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1《观赏植物学》教学大纲汇总
观赏植物学2章ppt课件

菝葜(托叶卷须)
相思树的叶状柄
猪笼草的捕虫叶
第五节 花
花柄
花托
花
花被
雌蕊群
雄蕊群
长寿花
花各部分模式图
雄蕊的类型
子房上位
子房半下位
子房下位
花 序 的 类 型
鸡冠花的穗状花序
马缨丹的伞形花序
第六节 果实
各种各样的果实
萼片
花丝
柱头 花柱 子房 胚珠
花托
花冠
花萼 花柄
果实的构造及发育由来(以梨果为例)
气腔
维管束鞘
韧皮部
木质部
叶
海绵组织 脉
下表皮
角质层
气孔
筛管和伴胞
第二章
种 子 植 物 器 官
种子植物器官
种子 根 茎 叶 花 果实
第一节 种子
种子
种皮 胚根
胚芽
胚 胚轴
子叶
胚乳
胚乳
种子的形态结构
种皮 子叶
胚芽
胚轴 胚乳
胚根
种皮 子叶 胚芽鞘 胚芽
胚根 胚柄
双子叶植物种子
单子叶植物种子
第二节 根
第一章 植物的细胞和组织
第一节 植物的细胞 第二节 细胞的呼吸 第三节 植物组织
第一节 植物的细胞
植物细胞的形态和大小
植物细胞的构造示意图
生物膜结构流动镶嵌模型
线粒体
内质网 电镜下内质网的亚显微结构
细胞周期图解
植物细胞的繁殖
间期
前期
中期
末期
有丝分裂图解
后期
减 数 分 裂 图 解
第二节 细胞的呼吸
主根
根
侧根
不定根
根系的类型
《观赏树木学》课程教学大纲

GDOU-B-11-213《观赏树木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简介课程简介:观赏树木是泛指适于城市和乡镇园林绿地及风景区栽植应用的木本植物,观赏树木学则是阐述和研究观赏树木的分类、生长习性、繁殖、栽培及栽培养护管理及其应用的学科,主要介绍南方南方常见的热带和亚热带观赏树木的分类、观赏树木的种类,观赏特性、园林中的配植及其应用,同时介绍栽培养护管理的实践性较强专业课。
对改善生态环境、美化生活空间、提供休息场所、科普教育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课程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园艺专业的必修专业课,是园艺专业(果树、蔬菜、花卉)学生在学习园艺植物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观赏树木学,是园艺专业向园林专业方向的延伸,初步掌握南方观赏树木的种类、观赏特性和园林中应用,为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和施工方面打下基础,对园艺专业毕业生将来扩大就业范围,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学会应用观赏树木来建设园林的能力,并具有使观赏树木能较长期地和充分地发挥其园林功能的能力,要求学生初步掌握观赏树木的分类、常见观赏树木种类及其在园林中的配植应用的理论和实践技能。
根据园林绿化的综合功能要求,因地制宜,对各类园林绿地的树种进行选择,搭配和布置,创造一个环境优美的园林城市。
三、面向专业:园艺专业四、先修课程:植物学、花卉学、果树栽培学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先修植物学、花卉学、果树栽培学、使学生掌握观赏园艺植物分类、种类、观赏园艺植物的应用及其栽培管理技术、在此基础上学习观赏树木学就较容易学习。
六、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第一章:观赏树木学的概述(2学时)第一节:观赏树木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观赏树木(A);观赏树木学(A);学习观赏树木学目的(A)。
第二节:我国观赏树木资源的特点树木资源最丰富(A);特有科、属、种众多,肯具有观赏价值(A),种质资源丰富(A)。
第二章:观赏树木的分类及其在园林中的作用(4学时)第一节:观赏树木的分类系统分类法:物种概念(A);植物命名法(A);人为分类法:乔木类(A);灌木类(A);藤蔓类(A);观叶树木(A);观形树木(A);观花树木(A);观果树木(A);观枝干树木(A);按园林用途分类:风景林(A);防护林(A);行道树(A);孤植树类(A);垂直绿化类(A);绿篱类(A);造型类(A);树桩盆景类(A);木本地被类(A)。
植物学教学大纲

植物学教学大纲植物学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本教学大纲旨在为学生提供植物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但不限于植物形态、结构、分类、生态、生理和进化等方面的理解。
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独立的植物学研究能力和对植物多样性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植物学基础知识:介绍植物学的研究对象、发展历程、学科分支以及学习方法。
2、植物细胞结构与功能:讲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周期、组织培养等知识。
3、植物器官与组织:详细介绍根、茎、叶、花、果实等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
4、植物分类与系统发育:掌握植物分类的方法和原则,了解植物的系统发育关系。
5、植物生态与环境:学习植物与环境的关系,包括气候、土壤、生物等因素对植物的影响。
6、植物生理:掌握光合作用、营养吸收、水分代谢等植物生命活动的原理。
7、植物进化:了解植物的进化历程、物种形成机制及植物在地球历史中的地位。
三、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解,使学生掌握植物学的理论知识。
2、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了解植物的生命活动过程,培养实践操作能力。
3、野外实习:通过野外观察和实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以及对植物多样性的认识。
4、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植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等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四、评估方式1、课堂表现:包括提问、讨论、报告等形式的评估。
2、作业和测验:通过布置作业和定期测验,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3、实验和野外实习报告:要求学生提交实验和野外实习的报告,以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
4、期末考试:通过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安排本课程共36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4学时,实验教学8学时,野外实习4学时。
每周安排4学时,共计12周。
在每周的教学中,应包括相关的理论知识、实验操作和野外实践等内容。
六、教学资源1、教师团队:本课程需要一支专业的教师团队,具备扎实的植物学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2、实验室和实验设备:实验室应提供各种实验设备和器材,以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
《观赏植物学》PPT课件

朱槿
• 锦葵科 木槿属 • 叶阔卵形或狭卵形,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
楔形,边缘具粗齿或缺刻;花单生于上部叶 腋间,常下垂,萼钟形,裂片5,卵形至披针 形;花冠漏斗形,花瓣倒卵形
地肤
• 藜科 地肤属 • 株丛严密,株形呈卵圆至圆球形、倒卵形或
聚成圆锥花序状。小花密集。如将小花 推向一边,不会复位,因而得名。小花
穗花婆婆纳
• 玄参科 婆婆纳属 • 多年生耐寒草本。叶对生,披针形至卵
圆形,近无柄,具锯齿。花蓝色或粉色; 形成严密的顶生总状花序,花期6~8月。
圆叶蔓绿绒
• 天南星科 喜林芋属 • 叶片宽,手掌形,肥厚,呈羽状深裂,
有光泽;叶柄长而粗壮,气生根极兴旺
• 铁角蕨科 巢蕨属 • 根状茎短而直立,柄粗壮而密生大团海绵状
须根。叶簇生,辐射状排列于根状茎顶部, 中空如巢形构造;革质叶阔披针形,两面滑 润,叶脉两面稍隆起。孢子囊群长条形,生 于叶背侧脉上侧达叶片的1/2。
天鹅绒竹芋
• 竹芋科 肖竹芋属 • 具地下根茎,叶单生,根出,植株矮生,叶
长椭圆形;叶片有华美的光泽,呈天鹅绒般 的深绿并微 带紫色。具浅绿色带状斑块,叶 背为深紫红色。花紫色
片。叶远生,叶片阔卵状三角形,三至四回 羽状复叶。小叶细致为椭圆或羽状裂纹草属 • 植株低矮,呈匍匐状蔓生。叶十字对生,
卵形或椭圆形,茎枝、叶柄、花梗均密 被茸毛,其特色为叶面密布红色或白色 网脉
春芋
• 天南星科 林芋属 • 茎极短,叶从茎的顶部向四面伸展,排
较肥厚,倒卵形,灰绿色杂以深绿色脉 纹。穗状花序,灰白色。
香菇草〔铜钱草〕
• 伞形科 天胡荽属 • 株高5~15厘米。茎顶端呈褐色。沉水叶具长柄,圆盾形,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1、课程基本名称:植物学2、课程英文名称:Bontany3、课程编号:0111924、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5、课程性质:必修课6、适用层次:汉族本科7、适用专业:动植物检疫专业8、开课学期:第二学期9、学时:54学时(其中理论学时数44,实验学时数10)10、学分:3.4学分二■课程教育目标植物学是农林院校植物生产类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
学习和研究植物学,必须以辩证的观点,正确地认识植物的发生,发展和消亡等一系列生命活动,联系专业和地区实际,着重介绍基本要领及基本理论,较系统地学习被子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掌握植物形态、结构及其发生发育的一般规律,有性生殖等基本知识。
为进一步学习后续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如植物生理学、作物栽培学与育种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和准备必要的条件。
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农业生产实践和农业科学研究,扩大知识面,培养和提高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1■理论课教学内容与要求结论教学内容:植物界的特征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生物界的划分,植物学的分支学科,学习植物学的目的、要求以及学习植物学的方法。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植物学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学习目的及学习植物学的方法。
教学重点:为植物界的特征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第一章植物细胞教学内容:细胞的基本概念、原生质(化学组成、物理和生物学特性)、原生质体;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植物细胞的显微结构(细胞壁和原生质体)及细胞器的主要功能;后含物的概念、类型及其作用;细胞分裂、细胞生长和分化、细胞死亡。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细胞的概念,真核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器的功能,细胞的分裂;理解原生质的概念,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了解植物细胞后含物及细胞的死亡。
教学重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细胞器的功能。
教学难点:细胞的分裂方式及细胞分化。
第二章植物组织教学内容:植物组织概念、组织类型(分生组织、机械组织、保护组织、基本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结构)及其功能;植物组织的演化、复合组织及组织系统类型。
植物学教学大纲

引言概述:正文内容:
一、植物形态学
1.植物体的组成和结构
2.植物的根、茎、叶的形态特征和功能
3.植物器官间的关系和互动
4.植物的块茎、疏果、膨果等特殊形态
二、植物解剖学
1.植物的细胞组织学结构
2.植物的维管束系统和组织构成
3.植物的叶片解剖结构和气孔特征
4.植物的根系解剖结构和水分吸收过程
5.植物的茎解剖结构和物质传输机制
三、植物生理学
1.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光能转化
2.植物的呼吸作用和能量释放
3.植物的生长激素及其作用机制
4.植物的水分平衡和根际营养吸收
5.植物对环境因素的适应和反应机制
四、植物分类学
1.植物的分类与命名原则
2.植物的分类等级和分类特征
3.植物的系统发育和进化关系
4.植物的主要类群和特征
5.植物分类学在系统演化研究中的应用
五、植物生态学
1.植物与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
2.植物的生态适应与种群生态学
3.植物的群落生态学和演替过程
4.植物的生态分布与地理生态学
5.植物与其他生物的关系和生态系统生态学
总结:
植物学教学大纲作为植物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对于学生的植物学学习和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系统而详细的教学大纲,学生能够全面地掌握植物形态学、植物解剖学、植物生理学、植物分类学和植物生态学等相关知识,为未来的植物学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教学大纲的编写也为植物教育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
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植物学教学大纲的编写对于植物学教育和研究的推进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植物学教学大纲

植物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植物的分类、结构、生长发育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二、课程内容1. 植物的分类学概述- 植物的主要分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等 - 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长环境2. 植物的结构与功能- 根茎叶花果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结构与生长发育3. 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种子的萌发与生长- 植物的生殖生长4. 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植物的物质循环与生态平衡三、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授、资料讲解等方式,系统讲解植物学的基本理论知识;2.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观察和体验植物的结构与生长过程,加深理解;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植物园、植物保护区等地实地考察,加深对植物的认识;4. 图书资料查阅: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深入学习植物学知识。
四、考核方式1. 学期考试:每学期进行一次笔试,考核学生对植物学知识的掌握;2. 实验报告:学生需完成若干实验报告,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3. 课堂表现:平时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也将作为考核依据。
五、参考教材1. 《植物学》作者:XXX2. 《植物系统学》作者:XXX3. 《植物生理学》作者:XXX通过本教学大纲的规划,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学习植物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为学生未来的科研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植物学这一领域中获得知识和乐趣,不断成长和进步。
观赏树木学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指导

《观赏树木学》实验教学大纲适用专业:园艺专业学生层次:专科实验类别:核心技术实验总学时:10一、实验课程目的和任务1.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园林中常见观赏植物的形态识别。
2.掌握观察、描述、检索、鉴定植物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园林树木的一般知识及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3.通过实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理论知识,了解国内外城市、小区生态建设过程中园林树木应用的新变化、新品种等。
三、考核撰写实验报告。
四、参考资料《园林树木学》.卓丽环,陈龙清主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1《观赏树木》.潘文明.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8《园林树木学》.陈有民.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中国树木志》.郑万钧.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观赏树木学》实验指导实验一针叶观赏类植物野外识别一、实验类型:综合性二、实验类别:核心技术三、实验学时数:2学时四、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针叶观赏类植物的野外识别特征,掌握这四个科的常见园林树种的识别特征及其园林用途等。
五、实验材料:银杏科:银杏松科:油松、黑松杉科:水杉、杉木、柳杉、池杉柏科:侧柏、圆柏、铺地柏六、实验地点:校园。
七、实验报告:1.针叶观赏类植物有何特征?2.银杏科、松科、杉科、柏科有何特征?各有哪些园林植物?实验二杨柳科、胡桃科、桑科、木兰科野外识别一、实验类型:综合性二、实验类别:核心技术三、实验学时数:2学时四、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杨柳科、胡桃科、桑科、木兰科的野外识别特征,掌握这四个科的常见园林树种的识别特征及其园林用途等。
五、实验材料:杨柳科:毛白杨、加杨、垂柳胡桃科:核桃、枫杨桑科:桑树、构树、榕树、无花果、牡丹木兰科:白玉兰、紫玉兰、广玉兰、含笑、鹅掌楸六、实验地点:校园。
七、实验报告:1.阔叶观赏类植物有何特征?2.杨柳科、胡桃科、桑科、木兰科有何特征?各有哪些园林植物?实验三悬铃木科、蔷薇科、豆科野外识别一、实验类型:综合性二、实验类别:核心技术三、实验学时数:2学时四、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悬铃木科、蔷薇科、豆科的野外识别特征,掌握这四个科的常见园林树种的识别特征及其园林用途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赏植物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课程性质 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名称 观赏植物学 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 总学时 64(40/24) 开课学期 大二第一学期 适用专业 风景园林专业 考核方式 考查 编写人员 制定日期 审核人员 审核日期 修订人员 修订日期 审核人员 审核日期 二、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园林类专业的必修课,是风景园林专业的核心课程。 该课程是在正确理解观赏植物概念及其作用的基础上,着眼于观赏植物本身的特殊性和多样性,以及观赏植物生存环境的复杂性,它与普通植物学、植物生理生态学、传统园林树木学、花卉学、园林植物栽培学等均存在密切的联系,其它课程侧重某一方面,而本课程全面讲授观赏植物的概念、功能作用、资源、分类、应用等特点,其目的是让学生对观赏植物有较全面的了解。 三、教学内容
(一)绪论 教学内容: 1. 中国观赏植物资源及其特点; 2. 观赏植物学概念及含义; 3. 中国观赏植物对世界园艺的贡献 4. 中国观赏植物的宝贵遗产。 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观赏植物学概念及含义; 2.了解中国观赏植物对世界园艺的贡献; 3.了解观赏园林植物的应用历史及现状 4.了解观赏园林植物在园林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重点:观赏植物学概念及含义 教学难点:观赏植物学概念及含义 (二)观赏植物分类 教学内容: 1.植物分类与命名方法 (1)植物的分类; (2)植物的命名。 2. 观赏植物栽培品种分类与命名方法 3. 观赏植物的应用分类 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植物的分类方法 2.了解植物命名的法规 3.理解观赏园林植物常用的分类依据 4.了解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类别 5. 掌握观赏园林植物常见科的主要形态特征 教学重点:观赏植物栽培品种分类与命名方法 教学难点:观赏植物栽培品种分类与命名方法 (三)观赏植物栽培基础 教学内容: 1.观赏园林植物的繁殖 (1)有性繁殖; (2)无性繁殖。 2.观赏园林植物栽培生态条件 (1)温度对观赏园林植物的影响; (2)光照对观赏园林植物的影响; (3)水分对观赏园林植物的影响; (4)土壤对观赏园林植物的影响; (5)气体对观赏园林植物的影响。 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植物的有性繁殖方法 2.了解植物的无性繁殖方法 3.理解观赏园林植物对温度三基点的要求 4.了解温度、光照长度、水分对观赏园林植物的影响 5.理解掌握土壤理化性质对观赏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6.理解气体对观赏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7.理解无土栽培技术 教学重点:观赏园林植物的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教学难点:栽培生态条件与观赏植物的关系 (四)观赏园林植物的功能与作用 教学内容: 1.观赏园林植物的美化功能与作用 (1)观赏园林植物的色彩美; (2)观赏园林植物的形态美; (3)花卉的意境美。 2.观赏园林植物的改善环境和保护环境的功能与作用 (1)观赏园林植物具有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的功能; (2)观赏园林植物具有分泌杀菌素对人有保健功能; (3)观赏园林植物具有吸收有毒气体,将其分解转化为无毒物质的功能; (4)观赏园林植物具有降低温度改善小环境功能; (5)观赏园林植物具有增加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调节人体身心功能; (6)观赏园林植物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功能。 教学目的及要求: 1.理解观赏园林植物的美化功能与作用 2.掌握各色系的花卉 3.理解观赏园林植物的改善环境和保护环境的功能与作用 教学重点:观赏园林植物的美化功能与作用 教学难点:观赏园林植物改善环境和保护环境的功能与作用 (五)观赏植物的繁殖 教学内容: 1.有性繁殖 2.观赏植物的无性繁殖 3.组织培养。 教学目的及要求: 1.理解观赏植物无性繁殖的方法 2.掌握有性繁殖方法 3.掌握常见花卉的有性繁殖方法 4.掌握嫁接繁殖的技术要点 教学重点:嫁接繁殖的技术要点 教学难点:嫁接繁殖的技术要点 (六)草坪及观赏草 教学内容: 1.草坪 (1)草坪的意义和种类; (2)草坪的建植; (3)草坪的养护管理; (4)主要草坪植物。 2.观赏草 (1)观赏草概述; (2)观赏草主要种类; (3)观赏草的应用。 教学目的及要求: 1.理解草坪的作用 2.掌握草坪植物的选择标准 3.掌握草坪植物的分类 4.掌握草坪建植方法和养护管理技术 5.掌握常见草属植物和观赏草主要种类的识别特征 6.掌握观赏草的观赏特性 7.了解观赏草应用状况 教学重点:草坪的建植和养护管理 教学难点:掌握常见草属植物和观赏草主要种类的识别特征 (七)观赏园林花卉 教学内容: 1.花卉的含义和花卉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1)花卉的含义; (2)研究范畴; (3)中国花卉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4)世界花卉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2.一年生和二年生花卉 (1)一年生和二年生花卉的定义与特点; (2)一年生和二年生花卉的定义与特点; (3)主要一年生和二年生花卉; (4)常见一年生和二年生花卉。 3.宿根花卉 (1)宿根花卉的概念与范畴; (2)宿根花卉的繁殖及栽培管理要点; (3)主要宿根花卉; (4)常见宿根花卉。 4.球根花卉 (1)球根花卉的定义与特点; (2)球根花卉的类别; (3)球根花卉的繁殖及栽培管理要点; (4)主要球根花卉; (5)常见球根花卉。 5.水生花卉 (1)水生花卉及生态习性; (2)水生花卉的繁殖及栽培管理要点; (3)主要水生花卉; (4)常见水生花卉。 6.岩生花卉 (1)岩生花卉的定义及其范畴; (2)岩生花卉的特征及其应用; (3)主要岩生花卉; (4)常见岩生花卉。 7.切花花卉 (1)切花的分类; (2)鲜花的切取与保鲜; (3)宿根类; (4)球根类; (5)木本类切花。 教学目的及要求: 1.理解花卉的含义 2.了解花卉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3.理解一年生、二年生花卉和球根花卉的定义与特点 4.理解宿根花卉、岩生花卉的概念与范畴 5.理解水生花卉及生态习性 6.理解岩生花卉的特征及其应用 7.掌握球根花卉的类别 8.理解宿根花卉、球根花卉、水生花卉的繁殖及栽培管理要点 4.掌握主要及常见一年生和二年生花卉种类的识别特征 7.掌握主要及常见宿根花卉、球根花卉、水生花卉、岩生花卉种类识别特征 8.理解切花花卉的切取与保鲜技术 教学重点:主要及常见花卉的主要形态特征及其分布 教学难点:主要及常见花卉的主要形态特征及其分布 (八)观赏园林树木 教学内容: 1.观赏灌木 (1)落叶观赏灌木; (2)常绿观赏灌木。 2.观花乔木 (1)观花乔木的观赏特性; (2)观花乔木代表种类的识别与应用。 3.观赏藤本 (1)观赏藤本的类型; (2)观赏草质藤本植物; (3)观赏木质藤本植物。 4.观赏棕榈植物 (1)观赏棕榈植物概述; (2)主要观赏棕榈科植物种类及应用。 5.观赏竹 (1)观赏竹概述; (2)观赏竹的类群; (3)主要观赏竹种类及应用。 6.观赏蕨类植物 (1)蕨类植物概述; (2)观赏蕨代表种类的识别与应用。 7.观赏园林树木的栽培措施 (1)栽植; (2)移植; (3)整形修剪; (4)养护管理。 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各种观赏园林树木的观赏特性 2.掌握各种观赏园林树木的代表种类 3.掌握各种观赏园林树木的识别特征 4.理解观赏园林树木的栽植技术要点 5.理解大树移植的关键技术和方法 5.掌握观赏园林树木的整形修剪技术 6.理解观赏园林树木的养护管理方法 教学重点:观赏园林树木常见种类的识别特征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观赏园林树木常见种类的识别特征及其应用 四、学时分配表
课程内容 学时分配 讲课 实践环节 小计 绪论 2 2 观赏植物分类 4 2 6 观赏植物栽培基础 4 4 8 观赏植物的功能与作用 6 2 8 观赏植物的繁殖 6 4 10 草坪及观赏草 6 4 10 观赏园林花卉 6 4 10 观赏园林树木 6 4 10 合计 40 24 64 实践环节简要说明: 《观赏植物学》课程是风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根据观赏园林植物课程理论教学的需要,结合园林技术专业的岗位要求,通过安排实训教学环节,使学生初步掌握植物分类和鉴定的方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一)观赏植物形态识别(4学时) 掌握一般观赏植物的识别和识别方法,了解一般观赏植物的观赏价值和特性,培养学生独立鉴别观赏植物的能力。同时通过校园观赏植物生长状况、配置特点的观察,了解常见观赏植物的生态学特点。 (二)观赏园林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方法(4学时) 野外采集植物叶片进行标本制作,了解植物标本的作用,初步掌握制作干叶标本方法,培养制作的标本的兴趣。 (三)露地花卉的繁育(4学时) 到实习基地进行露地花卉繁殖技术训练,了解露地花卉的繁育,掌握露地花卉的繁育方法。 (三)观赏露地花卉移植及养护(4学时) 选择花卉进行移植,并对花卉后期进行养护管理,理解露地花卉的栽培、管理技术,了解花卉移植的意义,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四)观赏园林植物形态观察与描述(4学时) 观察树种形态:树形、树皮、枝、叶、芽、花、果实。描述树种的形态,掌握树木各部分的形态术语,学会应用植物形态术语描述树木形态。 五、参考附录
(一)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1.推荐教材 方彦,何国生.园林植物[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7 刘奕清.观赏植物[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8 车代弟.园林植物[M].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8 2.参考书 徐晔春.观赏乔木[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1 徐晔春.观赏灌木[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1 车代弟.园林花卉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3 卓丽环,陈龙清.园林树木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