无需计算Dx。

★1-10 作用于曲面上的静水总压力 仅分析二向曲面(柱面)。用分解的方法分别求水平分力和垂直分力,再合成总压力。 一、 静水总压力的水平分力

xcxxxAhhdAhdAdPdPPcoscos

即:静水总压力的水平分力等于曲面在x方向的投影面(铅直面)上的静水总压力。 水平分力xP的作用线应通过xA平面的压力中心。 二、静水总压力的垂直分力 bSVhdAhdAdPdPPzzzsinsin V----压力体的体积,S---压力体的面积。即:静水总压力的水平分力等于压力体内的水重。 压力体的组成: 1.受压曲面本身;2. 液面或液面的延长面;3.通过曲面的四个边缘向液面或液面的延长面所作的铅垂平面。 压力体的方向:

当液体与压力体位于曲面的同侧时,zP向下;当液体与压力体各在曲面之一侧时,zP向上。 凹凸相间的复杂柱面:可在曲面与铅垂面相切处将曲面分开,分别绘出各部分的压力体,并定出各部分垂直水压力的方向,再合成起来即可得到总的垂直压力的方向。

垂直分力zP的作用线应通过压力体的体积形心。 三、静水总压力 静水总压力的大小:22zxPPP

静水总压力的方向:xzPParctg(与水平面的夹角) 静水总压力的作用点:将xP和zP的作用线延长交于K点,过K点作与水平面交角为的直线,它与曲面的交点D即为总压力P的作用点。 注:如果二向曲面是圆柱面,圆心即为K点。可直接通过圆心作与水平面交角为的直线,它与曲面的交点D即为总压力P的作用点。因为是汇交力系。 另外:在计算折面上的静水总压力,也可用求曲面压力的方法求解。 若为三向曲面,要先计算三个方向的分力,再合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