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1-3
生物必修1 1-3第3节 蛋白质与核酸

必修1 第3节蛋白质与核酸知识点一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功能整合【例1】 (2010年绍兴质量调测)某三十九肽中共有丙氨酸4个,现去掉其中的丙氨酸得到4条长短不等的多肽(如图),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肽键数目减少7个B.C原子减少12个C.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3个 D.O原子数目减少8个解析:据图分析可知,4个丙氨酸在三十九肽中的位置是8、18、27、39。
去掉8、18、27这3个位置中的丙氨酸各需要破坏2个肽键,去掉39号位置中的丙氨酸需要破坏1个肽键,故该过程肽键数目共减少7个,故A正确。
水解7个肽键需要7分子水参与,O原子数目增加7个,而每个丙氨酸含有2个O原子,脱去4个丙氨酸,共减少8个O原子,故在该过程中,O原子数目减少1个,故D错误。
去掉4个丙氨酸,每个丙氨酸含有3个C原子,故C 原子数目减少12个,故B正确。
去掉的丙氨酸的R基中不含氨基和羧基,每条肽链中有1个游离的氨基和1个游离的羧基,故由1条肽链水解为4条肽链,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3个,故C正确。
答案:D。
知识点二核酸及其与蛋白质的关系【例2】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以下关于DNA与RNA特点的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A.在细胞内存在的主要部位相同B.构成的五碳糖不同C.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同D.构成的碱基相同解析:构成DNA和RNA的五碳糖分别是脱氧核糖和核糖。
构成DNA和RNA的碱基分别为A、T、C、G和A、U、C、G。
构成DNA和RNA的核苷酸之间均以磷酸二酯键连接。
细胞中的DNA 主要存在于细胞核或拟核中,而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答案:B。
知识点三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例3】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将盛有盐酸和载玻片的小烧杯放在大烧杯中保温5 min。
(1)水浴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温时间过短____ _____,过长则____________。
高考总复习 生物选修1-3

化的关键性激素,其作用及特点为:
1.在生长素存在的情况下,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呈现 加强的趋势。
选修一 生物技术实践专题
生物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
2.使用顺序不同,结果不同,具体如下: 使用顺序 实验结果
先使用生长素,后使用 细胞分裂素
先使用细胞分裂素,后 使用生长素 同时使用
有利于细胞分裂,但细 胞不分化 细胞既分裂又分化
选修一 生物技术实践专题
生物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
(4) 上 述 步 骤 2 、 3 和 4 的 依 据 分 别 是 __________________。
(5)突变菌往往带有一些特殊的基因。在获得这些基因
的过程中,PCR技术相当重要。PCR扩增反应中加入引物 和DNA聚合酶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选修一 生物技术实践专题
选修一 生物技术实践专题
生物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
答案:(1)植物组织培养
(2)AB、Ab、aB、ab
减数
分裂时因无同源染色体,因而无法进行正常联会,故不能
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
(3)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
(6)9/16
(4)相同
(5)营养生殖(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
选修一 生物技术实践专题
生物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
选修一 生物技术实践专题
生物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
2.获得成功的关键 (1)植物组织培养所利用的植物材料体积小、抗逆性差,
对培养条件要求较高。
(2)培养材料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就会导致实验失败。 原因是微生物增殖快,生长迅速,消耗养分多,并产生代 谢废物毒害培养材料。 (3)无菌技术主要包括对操作空间、实验用具、实验材 料以及操作者的消毒灭菌。
选修一 生物技术实践专题
八年级下册生物1到3课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生物1到3课知识点生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人体的组织构成到自然生态的平衡,都涵盖了生物学的范畴。
在八年级下册的生物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关于生物的概念、特征及其分类、人体的呼吸、循环和消化系统、细胞和遗传、及人类的健康等知识。
本文将详细介绍八年级下册生物的1到3课的知识点,增加了一些补充内容,以便同学们更好的掌握生物知识。
第一课:生物是什么1.生物的概念及特征生物是地球上的有机体,由一个或多个细胞构成,具有生长、发育、代谢等生命活动,具有遗传信息的传递能力。
生物的特征包括有机体结构、生命活动和遗传信息的传递能力。
2.生物的分类生物根据其形态、结构、生境等因素可分为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和单细胞生物界。
第二课:人体的呼吸、循环和消化系统1.人体的呼吸系统人体的呼吸系统由鼻腔、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其作用是通过呼吸将氧气输送到体内,同时将体内的二氧化碳排出。
2.人体的循环系统人体的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三部分组成,其作用是将含氧的血液循环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将含二氧化碳的血液带回肺部换取氧气。
3.人体的消化系统人体的消化系统由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组成,其作用是将食物分解为营养物质吸收到体内供养分,同时将无用物质排出体外。
第三课:细胞和遗传1.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由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微粒体等多种结构组成。
2.遗传信息的传递遗传信息包括DNA和RNA两种,遗传信息的传递是通过复制、转录和翻译三个过程完成的,是维持物种基因稳定性的重要手段。
3.人类的健康人类的健康是指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状态,与生活习惯、饮食环境及医疗保健等多种因素有关。
生物学在保障人类健康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预防疾病、提升生命质量等方式促进人类的健康发展。
补充内容:1.生物学的现实应用生物学在现代科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应用涉及生物医学、农业、食品科技、环境保护、生物资源开发等多个领域。
生物必修一 1-3单元笔记

生物必修1第一章走进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3)结构图;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族—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1)根据细胞内有无细胞核为界限,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2)细胞学说的三点内容:a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b 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
c 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3)1665年,英国科学家虎克提出组织由细胞构成。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化合物(1)最基本元素:碳基本元素:碳、氢、氧、氮组成细胞主要元素:碳、氢、氧、氮、硫、磷大量元素:碳、氢、氧、氮、硫、磷、钾、钙、镁微量元素; 铁、锰、锌、铜、硼、钼(2)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a 无机化合物水、无机盐 b 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3)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区别是是否含有碳元素。
(4)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脂肪+苏丹3——红色脂肪+苏丹4——红色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淀粉+碘——蓝(5)还原糖:葡萄糖、麦芽糖、果糖还原糖是白色或近于白色的生物组织样液。
(6)生命体是有严密的生命结构。
第二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着——蛋白质(1)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2)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羧基和氨基,并且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3)8种必须氨基酸:缬氨酸甲硫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赖氨酸(4)蛋白质功能:a结构蛋白 b 催化功能 c 运输载体 d 传递作用 e 免疫功能(5)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第三节信息传递着——核酸(1)核酸分为两大类: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2)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生物必修1-3基础知识填空及答案

生物必修1-3基础知识填空及答案1.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_______________。
2.不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
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最重要的区别是没有以__________为界限的__________。
4.细胞学说体现了动物与植物的_________性。
5. 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的元素是________,基本元素是____________,大量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微量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______,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_______________。
占细胞干重最多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_______。
● 蛋白质1. 写出氨基酸的通式。
提示:(如图1)2. 从通式中可以看出每个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________和一个________并且它们连接在同一个_______原子上。
通式中_______基在不同的氨基酸中不一样。
3. 写出肽键的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
4. 若一个蛋白质分子含有m 个氨基酸,n 条肽链,则其中有肽键_____个。
5.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________________。
请分辨一下那些物质是蛋白质:肌肉的主要成分,羽毛的主要成份,蛛丝的主要成份,头发的主要成份,构成细胞膜的支架,细胞膜中主要的功能物质,细胞膜上的载体,氨基酸,二肽,多数的酶,血红蛋白,胰岛素,性激素,抗体,核酸,纤维素,淀粉。
● 核酸6. 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该组成单位由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组成。
其中组成DNA 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组成RNA 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7. 五碳糖在DNA 中为_______________,在RNA 中为___________。
八年级上册生物一到三章重点

八年级上册生物一到三章重点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动物是生物圈中的主要居民,是自然界的消费者。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毛、恒温、有脊椎骨、胎生。
鸟类的主要特征:有喙无齿、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骨中空、气囊辅助呼吸。
鱼类的主要特征:体表被覆鳞片,用鳃呼吸,通过鳍游泳。
昆虫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是无脊椎动物中的最高等类群。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分部,有许多体节构成,外覆坚硬的壳,用以保护身体。
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
动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第二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
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动物在食物网中的作用:通过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将各营养级的生物联系起来,使能量得以传递和流通,也使物质得以循环和利用。
动物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人类对许多动物的捕杀或投毒诱捕,造成生态平衡破坏;饲养动物时可能引发疾病;动物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反作用:有的为人类提供原料;有的能为人类医疗保健服务;野生动物资源的利用能提高人类生活质量。
保护珍稀动物的意义:保护珍稀动物能维护生态平衡,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能提供科学研究,改善人类生存条件;在发掘、保护、利用珍稀动物资源中,积累科学经验,能提供经济价值,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建立自然保护区:为濒临灭绝的动植物提供最后的生存空间。
人与生物圈计划: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为了保护我国的生物多样性,1984年加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1989年10月加入“人与生物圈计划”。
第三章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细菌和真菌的分布:①在土壤中;②在空气中;③在水中;④在动植物的体表。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至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至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至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总结七年级生物成绩之所以很差,是因为学生还没有对生物理解透彻,关于七年级上册生物第1-3单元的知识点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至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欢迎大家来阅读。
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第1-3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可分为两类: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
②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如七星瓢虫捕食蚜虫。
此外,还有竞争、合作、寄生等等关系。
3、科学探究①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②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4、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二、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片草原,一块农田,一个湖泊,一条河流,等等,都可以看做一个个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组成:①生物部分: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②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和水,等等。
3、食物链和食物网①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
②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高中生物选修1-3知识点总结(详细)

高中生物选修1-3知识点总结(详细)2选修1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一、实验原理 1.酵母菌的细胞呼吸 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表达式为:C 6H 12O 6+O 2→CO 2+H 2O+能量 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表达式为:C 6H 12O 6→C 2H 5OH+CO 2+能量 2.酵母菌发酵的最佳环境 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活:在有氧时,酵母菌大量繁殖,但是不起到发酵效果;在无氧时,繁殖速度减慢,但是此时可以进行发酵。
在利用酵母菌发酵时最好是先通入足够的无菌空气在有氧环境下一段时间使其繁殖,再隔绝氧气进行发酵。
20℃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酒精发酵的最佳温度是在18℃~25℃,pH 最好是弱酸性。
3.醋酸菌好氧性细菌,当缺少糖源时和有氧条件下,可将乙醇(酒精)氧化成醋酸。
表达式为:C 2H 5OH →CH 3COOH+H 2O ;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醋酸菌生长的最佳温度是在30℃~35℃ 二、实验步骤 1.对发酵瓶、纱布、榨汁机、盛葡萄汁的器皿等实验用具进行清洗并消毒。
先用温水反复冲洗几次,再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擦拭消毒,晾干待用。
2. 取葡萄500 g ,去除枝梗和腐烂的子粒。
3. 用清水冲洗葡萄1~2遍除去污物,注意不要反复多次冲洗。
4. 用榨汁机榨取葡萄汁后,将其装入发酵瓶中或将葡萄打成浆后,用洁净的纱布过滤至发酵瓶中,盖好瓶盖。
如果没有合适的发酵装置,可以用500 mL 的塑料瓶替代,但注入的果汁量不要超过塑料瓶总体积的2/3。
5. 将发酵瓶置于适宜的温度下发酵。
6. 由于发酵旺盛期CO 2的产量非常大,因此需要及时排气,防止发酵瓶爆裂。
如果使用简易的发酵装置,如瓶子(最好选用塑料瓶),每天要拧松瓶盖2~4次,进行排气。
7. 10 d 以后,可以开始进行取样检验工作。
例如,可以检验酒味、酒精的含量、进行酵母酶 酶 酶菌的镜检等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至第三章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1分X 20)
1.我们食用黄豆芽时,食用的主要是黄豆种子结构中()
A.胚芽 B.胚轴 C.子叶 D.胚根
2.图3-1-1是不同部位受到了损伤的四粒玉米种子(阴影部位表示有损伤),请你判断肯定不会萌发的一粒种子是()
3.种子萌发需要氧气,其根本原因是()
A.种子在不停地吸收水分 B.种子在不停地提供养料
C.种子在不停地进行呼吸 D.种子在不停地运送养料
4.子叶或胚乳里贮存的营养物质,能分解为小分子物质的必需条件是()
A.种子含水分多 B.空气干燥 C.温度适宜 D.阳光充足
5.种子的休眠有利于()
A.保存养料 B.种子的成熟 C.适应环境 D.提高发芽率
6.大米和豆瓣在肥沃的土壤中不能长出幼苗的原因是()
A.没有种皮 B.土壤肥料不足 C.没有胚根 D.没有完整的胚
7.“椿树蓬头浸谷种”强调的对种子萌发有重要作用的条件是()
A.足够的水分 B.充足的氧气 C.适宜的温度 D.种子的自身条件
8.与种子萌发无关的条件是()
A.一定的水分 B.充足的阳光 C.适宜的温度 D.充足的空气
9.根尖各部分细胞生长伸长最快的部位是()
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成熟区
10.在农业生产中常见的促进根生长的措施有蹲苗和烤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烤田是农作物定苗后,长期使土壤保持干旱 B.烤田能促使水稻根向土壤深处生长
C.蹲苗能使植物的根向纵深发展,利于作物生长 D.蹲苗是一种锻炼幼苗的方法
11.有关根毛的描述正确的是()
A.根毛布满整个根 B.根毛是非常细小的根
C.根毛的存在有利于增大根的吸收面积 D.根毛是成熟区上生长出来的不定根
12.根从土壤中吸水,土壤里的水通过根向上输送到茎的途径是()
A.土壤水分→导管→根毛→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茎
B.导管→土壤水分→根毛→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导管→茎
C.根毛→土壤水分→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导管→茎
D.土壤水分→根毛→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导管→茎
13.用糖拌西红柿,一段时间之后会流出许多汁液,这是因为()
A.细胞液浓度=细胞周围水溶液浓度 B.细胞液浓度<细胞周围水溶液浓度
C.细胞液浓度>细胞周围水溶液浓度 D.细胞吸水
14.植物可以进行无土栽培的原理是()
A.植物吸收的并不是土壤中的无机盐 B.植物的根吸收的只是水和无机盐
C .土壤对植物生长并没有作用
D .根只吸收水和含氮、磷、钾的三类无机盐
15.如果植物体生长得特别矮小,叶片呈暗绿色,并出现紫色,这说明植物缺少了( )
A .含钾无机盐
B .水分
C .含磷无机盐
D .含氮无机盐
16.含氮的无机盐对植物生活的作用是 ( )
A .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叶长得繁茂
B .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
C .使果实、种子的成熟提早
D .使茎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
17.既能发育成枝条,又能发育成花的芽叫做 ( )
A .顶芽
B .花芽
C .侧芽
D .混合芽
18.未经修剪的梨树幼苗,共有7条完好无损的侧枝,若剪掉一个侧枝,还剩几个顶芽( )
A .1个
B .5个
C .6个
D .7个
19、种植用材林时,为使主干长得笔直高大,侧枝长得少,栽培应该注意到的是 ( )
A .保护侧枝的侧芽
B .摘除主干的顶芽
C .保护主干的顶芽
D .保护侧枝的顶芽
20、下列哪一现象是应用顶端优势原理? ( )
A .果树疏花疏果
B .葡萄打顶
C .果树的嫁接
D .去掉部分枝叶
二、填图题
21.图3-2-2是根尖的结构示意图,A 、B 、C 、D 是根尖的四种细胞,请仔
细观察后,回答问题:
⑴A 图表示的是[ ]_______区细胞,此区细胞已停止________。
⑵B 图表示的是[ ] ____区细胞,此区细胞具有_______的能力。
⑶如果D 图中的a 是根毛,则图D 表示的是根的[ ]________区细胞。
此
区细胞具有细胞壁________ (填薄或厚),细胞质_________(填多或少),液
泡_______(填大或小)的特点。
⑷图C 表示的是[ ]______区的细胞,对根尖结构具有_____作用。
⑸根据所学知识,上图中A--D 所示的细胞从根尖顶端向上依次是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三、实验题
22.以下表示“探究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的实验设计。
请根据表格分析回
答问题。
⑴.若作出的假设是:种子的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请根据假设在上表内各组实验的预期结果。
(填“萌发”或不萌发)
⑵.若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相符,请根据实验结果和提示分析回答:
提示:比较2号瓶和4号瓶的结果,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
回答:①比较2号瓶和 号瓶的结果,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
②比较2号瓶和 号瓶的结果,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3)如果在严格按上表的实验条件进行实验的情况下,用于实验的种子最终都没有萌发,应从 方面寻找原因。
四、表格题
23、低倍镜观察植物根尖切片,分辨根尖各部分细胞的大小、形态和排列状况等特点,填写下表:
25.菜豆种子萌发过程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胚根发育成根②种子吸收水分,体积膨大③子叶里的营养物质转变成溶于水的物质
④子叶和胚芽伸出土面⑤两片子叶分开,胚芽逐渐发育成茎和叶
⑥胚轴伸长⑦溶于水的物质运给胚根、胚芽、胚轴
第一章至第三章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一、1—5 BCCAC 6—10 DCBCA
11—15 CDBBC 16—20 ADDCB
二、21(1)2 伸长分裂(2)3 分生分裂增生
(3)4 成熟薄少大
(4)1 根冠保护(5)C B A D
三、22(1)表格从上到下依次是:不萌发、萌发、不萌发、不萌发
(2)1 3 (3)种子萌发内在条件
四、23
五、24 2、3、7、1、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