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土建技术要求
电梯工程施工技术标准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企业标准电梯工程施工技术标准Technical standard for construction of lifts,escalators and passenger conveyorsZJQ08-SGJB 310-20032 0 03 上海前言本标准根据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关于〈施工技术标准〉编制工作安排的通知》(局科字[2002]348号)文件要求,由中建八局安装公司编制。
在编写过程中,编写组认真学习研究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10-2002,并参照《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 7588-200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GB 10060-1993、《电梯曳引机》GB/T13435-1992、《交流电梯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GB/T12974-1991、《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16899-1997等有关资料,结合本企业建筑电梯工程的施工经验,以满足国家现行《验收规范》质量要求为原则,经反复讨论确定了编写大纲。
初稿形成后,经本企业内、外有关专家审查、反复讨论后定稿。
本标准为贯彻国家颁布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10-2002而制定。
为方便配套使用,在章节编排上与《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10-2002保持对应关系。
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基本规定、电力驱动的曳引式或强制式电梯安装工程、液压电梯安装工程、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安装工程和分部(子分部)工程验收等七章,包括技术和质量管理、施工工艺和操作要点、质量标准和验收三大部分。
本标准中引用有关国家规范中的强制性条文以黑体字列出,在施工中必须严格执行。
为了持续提高本标准的水平,请各单位在执行本标准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中建八局技术质量部(通讯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源深路269号,邮政编码:200135),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电梯土建施工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一、交底名称:电梯土建施工安全技术交底二、交底时间:年月日三、交底对象:全体参与电梯土建施工的施工人员、监理人员及管理人员四、交底内容:1. 施工现场概况(1)工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2)工程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3)施工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4)监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2. 施工特点及危险源(1)施工特点:电梯土建施工主要包括电梯井道的开挖、钢筋绑扎、模板支设、混凝土浇筑、电梯井道封闭等工序。
(2)危险源: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坍塌、触电、机械伤害等。
3. 安全技术措施(1)个人防护1)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系好帽带,穿防滑鞋,禁止穿拖鞋、赤脚、赤膊等进入施工现场。
2)高处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带,并系好保险钩,高挂低用。
3)严禁酒后作业,施工人员必须保持身体健康。
(2)施工机械与设备1)确保施工机械与设备的安全性能,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
2)吊装作业时,必须使用合格的安全绳索、吊钩等,确保吊装作业安全。
3)电动设备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并定期检查。
(3)施工现场管理1)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2)施工材料、工具等应堆放整齐,不得随意摆放。
3)施工过程中,严禁乱扔垃圾、高空抛物。
(4)施工工序安全措施1)电梯井道开挖:施工前,必须对地质情况进行调查,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开挖过程中,应随时检查井壁稳定性,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施工。
2)钢筋绑扎:钢筋绑扎时,应确保钢筋间距、位置准确,防止因钢筋变形导致混凝土结构质量不合格。
3)模板支设:模板支设前,必须对模板进行检查,确保模板强度、刚度满足要求。
支设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模板稳定性,防止模板坍塌。
4)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前,应检查模板、钢筋等,确保无误。
浇筑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混凝土质量,防止出现蜂窝、麻面等现象。
电梯土建要求

电梯土建技术要求(用户和土建承包商应完成的工作)1. 电梯正常使用条件:1.1 安装地点的海拔高度不超过2000m。
1.2 机房内的空气温度应保持在+5~+40℃之间。
1.3 运行地点的空气相对湿度在最高温度为+40℃时不超过50%,在较低温度下可以有较高的相对湿度,最湿月的月平均最低温度不超过+25℃,该月的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不超过90%。
1.4 供电电压相对于额定电压的波动应在±7%范围内。
1.5 环境空气中不应含有腐蚀性和易燃性气体,污染等级不大于GB140478.1-2006规定的3级。
2 . 机房要求:2.1 电梯机房为专用,不应用于电梯以外的其他用途,也不应设置非电梯用的线槽、电缆或装置。
可设置机房用空调或采暖设备,但不包括以蒸汽和高压水加热的取暖设备。
机房内应设置灭火器。
可设置火宅探测器,适用于电气设备,有一定的稳定期且有防意外碰撞的合适的保护。
2.2 机房要用经久耐用和不易产生灰尘的材料建造。
机房必须有良好通风,保持干燥,机房顶部做好防水。
机房温度和相对湿度的要求须满足电梯正常使用条件和电梯土建布置图内的要求。
除井道通过机房通风外,从建筑物其他处抽出的陈腐空气不得直接排入机房内。
2.3 机房除电梯土建布置图中注明的集中载荷外,机房地板应能承受不小于6865Pa的均布载荷(杂物梯可承受4000Pa)。
机房地面应采用防滑材料,如抹平混凝土、花纹钢板等。
2.4 机房顶部需设置吊钩,并在吊钩上标明最大允许载荷,其具体位置和承受的载荷详见电梯土建布置图。
2.5 设置曳引机承重梁和有关预埋件,必须埋入承重墙内或直接传力至承重墙的支墩上,承重梁的支持长度应超过墙中心20mm且不应少于75mm,承重梁支点所能承受的重力必须满足电梯土建布置图的相关要求。
2.6 机房地面高度不一且相差大于0.5m时,应设置楼梯或台阶,并设置护栏。
2.7 机房地面有任何深度大于0.5m,宽度小于0.5m的凹坑或任何槽坑时,均应盖住。
技术规格书(1050Kg)

电梯土建技术要求
对于全封闭的井道,要求建筑物中的井道有助于防止火焰蔓延,该井道均应 由无孔的墙、底板和顶板完全封闭起来,只允许有下述开口: 1)层门开口; 2)通往井道的检修门、井道安全门以及检修活板门的开口; 3)火灾情况下,气体和烟雾的排气孔; 4)通风孔; 4)通风孔; 5)井道与机房或与滑轮间必要的功能性开口; 6)电梯之间隔板上的开孔。 3.2 井道的墙、底面和顶板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应用坚固、非易燃材料制 造,而这种材料本身不应助长灰尘产生。封闭型井道外封玻璃应呈淡茶色, 且具有足够强度,井道下部外侧地面应设置障碍物,以免过往人员过于靠 近外封玻璃.在人员可正常接近的玻璃门扇、玻璃面板或成形玻璃板, 均应用夹层玻璃制成; 3.3 当相邻两层门地坎间的距离大于11m时,其间应设置井道安全门,以确保相 邻地坎间的距离不大于11m; 3.4 检修门的高度不得小于1.4m,宽度不得小于0.6m;井道安全门的高度不得 小于1.8m,宽度不得小于0.35m;检修活板门的高度不得大于0.5m,宽度不 得大于0.5m。且它们均不应向井道内开启; 3.5 检修门、井道安全门及检修活板门均应装设用钥匙开启的锁。当上述门 开启后,不用钥匙亦能将其关闭和锁住。检修门与井道安全门即使锁住情 况下,也应能不用钥匙从井道内部将门打开; 3.6 检修门、井道安全门及检修活板门均应无孔,并应具有与层门一样的机械 强度,且符合相关建筑物防火规范的要求。 3.7 井道应适当通风,井道不能用于非电梯用房的通风。建议井道顶部的通风 口面积至少为井道截面积的1%。通风孔可直接通向室外,或经机房通向室外。 除为电梯服务的房间外,井道不得用于其他房间的通风; 3.8 井道尺寸是指垂直于电梯设计运行方向的井道截面沿电梯设计运行方向 投影所测定的井道最小净空尺寸,该尺寸应和土建布置图所要求的一致,允 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针对有机房电梯: 1)当电梯行程高度小于等于30m时为0~+25mm; 2)当电梯行程高度大于30m小于等于60m时为0~+35mm; 3)当电梯行程高度大于60m时为0~+50mm; 3.9 在装有多台电梯的井道中,不同电梯的运动部件之间应设置隔障。这种隔 障至少从轿厢、对重(或平衡重)行程的最低点延伸到最低层站楼面以上 2.5m高度。宽度应能防止人员从一个底坑通往另一个底坑。如果轿厢顶部 边缘和相邻电梯的运动部件(轿厢、对重(平衡重))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 0.5m,这种隔障应贯穿整个井道。其宽度应至少等于该运动部件或运动部 件的需要保护部分的宽度每边各加0.1m,若采用有孔洞的隔障应当GB12265.1的 要求。 3.10 电梯井道应为电梯专用,井道内不得装设与电梯无关的设备、电缆等。井 道内允许装设采暖设备,但不能用蒸气和高压水加热。采暖设备的控制与 调节设备应装在井道外面; 3.11 井道应设置永久性的电气照明,即使在所有的门关闭时,在轿顶面以上和底坑地 面以上1m处的照度均至少50勒克斯。照明应这样设置:距井道最高和最低点0.5m 以内各装设一盏灯,再设中间灯。
建筑设计和施工人员应注意的电梯(直梯)土建技术要求

1.基坑1.1 设计单位应注意:1)如果基坑在基础以下,应特别考虑防水做法。
因为笔者遇到一个电梯基坑内常年积水,造成电梯不能正常使用,该基坑还是厚筏板混凝土基础,处理起来很困难。
2)如果基坑不在基础上,并且基坑下面有空间,应考虑把基坑支撑柱周围全封闭,确保人员不能进入到基坑下方空间。
如果基坑下面必须有人员通过时,设计人员必须考虑电梯对重缓冲位置的牢固性和电梯基坑承载的安全性。
3)多台电梯的井道内各基坑之间应设置隔障,隔障高度应从基坑底向上延伸至最底层层站楼面以上2.5m高度;当轿厢顶和相邻电梯运动部件间隔小于0.5m时,隔障应贯通整个井道。
1.2 施工、监理单位应注意:1)电梯基坑防水施工完毕后做蓄水试验,这是施工和监理方容易忽略的。
2)基坑内的缓冲墩座按图纸和电梯样本位置预留钢筋。
2.井道2.1井道顶层高度(电梯冲顶高度)在这里特别提出的是很多设计或施工人员经常把这里的顶层高度理解为顶层建筑层高,这样会导致电梯冲顶高度不够。
这个参数很关键,电梯厂家的电梯样本对电梯顶层高度都有非常明确的要求。
井道顶层高度是指从井道屋顶横梁最低处测量到电梯最顶层层站建筑装修后楼面的上皮的净距离。
这里的井道顶层净高不包括楼面建筑装修做法厚度,也不包括屋顶楼板厚度,也不包括屋顶底突出楼板的梁的高度。
尤其在改造的建筑工程中要认真测量建筑物的顶层高度,看是否符合电梯样本的要求。
2.2混凝土结构梁(钢结构梁)1)导轨支架固定位置的混凝土圈梁(或钢结构梁)在砌筑井道(或钢结构)中,从基坑到井道顶部钢筋混凝土圈梁(钢结构梁)设置如下:第一道梁水平中心线是从基坑底向上1m;以上各道梁中心线是从第一道梁水平中心线向上每隔必须2.5米设置一道(不管距离其它梁有多远均应设置);最上面一道梁中心线是从顶层顶板下向下0.5m(该梁与顶部第二道梁应小于等于2.5m);一般梁高为300mm。
2)无机房结构的曳引机托梁一般要求井道屋顶横梁最低处测量到托梁的梁顶高度为1.4m(各个电梯厂家不同),这里的高度也是净高。
标准有机房电梯土建技术要求

+电梯土建技术要求一.电梯土建应满足电梯的工作环境要求如下:1.机房的空气温度应保持在5℃-40℃之间;2.环境相对湿度不大于90%(在25℃时);3.介质中无爆炸危险,无足以腐蚀金属和破坏绝缘的气体及导电尘埃;4.供电电压波动应在±7%范围内;5.海拔高度不超过1000 m .二.机房1.电梯驱动主机及其附属设备和滑轮应设置在一个专用房间内,该房间应有实体的墙壁、房顶、门或活板门,只有经过批准的人员(维修检查和营救人员)才能接近.2.机房或滑轮间不应用于电梯以外的其他用途,也不应设置非电梯用的线槽,电缆或装置.但这些房间可设置:a.杂物电梯或自动扶梯的驱动主机b.该房间的空调或采暖设备,但不包括以蒸汽和高压水加热的采暖设备c.火灾探测器和灭火器,具有高的动作温度,适用于电气设备,有一定的稳定期且有防意外碰撞的合适的保护.3.通往机房和滑轮间的通道应:a.设永久性电气照明装置,以获得适当的照度;b.任何情况均能完全安全,方便地使用,而不需经过私人房间.4.应提供人员进入机房和滑轮间的安全通道。
应优先考虑全部使用楼梯,如果不能用楼梯,可以使用符合下列条件的梯子:a.通往机房和滑轮间的通道不应高出楼梯所到平面4m;b.梯子应牢固地固定在通道上而不能被移动;c.梯子高度超过1.50m时,其与水平方向夹角应在65º-75º之间,并不易滑动或翻转;d.梯子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35m,其踏板深度不应小于25mm。
对于垂直设置的梯子,踏板与梯子后面墙的距离不应小于0.15m,踏板的设计载荷应为1500N;e.靠近梯子顶端,至少应设置一个容易握到的把手;f.梯子周围1.50m的水平距离内,应能防止来自梯子上方坠落物的危险。
5.机房要采用经久耐用和不易产生灰尘的材料建造.机房地面应采用防滑材料如抹平混凝土,波纹钢板等,并能承受7000Pa的压力.6.机房应有适当的通风.同时必须考虑到井道通过机房通风.从建筑物其他处抽出的陈腐空气,不得直接排入机房内,应保护诸如电机、设备以及电缆等,使它们尽可能不受灰尘、有害气体和湿气的损坏。
施工电梯安装施工技术交底

采用满堂支撑架在整个施工电梯基础下方(包括梁在内)进行回顶,立杆纵横间距500mm,立杆步距为1000mm,上顶通长50×50×3mm的钢木龙骨并沿短方向布置,下垫5cm厚通长脚手板,上下层立杆对齐,架体四周搭设竖向连续剪刀撑,架体底部及顶部搭设水平剪刀撑,电梯洞口四周一跨梁板施工均布荷载需小于5KN/㎡。
5.10作业人员严禁上下抛掷工具。
5.11应有足够的工作面作为安装场地,应在安装场地周围设置警戒线和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并应派专人监护。拆卸施工升降机时不得在安装业区域内进行与安装无关的其他作业。
交底审核人
交底人
土建工程师
质检员
交底时间
作业队
接受交底人
班组长
质检员
接受交底时间
5.3参与作业人员应有明确分工,各负责任,并明确一人负责统一指挥。严禁酒后指挥。
5.4在高空作业的人员,身体状况必须符合劳动部门的有关规定,严禁酒后作业,且安全用具要携带齐全。
5.5吊笼顶平台作业人、物总重量不得超过650kg;安装拆卸时,严禁超过架设荷载(即无配重时的荷载量)的规定。
5.6地面作业人员要明确升降机附近电源开关位置,以便发生意外故障时切断电源。
(3)把试验按钮盒的电缆固定在吊笼的电器箱附近,通过适当的地方将按钮盒放到地面站。要确保在进行坠落试验时电缆不会被卡住。
(4)撤离吊笼内所有人员,关上全部吊笼门和围栏门;合上主电源,按下试验按钮盒上有上升符号的按钮,驱动吊笼上升离地面约10m的高度。
(5)按下试验按钮盒上有下降符号的按钮,不要松开。电动机制动器打开,吊笼开始自由下落,直至达到试验速度,安全坠落器动作,将吊笼刹住。安全坠落器合格制动滑行距离为0.3~1.2m。(注意:如果安全坠落器在吊笼离地面站3m以上的地方还刹不住吊笼,要立即放开下降按钮。制动器即上闸制动,防止吊笼撞底。
电梯土建布置图-技术交底记录

1.22电梯机房周围环境温度应在摄氏5度~40度,相对湿度在摄氏25度时不超过85%。
1.23图中所有标高尺寸均指地板装修完成面。
1.24完成电梯机房到监控中心的紧急呼叫对讲机布线(包括线材,线管及敷设工程),满足电梯验收规范。
1.9电梯机房平面预留孔洞:A、B、C、D、E、F、G、I(位置参照机房预留孔图)
1.10.机房主机承重墩预留洞(位置参照机房留孔图的D-D、X-X承重洞)
1.11图中标明的所有载荷(RM2至RM3)、(PR1至PR4),除特别注明之处都包含冲击修正量,机房楼面,井道墙及底坑的强度必须能承受所示各力。
编号:电梯土建布置图-技术交底记录
建设单位
南宁融创正和置业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
融创澜月府
电梯型号
/
参数
/
交底技术内容:
1.1井道内和井道墙建筑必须达到防火要求,井道内(含底坑、机房)不得装设与电梯无关的设备、电缆、水管等及无关孔洞。
1.2底坑应为混凝土结构且有效防水,若有积水坑,应设在墙角处。
1.3如井道是砖墙结构,应按按照电梯土建图纸尺寸(尺寸是梁中心到梁中心距离),内设每档的圈梁,圈梁高300MM与井道同宽同深的混凝土圈梁。
1.17电梯交流主开关和断路器不能含有漏电保护功能。
1.18井道内脚手架拆除前先清除、切平井道内的突出物(如水泥块、钢管、塑料管、爆模等),每层厅门做10CM高防水台阶、最底层防水台阶做20CM高。
1.19电梯安装之前,所有层门门洞必须设有高度不小于1.2米的安全防护围封,并应保证有足够的强度。
1.20楼层间距大于11M时,必须设置和提供井道安全门和门锁。门的尺寸为500(宽)X2000(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梯土建技术要求
1. 机房的温度应保持在5C -40C之间;环境相对湿度不大于85%(25C 时);介质中无爆炸危险,无足以腐蚀金属和破坏绝缘的气体及导电尘埃;
2. 供电电压波动应在7%范围内。
3. 机房地板能承受6865Pa的压力;机房地板应采用防滑材料;
4. 机房地面应平整,门窗应防风雨,机房入口楼梯或爬梯应设扶手,通向机房的通道应畅通,机房门应加锁。
门的外侧应设有机房重地,闲人免进的标志;
5. 机房通往井道的钢丝绳孔单边间隙应为20~40mm,孔洞四周应砌筑高50mm,宽度50mm的防水台;
6. 当机房地面包括几个不同高度,并且差大于0.5m时,应设置楼梯或台阶和护栏;
7. 当机房地面有任何深度大于0.5m,宽度小于0.5m的凹坑或任何槽坑时,均应盖住;
8. 当建筑物的功能有要求时,机房的墙壁、地板和房顶应能大量吸收电梯运行时产生的噪音;
9. 机房必须装设通风装置,从建筑物其它部分抽出的陈腐空气不得排入机房;
10. 承重梁和吊钩上必须标出最大允许载荷;
11. 每台电梯应设置独立的主电源控制开关,其容量可切断电梯正常使。