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学作品赏析
对布赖森旅游文学作品中幽默要素的分析

Ma v . 2 0 1 4 Vo l _ l 1 No . 5
第 1 1卷 第 5期
对布赖森旅游文学作品中幽默要素的分析
吴 端 明
( 广 东外 语 艺 术 职 业 学 院 , 广东 广州 5 1 0 0 0 0 ) 摘 要: 比尔. 布 赖 森是 当今 知 名 的旅 游文 学作 家 , 他 的 旅 游 文 学作 品 深 受读 者 喜 爱 。 这 些作 品 当 中的 幽默 要 素
禁. 再 如 以下 的 例 子 : 我垂下眼帘 。 开 始 构 思 一 些 瑞 士 谜语 来 打发 时 间 。问 : 什
么 叫做 瑞 士 卷 ( m s k e a s w i s s r o l l , 亦 可解 释 为让 瑞 士 人 滚 动 )
字典》 、 《 美式英语》 等, 在科学研 究方面 , 有 科普专著《 万 物 简 史》 , 这 些 都 是 非 学 院派 的 幽 默 之 作 , 都获得 了很 高的评价 。 而在旅游记事方面 , 他 的作 品包 括 《 欧洲在发酵》 、 《 一 脚 踩 进
会, 历史 , 新闻、 数据与趣 闻 , 这 些 要 素 的 加 入 并 没 有 打 断 叙 述 的进 程 , 反 而增 加 了作 品 的魅 力 。
类 似 的 反 差 在 作 品 中 比比 皆 是 , 如: ( 她) 的 这 个 动作 所 传
达 出的大约是这个意思 : “ 生命是一大桶狗屎 , 先生, 我相当同
赖森是目前活在世上最有趣的旅游文学作家幽默增添了他作品的魅力而且幽默背后也带出了他在旅游经历中更深层次的思考那就是对于文明的思考对于城市化进程的思考和对于国际化区域一体化的思考当今的大多数旅游文学作品大多提供按图索骥的细节指引或者是游历所到之处的感官体验也有一些能附带介绍旅游目的地的风土人情以及历史布赖森作品的出众之处在于他的幽默令人捧腹而且他的幽默是多层次的时而喧闹时而深情时而发人深省他的渊博也令他能信手拈来社会历史新闻数据与趣闻这些要素的加入并没有打断叙述的进程反而增加了作品的魅力以欧洲在发酵为例就作品中的幽默要素而言有必要对其中的文体学特征进行分析从而解构这些幽默同时赖森旅居英国多年的经历也令他的作品中美式幽默和英式幽默同时闪烁着光辉这些幽默要素也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带出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一文体学特征莱森的作品中擅长使用语音幽默或谐音幽默如以下这个例子
中国旅游文学

中国旅游文学
中国旅游文学是指以旅游为主要内容,以描写旅游胜地、景色、历史文化等为主要特征的文学作品。
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反映了中国人民对旅游的认识、体验和思考,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
中国旅游文学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旅游随笔和游记。
《河图洛书》、《山海经》、《游记》等是古代旅游文学的代表作品。
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兴起,旅游文学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20世纪以来,中国旅游文学在体裁上不断丰富,作品类型包括游记、游记散文、旅行随笔、旅行日记、地方风俗文学等等。
作品内容也更加多样化,既有对名胜古迹的描写,也有对人文风情的描述,更多地涉及到旅游与生活、旅游与环境、旅游与文化等方面的问题。
中国旅游文学对于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和传承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文学作品的传播和宣传,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同时,也能够使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加深了解和认同,促进文化交流和传承。
东北旅游区的优秀文学作品

东北旅游区的优秀文学作品一、东北的美,文学早已写进了诗篇东北,一提起这个地方,大家脑海里就会浮现出雪花飘飘、白桦林、还有那热情的东北大汉和爽朗的东北姑娘。
说到这,不禁让我想起了《白桦林下的月光》这本书,那真是让人看了以后,心头一热,心情都变得明亮了。
作者用一种特别细腻的笔触,描写了白桦林的景色,那种美,真是让你觉得,自己也仿佛走进了那片银白的世界。
书中的文字,没有多么复杂的修辞,却能让你一眼就能感受到那种大自然的伟大与宁静。
就好像你站在林间,看着月光洒在树影上,心里瞬间安静下来。
咱东北的那种大气,简直是在每一个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特别是对于那些热爱大自然、向往宁静的人来说,这本书简直就是一剂心灵的良药。
说实话,东北的文学作品,常常会让人感到一种震撼,尤其是那些描写了东北风土人情的小说,像《东北往事》,有时一翻开,那些老铁的故事、打工的辛酸、家乡的烟火气息,都仿佛在眼前活生生地展现了出来。
你可以看到那些苦涩又带着些许幽默感的故事,也能听到那种原汁原味的东北话,读起来特别带劲。
你知道吧,有时候你明明只是翻个页,却已经被书中的人物给带走了,仿佛自己也穿越到那个年代,跟着主角一起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
这种亲切感,不得不说,真是东北文学的魅力所在。
二、东北文学的“土味”之美要是你了解了东北的文化,便会知道,东北文学里面有很多“土味”十足的情节和对话,没错,就是那种很接地气的“土”,可是这种“土味”也正是让人觉得特别亲切、真实的地方。
在《呼兰河传》里,萧红把呼兰河的乡土气息描写得淋漓尽致。
书中的人物有些粗犷、有些执拗,却又有那种深藏在心底的温柔与无奈。
你看她写的那些北方的风情,不单单是写人和事,更多的是那种人性中的朴实和善良。
你看那个在大雪封路的日子里,大家围在火炉旁互相取暖的情景,简直让人想立刻回家,抱着热水袋,跟亲人一起聊聊天,喝点小酒。
就算是生活不易,大家依然乐天知命,何况在东北,那种“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的豪爽,成了许多文学作品的灵魂。
心灵之旅文字之美明清游记赏析

心灵之旅文字之美明清游记赏析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时期,不仅文人墨客才华横溢,而且他们的游记作品也充满了文字之美。
本文将带你赏析明清时期的游记作品,探寻其中心灵之旅的奥秘。
第一篇:《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是明代学者杨慎所著的一部总结性游记作品,它以提要的形式概括了《四库全书》的内容,并对其中的文献进行了评述和解读。
杨慎以精炼、简练的文字,将丰富的知识体系呈现在读者面前,让人在阅读之余也感受到了文字之美。
第二篇:《南游记》《南游记》是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代表作之一。
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记录了作者南下途中所见所闻。
冯梦龙以他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文学风格,将各地的山川、名胜、古迹等景点描绘得栩栩如生。
同时,他还通过对人物的刻画和事件的描述,展现了社会风貌和人民生活的变化。
整个作品充满了细腻的文字之美,令人沉浸其中。
第三篇:《红楼梦》《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的巅峰之作,也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巨著。
它以贾、史、王、薛等四大家族为背景,通过对人物命运的描绘,展现了封建社会的荣辱悲欢。
曹雪芹巧妙运用细腻的文字,将人物情感细腻入微地表达出来,令读者产生共鸣。
同时,曹雪芹在描写自然景物时也采用了独特的手法,使整个作品充满了诗意和艺术美感。
第四篇:《游藝亭杂记》《游藝亭杂记》是清代文人吴兆骞所作的一部游记作品。
吴兆骞以散文的形式,记录了他游览南方名胜的经历和所见所闻。
他借助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写,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和民俗风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此外,吴兆骞还结合自己的情感,对景物进行了评价和感悟,使整个作品更富有个人色彩和思想内涵。
这些明清时期的游记作品,通过优美的语言和独特的文学手法,展现了文字之美。
无论是对景物的描绘还是对人物命运的追溯,这些作品都能带领读者进入一个个精心构建的心灵之旅。
在阅读这些作品的过程中,读者既能感受到文人墨客们的才情和智慧,也能领略到文字艺术的魅力和内涵。
因此,明清时期的游记作品确实是一场心灵之旅,带给读者的不仅仅是知识和乐趣,更是一种对美的追求和体验。
旅游文学鉴赏课程标准

旅游文学鉴赏课程标准旅游文学是指以旅游为主题,以游记、游记体小说、游记体散文等文学形式来表现旅游经历和旅游心情的文学作品。
旅游文学鉴赏课程旨在通过对旅游文学作品的学习和分析,培养学生对旅游文学的欣赏能力和文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创作能力。
本课程标准旨在明确旅游文学鉴赏课程的目标、内容、教学要求和评价标准,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指导。
一、课程目标。
1. 培养学生对旅游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使其能够理解和感受作品所表达的旅游情感和文学价值。
2.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情操和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其能够对旅游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观点。
二、课程内容。
1. 旅游文学概述,介绍旅游文学的定义、特点、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
2. 旅游文学作品鉴赏,选取代表性的旅游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的解读和分析,包括作品的结构、语言、意象、主题等方面。
3. 旅游文学作品创作,引导学生进行旅游文学作品的创作实践,包括游记、游记体小说、游记体散文等形式的写作。
4. 旅游文学作品欣赏与评价,学习如何欣赏和评价旅游文学作品,培养学生对作品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要求。
1. 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作品创作。
2.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结合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源,生动形象地呈现旅游文学作品,激发学生的感官体验和想象力。
3. 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所表达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4. 鼓励学生进行作品创作实践,引导学生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旅游情感和体验,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作潜力。
四、评价标准。
1. 考核学生对旅游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包括对作品结构、语言、意象、主题等方面的分析和评价。
2. 考核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作水平,包括游记、游记体小说、游记体散文等形式的作品创作。
吴冠中 张家界游记散文征文金奖作品及赏析

吴冠中张家界游记散文征文金奖作品及赏析吴冠中张家界游记散文征文金奖作品及赏析1. 引言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常常被琐碎的事务所累,迫切需要一段休憩和放松的时光。
旅行作为一种疗愈方式,能够带给人们身心的平静和愉悦。
而张家界这座美丽的山水城市,因为其世界自然遗产的地理优势和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了无数游客前往观赏和寻找内心的宁静。
2. 张家界的自然景观张家界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武陵山脉的边缘,以奇特的石峰、悬崖、峡谷和溪流而闻名。
这里被誉为“百里画廊”,以其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吸引了无数的游客。
在张家界的山巅上漫步,仿佛进入了童话世界,令人陶醉。
3. 吴冠中的张家界游记散文吴冠中是中国的著名画家、艺术家和文学家,以其精湛的笔触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
他曾游历张家界,并将其所见所闻凝聚成了一篇令人赞叹的游记散文。
这篇散文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入的思考,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吴冠中的视角之中,共同感受到了张家界的壮丽和魅力。
4. 张家界游记散文的主要内容吴冠中的张家界游记散文以深度和广度的方式展现了这个地方的美丽和独特之处。
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石峰的奇特形态,以及它们与云雾的交相辉映。
他还描述了峡谷中的溪流,以及峡谷的深邃和宁静。
整篇文章充满了诗意和想象力,读起来令人陶醉。
5. 对张家界的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个艺术家和旅行者,吴冠中对张家界的独特之处有着深入的理解和赞赏。
他将自然景观与艺术相结合,用他独特的视角去观察和体验这个地方。
他用激情和敏锐的感知力捕捉到了张家界的独特之处,这使他的作品能够深入人心,留下深刻的印象。
6. 结论通过吴冠中的张家界游记散文,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这个美丽城市的魅力。
他用文字和艺术的方式,展示了张家界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氛围。
这样的游记不仅让我们了解到张家界的美丽,也让我们进一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我相信,只有当我们真正理解并尊重自然的力量时,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这片美丽的土地。
7. 回顾与总结吴冠中的张家界游记散文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思考和启示。
张岱休闲旅游文学作品研究

张岱休闲旅游文学作品研究
1、张岱文学作品研究
张岱,全名张新元,字会山,清朝末年著名文人、书法家。
他以诗词、书法、琴棋绘画等多种艺术方式著称,尤以文学作品最为出名。
张岱在“缓慢自然”思潮的影响下,致力于把乡间闲适乐趣写进他的作品中,折射出淡雅清凉的文学语言风格,其作品流传至今,被无数人所传阅。
2、张岱文写出的闲适
张岱的文学作品多以闲适为主旨,多以野外的风景与山水的景趣为背景。
在其文章中,他绘景或与缓慢游玩相结合,往往一边力图传递出清新的自然美景,一边又把他的心的感受植入文字中去。
他所描绘的山水景致,每一句细腻品评,无不为读者朗朗上口,引人入胜。
3、张岱文学作品中休闲旅游的意象
张岱文学作品里蕴藏着浓浓的休闲旅游情怀,他多次载文记录被缓慢自然气息吸引而去的出游,清晰而动人的景像意象多处出现,他所勾勒出景物的隽永不变,传达了他那热爱山水的精神。
在他的文中,钟情山水的情怀,营造出一种迷人的氛围,令人心生憧憬,仿佛去缓慢的享受一场诗意的旅行。
4、张岱文学作品洞察人性
有人认为,张岱文学作品把乡间闲适乐趣写进他的作品中,更添文境,描绘了传统文化丰富的乡间图景,且能窥探到乡土民俗,感受乡间气息。
从中可见他对人性的洞察,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他的作品中的生态意识特别强,把乡土的祥和抒发得淋漓尽致,让读者不知不觉地被张岱文学作品穿越时空,置身于山水之中。
美,在其中——美文《天山景物记》赏析

美,在其中——美文《天山景物记》赏析《天山景物记》是一部脍炙人口的中国古代名著,它由北朝时期名著《资治通鉴》的作者谢灵运编写而成。
在这部书中,谢灵运精彩描述了他在天山的旅游经历及对于这里自然风光的充分欣赏。
他熟悉的天山景观,使他晴朗的心情得以解除,他能体会到劳逸结合,快乐地生活在自然界中。
在笔下,天山如同一座仙境,一派秀美的景色,谢灵运巧妙地把它完美地描绘出来,既有人们才能欣赏的美,也有奉献给未来的文化瑰宝。
谢灵运以自然风光为主,将天山景物描写得精彩纷呈。
他描述了高峰林立的山体,以及清澈无尽的高原湖泊;他写道:“千嶂云垒,万山拔翠;更有清流悠山溪,斗湖似湛,山有水色,天有青色”。
他描绘出了那些重叠的山脉,完美的水岸线,低洼的山谷,古朴的村庄,以及那些变幻莫测的自然风光,使人们在欣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之时,又能感受到自然之灵。
此外,谢灵运还描述了天山山民的生活状态,并把他们手工艺技术以及文化知识描写得栩栩如生。
他写道,天山山民民风淳朴,农作兴旺,职业多样,交通发达;他们有着自己的文学、艺术等,其中有些字画作品甚至能拉开碑帖,可以说,谢灵运用他的笔端正视,把天山山民的生活描摹得活灵活现,因此,古人们也把这部书和《史记》、《汉书》一起誉为“四部史籍”。
谢灵运及其天山景观记录,为人们带来一种宁静充实的状态,别具一格的审美风貌。
他的诗文是自然的写照,也是对自然的深刻赞叹,这种赞叹之中,有着美丽及深刻的内容,是一种无穷的灵性之源,也是美学思想的最佳写照。
谢灵运的书总结了一个时代的文化景观,讲述了一个时代的生活状态,他蕴藉着他的文字技巧将天山美景永载史册,将天山景物以一种向上且灵性的情怀发掘出来,把天山景物永远镌刻在历史的长河中,传颂至今。
谢灵运创作的《天山景物记》不仅描绘了丰富多彩的天山自然风光,还体现了他一种宁静、和睦、温柔、勤劳、安宁的生活态度,创作出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的完美结合。
《天山景物记》,是一部蕴藉着希望、美丽的构思的作品,也是一部审美情怀的佳作,脍炙人口,催生出一股温暖的人文精神,充满了人性的真情与自然景象的美感,无穷地催人奋发向上,去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