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基本概念
合集下载
第2章 基本概念

C语言的词法
字符集 C语言的字符集包括:大小写英文字母、数字、下划线 以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等。 标识符 定义:用来标识变量、常量、函数等的字符序列 组成: 只能由字母、数字、下划线组成,且第一个字母 必须是字母或下划线 大小写敏感 不能使用关键字 命名原则: 见名知意, 常用取简、专用取繁 注意混淆 如l与I, o与0
§2-3 运行C程序的步骤和方法
一、运行C程序的步骤 •上机输入与编辑源程序 •预处理器Preprocessor:执 行以#开头的指令,类似于编 辑器,可以添加和修改源程 序。 •对源程序进行编译 •与库函数链接 •运行目标程序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 ) { printf ("Hello, This is a C program.\n"); }
Hello.c 源程序(文本)
预处理器 CPP
Hello.i 被修改的源程序 (文本)
编译器 CCL
printf.o Hello.o 可执行位目标 程序(文本)
链接器 LD
Hello.o 可重定位目标 程序(文本)
汇编器 AS
Hello.s 汇编程序(文本)
上机运行C程序的方法
目前使用的大多数C编译系统都是集成环境(IDE)的。可以用 不同的编译系统对C程序进行操作。 可以用Visual C++对C程序进行编译。 本课程采用的Visual Studio 2010的集成开发环境。 轻量级的IED推荐:C-Free( /cfree_ch/index.htm) GCC(GNU Compiler Collection)是最流行的编译器。 GCC是Linux环境下的编译器。 Cygwin是一个在windows平台上运行的Linux模拟环境。 MinGW是指只用自由软件来生成纯粹的Win32可执行文件的 编译环境,它是Minimalist GNU on Windows的略称。
第二章 毒理学基本概念

2. 毒素(Toxin)
是毒物的一种,是由活的生物有机体产生的一类特殊毒物。
由植物产生的能够引起人及动物中毒的物质称为 植物毒素 (Plant toxin) 由动物产生的能够引起人及动物中毒的物质称为 动物毒素 (Zootoxin)。 一般由低等动物产生,如蛇、蝎、蜂、蟾蜍。
由霉菌产生的能够引起人及动物中毒的物质称为 霉菌毒素 (Mycotoxin) 由细菌产生的能够引起人及动物中毒的物质称为 细菌毒素 (Bacterial Toxin)
细菌毒素又分为两类:
存在于细菌细胞内的毒素,称为 内毒素(endotoxin)。
由细菌细胞合成后排出菌体外的毒素,叫外毒素(exotoxin)
在动物毒素中,凡通过叮咬或刺蛰释放的毒素叫毒液
(Venom)
3.中毒(toxicosis, intoxication)
毒物进入机体后,引起相应的病理过程叫中毒。
DER、DRR常用曲线表示:
以剂量为横坐标,以效应或反应强度为纵坐标,描点, 可绘出一条曲线,此即DER或DRR。
曲线型一般有三种:
100
反 应 强 度 (% )
100
50
死 亡 率 (%)
剂量
50
0
剂量
图 2-1 直线型
图 2-2 抛物线型
100
100
50
死 亡率(%)
10 20 30 40 剂量(mg/kg) 50 60
二、毒性与剂量的概念
1.毒性(toxicity)
也称毒力。是指某种毒物对机体的损害能力。某种物质对 生物机体损害能力越大,说明其毒(性)力也越大。
第二章 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

狭义的“政策”概念:国家政权机关或政党为 了实现政治、经济、文化上的目的,根据历史条 件和当前情况制定的一套措施和办法。这个定义 将政策主体确定为公共权力机关或政党。
一、公共政策的概念 (一)国外学者的界定
艾斯顿(Rober Eyestone)的定义最 为宽泛。他认为:“从广义上说,公共政策 就是政府机构和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这 一定义的外延太宽,难以确定它的内涵。
(二)国内学者的界定
西方学者有关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成 果被引进中国以后,中国学者综合这些 学术文献中对公共政策所做的界定,提 出了自己关于“公共政策”概念内涵的 定义。
台湾中兴大学张世贤教授认为:“公共政 策乃政府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经 由政治过程,所产出的策略”。他说,对公共 政策的界定,可归纳为以下三个不同角度: ①以目标取向(Goal-Oriented)来界定: 公共政策是达到公共目标所采用的策略; ②以问题取向(Problem-Oriented)来界 定:公共政策是政府解决公共问题的策略; ③以过程取向(Process-Oriented)来界 定:公共政策是政治过程的产出。
(6) 公共政策在形式上可以是积极的,也 可以是消极的。积极形式的政策,包括政府为 解决某一特定的问题而公然采取的行动。消极 形式的公共政策则包括,政府官员就人们要求 政府介入某一事务,作出的不采取任何行动、 不做任何事情的决定。
第二节 公共政策的本质和特征
公共政策有其社会本质和认识论本 质,并从其本质派生出公共政策的基本 特征。
安德森将政策与公共政策做了正确的区分, 把公共政策界定为“由政府机关和政府 官员所制定的政策”。他说,公共政策的特 点,就在于它是由戴维· 伊斯顿称之为政治 系统中的“权威人士”制定的,而政治系统 中的绝大部分成员认为自己对他们处理着 的政治系统中的日常事务负有责任,并承 认这些活动对自己的约束力。
《思修》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

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一、基本概念1、理想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理想具有超越性、实践性、时代性。
2、信念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
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追求理想目标的精神动力。
信念具有执着性、多样性。
二、基本问题1、理想信念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有什么重要意义?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理想指引方向,信念决定成败。
(1)理想信念昭示奋斗目标。
(2)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
(3)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
大学生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激发起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而发愤学习的强烈责任感与使命感,掌握建设祖国、服务人民的本领。
2、如何看待和处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如何看待:理想与现实是对立统-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
(1)对立:二者的矛盾与冲突,属于“应然”和“实然”的矛盾。
假如理想与现实完全等同,那么理想的存在就没有意义。
(2)统一:理想的发展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现实孕育理想;理想包含着现实中必然发展的因素,以及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
如何处理:(1)理想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要符合实际(2)在现实艰苦奋斗.3、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大学生如何实现人生理想?辩证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实现理想是长期的、艰巨的和曲折的。
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学习上:刻苦钻研、不畏艰难,孜孜不倦地学习理论和专业知识,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和专业知识水平;生活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抵制和反对铺张奢华的思想和生活作风;工作上:奋发图强、不怕困难、不避艰险,努力完成各项任务。
erp--基本概念

物料的属性
二、物料的库存属性
主要描述库存管理有关的信息,包括物料类 型、库存单位、默认仓库、默认库位、物料条形码、 是否可用、ABC码、盘点方式、盘点周期、盘点日 期、是否批次管理、批次号、批次有效天数、批次 检测周期、最新入库日期、最新入库量、最后出库 日期、最新出库量、最新检测日期等。
物料的属性
2.4.2工作中心的作用
三、物料的计划属性
物料的计划属性主要描述与生产计划管理相 关的信息,包括计划属性、生产周期、提前期、累 计提前期、生产已分配量、销售已分配量、不可用 量、库存可用量、批量政策、批量周期、默认工艺 路线编码、默认工艺路线名称、是否可以替换、可 替换物料编码以及是否虚拟件等。
物料的属性
四、物料的采购属性
2.4 工作中心
2.4.1工作中心定义
• 工作中心(Working Center,简称WC)是各种生 产加工单元的统称。它不只限于一个实际的车间, 它可以是一组设备或一群人或一块地方或它们的组 合。 • 工作中心是ERP系统的基本加工单位,是进行物料 需求计划与能力需求计划运算的基本资料。 • 工作中心能力是指工作中心可以完成生产作业任务 的能力,可以使用单位时间内的产出量来度量。
第二章 基本概念
教学目标
• • • • 理解和掌握企业资源的概念和特点 理解基础数据在ERP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理解基础数据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掌握ERP系统中的基本概念
教学重点
• • • • • • • 企业资源和基础数据之间的关系特点 物料编码和物料属性之间的关系 物料清单的概念 工作中心的概念 提前期的概念 工艺路线的概念 制造日历的概念
物料的计划属性主要描述与采购管理相关的 信息,包括上次订货日期、订货点、订货批量、供 应商代码等。
第二章 食品毒理学基本概念.

返返回回
一、毒物、毒性和毒作用
毒物 (poison)
第 一
节 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就能
干扰正常的生化过程或生理功能,引起暂
定
义 时或永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 和 化学物质称为毒物。
术 语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返回回
毒物和非毒物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
同一种化学物质,由于使用剂量、对象和方法 的不同,则可能是毒物,也可能是非毒物。
返返回回
霉菌毒素(e.g 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
第 一 节
定 义 和 术 语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返回回
细菌毒素(内毒素,外 毒素)
第 一 节
定 义 和 术 语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返回回
一、毒物、毒性和毒作用
第 中毒(toxicosis, intoxication)
一 节
毒物进入机体后,引起相应的病理过程(组
义
毒性(毒力)也越大。
和
术
衡量毒物毒性大小的指标是剂量。引起动物
语
机体中毒反应的剂量越小,毒性越大。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返回回
一、毒物、毒性和毒作用
影响毒性的其它因素
第一• 接触途径节• 接触期限定
• 速率
义
和
• 频率
术 语
• ……
• 个体差异 • 身体生理状况 • 其它化学物的影响 • ……
义 和 术 语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返回回
植物毒素
(e.g 蓖麻毒素,相思子
第 毒素,乌头碱毒素) 一 节
相思子
定 义 和 术 语
第二章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

造原有的老系统,使其更加合理、更加完善、更加科学。
2、从系统工程与一般工程的区别上理解系统工程
从系统工程与一般工程的区别上看,系统工程具有高度的综合性,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 方面: 1) 研究对象的综合性 系统工程不把研究局限在某一特定范畴。它可以把工程作为对象,但各种自然现象、生 态群体、社会现象,人类的、社会的等等也都是它的研究对象. 2〉应用学科知识的综合性 系统工程应用学科知识的综合性与研究对象的综合性是分不开的。它不仅如同一般工程 学那样,应用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自然科学,而且对控制论、信息论、管理科学、工程技 术学科、社会学、经济学、法学以至一些边缘科学也要加以综合运用。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
第二章 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及其定义
1、从字义上理解系统工程
系统工程包括系统与工程两个方面,既要从系统看工程,又要从工程看系统,前者指
的是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去解决工程问题。而后者是指用工程的方法去建造系统。形象 地说,工程通常指硬件建设和措施,系统方法常比作软件.这两方面的结合,就使传统的工 程增加了内容。
6、方案决策
有时,最优方案可能有儿个,或者除了定量目标外,还要考虑一些定性目
标。这时必须根据全面的要求,最后决策一个或几个方案试行。
7 、实施计划
根据最后选定的方案,具体实施整个计划。如果实施中比较顺利或者遇 到困难不大,略加修改即可实施,那么整个步骤即告一段落。 有时则会遇到较多的问题,就有必要回到前面所述逻辑步骤中认为需要的节 运输系统工程含义及内容
一、含义 1 对象:运输活动 2 方法: 系统工程 3行为: 规划计划,协调与控制 4目的: 获得最佳效益 含义:以交通运输系统中的整个运输活动为对象,运用系统工程的原则和方 法,为运输活动提供最优规划和计划,进行有效的协调与控制,并使之获得 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组织管理方法。 二、内容 包括了:运输系统分析,运输系统预测,运输系统的优化,运输系统的 综合评价与决策,运输系统的模拟。 1 运输系统分析:运输系统目的,结构,性能以及环境分析 2 运输系统预测:运输系统预测意义,运输系统常用的预测方法 3 运输系统优化:网络计划评审技术 4 运输系统综合评价:讨论意义,运输系统单项指标的评价,综合评价指标体 系的制定,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
现代护理观的基本概念

(二)自我概念的组成
第一节 人
五、人的自我概念
(二)自我概念的组成
身体心像 角色表现 自我特征 自尊
(三)良好自我概念的重要性
第二节 环境
(一)内环境的概念
一、人的内环境
内环境是指人体内部的环境,包括生理和心理等方面。
(二)内环境与健康
第二节 环境
(一)自然环境
二、人的外环境
内环境是指人体内部的环境,包括生理和心理等方面。
(二)人文社会环境
(三)治疗性环境
安全 、舒适。
第二节 环境
三、护理专业与环境
保护和改善环境是人类为生存和健康而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护理专业 为了保护生命、促进健康而服务于人类,因此,必须掌握有关环境与健 康的知识,为保护环境、促进健康而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三节 健康
一、健康的概述
(一)对健康概念的认识
(二) 基本需要的内容
生理需要、社会需要、情感需要、认知需要 、精神需要
第一节 人
三、人有基本需要
(一)基本需要的概念
人的基本需要是指个体为了维持身心平衡并求得生存、成长与发展,在 生理和心理上最低限度的需要。
(二) 基本需要的内容
生理需要、社会需要、情感需要、认知需要 、精神需要
(三)基本需要的特点
第一节 人
四、人有自身的成长与发展规律
(一)成长与发展的概念
成长 是指个体在生理方面的量性增长。 发展 是个体随年龄增长及与环境间的互动而产生的身心变化过程。 成熟 通常是指生理上的成长和发展潜能得以充分发挥的过程。
(二)成长与发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人
五、人的自我概念
(一)自我概念的定义
自我概念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即个人对自己的认同感。自我概 念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随着个体与环境的不断互动,综合环境中其他 人对自己的看法与自身的自我觉察和自我认识而形成的。
第一节 人
五、人的自我概念
(二)自我概念的组成
身体心像 角色表现 自我特征 自尊
(三)良好自我概念的重要性
第二节 环境
(一)内环境的概念
一、人的内环境
内环境是指人体内部的环境,包括生理和心理等方面。
(二)内环境与健康
第二节 环境
(一)自然环境
二、人的外环境
内环境是指人体内部的环境,包括生理和心理等方面。
(二)人文社会环境
(三)治疗性环境
安全 、舒适。
第二节 环境
三、护理专业与环境
保护和改善环境是人类为生存和健康而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护理专业 为了保护生命、促进健康而服务于人类,因此,必须掌握有关环境与健 康的知识,为保护环境、促进健康而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三节 健康
一、健康的概述
(一)对健康概念的认识
(二) 基本需要的内容
生理需要、社会需要、情感需要、认知需要 、精神需要
第一节 人
三、人有基本需要
(一)基本需要的概念
人的基本需要是指个体为了维持身心平衡并求得生存、成长与发展,在 生理和心理上最低限度的需要。
(二) 基本需要的内容
生理需要、社会需要、情感需要、认知需要 、精神需要
(三)基本需要的特点
第一节 人
四、人有自身的成长与发展规律
(一)成长与发展的概念
成长 是指个体在生理方面的量性增长。 发展 是个体随年龄增长及与环境间的互动而产生的身心变化过程。 成熟 通常是指生理上的成长和发展潜能得以充分发挥的过程。
(二)成长与发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人
五、人的自我概念
(一)自我概念的定义
自我概念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即个人对自己的认同感。自我概 念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随着个体与环境的不断互动,综合环境中其他 人对自己的看法与自身的自我觉察和自我认识而形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亚系substrain 1.定义
亚系是指一个近交系内的各个分支的动物之间,已经发现或 十分可能存在遗传差异。
通常有下述三种情况会发生亚系分化:
1) 在兄妹交配代数达40代以前形成的分支(即发生于F20到F40之 间);
2) 一个分支与其他分支分开繁殖超过100代; 3) 已发现一个分支与其他分支存在差异。
四、 无菌动物
(一)基本概念 无菌动物(Germfree animals,GF)指无可检出一切生命体 的动物。确切地说,是指用现有的检测技术在动物体内外 的任何部位均检不出任何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动物。 无菌动物来源于剖腹产或无菌卵的孵化,饲育于隔离环境。
(二)无菌动物的特点
1.形态学改变 (1)消化系统 无菌动物和普通动物外观和活动物之间看不 有特别的差异,有时仅见有体重增加的差别。 (2)血液循环系统 心脏相对变小,白细胞数少,且数量波动 范围小,与无病原体入侵有关。 (3)免疫系统 胸腺中网状上皮细胞体积较大,其胞浆内泡状 结构和溶酶体少。
(二)应用 清洁级动物近年来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它较普通级动物健康, 又较SPF动物易达到质量标准,在动物实验中可免受疾病的干 扰,其敏感性与重复性亦较好。这类动物目前可适用于大多数 科研实验,可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的各个领域
三、 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ecific pathogen free animals, SPF)或称SPF动物
导入B10的基因为H-12b,基因提供者为129/J
二、封闭群(远交群) closed colony or outbred stock
1.定义
以非近亲交配方式进行繁殖生产的一个实验动物种群,在不从 其外部引入新个体的条件下,至少连续繁殖4代以上,封闭群亦 称为远交群。
2.命名
封闭群由2~4个大写英文字母命名,种群名称前标明保持者的英文
2.生理学改变 (1)免疫功能 :处于原始状态; (2)生长率 :受动物种属影响; (3)生殖:几乎无影响; (4)代谢:肠管对水的吸收率低,代谢周期比普通动物长 ; (5) 营养 :需补充VB、VK; (6)抗辐射能力:强于普通动物; (7)寿命:较普通动物长。
(三)无菌动物的应用
无菌动物在生物医学中具有独特作用,多年来在医学科学研究 的很多方面已被广泛应用。 1.在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2.在免疫学研究中的应用 3.在放射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4.在营养、代谢研究中的应用 5.在老年病学研究中的应用 6.在心血管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 Monoxenie ) 、 双 菌 ( Dixenie ) 、 三 菌 ( Trixenie ) 和 多 菌 (Polyxenie)动物。
(二)悉生动物的特性
悉生动物来源于无菌动物,其体内外有已知种类的几种微生物 定居,形成动物与微生物的共生复合机体。
(三)悉生动物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1.微生物学研究 2.抗体制备研究 3.克山病病因学的研究 4.微生物和寄生虫相互关系的研究 5.其它方面的研究
第二节 实验动物的微生物学控制分类
实验动物微生物学质量控制是实验动物标准化的主要内容之一, 按微生物学控制程度分类,实验动物分为普通级(conventional animal)、清洁级(clean animal)、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ecific pathogen free animal) 、无菌动物(germ free animal)。
物、家养宠物等。 ➢ 野生动物:是指直接从自然界捕获的未经人工繁育的动物。比如,两栖类、
爬行类、鸟类动物等。 ➢ 实验动物:经人工培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学背景明确或
来源清楚,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物制品或药品鉴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 的动物。
实验动物与实验用动物的区别
人工培育的目的不同 遗传质量控制措施和手段不同 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控制程度和目的不同 受重视程度不同
2)命名 由发生突变的近交系名称后加突变基因符号(用英文斜体
印刷体)组成,二者之间以连接号分开,如:DBA/Ha-D。
当突变基因必须以杂合子形式保持时,用“+”号代表野生 型基因,如:A/Fa-+/c。
3.同源导入近交系(同类近交系) congenic inbred strain 1)定义 通过回交(backcross)方式形成的一个与原来的近交系只是在 一个很小染色体片段上有所不同的新的近交系,称为同源导入近 交系(同类近交系), 简称同源导入系(同类近交系)。 (要 求至少回交10个世代),供体品系的基因组总量在0.01以下。
2.亚系的命名 亚系的命名方法是在原品系的名称后加一道斜线,斜线后标明亚系的符号。 亚系的符号有以下三种形式: 1) 数字,如DBA/1、DBA/2等。 2) 培育或产生亚系的单位或人的缩写英文名称,第一个字母用大写,以
后的字母用小写。
3) 当一个保持者保持的一个近交系具有两个以上的亚系时,可在数 字后再加保持者的缩写英文名称来表示亚系。
2) 命名 同源导入系名称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 接受导入基因的近交系名称 (2)提供导入基因的近交系的缩写名称,并与(1)项之间有英文句号分开 (3)导入基因的符号(用英文斜体),与(2)项之间以连字符分开。
例如:B10.129-H-12b表示该同源导入近交系的遗传背景为C57BL/10sn,
7)分布的广泛性
8)背景资料的完整性
(五)近交系的特征及应用
应用: (1)近交系动物的个体具有相同的遗传组成和遗传特性:对试验
反应极为一致,因此在试验中,只需少量的动物,即可得到非 常规律的试验结果。 (2)近交系动物个体之间组织相容性抗原一致,异体移植不产生 排斥反应,是组织细胞和肿瘤移植试验中最为理想的材料。
三.杂交群
1.定义 杂交群是指两个近交系之间交配所繁殖的子一代动物,简称杂交F1动物。 2.命名 杂交群用以下方式命名:雌性亲代名称放在前,雄性亲代名称居后,二者 之间以大写英文字母“X”相连表示杂交,将以上部分用括号括起,再在其 后标明杂交的代数。
C57BL/6 与DBA/2杂交产生B6D2F1
4 ) 作为以上命名方法的例外情况是一些建立及命名较早,并为人们所 熟知的近交系 ,亚系名称可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 ,如BALB/c 、 C57BR/cd等。
(五)近交系的特征及应用
1)基因位点的纯合性
2)遗传组成的同源性
特
3)表型一致性
征
4)长期遗传稳定性
5)遗传特征的可分辨性
6)遗传组成的独特性
遗传背景明确 :遗传性状稳定、表型均一、对刺激敏感和 反应一致。
对携带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实行控制:根据不同等级要求执行 实验动物微生物和寄生虫控制标准。
应用范围明确 :是专门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 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二、实验用动物(experimental animal)
实验用动物泛指所有用于科学实验的动物。它包括: ➢ 经济动物:以满足人类社会生活需要而驯养的动物。主要是家畜、家禽等。 ➢ 观赏动物:是指提供人类玩赏和游人观赏而饲养的动物。 主要有公园动
(3)每个近交系都有各自显明的生物学特点,如先天性畸形、高肿瘤 发病率、对某些因子的敏感和耐受等,这些特点在医学领域非常重 要。
(4)多个近交系同时使用不仅可以分析不同遗传组成对某项实验的影 响,还可观察实验结果是否有普遍意义。
(六)其他近交系类型
1.重组近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strain) 由两个近交系杂交后,经连续20代以上兄妹交配育成的近交系。
一、 普通级动物
不携带所规定的人兽共患病病原和动物烈性传染病病原的动物。 这类动物饲养于开放环境中,是微生物等级要求最低的动物。 普通级动物要有良好的饲养设施,在饲养管理中要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 主要应用于探索性实验、教学实验 。
二、 清洁级动物
(一)基本概念 除普通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不携带对动物危害大和对科学研究 干扰大的病原,这类动物称清洁动物。 清洁动物饲养于屏障环境中或IVC系统中,其所用的饲料、垫料、笼器具 都要经过消毒灭菌处理,饮用水除用高压灭菌外,也可采用pH2.5~2.8的 酸化水,工作人员需换灭菌工作服鞋、帽、口罩进入动物室操作。
第三节 实验动物的遗传学控制分类及命名
一、近交系动物
(一)定义 ➢ 在一个动物群体中,任何个体基因组中99%以上的等位位点为纯合时
定义为近交系。 经典近交系是指至少连续20代的全同胞兄妹交配培育而成,品系内所 有个体都可追溯到起源于第20代或以后代数的一对共同祖先。 近交系的近交系数(inbreeding coefficient)应大于99%。
1. 近交系数:指某个个体由于近亲交配而造成的相同等位基因 的概率。或者会是纯合子的机会。
(二)命名 近交系一般以1-4个大写英文字母命名,亦可以用大写英文 字母加阿拉伯数字命名,符号应尽量简短。如A系、TA1系 等。
(三)近交代数 近交系的近交代数用大写英文字母F表示。例如当一个近交系 的近交代数为87代时,写成(F87)。
缩写名称,第一个字母须大写,后面的字母小写,一般不超过4个 字母。保持者与种群名称之间用冒号分开。 例如:N:NIH表示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保持的NIH封闭群小鼠。
3.特征与应用
➢ 遗传组成杂合性 ➢ 繁殖力强,产仔多 ➢ 生长快,抗病力强 ➢ 易于饲养管理,生产成本相对较低 可用于某些性状遗传力的研究; 具有与人类相似的遗传异质性,用于药物研究、毒性试验、安全性评价; 大量应用于教学及探索性实验
(一)基本概念 除清洁级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不携带主要潜在感染或条件致病和对 科学实验干扰大的病原,这类动物称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F动物来 源于无菌动物,必须饲养在屏障环境中,实行严格的微生物学控制。
(二)应用 国际上公认SPF动物适用于所有科研实验,是目前国际 标准级别的实验动物。各种疫苗生产所采用的动物应为 SPF级动物。
亚系是指一个近交系内的各个分支的动物之间,已经发现或 十分可能存在遗传差异。
通常有下述三种情况会发生亚系分化:
1) 在兄妹交配代数达40代以前形成的分支(即发生于F20到F40之 间);
2) 一个分支与其他分支分开繁殖超过100代; 3) 已发现一个分支与其他分支存在差异。
四、 无菌动物
(一)基本概念 无菌动物(Germfree animals,GF)指无可检出一切生命体 的动物。确切地说,是指用现有的检测技术在动物体内外 的任何部位均检不出任何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动物。 无菌动物来源于剖腹产或无菌卵的孵化,饲育于隔离环境。
(二)无菌动物的特点
1.形态学改变 (1)消化系统 无菌动物和普通动物外观和活动物之间看不 有特别的差异,有时仅见有体重增加的差别。 (2)血液循环系统 心脏相对变小,白细胞数少,且数量波动 范围小,与无病原体入侵有关。 (3)免疫系统 胸腺中网状上皮细胞体积较大,其胞浆内泡状 结构和溶酶体少。
(二)应用 清洁级动物近年来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它较普通级动物健康, 又较SPF动物易达到质量标准,在动物实验中可免受疾病的干 扰,其敏感性与重复性亦较好。这类动物目前可适用于大多数 科研实验,可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的各个领域
三、 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ecific pathogen free animals, SPF)或称SPF动物
导入B10的基因为H-12b,基因提供者为129/J
二、封闭群(远交群) closed colony or outbred stock
1.定义
以非近亲交配方式进行繁殖生产的一个实验动物种群,在不从 其外部引入新个体的条件下,至少连续繁殖4代以上,封闭群亦 称为远交群。
2.命名
封闭群由2~4个大写英文字母命名,种群名称前标明保持者的英文
2.生理学改变 (1)免疫功能 :处于原始状态; (2)生长率 :受动物种属影响; (3)生殖:几乎无影响; (4)代谢:肠管对水的吸收率低,代谢周期比普通动物长 ; (5) 营养 :需补充VB、VK; (6)抗辐射能力:强于普通动物; (7)寿命:较普通动物长。
(三)无菌动物的应用
无菌动物在生物医学中具有独特作用,多年来在医学科学研究 的很多方面已被广泛应用。 1.在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2.在免疫学研究中的应用 3.在放射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4.在营养、代谢研究中的应用 5.在老年病学研究中的应用 6.在心血管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 Monoxenie ) 、 双 菌 ( Dixenie ) 、 三 菌 ( Trixenie ) 和 多 菌 (Polyxenie)动物。
(二)悉生动物的特性
悉生动物来源于无菌动物,其体内外有已知种类的几种微生物 定居,形成动物与微生物的共生复合机体。
(三)悉生动物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1.微生物学研究 2.抗体制备研究 3.克山病病因学的研究 4.微生物和寄生虫相互关系的研究 5.其它方面的研究
第二节 实验动物的微生物学控制分类
实验动物微生物学质量控制是实验动物标准化的主要内容之一, 按微生物学控制程度分类,实验动物分为普通级(conventional animal)、清洁级(clean animal)、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ecific pathogen free animal) 、无菌动物(germ free animal)。
物、家养宠物等。 ➢ 野生动物:是指直接从自然界捕获的未经人工繁育的动物。比如,两栖类、
爬行类、鸟类动物等。 ➢ 实验动物:经人工培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学背景明确或
来源清楚,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物制品或药品鉴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 的动物。
实验动物与实验用动物的区别
人工培育的目的不同 遗传质量控制措施和手段不同 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控制程度和目的不同 受重视程度不同
2)命名 由发生突变的近交系名称后加突变基因符号(用英文斜体
印刷体)组成,二者之间以连接号分开,如:DBA/Ha-D。
当突变基因必须以杂合子形式保持时,用“+”号代表野生 型基因,如:A/Fa-+/c。
3.同源导入近交系(同类近交系) congenic inbred strain 1)定义 通过回交(backcross)方式形成的一个与原来的近交系只是在 一个很小染色体片段上有所不同的新的近交系,称为同源导入近 交系(同类近交系), 简称同源导入系(同类近交系)。 (要 求至少回交10个世代),供体品系的基因组总量在0.01以下。
2.亚系的命名 亚系的命名方法是在原品系的名称后加一道斜线,斜线后标明亚系的符号。 亚系的符号有以下三种形式: 1) 数字,如DBA/1、DBA/2等。 2) 培育或产生亚系的单位或人的缩写英文名称,第一个字母用大写,以
后的字母用小写。
3) 当一个保持者保持的一个近交系具有两个以上的亚系时,可在数 字后再加保持者的缩写英文名称来表示亚系。
2) 命名 同源导入系名称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 接受导入基因的近交系名称 (2)提供导入基因的近交系的缩写名称,并与(1)项之间有英文句号分开 (3)导入基因的符号(用英文斜体),与(2)项之间以连字符分开。
例如:B10.129-H-12b表示该同源导入近交系的遗传背景为C57BL/10sn,
7)分布的广泛性
8)背景资料的完整性
(五)近交系的特征及应用
应用: (1)近交系动物的个体具有相同的遗传组成和遗传特性:对试验
反应极为一致,因此在试验中,只需少量的动物,即可得到非 常规律的试验结果。 (2)近交系动物个体之间组织相容性抗原一致,异体移植不产生 排斥反应,是组织细胞和肿瘤移植试验中最为理想的材料。
三.杂交群
1.定义 杂交群是指两个近交系之间交配所繁殖的子一代动物,简称杂交F1动物。 2.命名 杂交群用以下方式命名:雌性亲代名称放在前,雄性亲代名称居后,二者 之间以大写英文字母“X”相连表示杂交,将以上部分用括号括起,再在其 后标明杂交的代数。
C57BL/6 与DBA/2杂交产生B6D2F1
4 ) 作为以上命名方法的例外情况是一些建立及命名较早,并为人们所 熟知的近交系 ,亚系名称可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 ,如BALB/c 、 C57BR/cd等。
(五)近交系的特征及应用
1)基因位点的纯合性
2)遗传组成的同源性
特
3)表型一致性
征
4)长期遗传稳定性
5)遗传特征的可分辨性
6)遗传组成的独特性
遗传背景明确 :遗传性状稳定、表型均一、对刺激敏感和 反应一致。
对携带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实行控制:根据不同等级要求执行 实验动物微生物和寄生虫控制标准。
应用范围明确 :是专门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 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二、实验用动物(experimental animal)
实验用动物泛指所有用于科学实验的动物。它包括: ➢ 经济动物:以满足人类社会生活需要而驯养的动物。主要是家畜、家禽等。 ➢ 观赏动物:是指提供人类玩赏和游人观赏而饲养的动物。 主要有公园动
(3)每个近交系都有各自显明的生物学特点,如先天性畸形、高肿瘤 发病率、对某些因子的敏感和耐受等,这些特点在医学领域非常重 要。
(4)多个近交系同时使用不仅可以分析不同遗传组成对某项实验的影 响,还可观察实验结果是否有普遍意义。
(六)其他近交系类型
1.重组近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strain) 由两个近交系杂交后,经连续20代以上兄妹交配育成的近交系。
一、 普通级动物
不携带所规定的人兽共患病病原和动物烈性传染病病原的动物。 这类动物饲养于开放环境中,是微生物等级要求最低的动物。 普通级动物要有良好的饲养设施,在饲养管理中要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 主要应用于探索性实验、教学实验 。
二、 清洁级动物
(一)基本概念 除普通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不携带对动物危害大和对科学研究 干扰大的病原,这类动物称清洁动物。 清洁动物饲养于屏障环境中或IVC系统中,其所用的饲料、垫料、笼器具 都要经过消毒灭菌处理,饮用水除用高压灭菌外,也可采用pH2.5~2.8的 酸化水,工作人员需换灭菌工作服鞋、帽、口罩进入动物室操作。
第三节 实验动物的遗传学控制分类及命名
一、近交系动物
(一)定义 ➢ 在一个动物群体中,任何个体基因组中99%以上的等位位点为纯合时
定义为近交系。 经典近交系是指至少连续20代的全同胞兄妹交配培育而成,品系内所 有个体都可追溯到起源于第20代或以后代数的一对共同祖先。 近交系的近交系数(inbreeding coefficient)应大于99%。
1. 近交系数:指某个个体由于近亲交配而造成的相同等位基因 的概率。或者会是纯合子的机会。
(二)命名 近交系一般以1-4个大写英文字母命名,亦可以用大写英文 字母加阿拉伯数字命名,符号应尽量简短。如A系、TA1系 等。
(三)近交代数 近交系的近交代数用大写英文字母F表示。例如当一个近交系 的近交代数为87代时,写成(F87)。
缩写名称,第一个字母须大写,后面的字母小写,一般不超过4个 字母。保持者与种群名称之间用冒号分开。 例如:N:NIH表示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保持的NIH封闭群小鼠。
3.特征与应用
➢ 遗传组成杂合性 ➢ 繁殖力强,产仔多 ➢ 生长快,抗病力强 ➢ 易于饲养管理,生产成本相对较低 可用于某些性状遗传力的研究; 具有与人类相似的遗传异质性,用于药物研究、毒性试验、安全性评价; 大量应用于教学及探索性实验
(一)基本概念 除清洁级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不携带主要潜在感染或条件致病和对 科学实验干扰大的病原,这类动物称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F动物来 源于无菌动物,必须饲养在屏障环境中,实行严格的微生物学控制。
(二)应用 国际上公认SPF动物适用于所有科研实验,是目前国际 标准级别的实验动物。各种疫苗生产所采用的动物应为 SPF级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