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肿瘤学基本概念
肿瘤学的基础知识与临床应用

肿瘤学的基础知识与临床应用肿瘤学是研究肿瘤(癌症)的起因、发展、治疗和预防的学科。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肿瘤学的基础知识和临床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本文将介绍肿瘤学的基础概念和最新研究成果,并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一、肿瘤学的基础知识1. 细胞生长与分裂在正常情况下,细胞生长和分裂受到严格的调控,以维持组织和器官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然而,当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出现异常时,就会导致肿瘤的发生。
2. 癌症的发生机制癌症是由一系列基因突变和功能异常所引起的。
这些突变可能是遗传的,也可能是后天获得的。
常见的突变包括致癌基因的激活以及抑癌基因的失活。
3. 肿瘤的分类与分级根据肿瘤组织起源的不同,肿瘤可以被分为良性和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会对身体造成严重的损害。
肿瘤还可以根据组织学类型和分级来进行分类,这有助于确定治疗方案和预测预后。
4. 肿瘤的诊断与治疗肿瘤的诊断常常通过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各种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来进行。
一旦确诊,治疗的选择通常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等。
针对特定类型的肿瘤,还可以采用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新兴的治疗手段。
二、肿瘤学的临床应用1. 分子标志物的应用肿瘤发展过程中伴随着一系列的分子变化,这些变化可以作为肿瘤的标志物。
通过检测和分析这些分子标志物,可以实现早期诊断、疾病监测和预后评估。
现在,许多肿瘤的治疗方案已经开始根据患者的分子标志物来进行个体化定制,以提高治疗效果。
2. 靶向治疗的进展靶向治疗是指针对肿瘤细胞特定的分子靶点进行治疗。
通过选择性地干扰癌细胞的增殖、存活和侵袭能力,靶向治疗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许多靶向药物已经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应用,如EGFR抑制剂和HER2抑制剂等。
3. 免疫治疗的突破免疫治疗利用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和消灭肿瘤细胞。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出现改变了肿瘤治疗的格局。
这些药物可以抑制肿瘤细胞对免疫系统的逃逸机制,提高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知晓肿瘤学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知晓肿瘤学的基本概念与分类一、引言肿瘤学是一门研究肿瘤(癌症)的科学,是现代医学领域中备受关注的重要学科。
了解肿瘤学的基本概念与分类对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癌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肿瘤学的基本概念、常见术语以及各种分类方法。
二、什么是肿瘤1. 定义:肿瘤指的是机体组织中因遗传或环境因素引起异常增殖而形成的新生物体。
2.特点:a) 自主性:癌细胞失去正常控制机制,不听从身体自然调节,可以无限制地分裂和生长;b) 恶性性质:癌细胞可以侵入周围组织,并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扩散到其他部位;c) 可致死性:如果不及时治疗,癌细胞会持续增多并侵蚀身体其他器官,导致严重后果。
三、肿瘤学术语解析1. 肿块(Mass):肿瘤在组织中形成的可触及或可见的局部增生;2. 肿大(Swelling):由于水肿或炎症导致的某一器官或局部体积增大;3. 萎缩(Atrophy):某一器官或局部体积缩小,常见于长期受压、功能失常等情况;4. 增殖(Proliferation):癌细胞不受正常调控,进行持续且无限制的分裂;5. 分化(Differentiation):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在功能、形态和结构上变得更加原始。
四、常用肿瘤分类方法1. 按发生方式分类:a) 原发性肿瘤:起源于机体组织中的异常增生。
b) 继发性肿瘤:由其他部位恶性肿瘤转移而来。
2. 按组织来源分类:a) 上皮组织肿瘤(如乳腺癌、食管鳞状细胞癌等)。
b) 间质组织肿瘤(如骨肉瘤等)。
c) 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如白血病、淋巴瘤等)。
3. 按恶性程度分类:a) 良性肿瘤:细胞分化好,生长缓慢,一般不具有侵袭和转移能力。
b) 恶性肿瘤:细胞分化差,生长快速,并具有侵袭和转移的能力。
4. 按器官系统分类:a) 面单一器官系统肿瘤(如乳腺癌、大肠癌等)。
b) 多器官系统肿瘤(如结直肠恶性淋巴瘤等)。
五、常见肿瘤类型以下为几种常见肿瘤类型的简要介绍:1. 脑胶质瘤(Glioma):起源于脑和脊髓组织的恶性肿瘤,可寒铁各个年龄段。
肿瘤学相关知识点总结

肿瘤学相关知识点总结一、肿瘤的基本概念1. 肿瘤的定义:肿瘤是由体细胞发生恶性克隆增生所形成的肿块,它可以侵袭和破坏周围组织,也可以转移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导致身体各种功能异常甚至危及生命。
2. 肿瘤的分类:根据肿瘤的组织来源和组织特点,肿瘤可以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
其中,良性肿瘤通常生长缓慢,周围组织破坏较小,不容易转移;恶性肿瘤则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生长快速,破坏周围组织和器官,严重危害健康。
3. 肿瘤的原因:肿瘤的发生通常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环境、生活习惯、免疫功能等。
其中,吸烟、饮酒、不合理的饮食、环境污染等因素都可能增加患肿瘤的风险。
二、肿瘤的发生机制1. 基因突变:肿瘤细胞的生长与信号转导通路有关,其中包括一系列特定的信号分子与受体的结合,通过细胞内的信号传导通路来调节细胞生长和增殖。
在肿瘤细胞中,这些信号通路经常出现异常,导致细胞的无限增殖和生长。
2. DNA修复失效:正常细胞在遭受DNA损伤时,会触发一系列的修复机制来修复受损的DNA,以保证细胞的正常功能和稳定的遗传信息。
然而,肿瘤细胞中这些DNA修复机制通常失效,导致DNA损伤的累积和肿瘤基因的突变。
3. 免疫逃避:肿瘤细胞可以通过减少抗原的表达,抑制肿瘤相关抗原的处理和呈递,以及激活免疫抑制因子等方式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使肿瘤细胞得以生长和扩散。
三、肿瘤的分子生物学1. 肿瘤抑制基因:肿瘤抑制基因是一类对细胞生长和增殖有抑制作用的基因,包括P53、Rb、BRCA1等,在正常情况下可以抑制细胞的恶性转化。
然而,当这些基因发生突变或功能丧失时,会导致细胞失控增殖,从而成为癌细胞。
2. 肿瘤激活基因:肿瘤激活基因是一类对细胞增殖、血管生成和移动有促进作用的基因,包括MYC、RAS、HER2等。
这些基因的异常活化和表达通常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3. 肿瘤体细胞系:肿瘤体细胞系是指从肿瘤组织中分离出的、可以在体外永久增殖的细胞群。
肿瘤学常见概念

肿瘤学常见概念1.肿瘤定义肿瘤是人体组织中的异常细胞集合,这些异常细胞通常会无限制地增长并形成肿块。
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种,良性肿瘤通常不会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而恶性肿瘤则可以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
2.良恶性肿瘤区别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在性质、生长方式、治疗和预后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良性肿瘤通常生长缓慢,不会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可以通过手术切除,通常不会复发。
而恶性肿瘤生长迅速,可以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需要综合治疗,如手术、放疗、化疗等,预后通常较差。
3.恶性肿瘤分期恶性肿瘤的分期是根据肿瘤的大小、是否已经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是否有淋巴结转移等情况来确定的。
分期通常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
早期肿瘤通常较小,没有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治疗难度相对较小;晚期肿瘤通常较大,已经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治疗难度相对较大。
4.癌症预防癌症预防包括避免吸烟、减少饮酒、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定期进行体检等。
此外,避免过度暴露于阳光、减少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等也可以降低患癌症的风险。
5.肿瘤标志物肿瘤标志物是指与肿瘤相关的生化指标,通常用于诊断和监测肿瘤的治疗效果。
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包括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等。
6.肿瘤免疫治疗肿瘤免疫治疗是指利用人体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的方法。
这种治疗方法通常包括细胞免疫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等。
7.放疗和化疗放疗是利用辐射杀死肿瘤细胞的治疗方法,通常用于治疗局部晚期的肿瘤。
化疗是利用化学药物杀死肿瘤细胞的治疗方法,通常用于治疗已经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的肿瘤。
8.基因与肿瘤许多基因的突变可以导致肿瘤的发生。
例如,BRCA1和BRCA2基因的突变与乳腺癌的发生有关,APC基因的突变与结肠癌的发生有关。
了解这些基因与肿瘤的关系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肿瘤。
9.肿瘤细胞信号转导肿瘤细胞信号转导是指肿瘤细胞通过特定的信号转导通路来调节自身的生长、分化和凋亡等过程。
肿瘤学-基础知识总结终版.doc

1.肿瘤的概念,肿瘤细胞的形态学特点。
肿瘤(tumor)是机体在各种内在和外界的致瘤因子长期作用下,引起局部组织细胞遗传物质改变,伴随基因表达失常,呈现“自律性”过度生长,并以遗传性方式产生子代细胞形成的新生物(neoplasm )。
可以归结为:肿瘤是以分化障碍为特征的遗传性细胞过渡、自律性增生。
良性肿瘤细胞的异型性小,一般与其发源的正常细胞相似。
恶性肿瘤细胞常有明显异型性:1)瘤细胞多形性瘤细胞大,且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有时出现瘤巨细胞。
2)瘤细胞核的多形性核大,核浆比例增大,核大小、形状不一,出现巨核、双核、多核或奇异形核,核染色质分布不均,核膜厚,核仁肥大,数目多,核分裂像增多,出现病理性核分裂。
3)瘤细胞浆的改变核蛋白体增多,常呈嗜碱性。
细胞骨架(微丝、微管、中间丝等)的变化。
2.何谓肿瘤异质性?良恶性肿瘤的主要区别?肿瘤中的肿瘤细胞并非均一群体,细胞的分化程度和增殖潜能存在差异,形成不同的肿瘤细胞亚群,称为异质性(heterogeneity),异质性:肿瘤细胞在遗传学上是不稳定的,在其生长过程中,细胞之间不断进行着异质化,即细胞的遗传性、结构与功能上的差异变化,一些瘤细胞获得了更强的生存能力,一些则导致死亡或凋亡。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 分化程度分化好,异型性小 分化不好,异型性大 核分裂像无或稀少,无病理核分裂像 多见,并可见病理核分裂像 生长速度 慢 快生长方式 膨胀性或外生性生长,前者常有包膜形成,与周围组织一般分界清楚,故通常可推动浸润性或外生性生长,前者无包膜,一般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楚,通常不能推动;后者每伴有浸润性生长继发改变很少发生坏死、出血 常发生坏死、出血、溃疡等 转移不转移 常有转移 复发 手术切除后,很少复发 手术切除等治疗后,常有复发对机体影响 较小,主要为局部压迫或阻塞。
如发生在重要器官也可引起严重后果 较大,压迫、阻塞外,还可以破坏原发处和转移处的组织,引起坏死、出血、合并感染,甚至造成恶病质。
肿瘤学常见概念

肿瘤学常见概念肿瘤学是研究肿瘤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
在肿瘤学领域,有许多常见的概念与术语被广泛应用。
本篇文章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肿瘤学概念,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
第一概念:肿瘤肿瘤是指由于细胞异常增殖所形成的一类病变。
它可以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良性肿瘤指细胞增殖受限,仅局限于原发部位,不具有侵袭性和转移能力;而恶性肿瘤则是指细胞增殖不受限,具有侵袭周围组织和器官,以及转移至远处器官的能力。
第二概念:肿瘤发生与发展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正常细胞在机体内经历一系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作用,并逐渐发生基因突变和表观遗传修饰等改变,最终导致细胞功能紊乱和异常增殖。
这些异常细胞进一步聚集形成肿瘤,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展。
理解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是研究肿瘤学的关键。
第三概念:肿瘤诊断肿瘤的诊断是通过收集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等手段,确定患者是否患有肿瘤,并进一步确定肿瘤的类型、分级和分期。
常用的肿瘤诊断手段包括超声、CT扫描、核磁共振、活组织检查等。
肿瘤的早期诊断能够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疾病的死亡率。
第四概念:肿瘤治疗肿瘤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
手术是最直接的治疗方式,通过切除肿瘤组织达到治疗的目的。
放疗则是利用高能射线破坏肿瘤细胞DNA,抑制肿瘤生长。
化疗是通过使用药物来杀死或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靶向治疗则是利用特定的抗体或药物,靶向于特定的肿瘤标志物或蛋白质,以达到治疗目的。
免疫治疗则是利用患者自身免疫系统的力量来对抗肿瘤。
第五概念:肿瘤预防肿瘤的预防是通过有效的策略和措施,减少肿瘤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肿瘤预防可以从改善生活方式入手,如戒烟、限制饮酒、饮食健康、适度运动等。
此外,疫苗接种也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肿瘤预防措施,比如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可以预防宫颈癌。
总结肿瘤学是一个复杂而广泛的学科,涉及多个概念和术语。
本文介绍了一些常见的肿瘤学概念,包括肿瘤、肿瘤发生与发展、肿瘤诊断、肿瘤治疗和肿瘤预防。
肿瘤学概论总结

肿瘤学概论总结概述肿瘤学是研究肿瘤的起源、发展和治疗的学科。
肿瘤是一种细胞生长失控的疾病,其严重程度和预后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肿瘤类型、分级、分期以及个体的遗传和环境因素。
本文将从肿瘤的基本概念、分类、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综合总结。
肿瘤的基本概念肿瘤是一类细胞异常增生的疾病,可以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良性肿瘤在生长过程中不会侵犯周围组织和器官,并且不会转移到其他部位,而恶性肿瘤则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会对身体造成严重的损害。
肿瘤的命名通常以肿瘤细胞类型和来源为基础,例如乳腺癌、肺癌等。
肿瘤的分类肿瘤可以根据其组织来源、组织学型态以及分子遗传特征来进行分类。
组织来源包括上皮组织、间叶组织和神经内分泌组织等。
根据病理形态可以将肿瘤分为乳头状、实体状和浸润状等。
分子遗传特征也对肿瘤的分类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确定肿瘤的治疗策略。
肿瘤的发病机制肿瘤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通常包括肿瘤基因突变、表观遗传学改变以及肿瘤微环境的重塑等。
肿瘤基因突变包括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导致细胞周期的失控和细胞凋亡的异常。
表观遗传学改变涉及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影响基因的表达和细胞分化状态。
肿瘤微环境包括肿瘤细胞周围的细胞、细胞外基质及其所释放的细胞因子,与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
肿瘤的诊断方法肿瘤的早期诊断对于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常用的肿瘤诊断方法包括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和分子生物学检查等。
影像学技术如X线、CT、MRI和PET-CT等可以帮助确定肿瘤的位置、大小和转移情况。
病理学检查通过肿瘤组织的显微镜观察和组织学特征的评估来确定肿瘤的类型和分期。
分子生物学检查则可以通过分析肿瘤基因突变、DNA甲基化等获得更为详细的信息。
肿瘤的治疗方法肿瘤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和靶向治疗等。
手术切除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适用于早期肿瘤或局部进展的肿瘤。
放射治疗利用高能射线破坏肿瘤细胞的DNA,常用于手术后的辅助治疗或无法手术切除的患者。
医学中的肿瘤学基础知识讲解

医学中的肿瘤学基础知识讲解一、肿瘤学概述肿瘤学是研究肿瘤的起源、发展、转移和防治的学科,对于认识和了解肿瘤的基本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了解肿瘤学的基础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肿瘤,提高生活质量。
二、什么是肿瘤?肿瘤是指机体组织中某种细胞不受控制地增殖而形成的一类新生物体。
它可以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类。
良性肿瘤通常生长缓慢,局限在原位并不具有转移能力;而恶性肿瘤则具有侵袭性和转移能力,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
三、常见类型的恶性肿瘤1. 肺癌:世界上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在吸入有害气体和颗粒物质时,可引发细胞突变。
2. 乳腺癌:多发于女性乳房组织,年轻女性也可能患上乳腺癌。
3. 结直肠癌: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与饮食结构密切相关。
4. 胃癌:与疾病菌感染、高盐膳食以及吸烟等有关。
5. 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年龄越大发生率越高。
四、肿瘤生成的原因1. 遗传因素:家族中存在患过癌症的成员,可能增加个人罹患肿瘤的风险。
2. 内外环境因素:包括吸烟、饮酒、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长期暴露于化学物质或放射线等。
五、肿瘤形成机制1. 突变基因:肿瘤细胞内部基因突变会导致细胞增殖失控。
2. 癌基因活化:癌基因可以引导细胞进入异常状态并促进肿瘤发生。
3. 抑癌基因失活:抑癌基因控制了细胞生命周期,当这些基因失活时,细胞会无限制地分裂。
4. 基因表达异常:非正常表达通常会导致错误功能的蛋白质产生,从而促进肿瘤形成。
六、肿瘤早期发现和预防1. 定期体检:定期接受全面的体格检查,以便尽早发现任何不正常的变化。
2. 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吸烟和饮酒等。
3. 高危人群筛查:如乳腺癌和结直肠癌高危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定期筛查。
七、肿瘤治疗方法1. 手术切除:通过手术将肿瘤组织彻底切除。
2. 化疗:使用化学药物杀死或控制癌细胞的增殖。
3. 放疗:利用高能射线杀灭癌细胞或阻碍其分裂能力。
4. 免疫治疗:激活机体自身对抗癌细胞的免疫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移植部位
• 原位移植(orthotopic implantation) • 异位移植(ectopic implantation) 皮下、 肾包膜下、腹腔
可移植性肿瘤的参考标准
• 传15-20代以上 • 接种成活率100%,自发消消退率<5% • 生长速度稳定 , 宿主寿命稳定 , 宿主反应 低下 • 瘤组织的组织结构与原发瘤相似,保持 原发瘤的特性和标志
转移模型
• 自发转移模型 (spontaneous metastasis) :肿 瘤细胞穿过宿主自然屏障,侵入血道和淋巴道 而发生的转移,常用同种移植瘤和人肿瘤原位 移植瘤,后者反映人肿瘤细胞与宿主器官的相 互作用,可用于辅助治疗的研究 • 实验性转移模型 (experimental metastasis) : 人工方法将癌细胞移植于血道和淋巴道而发生 的转移 • SCID-Hu 鼠模型: 将人胚器官如肺、骨髓等移 植于 SCID 鼠皮下,建立癌细胞对靶器官的移 植模型
培养条件
基本营养成分 RPMI1640 DMEM (Dulbeccos modified Eagle medium) 谷 氨酰胺 生长因子 小牛血清 胎牛血清 灭活补体 56℃ 30min 环境 37℃ pH 7.2-7.4 渗透压 无污染无毒 细菌、支原体
体外培养的优点
优点:1.活细胞, 2.对象均匀,易控制实验条件,易于观察和纪 录实验结果 3.易研究单个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易于进行分 子生物学水平研究, 4.实验周期短,成本低,细胞系可长期保存。
实验动物基础知识
法
规
• 198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 1989年 医学实验动物管理实施细则 • 1994年 关于在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实行实验动物合格 证制度得通知 (医学实验动物合格证书,医学实验 动物环境设施合格证书,医学实验动物全价营养饲料 合格证书,医学实验动物饲料生产条件合格证书)
• 1988年 广东省实验动物管理办法
基本概念
实验动物(laboratory animal):指人工培育的、 对其携带微生物实行控制、来源清楚、遗传背 景清晰、可用于科学实验得动物。 实验用动物(animal for research):能用于科 学实验的动物,包括实验动物、野生动物、经 济动物和观赏动物。 标准化实验动物:有明确的遗传背景、繁殖方 法、饲养环境、饲料成分均达到标准的实验动 物。在科学研究中必须使用标准化实验动物。
• 简单易行、易重复 • 选择对特定致癌物敏感的动物种系: 多 环 方 香 烃 - 皮 肤 / 小 鼠 ; 甲基卞肼亚硝胺-食道癌/大鼠; 甲基氨基偶氮苯-肝癌/大鼠 • 恰当的致癌物剂量: 动物存活率高,诱 发周期短。 • 诱发的肿瘤类似于人类肿瘤
• 原位诱发:如:0.25%二已基亚硝胺 0.25~1 ml 灌胃×6月, 70%发生肝癌 • 异位诱发:将与致癌物作用过的器官或组织移 植于自体或同系、同基因正常动物皮下,诱发 所需的肿瘤。如:甲基胆蒽穿线法穿入幼鼠子 宫颈,将子宫颈切除,移植于同系成年小鼠皮 下,3个月后诱发异位子宫颈癌
体外培养的缺点
1.在体外细胞生物学行为与在体内不完全一样, G1 G0 S G2 终末分化
肿瘤细胞
M 介质细胞
2. 转化( transformation ) : 在体外培养过 程中细胞的遗传性状发生变化。分为一般 转化和恶性转化。 一般转化:指细胞获得不死性。 恶性转化:指出现在软琼脂培养基中浸 润生长;在动物体内成瘤;血清依赖性降 低;生长密度依赖性降低。
肿瘤转移的基本过程
• 原发灶 血管生成/降解细胞外基质 癌细胞入血 / 淋巴管 癌细胞穿过管壁 细胞增殖/休眠 再次转移 • 机理:“种子与土壤”
侵袭模型
• 背侧品皮下移植侵袭模型 肌肉内移植侵 袭模型 腹腔内移植侵袭模型 • 肾包膜下移植侵袭模型 睾丸包膜下移植 侵袭模型 爪垫皮下移植侵袭模型 小鼠尾部移植侵袭模型 • 耳廓皮下移植侵袭模型 癌细胞侵袭视网 膜内界膜侵袭模型
• 直接研究 • 建立细胞系 • 建立动物模型
细胞系的基本概念
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模拟体内环境在体外培养机体 组织和细胞,使之生存和生长。 原代培养(primary culture):从体内取出组织和细胞的 第一次培养。 传代(passage):细胞长满培养瓶后,细胞分成2-3瓶继 续培养。 细胞系(cell line):原代培养细胞首次传代成功后的细胞, 称 细 胞 系 。 Finite cell line, continuous cell line, established cell line 细胞株(cell strain):通过选择或克隆,从亲代细胞系选出 的带有特定标志的细胞群。 瘤株:在动物体内可传代的肿瘤细胞系。 ATCC American Type Culture Collection 美国模式培养物 收集中心, 美国菌种保存中心
实验肿瘤学基本概念
肿瘤发生发展的一般过程
正常细胞 癌细胞 原位癌 休 预防 诊断 治疗 浸润癌 眠 转移癌
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点
• • • • • • 自我满足的生长信号 对生长抑制信号不敏感 逃避凋亡 无限增殖的潜能 血管生成 浸润和转移
实验肿瘤模型的要求
忠实地重现人类肿瘤的生物学特性
实验肿瘤学的研究方法
鉴
定
细胞形态观察 癌细胞多角型,重叠生长, 核浆比例失调,多核巨细胞 染色体分析 数量和核型、核带,标记染色体 细胞生长曲线和细胞周期 集落形成率 动物接种 成瘤, 组织形态学与原发肿瘤相似 污染 无病毒、支原体污染、细胞间交叉污染 Hela cell: 1951年 Henrietta Lack 宫颈癌
按微生物控制分类
一级:普通动物,不携带人畜共患疾病病原体的动物。 二级:清洁动物,不携带人畜共患疾病病原体和动物传染 病病原体的动物。。 三 级 : 无 特 定 病 原 体 的 动 物 ( 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 动物体内不存在特定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的 实验动物。 四级:无菌动物,不存在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实验动物。 一级动物只能用于教学和某些研究的预实验,卫生部以 上课题和研究生课题必须使用二级以上动物
免疫缺陷动物
裸小鼠( nude mice)
1962年英国发现。鼠11号染色体裸基因nu是隐性突变基因。 裸基因纯合子(nu/nu)鼠的特征: 1. 全身无毛,裸体外表。 2. 胸腺上皮细胞不能增殖, T细胞发育受阻, T细胞免疫缺 陷。 3.B 细胞形态正常,功能较差,免疫球蛋白以 Ig M 为主,少 量Ig G ,类似于人原发细胞免疫缺陷。 随着鼠龄增加, T细胞增加,移植实验一般用4-8周鼠。 4. 裸小鼠抵抗力差,易患病毒性肝炎和肺炎,应饲养在SPF 环境。 5. 纯合型雌鼠不能生育,♀ /nu/+ 和♂ /nu/nu 交配可获 1/2 纯合子鼠。 常用BALB/c nu/nu, Swiss nu/nu, NC nu/nu 。
实验动物的分类(遗传背景)
• 近交系(纯系):连续 20代以上兄妹交配或亲子交配 而获得的遗传上达到一致的动物群。如BLAB/c小鼠。 • 杂交群 : 两个近交系动物间有计划进行交配获得的第 一代动物。 • 封闭群:由同一血缘品系进行自由交配,在固定场所 保存繁殖5年以上得动物群,如Wistar 大鼠、SD大鼠。 • 突变系:正常染色体基因突变导致遗传缺陷的动物, 如裸鼠
动物肿瘤模型
• 自发肿瘤:动物自然发生的肿瘤,发病 过程与人类肿瘤相似,但发病时间早晚 不一,不易在短期内得到实验结果。
• 诱发肿瘤:用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 在动物体内诱发的肿瘤。物理、生物因 素诱发肿瘤的潜伏期长,发生率不稳定, 常用化学因子诱发肿瘤。常用于肿瘤病 因、化学预防的研究
诱发肿瘤模型的基本要求
3. 体外实验结果不能外推到体内实验
细胞培养的应用
• • • • 研究细胞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细胞内胞质活动 细胞质与细胞核之间的流动
建立细胞系的基本要求
• 细胞在体外培养半年以上,生长稳定, 保持细胞特征并能传代。
建系方法
1.原代培养:无菌操作, 取肿瘤组织,切成小片,小于 0.5 毫米,进行培养, 或用胰酶、胶原酶消化成单细胞悬液, 血清灭活酶,培养 2.传代:待细胞长满培养瓶,胰酶消化,按1:2-3传代 3.去除杂细胞 4.冻存细胞 10%DMFO+90%胎牛血清, 4℃ 30min, →-20℃ 2hrs, → -70℃ 过夜, →液氮,长期 保存。 登记,定期复苏细胞。 复苏:37℃ 水浴动物肿瘤模型
理论基础:1 肿瘤是癌基因突变/抑癌基因 失活的结果 2 基因功能在进化中是保守的
转基因动物
外源基因在动物染色体稳定整合并遗传给 后代的动物。 用途:生物医药 基因表达调控 单基因表达调控 多基因表达调控 基因敲除(knock out)
转基因方法
DNA
逆转录病毒/DNA转染
胚胎干细胞 显微注射
• 可移植性肿瘤 肿瘤组织在同种或异种 动物体内传代后获得的生物学特性学相 对稳定的肿瘤。
• 同种可移植性肿瘤 可分为实体瘤、腹水瘤、淋 巴瘤、白血病 到1997年我国65株。 腹水瘤:将可移植性实体瘤接种于同种动物腹 腔或腹壁,待肿瘤生长后形成腹水,再接接种 于同系肿瘤。用于药物筛选。 • 异种可移植性瘤: 免疫力正常动物:免疫隔离区 如眼前房、脑 内,或免疫抑制,如X线照射/可的松 免疫缺陷动物
应
用
• 建立人肿瘤的裸鼠移植瘤模型 • 研究致癌机理: 1〕在裸鼠体内诱发人类肿瘤:EBV 2〕生物因素的致瘤性:多瘤病毒只在新生 鼠或幼鼠诱发肿瘤,而在成年裸鼠也可 在远离注射部位诱发肿瘤,在雌鼠为乳 腺癌,雄鼠为骨肉瘤。
裸大鼠(nude rat)
1953年苏格兰在远交系hooded大鼠中发现, 因饲养不当而绝种。 1975年重新发现纯合子大鼠。纯合子 rnu/rnu 鼠无胸腺,缺乏功能性T细胞,抵 抗力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