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的故障分析与维修

合集下载

光学显微镜常见机械故障

光学显微镜常见机械故障

一、粗调失灵故障现象是当转动粗准焦螺旋时,镜筒不能随之升降。

显微镜镜简的升降是靠齿轮带动因条来实现的,而齿轮固定在粗调旋钮的转轴上,齿条固定在镜筒上。

当转动粗调旋钮时,齿轮带动条使镜筒升降。

如果镜筒不能随之升降,说明齿轮与齿条没有吻合。

常见的故障原因是齿杆套随粗调旋纽一起转动,即齿杆套上的二个止动螺钉没有把齿杆套固定在燕尾导轨上。

修理方法是把齿轮移到齿杆套缺口中间,并让齿杆套的缺口面向齿条,再用小螺丝刀将尾导轨端面上的二个止动螺钉旋紧。

如果无效,说明齿条磨损严重,则需取下镜筒,旋出齿条上、下的固定螺钉,将齿条倒过来使用,因为齿条磨损主要发生在齿条的上部。

或者根据齿条宽度剪一条金属薄片,让金属薄片镶嵌在齿条上,并用固定螺钉把薄片和齿条固定在镜筒上,插上镜筒调试。

如感到有松紧情况,则可更换金属薄片的厚度,直至合适为止。

或者按原型号规格向生产厂家购买新齿条。

二、镜筒自行下滑故障现象是当焦距对准后,手松开准焦螺旋,镜简会自行下滑,导致焦距不准。

显微镜粗调构造中,齿轮轴的松紧一般是用齿杆套与粗调旋钮间的摩擦力的大小来控制的,而齿轮轴与齿杆套之间的摩擦力是由与齿轮轴连接的两个粗调旅钮通过两个塑料垫圈紧压在齿杆套端面上而取得的。

粮调旋或与齿杆套端面压得越紧,得到的摩擦力就越大。

镜筒自行下滑的原因是由于垫圈使用日久,磨损变形,导致齿轮轴与齿杆套之间的摩擦力减少,齿轮轴与齿杆套之间的摩擦力产生的力矩克服不了镜筒自身重力而产生的力矩而引起的。

修理方法是,双手各握一侧粗调旋钮,相对按照顺时针方向拧紧粗调旋钮。

如果无效,则需加厚垫圈。

用尖嘴钳插入任一粗调旋钮端面的双眼螺母内,将其旋出,取下粗调旋钮,取出塑料垫圈,用青壳纸或薄塑料片剪一个直径相同的垫圈,夹在原垫圈与粗调旋钮之间,重新装好,如果转动粗调旋钮很费力,说明垫圈加得太厚了,应换个薄些的垫圈,总之以转动粗调旋或有一定的阻力又要镜筒不易自行下滑为准。

三、集光器不能定位或卡死常见的集光器有二种:一种是圆盘或光栏,在圆盘卜有大小不等的圆孔。

显微镜维护及故障解决

显微镜维护及故障解决

显微镜维护与保养与故障解决显微镜维护与保养与故障解决1.物镜和目镜的生霉生雾的处理办法准备30%无水乙醇+ 70%乙醚,将不同的镜头单独分开放置干燥剂器皿中,最好用棉花棒,纱布,柔软的刷子等比较柔软的东西来擦拭,注意不能用力擦,以防止损伤镀膜层。

油镜当时就要清洗,特别是100X的油镜,处理不当的话,前片容易浸油或开胶。

目镜可以自己拆下来清洗,16X目镜注意别装反了,前片凹面在上。

物镜不要随便拆下。

指针不要用头发来做,易弄脏镜头,厂家可配备一个指针。

一般2个月最好能集中保养一次。

显微镜多时,各个镜头要标号以免弄错了搭配。

2.透镜的清洁清洁灰尘用用棉花棒,纱布,柔软的刷子等比较柔软的东西来,注意轻柔慢缓。

有些较顽固的污迹如油迹,指纹等,可以用干净的软棉布,棉花棒镜头纸等蘸上无水酒精轻轻的擦去。

如果是从油镜上擦去浸油,应用镜头纸,软棉布或纱布,蘸上二甲苯轻轻擦去。

注意,不要用二甲苯清洗双目镜筒底部的入射透镜或目镜内的棱镜表面。

因为纯酒精和二甲苯容易燃烧,在将电源开关打开或关闭时要特别当心不要引燃这些液体。

防患于未然。

3.油漆和塑料表面的清洁我们反对使用有机溶剂(如酒精,乙醚,稀释剂等)来清洗仪器的油漆和塑料表面,建议使用硅布,还有更顽固的污迹可以使用软性的清洁剂来清洗。

塑料表面只需要用软布蘸水就可以了清洗了。

4.显微镜闲置的处理当显微镜在放假等长时间不使用的情况下,请您用塑料罩盖好,并储放在干燥的地方防尘防霉。

同时我们强烈建议您将物镜和目镜保存在干燥器之类的容器中,并防些干燥剂。

5.定期检查显微镜的精细和贵重,要求我们要更加的爱护它。

为了保持它的性能的稳定,我们建议您定期的检查,保养。

在显微镜的实际操作中,您或许总是会遇到一些问题。

在此,我们奥力公司建议您先对照我们提供的常见故障排除法来先自己动手解决一下。

这样即节约您等候维修人员的时间,又提高您自己的显微镜操作水平。

如果您解决了,我们要祝贺你的能力实在是不一般;如果还是解决不了,您再向有关的维修部门联系。

第七节显微镜的常见故障及排除

第七节显微镜的常见故障及排除

在某些情况下,显微镜的功能会因环境因素或使用不当而造成降低或丧失。

显微镜的常见故障大致可分为光学故障和机械故障两大类。

一、光学故障及其排除(一)镜头成像质量降低由于镜片膜层损坏或是镜片表面生雾生霉所致。

对于生霉的镜头分别用水杨酸甲脂、2,5一二甲脂和五氯酚汞、二甲嗦等化学药品熏蒸杀死霉菌的孢子并擦净之。

对于膜层破坏的镜头需更换或送厂重新镀膜。

(二)双像不重合由剧震造成双目棱镜位置移动所致。

打开双目棱镜外壳,在平台上放一十字刻度尺,用10倍分划日镜分别插入左右两目镜筒内,边观察边校正双目棱镜的位置和角度,使双目镜筒转到不同角度观察时,十字刻度尺的位置都在左右两目镜视场的相同位置处,然后固紧棱镜即可。

用双目镜观察时,有时出现左右两视场的颜色与亮度不一致,这是由于分光棱镜的分光膜已损坏所造成。

应取下分光棱镜送厂重新镀膜后再用。

(二)胶合件脱胶由于温度剧变、受力不均或受到剧震等所造成。

将脱胶的镜片逐渐加热,使凹、凸两镜片分开,待镜片冷却后,用酒精乙醚混合液将胶洗干净,再将两镜片慢慢加热以避免因防止受热过快或不均而开裂。

温度升至80℃左右,在镜片中趁势涂上少许热胶,待胶溶化后,轻轻错动镜片排尽胶合层中的气泡,并保证没有混入杂质。

稍微冷却后放在中心仪上观察中心,边校止边调整直至胶冷。

取下镜片刮去边缘余胶即可。

用冷胶胶合的光学零件不易拆离,需放入甘油中煮儿小时才能脱胶。

(四)油浸物镜的渗油和前镜片脱落油浸物镜的前片由于直径小和工艺条件限制,通常粘固在镜碗(金属框)上,既要粘牢又不能产生太大的拉力。

现采用新型光学硅胶,光学环氧树脂作为粘合剂,既耐浸液浸泡又不溶解十酒精、乙醚、二甲苯等溶剂中,具有粘结牢固、应力小等优点,是较为理想的油浸物镜前片粘合剂。

如果前片脱落,须将整个镜头拆开逐组清洗(拆时应注意各组之间的位置及方向),同时将前镜片及前镜碗也清洗干净,然后将前镜碗平置于清洁的玻璃平板上,在镜座孔内涂上少许光学硅胶,再将镜片小心放入,并在其上稍稍加压,使镜片前平面与镜座平面贴紧。

显微镜相机的常见故障以及解决办法

显微镜相机的常见故障以及解决办法

显微镜相机的常见故障以及解决办法
显微镜相机,是专门用于和显微镜结合来获取显微镜成像图像的光学仪器。

通过和PC链接,或结合专业的图像处理软件将显微镜观察到的样本微观图像输送出来,这非常有利于研究人员的对样本的研究。

显微镜相机的常见故障以及解决办法
01驱动无法安装或安装失败
确认摄像头是否支持当前电脑系统版本。

检查USB 接口是否连接正常,台式机要连接在机箱后面板,建议换个接口再尝试安装。

检查驱动安装过程是否有杀毒软件和安全卫士拦截,一般是默认拦截,需要更改设置为允许。

可能系统异常,重启电脑后再安装。

可能光盘受损导致驱动文件读取失败,将驱动文件拷贝到硬盘后再尝试安装,如果无法拷贝,请联系技术支持处理
02软件无法安装或安装失败
检查电脑系统版本,如果是英文版或者其他语言版本,请安装英文版软件。

检查软件安装过程是否有杀毒软件和安全卫士拦截,一般是默认拦截,需要更改设置为允许。

可能光盘受损导致软件包读取失败,将软件包拷贝到硬盘后再尝试安装,如果无法拷贝,请联系技术支持处理
03选择设备列表中无任何设备
检查是否有安装驱动,如果没有则先安装驱动,如果有安装,可能驱动安装异常导致注册失败,卸载设备后重启并重新安装驱动。

04选择视频设备后出错,提示初始化失败
软件问题:如果不是用的随机光盘,请确定驱动和软件版本是否匹配。

USB 接口供电和数据传输问题:检查USB 接口是否连接正常,是否使用了延长线或USB 集线器,台式机要连接在机箱后面板,建议换个接口再尝试打开。

数据线问题:更换数据线后再尝试打开。

重复打开的问题:请确认其他软件是否正在使用摄像头,或者摄像头已经打开过。

显微镜使用存在哪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显微镜使用存在哪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显微镜使用存在哪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显微镜作为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和实验工具,在生物学、医学、化学等众多领域都发挥着关键作用。

然而,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观察效果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显微镜使用中常见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视野模糊不清这是显微镜使用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造成视野模糊的原因可能有多种。

首先,可能是物镜或目镜不干净。

显微镜的镜片上如果有灰尘、指纹或其他污染物,就会导致成像模糊。

解决方法是使用专用的擦镜纸轻轻擦拭物镜和目镜,注意要从镜片的中心向边缘螺旋式擦拭,以避免划伤镜片。

其次,焦距没有调整好也会使视野模糊。

在使用显微镜时,需要通过粗调和微调旋钮来调整焦距,直到获得清晰的图像。

如果在观察过程中,样品的厚度发生变化,或者更换了物镜,都需要重新调整焦距。

另外,切片制作不当也可能导致视野模糊。

例如,切片过厚、不均匀或者染色不充分等。

这时需要重新制作切片,确保切片的厚度适中、均匀,并进行充分的染色处理。

二、照明问题照明不均匀或亮度不足会影响对样品的观察。

如果照明不均匀,可能是灯泡位置不正或者聚光镜没有调整好。

需要检查灯泡是否安装正确,调整聚光镜的位置和高度,以使光线均匀地照射到样品上。

亮度不足可能是灯泡老化、电压不稳定或者光圈大小不合适。

如果是灯泡老化,需要更换新的灯泡;电压不稳定则需要检查电源设备;光圈过小会导致光线不足,应适当调大光圈。

三、色差问题在显微镜观察中,有时会出现颜色失真的情况,即色差。

这可能是由于物镜的质量不佳或者使用不当造成的。

一些低质量的物镜可能无法准确还原样品的颜色。

在选择物镜时,应根据实验需求选择高质量的物镜。

另外,光源的颜色温度不一致也会引起色差。

使用标准的光源,并确保其颜色温度稳定,可以有效减少色差问题。

四、图像有重影图像出现重影可能是由于物镜和目镜没有对齐。

可以通过调整物镜和目镜的位置来解决。

有些显微镜具有校准装置,可以按照说明书进行校准操作。

常见的显微镜故障处理

常见的显微镜故障处理

常见的显微镜故障处理显微镜机械故障1.显微镜粗调机械故障显微镜粗调是经常出现故障的部件,它出现故障常见的形式有载物台自动下滑、升降时松紧不一等。

在使用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载物台调到一定高度后不能固定,自己慢慢地又掉落到zui低位置,这种情况的产生原因是由于载物台的重量超过了它的zui大静摩擦力,因此载物台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下滑,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增大静摩擦力,使之大于镜筒或镜臂本身的重力。

对于显微镜斜筒及大部分双目显微镜的粗调机构来说,当镜臂自动下滑时,可用两手分别握往粗调手轮内侧的止滑轮,双手均按顺时针方向用力拧紧,即可制止下滑。

如不凑效,则应找专业人员进行修理。

显微镜镜筒自动下滑,往往给人以错觉,误认为是齿轮与齿条配合的太松引起的。

于是就在齿条下加垫片。

这样,显微阄镜筒的下滑虽然能暂时止住,但却使齿轮和齿条处于不正常的咬合状态。

运动的结果,使得齿轮和齿条都变形。

尤其是垫得不平时,齿条的变形更厉害,结果是一部分咬得紧,一部分咬得松。

因此,这种方法不宜采用。

此外,由于显微镜粗调机构*失修,润滑油干枯,升降时会产生不舒服的感觉,甚至可以听到机件的摩擦声。

这时,可将机械装置拆下清洗,上油脂后重新装配。

显微镜的微调部分zui常见的故障是卡死与失效。

微调部分安装在仪器内部,其机械零件细小、紧凑,是显微镜中zui精细复杂的部分。

显微镜的微调部分故障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修理。

没有足够的把握,不要随便乱拆。

显微镜物镜转换器的主要故障是定位装置失灵。

一般是定位弹簧片损坏(变形、断裂、失去弹性、弹簧片的固定螺钉松动等)所致,更换新弹簧片时,暂不要把固定螺钉旋紧,应按本节"三(二)2'先作光轴校正。

等合轴以后,再旋紧螺丝。

若是内定位式的转换器,则应旋下转动盘*的大头螺钉,取下转动盘,才能更换定位弹簧片,光轴校正的方法与前面相同。

4、显微镜聚光器升降机构故障的排除(这部分的主要故障也是自动下滑)(1)直筒显微镜聚光器的升降机构如图10-3-2所示:1. 5.赛璐珞垫圈 2.大头螺钉 3.偏心式齿杆套 4.齿杆 6.升降手轮 7.双眼螺母调整时,一只手用双眼螺母扳手插入手轮端面上的双眼螺母内,另一只手用螺丝刀插入另一端的大头螺钉槽口内,用力旋紧即可制止下滑。

论显微镜常见故障及排除、维护措施

论显微镜常见故障及排除、维护措施

论显微镜常见故障及排除、维护措施在生物学领域相关研究人员的日常科研工作中对于显微镜的使用非常频繁,因此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如果不注意对显微镜的保养和维护,会使显微镜产生故障和问题,影响研究人员的科研工作,所以必须对显微镜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故障有所了解,及时将显微镜的故障排除,保证显微镜的工作质量。

1.显微镜在使用过程中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故障的方法1.1 显微镜的载物台自行下滑载物台是用于承载需要观察物品的平台,载物台只有处于恰当的位置并保持平稳的状态才能够保证科研人员在进行观察时能够在稳定的状态下认真地观察,但是在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载物台自动向下滑的问题,这也是显微镜常见的故障之一,载物台自动向下滑严重影响了科研人员的观察精度,并在一定程度上浪费科研人员的宝贵时间。

当出现载物台自动向下滑动的故障时,经常是观察人员把显微镜的焦距调试完成之后,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物体放大之后的物像,但是这种能够清晰的物象只能维持较短的时间,随着观察时间的增加,载物台就会自动向下滑动,导致原来调试的焦距不能够使被观察物体呈现清晰的物像;当出现显微镜的载物台出现上述问题时,一般利用下述的方法来排除故障:首先,可以用适当旋紧锁紧手轮以增加齿轮和齿条之间的啮合间隙;或者用定位手轮固定平台,使之不会下降来保证观察的准确性。

如果利用上述方法其一或者结合使用上述两个方法之后,载物台不再自动向下滑落,而是稳稳地停留在原先的位置,则调试完毕。

然而如果经过上述的调试之后,载物台自动向下滑落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那么就应该通过调整弹片的高低的方法来加大摩擦,进而稳固载物台,具体做法是把微动手轮拆卸下来,拉出齿轮箱部件,拿出波纹弹片,适当调整波纹程度后重新安装即可。

但粗微动调焦机构,结构精密,不建议自行拆卸。

检验调试是否达到最佳程度的标准是可以轻松转动手轮而且也可以灵活地调整平台的位置,同时平台又不会自动向下滑落。

为了增加转动手轮过程的顺畅程度可以在齿条和齿轮之间涂抹适量的润滑油。

教你修理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常见故障

教你修理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常见故障

教你修理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常见故障显微镜是常用的仪器,频繁使用之后会出现一些故障,使显微镜无法正常使用。

由于显微镜是一种精密贵重仪器,不可能随时添置和更新。

因此,及时排除故障,使它经常处于完好的工作状态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我们总结了显微镜一些常见故障的修理办法,供大家参考。

一、粗调失灵故障现象是当转动粗准焦螺旋时,镜筒不能随之升降。

显微镜镜简的升降是靠齿轮带动因条来实现的,而齿轮固定在粗调旋钮的转轴上,齿条固定在镜筒上。

当转动粗调旋钮时,齿轮带动条使镜筒升降。

如果镜筒不能随之升降,说明齿轮与齿条没有吻合。

常见的故障原因是齿杆套随粗调旋纽一起转动,即齿杆套上的二个止动螺钉没有把齿杆套固定在燕尾导轨上。

修理方法是把齿轮移到齿杆套缺口中间,并让齿杆套的缺口面向齿条,再用小螺丝刀将尾导轨端面上的二个止动螺钉旋紧。

如果无效,说明齿条磨损严重,则需取下镜筒,旋出齿条上、下的固定螺钉,将齿条倒过来使用,因为齿条磨损主要发生在齿条的上部。

或者根据齿条宽度剪一条金属薄片,让金属薄片镶嵌在齿条上,并用固定螺钉把薄片和齿条固定在镜筒上,插上镜筒调试。

如感到有松紧情况,则可更换金属薄片的厚度,直至合适为止。

或者按原型号规格向生产厂家购买新齿条。

二、镜筒自行下滑故障现象是当焦距对准后,手松开准焦螺旋,镜简会自行下滑,导致焦距不准。

显微镜粗调构造中,齿轮轴的松紧一般是用齿杆套与粗调旋钮间的摩擦力的大小来控制的,而齿轮轴与齿杆套之间的摩擦力是由与齿轮轴连接的两个粗调旅钮通过两个塑料垫圈紧压在齿杆套端面上而取得的。

粮调旋或与齿杆套端面压得越紧,得到的摩擦力就越大。

镜筒自行下滑的原因是由于垫圈使用日久,磨损变形,导致齿轮轴与齿杆套之间的摩擦力减少,齿轮轴与齿杆套之间的摩擦力产生的力矩克服不了镜筒自身重力而产生的力矩而引起的。

修理方法是,双手各握一侧粗调旋钮,相对按照顺时针方向拧紧粗调旋钮。

如果无效,则需加厚垫圈。

用尖嘴钳插入任一粗调旋钮端面的双眼螺母内,将其旋出,取下粗调旋钮,取出塑料垫圈,用青壳纸或薄塑料片剪一个直径相同的垫圈,夹在原垫圈与粗调旋钮之间,重新装好,如果转动粗调旋钮很费力,说明垫圈加得太厚了,应换个薄些的垫圈,总之以转动粗调旋或有一定的阻力又要镜筒不易自行下滑为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显微镜检定方法
把标准刻线尺放置在硬度计(或显微镜)的工作台上,检查时先调好焦距,使在目镜视野内或投影屏上能清晰地看到标准刻线尺的刻线,并调整到与目镜内的刻线重合,然后将读数显微镜的刻线与标准刻线尺的刻线进行比较,应至少在整个测量范围的5个间隔段进行测量,各间隔段比较3次,取3次比较结果的平均值,其相对误差W按下式进行计算:
W=(Li-L)/L×100%
式中:W——相对误差(mm);Li——读数显微镜的比较段所测出的长度(mm),(i=1~5);L——标准刻线尺比较段的实际长度(mm)。

读数显微镜的刻度按上述方法逐段进行比较,其误差应不大于±0.5%。

二、显微镜故障原因分析与维修
1.显微镜混浊不清
主要原因:镜片不洁或发霉。

排除方法:当镜片上存有灰尘或污物时,应用毛刷、羽毛除去,继而用镜头纸或用脱脂棉蘸少许无水酒精细心地沿环形轨迹擦拭,但不要让擦拭液体流失。

2.显微镜镜内不能清晰地看到压痕边缘
主要原因:部分镜片有松动现象。

排除方法:重新固紧镜片松动之处。

3.读数显微镜刻度值与标准尺刻度不重合
主要原因:物镜镜头松动或物镜镜头与镜筒连接处垫圈丢失,焦距变化所致。

排除方法:将物镜镜头紧固,若垫圈丢失,应经过反复调试其厚度,配上合适的垫圈,至刻度误差最小的位置为止。

4.读数显微镜刻度值比标准尺刻度大
主要原因:镜筒增长,可能是镜筒接头松动。

排除方法:重新紧固镜筒接头。

读数显微镜要经常保持清洁,长期不用,可放在干燥箱内,防止发生霉点。

使用过程中要轻拿轻放,以免显微镜损坏,影响测量准确度及使用寿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