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双回线路不平衡绝缘方式的差异程度分析计算

合集下载

一起110kV主变直阻不平衡率超标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一起110kV主变直阻不平衡率超标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一起110kV主变直阻不平衡率超标的原因分析及处理作者:刘波来源:《科技风》2016年第17期摘要:在日常电力输送及供应当中,变压器直流电阻测试是主变测试的主要项目,是综合判断变压器故障的主要依据。

本文就对我公司一起主变直阻不平衡率超标故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为后期管理提供基础保障。

关键词:变压器;高压绕组;不平衡率;直流电阻1 背景概况电力变电器绕组直流电阻测试是变压器交接、例试及大修后必不可少的重要试验项目之一,通过测试它能有效反映变压器绕组匝间短路、绕组断股、分接开关以及导线接头接触不良等故障,也是判断三相绕组直流电阻是否平衡,调压分接开关档位指示是否正确有效手段。

2 试验异常情况电气试验工作人员在进行1号主变例行试验时发现高压侧直流电阻三相不平衡系数超标,每一档不平衡率都达到4%左右,按规定:有中性点引出线时,各相绕组电阻同一温度的相互差异应在2%之内,此外在同一温度下各相电阻的初值差不超过±2%,从测试数据可知,三相不平衡系数超标原因可能是CO相直流电阻偏大,检测数据如表1、表2所示:3 故障查找及原因分析3.1 试验仪器方面主变高压侧直流电阻测试三相不平衡率达到4%左右,这在我们平常的主变试验中比较少见,我们首先对所用仪器测试数据的稳定性进行了排查,将测试线夹调换至中压侧并对其各相直流电阻进行测试,数据显示三相不平衡率合格,如表3所示,故排除试验仪器问题。

3.2 高压侧中性点引线接触不良的影响为了排除高压侧中性点引线与三相绕组末端接触不良造成的影响,在高压侧选一档位,将测试线夹接至任意两相线端,测量线间直流电阻,共测三次(AB/BC/CA),然后按照计算公式可以算出各相的实际阻值,测试结果如表4所示:从表4中可以看出,相间互差不大于2%(同相初值差不超过±2%为合格),测试结果不合格;三相绕组本体阻值中CO相依然偏大,这就排除了高压侧中性点引线与三相绕组末端接触不良造成的影响。

110kV并列运行双回线其中一回线单相断线案例分析_刘匀

110kV并列运行双回线其中一回线单相断线案例分析_刘匀

1
事故前运行方式
如图 1 所示。
110 kV 格安 Ⅰ 回线、 点不接地运行, 格安 Ⅱ 回线挂 110 kVⅠ母且双回线并列运行。 2 ) 110 kV 格里桥水电站: 110 kV 格安 Ⅰ 回线、 110 kV 格安Ⅱ回线双回线并列运行, 110 kV 1 号主 110 kV 2 号主变中性点不接地 变中性点接地运行, 运行, 机组装机容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75 MW。 3 ) 跳闸时刻 110 kV 格里桥电站双机出力: 150 MW( 双机满发) 。 4 ) 跳 闸 时 刻 110 kV 格 安 Ⅰ 回 线 负 荷 电 流 为 370 A。 5 ) 跳 闸 时 刻 110 kV 格 安 Ⅱ 回 线 负 荷 电 流 为 365 A。
Case Analysis of 110 kV Paratactic Double Circuit Line with a Dreakdown of a Singlephase Break Line
LIU Yun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case of double circuit line trip at the same time, 110 kV column hydropower station and a main column event caused by a typical 110 kV paratactic double circuit line with a breakdown of a singlephase break line and put forwards to prevent recurrence of similar incidents counter measures of protection setting after the thorough analysis of the relaying protection setting and situation of the accident ,to guarantee the safety and stability of power grid. Key words: paratactic double circuit line; singlephase break line; protective relaying; counter measures

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电气不平衡度的措施分析

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电气不平衡度的措施分析

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电气不平衡度的措施分析摘要:文章以某同塔双回输电线路为例,简单介绍了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电气不平衡度的计算方法,探究了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电气不平衡度的影响因素以及解决措施,希望为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电气不平衡度的控制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电气不平衡度前言:对于同塔双回输电线路来说,因每回线三相参数不对称,加之两回线之间电磁耦合关系的存在,线路电气不平衡问题发生概率较高。

而电气不平衡问题的存在,不仅会导致整个电力输送线路损耗增加,而且会招致电力能源输送质量下降,给电力输送工作造成较大负担。

因此,探究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电气不平衡度的解决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电气不平衡度的计算某同塔双回输电线路全长98.00km,导线为分裂间距达400.00mm、外径达26.82mm的4分裂LGJ-400/35导线,地线选择外径达13.00mm的GJ-100型镀锌钢绞线。

导线为5C3-SZ1鼓型塔导线垂直排列模式,导线对杆塔中心距离再-9.52m~7.63m之间,导线对地面距离最大为68.65m,最小为33.25m,最大输送功率及对应的功率因数分别为2100MW、0.94。

根据GB50545-2010关于全线换位长度的要求,该输电线路不需强制换位[1]。

但因该输电线路长度接近全线换位要求长度100.00km,需对该输电线路电气不平衡度进行计算。

在电源、负载参数对称的情况下,利用多段Π型等值电路进行架空输电线路模拟,可根据现有电力线路输送功率、功率因数进行负载阻抗计算。

同时借助线路末端电压、电流波形提取以及相-序变换分量,可以获得电压与电流不平衡度。

具体计算时可以选择国际层面大面积应用的ATP-EMTP程序,配合MATLAB软件,进行负序电压纵向不平衡度、回路间负序电流不平衡度的计算。

计算公式如下:-1-2-1中,D为负序电压纵向不平衡度,%;V1为负荷端负序电压,V;V为负荷端正序电压,V;-2中M为回路间负序电流不平衡度,%;I I1为回路I电源端负序电流,A;I I0为回路I电源端正序电流,A;I II1为回路I电源端负序电流,A;I II0为回路I电源端正序电流,A[2]。

110kV线路保护配置及双回线路整定计算优化

110kV线路保护配置及双回线路整定计算优化

110kV线路保护配置及双回线路整定计算优化摘要:随着电网的逐渐发展,需要规范统一整定计算原则,同时为保障双回线路在电网运行中能够可靠稳定运行,需采用一种优化整定计算方法,防止保护误动或拒动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字:线路保护;双回线;整定计算随着电网发展,整定计算工作越来越繁重,梳理110kV线路保护配置,明确整定计算典型原则,进一步规范整定计算工作,对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具有极大意义。

同时现阶段110kV双回线运行较多,但双回线后备保护配合会出现死循环,需选择失配点,会造成部分无选择性,故需对双回线采用优化整定计算方案,更好适应电网发展。

一、110kV线路保护配置及整定计算原则110kV线路配置光纤差动保护、四段式零序电流保护、三段式接地距离保护和三段式相间距离保护。

光纤差动保护电流动作值按不小于4倍线路电容电流;差动电流定值应保证本线路末端故障时有足够灵敏系数。

2.距离保护Ⅰ段:当被保护线路无中间分支线路时,按躲本线路末端故障整定;当被保护线路中间接有分支线路或分支变压器时,按躲本线路末端或躲分支线路(或分支变压器)末端故障整定;为满足上一级保护的配合要求,部分终端线路按全线速动整定。

Ⅱ段:优先与相邻线路接地距离Ⅰ段配合整定,若无法满足要求时,可与相邻线路接地距离Ⅱ段配合整定;按躲过变压器其他侧母线故障整定,躲不过其他侧母线故障时,可与变压器该侧后备保护跳本侧段配合;其定值必须保证被保护线路末端故障有足够灵敏度。

Ⅲ段:为保主设备安全,110kV线路相间距离Ⅲ段按不配合原则整定,按躲最大负荷电流下的最小负荷阻抗整定,同时尽量保证对相邻变压器及线路有远后备作用,对相邻元件起不到远后备作用时,备案说明。

接地距离Ⅲ段取接地距离Ⅱ段定值。

动作时限不超过3.0s。

3.零序电流保护Ⅰ段:按躲本线路末端接地故障的最大零序电流整定;为满足上一级保护的配合要求,部分终端线路按全线速动整定。

Ⅱ段:优先与相邻线路零序电流Ⅰ段配合整定,若无法满足要求时,可与相邻线路零序电流Ⅱ段配合整定;当相邻线路的全线速动保护能长期投入时,可按与相邻线路全线速动保护配合整定;其定值应保证被保护线路末端接地故障有足够灵敏度。

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电气不平衡度的改善措施探讨

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电气不平衡度的改善措施探讨

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电气不平衡度的改善措施探讨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供电需求的增加,输电线路的建设和运行成为电力工程领域的重要课题。

而对于同塔双回输电线路来说,电气不平衡度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注和改善的问题。

本文将就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电气不平衡度的改善措施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

同塔双回输电线路是指在同一电塔上搭载两条交流电输电线路,这种结构的输电线路具有节省土地资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降低建设成本等优点。

由于同塔双回输电线路上的两条线路同时运行,可能会引起电气不平衡度,导致线路运行稳定性下降、损耗增加和设备寿命缩短等问题,因此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改善。

要分析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电气不平衡度的原因。

电气不平衡度是指同塔双回输电线路上的两条线路之间在电压、电流、功率因数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系统运行不平衡的现象。

造成电气不平衡度的原因主要包括线路参数不匹配、负载分布不均匀、系统故障和运行方式等因素。

要解决电气不平衡度问题,首先需要对线路参数进行精确计算和匹配,保证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的两条线路在电气参数上基本一致,减小线路的不平衡度。

针对负载分布不均匀的情况,可以采取合理的负载分配方案进行调整。

通过综合考虑输电线路的负载情况、供电需求和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等因素,合理地分配负载,使同塔双回输电线路上的两条线路能够均衡承载负载,降低电气不平衡度。

可以利用智能监测装置监测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的负载情况,及时发现不均衡现象,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提高线路的运行稳定性。

针对系统故障和运行方式带来的电气不平衡度问题,可以采取一些技术手段进行改善。

在同塔双回输电线路中引入静态同步补偿装置(Static Synchronous Compensator,简称STATCOM)等柔性交流输电技术,通过控制STATCOM的功率输出,实现对输电线路的无功功率和谐波电流进行调节,提高电气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电气不平衡度。

还可以利用智能供电系统技术对同塔双回输电线路进行智能化管理和控制,实现对系统运行方式的优化调整,减小电气不平衡度对线路运行造成的影响。

对110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采用不平衡绝缘降低线路同时跳闸概率的研究

对110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采用不平衡绝缘降低线路同时跳闸概率的研究
Hale Waihona Puke 1 . 线上 的 电压 2导
导线 上 的 电压 按 式 () 算 : 1计
V = R1K) V10 V hnJ cV (- o+ K Pio s t ( 1 )
多年来 , 如何提 高输 电线路 的耐雷水平 已受 到人 们的 日益 重视 , 采取 了许 多措施 , 如线路过 绝缘 、 加装耦合地 线、 降低杆 塔 接 地 电阻 、 路 上 安装 避 雷 器 、 用 不 平 衡 绝 缘 等 。同塔 双 回 线 采 输 电线 路可减少线路 走廊宽度 , 降低 线路综合造价 , 在我 国获 得 了一定发展。但 由于双回导线一般采用垂直排列, 且杆 塔较 高, 致使线路耐 雷水平 降低 , 时会出现双 回线 路绝缘子 同时 有 闪络跳 闸的情况 。 茂名供 电局 同塔线路同时闪络跳 闸概况如表 1 所示 。
专 蓬錾 技专 版I 术版
对 1 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采用不平衡绝缘 k l O 降低线路同时跳闸概率的研究
邹 振 盛
摘 要: 同塔双回输 电线路中, 当雷击铁塔塔顶 时, 如果双 回线路外绝缘水平相 同, 耐雷水平相 当, 回线路将有可 能发 生同时闪络跳 两 闸。本文就此 问题进行 了初步研究, 出了两 回线路采用不平 衡绝缘 降低双 回线路 同时闪络概 率的方法, 提 并校核 了采用“ 差绝缘 ’ , 后带 电体在 外过 电压 、 内过 电压、 工频情 况下带 电体对杆塔结构的影响。
表 1 茂名供电局同塔线路 同时闪络跳 闸一览表
序号 双回线路名称 跳闸时间 闲络杆塔 秆塔接地电阻
( ) O
式 中: 一 雷击塔 顶在 导线 上形 成 的感应 过 电压分 量 ; v v~ 雷击点 的 电压 ; 导线 上相 电压 峰值 ; 避 雷线 与导 V l 一 线 间的耦合系数; 旷一 K 考虑避雷线上冲击 电晕影响时避雷线与 导线 问 的耦 合 系数 。 雷击杆塔 时, 角雷电流波作用下杆塔 处导线上 的感应过 斜 电压 分 量 按 式 () 算 : 1计 V = 6 c g )h( ̄d+ )1 1( d) R (0 ̄ l l[ -R1 t( 3 h R h3 h 3 /+ ) c ( 2 ) 式 中:B 反放电速度与光 速的 比值 ,取 0 ;f ~ . h 一杆塔 高 3

十千伏配网线路电压不平衡故障判别与处理模版

十千伏配网线路电压不平衡故障判别与处理模版

十千伏配网线路电压不平衡故障判别与处理模版配网线路电压不平衡故障是指三相电压不平衡或不对称的情况,可能引起电网设备故障,甚至对电气设备产生严重的影响。

为了正确判别和处理配网线路电压不平衡故障,下面给出一个模版,以供参考。

一、现场判断1.观察与测量在现场观察配网线路电压情况,并通过合适的电压表进行测量,以确定电压是否不平衡。

2.记录电压数值记录每个相位的电压数值,并计算其平均值。

3.计算不平衡度计算不平衡度,一般使用以下公式计算:不平衡度(%) = √((Ua-Un)^2 + (Ub-Un)^2 + (Uc-Un)^2) / Un × 100%其中,Ua、Ub、Uc分别表示三相电压,Un表示电压平均值。

4.判断是否存在电压不平衡故障根据不同的电压不平衡度标准,判断是否存在电压不平衡故障。

一般情况下,电压不平衡度超过10%即可判定为电压不平衡故障。

二、处理方法1.检查配电变压器首先,检查配电变压器的接地是否良好,工作温度是否正常等。

如果配电变压器存在故障,需要及时修复或更换。

2.检查线路连接检查线路连接是否牢固,插头插座是否接触良好。

如发现松动或接触不良的情况,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

3.检查负载是否平衡检查系统负载是否均匀分布在各个相位上,如负荷不均衡导致电压不平衡,需进行负载调整。

4.调整补偿措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补偿措施,如安装补偿电容器、调整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电阻等,以减小电压不平衡度。

5.监测与调试采用实时监测设备对电网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电压不平衡故障,定期进行检修和性能调试。

总结:配网线路电压不平衡故障的判别与处理是一项复杂且重要的工作。

在处理过程中,需要根据现场判断确定是否存在电压不平衡故障,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正确判别和处理配网线路电压不平衡故障,对保障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电网的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浅析同塔双回架空输电线路不平衡绝缘度选用

浅析同塔双回架空输电线路不平衡绝缘度选用

浅析同塔双回架空输电线路不平衡绝缘度选用摘要:针对绝缘不平衡的双回输电线路发生多次雷击事故,考虑到不同相导线上的瞬时频率电压波形,计算并分析了同塔双回架空输电线路的差值在帮助系数,横向载荷的高度以及道弦平的高度与不同回路的不同相绝缘体之间的差异。

产生雷电的不同,从理论上确定同塔双回架空输电线路的不平衡程度。

综合考虑投资因素,结合理论计算,塔架结构和运行经验,建议110 kV、220 kV和500 kV线路的不平衡绝缘差分别为2、3、5。

关键字:同塔双回架;输电线路;绝缘度引言随着土地资源的短缺以及在输电线路中出现的拥堵和成本的增加,目前,架空输电线路大都采用双塔或多塔建设。

其采用的更多的是双回传输线和变电站的电源。

当线路一旦遭受雷击或跳闸,它将导致变电站内的电压损失。

因此,双重回报会造成双重回报。

普通塔式输电线路应采用UN平衡绝缘,防止双回线同时击中雷击[1]。

由于不平衡绝缘的选择不当,在绝缘不平衡的双回输电线路中仍然会发生雷击事故,这应当引起相关人员的注意。

1.同塔双回输电线路供电可靠性位于高海拔地区和强雷电活动区,传输线经常遭受雷电跳闸。

根据相关计算数据显示,110 / 220kV双回线在同一呼叫高度下比单回路低10%-30%,这大大增加了雷击的可能性[2]。

根据有关数据显示,在云南电力系统中,110 / 220kV线路雷击跳闸总次数比例分别为41.29%和37.59%,雷击事故是第一次,这是对云南电网的主要威胁。

电网安全运行,对于同塔双回输电线路这事电网中重要的线路选择,因为其安全可靠和稳定的运行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当两回路同时出现跳闸故障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这需要改善线路的耐雷能力以降低双回电路遭受雷电打击和跳闸的影响,以提高输电的稳定性,减少人力和物力的损失。

依照有关规定,架空输电线路的防雷击一般会设计有避雷针、塔下的接地电阻、耦合线路、加强绝缘体等方式进行线路保护。

2.双回架空输电线路的不平衡绝缘的选择和计算当双回路遭雷电击中时,至少在最小接地电阻(7Q)中规定的最大防雷电阻,考虑了受瞬时频率电压影响的两回线的绝缘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0kV双回线路不平衡绝缘方式的差异程度分析计算引言
对于同塔双回路,存在两个回路同时受雷击闪络的可能性,双回路同时跳闸将对系统产生较大的冲击,严重影响系统的可靠性,有效防止两个回路同时闪络很重要。

根据国内外经验,调整两回路之间的绝缘水平,采取平衡高绝缘配置,对降低或避免因塔顶受雷击而引起的双回路同时跳闸事故是有效的措施;并根据《高电压技术》两回路绝缘水平的差异宜为倍相电压(峰值),差异过大将使线路投资增加。

笔者根据以上理由及DL/T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相关规范,针对SZA32和SZ22塔型(占线路70%的直线塔)进行计算和比较,从而提出双回路绝缘配置的建议方案。

关键词:双回线路;绝缘;水平差异;
一、计算条件及参数选取
为比较方便选用山区线路进行分析计算,导线选用LGJ-300/30,地线采用JLB1A-95,水平档距取450m。

SZA32-24直线塔地线采用了负保护角,SZ22-24直线塔地线采用常规的保护角,杆塔单线图详见图1-1和图1-2。

由于玻璃和合成材料的性质不同,为分析比较方便,在计算时两回路均采用玻璃绝缘子,其型号为LXHY-70。

以上具体相关参数见表1-1。

图1-1SZ22塔单线图图1-2SZA32塔单线图
表1-1线路防雷保护计算参数表
注:上表中有关参数摘自《电力工程高电压送电线路设计手册》(第二版)。

二、双回路不平衡绝缘水平差异程度初估
根据《高电压技术》两回路绝缘水平的差异宜为倍相电压(峰值)和DL/T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规范,雷电冲击u50%放电电压与绝缘子串放电距离的关系式,即u50%,u50%,对110kV线路则有下式成立:
则采用LHXP-70两线路绝缘子片数差额值:片。

可见两回线路均采用LHXP-70绝缘子时,一回按标准配置,另一回以增加2片为宜。

三、SZA32塔防雷保护参数计算
1、线路雷击次数(N)
导线平均高度
地线平均高度
线路雷击次数次/100km·年。

2、线路绕击率()
3、雷击杆塔时的耐雷水平(I1)
有电晕下的耦合系数
杆塔电感
耐雷水平(7×LXHY-70):
若Rsu=5Ω时,则I1=72.34kA。

耐雷水平(9×LXHY-70):
若Rsu=5Ω时,则I1=91.04kA。

耐雷水平(10×LXHY-70):
若Rsu=5Ω时,则I1=99.77kA。

4、雷电流超过I1的概率(P1)
使用7×LXHY-70时:
若Rsu=5Ω时,则P1=15.07%。

使用9×LXHY-70时:
若Rsu=5Ω时,则P1=9.22%。

使用10×LXHY-70时:
若Rsu=5Ω时,则P1=7.35%。

5、雷绕击导线时的耐雷水平(I2)使用7×LXHY-70时:
使用9×LXHY-70时:
使用10×LXHY-70时:
6、雷电流超过I2的概率(P2)
使用7×LXHY-70时:
使用9×LXHY-70时:
使用10×LXHY-70时:
7、建弧率(η)
使用7×LXHY-70时:
绝缘子串的平均运行电压(有效值)梯度
使用9×LXHY-70时:
绝缘子串的平均运行电压(有效值)梯度
使用10×LXHY-70时:
绝缘子串的平均运行电压(有效值)梯度
8、跳闸率(n)
使用7×LXHY-70时:
若Rsu=5Ω时,则n=2.65。

使用9×LXHY-70时:
若Rsu=5Ω时,则n=1.3。

使用10×LXHY-70时:
若Rsu=5Ω时,则n=0.94。

四、SZ22塔防雷保护参数计算
1、线路雷击次数(N)
导线平均高度
地线平均高度
线路雷击次数次/100km·年。

2、线路绕击率()
3、雷击杆塔时的耐雷水平(I1)有电晕下的耦合系数
杆塔电感
耐雷水平(7×LXHY-70):
若Rsu=5Ω时,则I1=74.42kA。

耐雷水平(9×LXHY-70):
若Rsu=5Ω时,则I1=93.67kA。

4、雷电流超过I1的概率(P1)使用7×LXHY-70时:
若Rsu=5Ω时,则P1=14.3%。

使用9×LXHY-70时:
若Rsu=5Ω时,则P1=8.63%。

5、雷绕击导线时的耐雷水平(I2)
使用7×LXHY-70时:
使用9×LXHY-70时:
6、雷电流超过I2的概率(P2)
使用7×LXHY-70时:
使用9×LXHY-70时:
7、建弧率(η)
使用7×LXHY-70时:
绝缘子串的平均运行电压(有效值)梯度
使用9×LXHY-70时:
绝缘子串的平均运行电压(有效值)梯度
8、跳闸率(n)
使用7×LXHY-70时:
若Rsu=5Ω时,则n=1.96。

使用9×LXHY-70时:
若Rsu=5Ω时,则n=0.98。

五、计算结果比较
根据以上计算,同种塔型的不同绝缘水平和不同塔型的防雷保护计算结果详见表1-2、表1-3及表1-4。

表1-2SZA32-24塔不平衡绝缘方式计算结果比较表
注:差异1表示9片绝缘子与7片绝缘子比较的差异百分比;差异2表示10片绝缘子与7片绝缘子比较的差异百分比;差异3表示10片绝缘子与9片绝缘子比较的差异百分比。

表1-3SZ22-24塔不平衡绝缘方式计算结果比较表
表1-4SZ22-24、SZA32-24塔计算结果比较表
六、结论
从表1-2和表1-3可看出,110kV双回路绝缘水平一回采用标准配置,另一回采用增加2片配置,高绝缘配置线路的雷击杆塔耐雷水平和雷绕击导线的耐雷水平均提高了26%;雷电流超过I1和I2的概率分别下降了28%和4%;建弧率和跳闸率分别下降20%和42%。

从表1-2中可知,10片与9片绝缘子相比,虽耐雷水平有所提高,但幅度不高,考虑到绝缘子串对杆塔的电气间隙距离和工程投资方面因素。

笔者认为对110kV双回线路的绝缘水平差异程度宜为2片标准绝缘子,对220kV双回线路可参照同样方法进行计算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