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附参考答案)

4.古诗文默写。
(10分)(1)独坐幽篁里,____。
______,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2)__,散人春风满洛城。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3)_______,双袖龙钟泪不干。
(岑参《逢入京使》(4)___,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5)__________,不可不学!(《孙权劝学》(6)《木兰诗)中描写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___,____。
(7)请写出古诗词中带"情"字的连续的两句∶____,___。
5.走近名著。
(4分)(1)《骆驼祥子》的作者是__。
祥子来到北京后,选择了当时城市底层老百姓常见的职业——_______。
(2分)(2)请概括《骆驼祥子》中两位人物的特征∶车主刘四∶____。
虎妞∶_________。
(2分)二、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第6~9题共10分)家国情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朴素情感。
它意味着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热爱家乡的土地人民,愿意为保卫家因奉献出自己的一切。
你所在的学校开展了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6.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2分)7.班级举行"爱国诗词"朗诵会,请你为朗诵会设计三个活动环节。
(3分)8.请写出一句完整的爱国诗词或名言警句。
(2分)9.假如班级委派你去邀请校团委的王老师于本周三下午3点来班级参加"爱国诗词"朗诵会,见到王老师,你应怎样说?(3分)三、阅读理解及分析(第10~22题,共36分)(一)阅读古诗文,回答10~14题。
(共14分)【古诗赏析】木兰诗(节选)开.我东间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翼,对镜帖.花黄。
10.诗歌中的加点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分)【古文阅读】【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园,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领之。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2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错误的一项是()(3分)A.萦带(yíng)___(___)谰语(lán)锲而不舍(qiè)B.哺育(bǔ)呜咽(yè)挚痛(zhì)兀兀穷年(wù)C.谦逊(xùn)震悚(sǒng)殷红(yīng)深恶痛绝(wù)D.凹凼(dàng)晌午(shǎng)宛转(wǎn)酣然入睡(hān)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3分)A.微不足道莫名其妙不可捉摸慷慨淋漓B.不以为然大庭广众鞠躬尽瘁锋芒毕露C.心不在___捐杂税浊浪排空杂乱无章D.马革裹尸九曲连环挺而走险家喻户晓3.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A.在中国,___是位妇孺皆知的科学家。
B.面对___特务,___先生气冲斗牛,怒不可遏。
C.___当时没有理解出___“我不是要钱”这句话的言外之意。
D.救死扶伤,作为医生的她当之无愧,义不容辞。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人的一生约有一半左右的时间都在思考,只不过成功者总在思考有意义的事。
B.“一带一路”是中国首倡,但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曲”,而是各国共同参与的“交响乐”,是各国共同受益的重要国际公共产品。
C.通过教育现代化创建,使不少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D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惯。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一次,___买到一本《旁观者》刊物,便边读边把几篇文章的大意摘录下来。
②接着,就把自己写的与原文比较,发现自己的缺点,就把它改正过来。
③几年以后,他模拟原文的风格,写出了一篇篇文章。
④这样下来,他不仅掌握了作者的观点,取到了“真经”,而且学到了作者的思维方法,锻炼了自己的创造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遂宁市广德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姓名:班级:考号:总分: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3分)()
A.嗥鸣斑澜默契田垄
B.宿儒崎岖祈祷书塾
C.山巅屏障阻抑延绵
D.瞬息丑陋投奔花圃
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踌躇:犹豫磐石:厚而大的石头
B.含蓄:包含弥高:更高
C.亘古:远古炽痛:火辣辣地痛
D.骊歌:告别的歌确凿:确实
4.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3分)()
A.上课之前,教室里总是人声鼎沸
....。
B.这里秀丽的自然风光与丰富的文化景观,使游人流连忘返
....。
C.一篇文章,最忌杂乱无章
....。
D.多少年来,弟弟到处打听哥哥的下落,真是望闻问切
....。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丑小鸭》选自《安徒生童话故事选》,叶君健译。
B.《诗两首》作者分别是俄国诗人普希金和美国诗人弗里斯特。
C.《伤仲永》作者王安石是南宋作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都德是法国作家,《最后一课》是他的作品,内容反映的是普法战争时期,法国战败,被迫割让阿尔萨
斯和洛林后韩麦尔先生上的最后一课。
6.古诗文默写(8分)
①山际见来烟,____ _______。
(吴均《山中杂诗》) (1分)
②,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1分)
③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1分)
④《木兰诗》中夸张地描写木兰奔赴战场矫健雄姿的句子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写出与黄河有关的俗语或谚语一个:(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写出与黄河有关的诗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57分)
(一)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
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
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些秕谷,棒上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便住了……
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我却不大能用,明明见它们进去了,拉了绳,跑去一看,却什么都没有,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三四只。
闰土的父亲是小半天便能捕获几十只,装在叉袋里叫着撞着的。
我曾经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
”
7.文中“”处应填的标点是(3分)()
A.,,,。
B.,;,。
C.、,,!
D.,;、。
8.文中横线处应填的动词是(3分)()
A.撑扬拴拿拽扣
B.支撒系牵拉罩
C.顶扔缠扯放抓
D.架甩绑拽扯盖
9.这一段所表达的中心意思是(3分)()
A.写作者在雪天捕鸟,表明冬天百草园的乐趣。
B.写作者在雪天捕鸟。
C.写作者拍雪人、捕鸟等。
D.写作者爱玩耍,其乐无穷。
(二)
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
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
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个个都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
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
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想“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10.韩麦尔发给学生的字帖都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两个词,他这样做的意图是什么?(3分)
11.上面这节文字给读者哪一方面的教育意义?(3分)()
A.集体主义教育
B.认真学习的教育
C.尊重知识的教育
D.爱国主义教育
12. 屋顶上鸽子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这一句心理描写,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A.对鸽子的喜爱,听到鸽子的叫声就会浮想联翩。
B.对教室外大自然的向往,渴望自由,渴望到室外尽情地玩耍。
C.对侵略者禁学法语卑劣行为的讽刺、轻蔑、憎恨和反抗,表现了对祖国语言的热爱。
D.害怕敌人会强迫这些鸽子用德国话唱歌。
(三)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
祈祷的钟声也响了。
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
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_____“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____“散学了,——你们走吧。
”13.开头写教堂的钟声、祈祷的钟声、普鲁士兵的号声,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4.“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十二下”,加粗词“忽然”表明了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5.韩麦尔此时有无数的话要说,但是他哽住了,是因为()(3分)
A.时间太少了,满肚的话—时无从说起。
B.他要离开他教的学生,心情难过。
C.想到课一结束,他就要离开这生活了四十年的地方,心中有说不出的惆怅。
D.最后一课即将结束,从此将和祖国的语言告别,留恋与失望、痛苦与悲愤到了极点,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
16.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韩麦尔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17.文中“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的含义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邪?
18.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3分)
A.并自为.其名
B.父异.焉
C.余闻之.也久
19.翻译(6分)
A.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B.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0.方仲永由神童变为“众人”,说明了什么道理?(3分)
21.请用原文的语句回答下列问题(6分)
方仲永具有的非凡才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父亲不让他学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最终“泯然众人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方仲永的故事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谈谈它对不同人的启迪。
(6分)
对家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10分)
23.成长中,总会有一些挥之不去的烦恼,这些烦恼来自生活,来自学习,来自与同学的交往……这次,冬冬的语文考砸了,他垂头丧气,请你以他奶奶的身份来劝说他:(3分)
24.面对黄河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请你设计一则公益广告,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呼吁保护我们的母亲河。
要求简明、有创意.(3分)
25.仿照前两句的句式,把后面两个句子补充完整。
(4分)
花点时间去工作,它是成功的标签;花点时间去思考,它是力量的基石;花点时间去阅读,它是____________;花点时间去想象,它是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