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语文综合测试题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综合性学习过关检测 --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综合性学习过关检测--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综合性学习过关检测卷(二)(每道题8分,满分56分得分:)1.(2021.黑龙江绥化中考节选)学校准备举办以“传承红色精神.传递红色能量”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问题。
(1)请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不超过10个字)(3分)(2)某班收集整理了红色旅游发展现状资料,如图所示,请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整体变化情况,组织语言详细表述信息。
(5分)2010年—2020年中国红色旅游年接待人数统计(单位:亿人次)2.(2021.河南中考)学校组织到某博物馆研学,请你参与,完成相关任务。
(1)该博物馆精选了100件文物,放在五个主题时空舱,借助现代技术,让观众感受历史场景,亲近历史文物。
请你参考示例,从两个备选时空舱中任选一个,起一个四字舱名,并从内容和表达效果两个方面简述理由。
(5分)示例:第一时空舱简介:商周时期青铜器。
通过数字技术,让青铜器“活”起来,观众可通过扫码、触摸等方式,“唤醒”青铜器,让它旋转、缩放,以便欣赏其构造、纹饰。
舱名:青铜时代起名理由:用“青铜时代”命名该时空舱,突出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繁盛。
青铜器古朴厚重的质感,让人联想起那个时代宏大庄严的祭祀场面。
【备选时空舱】第二时空舱简介:以文物为线索,串起秦一统六国的历史。
通过虚拟现实再现当时的重大事件、战争场面等,让观众在金戈铁马、风云激荡中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
第三时空舱简介:西北地区历史文物荟萃。
通过丰富的科技手段,实现文物与观众互动。
敦煌展区,飞天轻舒广袖,在古乐中翩然起舞。
“你好,兵马俑”互动项目现场,观众上传自己的照片后,图像识别技术就会自动识别与之最像的兵马俑,给出其位置信息……我选:舱名:起名理由:(2)你在第一时空舱门口遇到一位老人,他问你到第五时空舱怎么走,请你根据下面的平面图,为他指明路线。
(3分)3.看下面一幅漫画,按要求答题。
中考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语文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

中考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语文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一、九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长安听百舌①韦鼎风烟异,一鸟忽相惊。
那②能对远客,还作故乡声。
【注释】①百舌:鸟名。
这种鸟黑羽黄嘴,能反复模仿百鸟之音。
②那:即“哪”。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2)请简要赏析“惊”字的妙处。
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浣溪沙纳兰性德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古今幽恨几时平!(1)请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词所展现的画面。
(2)赏析“北风吹断马嘶声”一句的表达效果。
(3)谈谈你对这首词末句“古今幽恨几时平”的理解。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潭上作张乔竹岛残阳映翠微①,雪翎禽过碧潭飞。
人间未有关身事,每到渔家不欲归。
【注】①翠微:青山。
(1)联系全诗,说说前两句的作用。
(2)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
无题①陈毅生为革命死不哭,莽莽神州叹沉陆。
魂兮归来大地红,小住人间三十六②。
【注】①此诗为陈毅同志在梅山所作。
②三十六:指36年(即36岁),因为陈毅1901年生,1936年被围梅山,他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1)联系全诗,解释“大地红”的意思。
(2)这首诗表现出陈毅同志怎样的革命精神?(3)这首诗与《梅岭三章》中哪首诗所表达的信念一致?是什么信念?5.阅读下列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1)划线句中“悠悠”一词有何妙处?(2)作者赞颂孙权的用意是什么?6.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
心却比,男儿烈。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项复习:综合性学习练习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项复习:综合性学习练习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2023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综合性学习练习题1.学校正开展“二十四节气与我”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1)阅读下边图画,按要求答题。
①这幅图画是描述“二十四节气”中的__________节气。
②这幅图画介绍了与这一节气相关的哪些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春韵》文学社决定在12月10日下午2点举办“二十四节气”知识讲座,并拟写了通知。
通知中有两处错误,请指出并提出修改意见。
通知同学们:校《春韵》文学社将在西报告厅举行“二十四节气”知识讲座,欢迎同学们积极参加。
12月8日《春韵》文学社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按要求完成任务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
如何了解、认识、使用互联网,成为我们每一个人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1)《低头族之歌》:“你沉默的刷屏,亿万个屏奴一样的人们,用你那囧囧的眼神,低头在那形形色色的伤痕……紧紧盯着小小的荧屏,不抬头看路边的风景……”这段歌曲中的“冏”字在字典上的意思是“光明”,后来因为其笔画构成的特点,成为了网络流行的表情符号和词汇,赋予了这个词新的内涵。
请根据语境,解释这个网络词语在歌词中的意思。
(2)70岁的爷爷最近一段时间经常头晕目眩,半边手臂麻木,看东西也模糊不淸。
经医院检查,他的颈椎明显变形,视力也下降得厉害。
医生详细询问了老人的生活习惯后,认为颈椎病和视力迅速下降都和过度使用手机有关。
请你帮爷爷想想办法,来改变他因依赖手机而导致身体状况不佳的现状。
至少写出两条。
(3)毛宁的《梦回繁华》是一篇自读课,老师安排学生借助网络自学。
你想通过网络完成哪些内容的学习?请写出两个。
3.综合性学习。
诚信既是立身之本,又是处世,教子、经商、治国之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中考语文 综合复习题(二)词语的理解与运用(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语文试题

第2讲词语的理解与运用一、选词填空1.(2018·某某)依次填入下列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面对文化传承创新这X有难度的时代考卷,我们不仅要善于做好选择题,敢于做好应用题,还要精于做好综合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她________个体心灵、________民族精神、________民众心智,________中华民族数千年坚毅前行。
A.安顿振奋启迪引领B.启迪引领安顿振奋C.安顿引领振奋启迪D.启迪安顿振奋引领【解析】首先通读句子,读懂句意,然后分析所给四个词语,发现解答此题从词语搭配习惯入手最好,与“民族精神”最搭的词语应该是“振奋”,跟“民众心智”最搭的应该是“启迪”,根据这些判断,对照四个选项,符合的选项为A。
2.(2018·某某)选出依次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A)我们读所有的书,最终的目的都是读自己。
读有益的书,你会发现________的心平息下来了,有种________的感觉,你会发现你百思不得其解的________,千百年来被无数的人思考过,并且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答案。
每一本在你心目中值得阅读和记住的书,都是因为其中________着未来你更期待的那个自己。
A.焦躁豁然开朗困惑蕴藏B.焦虑豁然开朗疑惑蕴含C.焦躁茅塞顿开困惑蕴含D.焦虑茅塞顿开疑惑蕴藏【解析】“焦躁”“焦虑”二者都有“焦急”的意思,前者侧重于表现“急躁”,与语境中的“平息”相应。
“豁然开朗”形容突然明白某件事,与语境中第二个空相符;“茅塞顿开”形容闭塞的思路由于得到了某种事物的启发,忽然想通了。
“困惑”指感到疑惑,不知该怎样办,语义涵盖“疑惑”,符合语境。
“蕴含”侧重于表现包蕴着“道理”,所以“蕴藏”更符合语境。
3.(2018·某某)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B)(1)一生颠沛流离的陆游以“驿外断桥边”的梅自许,________“零落成泥碾作尘”,________绝不向权贵卑躬屈膝。
语文中考期末复习文言文综合检测试卷答案

语文中考期末复习文言文综合检测试卷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板桥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
幼时殊①无异人处,少长,虽长大,貌寝陋②,人咸易③之。
然读书能自刻苦,自愤激,不苟同俗,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达远,以赴古人之奥区④,以自畅⑤其性情才力之所不尽。
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
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
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⑥,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
书有弗记者乎?(节选自《郑板桥集·板桥善诵》)【注】①殊:特别。
②寝陋:丑陋。
③易:轻视。
④赴古人之奥区:探求古人高妙的境界。
⑤畅:畅通,昌盛。
⑥匕箸:调羹和筷子。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主人日再食食:________②同舍生皆被绮绣被:________③父母岁有裘葛之遗遗:________④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咸:________(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训练: 综合性学习(含解析)

满分训练综合性学习传统文化类1.[2019·南京]你和小伙伴们组成探访小组,参加“身边的传统文化” 综合性学习活动。
(1)传统美食,历久弥香。
探访小组首先想去考察美食项目。
先考察哪一种呢?大家发生了分歧,于是,各自拟写一句话广告词,为喜爱的传统美食做广告。
(美食选择可参考上图)你喜爱的传统美食:你拟写的广告词:(2)金陵金箔,名扬四海。
做了非遗小卡片后,探访小组打算深入了解金箔技艺,想去采访传承人。
据此,请你设计两个采访问题。
(问题之间要有梯度)非遗小卡片名称金箔技艺类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地江苏省南京市概述金箔技艺是一项有着1700 多年历史的手工工艺,有打箔、切箔等十多道工序。
其中,打箔最辛苦,两个人面对面对打上万次,才能将一块黄金打成0.1微米左右的薄片。
切箔的要求也很高,至今只能靠人工。
拿切箔中最简单的“口风”来说,要练到口风成线,三根并排点燃的蜡烛,说吹灭哪根就吹灭哪根才算过关。
一个技术精湛的师傅,要十多年才能培养出来问题一:问题二:(3)文化创意,魅力无限。
探访小组的成员们在“2019 南京创意设计周”展览上,发现了以夫子庙“天下文枢”牌坊造型制作的笔架(见右图),都佩服设计师将文化元素融于生活物品的巧思。
大家想办一个班级文创展,请你用说.明的表达方式......介绍自己设计的文创作品。
作品名称:作品介绍:2.[2019·扬州]汉字是世界上最具诗情画意的文字。
某学校开展“珍爱汉字,传承文化”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
(1)【说文解字】请观察下面三个与“止”相关的金文字形的变化,参照解说填写表格。
金文见形辨义止单个脚趾的造型,表示停留的意思。
走脚趾造型上有一个甩开臂膀、快速前进的人形,表示跑的意思。
奔(2)【看图赏字】在“翰墨飘香”活动中,主持人展示出三幅书法作品。
请选择你喜欢的一幅作品,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谈谈其书法特点。
(3)【文字应用】学校将于5月20日上午9点,在报告厅组织习字社全体成员参加“汉字听写大赛”。
中考考前模拟测试 语文试题 附答案解析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
(10分)①自非亭午夜分,_______________。
(郦道元《三峡》)②___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③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④_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⑤千百年来,中华大地诞生了无数风流人物。
有的洁身自好,有的坚守道义,有的舍生取义,他们都称得上是”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大丈夫。
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从植物变化的角度写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老英雄张富清在解放战争中战功显赫,转业后却深藏功与名,默默地工作生活,这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龚自珍《己亥杂诗》) 2.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12分)桥艾青当土地与土地被水分割了的时候,当道路与道路被水截断了的时候,智慧的人类仁立在水边:于是产生了桥。
苦于跋涉的人类,应该感谢桥啊。
桥是土地与土地的连系;桥是河流与道路的爱情;桥是驿站,船只与车辆在此点头致敬;桥是乘船者与步行者挥手告别的地方。
(1)以上诗歌是艾青”归来”后的作品,这一时期的作品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
(2分)(2)”跋涉”在诗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分)(3)请变换文中画线句子的句式,使之与上下句构成排比。
(4分)(4)诗中的桥的形象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艾青擅长绘画,这首诗明显地体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分)3.某班级开展”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的活动,请你参与。
(13分)(1)以下是某同学演讲稿的部分片段,请按要求修改。
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

综合性学习试题荟萃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现象也有增多的趋势。
为增强节约意识,近日,校学生会在全校发起了一场“节约伴我行”活动。
请你担任活动的宣传员,帮助完成以下工作。
20 •为活动拟写一条倡导节约的宣传用语。
(不超过20字)(2分)21 .在活动中,男女生开展了节约竞赛。
近期,学生会对住校男生和女生的节约情况作了调查,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调查表所反映的基本情况。
(3分)3月4月5月男生女生男生女生男生女生寝室用电量650度280度631度252度613 度220 度寝室用水量181吨90 吨170 吨71 吨158 吨56吨注:男生124人,女生62人。
22 •某同学为校广播站写了下面一则消息,请你帮他做写修改。
(4分)我班李峰同学光荣当选本月“校园节约之星”。
自我校开展“节约伴我行”活动以来,他积极响应,不但自己厉行节约,还有几位同学自发组织了一个节约行动小组,A主动承担节电节水的义务监督员,坚持天天检查寝室和教室的电灯以及水龙头的关闭情况,使学校“长明灯”“长流水” 现象大大减少。
另外,他还坚持带领小组成员捡拾易拉罐、矿泉水瓶、包装纸盒等废弃物,把卖废品的钱捐给“希望工程”。
B李峰的行为在学校产生了良好的示范,得到了师生一致好评。
(1)A句词语搭配不当,可将“ ”改为“”。
(2)B句成分残缺,可在“ ”一词后面加上“ ”。
【参考答案】20. (2分)示例:①以节约为荣,以浪费为耻。
②节约就是环保。
③水是生命之源,请节约每一滴水。
④节约用电,节省能源。
21. (3分)自3月以来,(1分)我校住校生寝室用电量、用水量逐月减少,(1分)其中女生的节约更突出。
(1分)(意思对即可)22 . (4分)(1)“承担”改为“担任” 。
(2)“示范”后加上“作用”或“效应”。
(每空1分)三、语文综合运用(15分)4 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班里准备在这天下午3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中考复习语文综合测试题(九)班别:姓名:座号:一、基础(25分)一、基础(25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分)(2),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分)(3)王维在《终南别业》中表达诗人随意而行,心情极悠闲地语句是,坐看云起时。
(1分)(4)黄梅时节家家雨,。
有约不来过夜半,。
(赵师秀《约客》)(2分)(5)股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分)2.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1)我是在白云的qiáng bǎo()中笑着长大的。
(2)哪知老境竟如此tuítáng()!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己。
(3)一个衣裳lán lǚ()的年老水手拿小刀一下撬开牡蛎,递给两位先生。
(4)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yìfèn tián yīng(),有时热烈激动,有时雄辩过人。
3.选出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3分)A.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对于许多外国企业家是不陌生的。
B.这个国家的石油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C.他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即使能力再强,也不能委以重任。
D.学习态度的正确与否是成绩优良的先决条件之一。
4.请以“母爱”为话题,用下面的四个词语,写一段连贯的话。
(4分)要求:(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2)用“尽管……可是……”为关联词的句式。
成长清泉奋发图强精神支柱5.认真阅读以下材料,按照要求,完成后面的问题。
今年适逢我国唐代大诗人杜甫诞辰1300周年,语文课本中的杜甫画像被部分同学涂成了一些可笑的漫画,如机枪男、滑板哥(如右图)、海盗、火影忍者、宠物小精灵等新形象,"杜甫很忙"这句话很快走红。
之后,李白、辛弃疾也未能幸免。
对此,有人赞成,有人反对,也有人不置可否。
对这种涂鸦方式戏说历史人物的做法,你怎么看?请阐明你的观点。
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字数在70个字以内。
(4分)二、阅读(45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6—18题(一)(12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斯是.陋室/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B.无案牍之劳形./ 形.影不离C.无丝竹之.乱耳/ 何陋之.有D.可以调素.琴/ 则素.湍绿潭7.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8.“, ”点明了全文主“,”用类比赞美“陋室”(用原文的语句回答)(3分)9.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通过写陋室,表现了作者安贫乐道的思想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B.作者虽然身处陋室,物质生活艰难,但精神生活还是丰富的。
C.作者自比诸葛亮、杨雄,勇于以古人为榜样,保持高尚情操。
D.孔子认为,诸葛亮、杨雄品德高尚,其居室哪有什么简陋的呢?(二)(10分)战胜残缺拥抱美丽①毋庸讳言,残奥会上的运动员在肢体上都有这样那样的残缺,而残缺本身总是令人遗憾的。
不知道是谁最早提出了“残缺美”的概念,这种独特的欣赏眼光,把残缺这种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的遗憾,与理想境界中的至美连缀在一起,启发人们从残缺中提炼出美感,拓宽了人类的审美视野。
②谈到“残缺美”,自然会想起卢浮宫里的着名雕塑“断臂的维纳斯”。
维纳斯的美从何而来?有人认为来自残缺——正是因为维纳斯断臂后不再完美,所以更显凄美;有人认为来自暗示——你可以把她的手臂想象成各种样式﹑姿态,故而美不胜收。
③不过笔者却认为,维纳斯的美不是缘于其所缺,而是来自其所有:如果不是由于断臂后的维纳斯,仍然拥有优美的曲线,健康的躯体,圣洁的神态……她身上折射出的美也就没有了存在的基础。
尽管此身已残,但维纳斯所承载的无瑕的艺术之美,却仍旧执着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让这种美更加具有动人心魄的能量。
所谓“残缺美”,应该在此。
④残奥会赛场上的各国运动员,没有谁因为残疾而放弃对生命的热爱,他们以自己在不幸面前所拥有的一往无前的勇气,战胜了残缺带给人生的遗憾,拥抱了健康,展现了活力,诠释了精彩。
这是又一种美。
⑤观看残疾人选手的比赛,是一种审美的经历。
如果说他们身上也散发出了一种“残缺美”,那么这种美不是来自残缺本身,也不是来自人们对这种残缺的同情,而是源于这种残缺没有也无法掩盖住那股旺盛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生命之大美。
⑥与残疾人相比,健全人无疑是幸运的。
然而,漫漫人生路,难免道阻且长:考场上的失意,职场上的不顺,情场上的挫折……都可以打碎人们对生活的完美想象。
把酒问青天,又有几人从不残缺?残缺美其实是一种普遍的美。
让我们从残疾人运动员身上汲取力量吧,藐视生活中的一切烦恼和失意,战胜各种缺憾带来的人生挑战,始终不言弃,书写传奇!10.请结合选文内容,概括出中心论点。
(4分)11.下面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2分﹚A.维纳斯的美是来自其断臂后仍然拥有优美的曲线,健康的躯体,圣洁的神态。
B.维纳斯的美来自残缺——正是因为维纳斯断臂后不再完美,所以更显凄美。
C.残疾人选手身上散发出的“残缺美”,不是来自残缺本身,而是源于这种残缺没有也无法掩盖住那股旺盛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生命之大美。
D.健全人能藐视生活中的一切烦恼和失意,战胜各种缺憾带来的人生挑战,始终不言弃,也是一种残缺美。
12.选文②③段在论述维纳斯的例子时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三)天窗江南月(15分)①老屋的玻璃天窗,小巧晶莹,开设在光线不足的卧房。
对于我们小孩来说,天窗不仅为我们平添光亮,更让我们感受到许多无法言喻的美妙。
②夏夜,蝉还在院落里高大的梧桐树上鸣唱,田野里的蛙声就此起彼伏地欢快起来。
穿着母亲缝制的方领衫,枕在她的怀里,仰起小脸,有时可以看到明月高悬,透过天窗,泻下轻轻柔柔的月光。
一束束,盈盈的,如水似乳,漫过母亲的衣橱,在青砖地上画成一团银亮的光斑。
一颗两颗美丽的星星,也赶热闹似的隔着天窗向我和母亲温柔地眨眼,低低地絮语。
那一方窄窄的小小天窗,足以把稚嫩的视线放大,把美丽的想象撑起,星空的神秘和趣味便注满了我幼年幻想的心域。
③因有这一扇天窗,卧房里便舞动着游丝般的轻柔和温馨。
母亲手摇蒲扇,缓缓地扇着,凉风便一丝丝地滑过肌体,惬意极了。
她一边借着丝丝缕缕的亮光给我扇风,一边给我猜各样的谜语:“开嘛开白花,结嘛结四牛角。
”我答是母亲在池塘里采的红菱,母亲便夸我聪颖。
这还不够,母亲总是拗不过我的撒娇和对故事的喜爱。
每每此时,她会不由自主地抬头凝望天窗外一颗两颗水晶般的星子。
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神话故事,便娓娓地在我心间摇曳出莲花般的清润和痴醉。
常常,母亲的声音融着天窗下的那片亮光,如小溪的流水潺潺地抚遍我的全身,溢进我的心坎。
④江南多雨,尤其是阴雨绵绵的梅雨季节。
因为有了这扇天窗,更让我感受到万般雨意千般诗情。
天窗外,夜色冥茫。
月亮躲起来了,星星躲起来了。
唯有点点滴滴、淅淅沥沥的细雨,如烟般笼着鳞鳞的瓦片和一扇玲珑的天窗。
童稚的心灵,透过那一方小小的天窗,遐想着偌大的夜宇舞起了巨幅绸缎,若是裁剪一匹让母亲为我做新衣裳,那有多好呀。
想着想着,雨滴水润润,湿漉漉,仿佛倏的一下钻进我的心里蔓延开来。
⑤仲夏,多雷阵雨。
屋内,昏黄的灯苗闪闪烁烁的,把灯光里缝制衣服的母亲的影子在墙上拉得好长。
雨点如一名来自天界的乐师,水乡泽国便奏起了铿锵有力的天籁,哗啦哗啦的。
听久了,听熟了,就能辨出,雨声如泉水般叮叮咚咚的,是奏响在玻璃天窗上的乐音;粗犷一点的,是敲打在瓦楞上的鼓点。
雨点轻轻重重、缓缓急急地也在我清澈的心湖上奏响,泛漾起细细的波纹。
迄今为止,我一直认为这是我所听过的最美的纯天然的交响乐呢!雨势来得急也去得快,往往一首乐曲作罢,衣服上便留下了母亲细细密密的针脚。
⑥记忆中,老屋的天窗总是与母亲的身影相伴;现在,它时常浮现于我的脑海,一些细节还那么清晰。
也许生命早期的记忆是一个人生活的根吧!⑦“一窍仰穿,天光下射。
”走在时光的深处,生命难免也会有阴暗的死角。
那么就让我们常常提醒自己,不论何时、何地、何境,都别忘了开一扇心灵的天窗,让皎洁的月光,让灿烂的星辉,让诗意的雨声,让婉转的鸟鸣……都一一洒进心房。
(选自《都市文萃》2010年第4期,有删改)13.文章围绕“天窗”,写了哪些体现母爱的事情?(4分)14.品味文中两处画线句,按要求答题。
(1)赏析下面句子。
(2分)雨点轻轻重重、缓缓急急地也在我清澈的心湖上奏响,泛漾起细细的波纹。
(2)解释下面句子的含义。
(2分)也许生命早期的记忆是一个人生活的根吧!15.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4分)A.老屋的那一方小小的天窗伴随着母亲的身影,让“我”感受到许多无法言喻的美妙。
B.第②节选取蝉的鸣唱、蛙声的欢快和星月的柔美,生动地描绘出一幅迷人的夏夜图。
C.第③节“凉风便一丝丝地滑过肌体”中,“滑”字既写出风的轻柔,又表现母爱的温馨。
D.文章情景交融,通过雨景和月景的对比描写,抒发了“我”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感伤。
16.说说文章以“天窗”为题的作用。
(3分)(四)(8分)这所科学院不是一整座独立的建筑物,而是一条街道两旁连在一起的几所房子,因为年久失修,才买下来给科学院使用。
科学院院长很客气的接待了我,我就在科学院里呆了一段时间。
每一个房间里都有一位或一位以上的设计家;我相信我参观的房间不在五百间以下。
我见到的第一个人样子枯瘦,双手和脸黑的就像刚刚被烟熏过一样,头发、胡子一把长,衣衫褴褛,有几处都被火烤糊了,他的外衣、衬衫和皮肤全是一种颜色。
八年来他一直在从事一项设计,想从黄瓜里提取阳光,装到密封的小玻璃瓶里,遇到阴雨湿冷的夏天,就可以放出来让空气温暖。
他告诉我,他相信再有八年,他就可以以合理的价格向总督的花园提供阳光了;不过他又抱怨说原料不足,请求我能否给他点什么,也算是对他尖端设计的鼓励吧,特别是现在这个季节,黄瓜价格那么贵。
我就送了他一份小小的礼物,因为我那位老爷特意给我准备了钱;他知道,无论谁去参观,他们素来都是要钱的。
我走进了另一间屋子,却差点儿被一种臭气熏倒,急着就要退出来。
我的向导却硬要我往前走,悄悄地求我不要得罪他们,要不他们会恨我入骨的。
我因此吓得连鼻子都不敢堵。
这间屋里的设计家是科学院里年资最高的学者,他的脸和胡子呈淡黄色;手上、衣服上布满了污秽。
我被介绍给他的时候,他紧紧拥抱了我(我当时实在可以找个借口不受他这种礼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