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实验动物的基本概念

合集下载

实验动物演示文稿

实验动物演示文稿

封闭群
突变系
近交系
F1杂交群
由不同品系或种群之间杂交产生,用于实验研究的 杂交群是指两个近交系之间交配所繁殖的子一代动 物Pag,e ▪ 简6 称F1代动物。兼有近交系和封闭群的特点。
保持有特殊突变基 因的品系动物称为 突变系动物,往往 具有某些鲜明的人 类疾病模型特征。
实验动物—小鼠(Mouse)
出生时体重1.5g,体长20mm左右。成年体重30-40g,体长110mm。
喜黑暗,昼伏夜动,喜欢群居,雄性好斗。 胆小怕惊,对环境反应敏感,适应性差。
汗腺不发达,怕热,高温容易中暑。
Page ▪ 8
小鼠(Mouse)—一般特性
发育迅速,性成熟早
20日龄左右即可离乳,此时体重达14g(10-16g) 左右,稍加饲育即可用于实验及科研(18-22g),67周龄性成熟。雌性35-50d、雄性45-60d便可交配繁 殖,配种最好在65-90日龄。
无特定病原体动物 spPeacgei▪fi4c pathogen free animal
指无可检出一切生命体 的动物。进一步说,是 指用现有的检测技术在 动物体内外的任何部位 均检不出任何微生物和 寄生虫的动物。
是指在无菌动物体内植 入已知微生物的动物。 根据植入无菌动物体内 菌落数目的不同,悉生 动物可分为单菌、双菌、 三菌和多菌动物。
悉生动物
SPF动物来源于无菌动物, 必须饲养在屏障系统中,实 行严格的微生物学控制。国 际上公认SPF动物适用于所 有科研实验,是目前国际标 准级别的实验动物。各种疫 苗生产所采用的动物应为 PageS▪ P5 F级动物。
饲养于屏障环境中或IVC系统中,其 所用的饲料、垫料、笼器具都要经 过消毒灭菌处理,饮用水除用高压 灭菌外,也可采用PH2.5~2.8的酸 化水,工作人员需换灭菌工作服鞋、 帽、口罩进入动物室操作,适用于 大多数科研实验。

医学实验动物概述

医学实验动物概述

4.无菌动物
无菌动物(Germfree animals,GF):用现有 的检测技术在动物体内外的任何部位均 检不出任何活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动物。 无菌动物必须是生来就是无菌的。饲养 于隔离系统。
5.悉生动物
悉生动物(Gnotobiotic animals,GN):指在 无菌动物体内植入已知微生物的动物。又 称已知菌动物或已知菌丛动物。饲养于隔 离 系 统 。 分 为 单 菌 ( Monoxenie ) , 双 菌 (Dixenie),三菌(Trixenie),多菌(Polyxenie)动 物。
1.普通动物
普通动物(Conventional animals, CV): 是 在微生物学控制上要求最低的动物,要 求不携带人兽共患病和动物烈性传染病 的病原。饲养于开放系统。
2.清洁级动物
清洁级动物(Clean animals, CL):除普通动 物应排除的病原外,不携带对动物危害 大和对科学研究干扰大的病原。
二、常用品种品系
二、主要品系 1.日本大耳白兔 2.新西兰白兔 3.青紫兰白兔 4.中国白兔。
日本大耳白
日本大耳白兔
三、应用
热源反应、免疫学、生殖医学、眼科、 心血管病、微生物、皮肤反应、遗传病、 避孕药研究等
第四节 其它实验动物
一、豚鼠: 分类:啮齿目、豚鼠科、豚鼠属。又名
荷兰猪、天竺鼠、海猪。齿式: 1013/1013。染色体32对。 属草食动物, 盲肠发达,胃壁薄,胆小温顺,对外界 刺激敏感,喜群居,听觉发达,喜安静 干燥清洁环境。孕期65—70天,胚胎发 育完全,寿命4—5年 。 常用于免疫学、传染病、药物学、营养 学、耳科学等研究等
二、犬
属于食肉目、犬科、犬属。齿式:乳齿: 3140/3120 成年齿:3142/3142。嗅觉、听觉灵 敏易于驯养调教。环境适应能力强、视力差, 对移动物体感觉灵敏,红绿色盲。喜食肉类, 雄性好斗。汗腺不发达。性成熟8—10个月、 孕期58—63天,春秋季发情,寿命10—20年, 染色体39对。

实验动物学概述管理遗传

实验动物学概述管理遗传
33
第二章 实验动物管理与发展状况
五、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 1、正确认识和对待实验动物科技工作,热爱实验动物事业。 2、自觉遵守实验动物各项法规、标准和管理规定。 3、自觉遵守科技工作者应遵守的职业道德。 4、爱护实验动物、善待生命,注重实验动物福利要求,遵守动物实验伦理规范。 5、认真钻研业务,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技能。 6、实事求是,注重信誉和承诺。 7、科学严谨,态度认真,不弄虚作假。 8、团结互助,乐意助人,热心服务。 9、重视防护和生物安全,不污染环境,遵守社会公德。
人才培训体系 网上考试平台
资质评价
已完成 执行中 2006 启动 未启动
第二章 实验动物管理与发展状况
黑龙江 北京
实验动 物种子 中心和 种源基 地分布

四川
江 苏 上海
云南
贵州 广西
广东
海南
实验动物种质资源数据与信息 共享平台
22
第二章 实验动物管理与发展状况
23
第二章 实验动物管理与发展状况
其中的重要作用?
16
第二章 实验动物管理与发展状况
一、国际上实验动物管理与发展概况 (一)实验动物标准化管理
1950年成立了美国实验动物科学学会; 1952年,日本成立了实验动物中央研究所,专门从事实验动物标准化工作; 1956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医学组织、国际生物学协会共同发起成立了“实验动物国 际委员会”,后更名为国际实验动物协会; 1956年,美国开始建立“实验动物饲养与应用认可程序”,为实验动物研究的专业性提供了 标准化的程序; 1961年,加拿大生物联合会建立了动物管理常务委员会,开始实验动物饲养管理标准化工作。
18
第二章 实验动物管理与发展状况

2.第二章 实验动物遗传质量控制

2.第二章 实验动物遗传质量控制

近交衰退 ( inbred
inflation ):

指在近交过程中动物群体由于基因分离和纯合而 产生的不利于个体和群体发育的现象
近交衰退包括:
由于有害隐性基因的纯合,出现遗传缺陷或某种疾
病发生率的提高
影响繁育如产子数下降、母性不良 个体发育不良,对环境的适应性差
亚系 ( substrain ):
一、概念

近交系( inbred strain ): 经过近亲(全同胞兄妹或亲子)交配,个体基因 组中98.6%以上的等位位点为纯合,近交系数大于99% 的动物群体。至少经连续20代以上近亲交配培育而成

高度近交的品系具有稳定的生育能力 动物来源:封闭群、两种近交系的杂交后代或野生动 物 动物数量:1对或几对 命名:C3H(F130)
(二)重组近交系( recombinant inbred strain
RI)
概念:
由两个无血缘关系的近交系杂交后得到F2代, 分组分别连续20代以上兄妹交配而育成的一组近 交系 在两个近交系杂交生育杂种一代之后,杂种一代互 交生育杂种二代,从杂种二代中随机选择个体配对, 连续进行20代以上的兄妹交配 重组近交系提供亲代的两个近交系称为祖系 (progenitor strains)
应用: 类似人群体遗传的异质性组成,在药物筛
选、毒性试验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可大量供应,用于预试验、教学 用于携带突变基因研究,成为生理学、胎 胚学和医学研究的模型
第四节 杂交群

杂交群(hybrids)、杂交一代动物(fist generation) 群体,简称F1代
定义:由两个不同近交品系杂交产生的第一代
四、常用近交系品系

实验动物学

实验动物学

实验动物学的解决方案
• 实验动物学应加强动物福利和伦理原则的研究,制定合 理的实验动物福利措施和伦理规范 • 实验动物学应加强实验动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高实 验动物资源的利用效率和质量
实验动物学在未来科学研究中的展望
实验动物学在未来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 实验动物学将继续为科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实验材料和方 法,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 实验动物学将继续关注动物福利和伦理问题,提高科学 研究的伦理性和可持续性
实验动物模型的应用
• 实验动物模型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可以用于研究疾 病的发病机制、药物筛选和治疗方法等 • 实验动物模型还可以用于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为药物研发提供重要依据
04
实验动物福利与伦理问题
实验动物福利的概念与原则
实验动物福利的概念
• 实验动物福利是指实验动物在实验过程中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状态 • 实验动物福利要求在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尊重动物的生存权和福利权
实验动物饲养设施
• 实验动物饲养设施应包括动物房、动物实验室、饲料储存室、动物解剖室等 • 实验动物饲养设施应配备相应的设备,如笼具、麻醉设备、监护设备等
实验动物的饲料与营养管理
实验动物的饲料
• 实验动物饲料应根据动物的年龄、性别、生理状态等因 素,选择合适的饲料 • 实验动物饲料应保证营养均衡,满足动物的生长和发育 需求
实验动物学在药物毒性评价中的应用
• 实验动物学可以帮助科学家通过动物实验,评价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 • 实验动物学可以为药物毒性评价提供重要的动物模型,预测药物在人体内的毒性和 副作用
实验动物学在疾病模型建立中的应用
实验动物学在遗传性疾病模型建立中的应用
• 实验动物学可以帮助科学家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建立遗传性疾病动物模型 • 实验动物学可以为遗传性疾病研究提供重要的动物模型,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和 治疗方法

实验动物的基本概念..

实验动物的基本概念..

3. 特征与应用 遗传和表型上的均质性 具有杂交优势 具有同基因型 分布广泛 研究外周血中干细胞的重要实验材料 进行移植物抗宿主反应良好的实验材料 细胞动力学研究
单克隆抗体研究
第四节
不同遗传背景实验动物的 繁育体系
一、封闭群的繁育体系
1. 随机交配的意义和应用
所谓随机交配:在一个有性繁殖的生物群体中,任何
(4)多个近交系同时使用不仅可以分析不同遗传组
成对某项实验的影响,还可观察实验结果是否
有普遍意义。
(六)其他近交系类型 1. 重组近交系和重组同类系 1)重组近交系(RI):由两个近交系杂交后,经连续
20代以上兄妹交配育成的近交系。
2)重组交系中的一个近交系进行数次回交 (通
命名
同源导入系名称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接受导入基因的近交系名称 (2)提供导入基因的近交系的缩写名称,并与(1)
项之间有英文句号分开
( 3)导入基因的符号(用英文斜体),与(2)项之 间以连字符分开。 例如:B10.129-H-12b表示该同源导入近交系的遗传背 景为 C57BL/10sn ,导入 B10 的基因为 H-12b ,基因 提供者为129/J。
3. 封闭群动物的维持与生产
引种原则:遗传背景明确,引种不少于25对。
繁殖原则:保持核心群,扩大繁殖群。 核心群根据雄种动物数目确定交配模式: 10-25只时,最佳避免近交法; 26-100只时,循环交配法; >100只时,随选交配法。
管理原则
品种品系不混淆,不交叉
不引进新的种群与原种群配种
记录完整
二、近交系和杂交一代的繁育体系
1. 近交系数
近交系数是用以计算在一定近亲交配形式下各代

第二章实验动物的饲养与培育

第二章实验动物的饲养与培育
•第二章
实验动物的饲养与培育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一节
实验动物的分类
实验动物是指经人工培育、对其携带的微生 物实行控制、遗传学背景明确或来源清楚, 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物制品或药品鉴定 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狭义) 实验用动物泛指所有用于科学实验的动物。 (广义 )
实验动物的微生物学控制分类
普通级动物 (Conventional animal,CV): 不携带所规定的人兽共患病病原和动物 烈性传染病病原动物。 清洁级动物 (Clean animal,CL):除普 通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不携带对动物 危害大和对科学研究干扰大的病原。
封闭群(远交群) (closed colony or outbred stock) 以非近亲交配方式进行繁殖生产的一 个实验动物种群,在不从其外部引入新个 体的条件下,至少连续繁殖4代以上。
杂交群 由不同品系或种群之间杂交产生的后代称 为杂交群。用于实验研究的杂交群是指两个近 交系之间交配所繁殖的子一代动物,简称F1动 物。
3. 支系( subline):近交系或亚系经人为技术处置 后称为支系,如卵子移植、胚胎冷冻、种群转移。通过 实验手段获得的遗传工程小鼠也称之为支系。
重组近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strain) 和重组同类系(recombinant congenic strain)
(1)重组近交系(RI):由两个近交系杂 交后, F2 代重新编组,并连续 20 代以上兄 妹交配育成的近交系。 ( 2 )重组同类系( RC):由两个近交 系杂交后,子代与两个亲代近交系中的一个 近交系进行数次回交 ( 通常回交 2 次 ) ,再经 过对特殊基因选择的近亲交配而育成的近交 系。
悉生动物( Gnotobiotic animals, GN)也称已知菌动物或已知菌丛动 物,是指在无菌动物体内植入已知 微生物的动物。必须饲养于隔离系 统。

实验动物学绪论

实验动物学绪论

非生命系统 ✓ 化学物质、生物材料、细胞、组织、器官 ✓ 计算机模拟系统
二、实验动物科学的研究范畴
3R的概念及内涵概述
Refinement(优化) 在 符 合 科 学 原 则 的 基 础 上 , 通 过 改 进 条 件 , 善 待
动物,提高动物福利;或完善实验程序和改进实验技术,避免或减
轻给动物造成的与实验目的无关的疼痛和紧张不安的科学方法。
实验方案设计和
实验技术、实验条件的优化
实验指标选定的优化
✓ 减少对动物的侵扰 ✓ 仁慈终点的选择 ✓ 进一步控制疼痛 ✓ 安死术
✓ 改进保定动物技术
二、实验动物科学的研究范畴
3R研究的意义
科研成果及产品在国际上得以认可和推广的需要 为科学发展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是社会进步,时代发展的一种体现
三、国内外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概况
权利是一种人类社会的契约关系,而动物种群之间、动物 和人类之间不可能签订或履行任何契约。
伦理学的“伦”字的本义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权利意味着义务和责任,动物会履行他们的义务吗?老虎
吃羊不存在任何道德问题,无论羊是否感到痛苦都是一样 的。 所以,反对动物权利论!
二、实验动物科学的研究范畴
自1980 •欧 盟 及 美 国 、 加 拿 大 、 澳 大 利 亚 等 国 先 后 都 进 行 了 动 物 福 利 方 面 的 立 法 。 年 •W T O 的 规 则 中 也 写 入 了 动 物 福 利 条 款 。
现如今
二、实验动物科学的研究范畴
实 验 动 物 福 利 所谓动物福利,即人类应该合理 、人道地利
一、实验动物科学的基本概念
2.实验用动物(Animal for Research)
是指一切用于科学实 验的动物,包括野生 动物、经济动物、观 赏动物和实验动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命名
(1)重组近交系的命名:近交系A X近交系B 育成的一组近交系用阿拉伯数字以区分。
例如:由 BALB/c与C57BL杂交育成的一组重组近交系,分 别命名为CXB1、CXB2……
(2)重组同类系的命名:近交系A c 近交系B 回交的亲代近交系放前,供体近交系放后,育成的一组重组 同类用阿拉伯数字予以区分。 如 CcS1 ,表示由以 BALB/c ( C )为亲代近交系,以 STS ( S ) 品系为供体近交系,经2代回交育成的编号为l的重组同类系。
• 在放射、烧伤等研究中具有特殊的价值。 • 国际标准级别的实验动物,适用于所有科研实验。
• 各种疫苗生产所采用的动物应为SPF级动物。
四、无菌动物
Germ Free animal
动物身上不可检出一切生命体的动物。
即:现有的检测技术在动物体内外的任何部位均检不出任
何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动物。
无菌动物必须是生来就是无菌的动物 来源于剖腹产或无菌卵的孵化,饲育于隔离系统
的基因是129/J的H-12b
二、突变系动物
定义 :保持有特殊突变基因的品系动物
培育纯合子型的突变系:连续选择携带目的突变基因同时有繁殖能力 的兄妹进行交配,使其子代基因纯合,经过20代即可育成。 培育杂合子型的突变系:当突变基因的两性中的一性或两性不能繁殖 时,多采用育成杂合型的近交系,以保持其突变基因不被丢失。
Chapter 2
实验动物的基本概念
Points: 实验动物的定义 实验动物的微生物学控制分类 实验动物的遗传学控制分类及命名
第一节 实验动物的定义
一、实验动物
Laboratory animal
指经人工培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 背景明确或来源清楚,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物制 品或药品鉴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共性:生物学特性明确 遗传背景清楚、表型均一 对刺激敏感和反应一致
育而成的动物。品系内所有个体都可追溯到起源于第20代或以 后代数的一对共同祖先。近交系的近交系数应大于99%。
命名:一般以大写英文字母命名,亦可以用大写英文字母加
阿拉伯数字命名符号应尽量简短。如A系、TA1系等。
近交代数:F+代数,如F87指一个近交系的近交代数为87代
近交系亚系
指一个近交系内存在具有遗传差异的分支,称为亚系。
适用:大多数教学和科研实验及生物医学研究的各个领域。 它较普通级动物健康,又较 SPF 动物易达到质量标准,在动 物实验中可免受疾病的干扰,其敏感性与重复性亦较好。
三、无特殊病原体动物或称SPF动物
Specific Pathogen ree animal
除清洁级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不携带主要潜在感染或条件 致病和对科学实验干扰大的病原的动物。 来源于无菌动物,必须饲养在屏障系统中,实行严格的微生 物学控制。
实验动物微生物学质量控制是实验动物标准化
的主要内容之一
按微生物学等级分类:
普通级动物 实验动物 清洁级动物 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F 无菌动物
2014-12-27 4
一、普通级动物
染病病原的动物。
饲养于开放环境
Conventional animal
定义:指不携带所规定的人兽共患病病原和烈性传
有良好饲养设施和饲养管理操作规程及规章制度 如饲料、垫料要消毒;饮水要符合城市卫生标准; 外来动物必须严格隔离检疫等; 房屋要有防野鼠、昆虫设备; 严格处理淘汰及死亡动物
发生亚系的3种可能情况:
⑴兄妹交配代数达40代以前形成的分支(即发生于F20到F41之间) ⑵一个分支与其他分支分开繁殖超过100代。 ⑶已发现一个分支与其他分支存在差异。 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残留杂合、突变或遗传污染,即
一个近交系与非本品系动物之间杂交引起遗传改变。
亚系的命名
在原品系的名称后加一道斜线,斜线后标明亚系的符号。 亚系的符号有以下3种: (1)数字,如DBA/1、DBA/2等。 (2)培育或产生亚系的单位或人的缩写英文名称,第一个字母 ( 3 )当一个近交系具有两个以上亚系时,可在数字后加保持 者的英文缩写表示亚系。如:C57BL/6J,C57BL/10J分别表示由 美国杰克逊研究所保持的C57BL近交系的两个亚系 。
3.同源导入近交系(同类近交系)
通过杂交—互交或回交等方式将一个基因导入到近交系中, 形成的新近交系与原来近交系只存在一个很小的染色体片段上 的基因不同,称同源导入近交系,简称同源导入系(同类系)。
命名:近交系A. 近交系B-导入基因
近交系A接受导入基因,近交系B提供导入基因 如:B10.129-H-12b,导入C57BL/10sn 的基因为H-12b,基因提 供者为129/J。
命名:在原品系名后用横线与突变基因符号相连。如129-dy
应用:突变系动物携带突变基因导致动物在某些方面的异常
与人相似的疾病表现,做动物模型进行研究遗传病、 免疫性疾病和肿瘤的主要试验材料。
三、封闭群(远交群)
定义:以非近亲交配方式进行繁殖生产的一个实验动物种群, 在不从其外部引入新个体的条件下,至少连续繁殖4代以上, 封闭群亦称为远交群。 命名 保持者:种群名称
保持者的缩写:第一个字母大写,后面小写,不超过4个字母。 封闭群:由2~4个大写英文字母命名 N:NIH表示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保持的NIH封闭群小鼠。 Lac:LACA表示由英国实验动物中心(Lac)保持的LACA封
闭群小鼠。
特征及应用
①有很高杂合性,遗传学上作基础群体,研究某些遗传性状 ②携带大量隐性有害基因,用于估计群体对自发和诱发突变的 遗传负荷能力; ③有与人类相似的异质性遗传组成,用于人类遗传研究、药物 筛选和毒性试验等;
2. 生理学改变
⑴免疫功能:免疫功能处于原始状态,血清中IgM、IgG水平低 ⑵生长率: 无菌条件下对不同种属影响不同。
无菌禽类生长率高于同种普通禽类;无菌大小鼠与普通鼠差不多
⑶生殖:无菌条件对动物生殖影响不大。 ⑷代谢:血中含氮量少,肠管对水的吸收率低,代谢周期长。 ⑸营养:无菌动物体内不能合成维生素B和K。 ⑹抗辐射能力:抗辐射能力强
常重要。
⑷比较遗传学研究:多个近交系同时使用不仅可以分析不同遗传组成对某 项实验的影响,还可观察实验结果是否有普遍意义。
(六)其他近交系类型
1.重组近交系和重组同类系
(1)重组近交系:由两个近交系杂交后,经连续20代以 上兄妹交配育成的近交系。 (2)重组同类系:由两个近交系杂交后,子代与两个亲 代近交系中的一个近交系进行数次回交(通常回交2次), 再经过对特殊基因选择的近亲交配而育成的近交系。 对常用近交系小鼠的缩写命名规则如下: 近交系 缩写名称 C57BL/6 B6 BALB/c C DBA/2 D2 C3H C3 CBA CB
二、清洁级动物
Clean animal
除普通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不携带对动物危害大和对科学 研究影响大的病原的动物。
饲养于屏障环境或IVC系统; 饲料、垫料、笼器具都要经过消毒灭菌处理; 饮用水除用高压灭菌外,也可采用pH值2.5~2.8的酸化水; 工作人员进入动物室:需更换灭菌工作服、鞋、帽、口罩。
及表型一致,就某些生物学特征而言,杂交一代比近交系动
物具有更高的一致性,不容易受环境因素变化的影响。
F1代动物的优势: (1)遗传和表型上的均质性 ( 2)杂交优势:具有较强的生命力、适应性和抗病力强、 繁殖旺盛、寿命长、容易饲养等优点,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克 服各种近交衰退现象。 ( 3)具有同基因型:杂交 F1 代虽然具有杂合的遗传组成,
(5)遗传特征的可分辨性、独特性; (6)背景资料的完整性。
2.应用
⑴避免个体差异:具有相同的遗传组成及特性,对试验反应极为一致,因
此在试验中,只需少量的动物,即可得到非常规律的试验结果。 ⑵组织移植:个体之间异体移植不产生排斥反应,是组织细胞和肿瘤移植
试验中最为理想的材料。
⑶制作疾病动物模型:每个近交系都有各自明显的生物学特点,如先天性 畸形、肿瘤高发率、对某些因子的敏感和耐受等,这些特点在医学领域非
五、悉生动物
悉生动物也称已知菌动物或已知菌丛动物,是指在无菌动 物体内植入已知微生物的动物。必须饲养于隔离系统。
根据植入菌落数目的不同分为单菌、双菌、三菌和多菌动物
悉生动物的特性
肠道内存在能合成某种维生素和氨基酸的细菌,尽管经 高压灭菌饲料不能供给足量的维生素,也不会像无菌动 物那样发生维生素缺乏症。 悉生动物生活力较强,抵抗力明显增强,也易于饲养管 理,在有些实验中可作为无菌动物的代用动物。
⑺寿命:无菌动物寿命普遍长于普通动物。
(三)无菌动物的应用
1.在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1)某些疾病的病原研究 (4) 细菌学研究
(2)微生物间的拮抗作用研究
(3)病毒病研究
(5)真菌感染研究
(6)原虫感染研究
2.在免疫学研究中的应用
(1) 免疫系统功能和机体受感染后感受性改变的关系研究: 无菌动物机体内无生活必须的微生物,感染敏感性增强 (2)丙种球蛋白和特异性抗体研究
(二)无菌动物的特点
1.形态学改变
⑴消化系统:盲肠膨大(含内容物)的总重量可达到体重25%
⑵血液循环系统:心脏相对变小,白细胞数少,且数量波动范 围小,与无病原体入侵有关 ⑶免疫系统:没有受过抗原刺激,其免疫功能处于原始状态 胸腺和淋巴结处于功能静息状态,脾脏缩小,无次级淋巴小结
(二)无菌动物的特点
(三)悉生动物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由于悉生动物可排除动物体内带有各种不明确的微生物
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因而可作为研究微生物与宿主、微生 物与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动物模型。
1.微生物学研究
2.抗体制备研究 3.克山病病因学的研究 4.微生物和寄生虫相互关系的研究 5.其他方面的研究
第三节 实验动物的遗传学控制分类及命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