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讲 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

合集下载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高校讲稿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高校讲稿
讨论答疑:3学时
教学方法 力图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让 学生由问题出发,通过图片、资料、 录像的展示,探究学习问题。在教 学过程中,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 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 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能力的培养统一 起来。
知识点提示:
1、商品经济的产生 2、商品二因素 3、商品的价值量 4、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5、价值规律 6、劳动力商品化 7、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 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 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商品价值量通过货币表现出来 ,就是商品价格。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2、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社会 必要劳动时间,商品必须按照价值 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
3、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一、剩余价值生产理论 二、剩余价值分配理论 三、剩余价值规律 四、社会化生产一般规律
资本主、资本主义的政府制度
三、资本主义的选举制度; 四、资本主义的政党制度。
一、资本主义的宪法制度
“宪法” (Constitution)一词源于拉丁文 Constitutio
5、分权与制衡的原则。是西方国家重 要的宪法原则。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鸿
创立了较为完整、科学的分权与制衡
的理论。
在他看来: “一切有权力的人 都容易滥用权力, 这是万古不易的经 验。掌权者会无限 制地运用权力,直 到遇到界限才会停 止”。因此,“要 防止滥用权力,就 必须以权力制约权 力。”
资本家 资本 主义 生产 关系
集中 大量 资本
掠夺 货币 财富 资本 原始 积累
雇佣 劳动者
无产者
-----马克思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曲折发展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曲折发展

三.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短暂的春天(一战) (1912-1919) 1、原因:
2、表现:
3、特点:
时间短暂,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资本 主义就很快萎缩下去了。
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奠 定了阶级基础。
四.较快发展——国民政府成立后(1927-1936)
阅读思考三: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 态如何?表现有哪些?原因如何?
阅读思考四:抗日战争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态如何? 表现有哪些?原因如何?
(1)特点:日益萎缩 (2)表现:沦陷区的企业、国统区的企业 (3)原因:
①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破坏和野蛮的经济掠夺 ②官僚资本的压榨
6.陷入绝境——解放战争期间(1945—1949) 阅读思考五:解放战争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 态如何?表现有哪些?原因如何?
共同探究
辛亥革命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 哪些方面的影响?
1、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 障碍; 2、中华民国建立,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得到提高; 3、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 近代工业的热情;
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治环 境和社会条件。
41 59
0 100
材料实际上反映出在当时民族资本主义的 发展面临着什么问题? 力量薄弱,无法与外资相抗衡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封建自然经济
发展以轻工业为主,重 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没 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 系统
三.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短暂的春天(一战)
1、原因: 2、表现: 3、特点:
(1912-1919)
(1)发展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基础极为薄 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系统。

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朱)(全部)

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朱)(全部)

(5)共同点:废除了奴隶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或为资本 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6)原因:A.俄国《解放法令》涉及到的人口比美国《解放宣言》 涉及到的人口多(或美国的《解放宣言》仅关系到少数黑人,俄国 的《解放法令》涉及到占压倒多数的人口。);B.《解放法令》改 变了俄国的社会性质。
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但新航路的开辟,使美洲遭到殖民掠夺,印第安人被屠杀,给美洲带 来巨大灾难。(3分) 依据材料二、四,说说西方国家殖民掠夺的主要方式有哪些?(2 分) 抢掠财富;贩卖黑奴等(2分)
材料一:“宣言痛斥了英国国王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 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宣 言同时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材料二:“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是自由平等的。”“法 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所有公民有权参与法律的制定。” • (1)材料一、材料二在人权问题上的主张有何共同之处? • (2)材料一的这次革命诞生了一个伟大的人物——华盛顿,你 怎样评价他? • (3)请你谈谈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和方法。 【答案】(1)都提出自由平等的思想 (2)华盛顿是美国的开国元勋和伟大的政治家,他在艰难的情况下 接受大陆军总司令的任命,以坚韧不拨的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领 导北美人民打败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的独立,为推动美 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3)标准:①采用生产力标准和实践标准,即历史人物及其活动是 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推动社会进步。方法:②要把历史人物及其 活动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进行评价。③客观、公正,一分为 二的方法和全面的观点。
汽车卡尔本茨计算机和网络的广泛使用克隆技术是生物工程领域的重大突能源蒸汽煤炭电力石油原子能创造巨大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生产力高度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推动生产力空前发展生产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出现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的对立产生垄断组织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引起世界经济结构变化导致国际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世界格局东西方经济联系更密切但差距进一步拉大对中影响一工后欧美列强发动对中国侵略中国开始沦为பைடு நூலகம்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高一历史第二章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人教版

高一历史第二章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人教版

高一历史第二章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人教版一. 本周教学内容:第二章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二.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洋务运动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教学难点:知识的梳理和记忆第二章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第二节洋务运动1. 洋务派与顽固派出现的时间: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背景:面对如何解决内忧外患(农民起义和外国侵略)的问题阶级属性: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洋务派和顽固派,属于封建统治阶级洋务派与顽固派的异同点:异:维护清朝统治的方法不同。

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

顽固派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护清朝统治。

同:目的都是要维护清朝统治。

2. 洋务派中央以恭亲王奕訢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

3. 洋务运动分期:19世纪60~70年代,为前期;19世纪70~90年代,为后期,前后约进行了30年。

内容:①洋务运动前期,主要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比较重要的有曾国藩创设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成立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开办的福州船政局和满洲贵族崇厚经营的天津机器制造局。

②洋务运动后期,又兴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目的是:辅助军事工业。

规模较大的有李鸿章在上海开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在天津设立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

③筹划海防:从19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清政府成立了海军衙门。

④发展教育:洋务派先后创办了三十多所新式学校,选派留学生、进修生出国深造。

旗号: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旗号;洋务运动后期,打出“求富”的旗号。

4. 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

原因:①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它们不会让中国掌握真正的先进技术;聘请的一些洋匠利用中国官员不懂技术,进行敲诈勒索,谋取私利,使企业难以发展。

②清政府内部的顽固派,仇视一切洋务,百般阻挠和破坏,使洋务运动步履维艰。

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其本质

二、资本主义的本质——劳动力成为商品
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商 品 二 因 素
使用价值
具体劳动
价 值
抽象劳动
劳 动 二 重 性
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二因素
二、资本主义的本质——货币转化为资本
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货币的起源

第一阶段——简单价值形式 等式左端的商品“绵羊”处于主动地位,它的价值在斧子这一 商品上相对地表现了出来,是价值被表现的商品,处在相对价 值形式上。 等式右端的商品"斧子"则处于被动地位,用它自己的商品体表 现出"绵羊"的价值,起着等价物的作用,处于等价形式上。
二、资本主义的本质——货币转化为资本
货币的功能 支付手段


是指货币在商品赊购赊销过程中的延期支付以及用于清偿债务或支付 赋税、租金、工资等职能 一方面暂时缓解了因缺乏现金而不能购买商品的矛盾,使商品在缺乏 现金的情况下得以流通,减少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从而有利于 商品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它也进一步扩大了商品经济的矛盾,使爆发经济危机的可 能性进一步加深
二、资本主义的本质——货币转化为资本
货币的起源 第二阶段——扩大价值形式
二、资本主义的本质——货币转化为资本
货币的起源 第三阶段——货币价值形式
二、资本主义的本质——货币转化为资本
二、资本主义的本质——货币转化为资本
货币的本质 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表明货币也是一种商品,作为商 品,它与普通商品一样,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但是,货币又不是普通的商品,而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 价物的特殊商品。 货币的这种一般等价物作用使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生 产关系必须通过货币才能表现出来。 因此,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 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教学课件】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教学课件】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具体劳动 抽象劳动
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
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 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
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
2021/8/18
24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也是矛盾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 种劳动或两次劳动,它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 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另一方面,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 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 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2021/8/18
31
简单劳动 复杂劳动
2021/8/18
32
价值规律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
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
它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 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 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2021/8/18
价格
价值
33

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体现
它的客观要求和作用的。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
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 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2021/8/18
34

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
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后果。
2021/8/18
16
(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 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 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 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

二课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

二课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
2.科技革命及其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影响
3.难以克服的矛盾和危机
2020/11/16
1.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新科技革命带来的巨大发 展的生产力的推动下,对生产关系作出了相应的调整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说明
( A)
(1).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 (2).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就能促进生产 力的发展 (3).新科技革命是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 (4).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限制已经消除 A.(1)(2)(3) B.(2)(3)(4) C.(1)(3) D.(1)(3)(4)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随着 生产的发展,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企业之间的 联系越来越紧密。大量商品的生产,都需要许多 人共同使用生产资料,许多工序相互衔接,许多 企 业相互配合才能进行。用于整个社会的人力、 财力、物力等方面的资源,也需要有计划地通过 统一市场才能得到合理的配置。所以,从这个意 义上说,生产己经社会化了。
,必然要操纵本国政治、掌握国家政权,
其目的是为了
D( )
A.保护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
B.推动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C.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D.保护垄断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
2020/11/16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
经济持续发展,被称为战后资本主义的“
黄金时代”。其原因有
A(

①.新科技革命
2020/11/16
2.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资本主义社
会的三大社会矛盾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B )
A.三大矛盾决定基本矛盾
B.三大矛盾是基本矛盾不断深化的具体表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PPT课件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PPT课件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45
2、所有制和所有权
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 指事实上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归谁支配,并 凭借这种所有和支配,实现生产和获得剩余 产品。 以实际占有为基础,体现现实生产过程中的 经济关系,并表现经济利益的实现形式。 生产资料拥有者成为生产、交换、分配和消 费环节的支配者,而劳动力的拥有者则成为 被支配、被统治的对象。
4、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旦货币所有者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 货币也就变成了资本。 货币与资本的根本区别: 货币只是商品交换的媒介,而资本能够带来 剩余价值。
39
4、货币转化为资本
货币与资本的区别: 两种流通公式: 商品流通公式(作为货币的货币运动) W-G-W (商品—货币—商品) 资本流通公式(作为资本的货币运动) G-W-G’ (货币—商品—货币) ( G’=G+△G )
36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2、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及其特点 劳动力价值: 指劳动力的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 值。 劳动力价值构成的三部分: 包括劳动者本人和养育子女所需的生活资料 价值,以及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的费用。 劳动力价值的特殊性: 指劳动力价值的决定具有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物品、产品、商品中都具有 商品中特有的本质属性 的共同属性
14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 矛盾
3、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马克思的独创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含义 劳动二重性的对立与统一 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二因素的关系 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的“枢纽”
15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比较
5、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劳动时间与价值量的关系: 个别劳动时间——决定个别价值量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价值量 简单劳动、复杂劳动与价值量的关系: 简单劳动-形成的价值量小 复杂劳动-形成的价值量是倍加的简单劳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教案)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发展与历史命运
(8学时)
第一讲 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
一、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演进和更替
原始社会(原始公社时代):前中期以石器为主,虽然后期出现铁器等金属
生产工具,但总体上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实行氏族公社制度,公社实行共
同拥有生产资料(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即公有制,集体捕猎,互相协作,共
同劳动,不需要交换,大家平均分配猎物等消费资料。原始社会上层建筑也体现
出根植于经济基础的人人平等观念。禅让,轮流执政。
奴隶社会(奴隶主时代):金属工具普遍应用,生产力极大提高。社会出现
两大阶级,奴隶主阶级、奴隶阶级,出现城乡分化、脑力和体力的分化,奴隶主
掌握包括奴隶在内的一切生产资料,奴隶主生活富有、而奴隶生活悲惨。古罗马
斗兽场。奴隶社会上层建筑不管是法律还是观念都严格保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封建社会(地主时代):地主占有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社会分化为地主阶
级和农民阶级。农民租种地主土地,向地主阶级缴纳地租,还要承担繁重的劳役
和徭役。封建社会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生产比较分散,规模狭小,技术长
期落后,随着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的出现,封建制生产关系走向灭亡。

二、资本主义社会初步产生(商人/业时代来临)
(一)时间:14世纪末15世纪初开始,19世纪初,漫长的确立过程
(二)资本家的形成:
1.手工业者(小商品经济)
2.商人
3.高利贷者
三、资本原始积累
(一)暴力掠夺国内土地、货币财富
(二)武力掠夺国外土地、人口、金银财富

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
(一)新兴资本家阶级依附勾结封建教会统治开始转向革命并掌握政权
(二)排除在政权外的其他人沦为无产阶级或叫雇佣劳动阶级
总结:用辩证唯物史观对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的评价:
正:解放了生产力
反:新的剥削统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